CN117536704A -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6704A
CN117536704A CN202311569539.4A CN202311569539A CN117536704A CN 117536704 A CN117536704 A CN 117536704A CN 202311569539 A CN202311569539 A CN 202311569539A CN 117536704 A CN117536704 A CN 117536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oil pump
controll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95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丹
周晓磊
严冬
尹曼莉
张业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5695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67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6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67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10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1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2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 F01M5/021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01M2001/0207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ump
    • F01M2001/0215Electric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01M2001/0253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mp driv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01M2001/123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using two or mor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2005/008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应用于混动车辆,涉及发动机的润滑领域,该润滑系统包括:缸体油路,具有第一油泵,缸体油路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缸盖油路,具有第二油泵,缸盖油路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连接油路,连接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且连接油路内具有电控阀;加热件,用于对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油温传感器,用于检测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的油温,这种润滑系统能够降低冷启动过程中建立机油油压的难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润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润滑过程中需要通过润滑系统将机油引导至发动机的各运动副,以通过机油对发动机的各运动副进行润滑,如果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润滑系统损坏,会导致发动机的运动副的润滑失效,从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相关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会在冷启动的过程中由于机油的粘度较高,在发动机冷启动的过程中润滑系统的建立油压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如何降低润滑系统的建立油压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应用于混动车辆,该润滑系统包括:缸体油路,具有第一油泵,所述缸体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缸盖油路,具有第二油泵,所述缸盖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连接油路,连接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且所述连接油路内具有电控阀;加热件,用于对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油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的油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泵为机械泵,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均为电子泵,且所述第一油泵的最大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油泵的最大排量。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发动机处于上电且停机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控阀开启以使所述缸盖油路和缸体油路通过所述连接油路连通;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获取车辆的充电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获取车辆的充电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在所述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以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以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获取车辆的剩余电量,基于所述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并控制所述加热件以所述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与所述剩余电量成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泵为机械泵,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均为电子泵,且所述第一油泵的最大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油泵的最大排量;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所述电控阀打开,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所述电控阀打开,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均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的缸体油路,具有第二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的缸盖油路,从而通过能够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润滑,从而使润滑系统能够在满足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的同时减小对油泵的排量的需求,从而减小润滑系统的体积;同时,润滑系统还具有用于获取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的油温的油温传感器以及用于对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件,在通过油温传感器确定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下,通过加热件对润滑系统中的机油进行加热以降低机油的粘度,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启动的过程中建立油压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润滑系统应用于发动机中的用油部件的油压需求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缸体油路;110、第一油泵;120、第一过滤件;200、缸盖油路;210、第二油泵;220、第二过滤件;300、连接油路;310、电控阀;410、主轴承;420、凸轮轴;430、高压燃油泵;440、链条张紧器;450、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60、增压器;500、加热件;600、油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连接”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既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可以为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发动机,示例性的,该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汽油机也可以应用于柴油机;该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通过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示例性的,该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轿车,该润滑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货车。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该润滑系统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发动机为例,对润滑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润滑系统包括:缸体油路100、缸盖油路200和连接油路300。缸体油路100具有第一油泵110,缸体油路100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示例性的,缸体内部的部件包括主轴承410,主轴承410位于缸体和曲轴之间,第一油泵110用于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内循环流动,从而使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内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将机油引导至主轴承410以对主轴承410进行润滑从而降低了主轴承410的磨损速度;可选的,缸体油路100还具有第一过滤件120,机油在流经第一过滤件120后流向主轴承410,使机油在被第一过滤件120过滤后再流向主轴承410,减小了机油中的杂质对主轴承410的影响。缸盖油路200具有第二油泵210,缸盖油路200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示例性的,缸盖内部的部件包括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凸轮轴420用于通过旋转的凸轮驱动发动机的气门运动,高压燃油泵430用于对油轨内燃油进行增压,第二油泵210用于驱动机油在缸盖油路200内循环流动,从而使机油流向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以实现对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的润滑;可选的,缸盖油路200还具有第二过滤件220,机油在被第二过滤件220过滤后再流向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减小了机油中的杂质对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的影响;可选的,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通过传动链进行传动的情况下,缸盖部件还包括链条张紧器440,链条张紧器440用于压紧传动链从而减小传动链脱离链轮的可能性,缸盖油路200还用于将机油引导至链条张紧器440以对链条张紧器440进行润滑;可选的,在发动机具有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情况下,缸盖部件还包括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与凸轮轴420连接,且能够使凸轮轴420产生旋转从而改变发动机的气门正时,缸盖油路200还用于将机油引导至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触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或驱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带动凸轮轴420旋转,从而改变发动机的气门正时,同时,通过机油对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的运动副进行润滑;在发动机具有增压系统的情况下,缸盖部件还包括增压器460,增压器460通过排气管内的废气的冲击力或通过曲轴的转矩带动进气管内叶轮旋转,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能力,缸盖油路200用于将机油引导至增压器460中的运动副,以对增压器460的运动副进行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不同,下面结合图2,以缸体部件包括图1中的主轴承410,缸盖部件包括图1中的高压燃油泵430、链条张紧器440、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和增压器460为例,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随着发动机的转速提高的变化关系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主轴承410对机油的需求量持续上升,且主轴承410对机油的需求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例关系;高压燃油泵430、链条张紧器440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对机油的需求量保持不变;在低转速区间内由于增压器460尚未介入发动机运行,增压器460对机油的需求量为零,在发动机转速达到增压器460介入转速后,增压器460对机油的需求量增加且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增压器460对机油需求量的增加速率减小直至增压器460对机油的需求量不随发动机的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在低转速区间内,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大于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在高转速区间内,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大于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而且,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趋势,也与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趋势不同,如果采用一套润滑系统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润滑,则要么无法完全满足缸体或缸盖对机油量的需求,要么需要设置大排量的油泵,导致润滑系统具有较大的体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设置分体式的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且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分别具有独立的第一油泵110和第二油泵210,以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分别能够根据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进行独立运行,即,通过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的控制解耦,从而能够在分别满足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的同时,减小机油泵所需的排量,减小了润滑系统的体积。
同时,如图1所示,润滑系统还包括加热件500和油温传感器600,通过油温传感器600获取机油的温度,通过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从而在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下通过加热件500对机油进行加热从而降低机油的粘度;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件500可以利用车辆的动力电池中存储的电能产生热能从而实现对机油的加热,加热件500还可以在车辆处于停车充电的状态下由充电桩获取的电能产生热能从而实现对机油的加热。而且,在通过加热件对机油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控制电控阀310打开以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通过连接油路300连通,在此状态下控制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中的电子泵开启,从而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下通过电子泵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内循环流动,从而提高加热件500对机油及润滑油道的加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的缸体油路,具有第二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的缸盖油路,从而通过能够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润滑,从而使润滑系统能够在满足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的同时减小对油泵的排量的需求,从而减小润滑系统的体积;同时,润滑系统还具有用于获取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的油温的油温传感器以及用于对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件,在通过油温传感器确定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下,通过加热件对润滑系统中的机油进行加热以降低机油的粘度,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启动的过程中建立油压的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油泵110为机械泵,第二油泵210为电子泵,可以理解为,缸体油路100用于对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缸体部件包括主轴承410,主轴承410对机油的需求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例关系,而且,机械泵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以使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机械泵运行,且使机械泵的机油流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例关系,即,通过使第一油泵100为机械泵能够使第一油泵100的机油流量与主轴承410所需的机油量相适应,且无需对第一油泵110进行控制,从而简化了润滑系统的控制难度,同时,第二油泵210为电子泵,电子泵能够通孔主动控制油泵的转速控制油泵的机油流量,从而使第二油泵210的机油流量能够满足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而且,在车辆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下,控制电控阀打开并控制第二油泵210开启,以使第二油泵210能够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内循环流动,从而使加热件500能够对润滑系统的机油及润滑油路进行整体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油泵110和第二油泵210均为电子泵,从而能够根据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量的需求,从而在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下,能够使第一油泵110和第二油泵210均能够驱动机油流动,从而提高机油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加热件500对机油和整个润滑油路的加热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中的加热件设置于发动机的油底壳内,发动机的机油存储于发动机的油底壳内,缸体油路100通过第一油泵110由油底壳内吸取机油,并使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内循环流动;缸盖油路200通过第二油泵210由油底壳内吸取机油,并使机油在缸盖油路200内循环流动;同时,设置于油底壳内的加热件500能够对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整体加热,从而使经过加热的机油能够整体进入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内,同时通过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内的流动同时提升机油温度及整个润滑油路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S101、在发动机处于上电且停机的状态下,由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
可以理解为,通过发动机的状态以及机油的温度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冷启动状态,具体的,在发动机的转速为零且机油的温度低于一定温度阈值的状态下确定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不一定处于冷启动状态,在发动机停机时间较短的状态下发动机的机油会存在残余的温度,机油的粘度较小,在此状态下发动机并非处于冷启动状态,发动机在此状态下起动不存在建立油压难度较大的问题。步骤S102、控制加热件开启,并控制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
可以理解为,在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的状态下,通过开启加热件对机油进行加热并开启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以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循环流动,从而通过机油的流动同时加热机油及整个润滑油路。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是否能够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下运行,确定启动第一油泵或第二油泵,还是同时开启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而且,在仅开启第一油泵或第二油泵的情况下,还需要控制电控阀开启,以使第一油泵或第二油泵能够同时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流动,示例性的,在第一油泵为机械泵,第二油泵为电子泵的情况下,机械泵需要由发动机的曲轴获取动力,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下机械泵无法运转,从而控制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图3中的步骤S102包括:
步骤S201、获取车辆的充电状态,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下,控制加热件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在车辆处于非充电的状态下,控制加热件以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其中,第一功率大于第二功率,可以理解为,在车辆处于与充电桩连接的状态下,车辆能够由充电桩获取足够的电能,在此状态下使加热件由充电桩获取电能并以较高的功率对机油进行加热;在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加热件需要消耗车辆动力电池内存储的电能产生热量,在此状态下使加热件以较低的功率对机油进行加热,从而减慢加热件对动力电池内存储的电能的消耗速度,避免车辆在下次启动时动力电池亏电。
可选的,在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获取车辆的剩余电量,根据车辆的动力电池内的剩余电量确定第二功率,该第二功率与剩余电量成正相关关系,即,车辆的剩余电量越低加热件运行的功率越小,在兼顾剩余电量的同时使加热件能够对机油进行加热;而且通过使车辆的剩余电量小于一定的电量阈值的状态下使第二功率减小至零,即,在车辆的剩余电量小于一定值的情况下不允许加热件启动,以使下次发动机启动时仍然能够保有一定的电量,从而使剩余的电量仍然能够满足发动机启动所需的能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泵为机械泵,第二油泵为电子泵,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图3中的步骤S102包括:
步骤S301、控制加热件开启,并控制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
可以理解为,机械泵需要由发动机的曲轴获取动力,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下机械泵无法运转,从而控制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同时,开启电控阀,以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通过连接油路连通,从而使第二油泵能够驱动机油在缸体油泵和缸盖油泵内循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为电子泵,且第一油泵的最大排量大于第二油泵的最大排量,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图3中的步骤S102包括:
步骤S401、控制加热件开启,在机油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在机油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在机油温度低于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开启。
其中,可以理解为,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为电子泵,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下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能够启动,且第一油泵驱动机油的能力大于第二驱动机油的能力,可以在机油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通过进一步确定机油的低温程度具体确定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的开启状态,具体的,在机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的状态下,认为机油处于较轻的低温程度,机油的粘度较低,在此状态下,仅启动第二油泵同时开启电控阀,从而可以通过驱动能力较弱的第二油泵驱动机油流动;在机油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认为机油处于更加严重的低温程度,机油的粘度很高,在此状态下,仅启动第一油泵同时开启电控阀,通过驱动能力更强的第一油泵驱动机油循环流动;在机油的温度低于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认为机油处于非常严重的低温程度,机油粘度非常高,在此状态下,同时开启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通过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共同驱动机油流动,可选的,在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开启的状态下,可以控制电控阀打开,通过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共同驱动机油在整个润滑油路内循环流动,也可以控制电控阀关闭,以使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分别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循环流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应用于混动车辆,所述润滑系统包括:
缸体油路,具有第一油泵,所述缸体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
缸盖油路,具有第二油泵,所述缸盖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
连接油路,连接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且所述连接油路内具有电控阀;
加热件,用于对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
油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的油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为机械泵,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均为电子泵,且所述第一油泵的最大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油泵的最大排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
5.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处于上电且停机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
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控阀开启以使所述缸盖油路和缸体油路通过所述连接油路连通;
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
获取车辆的充电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
获取车辆的充电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在所述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以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件以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下,获取车辆的剩余电量,基于所述剩余电量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并控制所述加热件以所述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与所述剩余电量成正相关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为机械泵,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
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电控阀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均为电子泵,且所述第一油泵的最大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油泵的最大排量;
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或第二油泵开启,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并控制所述电控阀打开,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高于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所述电控阀打开,在所述机油温度低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均开启。
CN202311569539.4A 2023-11-21 2023-11-21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5367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9539.4A CN117536704A (zh) 2023-11-21 2023-11-21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9539.4A CN117536704A (zh) 2023-11-21 2023-11-21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6704A true CN117536704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9539.4A Pending CN117536704A (zh) 2023-11-21 2023-11-21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67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5810B2 (en) Control of turbocharger lubrication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1147014B (zh) 用来控制自动变速器及起动件的供油的方法和装置
US8935077B2 (en) Controlling an engine having an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turbocharger
CN101617103B (zh) 加热齿轮箱中的油的装置
US104655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rming up an engine with an electric boost device
US9926901B2 (en) Hydraulic starter and pre-lubrica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GB2454349A (en) Heating hybrid vehicle engine oil
WO2009092969A2 (f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moteur
JP2011214418A (ja) ターボ過給機付き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US6913000B2 (en) Engine fuel delivery system
CN206722892U (zh) 预润滑发动机
CN117536704A (zh)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117449A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7386480A (zh)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2295219A (ja) 機関の潤滑装置
CN117514410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86476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32155B (zh) 包括对增压机构的流体控制的发动机总成
CN117386477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86479A (zh) 一种混动车辆的动力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214417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始動制御装置
JP2010095017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RU2815749C1 (ru)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истема смазки турбокомпрессора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JP2008223599A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
RU134593U1 (ru) Система смазки турбокомпрессора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