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4410A -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4410A
CN117514410A CN202311571951.XA CN202311571951A CN117514410A CN 117514410 A CN117514410 A CN 117514410A CN 202311571951 A CN202311571951 A CN 202311571951A CN 117514410 A CN117514410 A CN 117514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temperature
pump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19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丹
刘成
周晓磊
向飞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5719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4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4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4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10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1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01M2001/0207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ump
    • F01M2001/0215Electric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01M2001/0253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mp driv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01M2001/123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using two or more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涉及发动机的润滑领域,该润滑系统应用于车辆,该润滑系统包括:缸体油路,具有第一油泵,缸体油路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缸盖油路,具有第二油泵,缸盖油路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连接油路,连接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且连接油路内具有第一电控阀;其中,第一油泵的排量大于第二油泵的排量,且缸体油路还设置有油温传感器,这种润滑系统能够消耗更少的能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润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润滑过程中需要通过润滑系统将机油引导至发动机的各运动副,以通过机油对发动机的各运动副进行润滑,这种润滑系统会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控制供油量以满足发动机的运动副的润滑需求。相关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机油泵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这种发动机润滑系统需要耗费较高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如何减小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能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缸体油路,具有第一油泵,所述缸体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缸盖油路,具有第二油泵,所述缸盖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连接油路,连接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且所述连接油路内具有第一电控阀;其中,所述第一油泵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油泵的排量,且所述缸体油路还设置有油温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泵为机械泵,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内的机油。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为混动车辆,所述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油路,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且所述加热油路与所述缸体油路和/或所述缸盖油路连通;第二电控阀,设置于所述加热油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系统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应用于混动车辆,所述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加热油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油路的第二电控阀;所述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包括:在机油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控阀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且所述润滑系统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发动机处于停机且车辆处于上电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在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应用于混动车辆,所述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油路,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加热油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油路的第二电控阀;所述在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包括:在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的缸体油路,具有第二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的缸盖油路,从而通过能够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别分润滑,从而使润滑系统能够在满足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的同时减小对油泵的排量的需求,从而减小润滑系统的体积;同时,通过设置具有第一电控阀的连接油路连接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并在缸体油路中设置油温传感器,在缸体油路的油温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情况下,打开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通过连接油路连通,在发动机运行情况下,打开第一油泵并关闭第二油泵,即,在缸体油路中的机油温度处于较高温度的范围内的状态下,机油粘度较小,机油的流动阻力较低,第一油泵的驱动能力能够同时满足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的供油需求;在缸体油路的油温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之间断开,开启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即,当机油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机油粘度很低,机油泵泄漏量及用油部件泄漏量较大,通过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分别润滑,以满足发动机的润滑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润滑系统应用于发动机中的用油部件的油压需求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缸体油路;110、第一油泵;120、第一过滤件;130、油温传感器;200、缸盖油路;210、第二油泵;220、第二过滤件;300、连接油路;310、第一电控阀;410、主轴承;420、凸轮轴;430、高压燃油泵;440、链条张紧器;450、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60、增压器;500、加热组件;510、加热油路;520、第二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连接”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既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可以为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发动机,示例性的,该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汽油机也可以应用于柴油机;该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通过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示例性的,该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轿车,该润滑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货车。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该润滑系统应用于燃烧汽油的发动机为例,对润滑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润滑系统包括:缸体油路100、缸盖油路200和连接油路300。缸体油路100具有第一油泵110,缸体油路100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示例性的,缸体内部的部件包括主轴承410,主轴承410位于缸体和曲轴之间,第一油泵110用于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内循环流动,从而使机油在缸体油路100内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将机油引导至主轴承410以对主轴承410进行润滑从而降低了主轴承410的磨损速度;可选的,缸体油路100还具有第一过滤件120,机油在被第一过滤件120过滤后再流向主轴承410,减小了机油中的杂质对主轴承410的影响。缸盖油路200具有第二油泵210,缸盖油路200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示例性的,缸盖内部的部件包括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凸轮轴420用于通过旋转的凸轮驱动发动机的气门运动,高压燃油泵430用于提高油轨中燃油的压力,第二油泵210用于驱动机油在缸盖油路200内循环流动,从而使机油流向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以实现对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30的润滑;可选的,缸盖油路200还具有第二过滤件220,机油在被第二过滤件220过滤后再流向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20,减小了机油中的杂质对凸轮轴420和高压燃油泵420的影响;可选的,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通过传动链进行传动的情况下,缸盖部件还包括链条张紧器440,链条张紧器440用于压紧传动链从而减小传动链脱离链轮的可能性,缸盖油路200还用于为链条张紧器440提供油压,以使链条张紧器440通过机油油压和自身弹性件对链条提供压紧力,以保证链条的张紧力;可选的,在发动机具有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情况下,缸盖部件还包括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与凸轮轴420连接,且能够使凸轮轴420产生旋转从而改变发动机的气门正时,缸盖油路200还用于将机油引导至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触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或驱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带动凸轮轴420旋转,从而改变发动机的气门正时,同时,通过机油对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的运动副进行润滑;在发动机具有增压系统的情况下,缸盖部件还包括增压器460,增压器460通过排气管内的废气的冲击力或通过曲轴的转矩带动进气管内叶轮旋转,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进气能力,缸盖油路200用于将机油引导至增压器460中的运动副,以对增压器460的运动副进行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不同,下面结合图2,以缸体部件包括图1中的主轴承410,缸盖部件包括图1中的高压燃油泵430、链条张紧器440、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和增压器460为例,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随着发动机的转速提高的变化关系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主轴承410对机油的需求量持续上升,且主轴承410对机油的需求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例关系;高压燃油泵430、链条张紧器440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50对机油的需求量保持不变;在低转速区间内由于增压器460尚未介入发动机运行,增压器460对机油的需求量为零,在发动机转速达到增压器460介入转速后,增压器460对机油的需求量增加且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增压器460对机油需求量的增加速率减小直至增压器460对机油的需求量不随发动机的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在低转速区间内,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大于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在高转速区间内,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大于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而且,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趋势,也与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趋势不同,如果采用一套润滑系统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润滑,则要么无法完全满足缸体或缸盖对机油量的需求,要么需要设置大排量的油泵,导致润滑系统具有较大的体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设置分体式的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且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分别具有独立的第一油泵110和第二油泵210,以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分别能够根据缸体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量进行独立运行,即,通过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的控制解耦,从而能够在分别满足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的同时,减小机油泵所需的排量,减小了润滑系统的体积。
同时,如图1所示,润滑系统还包括连接油路300,连接油路300连接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且连接油路300具有第一电控阀310,电控阀310用于控制连接油路300的关闭与导通,而且,缸体油路200还设置有油温传感器130,通过油温传感器130监控缸体油路100中的机油的油温,从而能够根据缸体油路100中的机油的油温对第一油泵110和第二油泵210的状态进行控制,具体的,在发动机运行的状态下,如果缸体油路100内的油温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一电控阀310打开从而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通过连接油路300连通,同时控制具有较大排量的第一油泵110开启并控制具有较小排量的第二油泵210关闭,从而通过第一油泵110同时驱动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内的机油循环流动;需要说明的是,机油的粘度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在机油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在发动机在运行状态下,机油的流动阻力较低,第一油泵110的驱动能力能够同时满足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的供油需求,在此状态下打开第一电控阀310,开启第一油泵110并关闭第二油泵210,在缸体油路的油温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机油泵泄漏量及用油部件泄漏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机油流量才能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压力需求,通过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分别润滑。在此状态下,关闭第一电控阀310使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之间断开,开启第一油泵110和第二油泵2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的缸体油路,具有第二油泵且用于对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的缸盖油路,从而通过能够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分别润滑,从而使润滑系统能够在满足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的同时减小对油泵的排量的需求,从而减小润滑系统的体积;同时,通过设置具有第一电控阀的连接油路连接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并在缸体油路中设置油温传感器,在缸体油路的油温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情况下,打开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通过连接油路连通,在发动机运行情况下,打开第一油泵并关闭第二油泵,即,在缸体油路中的机油温度处于较高温度的范围内的状态下,机油粘度较小,机油的流动阻力较低,第一油泵的驱动能力能够同时满足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的供油需求;在缸体油路的油温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之间断开,开启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即,当机油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机油粘度很低,机油泵泄漏量及用油部件泄漏量较大,通过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分别润滑,以满足发动机的润滑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油泵110为机械泵,第二油泵210为电子泵,可以理解为,缸体油路100用于对缸体部件进行润滑,缸体部件包括主轴承410,主轴承410对机油的需求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例关系,而且,机械泵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以使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机械泵运行,且使机械泵的机油流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例关系,即,通过使第一油泵100为机械泵能够使第一油泵100的机油流量与主轴承410所需的机油量相适应,且无需对第一油泵110进行控制,从而简化了润滑系统的控制难度,同时,第二油泵210为电子泵,电子泵能够通过主动控制油泵的转速控制油泵的机油流量,从而使第二油泵210的机油流量能够满足缸盖部件对机油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润滑系统还包括加热组件500,在发动机在极寒环境内运行或在发动机冷启动的工况下,加热组件500能够对缸体油路100和缸盖油路200内的机油加热,以降低机油的粘度,从而降低驱动机油流动所需的驱动力,从而进一步降低润滑系统消耗的能量;同时,在机油的油温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通过加热组件500对机油的温度进行加热,尽快提高机油温度,降低机油粘度,减少机油泵驱动机油流动消耗的能量。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系统400可以为任何能够加热机油的结构,示例性的,加热组件500为电机和电池,只要电机和电池冷却液温度高于机油温度,即可实现对机油的加热,从而尽可能的避免能量的浪费。示例性的,加热系统400可以为套设于缸体油路100的外部的加热丝,加热丝通过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缸体油路100内的机油进行加热;示例性的,加热系统400可以为延伸至车载空调的加热管路,能够使车载空调的热量与加热管路中的机油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车载空调系统的热量对机油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润滑系统应用于混动车辆,即,该车辆具有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加热组件500包括加热油路510和第二电控阀520,加热油路510与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连通,以使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中的机油和加热油路510之间能够相互流通,同时,加热油路510能够与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能够将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加热油路400中的机油,和/或,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能够将驱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加热油路510的机油,可以理解为,通过加热油路400能够利用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或驱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加热油路510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再通过将加热油路510内的机油通入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内,从而实现对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内的机油进行加热,进而可以在无需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对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油路510设置有换热片,换热片能够增大机油与加热油路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机油的加热速度,同时,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和/或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冷却介质通入换热片,从而提高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和/或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的换热效率。而且加热油路510设置有第二电控阀520,第二电控阀520能够控制加热油路510与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的通断,在无需对机油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控制第二电控阀520关闭从而使加热油路510与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隔离,在需要对机油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控制第二电控阀520开启从而使加热油路510与缸体油路100和/或缸盖油路200连通,从而提高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至图3中任意一幅所示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S101、在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有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
具体的,通过设置于缸体油路内的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油温,从而通过缸体油路内的机油温度确定润滑系统的运行状态。
步骤S102、在机油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电控阀打开,控制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第二油泵关闭。
可以理解为,在发动机运行的状态下,如果缸体油路内的油温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一电控阀打开从而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通过连接油路连通,同时控制具有较大排量的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具有较小排量的第二油泵关闭,从而通过第一油泵同时驱动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循环流动;需要说明的是,机油的粘度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在机油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在发动机在运行状态下,机油的流动阻力较低,第一油泵的驱动能力能够同时满足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的供油需求,在此状态下打开第一电控阀,开启第一油泵并关闭第二油泵,在缸体油路的油温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机油泵泄漏量及用油部件泄漏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机油流量才能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压力需求,通过独立运行的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分别对缸体部件和缸盖部件进行分别润滑。在此状态下,关闭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之间断开,开启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在图4中的步骤S101之后,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在机油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电控阀关闭,控制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开启。
可以理解为,在机油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机油粘度较低,达到目标油压时需求的机油流量较大,单独第一油泵运行已经不能满足整个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流量需求,在此情况下,通过关闭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隔离,同时开启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从而分别通过第一油泵驱动机油在缸体油路内循环流动,并使第二油泵驱动机油在缸盖油路内循环流动,即,在机油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使润滑系统转化为分体润滑的工作模式,使缸体和缸盖油泵分别满足缸体油路高油压需求及缸盖部分较为恒定的低油压需求,更加精确的匹配缸体和缸盖油路的油压需求,降低发动机油泵的功耗。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与步骤S102为并列的步骤,步骤S201并非一定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滑系统还包括加热组件,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在图4中的步骤S101之后,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在机油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加热组件开启。
可以理解为,在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且机油的温度不高压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加热组件对机油进行加热,尽快提高机油温度,降低机油粘度,减少机油泵驱动机油流动消耗的能量。其中,发动机应用于混动车辆,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与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加热油路,以及设置于加热油路的第二电控阀的情况下,步骤S301具体包括:在机油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加热组件开启,可以理解为,通过加热油路能够利用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或驱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加热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再通过将加热油路内的机油通入缸体油路和/或缸盖油路内,从而实现对缸体油路和/或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只要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或驱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温度高于机油温度,即可实现对机油的加热,进而可以在无需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对缸体油路和/或缸盖油路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同时,开启第二电控阀使加热油路内的机油能够流入缸体油路和/或缸盖油路内,从而提高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的机油的油温。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2和步骤S201为并列的步骤可以同时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油泵为电子泵,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在图4中的步骤S101之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1、在发动机处于停机且车辆处于上电的状态下,由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
可以理解为,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且车辆处于上电的状态下,通过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从而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待冷启动状态。
步骤S402、在机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加热组件开启,控制第一电控阀打开,并控制第二油泵开启。
可以理解为,在机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确定发动机处于待冷启动状态,启动加热组件对机油进行预热以降低机油的粘度,从而在后续冷启动的过程中降低驱动机油所需的动力,并加快油压建立的速度;同时,第二油泵为电子泵,电子泵能够在发动机没有启动的状态下运行,通过打开第一电控阀使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连通,并使第二油泵带动机油在缸体油路和缸盖油路内循环流动,从而使加热组件能够对润滑系统内的机油进行整体加热,而非仅对与加热组件附近的机油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组件对机油的加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的状态下发动机对润滑油的需求量很小,第二油泵的驱动能力能够满足发动机的润滑需求。
其中,发动机应用于混动车辆,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与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加热油路,以及设置于加热油路的第二电控阀的情况下,步骤S402具体包括:在机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开启,并控制第二油泵开启,可以理解为,在发动机处于待冷启动的状态下,通过开启第二电控阀,以将经过动力电池或驱动电机的热量加热的机油通入缸体油路和/或缸盖油路内,以提高机油的温度,从而在无需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实现对机油的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应用于车辆,所述润滑系统包括:
缸体油路,具有第一油泵,所述缸体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体部件进行润滑;
缸盖油路,具有第二油泵,所述缸盖油路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缸盖部件进行润滑;
连接油路,连接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且所述连接油路内具有第一电控阀;
其中,所述第一油泵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油泵的排量,且所述缸体油路还设置有油温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为机械泵,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
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缸体油路和所述缸盖油路内的机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混动车辆,所述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加热油路,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且所述加热油路与所述缸体油路和/或所述缸盖油路连通;
第二电控阀,设置于所述加热油路。
5.一种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
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包括加热组件;
所述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应用于混动车辆,所述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加热油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油路的第二电控阀;
所述在所述机油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包括:
在机油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控阀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泵为电子泵,且所述润滑系统包括加热组件;
所述在所述发动机处于运行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发动机处于停机且车辆处于上电的状态下,由所述油温传感器获取机油的温度;
在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应用于混动车辆,所述混动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油路,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加热油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油路的第二电控阀;
所述在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开启,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包括:
在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开启。
CN202311571951.XA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514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951.XA CN117514410A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951.XA CN117514410A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4410A true CN117514410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1951.XA Pending CN117514410A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144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7534B (zh) 一种混合动力重型载货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US5339776A (en) Lubrication system with an oil bypass valve
CN101011933B (zh) 具有低温回路的混合动力驱动单元
CN101147014B (zh) 用来控制自动变速器及起动件的供油的方法和装置
JP4127304B2 (ja) 電動過給機
JP2006528297A (ja) 自動車用内燃機関
CN103003544B (zh) 混合动力车辆牵引系统的冷却设备及该设备的调节方法
GB2454349A (en) Heating hybrid vehicle engine oil
EP2462327A1 (en) Cooling system
JP2015514624A (ja) 可変速度式ハイブリッド電気スーパーチャージャーアセンブリを用いた電気エネルギの生成
CN101617103A (zh) 加热齿轮箱中的油的装置
US9951664B2 (en) Method for heating the engine oil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performing such a method
CN111071028A (zh) 包括内燃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的传动单元,和用于操作这种传动单元的方法
CN115176073B (zh) 用于内燃机、工业设备的预热、润滑及冷却用油循环系统
CN108547678A (zh) 一种润滑系统、润滑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3565948B (zh) 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06907209A (zh) 发动机预润滑控制系统、预润滑发动机及预润滑控制方法
CN206722892U (zh) 预润滑发动机
CN117514410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2295219A (ja) 機関の潤滑装置
CN117386480A (zh)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36704A (zh)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86477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11182222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CN117386476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