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3256A -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3256A
CN117533256A CN202311639025.1A CN202311639025A CN117533256A CN 117533256 A CN117533256 A CN 117533256A CN 202311639025 A CN202311639025 A CN 202311639025A CN 117533256 A CN117533256 A CN 117533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upport plate
hole
connection hole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90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菲
徐梦飞
胡甘澍
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ya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ya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ya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ya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90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32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3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3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inta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所述前保总成组件包括前保险杠组件、前端框架、支撑板件和风道结构,所述支撑板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所述前格栅的边缘与所述前保蒙皮的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后,所述支撑板件的前端与所述前格栅的后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前格栅还能够被所述支撑板件支撑固定,同时所述风道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通过所述支撑板件固定安装于车身,无需设置其它的安装部件,使得所述支撑板在加固所述前格栅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所述风道结构的安装固定部件,以解决现有的前保蒙皮的连接方式会导致前保险杠组件、支撑板件和风道结构形成的前保总成容易变形下垂,并且与周边零件组装时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和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前保险杠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前保的悬臂部分的长度通常较长,而现有技术中,前保险杠内部缺乏有效的支撑结构对悬臂部分进行支撑,导致前保险杠容易变形下垂,影响与前灯外的配合。并且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前保险杠和前端框架等周边部件众多,为了将多个零部件一一固定需要设置多个固定部件,需要增加零部件的开发,使得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前保蒙皮的连接方式会导致前保险杠组件、支撑板件和风道结构形成的前保总成容易变形下垂,并且与周边零件组装时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其中前保总成组件包括:
前保险杠组件,包括前保蒙皮和前格栅,所述保险杠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前格栅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连接;
支撑板件,所述支撑板件的前端与所述前保蒙皮和所述前格栅固定;以及,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前格栅和发动机罩的风口,所述风道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以及,
前端框架,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所述支撑板件和所述风道结构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前格栅和所述支撑板件其中之一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定位销,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和/或,
所述前格栅和所述支撑板件其中之一设置有沿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定位销,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为方形孔;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为方形孔。
可选地,所述前保蒙皮设置有通孔,所述前格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前保蒙皮、所述前格栅和所述支撑板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前灯组件,所述前灯组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四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前灯组件和所述支撑板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灯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持部,所述风道结构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使得所述风道结构固定于所述前灯组件。
可选地,所述前格栅上设置有第二卡持部,所述风道结构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使得所述风道结构固定于所述前格栅。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六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五连接孔和所述第六连接孔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将所述风道结构和所述支撑板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端框架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七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八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七连接孔和所述第八连接孔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支撑板件和所述前端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件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前保总成组件,所述前保总成组件包括:
前保险杠组件,包括前保蒙皮和前格栅,所述保险杠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前格栅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连接;
支撑板件,所述支撑板件的前端与所述前保蒙皮和所述前格栅固定;以及,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前格栅和发动机罩的风口,所述风道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以及,
前端框架,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所述支撑板件和所述风道结构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方,所述前格栅的边缘与所述前保蒙皮的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后,所述支撑板件的前端与所述前格栅的后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前格栅还能够被所述支撑板件支撑固定,同时所述风道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通过所述支撑板件固定安装于车身,无需设置其它的安装部件,使得所述支撑板在加固所述前格栅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所述风道结构的安装固定部件,减少周边零件制造组装成本,并且所述支撑板件和所述风道结构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方,以解决现有的前保蒙皮的连接方式会导致前保险杠组件、支撑板件和风道结构形成的前保总成容易变形下垂,并且与周边零件组装时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前保总成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撑板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撑板件与前保蒙皮及前格栅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视图;
图6为前灯组件与前保险杠中支撑板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的剖视图;
图8为风道结构与支撑板件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D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E-E的剖视图;
图11为支撑板件与前端框架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F-F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前保总成组件 5a 第五连接孔
1 前保蒙皮 61 第一定位销
2 前格栅 61a 第一定位孔
21 第二卡持部 62 第二定位销
3 前端框架 62a 第二定位孔
3a 第七连接孔 7 第一连接件
4 支撑板件 8 前灯组件
4b 第四连接孔 8a 第三连接孔
4c 第六连接孔 81 第一卡持部
4d 第八连接孔 9 第二连接件
5 风道结构 10 第三连接件
51 第一配合部 11 第四连接件
52 第二配合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前保险杠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前保的悬臂部分的长度通常较长,而现有技术中,前保险杠内部缺乏有效的支撑结构对悬臂部分进行支撑,导致前保险杠容易变形下垂,影响与前灯外的配合。并且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前保险杠和前端框架等周边部件众多,为了将多个零部件一一固定需要设置多个固定部件,需要增加零部件的开发,使得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保总成组件,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前保总成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支撑板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撑板件与前保蒙皮及前格栅装配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视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视图;图6为前灯组件与前保险杠中支撑板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中C-C的剖视图;图8为风道结构与支撑板件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8中D-D的剖视图;图10为图8中E-E的剖视图;图11为支撑板件与前端框架装配后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F-F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包括前保险杠组件、前端框架3、支撑板件4和风道结构5,所述前保险杠组件包括前保蒙皮1和前格栅2,所述保险杠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前格栅2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框架3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所述前端框架3设于所述前保蒙皮1的后侧;所述支撑板件4设于所述前保蒙皮1和所述前端框架3之间,所述支撑板件4的前端与所述前保险杠组件固定,所述支撑板件4与所述前端框架3固定;所述风道结构5所述风道结构5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前格栅2和发动机罩的风口,所述风道结构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4。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框架3是指车辆前部的结构框架,前端框架3作为车辆的结构骨架,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承载作用,保证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在碰撞事故发生时,前端框架3能够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减轻车辆和乘车人员的受伤程度,起到保护作用。前端框架3的设计可以对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产生影响,如减小阻力、增加空气流通等。所述支撑板件4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3上,所述支撑板件4具有牢靠的稳定性。
所述前保险杠组件设置在车身的最前端,对其强度具有一定的要求,而车辆的发动机、散热器等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发动机和其他关键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因此前格栅2的孔洞可以增加空气流通的面积和速度,提供足够的风量,有助于散热器的热量快速散发,同时前保蒙皮1的悬臂部分的长度通常较长,以及前格栅2的孔洞也使得前保险杠组件的强度较弱。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道结构5用于引导空气流动以及装饰作用,所述风道结构5将空气引导到发动机罩下方,从而提供足够的气流,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装饰风道可以增加气流速度和风量,提高冷却效果,减少发动机过热的风险。所述风道结构5可以对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产生影响,空气引导和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一般所述风道结构5的进风口通常位于发动机罩的前部,靠近车辆的前端,与所述前格栅2连通,以使空气流经进风口,进入发动机罩下方,提供冷却气流给发动机和相关部件。所述风道结构5的出风口通常位于发动机罩的后部,靠近火花塞区域,那么所述风道结构5的跨度较长,使得所述风道结构5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需要将其稳定的进行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方,所述前格栅2的边缘与所述前保蒙皮1的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后,所述支撑板件4的前端与所述前格栅2的后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前格栅2还能够被所述支撑板件4支撑固定,同时所述风道结构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4,通过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安装于车身,无需设置其它的安装部件,使得所述支撑板在加固所述前格栅2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所述风道结构5的安装固定部件,减少周边零件制造组装成本,并且所述支撑板件4和所述风道结构5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方,以解决现有的前保蒙皮1的连接方式会导致前保险杠组件容易变形下垂,并且与周边零件组装时,周边零件的制造和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前格栅2和所述支撑板件4其中之一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定位销61,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61配合的第一定位孔61a;和/或,所述前格栅2和所述支撑板件4其中之一设置有沿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定位销62,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62配合的第二定位孔62a。
所述第一定位销6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61a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销61沿前后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销61对所述第一定位孔61a的周缘进行限位,那么使得所述前格栅2和所述支撑板件4之间在上下向和横向上能够进行定位。但是所述前格栅2相对所述支撑板件4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活动。
所述第二定位销62与所述第二定位孔62a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销62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销62对所述第二定位孔62a的周缘进行限位,那么使得所述前格栅2和所述支撑板件4之间在上下向和前后向上能够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前格栅2相对所述支撑板件4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活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61a设置为方形孔;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孔62a设置为方形孔。当然所述第一定位孔61a和所述第二定位孔62a还可以设置为圆孔。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形状设置,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前保蒙皮1设置有通孔(图未示),所述前格栅2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图未示),所述支撑板件4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图未示),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还包括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一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件7用于将所述前保蒙皮1、所述前格栅2和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7可以设置为螺接件,比如螺钉或是螺栓等,而所述第一连接孔可以设置为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为螺纹孔,螺钉或螺栓可以穿设于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也可以为销钉,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都为通孔,销钉穿设于两个连接孔,销钉的直径设置为大于两个连接孔的内径,使得销钉与两个连接孔形成过盈配合。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也可以设置为铆接件,通过铆接的方式将所述前格栅2与所述支撑板件4进行固定组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连接形式,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可以分别设置有21个,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7使得所述前格栅2能够更为稳固的与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7,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还包括前灯组件8,所述前灯组件8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8a,所述支撑板件4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8a对应设置的第四连接孔4b,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8a和所述第四连接孔4b的第二连接件9,所述第二连接件9用于将所述前灯组件8和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件9可以设置为螺接件,比如螺钉或是螺栓等,而所述第三连接孔8a可以设置为通孔,所述第四连接孔4b设置为螺纹孔,螺钉或螺栓可以穿设于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9也可以为销钉,所述第三连接孔8a和所述第四连接孔4b都为通孔,销钉穿设于两个连接孔,销钉的直径设置为大于两个连接孔的内径,使得销钉与两个连接孔形成过盈配合。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9也可以设置为铆接件,通过铆接的方式将所述前灯组件8与所述支撑板件4进行固定组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连接形式,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8a和所述第四连接孔4b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9、所述第三连接孔8a和所述第四连接孔4b可以分别设置有6个,每一所述第三连接孔8a与一所述第四连接孔4b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9使得所述前灯组件8能够更为稳固的与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至图9,所述前灯组件8上设置有第一卡持部81,所述风道结构5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持部81卡持配合的第一配合部51,以使得所述风道结构5固定于所述前灯组件8。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卡持部81可以是卡扣或是卡勾,所述第一配合部51可以是卡槽等。如此,通过卡持的方式,能够方便所述风道结构5快速便捷的安装于所述前灯组件8上,减少安装的零部件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格栅2上设置有第二卡持部21,所述风道结构5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卡持部21卡持配合的第二配合部52,以使得所述风道结构5固定于所述前格栅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卡持部21可以是卡扣或是卡勾,所述第二配合部52可以是卡槽等。如此,同样通过卡持的方式,能够方便所述风道结构5快速便捷的安装于所述前格栅2上,进一步地减少安装的零部件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风道结构5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5a,所述支撑板件4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连接孔5a对应设置的第六连接孔4c,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五连接孔5a和所述第六连接孔4c的第三连接件10,所述第三连接件10用于将所述风道结构5和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连接。如此,所述风道结构5除了通过所述第一卡持部81卡持配合于所述第一配合部51,所述第二卡持部21卡持配合于所述第二配合部52,使得所述风道结构5的前端部分能够与所述前灯组件8和所述前格栅2进行固定,同时所述风道结构5的中部也能够得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连接件10可以设置为螺接件,比如螺钉或是螺栓等,而所述第五连接孔5a可以设置为通孔,所述第六连接孔4c设置为螺纹孔,螺钉或螺栓可以穿设于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道结构5上可以设置有BOSS柱,在BOSS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孔5a,BOSS柱连接方式具有很高的连接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力矩,通过调整螺栓或螺钉的紧固力矩,可以达到适当的连接紧固程度,避免松动和振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10也可以为销钉,所述第五连接孔5a和所述第六连接孔4c都为通孔,销钉穿设于两个连接孔,销钉的直径设置为大于两个连接孔的内径,使得销钉与两个连接孔形成过盈配合。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10也可以设置为铆接件,通过铆接的方式将所述前灯组件8与所述支撑板件4进行固定组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连接形式,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孔5a和所述第六连接孔4c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10、所述第五连接孔5a和所述第六连接孔4c可以分别设置有8个,每一所述第五连接孔5a与一所述第六连接孔4c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0使得所述风道结构5能够更为稳固的与所述支撑板件4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至图12,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孔3a,所述支撑板件4设置有与所述第七连接孔3a对应设置的第八连接孔4d,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七连接孔3a和所述第八连接孔4d的第四连接件11,所述第四连接件11用于将所述支撑板件4和所述前端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件4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3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四连接件11可以设置为螺接件,比如螺钉或是螺栓等,而所述第七连接孔3a可以设置为通孔,所述第八连接孔4d设置为螺纹孔,螺钉或螺栓可以穿设于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件11也可以为销钉,所述第七连接孔3a和所述第六连接孔4c都为通孔,销钉穿设于两个连接孔,销钉的直径设置为大于两个连接孔的内径,使得销钉与两个连接孔形成过盈配合。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件11也可以设置为铆接件,通过铆接的方式将所述前端框架3与所述支撑板件4进行固定组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连接形式,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连接孔3a和所述第八连接孔4d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接件11、所述第七连接孔3a和所述第八连接孔4d可以分别设置有6个,每一所述第七连接孔3a与一所述第八连接孔4d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连接件11使得所述支撑板件4能够更为稳固的与所述前端框架3固定。实现整个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与车身的紧固,从而防止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下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前保总成组件100,所述车辆还包括发动机和车身等,因所述车辆包括所述前保总成组件100,该前保总成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的前保总成组件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险杠组件,包括前保蒙皮和前格栅,所述保险杠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前格栅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与所述安装口的周缘固定连接;
支撑板件,所述支撑板件的前端与所述前保蒙皮和所述前格栅固定;以及,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前格栅和发动机罩的风口,所述风道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件;以及,
前端框架,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所述支撑板件和所述风道结构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格栅和所述支撑板件其中之一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定位销,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和/或,
所述前格栅和所述支撑板件其中之一设置有沿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定位销,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为方形孔;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为方形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蒙皮设置有通孔,所述前格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前保蒙皮、所述前格栅和所述支撑板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前灯组件,所述前灯组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四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前灯组件和所述支撑板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灯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持部,所述风道结构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使得所述风道结构固定于所述前灯组件。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格栅上设置有第二卡持部,所述风道结构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使得所述风道结构固定于所述前格栅。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六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五连接孔和所述第六连接孔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将所述风道结构和所述支撑板件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孔,所述支撑板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七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八连接孔,所述前保总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七连接孔和所述第八连接孔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支撑板件和所述前端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件支承于所述前端框架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保总成组件。
CN202311639025.1A 2023-11-30 2023-11-30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Pending CN1175332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025.1A CN117533256A (zh) 2023-11-30 2023-11-30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025.1A CN117533256A (zh) 2023-11-30 2023-11-30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3256A true CN117533256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5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9025.1A Pending CN117533256A (zh) 2023-11-30 2023-11-30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32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1303B2 (en) Lightweight cowl crossbar for vehicle
KR101755706B1 (ko) 카울크로스 구조
US20220105886A1 (en) Vehicle front bumper system
US9022460B2 (en) Front end module for vehicle
CN110861603B (zh) 前保托架组件和车体结构
CN117533256A (zh) 前保总成组件和车辆
CN110861714A (zh) 前端支架和汽车
KR102630134B1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KR102103246B1 (ko) 차량용 캐리어
CN211223352U (zh) 乘客侧安全气囊固定装置、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CN206406885U (zh) 汽车及其行人保护装置
CN209921436U (zh) 用于前端模块的连接支架、车身结构
CN205632097U (zh) 一种散热器上导风板安装结构
JP2013256168A (ja) 熱交換器の支持構造
CN208855420U (zh) 散热器框架、汽车冷却系统及汽车
CN220577006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护板卡子
CN220947544U (zh) 一种进气管道结构及车辆
CN222022659U (zh) 汽车前保杠附件
CN11351105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安装结构
JP3061037U (ja) 車両用複合熱交換器の組み付け構造
CN220785677U (zh) 车辆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12473089U (zh) 一种车用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CN213384160U (zh) 一种具有进气格栅的前保险杠结构
CN221113723U (zh) 用于车辆的衣帽架装置及车辆
CN220180940U (zh) 仪表板横梁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