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3035A -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3035A
CN117533035A CN202311657007.6A CN202311657007A CN117533035A CN 117533035 A CN117533035 A CN 117533035A CN 202311657007 A CN202311657007 A CN 202311657007A CN 117533035 A CN117533035 A CN 117533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hermal transfer
resin
preheat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70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Feiy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Feiy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Feiy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Feiy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70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3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3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3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2Presses of the rotary type
    • B41F16/0026Presses of the rotary type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print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using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转印图案颜料与树脂制品的附着力差,易造成图案颜料的脱落的问题,1)通过刮刀涂覆机构在基层膜的其中一表面涂覆一层树脂材料层,再通过第一烘烤箱烘烤;2)在步骤1)中的制品上连续打孔;3)将底膜复合于基层膜的另一表面上;4)通过图案成型机构将油墨涂覆于树脂材料层上;5)对热转印膜的两侧面进行预热处理;6)将树脂制品转移至第二烘烤箱内的热转印工位处,通过第二烘烤箱对树脂制品和热转印膜进行加热处理;7)通过图像识别系统获取树脂制品的表面的图像,并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再控制按压机构工作;8)撕开基层膜和底膜。

Description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背景技术
养花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的休闲娱乐,养花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心情愉悦,还可以净化空气。盆栽花卉离不开器具—花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花盆可以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陶瓷类花盆、塑料类花盆、天然石材花盆、木质花盆、玻璃钢花盆、水泥花盆。塑料类花盆由于重量轻,形状、颜色种类多样,价格不高,并且适合工业化大量生产,在现在的花盆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塑料类花盆又分为塑料花盆和树脂花盆,其中塑料花盆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树脂花盆是利用各类树脂(比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并适当地添加固化剂、填料、助剂制作而成。授权公告号CN114292047B公开了一件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环保树脂花盆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将树脂原料的质量占比由原来的50%以上减少到15%以下,符合安全环保的生产理念,并且将填料的质量占比提升到80%以上,使树脂花盆成品的抗冲击强度明显增强,不易开裂。而且采用矿山尾矿或建筑废料简单加工处理后的产物作为填料,不仅减少了固废垃圾堆放、填埋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缓解固废垃圾堆积压力的积极作用,还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形成可持续利用循环系统。
而后续的加工中,为了提高树脂花盆的美观度,需要在树脂花盆表面添加图案,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喷涂颜料,即在树脂花盆表面喷涂底漆涂料,待底漆涂料烘干后再根据树脂花盆的形状和效果喷涂或者刷涂颜料,然而,该种方式环保性差,且效率较低;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利用热转印方式将图案添加于树脂花盆表面,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878204A,其公开了一种蓝宝石手机后盖热转印工艺,具体公开了:步骤一:清洗蓝宝石手机后盖;步骤二:在pet薄膜上印刷图案;步骤三:pet薄膜上印刷层含有图案的一侧贴合在蓝宝石手机后盖一侧;步骤四:热转印机工作通过加热pet薄膜将图案转印到蓝宝石手机后盖上;步骤五:去掉pet薄膜,步骤六:检测印刷效果;步骤七:干燥蓝宝石手机后盖;步骤八:uv打印纹理。
通过上述的热转印工艺能够一定程度上将图案添加于树脂花盆表面,然而,图案颜料与树脂花盘的附着力较差,在移动树脂花盘中将图案颜料蹭掉,或者在长时间的使用中造成图案颜料的自然掉落。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转印图案颜料与树脂制品的附着力差,易造成图案颜料的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基层膜放卷辊将呈卷状结构的基层膜开卷输送,并通过刮刀涂覆机构在基层膜的其中一表面涂覆一层树脂材料层,所述树脂材料层的厚度为1mm~5mm,再通过第一烘烤箱烘烤,使树脂材料层的表面凝固,形成防护层,同时夹持于保护层与基层膜之间树脂材料形成凝胶状态;
2)通过打孔机构在步骤1)中的制品上连续打孔,使得树脂材料层上呈现出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通孔,该通孔贯穿树脂材料层和基层膜;
3)通过底膜放卷辊将呈卷状结构的底膜开卷输送,并将底膜复合于基层膜的另一表面上,使得通孔的一端封闭;
4)通过图案成型机构将油墨涂覆于树脂材料层上,使得油墨通过通孔下渗到处于凝胶状态的树脂材料层内,并与树脂材料层混合,多余的油墨储存于通孔内,形成热转印膜;
5)通过预热机构分别对热转印膜的两侧面进行预热处理,使得树脂材料层软化;
6)树脂制品通过皮带输入输送机构输送至第二烘烤箱处,再通过机械手将皮带输入输送机构上的树脂制品转移至第二烘烤箱内的热转印工位处,并通过夹紧机构夹持树脂制品,同时热转印膜转移至第二烘烤箱内,通过第二烘烤箱对树脂制品和热转印膜进行加热处理;
7)通过图像识别系统获取树脂制品的表面的图像,并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再控制按压机构优先转移至凹陷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再控制按压机构转移至凸起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最后控制按压机构转移至平面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使得油墨融入树脂材料层和树脂制品上;
8)撕开基层膜和底膜,并通过机械手将处于热转印工位处的树脂制品转移至皮带输出输送机构上输出。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7)中,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包括控制器、工业相机、设于按压机构上的位置传感器、输入设备,所述工业相机、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压机构、夹紧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图像识别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控制器控制夹紧机构夹紧树脂制品;
b、通过输入设备预先确定按压机构的初始位置,并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按压机构的位置,再控制按压机构回归初始位置;
c、控制器控制工业相机对树脂制品的表面进行拍摄,并将拍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
d、控制器通过拍摄数据构建树脂制品的轮廊以及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并确定按压机构的按压区域的优先级别,依次为凹陷区域、凸起区域和平面区域。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烘烤箱内的温度为70℃~105℃。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所述热转印膜中树脂材料层包括EVA树脂55%、油墨15%、石蜡26%、助剂4%。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采用热转移装置处理,所述热转移装置包括机架、控制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基层膜放卷辊、刮刀涂覆机构、第一烘烤箱、打孔机构、底膜放卷辊、图案成型机构、预热机构、皮带输入输送机构、第二烘烤箱、机械手、夹紧机构、按压机构、皮带输出输送机构以及收卷辊,所述刮刀涂覆机构设于基层膜放卷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烘烤箱设于刮刀涂覆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打孔机构设于第一烘烤箱的输出端,所述图案成型机构设于打孔机构、底膜放卷机构的输出端,所述预热机构设于图案成型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机械手设于皮带输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烘烤箱设于机械手、预热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烘烤箱内具有热转印工位,所述夹紧机构设于热转印工位上,所述图像识别系统、按压机构设于第二烘烤箱内,且位于热转印工位的周侧,所述皮带输出输送机构设于机械手、第二烘烤箱的输出端,所述收卷辊设于第二烘烤箱的输出端,所述基层膜放卷辊、刮刀涂覆机构、第一烘烤箱、打孔机构、底膜放卷辊、图案成型机构、预热机构、皮带输入输送机构、第二烘烤箱、机械手、皮带输出输送机构、收卷辊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夹紧机构、按压机构通过图像识别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风机、预热辊、多根加热管、上罩体、下罩体、上驱动气缸以及下驱动气缸,所述预热辊具有传动区和预热区,所述预热辊的预热区设有透气孔,所述预热辊上设有出气口,所述预热辊上设有连通透气孔和出气口的流道,所述预热辊的传动区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预热辊驱动连接,各所述加热管分布于预热辊的周侧,各所述加热管与预热辊之间形成材料通道,所述上罩体、下罩体罩分别设于预热辊的上、下侧,所述上驱动气缸与上罩体连接,所述下驱动气缸与下罩体连接,所述上罩体上设有进口和第一进气口,所述下罩体上设有出口和第二进气口,通过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分别驱动上罩体和下罩体的开合,当上罩体和下罩体闭合时,所述预热辊的预热区分布于上罩体和下罩体内,所述风机通过气管与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所述材料通道分别与进口和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辊包括转轴、辊体、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辊体通过第二轴承套设于转轴的预热区,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套设于辊体上,且第一套管与辊体之间形成第一气腔,所述出气口设于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管套设于第一套管上,并且位于第一套管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套管上靠近预热区的一端通过螺栓锁紧于转轴上,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之间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连通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气腔、连接孔、第二气腔构成流道,所述透气孔设于第二套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罩体、下罩体内沿预热辊的径向方向设置多个隔板,将红外加热管分隔成多个加热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上罩体内设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导气板,所述第一导气板的凹面朝向预热辊,第一导气板上设有与位于上罩体内的各个加热区域连通的第一导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罩体内设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气板,所述第二导气板的凹面朝向预热辊,第二导气板上设有与位于下罩体内的各个加热区域连通的第二导气口。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通过基层膜为载体,将树脂材料层涂覆于基层膜上,并通过烘干使其表面凝固,形成保护层,通过打孔使得树脂材料层上设置通孔,再通过复合底膜用于封堵通孔,将油墨涂覆于树脂材料层上,使得油墨与树脂材料层内处于凝胶状态的区域融合,进而使得热转印膜承载图案油墨,再通过对热转印膜的预热,使得热转印膜的保护层软化,同时保持内部的凝胶状态,在后续的第二烘烤箱内,将树脂制品的表面加热软化,同时进一步对热转印膜的加热,使其加压复合于树脂制品时,能够形成熔融状态复合于树脂制品表面,且与其固定一体,并且处于树脂材料层内的油墨与熔融状态下的树脂材料融合,在冷却后形成一体结构,使得图案的耐磨性好,并且油墨处于树脂制品内部,能够呈现处较为立体的结构,并且防止转印过程中的图案失真、模糊问题,提高了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热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热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热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热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按压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座、支撑轴、安装架以及第一压辊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架、摆架、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层膜放卷辊;2、刮刀涂覆机构;3、第一烘烤箱;4、打孔机构;5、底膜放卷辊;6、图案成型机构;7、预热机构;8、皮带输入输送机构;9、第二烘烤箱;10、机械手;11、夹紧机构;13、图像识别系统;14、按压机构;15、皮带输出输送机构;16、收卷辊;17、第一轴承;18、第二轴承;20、控制系统;
71、驱动电机;72、风机;73、预热辊;74、加热管;75、上罩体;76、下罩体;77、上驱动气缸;78、下驱动气缸;79、进口;80、第一进气口;81、出口;82、第二进气口;83、出气口;84、透气孔;85、隔板;86、第一导气板;87、第一导气口;88、第二导气板;89、第二导气口;91、热转印工位;
101、传动区;102、预热区;103、流道;104、材料通道;
131、控制器;132、工业相机;133、位置传感器;134、输入设备;
141、第一驱动气缸;142、第二驱动气缸;143、第三驱动气缸;144、升降气缸;145、旋转电机;146、第一导向组件;147、第二导向组件;148、支撑轴;149、第一移动座;150、第二移动座;151、支撑座;152、连接座;153、安装架;154、摆架;155、复位弹簧;156、第一压辊;157、第二压辊;
731、转轴;732、辊体;733、第一套管;734、第二套管;735、第一气腔;736、第二气腔;737、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与图8所示,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基层膜放卷辊1将呈卷状结构的基层膜开卷输送,并通过刮刀涂覆机构2在基层膜的其中一表面涂覆一层树脂材料层,所述树脂材料层的厚度为1mm~5mm,优选的为4mm,再通过第一烘烤箱3烘烤,使树脂材料层的表面凝固,形成防护层,同时夹持于保护层与基层膜之间树脂材料形成凝胶状态,所述第一烘烤箱3内的温度为70℃~105℃,优选的为85℃;
2)通过打孔机构4在步骤1)中的制品上连续打孔,使得树脂材料层上呈现出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通孔,该通孔贯穿树脂材料层和基层膜;
3)通过底膜放卷辊5将呈卷状结构的底膜开卷输送,并将底膜复合于基层膜的另一表面上,使得通孔的一端封闭;
4)通过图案成型机构6将油墨涂覆于树脂材料层上,使得油墨通过通孔下渗到处于凝胶状态的树脂材料层内,并与树脂材料层混合,多余的油墨储存于通孔内,形成热转印膜;
5)通过预热机构7分别对热转印膜的两侧面进行预热处理,使得树脂材料层软化;
6)树脂制品通过皮带输入输送机构8输送至第二烘烤箱9处,再通过机械手10将皮带输入输送机构8上的树脂制品转移至第二烘烤箱9内的热转印工位91处,并通过夹紧机构11夹持树脂制品,同时热转印膜转移至第二烘烤箱9内,通过第二烘烤箱9对树脂制品和热转印膜进行加热处理;
7)通过图像识别系统13获取树脂制品的表面的图像,并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再控制按压机构14优先转移至凹陷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再控制按压机构14转移至凸起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最后控制按压机构14转移至平面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使得油墨融入树脂材料层和树脂制品上;
8)撕开基层膜和底膜,并通过机械手10将处于热转印工位91处的树脂制品转移至皮带输出输送机构15上输出。
所述基层膜、底膜为PET膜。
本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通过基层膜为载体,将树脂材料层涂覆于基层膜上,并通过烘干使其表面凝固,形成保护层,通过打孔使得树脂材料层上设置通孔,再通过复合底膜用于封堵通孔,将油墨涂覆于树脂材料层上,使得油墨与树脂材料层内处于凝胶状态的区域融合,进而使得热转印膜承载图案油墨,再通过对热转印膜的预热,使得热转印膜的保护层软化,同时保持内部的凝胶状态,在后续的第二烘烤箱9内,将树脂制品的表面加热软化,同时进一步对热转印膜的加热,使其加压复合于树脂制品时,能够形成熔融状态复合于树脂制品表面,且与其固定一体,并且处于树脂材料层内的油墨与熔融状态下的树脂材料融合,在冷却后形成一体结构,使得图案的耐磨性好,并且油墨处于树脂制品内部,能够呈现处较为立体的结构,并且防止转印过程中的图案失真、模糊问题,提高了美观度。
并且,上述步骤7)中,所述图像识别系统13包括控制器131、工业相机132、设于按压机构14上的位置传感器133、输入设备134,所述工业相机132、位置传感器133与控制器13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压机构14、夹紧机构11与控制器13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图像识别系统13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控制器控制夹紧机构11夹紧树脂制品;
b、通过输入设备134预先确定按压机构14的初始位置,并通过位置传感器133获取按压机构14的位置,再控制按压机构14回归初始位置;
c、控制器131控制工业相机132对树脂制品的表面进行拍摄,并将拍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
d、控制器131通过拍摄数据构建树脂制品的轮廊以及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并确定按压机构14的按压区域的优先级别,依次为凹陷区域、凸起区域和平面区域。
通过设置图案识别系统的工作方式,便于识别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部和凹陷部,进而通过控制按压机构14的优先顺序对树脂制品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进而按压热转印膜与各个区域依次复合,使得热转印膜与树脂制品的表面贴合度高,在施压融合过程中,保持热转印膜上的油墨能够较为准确的附着于树脂制品表面,并与其融合,呈现较为清晰、立体的图案,避免图案失真,提高美观度。
同时,上述步骤4)中,所述热转印膜中树脂材料层包括EVA树脂55%、油墨15%、石蜡26%、助剂4%,使得树脂材料层能够较好的附着于树脂制品和基层膜上,提高转印效果。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采用热转移装置处理,所述热转移装置包括机架、控制系统20、图像识别系统13、基层膜放卷辊1、刮刀涂覆机构2、第一烘烤箱3、打孔机构4、底膜放卷辊5、图案成型机构6、预热机构7、皮带输入输送机构8、第二烘烤箱9、机械手10、夹紧机构11、按压机构14、皮带输出输送机构15以及收卷辊16,所述刮刀涂覆机构2设于基层膜放卷机构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烘烤箱3设于刮刀涂覆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打孔机构4设于第一烘烤箱3的输出端,所述图案成型机构6设于打孔机构4、底膜放卷机构5的输出端,所述预热机构7设于图案成型机构6的输出端,所述机械手10设于皮带输入输送机构8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烘烤箱9设于机械手10、预热机构7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烘烤箱9内具有热转印工位91,所述夹紧机构11设于热转印工位91上,所述图像识别系统13、按压机构14设于第二烘烤箱9内,且位于热转印工位91的周侧,所述皮带输出输送机构15设于机械手10、第二烘烤箱9的输出端,所述收卷辊16设于第二烘烤箱9的输出端,所述基层膜放卷辊1、刮刀涂覆机构2、第一烘烤箱3、打孔机构4、底膜放卷辊5、图案成型机构6、预热机构7、皮带输入输送机构8、第二烘烤箱9、机械手10、皮带输出输送机构15、收卷辊16分别与控制系统20电连接,所述夹紧机构11、按压机构14通过图像识别系统13与控制系统20电连接。
具体的,参考图2、图3与图4所述,所述预热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1、风机72、预热辊73、多根加热管74、上罩体75、下罩体76、上驱动气缸77以及下驱动气缸78,所述预热辊73具有传动区101和预热区102,所述预热辊73的预热区102设有透气孔84,所述预热辊73上设有出气口83,所述预热辊73上设有连通透气孔84和出气口83的流道103,所述预热辊73的传动区101通过第一轴承17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71与预热辊73驱动连接,各所述加热管74分布于预热辊73的周侧,各所述加热管74与预热辊73之间形成材料通道104,所述上罩体75、下罩体76罩分别设于预热辊73的上、下侧,所述上驱动气缸77与上罩体75连接,所述下驱动气缸78与下罩体76连接,所述上罩体75上设有进口79和第一进气口80,所述下罩体76上设有出口81和第二进气口82,通过上驱动气缸77和下驱动气缸78分别驱动上罩体75和下罩体76的开合,当上罩体75和下罩体76闭合时,所述预热辊73的预热区分布于上罩体75和下罩体76内,所述风机72通过气管与第一进气口80、第二进气口82和出气口83连接,所述材料通道104分别与进口79和出口81连接,所述预热辊73包括转轴731、辊体732、第一套管733和第二套管734,所述辊体732通过第二轴承18套设于转轴731的预热区102,所述第一套管733固定套设于辊体732上,且第一套管733与辊体732之间形成第一气腔735,所述出气口83设于第一套管733上,所述第二套管734套设于第一套管733上,并且位于第一套管733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套管734上靠近预热区102的一端通过螺栓锁紧于转轴731上,所述第二套管734与第一套管733之间形成第二气腔736,所述第一套管733上设有连通第一气腔735和第二气腔736的连接孔737,所述第一气腔735、连接孔737、第二气腔736构成流道103,所述透气孔84设于第二套管734上。
通过风机72工作使得空气在上罩体75、下罩体76以及预热辊73内的流道103内形成内循环流动,并且通过空气流动经过加热管74使得空气加热,再作用于热转印膜的外表面以及预热辊73上,再通过预热辊73与热转印膜的内表面接触,使得树脂材料层上的保护层软化,并且保持内部的凝胶状态,有利于后续与树脂制品的热转印复合,具体的,热转印膜缠绕于预热辊73上,通过驱动电机71驱动预热辊73转动,从而带动热转印膜的输送,并且启动风机72,风机将上罩体75和下罩体76内的空气抽出,再由第一进气口80和第二进气口82灌入上罩体75和下罩体76所形成的空间,空间经过加热管75加热,使得空气携带热量,一部分空气作用于热转印膜的外表面上,另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二套管734上的透气孔84进入到第二气腔736内,并将第二套管734加热,使得缠绕于第二套管734上的热转印膜加热,并且该种结构能够使得作用于热转印膜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温度差,有利于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能够在保持于基层膜上转移,并有利于油墨与其快速融合,形成较为均匀的颜色呈现,提高转印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罩体75、下罩体76内沿预热辊的径向方向设置多个隔板85,将红外加热管75分隔成多个加热区域,所述上罩体75内设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导气板86,所述第一导气板86的凹面朝向预热辊73,第一导气板86上设有与位于上罩体75内的各个加热区域连通的第一导气口87,所述下罩体76内设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气板88,所述第二导气板88的凹面朝向预热辊73,第二导气板88上设有与位于下罩体76内的各个加热区域连通的第二导气口89,避免处于上罩体75和下罩体76内的空气形成紊流,保证流动的均匀性,使得热转印膜的外表面上的各个区域的热度均匀,进而保证热转印膜的预热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6与图7所示,所述按压机构14包括第一驱动气缸141、第二驱动气缸142、第三驱动气缸143、升降气缸144、旋转电机145、第一导向组件146、第二导向组件147、支撑轴148、第一移动座149、第二移动座150、支撑座151、连接座152、安装架153、两个摆架154、两根复位弹簧155、第一压辊156和两根第二压辊157,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46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移动座149设于第一导向组件146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41与第一移动座149连接,驱动第一移动座149沿第一导向组件146的导向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147设于第一移动座149上,第二移动座150设于第二导向组件147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42与第二移动座150连接,驱动第二移动座150沿第二导向组件147的导向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46的导向方向与第二导向组件147的导向方向的正投影垂直分布,所述升降气缸144设于第二移动座150上,所述支撑座151设于升降气缸144的上端,所述支撑轴148可转动地设于支撑座151上,所述支撑轴148的轴向方向与第一导向组件146的导向方向的正投影垂直分布,所述旋转电机146与支撑轴148连接,驱动支撑轴148转动,所述安装架153固设于支撑轴148上,所述第三驱动气缸143固设于安装架153的中部,所述连接座152设于第三驱动气缸143的自由端上,所述第一压辊156可转动地设于连接座152上,两所述摆架154分别与安装架153铰接,且分布于第三驱动气缸143的两侧,两所述摆架154之间的夹角为30°~60°,优选为45°,两所述第二压辊157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摆架154的自由端,两所述复位弹簧155的两端分别连接摆架154与安装架153。
当按压热转印膜复合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时,通过第一驱动气缸141驱动第一移动座149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156移动至凹陷区域的前侧,并通过第三驱动气缸143驱动第一压辊156将热转印膜按压于凹陷区域内,再通过第二驱动气缸142驱动安装架153向树脂制品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第二压辊157按压第一压辊156的两侧,通过继续进给安装架153,同时配合第二驱动气缸142驱动第一压辊156收缩,使得第一压辊156始终抵靠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使得第二压辊157克服复位弹簧155的拉伸力向外摆动,进而向外按压、展平热转印膜,如此反复驱动安装架的运动,使得热转印膜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提高热转印效果。
上述所述控制系统20为市面上所销售的能够起到控制作用的PLC控制器;上述所述刮刀涂覆机构2、第一烘烤箱3、打孔机构4、图案成型机构6、第二烘烤箱9、机械手10、夹紧机构11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赘述;所述第一烘烤箱3、第二烘烤箱9也可以为烤温箱。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基层膜放卷辊将呈卷状结构的基层膜开卷输送,并通过刮刀涂覆机构在基层膜的其中一表面涂覆一层树脂材料层,所述树脂材料层的厚度为1mm~5mm,再通过第一烘烤箱烘烤,使树脂材料层的表面凝固,形成防护层,同时夹持于保护层与基层膜之间树脂材料形成凝胶状态;
2)通过打孔机构在步骤1)中的制品上连续打孔,使得树脂材料层上呈现出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通孔,该通孔贯穿树脂材料层和基层膜;
3)通过底膜放卷辊将呈卷状结构的底膜开卷输送,并将底膜复合于基层膜的另一表面上,使得通孔的一端封闭;
4)通过图案成型机构将油墨涂覆于树脂材料层上,使得油墨通过通孔下渗到处于凝胶状态的树脂材料层内,并与树脂材料层混合,多余的油墨储存于通孔内,形成热转印膜;
5)通过预热机构分别对热转印膜的两侧面进行预热处理,使得树脂材料层软化;
6)树脂制品通过皮带输入输送机构输送至第二烘烤箱处,再通过机械手将皮带输入输送机构上的树脂制品转移至第二烘烤箱内的热转印工位处,并通过夹紧机构夹持树脂制品,同时热转印膜转移至第二烘烤箱内,通过第二烘烤箱对树脂制品和热转印膜进行加热处理;
7)通过图像识别系统获取树脂制品的表面的图像,并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再控制按压机构优先转移至凹陷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再控制按压机构转移至凸起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最后控制按压机构转移至平面区域,推动热转移膜贴附于树脂制品的凹陷区域,并施加压力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树脂材料层复合于树脂制品的表面,使得油墨融入树脂材料层和树脂制品上;
8)撕开基层膜和底膜,并通过机械手将处于热转印工位处的树脂制品转移至皮带输出输送机构上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7)中,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包括控制器、工业相机、设于按压机构上的位置传感器、输入设备,所述工业相机、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压机构、夹紧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图像识别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控制器控制夹紧机构夹紧树脂制品;
b、通过输入设备预先确定按压机构的初始位置,并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按压机构的位置,再控制按压机构回归初始位置;
c、控制器控制工业相机对树脂制品的表面进行拍摄,并将拍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
d、控制器通过拍摄数据构建树脂制品的轮廊以及识别出树脂制品表面的凸起区域、凹陷区域以及平面区域,并确定按压机构的按压区域的优先级别,依次为凹陷区域、凸起区域和平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烘烤箱内的温度为70℃~1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所述热转印膜中树脂材料层包括EVA树脂55%、油墨15%、石蜡26%、助剂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采用热转移装置处理,所述热转移装置包括机架、控制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基层膜放卷辊、刮刀涂覆机构、第一烘烤箱、打孔机构、底膜放卷辊、图案成型机构、预热机构、皮带输入输送机构、第二烘烤箱、机械手、夹紧机构、按压机构、皮带输出输送机构以及收卷辊,所述刮刀涂覆机构设于基层膜放卷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烘烤箱设于刮刀涂覆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打孔机构设于第一烘烤箱的输出端,所述图案成型机构设于打孔机构、底膜放卷机构的输出端,所述预热机构设于图案成型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机械手设于皮带输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烘烤箱设于机械手、预热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烘烤箱内具有热转印工位,所述夹紧机构设于热转印工位上,所述图像识别系统、按压机构设于第二烘烤箱内,且位于热转印工位的周侧,所述皮带输出输送机构设于机械手、第二烘烤箱的输出端,所述收卷辊设于第二烘烤箱的输出端,所述基层膜放卷辊、刮刀涂覆机构、第一烘烤箱、打孔机构、底膜放卷辊、图案成型机构、预热机构、皮带输入输送机构、第二烘烤箱、机械手、皮带输出输送机构、收卷辊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夹紧机构、按压机构通过图像识别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风机、预热辊、多根加热管、上罩体、下罩体、上驱动气缸以及下驱动气缸,所述预热辊具有传动区和预热区,所述预热辊的预热区设有透气孔,所述预热辊上设有出气口,所述预热辊上设有连通透气孔和出气口的流道,所述预热辊的传动区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预热辊驱动连接,各所述加热管分布于预热辊的周侧,各所述加热管与预热辊之间形成材料通道,所述上罩体、下罩体罩分别设于预热辊的上、下侧,所述上驱动气缸与上罩体连接,所述下驱动气缸与下罩体连接,所述上罩体上设有进口和第一进气口,所述下罩体上设有出口和第二进气口,通过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分别驱动上罩体和下罩体的开合,当上罩体和下罩体闭合时,所述预热辊的预热区分布于上罩体和下罩体内,所述风机通过气管与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所述材料通道分别与进口和出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辊包括转轴、辊体、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辊体通过第二轴承套设于转轴的预热区,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套设于辊体上,且第一套管与辊体之间形成第一气腔,所述出气口设于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管套设于第一套管上,并且位于第一套管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套管上靠近预热区的一端通过螺栓锁紧于转轴上,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之间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连通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气腔、连接孔、第二气腔构成流道,所述透气孔设于第二套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体、下罩体内沿预热辊的径向方向设置多个隔板,将红外加热管分隔成多个加热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体内设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导气板,所述第一导气板的凹面朝向预热辊,第一导气板上设有与位于上罩体内的各个加热区域连通的第一导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体内设有呈弧形结构的第二导气板,所述第二导气板的凹面朝向预热辊,第二导气板上设有与位于下罩体内的各个加热区域连通的第二导气口。
CN202311657007.6A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Pending CN117533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7007.6A CN117533035A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7007.6A CN117533035A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3035A true CN117533035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3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7007.6A Pending CN117533035A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30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6703A (zh) 用于制备具有类似于天然木材的外观和质地的木塑复合板的线上处理及其设备
CN101797789B (zh) 一种形状自适应模内装饰的方法
CN110077007B (zh) 一种利用数码打印的塑胶地板加工工艺
US682379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n extruded sheet
CN105564016B (zh) 一种蕾丝台布同步烫金印刷设备
KR20070056009A (ko) 천연원목의 외관 및 질감을 가진 합성목재판 패널의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6183278B (zh) 一种环保装饰类贴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7533035A (zh) 一种树脂制品表面热转印工艺
CN115091870B (zh) 一种免喷涂的零件装饰生产工艺
CN108189549A (zh) 一种上光烫金机
JPH11235753A (ja) 加飾方法及び加飾装置
KR101121679B1 (ko) 입체문양을 형성한 고광택판넬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입체문양을 형성한 고광택판넬
CN207954986U (zh) 一种上光烫金机
SE463548B (sv)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styva produkter med hoegklassig ytfinish, saerskilt formgods av plast
JPH10128921A (ja) 装飾シート、装飾樹脂成形品、及び装飾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01138468A (ja) 装飾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の加飾方法
CN211892423U (zh) 一种印刷涂布模压机
CN209920133U (zh) 一种纤维石膏板成型机械
CN1946571A (zh) 用于制造施用清漆和颜料到物体上的膜的设备和方法
CN207697254U (zh) 一种烫印模压机
CN111113859A (zh) 一种凹凸式汽车饰件制造工艺
CN113815312B (zh) 基于压印技术的同步对花板材、板材同步对花系统及方法
JP3132909B2 (ja) 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1992021521A1 (fr) Procede d'impression de matieres polymeriques
JP3949529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を使用した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