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3886A -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3886A
CN117513886A CN202310965466.4A CN202310965466A CN117513886A CN 117513886 A CN117513886 A CN 117513886A CN 202310965466 A CN202310965466 A CN 202310965466A CN 117513886 A CN117513886 A CN 117513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door handle
stopper
corresponding position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54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本瑞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13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3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以适当的保持力将门把手保持在弹出位置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车辆用门把手装置(20)具备:与门把手(33)联动地移动的第一杆(34)、相对于第一杆(34)被支承为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的副杆(36)、对副杆(36)朝向第一位置施力的副杆施力弹簧(37)及能够移动至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的副杆(36)的移动轨迹外和移动轨迹内的止动件(38),在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时,如果止动件(38)位于副杆(36)的移动轨迹内,则通过副杆(36)与止动件(38)接触而限制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的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弹出功能的车辆的门把手装置构成为,在不使用时门把手收纳于车门,在使用时门把手从车门向车外方向飞出(弹出)。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门把手装置具备相对于车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门把手,并且门把手装置构成为,通过门把手相对于车门旋转而向收纳于车门的位置(有时称为收纳位置)和从车门飞出的位置(有时称为弹出位置)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863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具备弹出功能的门把手装置构成为通过规定的保持力将位于弹出位置的门把手保持在弹出位置。而且,这样的门把手装置构成为,在门把手位于弹出位置时,如果通过超过上述保持力的力朝向车门的内部的一侧推入门把手,则门把手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将门把手保持在弹出位置的力不稳定,则门把手的使用感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具备构成为能够向收纳于车门的位置和从车门飞出的位置移动的门把手的门把手装置中,使将门把手保持在从车门飞出的位置的保持力稳定。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具备:
门把手,该门把手相对于壳体被支承为能够移动至被收纳于所述壳体的收纳位置和所述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飞出的弹出位置;
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构成为,与所述门把手联动地移动,以使得在所述门把手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该第一部件位于收纳对应位置,在所述门把手位于所述弹出位置时该第一部件位于弹出对应位置;
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移动;
第二部件施力部件,该第二部件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二部件以能够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弹性移动的方式施力;以及
第三部件,该第三部件能够移动至轨迹外位置和轨迹内位置,该轨迹外位置是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的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轨迹的外部的位置,该轨迹内位置是所述第三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轨道轨迹的内部的位置,
所述车辆用门把手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轨迹内位置,则通过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三部件接触而限制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被第二部件施力部件弹性施力的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接触,从而门把手被保持在弹出位置。因此,第二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为将门把手保持在弹出位置的保持力起作用。而且,根据本发明,该保持力由第二部件施力的作用力规定,不受到构成门把手装置的部件彼此的接触状态、门把手装置的使用环境等的影响。因此,能够使将门把手保持在弹出位置的保持力稳定(能够防止或抑制变动)。
也可以应用以下结构:
所述第二部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所施加的方向上,该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克服所述作用力的方向上,
所述车辆用门把手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的期间,通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位于移动方向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部件的规定的面接触,从而限制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
当对门把手施加使其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的外力时,在第一部件施加有使其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的朝向的力。如果此时第三部件位于轨迹内位置,则支承于第一部件的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接触。相对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通过第二部件施力部件而被朝向从第一部件的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前侧施力,因此,当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接触时,该第二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用在将第一部件从收纳对应位置的一侧朝向弹出对应位置的一侧施力的方向上。因此,由于第二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第一部件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被限制,因此,第一部件被保持在弹出对应位置,其结果是,门把手被保持在弹出位置。
也可以应用以下结构:
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规定的面是与所述第三部件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施加在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之间的力不作用在使第二部件移动的方向上。因此,由于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之间的力,第三部件不向轨迹外位置移动,因此,第一部件不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因此,门把手被保持在弹出位置。
也可以应用以下结构,具备:
第四部件,该第四部件能够移动至将所述第三部件保持在所述轨迹外位置的初始位置和容许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轨迹内位置的工作位置;以及
第三部件施力部件,该第三部件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三部件朝向所述轨迹内位置施力,
当所述第四部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三部件由于所述第三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被保持于所述轨迹内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第四部件从初始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一部件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并且使第三部件向轨迹内位置移动。即,通过使第四部件从初始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使门把手向弹出位置移动,并且能够利用第二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成为门把手被保持在弹出位置的状态。
也可以应用以下结构:
所述第四部件构成为,当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轨迹内位置且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则使所述第三部件从所述轨迹内位置向所述轨迹外位置移动,
所述第三部件构成为,当由于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而使所述第三部件从所述轨迹内位置向所述轨迹外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三部件容许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第四部件从工作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使位于弹出对应位置的第一部件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因此,通过使第四部件从工作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使位于弹出位置的门把手向收纳位置移动。
也可以应用以下结构:
所述第四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收纳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则使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收纳对应位置向所述弹出对应位置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第四部件从初始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使位于收纳对应位置的第一部件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因此,通过使第四部件从初始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使位于收纳位置的门把手向弹出位置移动。
也可以应用以下结构:
具备门把手施力部件,该门把手施力部件对所述门把手朝向所述收纳位置施力,
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在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则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经由所述门把手传递的所述门把手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第一部件从工作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时,门把手由于门把手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自动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车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B是表示车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门把手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门把手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表示第一杆、副杆以及副杆施力弹簧的结构的图。
图4B是表示第一杆、副杆以及副杆施力弹簧的结构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5B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5C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6B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7A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7B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8A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8B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9A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9B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门把手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20…门把手装置、30…壳体、33…门把手、34…第一杆、35…第一杆施力弹簧、36…副杆、37…副杆施力弹簧、38…止动件、39…止动件施力弹簧、42…第二杆、43…第二杆施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安装于车门,是为了使车辆的使用者等从车外打开关闭状态的车门而使用的装置。在各图中,用箭头Fr表示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前侧,用箭头Rr表示后侧,用箭头Up表示上侧,用箭头Dw表示下侧,用箭头Out表示车外侧(车宽方向外侧),用箭头In表示车内侧(车宽方向内侧)。另外,各方向表示车辆用门把手装置被组装于车门并且车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的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省略记作“门把手装置”。
(车门)
图1A和图1B是表示组装有门把手装置20的车门10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图1A是从车内侧观察的图,图1B是图1A的IB-IB向视剖视图。图1A所示的车门10是车辆右前门(FL门),其前端部相对于省略图示的车身被支承为能够以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车门10通过相对于车身旋转而能够移动至将设置于车身的乗降用的开口部关闭的闭位置与不关闭的开位置。
车门10具备构成其下半部的门主体部11和构成其上半部的门框部12。如图1B所示,门主体部11具备:外板111,该外板111构成门主体部11的外侧面;内板112,该内板112位于外板111的车内侧;以及树脂制的内饰113,该内饰113固定于内板112的车内侧的面,并且构成门主体部11的内侧面。通过外板111和内板112形成门主体部11的内部空间。在该门主体部11的内部空间配置有门把手装置20和门锁定装置13。另外,在外板111设置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开口部114,后述的门把手装置20的门把手33穿过该开口部114而向车外侧露出,并且能够穿过该开口部114向车外侧飞出。
门锁定装置13具备闩锁机构和锁定机构。闩锁机构构成为,能够切换为容许车门10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的移动的开闩状态和不容许车门10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的移动的闩锁状态。锁定机构构成为,能够切换为容许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向开闩状态切换的解锁状态和不容许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向开闩状态的切换的锁定状态。
门把手装置20和门锁定装置13通过规定的连结部件14(例如棒)连结。而且,门把手装置20构成为能够使该连结部件14移动。门锁定装置13的闩锁机构构成为,如果在闩锁状态时通过门把手装置20使连结部件14移动,则从闩锁状态切换为开闩状态。另外,门锁定装置13具备省略图示的促动器,并且构成为,也能够通过该促动器的驱动力而将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为开闩状态。车辆还具备用于控制门把手装置20和门锁定装置13的省略图示的ECU,该ECU驱动门锁定装置13的促动器和后述的门把手装置20的促动器组件40的促动器41。
(门把手装置)
图2和图3是表示门把手装置2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是从车内侧观察的图,图3是从车外侧观察的图。门把手装置20具备壳体30、门把手33、第一杆34、第一杆施力弹簧35、副杆36、副杆施力弹簧37、止动件38、止动件施力弹簧39、促动器组件40、钟形曲柄44、钟形曲柄施力弹簧45以及门把手施力弹簧47。
壳体30具备基体31和安装于基体31的车内侧的罩32。在基体31的上部的车外侧设置有能够收纳门把手33的门把手收纳部311。门把手收纳部311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并且在车外侧开口的凹部。在基体31设置有臂部插通孔312。臂部插通孔312是沿车宽方向贯通的开口部,并且构成为,能够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插通收纳于门把手收纳部311的门把手33的臂部332(后述)。
在基体31的车内侧的面且比门把手收纳部311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杆支承部313、止动件支承部314以及钟形曲柄支承部315。第一杆支承部313是将第一杆34支承为能够以与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为中心旋转的部分。止动件支承部314是将止动件38支承为能够沿大致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部分。钟形曲柄支承部315是将钟形曲柄44支承为能够以与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为中心旋转的部分。第一杆支承部313和钟形曲柄支承部315分别具备向车内侧突出的圆筒状(或者也可以是圆柱状)的结构。止动件支承部314具备止动件支承面316和止动件引导件317。止动件支承面316是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朝向大致上侧的平面。止动件引导件317位于止动件支承面316的上侧,是向车宽方向突出并且在与止动件支承面316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肋状的部分。另外,第一杆支承部313位于臂部插通孔312的下侧,止动件支承部314位于第一杆支承部313的前侧,钟形曲柄支承部315位于第一杆支承部313的后侧。
门把手33具备握柄部331和臂部332。握柄部331是构成为车辆的使用者等能够接触和把持的部分(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手、手指等能够钩挂),具备长条的棒状的形状。门把手33以握柄部331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朝向配置。在握柄部331的前端部附近设置有能够供门把手支承轴46插通的门把手支承轴插通孔333。门把手支承轴插通孔333是沿大致上下方向贯通的截面大致圆形的贯通孔。
门把手33的臂部332设置于握柄部331的靠前的位置且设置于门把手支承轴插通孔333的附近,并且具备从握柄部331朝向车内侧突出的棒状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臂部332设置于门把手支承轴插通孔333的后侧附近并且具有朝向车内侧的斜前侧突出的棒状的结构的例子。
门把手33经由门把手支承轴46相对于基体31(壳体30)被支承为能够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为中心旋转。也可以说,门把手3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基体31连结。门把手支承轴46是用于将门把手3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体31的圆柱状的部件。握柄部331的比门把手支承轴插通孔333(门把手支承轴46)靠后侧的部分通过门把手33以门把手支承轴插通孔333为中心相对于基体31旋转(换言之,通过以钟摆状摆动)而能够在大致车宽方向上往复移动。
然后,门把手33通过相对于基体31旋转而能够移动至收纳位置(参照图4A)、弹出位置(参照图8A)以及手动开闩位置(参照图9A)。
门把手33的收纳位置是门把手33的握柄部331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且门把手33的大致整体收纳于基体31的门把手收纳部311的内部的位置。门把手33的弹出位置和手动开闩位置是在握柄部33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前后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握柄部331的比门把手支承轴46靠后侧的部分从基体31的门把手收纳部311和车门10的外板111的车外侧的面向车外侧飞出的位置。即,弹出位置和手动开闩位置是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向基体31的外部飞出的位置。另外,与弹出位置相比,手动开闩位置时的握柄部331的向车外侧的飞出量较大。因此,也可以说,门把手33的收纳位置是门把手33的可动范围中的握柄部331位于最靠车内侧时的位置,手动开闩位置是门把手33的可动范围的中的握柄部331位于最靠车外侧时的位置,弹出位置是收纳位置与手动开闩位置的中间的位置。
在门把手33位于收纳位置时,门把手33的握柄部331的车外侧的面与车门10的外板111的车外侧的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另外,门把手33穿过设置于车门10的外板111的开口部114向车外侧露出,使用者等能够与位于收纳位置的门把手33的车外侧的面接触(参照图1A和图1B)。但是,在门把手33位于收纳位置时,使用者等不能把持握柄部331或挂上手、手指等。另一方面,在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或者手动开闩位置时,使用者等能够把持握柄部331或挂上手、手指等。因此,在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等通过向车外侧进一步拉出握柄部331,从而能够将门把手33移动至手动开闩位置。
在门把手33以门把手支承轴46为中心旋转时(通过以钟摆状摆动),门把手33的臂部332在大致前后方向上移动。然后,当门把手33位于收纳位置时,臂部332位于可移动的范围的前端,当门把手33位于手动开闩位置时,臂部332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后端,当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时,臂部332位于可移动范围的中间。
门把手施力弹簧47构成为,始终对门把手33朝向收纳位置弹性施力。例如两端部具备臂的扭簧适用于门把手施力弹簧47,并且构成为,通过一方的臂与基体31卡合且另一方的臂与门把手33卡合,从而对门把手33向规定的方向施力。也可以说,门把手施力弹簧47构成为,对握柄部331朝向车内侧施力,并且对臂部332朝向前侧施力。
图4A和图4B是表示第一杆34、副杆36、副杆施力弹簧37的结构的图,图4A是分解立体图,图4B是表示组装有这些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第一杆34是本发明的第一部件的例子。第一杆34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配置于门把手33的握柄部331的车内侧。在第一杆34设置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截面大致圆形的轴孔341。而且,设置于基体31的第一杆支承部313通过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插通该轴孔341,从而第一杆34相对于基体31被支承为能够以与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为中心旋转。
第一杆34具备:向其旋转中心(设置有轴孔341的部分)的上侧延伸的部分(以下,有时记作上腕部342)、从旋转中心朝向前方斜下侧延伸的部分(以下,有时记作下腕部343)以及构成为能够支承副杆36的副杆支承部346。在第一杆34的上腕部342的上端部设置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臂部卡合孔344。门把手33的臂部332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插通臂部卡合孔344。在第一杆34的下腕部343的下端部附近设置有第二杆卡合突起345,该第二杆卡合突起345与后述的第二杆42卡脱自如。第二杆卡合突起345具备朝向车内侧突出的圆棒状的结构。
由于门把手33的臂部332插通第一杆34的臂部卡合孔344,因此,第一杆34与门把手33互相联动地移动。然后,第一杆34与门把手33联动而能够移动至收纳对应位置(参照图4B)、弹出对应位置(参照图8B)以及手动开闩对应位置(参照图9B)。收纳对应位置是门把手33位于收纳位置时的位置,是上腕部342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前端时的位置。手动开闩对应位置是门把手33位于手动开闩位置时的位置,是上腕部342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后端时的位置。弹出对应位置是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时的位置,是上腕部342位于可移动范围的中间时的位置。
第一杆施力弹簧35构成为,始终对第一杆34朝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弹性施力。也可以说,第一杆施力弹簧35对第一杆34的上腕部342朝向后侧施力,并且对第一杆的下腕部343朝向前侧施力。例如两端部设置有臂的扭簧适用于第一杆施力弹簧35。在该情况下,第一杆支承部313插通扭簧的螺旋状的部分,一方的臂与第一杆34卡合,另一方的臂与基体31卡合。
另外,由于第一杆34和门把手33构成为联动地移动,因此,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经由门把手33的臂部332施加于第一杆34。然后,该作用力沿着朝向收纳对应位置施力的方向作用于第一杆34。经由门把手33传递至第一杆34的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即,对第一杆34朝向收纳对应位置施力的力)比第一杆施力弹簧35的作用力(即,对第一杆34朝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施力的力)大。因此,通过“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减去了第一杆施力弹簧35的作用力的大小的力”,门把手33被始终朝向收纳位置弹性施力,第一杆34被始终朝向收纳对应位置弹性施力。
副杆支承部346设置于轴孔341的前侧。在副杆支承部346设置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能够收容副杆36,并且前侧开口。另外,在副杆支承部346设置有能够供副杆36的轴363插入的副杆支承孔347。副杆支承孔347是沿与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即,与轴孔341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圆孔。
副杆36是本发明的第二部件的例子。副杆36具备设置于靠前的部分的止动件卡合部361和设置于靠后的部分的轴363。而且,副杆36在第一杆34的副杆支承部346中,(换言之,在第一杆34的比相对于基体31的旋转中心靠前侧的位置处,再换言之,在从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观察时靠近止动件38的一侧的位置处)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杆34移动(能够旋转)。具体而言,副杆36的靠后的部分(设置有轴363的部分)被收容在设置于第一杆34的副杆支承部346的内部空间,副杆36的轴363插入第一杆34的副杆支承部346的副杆支承孔347。另外,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杆34相对于基体31的旋转中心线大致平行。该“设置有副杆支承部346的位置且从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观察靠近止动件38的一侧的位置”是本发明的规定的位置的例子。
如图4B所示,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是在副杆36支承于第一杆34的副杆支承部346的状态下从第一杆34的前表面向前侧突出的部分。另外,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也可以说是从副杆支承部346的前表面向前侧突出的部分。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在前后方向上靠近止动件38的一侧的面)是以第一杆34的相对于基体31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另外,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具备尖细形状(随着朝向下侧而前后方向尺寸变小的形状)。当副杆36与第一杆34一起相对于基体31旋转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沿大致上下方向(更详细而言,与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且,通过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旋转,从而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相对于第一杆34沿大致上下方向(更详细而言,与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副杆36通过相对于第一杆34移动而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第一位置是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的移动范围的下端的位置(更详细而言,第一杆34从手动开闩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前侧的一端的位置)。例如,副杆36在其下表面与第一杆34的副杆支承部346的内表面(底面)接触时,不能相对于第一杆34向比该位置靠下侧的位置进一步移动。此时的位置是副杆36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是比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的移动范围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更详细而言,第一杆34从手动开闩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后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位置也可以不是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的移动范围的一端的位置。换言之,副杆36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杆34向第二位置的上侧移动。
副杆施力弹簧37是进行使副杆36能够相对于第一杆34弹性移动的施力的部件。具体而言,副杆施力弹簧37构成为,始终使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朝向第一位置弹性施力。如上所述,副杆36不能相对于第一杆34向比第一位置更下侧的位置移动,因此,在没有对副杆36施加副杆施力弹簧37以外的力的情况下,副杆36被保持在第一位置。在两端部具备臂的扭簧适用于副杆施力弹簧37。在该情况下,扭簧的螺旋状的部分被配置为包围副杆36的轴363,扭簧的一方的臂与副杆36卡合,另一方的臂与第一杆34卡合。
止动件38配置于副杆36的大致前侧。止动件38被设置于基体31的止动件支承部314支承。具体而言,止动件38的下表面与止动件支承部314的止动件支承面316的上表面接触。另外,在止动件38的车内侧的面设置有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槽,止动件支承部314的止动件引导件317嵌入于该槽。因此,止动件38能够沿着止动件支承部314的止动件支承面316和止动件引导件317而向接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方向和远离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直线往复移动。以下,将止动件38的移动范围中的接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端记作接近端,将远离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端记作远离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件38能够沿大致前后方向直线往复移动,因此,可移动范围的后端为接近端,可移动范围的前端为远离端。
在止动件38的靠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侧的端部(以下,有时简单记作“止动件38的端部381”)设置有朝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侧的、与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呈大致直角的面。以下,有时将该面记作端部端面382。而且,在止动件38的端部381设置有朝向大致上侧的、与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和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面。以下,有时将该面记作端部上表面383。此外,在止动件38设置有与第二杆42卡合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84。止动件38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84是具备朝向车内侧突出的棒状的结构的部分,并且从车内侧朝向车外侧游插于后述的第二杆42的止动件卡合孔421。
止动件施力弹簧39构成为始终对止动件38朝向接近端弹性施力。例如能够压缩变形的螺旋弹簧适用于止动件施力弹簧39。
促动器组件40是构成门把手装置20的副组件。促动器组件40具备由ECU控制的促动器41和通过该促动器41的驱动力而能够向正反两方向旋转的第二杆42。另外,第二杆42构成为,在促动器41不输出驱动力时通过施加外力而能够旋转(即构成为能够逆驱动)。例如能够输出正反两方向的旋转动力的电动机适用于促动器41。促动器组件40被配置为,在从车宽方向观察时,第二杆42的旋转中心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杆34的前侧,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止动件38与第一杆34的下端部之间。
第二杆42是长条棒状的部件,以长度方向与大致上下方向平行的朝向配置。另外,第二杆4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线大致平行。因此,当第二杆42旋转时,第二杆42的上端部沿大致前后方向(接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方向和远离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另外,第二杆42的下端部也沿大致前后方向移动。而且,第二杆42构成为,通过旋转而移动至初始位置(参照图5C)、第一工作位置(参照图7B)以及第二工作位置(参照图8B)。
第二杆42的初始位置是第二杆42的上端部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前端(更详细而言,可移动范围中的远离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端),并且第二杆42的下端部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后端时的位置。第二杆42的第一工作位置是第二杆42的上端部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后端(更详细而言,可移动范围中的靠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端),并且第二杆42的下端部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前端时的位置。第二工作位置是与第一工作位置相比稍微靠近初始位置的一侧的位置。另外,第二工作位置是本发明的工作位置的例子。
通过作为节制弹簧的第二杆施力弹簧43,第二杆42在位于比可移动范围的中间(所谓的反转点)靠近初始位置的一侧时被朝向初始位置弹性施力,在位于比可移动范围的中间靠近第二工作位置的一侧时被朝向第二工作位置弹性施力。
钟形曲柄44配置于第一杆34的上腕部342的后侧,相对于基体31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钟形曲柄44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线大致平行。另外,钟形曲柄44的前表面与第一杆34的上腕部342的后表面相对。而且,钟形曲柄44构成为,通过相对于基体31旋转而能够移动至闩锁对应位置和开闩对应位置。闩锁对应位置是钟形曲柄44的前表面位于移动范围的前端时的位置。钟形曲柄44的开闩对应位置是钟形曲柄44的前表面位于比闩锁对应位置靠后侧的位置时的位置。而且,通过钟形曲柄施力弹簧45,钟形曲柄44被始终朝向闩锁对应位置弹性施力。另外,在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或弹出对应位置时,钟形曲柄44的前表面从第一杆34的上腕部342向后侧远离(参照图5B和图8B)。
钟形曲柄44经由省略图示的规定的连结部件14等与门锁定装置13连结。而且,当钟形曲柄44从闩锁对应位置向开闩对应位置移动时,钟形曲柄44的运动经由连结部件14向门锁定装置13传递。此时,如果门锁定装置13为解锁状态,则门锁定装置13的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为开闩状态。
(门把手装置的动作)
接下来,对门把手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
(门把手装置未被使用时的状态)
图5A、图5B以及图5C是表示门把手装置20未被使用时的状态的图。另外,图5A是省略了壳体30的俯视图(图6A、图7A、图8A、图9A以及图10A也同样)。图5B是省略了壳体30的从车内侧观察时的侧视图。图5C是从车内侧观察时的表示第一杆34、副杆36、止动件38、止动件施力弹簧39、第二杆42以及钟形曲柄44的侧视图(图6B、图7B、图8B、图9B、图10B也同样)。如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在门把手装置20未被使用时,门把手33位于收纳位置,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止动件38位于远离端,副杆36位于第一位置。
如图5A所示,门把手33的收纳位置是握柄部331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如图5B和图5C所示,当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时(换言之,当第二杆42由于第二杆施力弹簧43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时),止动件38由于第二杆42而被保持在远离端。具体而言,由于止动件38始终被止动件施力弹簧39朝向接近端弹性施力,因此,止动件38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8与第二杆42的止动件卡合孔421的内周面(更详细而言,止动件卡合孔42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第二杆42从初始位置朝向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移动方向前侧且朝向移动方向后侧的面)接触。因此,止动件38不能从该位置朝向接近端移动。因此,止动件38被保持于远离端。
此时,止动件38位于副杆36的移动轨迹外(具体而言,比副杆36的移动轨迹靠前侧)。“副杆36的移动轨迹”是副杆36与第一杆34一起相对于基体31移动时的轨迹。这样,第二杆42构成为,在位于初始位置时将止动件38保持在副杆36的移动轨迹外。另外,也可以说,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时的止动件38的位置(详细而言,第二杆42的上端部位于最远离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时的止动件38的位置)是远离端的位置。
当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位于止动件38的移动轨迹内。另一方面,当止动件38位于远离端时,止动件38的端部381位于副杆36的移动轨迹外。因此,当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且止动件38位于远离端时,止动件38的端部端面382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互相相对但不接触,在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上互相离开规定的距离。
另外,当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杆42的下端部在位于收纳对应位置的第一杆34的下腕部343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5的后侧附近。更详细而言,第二杆42的下端部位于“第一杆34从收纳对应位置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时的第一杆34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5的移动方向后侧”的附近。因此,当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杆34不被第二杆42限制,而被容许位于收纳对应位置。因此,当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时,通过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从而门把手33被保持在收纳位置,第一杆34被保持在收纳对应位置。另外,第二杆42的初始位置也可以说是容许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的位置。
在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时,钟形曲柄44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具体而言,如图5B所示,当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时,第一杆34的上腕部342与位于初始位置的钟形曲柄44相比位于前侧。因此,当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时,钟形曲柄44能够不被第一杆34限制而位于初始位置。因此,在该情况下,钟形曲柄44由于钟形曲柄施力弹簧45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初始位置。
(门把手的从收纳位置向弹出位置的移动)
图6A和图6B是表示第二杆42由于促动器41的驱动力而从初始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移动的途中的状态并且第二杆42位于初始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状态的图。
当第二杆42从初始位置朝向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移动时(当在图5C中和图6B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杆42的下端部朝向大致前侧推压第一杆34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5。因此,第一杆34从收纳对应位置朝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而且,由于第一杆34的臂部卡合孔344的内周面朝向后侧推压门把手33的臂部332,因此,门把手33从收纳位置朝向弹出位置移动。进而,当第一杆34从收纳对应位置朝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时,支承于第一杆34的副杆36伴随着第一杆34的移动而向上侧移动。
另外,当第二杆42从初始位置(参照图5C)朝向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移动时,第二杆42的止动件卡合孔421的内周面接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因此,止动件38由于止动件施力弹簧39的作用力而与第二杆42的移动联动地朝向接近端移动。
当伴随着第二杆42的移动而第一杆34从收纳对应位置朝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时,副杆36向上侧移动而脱离止动件38的移动轨迹。但是,如图6B所示,如果在止动件38到达副杆36的移动轨迹的时刻副杆36没有脱离止动件38的移动轨迹,则止动件38的端部端面382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接触。以下,有时将图6A和图6B所示的止动件38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接触时的止动件38的位置记作转换位置。止动件38由于不能从该转换位置向接近端移动,因此移动停止。另外,由于第二杆42的止动件卡合孔421的前后方向尺寸比止动件38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84的前后方向尺寸大,因此,在前后方向上容许第二杆42和止动件38一定程度的相对移动。因此,即使由于止动件38的端部端面382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接触而止动件38的移动停止,第二杆42也能够朝向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移动。另外,止动件38的转换位置与远离端之间的位置是本发明的轨迹外位置的例子,转换位置与接近端之间的位置是本发明的轨迹内位置的例子。
当第二杆42从图6B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朝向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移动时,第一杆34也从图6B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朝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另外,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是以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另一方面,止动件38的端部端面382是相对于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呈大致直角的平面。因此,即使在止动件38的端部端面382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前表面362接触的状态下,副杆36也不被止动件38限制,而能够以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描绘圆弧轨道地与第一杆34一起移动。因此,第一杆34不被止动件38限制,能够朝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
图7A和图7B是表示由于第二杆42从图6A和图6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旋转而第二杆4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状态的图。当第二杆42从初始位置到达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杆34到达弹出对应位置。然后,当第一杆34位于弹出对应位置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位于止动件38的移动轨迹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止动件38的端部381的上侧)。因此,如图7B所示,止动件38不被副杆36限制,由于止动件施力弹簧39的作用力而向接近端移动并且被保持在接近端。即,止动件38位于轨迹内位置。而且,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
此时的第二杆42的位置是第二工作位置,此时的第一杆34的位置是弹出对应位置。另外,第一杆34的弹出对应位置也可以说是位于第一位置的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时的位置。另外,根据图7B可知,当第二杆4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杆34不能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因此,第二杆42的第二工作位置也可以说是限制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的位置。
另外,在第二杆42到达第二工作位置的时刻,由于各部件的公差等而止动件38可能不从转换位置向接近端移动。于是,促动器41不使第二杆42在第二工作位置停止而使其越过第二工作位置移动直到第一工作位置,以使得止动件38可靠地向接近端移动。图8A和图8B是表示第二杆42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状态的图。当第二杆42越过第二工作位置而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杆34位于相比弹出对应位置更靠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的一侧。因此,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向上侧离开规定的距离。因此,第二杆42的第一工作位置也可以说是将第一杆34保持在相比弹出对应位置更靠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的一侧的位置。
这样,通过使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向靠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的一侧移动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止动件38与副杆36的干涉,能够使止动件38通过止动件施力弹簧39的作用力而可靠地向接近端移动。当第一杆34位于从弹出对应位置稍微靠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的一侧时,门把手33位于从弹出位置稍微靠近手动开闩位置的一侧。
另外,第二杆42的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的距离(旋转角度)没有特别限定而能够适当设定。总之,只要是在第二杆4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在可靠地离开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的位置即可。
(门把手在弹出位置的保持)
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第二杆42到达第一工作位置之后,如果停止促动器41对第二杆42的驱动(如果驱动力消失),则如图7A和图7B所示,由于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第一杆34向弹出对应位置移动(返回),门把手33向弹出位置移动(返回)。
当第一杆34位于弹出对应位置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当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不能从该位置向下侧(更详细而言,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的副杆36的移动方向前侧)移动。然后,由于副杆36不能向下侧移动,因此,第一杆34的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也被限制。然后,由于门把手33始终被门把手施力弹簧47朝向收纳位置弹性施力,因此,在没有对门把手33施加向手动开闩位置拉出的外力时,门把手33被保持在弹出位置。
在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时,如果对门把手33施加向车内侧推入的方向的外力(即使其朝向收纳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外力),则经由门把手33对第一杆34施加有使其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力。但是,由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因此,副杆36不能从该位置向下侧移动。但是,通过副杆36相对于第一杆34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从而第一杆34能够相对于副杆36相对地向下侧移动,因此,第一杆34能够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
此时,由于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作用于对第一杆34朝向弹出位置施力的方向上,因此,门把手33被朝向弹出位置施力。因此,如果使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的力比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小,则第一杆34不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因此,在该情况下,门把手33被保持在弹出位置。
这样,在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时,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作为将门把手33保持在弹出位置的保持力起作用。严格地说,门把手33通过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被始终朝向收纳位置弹性施力,第一杆34通过第一杆施力弹簧35而被始终朝向手动开闩位置弹性施力,第二杆42在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通过第二杆施力弹簧43而被保持为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因此,第一杆施力弹簧35的作用力和第二杆施力弹簧43的作用力作为将门把手33保持在弹出位置的力起作用,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作为使门把手33向收纳位置移动的力起作用。
因此,严格地说,将门把手33保持在弹出位置的保持力是将第一杆施力弹簧35的作用力和第二杆施力弹簧43的作用力加上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并减去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得到的力。另外,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比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大,以能够通过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将门把手33保持在弹出位置。严格地说,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比“从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减去第一杆施力弹簧35和第二杆施力弹簧43的作用力而得到的力”大。
另外,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是与止动件38的移动方向和车宽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副杆36的下端部被按压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止动件38从副杆36受到的力也不作用在使止动件38向远离端或接近端移动的方向上。因此,通过止动件38从副杆36受到的力而防止止动件38向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移动轨迹外移动,因此第一杆34被保持在弹出对应位置。另外,优选的是,在从车宽方向观察时,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的轨道轨迹是大致正交的结构。如果是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止动件38防止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向移动轨迹外的移动的效果的可靠性。
在第一杆34位于弹出对应位置时,与位于收纳对应位置时同样,第一杆34与钟形曲柄44在前后方向上离开规定的距离。因此,钟形曲柄44被钟形曲柄施力弹簧45保持在初始位置。
(门把手由于手动操作而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的移动)
图9A和图9B是表示由于门把手33的手动操作而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的途中的状态并且止动件到达转换位置的时刻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9B中,用虚线表示位于弹出位置的第一杆和位于接近端的止动件38的端部381。
在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时,当施加比上述的保持力大的外力时,由于该外力,在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的状态下,第一杆34克服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而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然后,当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第一杆34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5朝向后侧推压第二杆42的下端部,因此,第二杆42从第二工作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第二杆42从第二工作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移动时,第二杆42的止动件卡合孔421的内周面朝向远离端的一侧(轨迹外位置的一侧)推压止动件38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84。因此,止动件38朝向远离端移动。
当止动件38到达转换位置时,止动件38位于副杆36的移动轨迹外。因此,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离开。其结果是,由副杆施力弹簧37产生的“保持在弹出对应位置的力”不再施加于第一杆34,因此,第一杆34能够大致无负荷地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然后,门把手33由于施加于门把手33的握柄部331的向车内侧推入的外力(在外力消失的情况下为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向收纳位置移动。因此,门把手装置20返回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的状态。如上所述,在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的状态下,门把手33由于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收纳位置。这样,门把手装置20构成为,当门把手33被施加比上述的保持力大的力时,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稳定使门把手33位于弹出位置的保持力。即,将门把手33保持在弹出位置的保持力的大小主要由副杆施力弹簧37的作用力的大小限定。而且,如果副杆施力弹簧37是机械弹簧,那么由于环境变化、构成门把手装置20的部件彼此的接触状态的变化等导致的保持力的变动就较少,因此,能够使保持力稳定。
另外,如果将门把手33保持在弹出位置的保持力过小,那么例如在使用者等想要把持握柄部331而接触握柄部331时,门把手33可能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如果该保持力过大时,那么在使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需要较大的力,其结果是,在使门把手33向收纳位置移动时,可能使门把手33以过大的速度移动。因此,优选保持力被设定为适当的大小。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主要能够通过设定副杆施力弹簧37的弹簧常数来规定保持力的大小,因此,容易将保持力设定为适当的大小。
另外,在该动作中,向下推压的力从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施加于止动件38。如上所述,基体31的止动件支承部314具备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且朝向上侧的止动件支承面316,因此,该力由该止动件支承面316承受。因此,即使是从副杆36对止动件38施加向下的力的状态下,也确保了止动件38的稳定的移动(换言之,顺畅的移动)。另外,止动件38的下表面与止动件支承面316的接触面积越大,止动件38的移动越稳定。因此,如各图所示,使止动件38的端部381的比端部端面382靠下侧的部分朝向第一杆34的旋转中心的一侧突出而增大止动件38的下表面与止动件支承面316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使止动件38的移动更稳定。
(由于促动器的驱动力而导致的门把手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的移动)
当门把手装置20处于图7A和图7B所示的状态时,如果第二杆42由于促动器41的驱动力而从第二工作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移动,则止动件38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84推压第二杆42的止动件卡合孔421的内周面,止动件38克服止动件施力弹簧39的作用力而从接近端朝向远离端移动。但是,在止动件38到达转换位置之前(参照图9B),是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的状态。
因此,第一杆34被保持在弹出对应位置,其结果是,门把手33被保持在弹出位置。另外,当第二杆42从第二工作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移动时,第二杆42的下端部向远离位于收纳对应位置的第一杆34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5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一杆34位于收纳对应位置的状态下,第二杆42能够从工作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移动。换言之,第二杆42不被第一杆34限制而能够从工作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
另外,当止动件38位于轨迹外位置(比转换位置靠远离端的一侧的位置)时,副杆36的移动不被止动件38限制。因此,第一杆34通过经由门把手33传递的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收纳对应位置移动,并且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其结果是,门把手装置20变为图5A、图5B及图5C所示的状态。这样,门把手装置20构成为,当第二杆42从第二工作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时,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
(门把手向手动开闩位置的移动)
使用者等通过将位于弹出位置的门把手33进一步向车外侧拉出,从而能够使门把手33从弹出位置向手动开闩位置移动。图10A和图10B是表示门把手33位于手动开闩位置的状态的图。
当门把手33由于使用者等的手动操作而从弹出位置朝向手动开闩位置移动时,门把手33的臂部332朝向后侧推压第一杆34的臂部卡合孔344的内周面,因此,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移动。然后,第一杆34在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移动时,推压钟形曲柄44而使钟形曲柄44从初始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此时,如果门锁定装置13处于解锁状态,则门锁定装置13通过经由连结部件14传递的钟形曲柄44的运动而从闩锁状态切换至开闩状态。
另外,当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朝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移动时,第一杆34的第二杆卡合突起345离开第二杆42的下端部而向前侧移动。另外,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从止动件38的移动轨迹进一步向上侧远离。因此,第一杆34不被第二杆42和止动件38限制,能够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移动。另外,在第一杆34从弹出对应位置移动至手动开闩对应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杆42通过第二杆施力弹簧43而被保持在第二工作位置,止动件38通过止动件施力弹簧39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接近端。
在门把手33位于手动开闩位置时,如果使用者等放开门把手33,那么门把手33通过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向弹出位置和收纳位置的一侧移动,第一杆34与门把手33的移动联动地向弹出对应位置和收纳对应位置的一侧移动。此时,止动件38位于副杆36的移动轨迹内,因此,当第一杆34到达弹出对应位置时,副杆36的止动件卡合部361的下端部与止动件38的端部上表面383接触。因此,第一杆34由于门把手施力弹簧47的作用力而不能进一步向收纳对应位置的一侧移动。即,第一杆34在弹出对应位置停止,门把手33在弹出位置停止。因此,门把手装置20返回图7A和图7B所示的状态。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变更,这些变更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Claims (7)

1.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具备:
门把手,该门把手相对于壳体被支承为能够移动至被收纳于所述壳体的收纳位置和所述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外部飞出的弹出位置;
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构成为,与所述门把手联动地移动,以使得在所述门把手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该第一部件位于收纳对应位置,在所述门把手位于所述弹出位置时该第一部件位于弹出对应位置;
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移动;
第二部件施力部件,该第二部件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二部件以能够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弹性移动的方式施力;以及
第三部件,该第三部件能够移动至轨迹外位置和轨迹内位置,该轨迹外位置是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移动时的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轨迹的外部的位置,该轨迹内位置是所述第三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轨道轨迹的内部的位置,
所述车辆用门把手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轨迹内位置,则通过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三部件接触而限制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所施加的方向上,该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克服所述作用力的方向上,
所述车辆用门把手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从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移动的期间,通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位于移动方向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部件的规定的面接触,从而限制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规定的面是与所述第三部件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具备:
第四部件,该第四部件能够移动至将所述第三部件保持在所述轨迹外位置的初始位置和容许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轨迹内位置的工作位置;以及
第三部件施力部件,该第三部件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三部件朝向所述轨迹内位置施力,
当所述第四部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三部件由于所述第三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被保持于所述轨迹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第四部件构成为,当所述第三部件位于所述轨迹内位置且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则使所述第三部件从所述轨迹内位置向所述轨迹外位置移动,
所述第三部件构成为,当由于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而使所述第三部件从所述轨迹内位置向所述轨迹外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三部件容许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第四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收纳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则使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收纳对应位置向所述弹出对应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其中,
具备门把手施力部件,该门把手施力部件对所述门把手朝向所述收纳位置施力,
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在位于所述弹出对应位置时,如果所述第四部件从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则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经由所述门把手传递的所述门把手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所述收纳对应位置移动。
CN202310965466.4A 2022-08-03 2023-08-02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Pending CN1175138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24030 2022-08-03
JP2022124030A JP2024021299A (ja) 2022-08-03 2022-08-03 車両用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3886A true CN117513886A (zh) 2024-02-06

Family

ID=8742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5466.4A Pending CN117513886A (zh) 2022-08-03 2023-08-02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4188A1 (zh)
EP (1) EP4317638A1 (zh)
JP (1) JP2024021299A (zh)
CN (1) CN11751388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48631A (ja) 2007-03-30 2008-10-16 Alpha Corp 扉装置
DE102017101418A1 (de) * 2017-01-25 2018-07-26 Daimler A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DE102017010196B3 (de) * 2017-10-30 2019-04-25 Daimler Ag 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DE102018214372B3 (de) * 2018-08-24 2020-01-09 Witte Automotive Gmbh Türaußengriff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17638A1 (en) 2024-02-07
JP2024021299A (ja) 2024-02-16
US20240044188A1 (en)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1118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KR101637820B1 (ko) 차량용 리트랙터블 핸들 장치
US8528949B2 (en) Door handle stroke change structure
US20130161964A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JP7313995B2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CN111287588B (zh)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JP7313996B2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JP2012087473A (ja)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US10961749B2 (en) Door locking device
JP6538409B2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US5158330A (en) Vehicle hood or door lock
CN117513886A (zh)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US20220251886A1 (en) Door latch device and actuator
US20220243506A1 (en) Door handle structure of vehicle
JP7437190B2 (ja) 車両用リッドロック装置
JP7265105B2 (ja) リッドロック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US20200354997A1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JP6095940B2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CN111042673A (zh) 用于车辆的可伸缩外侧门把手组件
JP5954121B2 (ja) サイドロック装置
US20230366246A1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JP6730635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H0714061U (ja) プッシュラッチ装置
CN116927604A (zh) 门把手组件
JPH022371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