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7980A - 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07980A CN117507980A CN202311738022.3A CN202311738022A CN117507980A CN 117507980 A CN117507980 A CN 117507980A CN 202311738022 A CN202311738022 A CN 202311738022A CN 117507980 A CN117507980 A CN 1175079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lk container
- dry bulk
- angle
- time period
- unlo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4—Large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acilitating filling or empty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003—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vehicles with loading g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0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60P1/16—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with a tipping movement of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actuated by fluid-operated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4—Enclosed load compartments ; Frameworks for movable panels, tarpaulins or side curt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包括:打开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口;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当干散货集装箱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其中,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效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散货集装箱卸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散改集的推广实施,大宗散状颗粒货物如粮食、化工原料等逐渐采用干散货集装箱的方式储运与装卸,在进行卸货时,主要采用液压顶升机构实现干散货集装箱翻转实现卸货。依靠散粒自重实现货物流出。
在相关技术中,卸货操作由人工通过观测干散货集装箱一端角度指示表来控制液压缸伸出长度进而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翻转角度,这样的卸货效率不高,并且由于需要依靠人工经验判断,进而会导致卸货时间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包括:打开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口;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当干散货集装箱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其中,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当干散货集装箱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干散货集装箱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移动至相对于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第三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第一速度倾斜;当干散货集装箱的倾斜角度为第一角度时停止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第二速度倾斜;当干散货集装箱的倾斜角度为第二角度时停止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控制干散货集装箱移动至相对于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第三速度倾斜;当干散货集装箱的倾斜角度为第三角度时停止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第二速度大于第三速度,第三速度大于第一速度。
进一步地,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比值在0.2至0.4之间,第一角度与第三角度的比值在0.1至0.2之间。
进一步地,在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使干散货集装箱在竖直状态进行卸货并保持第四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第四预设时长为a,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以及第三预设时长之和为b,其中,a和b满足:a≤0.5b。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打开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口,控制干散货集装箱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并到达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当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倾斜第二角度并到达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具体地,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通过上述的设置,当干散货集装箱到达第一倾斜位置时,卸货的速度较快,并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后,在第一倾斜位置的卸货速度减慢,再次倾斜第二角度并到达第二倾斜位置,这样能够再次加快卸货的速度,进而提高卸货的效率,并且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后,这样能够使得货物被充分地卸出。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步骤S2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步骤S3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步骤S4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的干散货集装箱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干散货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的函数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干散货集装箱;11、卸货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针对既有液压控制在运用过程卸货操作复杂、卸货效率低等缺点,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PLC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完成自动卸货从而提高卸货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如图1、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包括:
步骤S10:打开干散货集装箱10的卸货口11;
步骤S20: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
步骤S30:当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
其中,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打开干散货集装箱10的卸货口11,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并到达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当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倾斜第二角度并到达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具体地,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通过上述的设置,当干散货集装箱10到达第一倾斜位置时,卸货的速度较快,并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后,在第一倾斜位置的卸货速度减慢,再次倾斜第二角度并到达第二倾斜位置,这样能够再次加快卸货的速度,进而提高卸货的效率,并且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后,这样能够使得货物被充分地卸出。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干散货集装箱10的卸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上述的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的设置能够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的移动更加容易,即干散货集装箱10倾斜第一角度时,其内部盛满货物重量较大,若是一次性移动较大的角度,会对升降结构有更高的要求,而一次移动较小的角度,这样则无需升降结构有更大的升降力;当在第一倾斜位置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干散货集装箱10的内的货物流出较多,即干散货集装箱10的重量减小,此时再继续倾斜第二角度,这时干散货集装箱10更容易倾斜。即通过上述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得卸货的效率较高,并且对升降结构的升降力没有更好的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当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
通过上述的步骤能够进一步进行卸货,即干散货集装箱10在第一倾斜位置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在第二倾斜位置保持第二预设时长以及在第三倾斜位置保持第三预设时长后,能够实现货物的全部卸出,并且通过上述的布置能够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更容易,即当干散货集装箱10倾斜第一角度时,此时干散货集装箱10内盛满货物,即干散货集装箱10的重量较大,因此干散货集装箱10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第一倾斜位置时,干散货集装箱10的移动更加容易,当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干散货集装箱10的内货物流出较好,进而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再次倾斜第二角度时更容易,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后,货物大部分流出,再倾斜第三角度时,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后,干散货集装箱10内的货物能够全部流出,进而将货物完全卸出。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卸货更加干净。具体地,第三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即共进行三次移动,每次移动的角度均增大,这样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每次移动较为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角度、第二角度以及第三角度逐渐增大,并具有一定的比例。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第一速度倾斜;
步骤S22:当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角度为第一角度时停止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第二速度倾斜;
步骤S32:当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角度为第二角度时停止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
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
步骤S41: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第三速度倾斜;
步骤S42:当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角度为第三角度时停止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
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实现干散货集装箱10进行倾斜,并且干散货集装箱10分别以第一速度、第二速度以及第三速度进行移动,这样能够保证卸货的效率。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速度大于第三速度,第三速度大于第一速度。上述的第一速度最小,第二速度最大,这样能够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在以第一速度移动时,干散货集装箱10的重量较大,速度慢更容易移动,当进行以第二速度进行移动时,此时干散货集装箱10的重量较小,进而更容易移动,因此移动速度能够更快,并且此时以第二速度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对干散货集装箱10造成一定的振动,进而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内的货物更容易流出。最后以第三速度移动,能够完全将货物卸出,并且能够使得卸货的速度较快。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比值在0.2至0.3之间,第一角度与第三角度的比值在0.1至0.15之间。上述的比值能够兼顾卸货的效率和卸货的难度。具体地,第一角度为5°,第二角度为15°,第三角度为35°。
具体地,第一角度、第二角度以及第三角度的总和在30°至50°之间。第一预设时长在5至10分钟之间,第二预设时长在5至10分钟之间,第三预设时长在10至15分钟之间。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50:使干散货集装箱10在竖直状态进行卸货并保持第四预设时长。
通过上述的步骤,在使得干散货集装箱10倾斜之前,使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在竖直状态,此时打开干散货集装箱10的卸货口11,并且能够使得货物由卸货门排出,在保持第四预设时长后,使得货物已经初步卸出,进而使得后续的步骤更加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在竖直状态并保持第四预设时长后,由干散货集装箱10内部的压力传感器测试实时压力,当实时压力与干散货集装箱10内部满载的重量的比值为0.6至0.8之间时,启动升降结构,升降结构顶起干散货集装箱10。
具体地,竖直状态卸货时,依靠干散货集装箱10内的脊背及转接头形成的倾斜角度,货物由于重力作用通过卸料门流出。在竖直状态卸货时,需要保证卸完1/3的货物。根据需求及卸货系统工艺节拍要求,卸货总时间T≤1小时。T=T1+T2;
T1—竖直卸货;(T1≤20min)
T2—倾斜卸货;(T2≤40min)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预设时长为a,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以及第三预设时长之和为b,其中,a和b满足:a≤0.5b。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卸货的时间较短,并能够使得卸货较为干净。
具体地,在步骤S40:当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之后还包括:
控制干散货集装箱10由第三倾斜位置移动至竖直状态。
具体地,干散货集装箱10由第三倾斜位置移动至竖直状态的时间为5分钟。
即整体的卸货时间在50分钟至70分钟之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卸货时,具体流程如下:
1、满载集装箱到达指定卸货位置;
2、连接安全链;
3、连接气动管路;
4、连接液压管路;
5、打开外门连接转接头;
6、打开内门货物自然流出;
7、启动液压控制系统程序,系统自动完成卸货流程;
8、关闭箱门断开气动液压系统。
通过上述的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卸货的效率并减少人工操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开干散货集装箱(10)的卸货口(11);
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
当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
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所述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保持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以第一速度倾斜;
当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角度为第一角度时停止并保持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以第二速度倾斜;
当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角度为第二角度时停止并保持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移动至相对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倾斜第三角度的第三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三预设时长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以第三速度倾斜;
当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的倾斜角度为第三角度时停止并保持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大于所述第三速度,所述第三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的比值在0.2至0.4之间,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的比值在0.1至0.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干散货集装箱(10)以其底面的长边为轴线由竖直状态移动至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倾斜位置,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使所述干散货集装箱在所述竖直状态进行卸货并保持第四预设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a,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以及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之和为b,其中,a和b满足:a≤0.5b。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38022.3A CN117507980A (zh) | 2023-12-15 | 2023-12-15 | 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38022.3A CN117507980A (zh) | 2023-12-15 | 2023-12-15 | 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07980A true CN117507980A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76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38022.3A Pending CN117507980A (zh) | 2023-12-15 | 2023-12-15 | 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07980A (zh) |
-
2023
- 2023-12-15 CN CN202311738022.3A patent/CN11750798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8481B (zh) | 自卸车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206013916U (zh) | 一种便于定位的集装箱卸货装置 | |
CN206013521U (zh) | 一种集装箱的翻门卸货装置 | |
CN203512812U (zh) | 集装箱卸箱装置 | |
CN107074143B (zh) | 具有用于马达驱动式装卸装置的延伸纵向结构的运输车辆 | |
CN207902243U (zh) | 防倾翻自卸车 | |
CN106314247B (zh) | 一种车厢尾板承载板的控制机构及控制方法 | |
CN117507980A (zh) | 干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 |
CN205590025U (zh) | 一种散粮集装箱装料机 | |
CN207902244U (zh) | 防倾翻自卸车 | |
CN117507981A (zh) | 合成树脂集装箱的卸货方法 | |
AU2013100395B4 (en) | Structure for use with container-handling apparatus | |
US20240010450A1 (en) | Container handling system for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 |
US6012891A (en) | Parts handling apparatus | |
US20050281652A1 (en) | Portable tilting container loader | |
CN210504014U (zh) | 集装箱卸料系统 | |
CN110331757A (zh) | 装载机铲斗举升控制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 |
CN109866674A (zh) | 卸料称重运输车及卸料运输方法 | |
CN209306598U (zh) | 一种集装箱翻转平台 | |
JP2023038674A (ja) | 荷役車両 | |
CN109335718B (zh) | 一种石灰窑上料过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18490949U (zh) |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机构及装载系统 | |
CN220975326U (zh) | 防倾倒的自卸集装箱 | |
RU210084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грузки живой рыбы повышенной герметичности | |
CN219771222U (zh) | 一种搬家作业车的卸料货斗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