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4384A -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4384A
CN117464384A CN202311658649.8A CN202311658649A CN117464384A CN 117464384 A CN117464384 A CN 117464384A CN 202311658649 A CN202311658649 A CN 202311658649A CN 117464384 A CN117464384 A CN 117464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lled strip
strip
strip steel
hot 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86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86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43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64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43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4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for both machining and other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02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21Control or correction devices in association with moving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08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rollers
    • B21D43/09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rollers by one or more pairs of rollers for feeding sheet or strip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包括开卷机、反弯辊、入口夹送辊、初矫直机、板材精整机构、带材精整机构、垛板机和卷取机,板材精整机构和带材精整机构之间设有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转接口夹送辊,以用于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即通过一条生产线体上设置有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以实现在单独一条生产线体上将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进而实现共用给料机构和初矫直机,以实现结构简化,并同时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市场需求,避免采用两条各自独立的生产线体,进而提升生产效益,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带钢精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精整机组采用平整工艺生产,用于改善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现有热轧带钢精整机组往往仅能生产带材产品或者仅能生产板材产品,或现有生产线体能够生产的产品结构单一,无法同时满足市场上不同产品需求,若采用两套各自独立的生产线体,则投资大、实施周期长,导致生产效益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以实现在同一条生产线体上将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包括给料机构、初矫直机、板材精整机构、带材精整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开卷机、反弯辊和入口夹送辊,所述反弯辊用于辅助开卷热轧带钢以及改善热轧带钢的残余应力;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用于板材收料的垛板机和用于带材收料的卷取机;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和所述带材精整机构之间设置有一转接口夹送辊,所述转接口夹送辊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开卷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反弯辊的入料口,所述反弯辊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入口夹送辊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初矫直机的入料口,所述初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卷取机的入料口,以实现带材收料;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板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所述板材精整机构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垛板机的入料口,以实现板材收料;板带联合精整机组用于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以实现一条生产线体能够分别生产板材或带材,进而实现共用所述给料机构和所述初矫直机。
进一步的,所述初矫直机的辊径范围为150至2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5至11辊,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所述初矫直机内置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进一步的,所述带材精整机构包括第一精矫直机和剪切组件,所述初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入料口,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剪切组件的入料口,所述剪切组件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辊径范围为65至1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11至21辊,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所述第一精矫直机内设置有一套辊盒或者两套可互换的辊盒,并通过所述开卷机和所述卷取机对热轧带钢施加在热轧带钢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张力,以驱动热轧带钢移动,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组件包括用于切除热轧带钢边部的切边剪;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切边剪的入料口,所述切边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切边剪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剪切组件的入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组件还包括碎边剪和切断剪,所述碎边剪用于碎断已切除的热轧带钢边部;所述切断剪用于切断热轧带钢尾部或切除热轧带钢的缺陷段;所述切边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切断剪的入料口,所述切断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碎边剪设置在所述切边剪和所述切断剪之间,且位于热轧带钢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包括第二精矫直机和飞剪,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入料口和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第二出料口通过一辊道连接,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飞剪的入料口,所述飞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垛板机的入料口;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辊径范围为80至2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11至21辊;所述第二精矫直机内置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2至12.7mm的热轧带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精矫直机和所述飞剪之间设置有板材夹送辊,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板材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板材夹送辊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飞剪的入料口;所述板材夹送辊的入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量测板材长度的测量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使用上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开卷机上的一定厚度的热轧带钢开卷,之后经过反弯辊对热轧带钢辅助开卷以及改善残余应力,接着经过入口夹送辊夹送热轧带钢,以使热轧带钢沿水平方向输送,并定义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为薄板以及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为厚板;S2,当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切换为带材生产模式时,将步骤S1输送的热轧带钢依次经过初矫直、带材精矫直和带材剪切,之后得到一定尺寸的带材,再将带材经过转接口夹送辊输送到卷取机,以完成带材收料;S3,当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切换为板材生产模式时,卷取机、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和带材剪切所在工站均处于暂停状态,同步将步骤S1输送的热轧带钢经过初矫直,之后依次经过处于暂停状态的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和带材剪切所在工站,之后再经过转接口夹送辊,将热轧带钢依次进行板材精矫直和板材剪切,得到一定尺寸的板材,之后将板材输送到垛板机,以完成板材收料。
进一步的,S21,在带材生产模式下进行初矫直时,初矫直配合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进一步的,S22,带材精矫直通过开卷机和卷取机对热轧带钢施加在热轧带钢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张力以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且只对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进行带材精矫直。
进一步的,S23,开卷机和卷取机均采用间接张力控制,薄板为整体延伸,而厚板只有表面延伸。
进一步的,S24,开卷机、带材精矫直和卷取机均为恒延伸率控制,并通过入口夹送辊和转接口夹送辊上设置的延伸率测量编码器对热轧带钢实时监测,以实现热轧带钢的延伸率控制。
进一步的,S31,在板材生产模式下进行初矫直时,初矫直的热轧带钢输送速度范围为20至100m/min。
进一步的,S32,板材精矫直配合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并设置有一套辊盒或两套可互换的辊盒,且只对厚度范围为2至12.7mm的热轧带钢进行板材精矫直。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由一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构成的生产线体上设置有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分别为板材生产模式和带材生产模式,以实现在单独一条生产线体上将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进而实现共用所述给料机构和所述初矫直机,以实现结构简化,并同时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市场需求,避免采用两条各自独立的生产线体,进而提升生产效益,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板带联合精整机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包括给料机构、初矫直机4、板材精整机构、带材精整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开卷机1、反弯辊2和入口夹送辊3,反弯辊2用于辅助开卷热轧带钢以及改善热轧带钢的残余应力,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用于板材收料的垛板机15和用于带材收料的卷取机16,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和所述带材精整机构之间设置有一转接口夹送辊9,转接口夹送辊9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开卷机1的出料口连接反弯辊2的入料口,反弯辊2的出料口连接入口夹送辊3的入料口,入口夹送辊3的出料口连接初矫直机4的入料口,初矫直机4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出料口连接转接口夹送辊9的入料口,转接口夹送辊9的第一出料口连接卷取机16的入料口,以实现带材收料,转接口夹送辊9的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板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所述板材精整机构的出料口连接垛板机15的入料口,以实现板材收料,板带联合精整机组用于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以实现一条生产线体能够分别生产板材或带材,进而实现共用所述给料机构和初矫直机4。
本实施例中,定义热轧带钢的输送方向或长度方向为MD方向,垂直于MD方向的宽度方向为TD方向,反弯辊2装配在一机架17上。
将开卷机1上的热轧带钢松卷,并依次从反弯辊2和入口夹送辊3中穿过,之后进入初矫直机4进行初矫直,之后输送到所述带材精整机构进行带材精矫直和带材剪切,接着输送到转接口夹送辊9的入料口,并从转接口夹送辊9的第一出料口将带材输送到卷取机16的入料口,以实现带材收料或收卷。
另外,未经过带材精矫直和带材剪切的热轧带钢通过转接口夹送辊9的第二出料口输送到所述板材精整机构进行板材精矫直和板材剪切,之后加工好的板材输送到垛板机15,以实现板材收料或板材堆垛。
通过初矫直机4以实现将热轧带钢进行初矫直,通过所述带材精整机构以实现将热轧带钢进行带材精矫直和带材剪切,通过所述板材精整机构以实现将热轧带钢进行板材精矫直和板材剪切。
当生产线体切换为带材生产模式时,此时的垛板机15和板材精整机构均处于暂停状态,并通过初矫直机4和所述带材精整机构,将热轧带钢精整加工为带材。
当生产线体切换为板材生产模式时,此时的卷取机16和带材精整机构均处于暂停状态,并通过初矫直机4和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将热轧带钢精整加工为板材。
通过由一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构成的生产线体上设置有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分别为板材生产模式和带材生产模式,以实现在同一条生产线体上将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进而实现共用所述给料机构和初矫直机4,以实现结构简化,并能够满足不同产品规格的市场需求,避免采用两条各自独立的生产线体,进而提升生产效益,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初矫直机4的辊径范围为150至2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5至11辊,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初矫直机4内置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本实施例中,开卷机1和卷取机16的辊径相同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开卷机1的水平高度低于反弯辊2的水平高度,以有效增大热轧带钢与反弯辊2之间的包角,即加大彼此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大摩擦力,防止在TD方向上打滑或偏移,以保证热轧带钢的输送稳定性,有利于初矫直机4对热轧带钢的矫直、平整的一致性。
通过初矫直机4内置动力,以驱使热轧带钢按照设定速度(如设定速度范围在0至600m/min之间选择)移动、输送,以保证热轧带钢的矫直度或平整度在生产规格范围内,同时满足生产效率。
还有,入口夹送辊3和转接口夹送辊9上分别设置有一延伸率测量编码器,以实现对热轧带钢进行实时监测,以实现热轧带钢的延伸率控制,以保证一定的张力,进而保证生产线体正常连续生产时的精整加工能力,即既不堆料也不拉断,同时保证热轧带钢的精整加工质量符合生产规格要求,如尺寸精度(如厚度、宽度和截面形状等)、平直度和卷绕松紧度等。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材精整机构包括第一精矫直机5和剪切组件,初矫直机4的出料口连接第一精矫直机5的入料口,第一精矫直机5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剪切组件的入料口,所述剪切组件的出料口连接转接口夹送辊9的入料口,第一精矫直机5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
所述剪切组件包括用于切除热轧带钢边部的切边剪6,第一精矫直机5的出料口连接切边剪6的入料口,切边剪6的出料口连接转接口夹送辊9的入料口,切边剪6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剪切组件的入料口。
当热轧带钢经过初矫直机4之后,再通过第一精矫直机5,以对热轧带钢进行带材精矫直,之后再通过所述剪切组件,以对热轧带钢进行带材剪切,之后得到一定尺寸的带材,再经过转接口夹送辊9将带材输送卷取机16,以完成带材收料,其中,带材剪切是在切边剪6中完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剪切组件还包括碎边剪7和切断剪8,碎边剪7用于碎断已切除的热轧带钢边部,切断剪8用于切断热轧带钢尾部或切除热轧带钢的缺陷段,切边剪6的出料口连接切断剪8的入料口,切断剪8的出料口连接转接口夹送辊9的入料口,碎边剪7设置在切边剪6和切断剪8之间,且位于热轧带钢的下方。
当开卷机1上的热轧带钢即将使用完时,由于热轧带钢的尾部存在大量缺陷或不良,因此,热轧带钢的尾部是不符合生产规格的,需要通过切断剪8,以使热轧带钢的尾部被切断或切除,以避免混入卷取机16上的带材中,以保证卷取机16上的带材的品质。
当热轧带钢内的局部(即一定面积内)存在超出生产规格范围的缺陷时,通过切断剪8将热轧带钢内存在超出生产规格范围的缺陷的局部所在段(即缺陷段)完全切除,以避免混入卷取机16上的带材中(或流入板材生产),以保证卷取机16上的带材的品质(或保证板材的品质)。
当切边剪6将热轧带钢边部切断之后,已断开的热轧带钢边部需要通过碎边剪7及时处理,将已断开的的热轧带钢边部进行碎断或剪成碎条,以避免堵塞生产线体,进而避免影响正常生产。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精矫直机5的辊径范围为65至1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11至21辊,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
在带材生产时,初矫直机4只适用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因此,需要第一精矫直机5对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进行矫直、平整,通过初矫直机4和第一精矫直机5之间的配合作业,以实现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的精整加工。
再具体的,第一精矫直机5内设置有一套辊盒或者两套可互换的辊盒,以适配不同强度的热轧带钢,并通过开卷机1和卷取机16对热轧带钢施加在热轧带钢输送方向(即MD方向)上延伸的张力,以驱动热轧带钢移动,即第一精矫直机5内未设置有动力,通过开卷机1和卷取机16的速度控制,以实现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当热轧带钢需要开卷穿带或甩尾时,需要初矫直机4配合使用。
当带材的原料为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初矫直机4和第一精矫直机5均参与热轧带钢的矫直、平整,初矫直机4用于外形的初步改善,且第一精矫直机5用于外形的最终改善,此时的初矫直机4和第一精矫直机5均通过张力驱动。
当带材的原料为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时,第一精矫直机5的负荷小,因此,此时的第一精矫直机5不参与热轧带钢的矫直、平整。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包括第二精矫直机11和飞剪14,第二精矫直机11的入料口和转接口夹送辊9的第二出料口通过一辊道10连接,第二精矫直机11的出料口连接飞剪14的入料口,飞剪14的出料口连接垛板机15的入料口,第二精矫直机11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具体的,第二精矫直机11的辊径范围为80至2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11至21辊,且第二精矫直机11内置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2至12.7mm的热轧带钢。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精矫直机11和飞剪14之间设置有板材夹送辊13,第二精矫直机11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板材夹送辊13的入料口,板材夹送辊13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飞剪14的入料口,板材夹送辊13的入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量测板材长度的测量辊12,以生产出预设的板材长度,如8米、10米或12米等。
第二精矫直机11内还设置有一套辊盒或者两套可互换的辊盒,以适配不同强度的热轧带钢。
还有,在板材生产时,通过初矫直机4和第二精矫直机11之间的配合作业,以实现热轧带钢的板材精整加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使用实施例一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而且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包括板材生产方法和带材生产方法,并定义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为薄板以及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为厚板。
在生产带材的实施例中,对应带材生产模式的具体带材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将开卷机上的一定厚度的热轧带钢开卷,之后经过反弯辊对热轧带钢辅助开卷以及改善残余应力,接着经过入口夹送辊夹送热轧带钢,以使热轧带钢沿水平方向输送。
步骤S2,将步骤S1输送的热轧带钢依次经过初矫直、带材精矫直和带材剪切,之后得到一定尺寸的带材,再将带材经过转接口夹送辊输送到卷取机,以完成带材收料,具体的,垛板机、板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即对应板材精矫直所在工站上设置的第二精矫直机)和板材剪切所在工站(即对应板材剪切所在工站上设置的飞剪)均同步处于暂停状态。
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生产带材时,垛板机、板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即对应上述的第二精矫直机)和板材剪切所在工站(即对应上述的飞剪)也可以处于运行状态,优选的是垛板机、板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和板材剪切所在工站均同步处于暂停状态。
在步骤S2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带材生产模式下进行初矫直时,初矫直配合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在步骤S2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带材精矫直通过开卷机和卷取机对热轧带钢施加在热轧带钢输送方向(即MD方向)上延伸的张力以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且只对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进行带材精矫直。
在步骤S2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开卷机和卷取机均采用间接张力控制,薄板为整体延伸,而厚板只有表面延伸。
在步骤S2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开卷机、带材精矫直(即对应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设置的第一精矫直机)和卷取机均为恒延伸率控制,并通过入口夹送辊和转接口夹送辊上设置的延伸率测量编码器对热轧带钢实时监测,以实现热轧带钢的延伸率控制(如热轧带钢的延伸率为0.5%或0.8%)。
另外,在生产带材的实施例中,对应板材生产模式的具体板材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将开卷机上的一定厚度的热轧带钢开卷,之后经过反弯辊对热轧带钢辅助开卷以及改善残余应力,接着经过入口夹送辊夹送热轧带钢,以使热轧带钢沿水平方向输送。
步骤S3,设置卷取机、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即对应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上设置的第一精矫直机)和带材剪切所在工站(即对应带材剪切所在工站上设置的碎边剪和切边剪)均处于暂停状态,同步将步骤S1输送的热轧带钢经过初矫直,之后依次经过处于暂停状态的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和带材剪切所在工站,之后再经过转接口夹送辊,将热轧带钢依次进行板材精矫直和板材剪切,得到一定尺寸的板材,之后将板材输送到垛板机,以完成板材收料。
在步骤S3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板材生产模式下进行初矫直时,初矫直的热轧带钢输送速度范围为20至100m/min。
在步骤S3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板材精矫直配合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并设置有一套辊盒或两套可互换的辊盒,且只对厚度范围为2至12.7mm的热轧带钢进行板材精矫直。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机构、初矫直机、板材精整机构、带材精整机构和收料机构;
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开卷机、反弯辊和入口夹送辊,所述反弯辊用于辅助开卷热轧带钢以及改善热轧带钢的残余应力;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用于板材收料的垛板机和用于带材收料的卷取机;
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和所述带材精整机构之间设置有一转接口夹送辊,所述转接口夹送辊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所述开卷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反弯辊的入料口,所述反弯辊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入口夹送辊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初矫直机的入料口,所述初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卷取机的入料口,以实现带材收料;
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板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所述板材精整机构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垛板机的入料口,以实现板材收料;
板带联合精整机组用于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以实现一条生产线体能够分别生产板材或带材,进而实现共用所述给料机构和所述初矫直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矫直机的辊径范围为150至2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5至11辊,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所述初矫直机内置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精整机构包括第一精矫直机和剪切组件,所述初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入料口,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剪切组件的入料口,所述剪切组件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辊径范围为65至1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11至21辊,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所述第一精矫直机内设置有一套辊盒或者两套可互换的辊盒,并通过所述开卷机和所述卷取机对热轧带钢施加在热轧带钢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张力,以驱动热轧带钢移动,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组件包括用于切除热轧带钢边部的切边剪;所述第一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切边剪的入料口,所述切边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切边剪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剪切组件的入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组件还包括碎边剪和切断剪,所述碎边剪用于碎断已切除的热轧带钢边部;所述切断剪用于切断热轧带钢尾部或切除热轧带钢的缺陷段;所述切边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切断剪的入料口,所述切断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碎边剪设置在所述切边剪和所述切断剪之间,且位于热轧带钢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精整机构包括第二精矫直机和飞剪,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入料口和所述转接口夹送辊的第二出料口通过一辊道连接,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飞剪的入料口,所述飞剪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垛板机的入料口;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入料口即为所述带材精整机构的入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辊径范围为80至200mm,以及辊数范围为11至21辊;所述第二精矫直机内置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并用于矫直厚度范围为2至12.7mm的热轧带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矫直机和所述飞剪之间设置有板材夹送辊,所述第二精矫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板材夹送辊的入料口,所述板材夹送辊的出料口连接所述飞剪的入料口;所述板材夹送辊的入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量测板材长度的测量辊。
10.一种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将厚度范围为0.8mm至12.7mm的热轧带钢分别精整加工为板材或带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开卷机上的一定厚度的热轧带钢开卷,之后经过反弯辊对热轧带钢辅助开卷以及改善残余应力,接着经过入口夹送辊夹送热轧带钢,以使热轧带钢沿水平方向输送,并定义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为薄板以及厚度范围为6至12.7mm的热轧带钢为厚板;
S2,当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切换为带材生产模式时,将步骤S1输送的热轧带钢依次经过初矫直、带材精矫直和带材剪切,之后得到一定尺寸的带材,再将带材经过转接口夹送辊输送到卷取机,以完成带材收料;
S21,在带材生产模式下进行初矫直时,初矫直配合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且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
S22,带材精矫直通过开卷机和卷取机对热轧带钢施加在热轧带钢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张力以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热轧带钢输送最高速度为600m/min;且只对厚度范围为0.8至6mm的热轧带钢进行带材精矫直;
S23,开卷机和卷取机均采用间接张力控制,薄板为整体延伸,而厚板只有表面延伸;
S24,开卷机、带材精矫直和卷取机均为恒延伸率控制,并通过入口夹送辊和转接口夹送辊上设置的延伸率测量编码器对热轧带钢实时监测,以实现热轧带钢的延伸率控制;
S3,当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切换为板材生产模式时,卷取机、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和带材剪切所在工站均处于暂停状态,同步将步骤S1输送的热轧带钢经过初矫直,之后依次经过处于暂停状态的带材精矫直所在工站和带材剪切所在工站,之后再经过转接口夹送辊,将热轧带钢依次进行板材精矫直和板材剪切,得到一定尺寸的板材,之后将板材输送到垛板机,以完成板材收料;
S31,在板材生产模式下进行初矫直时,初矫直的热轧带钢输送速度范围为20至100m/min;
S32,板材精矫直配合有用于驱动热轧带钢移动的动力,并设置有一套辊盒或两套可互换的辊盒,且只对厚度范围为2至12.7mm的热轧带钢进行板材精矫直。
CN202311658649.8A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Pending CN1174643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8649.8A CN117464384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8649.8A CN117464384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4384A true CN117464384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3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8649.8A Pending CN117464384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643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2586A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RU2216416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плоского проката
CN101249605B (zh) 连续生产防锈底漆涂层钢板的方法
EP0968774B1 (en)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ot-rolled steel strip
CN106513436B (zh) 一种单面周期性变厚度板带材的轧制方法
US20220339684A1 (en) High-efficiency double-frame double-cutting line feed-through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lab production li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CN110355206B (zh) 一种提高可逆轧机成材率的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11570526B (zh) 一种全连续热轧薄带线双卧卷交替卷取的控制方法
WO2009036665A1 (fr) Procédé de coulée-laminage en continu d'une feuille intermédiaire et mince
JP2020509938A (ja) 結合された連続鋳造および金属ストリップ熱間圧延プラント
CN102806250A (zh) 一种不锈钢带钢的平整方法
CN102248014A (zh) 金属复合卷板撕分重卷装置及方法
CN201399466Y (zh) 无头轧制冷连轧设备
CN112705569B (zh) 超短距离布置的炉卷轧机生产线及轧制工艺
CN111744959B (zh) 一种冷轧带钢卷曲溢出边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213078B (zh) 冷轧平整机入口张力辊防积带的控制方法
KR20020079921A (ko) 열간압연방법 및 열간압연라인
CN203572831U (zh) 一种热轧带钢开卷检查线
CN117464384A (zh) 一种板带联合精整机组及板带联合精整生产方法
US8356503B2 (en) Rolling mill for hot-rolling metal, especially aluminum, and hot-rolling method
EP0665296A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manufacturing hot-rolled strip steel
CN217948225U (zh) 一种含二次轧程的带材处理生产线
CN206172643U (zh) 一种带钢热处理张力控制系统
RU2217247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литейно-прокатный стан
CN111300073A (zh) 一种改善热轧卷板形的连续平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