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2801A -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2801A
CN117462801A CN202311831595.0A CN202311831595A CN117462801A CN 117462801 A CN117462801 A CN 117462801A CN 202311831595 A CN202311831595 A CN 202311831595A CN 117462801 A CN117462801 A CN 117462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iquid
hole
storage cavit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315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62801B (zh
Inventor
王光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315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2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6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2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62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2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M11/04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the vapou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 A61M11/041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the vapou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using heaters
    • A61M11/042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the vapou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using heaters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6/00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parameter; associated device therefor
    • A61M2206/10Flow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6/00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parameter; associated device therefor
    • A61M2206/10Flow characteristics
    • A61M2206/22Flow characteristics eliminating pulsatile flows, e.g. by the provision of a dampening cha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壳、第一磁性件、雾化装置本体、导向杆及活塞,雾化装置本体活动设置于第一收纳腔内,其包括内壳、储液组件、雾化组件及第二磁性件,内壳的顶壁设置有排雾孔及喷气孔,内壳的底壁与外壳的底壁之间形成有活动腔。储液组件设置有雾化腔及第二收纳腔,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磁性相斥。导向杆与外壳的顶壁相连,活塞位于第二收纳腔内并与导向杆相连。活塞将第二收纳腔分隔成储液腔及排气腔,储液腔与进液孔连通,排气腔与喷气孔连通,活塞设置有泄压孔,泄压孔处安装有阻气单向阀,阻气单向阀用于阻止排气腔内的气体进入储液腔内。本发明能够避免雾化液甩出,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气雾也称为气溶胶,其由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因此可将保健、医疗药液等气溶胶基质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用于不同领域中,以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工作安全及工作效率等越来越重视,人们通常通过雾化装置雾化提神的药物,以帮助提神,从而更好地工作。
例如,IPC分类号为A61M,申请号为202111053203 .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具有储液仓的储液壳体、内进液管及雾化芯;储液壳体内存储有雾化液,即气溶胶基质。内进液管收容于储液仓内,内进液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雾化芯收容腔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分别与雾化组件的外部空气连通;雾化芯收容于雾化芯收容腔内,雾化芯的内壁形成雾化腔,雾化腔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内进液管的内壁与雾化芯之间界定形成第一换气通道,第一换气通道连通进气通道与储液仓。
然而,上述现有的雾化装置遇到震动时,雾化芯区域的雾化液容易甩出来,以致污染用户衣物或者周围环境,因而不便于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雾化液甩出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第一磁性件、雾化装置本体、导向杆及活塞,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的顶壁设置有出雾口,所述第一收纳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底壁处;所述雾化装置本体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其包括内壳、储液组件、雾化组件、第二磁性件、气流感应器及控制器,所述内壳的顶壁设置有排雾孔及喷气孔,所述排雾孔与所述出雾口同轴设置,所述喷气孔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排雾孔的内壁面处,所述内壳的底壁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内壳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形成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与所述导气孔及所述进气孔连通;
所述储液组件位于所述内壳内,其设置有雾化腔及第二收纳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导气孔及所述排雾孔连通,所述雾化腔的腔壁处设置有进液孔;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雾化腔内并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相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及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外壳的顶壁相连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收纳腔内;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收纳腔内并与所述导向杆相连,所述活塞将所述第二收纳腔分隔成储液腔及排气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喷气孔连通,所述活塞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处安装有阻气单向阀,所述阻气单向阀用于阻止所述排气腔内的气体进入所述储液腔内。
优选地,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减震单向阀,所述减震单向阀位于所述雾化腔的进气腔口处,用于阻止所述雾化腔及所述外壳外的气体进入所述活动腔内。
优选地,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吸液网,所述吸液网位于所述活动腔内。
优选地,所述吸液网为泡沫金属网,所述泡沫金属网吸附有吸附凝胶,所述吸附凝胶用于凝聚从所述雾化腔流下来的雾化液。
优选地,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多孔弹性缓冲垫,所述多孔弹性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顶壁处。
优选地,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多孔吸液组件,所述多孔吸液组件包括第一吸液纤维管及第二吸液纤维管,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位于所述储液腔腔内,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位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内并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相接触,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与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所述第一缓冲空间与所述阻气单向阀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内设置有第三收纳腔,所述第三收纳腔的腔壁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位于所述第三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部分插入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接触,所述缓冲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空间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空间相互间隔。
优选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凸起之间均形成有冗余槽,所述冗余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三收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气流感应器传送过来的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计算所述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
当所述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而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
当所述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二预设功率工作第三预设时间后,再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上述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当本发明的支撑物发生震动时,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则可沿所述第一收纳腔的纵向上下滑动,由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性相斥,所述雾化装置本体运动到活动腔下端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而在小幅震动后复位,在此过程中,所述活塞不断将储液腔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孔抽出,因而导致储液腔内的压强小于雾化腔的压强,因而雾化组件内的雾化液通过进液孔回流至储液腔内,从而降低了雾化腔内雾化液被甩出的概率;
其次,由于所述喷气孔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排雾孔的内壁面处,因而若存在液滴向上跳动的情况,则通过所述喷气孔的气流吹散液滴并使其附着在排雾孔的内壁和外壳内,且在震动过程中储液腔内的气压不断减小,排气腔内的气压大于储液腔内的气压,因而为所述雾化装置本体震动提供了阻尼,降低了震动的幅度;最后,在发生激烈震动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更大的第二预设功率工作,更进一步降低雾化组件内的雾化液含量,因而能够避免雾化液甩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在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在第二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本发明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多孔吸液组件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明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磁性件2、雾化装置本体3、导向杆4及活塞5,外壳1内形成有柱状的第一收纳腔11,第一收纳腔11的顶壁设置有出雾口12,出雾口12用于将雾化装置本体3雾化雾化液形成的气雾排出。雾化液可以含有提神物质或者催眠物质等,其材料成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收纳腔11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13,进气孔13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雾化装置本体3内。
第一磁性件2位于第一收纳腔11的底壁处,用于为雾化装置本体3提供磁力,以使雾化装置本体3呈悬浮状。雾化装置本体3活动设置于第一收纳腔11内,并能够沿第一收纳腔11的纵向运动。雾化装置本体3包括内壳31、储液组件32、雾化组件33、第二磁性件34、气流感应器35及控制器36,内壳31的顶壁设置有排雾孔301及喷气孔302,排雾孔301与出雾口12同轴设置,因而利于气雾排出。喷气孔302的出气口位于排雾孔301的内壁面处,内壳31的底壁设置有导气孔303,内壳31的底壁与外壳1的底壁之间形成有活动腔304,活动腔304与导气孔303及进气孔13连通。
具体地,内壳31包括套管311、顶盖312及底盖313,顶盖312盖设在套管311的顶端,顶盖312设置有导液缺口300、排雾孔301及喷气孔302,导液缺口300位于顶盖312的端面处,并与顶盖312的侧面连通。排雾孔301贯穿顶盖312位置相对的两端端面,并与导液缺口300连通。喷气孔302与导液缺口300位于排雾孔301位置相对的两侧,喷气孔302的出气口与导液缺口300的位置相对应,以在气体从喷气孔302的出气口喷出时,排雾孔301排出的流体偏离原运动方便并朝导液缺口300所在的方向流动,从而阻止液滴飞溅出去。较佳地,套管311与外壳1之间形成有导液间隙(图中未示),因而被喷气孔302的出气口吹的液滴可以朝导液间隙流动,因而不仅利于引导液滴流动到导液间隙内,而且提供较佳的阻尼,利于雾化装置本体3稳定置于外壳1内,降低其震动的概率。底盖313盖设在套管311的底端。
储液组件32位于内壳31内,用于存储雾化液。储液组件32设置有雾化腔305及第二收纳腔306,雾化腔305与导气孔303及排雾孔301连通,雾化腔305的腔壁处设置有进液孔307。具体地,储液组件32包括储液管321、固定座322及通气管323,储液管321位于内壳31内,顶盖312插设在储液管321的上端,固定座322插设在储液管321的下端。通气管323插设在储液管321内,通气管323的一端与顶盖312相连,通气管323的另一端与固定座322相连。通气管323内形成雾化腔305,通气管323与储液管321之间形成第二收纳腔306。
雾化组件33位于雾化腔305内并覆盖进液孔307,其包括多孔导液管331及电热元件332,多孔导液管331位于雾化腔305内并覆盖进液孔307,以吸附第二收纳腔306内的雾化液。电热元件332附着在多孔导液管331的内壁面处,并与控制器36电连接,用于雾化多孔导液管331处的雾化液。其中,多孔导液管331可以是棉管或者陶瓷管等,电热元件332可以是电热丝或者电热片等。
第二磁性件34及气流感应器35均安装在底盖313内,第二磁性件34与第一磁性件2磁性相斥,在正常状态时,即在第一状态时,第二磁性件34与第一磁性件2之间的排斥力等于雾化装置本体3的重力,活动腔304顶面的高度高于进气孔13所在位置的高度,雾化装置本体3与第一收纳腔11的顶壁相间隔。因此,不仅日常使用过程中,在轻微震动时雾化装置本体3不容易与第一收纳腔11的顶壁相撞击,在对雾化装置本体3注液时,无需要求注液量的精确度,因而降低了制造难度。在发生震动时,雾化装置本体3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一状态转为第二状态。
导向杆4与外壳1的顶壁相连并贯穿顶盖312延伸至第二收纳腔306内,雾化装置本体3可沿导向杆4的导向运动。活塞5位于第二收纳腔306内并与导向杆4相连,活塞5将第二收纳腔306分隔成储液腔308及排气腔309,储液腔308与进液孔307连通。排气腔309与喷气孔302连通,活塞5设置有泄压孔51,泄压孔51处安装有阻气单向阀6,阻气单向阀6用于阻止排气腔309内的气体进入储液腔308内,在雾化装置本体3震动时,雾化装置本体3相对活塞5不断上下运动,则储液腔308内的气体不断地排至排气腔309内,并通过喷气孔302排出。
本实施例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多孔吸液组件7,其包括第一吸液纤维管71及第二吸液纤维管72,第一吸液纤维管71位于储液腔308内,第二吸液纤维管72位于第一吸液纤维管71内并与第一吸液纤维管71相接触,第一吸液纤维管71与第二吸液纤维管72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73。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遇到急变方向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第一吸液纤维管71与第二吸液纤维管72可能会发生变形,通过第一缓冲空间73进行缓冲,因而可避免雾化液被甩出。较佳地,第一缓冲空间73与阻气单向阀6连通,因而利于空气流动,避免第一缓冲空间73气压过高,因而更好地避免雾化液被甩出。
其中,第一吸液纤维管71内设置有第三收纳腔711,第三收纳腔711的腔壁处设置有容纳槽712,容纳槽712延伸至第一吸液纤维管71的两端端面。第二吸液纤维管72位于第三收纳腔711内,第二吸液纤维管72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凸起721,缓冲凸起721部分插入容纳槽712内并与容纳槽712的槽壁接触,缓冲凸起721的外壁与容纳槽712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空间73。因此,不仅导液效果好,而且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在急变方向时,减少第一吸液纤维管71与第二吸液纤维管72相互挤压,以致将雾化液挤出的问题。
第一缓冲空间73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缓冲空间73相互间隔。每相邻的两个缓冲凸起721之间均形成有冗余槽722,冗余槽722的槽壁与第三收纳腔711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74。因此,更好地避免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急变方向时,第一吸液纤维管71与第二吸液纤维管72相互挤压。较佳地,第一吸液纤维管71的孔径大于第二吸液纤维管72的孔径,第一吸液纤维管71的孔隙率大于第二吸液纤维管72的孔隙率。因此,不仅更好地避免雾化液泄露,而且能够存储较多的雾化液。其中,第一吸液纤维管71与第二吸液纤维管72可以由人造纤维或者天然纤维等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减震单向阀81、吸液网82及多孔弹性缓冲垫83,减震单向阀81位于雾化腔305的进气腔口处,用于阻止雾化腔305及外壳1外的气体进入活动腔304内,因而震动时,在雾化装置本体3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可以增加雾化装置本体3的阻力,从而实现减震的效果。较佳地,出雾口12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孔13的横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阻气单向阀6及减震单向阀81均为一体成型的硅胶阀。
吸液网82位于活动腔304内,用于吸附雾化腔305泄露下来的雾化液,因而可避免震动时从进气孔13泄露出去。较佳地,吸液网82为泡沫金属网,泡沫金属网吸附有吸附凝胶,吸附凝胶用于凝聚从雾化腔305流下来的雾化液。由于金属材料具有热传导快的优点,因而当因震动而从雾化腔305内泄露下来的高温雾化液流动至泡沫金属网后,可以将吸附凝胶融化,从而可以加速雾化液与吸附凝胶结合。其中,吸附凝胶为超分子有机凝胶。
可以理解的是,小分子量有机胶凝剂通过非共价作用如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自组装得到三维网络,有机溶剂分子通过界面力被捕集和固定到三维网络而形成粘弹性凝胶材料,由于具有复杂的超分子结构,这样的凝胶称为超分子有机凝胶,超分子有机凝胶是一种非玻璃态、非结晶态热可逆固体材料,分子通过界面力被捕集和固定在可逆相变凝胶的三维网络中形成粘弹性材料,其具有复杂的超分子结构,故雾化腔305内泄露下来的高温雾化液与吸液网82内可逆相变凝胶形成新的超分子有机凝胶,因而在开车的场景中使用时,在汽车转弯过程中较好地避免泄露下来的雾化液被甩出。较佳地,可逆相变凝胶为含有芳香环的糖基凝胶。其中,含有芳香环的糖基凝胶为市面上有销售的材料,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多孔弹性缓冲垫83位于第一收纳腔11的顶壁处,多孔弹性缓冲垫83的边缘与导液间隙的位置相对应,因而震动时当雾化装置本体3撞击多孔弹性缓冲垫83后,多孔弹性缓冲垫83内的雾化液溅射至导液间隙内,以实现减震的目的。控制器36与气流感应器35及雾化组件33电连接,用于根据气流感应器35的触发而控制雾化组件33工作。
为了使气雾排出速度更快,本实施例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风扇84及电池85,风扇84位于雾化腔305内,在工作时,控制器36控制电池85为雾化组件33及风扇84供电,从而使风扇84将雾化组件33雾化形成的气雾从雾化腔305内快速吹出来。
请参阅图5,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适于上述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气流感应器35传送过来的触发信号;
当需要气雾时,用户握住外壳1快速上下摇动或对对出雾口12进行吸气一定的时间,则气流感应器35受到触发而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6。
S2、根据触发信号,计算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
控制器36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开始计算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以根据触发时间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避免误控制,提高控制的准确率。
S3、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而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雾化组件33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
例如,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1秒而小于5秒时,控制雾化组件33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其中,第一预审功率可以5瓦、8瓦或10瓦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及第一预设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小于1秒时,则无需改变当前状态。因此,避免偶尔震动时,造成误触发的问题。
S4、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雾化组件33以第二预设功率工作第三预设时间后,再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其中,第二预设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功率。
在开车的场景中,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则判定为车辆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例如,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5秒时,则判定为车辆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则控制器36控制雾化组件33以15瓦工作5秒后,再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因而快速地消耗雾化腔305内的雾化液,不仅可以避免雾化液甩出,而且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后,则避免雾化液供应不足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预设时间及第二预设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较佳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风扇84停止工作。
该种控制方式可以降低雾化腔305内飞溅的雾化液被吹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述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当本发明的支撑物发生震动时,雾化装置本体3则可沿第一收纳腔11的纵向上下滑动,由于第一磁性件2与第二磁性件34磁性相斥,雾化装置本体3运动到活动腔304下端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而在小幅震动后复位,在此过程中,活塞5不断将储液腔308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孔302抽出,因而导致储液腔308内的压强小于雾化腔305的压强,因而雾化组件33内的雾化液通过进液孔307回流至储液腔308内,从而降低了雾化腔305内雾化液被甩出的概率;
其次,由于喷气孔302的出气口位于排雾孔301的内壁面处,因而若存在液滴向上跳动的情况,则通过喷气孔302的气流吹散液滴并使其附着在排雾孔301的内壁和外壳1内,且在震动过程中储液腔308内的气压不断减小,排气腔309内的气压大于储液腔308内的气压,因而为雾化装置本体3震动提供了阻尼,降低了震动的幅度;最后,在发生激烈震动时,控制器36控制雾化组件33以更大的第二预设功率工作,更进一步降低雾化组件33内的雾化液含量,因而能够避免雾化液甩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磁性件、雾化装置本体、导向杆及活塞,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的顶壁设置有出雾口,所述第一收纳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底壁处;所述雾化装置本体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其包括内壳、储液组件、雾化组件、第二磁性件、气流感应器及控制器,所述内壳的顶壁设置有排雾孔及喷气孔,所述排雾孔与所述出雾口同轴设置,所述喷气孔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排雾孔的内壁面处,所述内壳的底壁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内壳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形成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与所述导气孔及所述进气孔连通;
所述储液组件位于所述内壳内,其设置有雾化腔及第二收纳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导气孔及所述排雾孔连通,所述雾化腔的腔壁处设置有进液孔;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雾化腔内并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相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及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外壳的顶壁相连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收纳腔内;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收纳腔内并与所述导向杆相连,所述活塞将所述第二收纳腔分隔成储液腔及排气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喷气孔连通,所述活塞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处安装有阻气单向阀,所述阻气单向阀用于阻止所述排气腔内的气体进入所述储液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减震单向阀,所述减震单向阀位于所述雾化腔的进气腔口处,用于阻止所述雾化腔及所述外壳外的气体进入所述活动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吸液网,所述吸液网位于所述活动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网为泡沫金属网,所述泡沫金属网吸附有吸附凝胶,所述吸附凝胶用于凝聚从所述雾化腔流下来的雾化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多孔弹性缓冲垫,所述多孔弹性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顶壁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多孔吸液组件,所述多孔吸液组件包括第一吸液纤维管及第二吸液纤维管,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位于所述储液腔腔内,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位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内并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相接触,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与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所述第一缓冲空间与所述阻气单向阀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内设置有第三收纳腔,所述第三收纳腔的腔壁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液纤维管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位于所述第三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吸液纤维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部分插入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接触,所述缓冲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空间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空间相互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凸起之间均形成有冗余槽,所述冗余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三收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抗震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气流感应器传送过来的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计算所述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
当所述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而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预设功率工作;
当所述触发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二预设功率工作第三预设时间后,再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CN202311831595.0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462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1595.0A CN117462801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1595.0A CN117462801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2801A true CN117462801A (zh) 2024-01-30
CN117462801B CN117462801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63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31595.0A Active CN117462801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6280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662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深圳素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雾化功能的冲牙器
CN113475773A (zh) * 2021-08-10 2021-10-08 洛阳市宣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油与雾化器分离的电子烟
WO2023035168A1 (zh) * 2021-09-09 2023-03-1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WO2023108582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116747389A (zh) * 2023-07-24 2023-09-15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药物超声雾化治疗的一次性积水杯
WO2023221376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7122776A (zh) * 2023-10-27 2023-11-28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液电子雾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58091A (zh) * 2023-11-17 2023-12-22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气雾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662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深圳素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雾化功能的冲牙器
CN113475773A (zh) * 2021-08-10 2021-10-08 洛阳市宣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油与雾化器分离的电子烟
WO2023035168A1 (zh) * 2021-09-09 2023-03-1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WO2023108582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WO2023221376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6747389A (zh) * 2023-07-24 2023-09-15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药物超声雾化治疗的一次性积水杯
CN117122776A (zh) * 2023-10-27 2023-11-28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液电子雾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58091A (zh) * 2023-11-17 2023-12-22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气雾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2801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86875B2 (en) Electrostatic spraying device
US699432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calized delivery of scented aerosols
JP4434017B2 (ja) 蒸発器
KR20130100344A (ko) 액체 배출 장치 및 방법
US11666678B2 (en) Compact, mobile, modular, integrated diffu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6500979A5 (zh)
US11541143B2 (en) Pop-out diffuser and mobile-power-bas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7462801B (zh)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175983A1 (en) Devices for emanating liquids
CN117246108B (zh) 一种自调节姿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58091B (zh) 一种助眠气雾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324744B2 (en) Multi-orientation low profile dual outlet volatile dispenser
CN116725240A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7433085B (zh)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CN112535328A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KR100473446B1 (ko) 향 발현장치
CN117599289B (zh) 一种可倒放的气雾生成装置
CN117427247B (zh) 一种防漏液电子雾化装置
CN219353052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047339U (zh) 雾化器
CN219047308U (zh) 气雾发生装置
JPH04266762A (ja) 香り発生装置
CN217609515U (zh) 按压油芯分离雾化器
CN2206751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