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0693B -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0693B
CN117450693B CN202311786555.9A CN202311786555A CN117450693B CN 117450693 B CN117450693 B CN 117450693B CN 202311786555 A CN202311786555 A CN 202311786555A CN 117450693 B CN117450693 B CN 117450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heat degree
compressor
exhaust superheat
temperature
pres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65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50693A (zh
Inventor
白玉洁
高晗
滕天凤
金孟孟
焦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7865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0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0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0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50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0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6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将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壳顶温度、模块高压温度和排气过热度等参数,有效地减少了多联机低温制热运行时造成压缩机摩擦不良从而导致部件磨损的情况的发生概率,有效地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联机系统是一种制冷空调系统,它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采用一台压缩机或多台压缩机组合,多个制冷循环系统并联组成。目前,多联机系统技术成熟,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应用范围广泛。在多联机系统低温制热运行时,容易出现系统缺油或油位不良导致压缩机运行不稳定,对压缩机造成一定损坏,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或可靠性差,从而减短空调系统的运行寿命。
当多联机系统低温制热运行时,压缩机的频率发生变化,此时,压缩机的壳顶温度、模块高压以及排气过热度等参数变化较为复杂,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无排气过热度时多联机系统会出现缺油或油位不良。然而,当多联机系统出现缺油或油位不良等情况时,会造成压缩机摩擦不良,导致压缩机的部件磨损,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检测获得所述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
所述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对应的排气过热度;
所述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所述压缩机提高所述运行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
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
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具有多个;
所述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的步骤包括: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
所述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上述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时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对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然后,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此时,多联机系统不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如此,有效地减少了多联机低温制热运行时造成压缩机摩擦不良从而导致部件磨损的情况的发生概率,有效地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回油控制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排气过热度较低时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包括:
步骤110,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应该理解的是,在多联机系统中机组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安装监控软件可以监测到参数信息的变化,以实时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机组安装运行后,监控软件与电脑电连接,则可通过控制室的电脑看到监控软件所监控的参数信息的实时变化情况。此处的机组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多个元件这些元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协同工作。
步骤120,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应该理解的是,壳顶温度指的是压缩机中外壳的温度,模块高压温度通常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压缩机的模块高压所产生的温度,其中,模块高压为压缩机中的参数命名,模块高压指的是压缩机内部的气体或液体的压力。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壳顶温度减去模块高压温度,得到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的差值,即得到排气过热度。
步骤130,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后,将排气过热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对比,以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此处的第一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的机组运行进行设定。
步骤140,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本实施例中,当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可以看作多联机系统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因而,需进一步对排气过热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对比,以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度设定为0,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即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0。
步骤150,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联机系统定义主回油路常开,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主要为对辅助回油路的回油电磁阀的控制。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即排气过热度>0时,多联机系统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因而,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即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此时,多联机系统不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多联机系统不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则不对回油电磁阀进行其他操作,即保持回油电磁阀关闭。
上述实施例中,在多联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对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然后,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此时,多联机系统不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如此,通过壳顶温度、模块高压温度和排气过热度等参数判断系统运行状态来控制回油电磁阀断续开关,有效防止系统参数变化复杂时造成缺油或低油位等不良运行情况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多联机低温制热运行时造成压缩机摩擦不良从而导致部件磨损的情况的发生概率,有效地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应该理解的是,多联机系统内包括制热电子膨胀阀、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内机电子膨胀阀等,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内机电子膨胀阀的相关参数可以使得压缩机的壳顶温度大于模块高压温度,也就是提高排气过热度,使得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并随着排气过热度的提高,使得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此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主要为对辅助回油路的制热电子膨胀阀、过冷器电子膨胀阀、内机电子膨胀阀的相关参数的控制。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度预设定为0,当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即排气过热度小于0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的相关参数,以使得压缩机壳顶温度大于模块高压温度,直至所得到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此时,多联机系统不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获得所述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
所述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对应的排气过热度;
所述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所述压缩机提高所述运行频率。
本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低温制热运行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0开始升频,假设,压缩机经历的运行频率设为A1、A2、A3...An,其中0<A1<A2<A3<...<An。当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获取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压缩机的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将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对应的排气过热度。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时间长度为多联机系统在运行频率下运行的运行时间,压缩机经历的每一运行频率对应的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分别为t1、t2、t3...tn。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多联机系统不存在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则控制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并在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压缩机提高运行频率。比如,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检测到与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对应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为A2,即压缩机进入下一运行频率A2的运行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常见压缩机频率发生变化的阶段包括以下:系统开机,系统负荷发生转换,压缩机化霜后再次启动等,未列入的关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也属于本实施例的描述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需同步判断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t、当前的运行频率下实际运行的时间tc以及第一工作时间长度tn之间的关系,设定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t的最大值为tmax,其中,tmax=t1,/>的取值由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tc+△t≤2t1。比如,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则需同步判断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t、当前的运行频率下实际运行的时间tc以及第一工作时间长度t1之间的关系,当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此处的预设时间阈值为tmax。当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为A1时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单位时间△t的取值通过以下关系式设定:当0<t-tmax≤β1,△t=β1,当β1<t-tmax≤β2,△t=β2...。在一些实施例中,程序设置压缩机在运行频率为A1时维持10min,10min为tmax,当压缩机在运行频率为A1的时候出现排气过热度不足的情况,在超过10min时设置延长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10Hz的运行时间长度,比如延长到10+3min,△t=β1=3min,当延长到10+3min还是没能解决排气过热度低的这个问题,就接着延长时间,这个时候可以延长为10+3+3min。然而,不能持续一直让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10Hz运行下去,因而给定一个限制,比如说让它最多只能运行20min,因而,这里的tmax=10min。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联机系统处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阶段并且无排气过热度或排气过热度不足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低位温度阈值指的是排气过热度的最低临界值,当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则表示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运行时出现排气过热度较低的情况。当出现排气过热度较低的情况时,则会存在压缩机油位不良的情况,即当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以保证油位良好,且多联机系统运行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
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
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本实施例中,当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下运行一定时间后,确定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再对在波动时间区间内的排气过热度进行检测,以检测在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此处,检测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可通过监控软件监测。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退出波动,维持平稳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具有多个;
所述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的步骤包括: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
所述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波动时间区间具有多个,比如,当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下运行tg后,多个波动时间区间分别为[tg+△t2,tg+2△t2],[tg+2△t2,tg+3△t2]...,其中,△t2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检测在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可分别通过以下三种检测方式进行判断,第一是检测在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内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即排气过热度的数值是否未发生变动;第二是检测在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内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此处,设定有预设波动范围,比如预设波动范围为(-△Te,+△Te),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Te,+△Te);第三是检测在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内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检测方式的检测顺序不做限定。当在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内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则判定为排气过热度波动,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排气过热度退出波动,维持平稳运行。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维持稳定频率运行后,则关闭回油电磁阀。此处,排气过热度退出波动可通过监控软件监测。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维持稳定频率运行tg后开始进入连续判断,波动时间区间的时长相差△t2,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无排气过热度波动的情况后,则自动进入下一波动时间区间。当前的波动时间区间出现排气过热度波动的情况后,从关闭回油电磁阀后开始进入新的波动时间区间,此时,关于波动时间区间则定义为[texv+△t2,texv+2△t2]。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包括:
本空调系统定义主回油路常开,关于断续开关回油电磁阀的控制主要为辅助回油路的油阀的控制。
关于压缩机频率发生变化阶段的回油阀控制的判断S1:
常见的压缩机频率发生变化的阶段包括以下:系统开机,系统负荷发生转换,压缩机化霜后再次启动等,未列入的关于压缩机频率发生变化也属于本描述范围内。
当系统开机运行时,压缩机频率从0开始升频,默认压缩机经历频率点A1、A2、A3(A1<A2<A3)...An,对应每个压缩机频率点停顿的时间为t1、t2、t3...tn,,当压缩机的频率点为A1时,判断此时的壳顶温度Ts与模块高压温度Tp的关系,当Ts-Tp>Tw (Tw取值可根据实际的机组运行进行设定)时,此时排气过热度Te>Tw,系统无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系统完成当前压缩机频率点的运行时间t1后就进入下一频率点A2的运行;
当Ts-Tp<Tw时,此时需要进一步判断排气过热度Te是否>0,当Te>0时,回油电磁阀打开,直到壳顶温度Ts-模块高压温度Tp>排气过热度Tw,此时系统无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系统完成当前压缩机频率点的运行时间t1后就进入下一频率点A2的运行;
当Te<0时,回油电磁阀打开,制热电子膨胀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节,直到壳顶温度Ts-模块高压温度Tp>排气过热度Tw,此时系统无缺油或油位不良的情况,系统完成当前压缩机频率点的运行时间t1后就进入下一频率点A2的运行。
上述关于回油电磁阀的控制中,当0<Te≤Tw时,需同步判断T-Tp<Tw的时间t、当前压缩机频率点实际运行的时间tc与设定压缩机频率点运行时间t1 的关系,设定压缩机Ts-Tp<Tw的时间t的上限值为tmax,超过tmax后需延长当前压缩机频率点下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记为tc+△t。其中,tmax=t1(/>取值由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当0<t-tmax≤β1,△t=β1,当β1<t-tmax≤β2,△t=β2…,tc+△t≤2t1。
定义压缩机频率点A1进入压缩机频率点A2前的关于回油电磁阀的判断和控制为回油电磁阀的判定模块,压缩机每进入新的频率点需要进入判定模块一次。
如图5所示,关于排气过热度较低判断S2:
系统开机运行后,压缩机维持某一频率点运行时,出现排气过热度较低的情况,会存在压缩机油位不良的情况,此时需要对排气过热度较低这一情况进行判断,及时开启回油电磁阀,保证油位良好,系统运行平稳。
定义排气过热度Te低位临界值,即低位温度阈值Temin,当系统检测到Te≤Temin,系统开启回油电磁阀,直到Te>Temin。
如图6所示,关于排气过热度波动的判断S3:
系统开机运行后,压缩机维持某一频率点运行时,出现排气过热度波动的情况,会存在压缩机油位不良的情况,此时需要对排气过热度波动这一情况进行判断,及时开启回油电磁阀,保证油位良好,系统运行平稳。
当压缩机维持一定频率运行tg(tg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后,定义排气过热度波动时间区间[tg+△t2,tg+2△t2] (△t2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 [tg+2△t2,tg+3△t2]…,当这一区间内排气过热度Te未维持同一数值,并且波动范围超过±△Te(±△Te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波动次数超过η(η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可判定为排气过热度波动,此时需开启回油电磁阀,直至排气过热度退出波动,维持平稳运行。
关于压缩机频率波动时间区间的监测从压缩机维持稳定频率运行tg后开始进入连续判断,波动时间区间时长为△t2,当前波动时间区间无排气过热度波动情况后自动进入下一波动时间区间,当前波动时间区间出现排气过热度波动情况,从回油电磁阀关闭后开始进入新的波动时间区间,此时关于波动时间区间的定义为[texv+△t2,texv+2△t2]。
本实施例中,通过压缩机频率、壳顶温度、模块高压温度和排气过热度等参数判断系统运行状态来控制回油电磁阀断续开关,有效防止系统参数变化复杂时造成缺油或低油位等不良运行情况的出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差值计算模块220,用于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第一检测模块230,用于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二检测模块240,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控制模块250,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50还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还包括:
频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获得所述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差值计算模块220还用于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对应的排气过热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运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
频率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所述压缩机提高所述运行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还包括:
时间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第二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控制模块250还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还包括:
区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
波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
控制模块250还用于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波动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
控制模块250还用于当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关于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单元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单元对应的操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计算机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且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部署有数据库,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压缩机的参数信息。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部署了应用软件的其他计算机设备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获得所述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对应的排气过热度;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所述压缩机提高所述运行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
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
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
当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获得所述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对应的排气过热度;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所述压缩机提高所述运行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
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
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
当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并调节制热电子膨胀阀,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获得所述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
所述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与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对应的排气过热度;
所述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
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运行第一工作时间长度后,控制所述压缩机提高所述运行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时间区间;
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
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具有多个;
所述检测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发生波动的步骤包括: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保持同一数值;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波动范围;
检测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
所述当在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发生波动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在当前所述波动时间区间内所述排气过热度未保持同一数值,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范围大于预设波动范围,且所述排气过热度的波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次数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
7.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缩机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壳顶温度与模块高压温度;
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壳顶温度与所述模块高压温度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排气过热度;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
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低位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回油电磁阀开启,直至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低位温度阈值;
时间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
第二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在当前的所述运行频率的运行时间长度延长预设单位时间。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86555.9A 2023-12-25 2023-12-25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50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6555.9A CN117450693B (zh) 2023-12-25 2023-12-25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6555.9A CN117450693B (zh) 2023-12-25 2023-12-25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0693A CN117450693A (zh) 2024-01-26
CN117450693B true CN117450693B (zh) 2024-05-03

Family

ID=8959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6555.9A Active CN117450693B (zh) 2023-12-25 2023-12-25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069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0233A (ja) * 2009-03-26 2010-10-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6014927A (zh) * 2016-07-21 2016-10-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缺油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JP2017138034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CN108375256A (zh) * 2018-01-16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自动回油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410037A1 (en) * 2017-05-31 2018-12-0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Refrigeration unit,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circuit
JP2020165545A (ja) * 2019-03-28 2020-10-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811112A (zh) * 2020-07-13 2020-10-23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回油多联机系统
CN114923273A (zh) * 2022-05-06 2022-08-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54502A (zh) * 2022-12-06 2023-03-28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器低温冻机启动时的回油控制方法
CN115978851A (zh) * 2022-12-02 2023-04-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机组
CN117053353A (zh) * 2023-08-24 2023-11-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0233A (ja) * 2009-03-26 2010-10-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7138034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CN106014927A (zh) * 2016-07-21 2016-10-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缺油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EP3410037A1 (en) * 2017-05-31 2018-12-0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Refrigeration unit,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circuit
CN108375256A (zh) * 2018-01-16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自动回油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20165545A (ja) * 2019-03-28 2020-10-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811112A (zh) * 2020-07-13 2020-10-23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回油多联机系统
CN114923273A (zh) * 2022-05-06 2022-08-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978851A (zh) * 2022-12-02 2023-04-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机组
CN115854502A (zh) * 2022-12-06 2023-03-28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器低温冻机启动时的回油控制方法
CN117053353A (zh) * 2023-08-24 2023-11-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0693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552B (zh) 多联式变频空调能力预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8759289A (zh) 冰箱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冰箱和存储介质
CN111023434A (zh) 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系统、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2628984B (zh) 空调内机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21047255A1 (zh) 冰箱翻转梁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冰箱
CN108870573B (zh) 制冷机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制冷机组主板和存储介质
CN115183400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7450693B (zh)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82535A (zh) 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空调系统
CN112781289B (zh) 一种低温热泵除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7590B (zh) 冷热水机组的低压控制方法、装置、热泵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282436B (zh) 空调机组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11201B (zh) 冰箱制冷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83401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5031353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5031352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1397104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和空调系统
CN115307285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97176B (zh) 一种高温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15265048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32937A (zh) 一种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65017B (zh) 空调机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机组和存储介质
CN117404775B (zh) 空调机房切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15605B (zh)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388890B1 (ko) 압축기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