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83A -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的呼叫处理、用户单元及接入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的呼叫处理、用户单元及接入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483A CN1174483A CN97113741A CN97113741A CN1174483A CN 1174483 A CN1174483 A CN 1174483A CN 97113741 A CN97113741 A CN 97113741A CN 97113741 A CN97113741 A CN 97113741A CN 1174483 A CN1174483 A CN 11744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terminal
- vip
- call
- local switch
- control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1—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Abstract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呼叫发起处理,其中在置于用户终端和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入网中的用户终端有拨号音产生单元及其控制单元,其中接入网中的接入控制装置备有路径连接形成单元,一VIP呼叫处理单元,一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和一无线信道建立单元。由此,禁止了VIP呼叫服务中出现的障碍。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尤其涉及一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中接入网(AN)的呼叫处理方法,用户单元,和接入控制装置。
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是目前多种类型接入模式系统中最受关注的系统,并被认为是用介于本地交换机(LE)和用户单元(SU)间的无线部分将它们连接的最好方式。
有两种具体地构造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最佳方式:第一种是通过用针对移动电话的蜂窝网作一基站来构建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而第二种是通过引入所谓“个人手提电话”(PHS)系统网络来构建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本发明所引用的无线本地环路(WLL)可以是上述任一种。在这种情况下,就第一种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蜂窝网)需一移动台控制器(MSC),由此与公用电话网(PSTN)不能很好地兼容(以后解释)等等而言,第二种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PHS网)更好。即当使用该第二种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时,更易处理上述公用电话网(PSTN)并形成一个广义的公用电话网(PSTN)。
然而,在这种广义公用电话网(PSTN)中,须引入把包含用户单元的接入网(AN)与包含本地交换机(LE)的公用电话网(PSTN)连起来的网间接口。作为该网间接口的具体例子,如后所述,这里可提到<1>容纳普通电话(模拟)信号的2W(双绞线)类型的典型模拟接口,和<2>基于ITU-T建议V5.2的V5.2(模拟)接口。本发明后面的解释以后者V5.2接口为例。
后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所应用的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该无线局域环路(WLL)通过与已有的公用电话网(PSTN)相配合从而形成广义公用电话网(PSTN)。此外,在该广义公用电话网(PSTN)中,形成了包含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接入网(AN)。
例如,该接入网(AN)包含通过无线部分与提供有诸如电话装置的用户终端(UT)的用户单元(SU)连起来的基站收发器(BTS)和通过接入网接口(I/F)与基站收发器(BTS)连接的基站控制器(BSC)。
为把上述该广义公用电话网实现成足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实际网络,需解决大量问题。重要的是主要解决其中(1)至(4)4个问题。后面将详细描述这四个问题。然而,这里简单提一下这些问题。
问题(1):当发生信道阻塞等情况时,即使拨号也不可能。若起呼是紧急电话等则它是一严重的问题。
问题(2):即使准备了预连接信道,V5.2接口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也总是不能保证接通。
问题(3):在出现信道阻塞等情况时,不仅在起呼是普通呼叫时,而且在起呼是“极重要电话”(VIP)时,来自用户终端(UT)的呼叫有时会被拒绝。
问题(4):即使分配成功且为用户终端(UT)提供了一个空闲时隙(TS),若用户不能在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无线部分中捕获一无线信道,不管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他都不能在无线部分中建立连接。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接入网(AN)中一呼叫处理方法,一用户单元,和一接入控制装置,它们能克服上述4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如下。即,给介于用户终端(UT)和本地交换机(LE)之间的接入网(AN)中的用户单元提供拨号音频(DT)产生单元及其控制单元。一个路径连接形成单元,一个“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一个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和一个无线信道建立单元被提供给接入网(AN)中的接入控制装置。这样,在无线本地环路(WLL)的呼叫处理中,避免了产生于“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服务中的障碍。
在下面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和特征将更明显,其中:
图1是关于本发明提出的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基本原理的视图;
图2是关于本发明提出的呼叫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的流图的第一部分;
图3是关于本发明提出的呼叫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的流图的第二部分;
图4是图2和图3流图的附加部分;
图5是熟知的V5.2(模拟)接口的呼叫发起的顺序图;
图6是图31中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中呼叫发起的顺序图;
图7是说明产生问题(1)的发生情形的顺序图;
图8是说明产生问题(3)的发生情形的顺序图;
图9是说明产生问题(4)的发生情形的顺序图;
图10是说明基于第一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
图11是说明基于第二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
图12是说明基于第三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
图13是说明基于第四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
图14是说明综合第二、第四实施例时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
图15是说明综合第三、第四实施例时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
图16是说明基于第五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17是说明基于第五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二部分;
图18是说明基于第六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19是说明基于第六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二部分;
图20是说明综合第三、第五实施例时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21是说明综合第三、第五实施例时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二部分;
图22是说明基于第七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23是说明基于第七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二部分;
图24是表示对第七实施例的修改的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25是表示对第七实施例的修改的顺序图的第二部分;
图26是说明基于第八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27是说明基于第八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二部分;
图28是说明对第八实施例的修改的顺序图的第一部分;
图29是说明对第八实施例的修改的顺序的第二部分;
图30是被用作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基础的蜂窝网的基本构造图;及
图31是应用本发明的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构造的一个示例图。
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参照有关图例描述相关的技术和其中的缺点。
图30是被用作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蜂窝网基本构造图。图中,索引号4标志一蜂窝网。网络4中,如图所示,含有一个移动台(MS)5,一个基站收发器(BTS)6,一个基站控制器(BSC)7及上面已提到的移动台控制器(MSC)8。
具有如上结构的蜂窝网4通过一个网关交换机(GW)3和一反向网关交换机(GW)2与公用电话网(PSTN)1相连。注意,公用电话网(PSTN)1包含一个本地交换机(LE)。
在已有的蜂窝网4中,一个双A接口用作基站收发器(BTS)6及基站控制器(BSC)7间的接口(I/F),A接口用作基站控制器(BSC)7及移动台控制器(MSC)8间的接口。
图31是应用本发明的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构造的示例图。图中,索引号10代表通过合并已有公用电话网(PSTN)1和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构成的广义公用电话网(PSTN)。图“AN”指示包含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接入网网络区域。在示例的该接入网(AN)中,包含一个11配有一个诸如电话设备的用户终端(UT)的用户单元(SU),一个通过无线部分12与用户单元11(SU)相连的基站收发器(BTS)6,一个通过内接入网络接口(I/F)I/Fa与基站收发器(BTS)6相连的基站控制器(BSC)7。这里,接口I/Fa可由制造商独立设计。
为连接接入网(AN)中用户单元(SU)11和公用电话网(PSTN)1中的本地交换机(LE)9,还插入一个网间接口(I/F)I/Fn作为一个开放接口。如上所述,可实际采用<1>2W模拟接口及<2>V5.2(模拟)接口作该网间接口I/Fn。在本发明中,采用后者V5.2(模拟)接口作示例来说明。其原因如下。
近年来,公用电话网(PSTN)中每一本地交换机(LE)9所容纳的用户(11)数已巨增,同时,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已多样化。因此,需有高集线度的接口作为网间接口I/Fn。为充分满足这一要求,优选上述V5.2(模拟)接口。
为把结构如图31的广义公用电话网(PSTN)10实现为足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更实用的网络,需解决大量问题。重要的是重点解决其中已简单提及的4个问题(1)至(4)。下面,详细解释这些问题。
问题(1)
如后面将详细解释的那样,通过使用V5.2接口,在恰好用户激活终端(把它“摘机”以便通话)时在V5.2接口下进程自动进行到顺序中被称作“分配”的步骤。在时分多址(TDMA)方法中,该“分配”意味着把表示多个时隙(TS)中的一个空闲时隙分配给用户请求呼叫的消息转移至接入网(AN),该请求产生于本地交换机(LE)9。
这里,假定因信道阻塞而不能完成分配。即假定分配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V5.2接口,从本地交换机(LE)9来的拨号音(DT)也不接通(DISC)并不返回至用户终端。因此不激活用户线。即不形成路径连接。因此,即使拨号也不可能。
最后,例如由接入网(AN)本身产生的忙音(BT)被送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关闭终端(“挂机以便进行通话”),即挂机。
最后,对用户而言,他或她收到忙音(BT),甚至在激活终端之后都没有收到拨号音(DT)一这在一般呼叫发起处理中是不可能的事。另外,他或她甚至没收到有关为何本地交换机(LE)9出现这种情形的信息。这在发起呼叫是一个紧急呼叫如“119”或高话务量呼叫(包含“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造成严重问题。这就是问题(1)。
问题(2)
通过使用一V5.2接口,建议使用一种设施,在本地交换机(LE)和接入网(AN)之间为“极重要电话”(VIP)呼叫预先建立一特殊信道。例如,上述紧急电话也可是这种“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之一。
然而,若发生对应于上述问题(1)的情形,即使是用户发起的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也不可能进行拨号。
在最后的分析中,即使准备了预连接信道,不可能完全保证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能通过V5.2接口。这是问题(2)。
问题(3)
下面,对于采用上述V5.2接口作为网间接口I/Fn的图31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情况,类似地会发生对应于上问题(1)的呼叫发起失败的问题。
即,图31中,即使激活了用户终端(UT)11’,若由于信道阻塞不能完成分配,甚至是拨号音(DT)也不能返回至所涉及的用户。因此,即使接入网(AN)和本地交换机(LE)之间准备了一个预连接信道,用户也不能拨号,因此来自用户终端(UT)11’的呼叫被拒绝,不管该呼叫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这就是问题(3)。
问题(4)
在图31所示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中,接入网(AN)包含一个无线部分12。在该无线部分12中,执行了共享尽可能小的无线信道的集线操作。由于这个原因,通过V5.2接口,即使上面的分配成功并通过分配给用户终端(UT)11’提供了一个空闲信道,若用户终端(UT)11’未在该无线部分12中捕获一无线信道,则无线部分12中的连接将失败,不管呼叫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这就是问题(4)。
注意如上面解释的一样,处理“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同时处理普通电话的溢出也很重要。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能解决上面4个问题的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接入网(AN)中的呼叫处理方法,用户单元11及接入控制装置。
图1是本发明建议的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图中,AN是前面提及的接入网。接入网(AN)主要由一个接入控制装置13和带有用户终端(UT)11’的一个用户单元11(SU)构成。此处,参考图31,接入控制装置13是处理如基站收发器(BTS)6及基站控制器(BSC)7拥有的设施,特别是后者-基站控制器(BSC)7拥有的设施的装置。通过用户单元(SU)11,上述接入控制装置(AC)13和网间接口I/Fn,用户终端(UT)11’使用公用电话网(PSTN)1中本地交换机(LE)9发送和接收诸如声音信息的信息。
如图所示,本发明建议的设施如下所述。注意这些设施能主要由硬件,或主要由软件,或由硬软件相结合来实现。
首先,用户单元(SU)11中提从有拨号音(DT)接收保证装置20。作为一具体例子,装置20可由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和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实现。该用户单元(SU)11中还有拨号信息发起单元23。
下面,在考虑接入控制装置(AC)13时,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有一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该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可由用户单元(SU)11中的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替代。例如,若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提供有拨号音(DT)发送/停止单元(22’),则用户单元(SU)11中不必提供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然而这并不禁止在用户单元(SU)11和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同时提供拨号音发送/停止控制单元。
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还提供了路径连接形成单元31,该单元形成至用户单元(SU)11的声音信道。
另外还提供了一个“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当来自用户终端(UT)11’的发起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它被优先处理并由此避免拒绝发起呼叫。
另外提供了一个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通过它,能捕捉一个“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一个信道或实现高效率通话。
还提供了一个无线信道建立单元34。通过它即使无线部分12中出现话务拥塞,也能保证特殊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连接。
图2和3是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呼叫处理方法整体概念的流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图4是图2和3的附加流图。
首先参考图2和3。
步骤S1(图2):用户激活用户终端(UT)11’(“摘机”)。
步骤S2:接入网(AN)自动产生拨号音(DT)(不是从本地交换机(LE)9)。图1中,用户单元(SU)11中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产生拨号音(DT)。
步骤S3:用户证实拨号音(DT)并拨出呼叫目的号。
步骤S4:判断相应呼叫是否一个“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这由图1中“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执行。
步骤S5:当步骤S4判断相应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判断信道是否阻塞。当不阻塞时(否),进程进入至步骤S14的“no”分支。即,若信道不阻塞,即使相应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也分配一个普通呼叫的时隙(TS)。
当步骤S5的判断是yes(信道阻塞)时,进程进至步骤S6。
注意,本发明中步骤S5可选并且不是不可放弃的步骤。因此也可跳过本步骤S5。
步骤S6:在步骤S5判断信道阻塞时(是),判断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是否空闲。
步骤S7(图3):当步骤S6判断时隙(TS)空闲时(是),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被分配给用户所发起的呼叫。
步骤S8:在来自本地交换机(LE)9的拨号音(DT)停止后,形成路径连接。形成的该路径是从接入控制装置(AC)13,如基站控制器(BSC)7至用户单元(SU)11的。
由于接入网(AN)自动产生拨号音(DT)(S2),所以在本地交换机(LE)9的拨号音(DT)停止后形成路径连接,从而避免该拨号音(DT)和来自本地交换机(LE)9的拨号音(DT)重复地被用户接听。
步骤S9:证实是否在公用电话网(PSTN)1的本地交换机(LE)9中成功地建立了至呼叫目的地的路径(连接OK?)。若路径被建立(是),用户终端(UT)11’收到来自本地交换机(LE)9的回铃音(RBT)。
其后,当对激活他或她的终端(“摘下话筒”)即摘机时,通话就开始了。
步骤S10:当步骤S9中路径建立失败(否)时,用户终端(UT)11’收到忙音(BT)。注意,该忙音(BT)可从接入控制装置(AC)13返回。
步骤S12(图2):当步骤S6判断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不空闲(否)时,则判断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是被普通呼叫还是被其它用户发起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使用。
步骤S13:当步骤S12发现预连接信道(CH)时隙(TS)正被一个普通呼叫而不是被另一用户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使用时,强行释放普通呼叫使用的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并转至步骤S6。此时步骤S6的判断为“yes”。
步骤S14:步骤S4判断相应呼叫不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判断信道是否阻塞。(NIHONBON GA MACHIGATTEIMASUKA?)。
步骤S15(图3):步骤S14判断信道不阻塞(否)时,为用户终端(UT)11’的普通呼叫分配一个普通时隙(TS),即不是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的时隙(TS)。
此后进程转至已描述的步骤S8及后续步骤。
步骤S16:当步骤S14判断信道阻塞时(是),执行类似于步骤S6的判断。注意,可在图1所示的接入控制器(AC)13的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中执行该判断(步骤S6也同样)。
步骤S17(图3):若上面判断无预连接时隙(TS)(否),则释放相应的呼叫处理。
然后送一忙音(BT)至用户(步骤S11)。
下面,参照图4。图中的流图说明涉及上述最后的问题(4)的处理,其目的在于在图31所示的无线部分12中捕获一个无线信道。注意,本图的处理流程被插入到图2的<A>部分或图3的<B>部分中。
步骤S1:判断无线信道是否阻塞。若不阻塞(否),进程转至图2和图3的处理流程。
步骤S2:当步骤S1判断信道阻塞时,进程转至本步骤S2。这里,将从多个普通呼叫中选择一个呼叫将其强拆,其中并不考虑用户的意愿。该选择的准则以后将被描述。
步骤S3:强拆步骤S2选择的将被强拆的普通呼叫。
步骤S4:把步骤S3拆掉的普通呼叫占用的无线信道预留给由于阻塞未获得无线信道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这样,无线信道阻塞时产生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可被连接。注意,由图1中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的无线信道建立单元34执行图4的处理流程。然而,若需要也可由公用电话网(PSTN)1的本地交换机(LE)9执行类似处理。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在开始前,解释一下本发明的优选示例中用作网间接口(I/Fn)的从所周知的V5.2接口。
图5是关于熟知的V5.2(模拟)接口中呼叫发起的顺序图。涉及本图呼叫发起顺序的部分是图31所示的用户终端(UT)11’,接入网(AN)和本地交换机(LE)9。
首先,当用户激活,用户终端(UT)时,即摘机,接收它的接入网(AN)发出一命令请求与本地交换机(LE)连接(建立)。接收它的本地交换机(LE)返回一确认(建立ACK)给接入网(AN)。之后,一分配命令被送至接入网(AN)。这里,开始了以5.2接口下时隙(TS)分配的顺序。此时,本地交换机(LE)内的音频中继L5送一拨号音(DT)至接入网(AN)。该拨号音(DT)不经过控制信道,而经过话音信道,因此由图中的点线代表它。
接入网(AN)接收分配命令并建立一个到用户终端(UT)的话音信道。这由图中的路径连接处理执行。
当该路径连接成功时,拨号音(DT)首先到达用户终端(UT)。这里,“分配完成”(ALLOCATION COMP)状态被显示,分配顺序结束。
另一方面,用户终端(UT)那里的用户听到拨号音(DT)并开始拨出呼叫目的号。拨号被作为拨号数字送至接入网(AN)。接收它的接入网(AN)传送一信号消息(SIGNAL信号)如一数字信号至本地交换机(LE)。针对每个拨号逐次执行该操作。注意,当接收了第一信号消息(信号L)(停止DT)时停止拨号音(DT)。当最后一个数字的信号消息(信号)的传送结束时,本地交换机(LE)开始建立到达对端交换机(未示出)的呼叫的操作(开始呼叫建立)。然后,本地交换机(LE)返回信号消息(信号)的确认给接入网(AN)(信号ACK)。然后,通过路径连接已建立的话音信道,用户(UT)接收来自对端本地交换机(即终端局)的回铃音(RBT)。
图6是关于图31中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的呼叫发起的顺序图,特别是采用V5.2接口的呼叫发起顺序。看图的方法类似于上述图5,但本图中,根据图31画出了接入网(AN)部分的细节。即它被分段成用户单元(SU)11,基站收发器(BTS)6,及基站控制器(BSC)7。它们之间,插入了用于无线部分12的接口Air I/F和接入网内用作制造商初始接口的接口I/Fa。
下面解释图6的顺序,但省略类似于图5顺序的那部分解释。
当用户激活,用户终端(UT)11’时,即摘机时,用户单元(SU)11经基站收发器(BTS)6向基站控制器(BSC)7传送一个由摘机(OCK)状态和相应用户的标识(ID)组成的命令。接收该命令的基站控制器(BSC)7开始类似于图5的处理顺序并进入分配顺序步骤。在该分配顺序中,当用户单元(SU)11延迟了直接到用户终端(UT)11’的拨号音(DT)时,用户单元(SU)11返回其确认至基站控制器(BSC)7,接着基站控制器发送一分配完成消息(分配COMP)至本地交换机(LE)9。
分配完成后,用户终端(UT)把拨叫号码逐个数字地以拨号数字发送。每一拨号数字在用户单元(SU)11处被译成拨号响应(RSP)消息并经基站收发器(BTS)6到达基站控制器(BSC)7,在这里再被译成信号消息(信号)(数字信号)并被送至本地交换机(LE)9。余下处理同图5。
在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中,通过引入图5和6所示网间接口(V5.2接口),产生了上述(1)至(4)4个问题。这些问题中,为更易于理解,参照图解释问题(1),(3)和(4)。
图7是说明发生问题(1)情形的顺序图。上述问题(1)中,当由于信道阻塞不能激活用户线(不能形成图5及6的路径连接)并且不能完成分配(分配COMP)时,本地交换机(LE)9则返回一断线信号(DISC)。最后,用户终端(UT)甚至听不到拨号音(DT)并不能发起呼叫。
图7示出了呼叫发起失败的上述顺序。用户终端(UT)甚至未听到拨号音(DT)就突然返回忙音(BT)。
图8是说明发生问题(3)情形的顺序图。上述问题(3)是,在信道阻塞时,即使用户终端(UT)11’的发起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不返回拨号音(DT)给用户就拒绝呼叫发起。
图8中,在信道阻塞时即使在接入网(AN)与本地交换机(LE)9之间准备了预连接信道(CH),因此即使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在未到分配完成(分配COMP)状态时就断线了(DISC)。此过程中,用户甚至未听到拨号音(DT)就听到了忙音(BT)。
图9是说明发生问题(4)情形的顺序图。上述问题(4)在于即使通过用户终端(UT)11’发起的呼叫(摘机)完成了时隙(TS)的分配且分配成功了,若无线部分12中信道阻塞,最后呼叫发起仍然失败。
参照图9,当在接入网(AN)的基站收发器(BTS)6与本地交换机(LE)9间形成了路径连接时,在基站收发器(BTS)6的用户一侧不能在无线部分12中获取一个无线信道,因此引起断线(DISC)并返回忙音(BT)至用户。
此时,最后路径连接失败,基站收发器(BTS)6传送一消息“路径连接NG”至基站控制器(BSC)7。通过使用接口I/Fn,一个请求拆线的解除分配消息被送至本地交换机(LE)9。此处,曾建立的分配被释放。
图10是说明基于第一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看本图的方法完全与图5,6,7,8和9相同。
第一实施例能处理前述问题(1)至(4),并由图1所示用户单元(SU)11中拨号音(DT)接收保证单元20实现。作为一个具体例子,它由图1所示装置20中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及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实现。
第一实施例中呼叫发起模式的要点在于解决了图7,8和9所代表的问题,即,避免了这种情形:激活用户终端(UT)11’后,即摘机后,用户没听到拨号音(DT),甚至连接号也没做就听到了忙音(BT)。
因此,如图10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激活了用户终端(UT)11’,即摘机时,用户单元(SV)11自己返回一拨号音(DT)给用户。由于是从用户单元(SU)发出的拨号音(DT),图10表示为拨号音“DT(SU)”。
听到该拨号音(DT)的用户随后根据普通电话的操作拨作号。第一拨号作为一拨号数字被送至用户单元(SU)11。
接收了该第一拨号数字后,用户单元(SU)11停止发送前述拨号音(DT)。图10中它被示为“停止DT(SU)”。注意,经过接口Air I/F,I/Fa,I/Fn的顺序同上述顺序(如图6)。
可由图1所示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执行上述图10中拨号音“DT(SU)”的发送。
另外,可由图1所示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停止发送上述图10中拨号音(DT),即“停止DT(SU)”。
在最后的分析中,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它包含一个用户终端(UT)11’及位于用户终端(UT)11’与公用电话网(PSTN)1的本地交换机(LE)9之间的接入网(AN),其中接入网由带用户终端(UT)的用户单元(SU)11和接入控制装置13组成,接入控制装置13-端经无线部分12与用户单元(SU)连接,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本地交换机(LE)9连接,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UT)11’被提供了拨号音(DT)接收保证装置20,通过它在激活用户终端(UT)11’(摘机)后,不管本地交换机(LE)9一侧的信道状况如何,都保证用户终端(UT)11’收到一拨号音(DT)。
另外,拨号音(DT)接收保证装置20有一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它在检测到激活(“摘机”状态)后就产生一拨号音(DT)并将其送至用户终端(UT)11’。
拨号音(DT)接收保证装置20还有一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在检测到激活(“摘机”状态)后,它使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从中产生一拨号音(DT),在发送该拨号音(DT)后,当检测到用户终端(UT)11’发出的第一拨号后就使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停止从中发送拨号音(DT)。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下面的呼叫处理方法。即它是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中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当激活了用户终端(UT)11’即摘机后,从用户单元11输出拨号音(DT)并将其送至用户终端(UT)11’。
另外输出拨号音(DT)后,当从用户终端(UT)11’发出了第一拨号后,停止输出拨号音(DT)。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拨号音的产生和拨号音的发送/停止控制是靠近用户终端(UT)执行的近端处理,由此而来的优点是简化了控制。这里“近端处理”不是如图9所示的“远端处理”,其中从象本地交换机(LE)9→网间接口中I/Fn→接入网(AN)的远端位置拨号音(DT)传送。
因此,把这看作整个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其优点是由于大量近端处理而减轻了呼叫处理的负载。
图11是说明基于第二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看该图的方法完全同图10。
该第二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为基础。所有提到的有关第一实施例的事项也适用于该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的要点,即第二实施例呼叫发起模式的要点,在于把拨号信息作为一个包从用户终端(UT)11’发出。作为一个具体例子,由图1中拨号信息产生单元23发出该包。
参照图11,在被激活即摘机后,用户终端(UT)11’接收一拨号音(DT)(SU),随后以拨号数字形式发送拨号。作为一个示例,假定拨了“12…9”,被送至用户单元(SU)11的号码表示为图11左端的“1”,“2”,…“9”。
当在此处考虑传统情况时,象从如图6中所理解的一样,拨号数字“12…9”以产生顺序“1”→“2”→…→“9”被从用户单元(SU)11一个接一个地送至本地交换机(LE)9。
与该传统方法相比,在第二实施例中,一个拨号链如“1”→“2”→…→“9”被一次性存入用户单元(SU)11中。例如该拨号链被作为一个包送至基站控制器(BSC)7。通过在图11中接口Air I/F和接口I/Fa处发送每个“建立”消息来执行该操作。根据上例,拨号链(12…9)被作为一个包放于该消息上。
通过最后的分析,在第二实施例中,用户单元11具有存贮拨号链并把拨号链作为一个包发至本地交换机(LE)9一侧的拨号信息产生单元23,第一实施例中拨号在第一拨号数字之后逐个被发送。
另外,如第二实施例已提到的,提出了下面的呼叫处理方法。即具有把第一拨号数字和其后发送的拨号数字一次存入用户单元11中的步骤和与表明被存贮拨号链是以包发送的消息(建立)一起把相应拨号链发至本地交换机(LE)9一侧的步骤。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优点是减少了接入网(AN)中的控制流量。
此外还有一个优点,即缩短了接入网(AN)中接入控制装置13,尤其是基站控制器(BSC)7占用的时间,这样能执行快速呼叫处理。
图12是说明基于第三实施例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看本图的方法完全同前述的图11和10等等。
该第三实施例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并能处理问题(1)至(4)。该第三实施例主要涉及的单元是图1所示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的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使用牵引号22’是说明,当图1的用户单元(SU)11中有相似的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时(第一实施例),该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第三实施例)不是必需的。它们中任一个均可存在。
该第三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要点在于,如上述,不仅从用户单元(SU)11,也从接入控制装置(AC)13如基站控制器(BSC)7向用户单元(SU)11发送发拨入号音(DT)的命令和停止发送拨号音的命令。参照图12,从基站控制器(BSC)7出来的命令“开始DT”和“停止DT”分别相应于上述发送和停止命令。
即在图12中,通过激活用户终端(UT)11’,即摘机,从用户单元(SU)11向基站控制器(BSC)7传送命令“OCK+ID”。接收此命令后,基站控制器(BSC)7发命令“开始DT”并把它返回给用户单元(SU)11。通过这,启动了用户单元(SU)11中的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用户则听到了拨号音“DT(SU)”。
听见拨号音(DT)后,用户随后发拨号链(拨号数字)。由此当基站控制器(BSCV)7接收了第一拨号数字后就将其作为消息“拨号RSP”,并立即从基站控制器(BSC)7向用户单元(SU)11中的拨号音(DT)产生单元21发一“停止DT”命令,并停止到用户的拨号音。
如上所述,“开始DT”和“停止DT”命令可由图1所示拨令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发出。
在最后的分析中,该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拨号音(DT)发送/停止控制单元22’,当接收了表明用户终端(UT)11’摘机的信号时,向用户单元(SU)11中的拨号音(DT)产生单元送一发拨号音(DT)的命令,从而向用户终端(UT)11’发一拨号音(DT),同时,当检测到来自用户终端(UT)11’的第一拨号数字后,就传送一停止发送该拨号音(DT)的命令。
另外根据该第三实施例,如上所述,提出了下述呼叫处理方法。即当检测到从用户终端(UT)11’来的激活即摘机时,从接入控制装置13发一命令来发送拨令号音(DT)。当检测到从用户终端(UT)11’来的第一拨号数字时,接入控制装置13发一命令停令止正发送的拨令号音(DT)。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其优点是发送至本地交换机(LE)9的呼叫发起指令和至用户单元(SU)11的指令的源均可集中于一个装置,即接入控制装置(AC)13,特别是基站控制器(BSC)7,这样能实现易于被系统设计员或维护人员理解的系统结构。
图13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看本图的方法同上述图。
该第四实施例涉及每个实施例中的路经连接。注意,上述诸图中,路经连接的相应路由示于图5,6和9。如前所述,该路径连接用于形成话音信道,不仅是话音信道,而且拨号音(DT)和回铃音(RBT)也靠该路径连接信息首先到达用户的耳朵。
参照作一代表示例的图6,一般当根据V5.2接口的分配顺序执行时隙(TS)分配时,进程立即进入路径连接的顺序步骤(本图中的“路径连接”),若OK,拨号音(DT)随后从本地交换机(LE)9的音频中继15发出并到达用户终端(UT)11’。
然而如图10等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户单元(SU)11本身产生拨号音(DT)并把相同的拨号音“DT(SU)”送至用户终端(UT)11’。
若图6采用原来的顺序,从用户而言,当听到用户单元(SU)11来的拨号音(DT)并拨号后,用户然后听到另一来自本地交换机(LE)的拨号音(DT)一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为消除这不舒服的感觉,在第四实施例中,普通进程等待本地交换机(LE)9来的拨号音发送的结束,之后才建立路径连接。即图13中,用户终端(UT)11’发送第一拨号数字并作为停止拨号音(DT)的信号消息(信号(数字信号))至本地交换机(LE)9,之后才形成路径连接。
甚至在拨号音(DT)停发之后,须在对端交换机,即终端局返回回铃音(RBT)或关于相应发起呼叫的普通通知之前,形成路径连接。即图13中,须在其中右端“T”代表的时间内形成路径连接。
在本图例子中,紧接基站控制器(BSC)7发送与用户发送的最后一个拨号数字相关的信号消息(信号)(数字信号)之后,形成路径连接。该定时是最佳的。
若路径连接在上述T时间的开始就形成,用户有可能通过话音信道听到无用的声音信息,原因是相应路径连接到回铃音(RBT)的接收之间有一长时间。
另一方面,若在上述T时间结束时形成路径连接且若上述普通通知被发送,可理解开始部分将被丢失。该普通通知是一通告消息,如“该电话目前不存在”。可理解其第一部分将不被送至用户。
因此考虑上述情形后,理想的路径形成是紧接给本地交换机(LE)9发送了最后一个信号消息之后(信号)。注意,此时,在拨号音(DT)断了之后至路径形成的时间内,用户绝对听不到声音。
图1中上述路径连接可由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的路径连接形成单元31执行。
结论是,该第四实施例的特征是提供了一路径连接形成单元31,在从接收到用激活用户终端(UT)11’即摘机后发出的一系列拨号数字中第一个拨号数字及本地交换机9停发拨号音(DT)时到接收到最后一拨号数字和本地交换机(LE)9返回回铃音(RBT)之间的时间内,它形成到用户终端(UT)11’的路径连接。
另一优选是,紧接对最后一拨号数字作出响应向本地交换机(LE)9发一信号消息(信号)之后,路径连接形成单元31形成至用户终端(UT)的路径连接。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例,如上述,提出了下述呼叫处理方法。即在从用户终端(UT)11’发出第一拨号数字时和由此本地交换机9停发拨号音时到紧接用户终端(UT)11’发出最后一个拨号数字之后的期间,形成至用户单元11的路径连接。
根据上述第四实施例,在从用户级终端(UT)到对方终端(UT)的呼叫连接的静默期间,可禁止听见本地交换机(LE)的初始拨号音(DT)且不丢失普通通知的开始部分一这有时在拨号以后出现。
图14是综合第二和第四实施例时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该图14中的呼叫发起模式把第二实施例中的以包发起操作引入第四实施例。
即图14的顺序中,图11中的“建立”消息被每个图13中的拨号数字的“拨号Rsp”代替。
因此,它意味着图14的呼叫发起模式有第二与第四实施例两者的优点。
图15是综合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图15中的呼叫发起模式把第三实施例中的基站控制器(BSC)7执行的拨号音(DT)发送/停止操作引入到第四实施例。
因此图15的顺序中,图12所示基站控制器(BSC)7发的“开始DT”及“停止DT”命令被图13所示用户单元(SU)11发出的拨号音“DT(SU)”及〔停止DT(SU)〕步骤替代。
因此它意味着,图15中的呼叫发起模式有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两者的优点。
图16和17是第五实施例下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该第五实施例能处理上述问题(1)至(4)中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第五实施例呼叫发起模式的要点是解除了图8和9所示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拒绝。为此,接入控制装置(AC)13传送请求与本地交换机(LE)9连接的(建立)命令,但是当返回的是断线消息(DISC)时,它分析相应呼叫的目的地址(目的ADDR),若相应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就再向本地交换机(LE)9发一请求连接的(建立)命令表明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本地交换机(LE)9收到此命令后,将一预连接信道(CH)分配至相应“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参照图16和17解释它。示于这些图中的第五实施例以示于图10的第一实施例作基础。因此图16中的顺序等价于图10中的顺序。然而,断线消息(DISC)是由于信道阻塞而从本地交换机(LE)9返回,而示于图10右下的顺序分配COMP,信号〔数字信号〕…不出现于图16中。
图17代表了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当所有拨号链的接收结束时,就分析该拨号链代表的呼叫目的地址(目的ADDR)(图中的“目的ADDR分析”)。由此分析,可知相应呼叫是否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根据相应呼叫是否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图中“VIP呼叫?”),若相应呼叫不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否),和原来一样示于图16右上的断线消息(DISC)被送至用户单元(SU)11,用户单元(SU)11向用户终端(UT)11’送一忙音(BT)。
另一方面,当相应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是),再向本地交换机(LE)9送一请求连接的消息(建立(VIP))。这里,“再次”是因为如图16右上所示,连接请求消息(建立)已作为对用户终端(UT)11’的激活,即摘机已被发送。注意,因为接入控制装置13已预先准备了“极重要电话”(VIP)列表,所以能执行相应呼叫是否“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判断。当存于表中的“极重要电话”(VIP)地址与接收的目的ADDR一致时,判定相应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本地交换机(LE)9把再送至它的连接请求消息(建立(VIP))判成是一“极重要电话”呼叫,以优先执行分配。如,这意味着分配预连接信道(CH)的时隙(TS)。结果,示于图17右侧的“分配(VIP)”信号被返回到基站控制器(BSC)7。随后的顺序步完全同图13等示的顺序,直至路径连接形成。
可由图1所示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执行上述“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
总之,该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了“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当本地交换机(LE)9对响应于用户终端(UT)11’的激活即摘机而发的连接请求(建立)作出响应返回一断线消息(DISC)时,提供了一设施分析用户终端(UT)11’发出的拨号链,并判断相庆呼叫是否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若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再向本地交换机(LE)9发一请求连接消息(建立)以表明相应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当不是时,照原来一样将断线消息(DISC)传至用户单元(SU)11。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例,如前所述,提出了以下呼叫处理方法。即该方法有步骤:通过发送第一拨号数字送一连接请求(建立)至本地交换机(LE)9,当关于连接请求的断线消息(DISC)被返回时分析接第一拨号数字之后发送的拨号链,判断它是否是预定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若相应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则再发一连接请求(建立(VIP))以表明它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若不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则照原样将断线消息传至用户单元11。
根据上述第五实施例,即使断线消息一度被从本地交换机(LE)9返回,若发起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也能解除它。
图18和19是说明基于第六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与第五实施例类似,第六实施例能处理上述问题(1)至(4)中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第六实施例中呼叫发起模式的要点在于当拒绝了“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发起时能释放“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为此,接入控制装置(AC)B分析用户终端(UT)11’来的拨号链(目的ADDR)并将判断相应呼叫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信息(INF)与连接请求(建立)一起发送至本地交换机(LE)9,若预连接信道(CH)空闲,则分配时隙(TS),若它不空闲,则传一断线消息(DISC)至用户单元(SU)11。
将参照图18和19解释它。示于这些图中的第六实施例以示于图11的第二实施例作基础。因此,图18所示顺序等价于图11所示顺序。
图19代表了第六实施例的特征。图19中,接收通过“建立”消息以包发送的拨号链并分析其中的目的地址(图中的“目的ADDR分析”)。通过该分析,用第五实施例中提到的表判定相应呼叫是一普通呼叫还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随后的连接请求(建立)是一包含基于上述判断表明相应呼叫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判断信息(INF)的连接请求(图中“建立(INF)”)。
本地交换机(LE)9接收该判断(建立(INF))并看其中的判断信息。若呼叫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且信道阻塞,LE9分配一预连接信道(CH)时隙(TS)。若不能分配时隙(TS),它给基站控制器(BSC)7返回一断线消息(DISC)。
当返回了断线消息(DISC)时,接入控制装置(AC)13(BSC7)照原样将其传至用户单元(SU)11。另外向用户终端(UT)11’送一忙音(BT)。若没有返回断线消息(DISC),与图11类似,在发送一个信号,一个消息(信号〔数字信号〕)之后,形成路径连接。此时,通过用前述呼叫目的地址分析(“目的ADDR分析”)所持的拨号链执行该信号消息。
可由图1所示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执行“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
总之,第六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了“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提供了一设施分析在用户终端(UT)11’激活即摘机后以包发送的拨号链,判断相应呼叫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并发送含判断结果的判断信息(INF)的连接请求(建立(INF))到本地交换机(LE)9。
另外,根据第六实施例,如前述,提出了下述呼叫处理方法。即该方法包含步骤;接收并分析第一拨号数字及随后逐个发送的拨号链,判断相应呼叫是普通呼叫还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并发送含指明判断结果的信息的连接请求(建立(INF))至本地交换机(LE)9。
根据上述第六实施例,在信道阻塞时能比第五实施例更快地释放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图20和21是综合第三和第五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即图20的顺序相应于图12的第一半。然而图20代表这种情形:本地交换机(LE)9拒绝了连接请求(建立)并在图12的第一半中返回了断线消息(DISC)。图21的顺序几乎与图17的顺序相同。
因此它意味着图20和21的呼叫发起模式有第三和第五实施例的优点。
考虑已提及的问题(1)至(4),提及这个事实:处理普通呼叫的溢出与处理“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同样重要。下面的实施例描述这种呼叫溢出的处理。
图22和23是说明基于第七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信道阻塞时,普通呼叫有的呼叫发起被拒绝。这些叫“溢出呼叫”。若一预连接信道(CH)时隙(TS)能以与“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相同的形式分配给这种溢出呼叫,则能以预连接呼叫的形式释放它。
具体地,当网络用接口I/Fn,如V5.2接口中发出呼叫阻塞时,预连接呼叫转成用于一溢出呼叫。
将预连接呼叫分配给一溢出呼叫在接入网(AN)中具体地由图1中如含基站收发器(BTS)6和基站控制器(BSC)7的接入控制装置(AC)13执行。
该接入控制器(AC)13把等价于“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溢出呼叫的连接请求(建立)送至本地交换机(LE)9。此时,即使本地交换机(LE)9不关心预连接信道(CH)的使用模式,如预连接信道是由一溢出呼叫还是由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使用,也是可接收的。
即接入控制装置(AC)13及自动把预连接呼叫转成为溢出呼叫使用或为此目的以一预定准则从多个普通呼叫选一呼叫并强行拆除。即接入控制装置(AC)13通过自己的判断从本地交换机(LE)9请求一断线消息(DISC)。
首先参照图22。
<1>普通呼叫
模式<1>中普通呼叫表示于图中左端,指明相应呼叫不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指示被附着到图11的“建立”消息(第二实施例),并被从用户终端(UT)11’一侧传至接入网(AN)侧,而预连接呼叫的连接申请求(“建立(预连接呼叫)”)被送至本地交换机(LE)9。
对此作出响应,当确认了到预连接呼叫的时隙(TS)分配,能尝试释放在无空闲时隙(TS)时将成为溢出呼叫的普通呼叫。
<2>普通呼叫
该模式中,从接入网(AN)一侧返回忙音(BT)并结束处理。
<3>“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该模式中,携带“极重要电话”(VIP)的“建立”消息被作为一命令从用户终端(UT)11’侧发送至接入网(AN)侧。
此后的顺序类似于上述<1>普通电话的顺序。本地交换机(LE)9把相应呼叫作“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
<4>“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图23)
该模式中,从接入网(AN)侧发一命令(信号〔静默信号〕)至本地交换机(LE)9一侧。该信号〔静默信号〕初始为一溢出呼叫,若有一本是溢出呼叫但通过转变预转连接呼叫正使用的呼叫,命令请求拆除一至本地交换机(LE)9的呼叫(DISC)。另外,随这一起,本地交换机(LE)9返回一命令(撤除分配)至接入网(AN)侧,以释放分配至被更改的呼叫的时隙(TS)。返回该命令完成(撤除分配(COMP)的通知至本地交换机(LE)9侧以后的顺序与上述普通呼叫<1>和“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顺序相同。
<5>“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该模式涉及一状态,其中上述模式<1>至<4>中,没有空闲的预连接呼叫和空闲溢出呼叫(普通呼叫),通过转变预连接呼叫的使用已放置了溢出呼叫。
这种状态下,在接入网(AN)中分配一用于普通呼叫而不是用于预连接信道(CH)的普通时隙(TS),用一预定准则从多个正被处理的普通呼叫中选一个,并强行拆除该选中的呼叫(参照图中列<5>,信号〔静默信号〕→DISC→去分配→去分配COMP)。此处所用选择准则例如是使用开始时间最早的呼叫。该使用开始时间也是普通监视的事件之一。
然后,使用其呼叫被强行拆除的时隙(TS)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连接请求(建立)被送至本地交换机(LE)9一侧以申请时隙(TS)分配(分配)。
上述操作在图中的接入网(AN)中执行,更具体地可由图1所示接入控制装置(AC)13中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执行。
总之,该第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了一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提供了设施根据普通呼叫中其时隙(TS)分配被拒绝的溢出呼叫发送一连接请求(建立(预连接信道))至本地交换机(LE)9以分配一预连接信道(CH)时隙(TS)。
该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也提供了图23中列<4>和<5>的设施。即
<4>阻塞时并有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发起请求时且若通过分配一溢出呼叫至预连接呼叫时隙而获得一预连接呼叫时,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发送一拆除上述预连接呼叫的请求至本地交换机(LE)9并分配相应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5>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还含一设施,当一预连接呼叫被转成为溢出呼叫使用或不能捕获“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能把通过拆除以预定准则选择的一普通呼叫而得到的时隙(TS)分配给一相应溢出呼叫或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另外,根据第七实施例,如上述,提出了下述呼叫处理方法。即该方法中,由于信道阻塞产生了溢出呼叫时,接入控制装置(AC)13在拨号音停发后接收拨号链并向本地交换机(LE)9发一连接请求(建立)连接请求消处含指明将为之分配预连接信道(CH)时隙(TS)的预连接呼叫使用请求的信息,并被发送,一预连呼叫转成为一溢出呼叫使用。
还提出了下面的方法。
这是一个强行拆除转成用于溢出呼叫的预连接呼叫并把该时隙分给信道阻塞时产生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方法。
另外提出了一方法:当信道阻塞不能获得分配给“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预连接呼叫时,以一预定准则从多个普通呼叫中选取一个并强行拆除,把时隙分给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根据上述第七实施例,通过一预连接呼叫可以释放多个普通呼叫中连接被拒绝的一个溢出呼叫。另外,当产生了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可强行把用于溢出呼叫的一预连接呼叫变成用于“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另外,无预连接呼叫时,可强行拆除一普通呼叫以释放这个“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图24和25是修改的第七实施例的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在图22和23中代表的第七实施例中,信道阻塞时关于“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或溢出呼叫的连接处理在接入网(AN)一侧被执行,如,作一典型例子的图1中的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但相似的连接处理也能在本地交换机(LE)9一侧被执行。图24和25示出了在本地交换机(LE)9一侧执行连接处理的顺序。因此,结果得到了类似于前述第七实施例的效果。
图26和27是说明基于第八实施例的呼叫发起模式的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第八实施例着重于问题(4)。该实施例中呼叫发起模式的要点在于避免了由于图1示无线部分12中无线信道通信阻塞引起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连接的被拒绝。
参照图26和27,图26代表的顺序几乎与例如图17的前半部分(第五实施例)相同,图1中接入控制装置(AC)13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用于此目的。图26(和图27)中,不象以前的顺序图,随它一起示出了两个用户终端(UT)UT1和UT2及两个用户单元SU1和SU2。
这种情形下,若用户终端UT1用一普通呼叫发起呼叫时用户终端UT2也用一普通呼叫发起呼叫,“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处理单元32拒绝从用户终端UT2来的连接,如图26下端部分所表示该UT2现在用“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发出呼叫,单元32还发送一忙音(BT)至用户终端UT2。
然而若用户终端UT2发出的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顺序步骤移至图27且首先分析无线信道(CH)。然后判断是否有一空闲信道。
无空闲信道时,拒绝“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发起,由此以一预定优先级从多个普通呼叫选取一个,并强行拆除该被选呼叫,如用户终端UT1的呼叫,并进入获取用户终端UT2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进程。注意,一通知如“由于紧急情况正拆除此呼叫”或一忙音被送至其呼叫被强拆的用户终端UT1。
这样,处理进入至用户终端UT2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连接顺序。其开始是图中至本地交换机(LE)9的连接请求“建立(VIP)”的发送。其后的顺序完全同如图17中的顺序(第五实施例)。
在拆除上述用户终端UT1的呼叫时,根据预定的优先级拆除呼叫。作为优先级,有可能给最长信道使用时间的普通呼叫以最高优先级或预先决定其上每用户的优先级。
可由图1中接入控制装置(AC)13的无线信道建立单元34执行上述操作。总之,第八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了无线信道建立单元34,当多个使用无线部分12的无线信道的用户终端(UT)11’的呼叫冲突且其中一个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从多个普通呼叫中以预定优先级选择一个呼叫并强拆此呼叫,且为此相应“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向本地交换机(LE)9发送一带指出是“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指示的连接请求(建立(VIP))。
另外根据第八实施例,提出了下述呼叫处理方法,如前述。
该方法是:通过在停发拨号音之后接收一拨号链,当接入控制装置(AC)13给相应发出呼叫分配一无线部分12的无线信道时,判断是否有空闲的无线信道,若判断无空闲无线信道时,以一预定优先级从多个使用无线信道的普通呼叫中选取一个并强拆所选相应普通呼叫,由此为“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捕取一无线信道。
根据上述第八实施例,能避免由于无线部分12中信道阻塞引起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发起被拒绝。
图28和29是修改的第八实施例顺序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图26和27代表的第八实施例中,信道阻塞期间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无线信道连接处理由接入网(AN)如图1的无线信道建立单元34执行,但也可能由如本地交换机(LE)9执行类似的连接处理。图28和29示出了本地交换机(LE)9以此方式执行连接处理的顺序。因此,结论是能得到类似于第八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上述详细提及的实施例,得到下述效果。
(1)由近接的用户单元(SU)11执行控制如至用户终端(UT)11’的拨号音的产生和拨号音(DT)的发送/停止,由此简化了控制。
(2)通过用建立命令以包来处理拨令号链,能减少接入网(AN)的控制流量。另外,除此以外,缩短了接入网(AN)中接入控制装置13,特别是基站控制器(BSC)7被占用的时间并能执行快速呼叫处理。
(3)通过把所有命令如至本地交换机(LE)9的呼叫发出命令和至用户单元(SU)11的命令的发出源集中至接入控制装置(AC)13,特别是基站控制器(BSC)7,显示了易于被系统设计员或维修人员理解的系统结构。
(4)紧接发送一信号消息(信号)至本地交换机(LE)9之后就形成至用户终端(UT)11’的连接,在将呼叫从用户终端(UT)连至对方用户终端(UT)的静默期间,能禁止来自本地交换机(LE)9的初始拨号音(DT)的收听,且不会丢失有时出现于拨号之后的普通通知的开始。
(5)即使由于信道阻塞,本地交换机(LE)9一度返回了断线消息,若发起呼叫是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它能被释放。
(6)若紧接完全接收拨号数字之后就判断相应呼叫是否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信道阻塞时能迅速释放“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7)多个普通呼叫中连接被拒绝的溢出呼叫能用预连接呼叫来释放。另外当产生了一“极重要电话”(VIP)呼叫时,能将溢出呼叫使用的预连接呼叫强行转至“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另外无空闲预连接呼叫时,能强拆一普通呼叫而释放“极重要电话”(VIP)呼叫。
(8)即使无线部分12中无线信道阻塞时,也能避免“极重要电话”(VIP)呼叫发起的被拒绝。
Claims (26)
1.一种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呼叫处理方法,该无线本地环路系统包括一用户终端和一置于用户终端和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入网,接入网由带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单元和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通过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通过网间接口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当激活所述用户终端,即摘机时,用户单元输出一拨号音并送至用户终端。
2.基于权利要求1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输出所述拨号音后,从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第一拨号数字时,停发拨号音。
3.基于权利要求2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单元有
将第一拨号数字和随后逐个发送的拨号数字一次存贮的步骤和
将相应拨号链与指出一次存贮的拨号链已作为一个包被发送的消息(建立)一起发送至所述本地交换机(LE)侧的步。
4.基于权利要求2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
若所述接入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被激活,即摘机,则用发送命令发送所述拨号音及
若接入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拨号数字,则用一停止命令来停发所述拨号音。
5.基于权利要求2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从所述用户终端发第一拨号数字和所述本地交换机停发拨号音到紧接用户终端发出最后拨号数字之后的期间内,形成连接至所述用户单元的路径。
6.基于权利要求3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从所述用户终端发第一拨号数字和所述本地交换机停发拨号音到紧接用户终端发出最后拨号数字之后的期间内,形成连接至所述用户单元的路径。
7.基于权利要求4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从所述用户终端发第一拨号数字和所述本地交换机停发拨号音到紧接用户终端发出最后拨号数字之后的期间内,形成连接至所述用户单元的路径。
8.基于权利要求2的呼叫处理方法,有
通过所述第一拨号数字的发出向所述本地交换机发一连接请求(建立)的步骤;
返回关于所述连接请求的断线消息(DISC)时分析在第一拨号数字之后发出的拨号链,并判断它是否对应于一预定的“极重要电话”(VIP)呼叫的步骤;和
若是一VIP呼叫则再发一指明相应呼叫是VIP呼叫的连接请求(建立(VIP)),若不是一VIP呼叫,则照原样转发所述断线消息至所述用户单元的步骤。
9.基于权利要求3的呼叫处理方法,有
接收和分析所述第一拨号数字及随后逐个发送的拨号链并判断相应发起呼叫是一普通呼叫还是一VIP呼叫的步骤,及
发送带有指示判断结果信息的连接请求(建立(INF))至所述本地交换机的步骤。
10.基于权利要求2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由于信道阻塞产生了溢出呼叫时,所述接入控制装置在所述拨号音被停发后接收拨号链并向本地交换机发送一连接请求(建立),请求连接的消息包含指出分配一预连接信道时隙至一预连接呼叫的使用请求的信息的请求连接信息被发送,且该预连接呼叫转成用于所述溢出呼叫。
11.基于权利要求10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当信道阻塞产生一VIP呼叫时,强行拆除转换成用于所述溢出呼叫的一预连接呼叫并分配至一VIP呼叫。
12.基于权利要求11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当信道阻塞不能获得分配至VIP呼叫的预连接呼叫时,强行拆除以预定准则从多个普通呼叫中选取的一普通呼叫,并且其时隙分配给一个VIP呼叫。
13.基于权利要求2的呼叫处理方法,其中:
通过在所述拨号音停发之后接收一拨号链,所述接入控制装置分配所述无线部分中一无线信道至一相应呼叫,决定无线信道中是否有空闲信道;
若该判断认为无空闲信道,以一预定优先级从使用所述无线信道的多个普通呼叫中选一个;及
强行拆除所选相应普通呼叫并为VIP呼叫获得所述无线信道。
14.含一用户终端和一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中的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入网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一用户单元,其中接入网由带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单元和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提供了拨号音接收保证装置(20),在激发即摘机后保证用户终端接收拨号音,而与所述本地交换机侧的信道状态无关。
15.基于权利要求14的用户单元,其中所述拨号音接收保证装置有一拨号音产生单元,当检测到激活即摘机后产生所述拨号音并将它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16.基于权利要求15的用户单元,其中所述拨号音接收保证装置有一拨号音发送/停止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激活即摘机的检测,它使所述拨号音来产生单元发所述拨号音,并在发拨号音(DT)以后,当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发的第一拨号数字时就停发所述拨号音(DT)产生单元的所述拨号音。
17.基于权利要求16的用户单元,其中所述用户单元有一拨号信息发起单元,以一次性存贮接第一拨号数字之后逐个发送的拨号链,同时,以包把拨号链送至所述本地交换机。
18.含一用户终端及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间的接入网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一接入控制装置,其中接入网由带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单元和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提供了拨号音发送/停止控制单元,当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了指出激活即摘机的信号时,发一拨号音命令至所述用户单元中的拨号音产生装置,以发一拨号音至用户终端,同时,当检测到用户终端发的第一拨号数字时,发一停发拨号音命令。
19.含一用户终端和一接入网(AN)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接入控制装置,接入网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之间,并由带所述用户终端的一用户单元和一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提供了一路径连接形成单元,在接收到激发即摘机后所述用户终端(11’)发的一系列拨号数字中第一个拨号数字和所述本地交换机(9)停发拨号音时到接收到最后一拨号数字和本地交换机(9)返回了回铃音的期间,形成至用户终端的路径连接。
20.基于权利要求19的接入控制装置,其中紧接对所述最后一拨号数字作响应发送一信号消息(信号)至所述本地交换机后,所述路径连接形成单元形成至所述用户终端的连接。
21.含一用户终端和一接入网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接入控制装置,接入网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之间并由带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单元和一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连接,其中
提供了一VIP呼叫处理单元,它提供设施,对激活所述用户终端即摘机作响应所发的一连接请求(建立),所述本地交换机返回一断线消息(DISC),
分析所述用户终端发的拨号链并判断相应拨号链是否一VIP呼叫,若是VIP呼叫,再向所述本地交换机发一连接请求(建立(VIP))指出相应拨号链是一VIP呼叫,若不是VIP呼叫,则照原样将所述断线消息传至所述用户单元。
22.含一用户终端和接入网(AN)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接入控制装置,接入网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之间,并由一带所述用户终端用户单元及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提供了一VIP呼叫处理单元,它有一设施,分析在激活即摘机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发送拨号链包,判断相应拨号链是一普通呼叫还是一VIP呼叫,并发送含据此得来的判断信息(INF)的连接请求(建立(INF))至所述本地交换机。
23.含一用户终端和一接入网(AN)的无线本寺环路系统中的接入控制装置,接入网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之间,并由带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单元和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提供了一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它有一设施,对于多个普通呼叫中其时隙分配在信道阻塞时被拒绝的一溢出呼叫,发送一分配预连接信道时隙的连接请求(建立(预连接呼叫))至所述本地交换机。
24.基于权利要求23的接入控制装置,其中信道阻塞时有一VIP呼叫发起请求且有一将一通过溢出呼叫分配至预连接呼叫时隙而得的预连接呼叫,所述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向本地交换机发一拆除上述预连接呼叫的请求,并分配相应的VIP呼叫。
25.基于权利要求24的接入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预连接信道控制单元(33)有一设施,当不能获得可转成用于相应溢出呼叫或一VIP呼叫的预连接呼叫时,将通过拆除以预定准则选取的一普通呼叫而得的时隙分配至相应的溢出呼叫或一VIP呼叫。
26.含一用户终端和一接入网(AN)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接入控制装置,接入网置于用户终端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之间,并由一带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单元和一接入控制装置组成,接入控制装置一端经无线部分与用户单元相连,另一端经网间接口(I/Fn)与所述本地交换机相连,其中
提供了一无线信道建立单元,当在所述无线部分处使用一无线信道的所述用户终端的多个发起呼叫冲撞且其中一个是VIP呼叫时,无线信道建立单元以预定优先级从多个普通呼叫中选取一个普通呼叫并强拆它,为相应VIP呼叫将连接请求(建立(VIP))与VIP呼叫的指示一起发至所述本地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4885/1996 | 1996-07-04 | ||
JP17488596A JP3423151B2 (ja) | 1996-07-04 | 1996-07-04 | Wll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呼処理方法、加入者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装置 |
JP174885/96 | 1996-07-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483A true CN1174483A (zh) | 1998-02-25 |
CN1177491C CN1177491C (zh) | 2004-11-24 |
Family
ID=1598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1374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7491C (zh) | 1996-07-04 | 1997-07-03 |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的呼叫处理、用户单元及接入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24384B1 (zh) |
JP (1) | JP3423151B2 (zh) |
CN (1) | CN1177491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37589B2 (en) | 2000-03-31 | 2005-08-30 | Ne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acket effectively transmitted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61123B2 (ja) * | 1997-09-25 | 2000-07-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加入者アクセス系の多段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
JP3216707B2 (ja) * | 1998-04-28 | 2001-10-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無線アクセス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基地局、基地局制御局 |
KR100304936B1 (ko) * | 1999-04-20 | 2001-10-29 | 서평원 | 무선 가입자망 시스템에서의 팩스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20010063012A (ko) * | 1999-12-21 | 2001-07-09 | 박종섭 | 셀 단위의 호 제한 방법 |
AU771191B2 (en) * | 2000-07-24 | 2004-03-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etting up call in wireless local loop system |
US20090111457A1 (en) | 2007-10-31 | 2009-04-30 | Raze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coupling a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s |
US7031738B2 (en) | 2001-01-19 | 2006-04-18 | Raze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for re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o establish a priority call in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346347B2 (en) | 2001-01-19 | 2008-03-18 | Raze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WLAN service in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274946B2 (en) * | 2001-01-19 | 2007-09-25 | Raze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priority call in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RE42242E1 (en) | 2001-01-19 | 2011-03-22 | Access Solutions,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o establish a priority call in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2002232063A1 (en) * | 2001-02-21 | 2002-09-04 | Raze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priority call in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035241B2 (en) | 2001-02-21 | 2006-04-25 | Raz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riority call in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BRPI0908307A2 (pt) * | 2008-05-08 | 2015-07-2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
JP2009153141A (ja) * | 2008-12-24 | 2009-07-09 | Kyocera Corp | 無線加入者システム、無線加入者システムの回線接続制御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CN101997999A (zh) * | 2010-11-16 | 2011-03-3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被叫终端及处理第三方呼叫的方法 |
CN104207119B (zh) * | 2014-05-03 | 2016-08-24 | 钟祥亿源养生产品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产妇修复调补餐 |
CN112005262B (zh) | 2018-06-27 | 2024-04-02 |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信息提供装置 |
JP6973873B1 (ja) * | 2020-07-28 | 2021-12-01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通話回線の自動制御システム、自動制御方法、及び自動制御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413B2 (ja) | 1977-08-05 | 1984-01-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局間相互接続識別方式 |
JPS58207790A (ja) | 1982-05-28 | 1983-12-03 | Nec Corp | 時分割交換機における交換制御方式 |
JPS60112392A (ja) | 1983-11-22 | 1985-06-18 | Nec Corp | 遠隔制御集線装置の自局内呼接続方式 |
JPS60177990A (ja) | 1984-02-24 | 1985-09-11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レーザ加工装置用コンベヤ |
JPS61171256A (ja) * | 1985-01-25 | 1986-08-01 | Nec Corp | デ−タ伝送時における割込通話方式 |
US4788543A (en) * | 1986-11-05 | 1988-11-29 | Richard Rubi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priority rated messages o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channel of a multiple transceiver system |
JPH01122244A (ja) | 1987-11-06 | 1989-05-15 | Hitachi Ltd | 優先呼着信制御方式 |
JP2794826B2 (ja) | 1989-09-21 | 1998-09-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優先移動局回線割当て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H0482455A (ja) | 1990-07-25 | 1992-03-16 | Nec Corp | 緊急強制切断接続方式 |
JP2797041B2 (ja) | 1992-02-27 | 1998-09-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接続装置 |
US5386417A (en) * | 1993-03-18 | 1995-01-31 | At&T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access network |
JP3255319B2 (ja) * | 1993-09-14 | 2002-02-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緊急メツセージ通信方法 |
US5475735A (en) * | 1993-12-02 | 1995-12-12 | Motorola, Inc. | Method of providing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with local mobility for a subscribed unit |
US5594782A (en) * | 1994-02-24 | 1997-01-14 |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oration | Multiple mode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574977A (en) * | 1995-04-17 | 1996-11-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iority access and channel assignment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MY112320A (en) * | 1995-06-19 | 2001-05-31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tratus for managing load conditions in a local wireless loop system |
US5689557A (en) * | 1996-01-31 | 1997-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dial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symbols input by a user before and during a telephone call |
US5812651A (en) * | 1996-02-29 | 1998-09-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lephone number parser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telephones |
US5666364A (en) * | 1996-03-01 | 1997-09-09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different network entities |
-
1996
- 1996-07-04 JP JP17488596A patent/JP342315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6-19 US US08/878,814 patent/US632438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7-03 CN CNB971137412A patent/CN117749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37589B2 (en) | 2000-03-31 | 2005-08-30 | Ne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acket effectively transmitted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491C (zh) | 2004-11-24 |
US6324384B1 (en) | 2001-11-27 |
JPH1022897A (ja) | 1998-01-23 |
JP3423151B2 (ja) | 2003-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7491C (zh) |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的呼叫处理、用户单元及接入控制装置 | |
CN1153488C (zh) | 由互连的峰窝专用小交换机网络构成的专用网络 | |
CN1147107C (zh) | 用于多个音频辅助设备的便携式电信设备 | |
CN1582596A (zh) | 电信网络中控制及启用移动电话中高级服务和用户界面的方法、装置和配置 | |
CN1226885C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其中建立双模式呼叫的方法 | |
CN1574986A (zh) | 使用有线或无线通信系统的复合无线业务装置 | |
CN1184790C (zh) | 移动电话、gps、蓝牙一体型复合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64294A (zh) | 用于在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数据传送路径的系统 | |
CN1795643A (zh) | 通过切换将局域电话系统扩展到广域网 | |
CN101061729A (zh) | 用于提供组合网络服务的方法和相关移动通信系统 | |
CN1852362A (zh) | 被叫向主叫提供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870826A (zh) | 一种呼叫释放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15935C (zh) | 在一个电话号码下在多个电信网中接通用户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70772A (zh) | 一种承载路径优化方法 | |
CN1925519A (zh) | 电话呼叫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 |
CN101076198A (zh) | 多媒体彩像业务实现方法 | |
CN1668044A (zh) | 呼叫设备、呼叫控制系统、呼叫管理系统和呼叫控制方法 | |
CN1909687A (zh) | 实现移动电话号码保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538780A (zh) | 基站、通信系统和基站控制装置 | |
CN1658634A (zh) | 使用增值业务接入码和虚号码实现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CN1618228A (zh) | 交换系统以及通信记录方法 | |
CN1257615C (zh) | 使用固定无线电话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 |
CN1905596A (zh) | 一种实现被叫付费业务的方法和系统及被叫付费处理装置 | |
CN1852179A (zh) | 一种实现合法监听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2429C (zh) | 中央电话局和固定用户间无线电通信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