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3744A -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3744A
CN117443744A CN202311792104.6A CN202311792104A CN117443744A CN 117443744 A CN117443744 A CN 117443744A CN 202311792104 A CN202311792104 A CN 202311792104A CN 117443744 A CN117443744 A CN 117443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lt
rfid
lifting
logistics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2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43744B (zh
Inventor
夏光威
金延刚
吴泰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y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y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y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y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21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3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3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3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4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3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2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the visual reading of addresses, e.g. display arrangements cod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3/08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using arrangements of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destination, e.g. by code mar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包括设有录入阅读器和管理终端机的录入段输送带,在其后方设有排列输送带、带有调序前阅读器的调序前输送带、调序装置以及带有一级分线阅读器的调序后输送带,在调序后输送带的后方设有升降装置,在前方升降装置的后方设有带有第一末端阅读器的第一卸料输送带,在后方升降装置的后方设有带有第二末端阅读器的第二卸料输送带,在两个升降装置之间安装有高位前置输送带、设有二级分线阅读器的分线装置以及高位后置输送带,在两侧分别设有带有第三末端阅读器的第三卸料输送带和带有第四末端阅读器的第四卸料输送带。本发明可应用于复杂场景,对零散物品也具备良好转移输送能力,对物品实现有效跟踪。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输送机系统是应用于物流领域以及生产加工等领域的输送设备,用于对物品进行转移输送。在物流领域中,物流产品通常按照目的地进行转移输送,相同目的地分类的物流产品输送到同一位置后进行装车等作业,在生产加工领域如工件加工领域中,物料、半成品和成品需要在车间的不同区域转移输送,其中物料和半成品送至特定的加工工序,成品一般需要送检以及入库。因此,物流输送机系统在工业场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作为一种关键的辅助设施,在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以各种形式的输送带为基础,通过规划输送带的延伸路径来限定物品的移动路径,物品放置在输送带上,采用有动力或者无动力等方式由始端输送移动到终端。前述类型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通常面向相对平整的场地,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如存在地沟、高层空间等场景则无法良好地应用,也无法充分发挥诸如高层空间等的场景优势(如形成立体化空间物流体系);其次,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通常以打包封装好的物品为基本单位进行转移输送,对于相对零散的物品(如散装料、半成品等)则缺少合适的输送手段,容易导致输送混乱等问题;再者,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不能有效地跟踪物品的位置及走向。
综上,需要开发设计新型的物流输送机系统,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复杂场景、对零散的物品也具备良好的转移输送能力、对物品实现有效跟踪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包括首端下方安装有录入阅读器的录入段输送带,在录入段输送带的首端侧方设有管理终端机,底部设有射频标签、内部置入物品的RFID物流箱经录入阅读器的上方通行时由录入阅读器扫码,操作员根据物品需送达的终点位置在管理终端机上设置RFID物流箱的终点位置;在录入段输送带的后方顺次设有排列输送带、调序前输送带、用于调整RFID物流箱顺序的调序装置以及调序后输送带,在调序前输送带的末端下方设有调序前阅读器,在调序后输送带的后方设有两个升降装置,在两个升降装置的内部安装有可升降的直通输送带,前方升降装置内的直通输送带降至低位时与调序后输送带对接且在调序后输送带的末端下方安装有一级分线阅读器,在前方升降装置内的直通输送带的后方设有第一卸料输送带且在第一卸料输送带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一末端阅读器,在后方升降装置的后方设有第二卸料输送带且在第二卸料输送带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二末端阅读器,后方升降装置的直通输送带降至低位时与第二卸料输送带对接,在两个升降装置的顶部之间安装有高位平台且在高位平台上安装有高位前置输送带和高位后置输送带,在高位前置输送带与高位后置输送带之间设有中部安装有二级分线阅读器的分线装置,前方升降装置的直通输送带升至高位时与高位前置输送带对接,后方升降装置的直通输送带升至高位时与高位后置输送带对接,在分线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卸料输送带和第四卸料输送带,在第三卸料输送带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三末端阅读器,在第四卸料输送带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四末端阅读器。
优选地,调序装置包括辊式输送带类型的、同步运转的内侧输送带和外侧输送带,内侧输送带位于调序前输送带与调序后输送带之间,外侧输送带位于内侧输送带的侧方位;调序装置还包括对RFID物流箱进行横向转移移动的调序移位组件。
优选地,调序移位组件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上方通过多个支架安装有多个基座板且各基座板分别位于内侧输送带和外侧输送带的相邻转辊之间,在各基座板上各自安装有多个链轮且在各链轮上设有平移链条,各平移链条具有位于顶部的平直段,还包括对各基座板上的链轮进行同步驱动的调序驱动轴以及驱动调序驱动轴的调序电机,还包括驱动底板作升降移动的顶升组件。
优选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多个升降杆,各升降杆的上端与底板固定连接,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与各升降杆的下端采用支臂连接。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有多个带有链轮的转轴且在各组链轮上设有升降链条,还包括驱动其中一个转轴的升降电机;在机架内设有与升降链条连接的升降框架,直通输送带安装在升降框架上,在升降框架上还安装有与直通输送带的顶面平齐的托撑板,还包括将RFID物流箱在直通输送带与托撑板之间转移的转移组件。
优选地,转移组件包括安装在升降框架顶部的、横置的前推气缸和后推气缸,在前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将RFID物流箱由直通输送带向托撑板转移的第一顶推板,在后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将RFID物流箱由托撑板向直通输送带转移的第二顶推板。
优选地,在机架的内侧前部和后部均安装有导向轨道,在升降框架的前部和后部安装有轨道轮且轨道轮沿着所在侧的导向轨道移动;在升降链条上还安装有配重箱。
优选地,分线装置包括相对的两个侧支撑,在两个侧支撑的顶部之间安装有带有多个窗口的顶板,在两个侧支撑之间安装有连接梁,在连接梁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撑梁,在各组支撑梁上、窗口的下方安装有底座,在各底座上安装有辊支座以及驱动辊支座转动的回转电机,在辊支座上安装有转辊和转盘,转辊的中部由位于转盘中部的孔露出,转盘位于窗口内;还包括驱动各转辊同步转动的转动驱动组件。
优选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两个侧支撑之间的多个分线驱动轴以及驱动各分线驱动轴同步转动的分线电机,在各分线驱动轴上、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带轮,在转辊的中部设有带槽,在带槽与带轮之间安装有弹性皮带。
优选地,RFID物流箱包括物流箱本体,射频标签为无源标签且射频标签一体注塑成型在物流箱本体的底壁内部。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基于具有射频标签的RFID物流箱进行构建以及运转,在多个位置设置标签阅读器对RFID物流箱进行识别,确认设定的终点位置后自动选择向后转移输送的路线,在录入段输送线上集中录入的多个RFID物流箱自动向后方转移输送,最终到达四个卸料输送带的末端进行卸料(离开本物流输送机系统),即本发明中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具备多个终点位置可供设定。
与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相比,本发明中的物流输送机由于设置了两个升降装置并且将两个卸料输送带设置在低位位置、将另外两个卸料输送带设置在高位位置,令物流输送机系统能够应用于相对复杂的场景中,例如地面带有地沟、车间内存在高位空间的场景中,有利于在不平整的场景中进行构建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以形成立体化空间物流体系。
与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相比,本发明中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基于RFID物流箱构建和运转,零散的物品可以放置在RFID物流箱内,而不必对物品进行封装,这不仅满足了对零散物品进行转移输送的使用要求,而且尤其适用于对物料、半成品等后续仍然需要进行加工的物品进行转移输送。
与现有的物流输送机系统相比,本发明中的物流输送机系统由于在录入段输送带上料时已经在管理终端机上录入标签、产品以及终点位置信息,并且在多个位置设置了对RFID物流箱进行识别的阅读器,各RFID物流箱及其内部的物品位置能够在管理终端机上进行跟踪显示,在需要定位特定RFID物流箱及其内部的物品时,能够快速找到位置并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调序前输送带、调序后输送带和调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调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分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连接梁、支撑梁、辊支座及转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录入阅读器;2、管理终端机;3、录入段输送带;4、排列输送带;5、调序前输送带;5-1、前置对中组件;6、RFID物流箱;7、调序后输送带;7-1、后置对中组件;8、一级分线阅读器;9、调序装置;9-1、内侧输送带;9-2、外侧输送带;9-3、平移链条;9-4、基座板;9-5、支架;9-6、底板;9-7、调序驱动轴;9-8、升降杆;9-9、支臂;9-10、顶升气缸;9-11、调序电机;10、第一卸料输送带;11、第一末端阅读器;12、升降装置;12-1、机架;12-2、升降电机;12-3、配重箱;12-4、升降框架;12-5、导向轨道;12-6、转轴;12-7、升降链条;12-8、前推气缸;12-9、后推气缸;12-10、托撑板;13、高位平台;14、高位前置输送带;15、分线装置;15-1、分线电机;15-2、侧支撑;15-3、分线驱动轴;15-4、带轮;15-5、支撑梁;15-6、顶板;15-7、转盘;15-8、转辊;15-9、窗口;15-10、连接梁;15-11、回转电机;15-12、辊支座;15-13、底座;15-14、弹性皮带;16、高位后置输送带;17、第二卸料输送带;18、第二末端阅读器;19、二级分线阅读器;20、第三卸料输送带;21、第三末端阅读器;22、第四卸料输送带;23、第四末端阅读器;24、调序前阅读器;25、直通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包括首端下方安装有录入阅读器1的录入段输送带3,在录入段输送带3的首端侧方设有管理终端机2,底部设有射频标签、内部置入物品的RFID物流箱6经录入阅读器1的上方通行时由录入阅读器1扫码,操作员根据物品需送达的终点位置在管理终端机2上设置RFID物流箱6的终点位置。
本实施例中,RFID物流箱6包括物流箱本体,射频标签为无源标签且射频标签一体注塑成型在物流箱本体的底壁内部。此结构的优点是:令射频标签与物流箱本体结合成为整体,这样射频标签就得到了可靠的防护,有效避免在振动等作用下与物流箱本体相分离。系统各位置应用的射频标签阅读器均为短距离阅读器(一般指阅读距离小于10cm的标签阅读器),这样在读取当前上方RFID物流箱6的射频标签时不会出现同时读取多个射频标签的问题。
管理终端机2上安装有系统管理软件,用于接收并显示信息,同时控制本物流输送机各节段及装置的运行。内部置入物品的RFID物流箱6逐个地放置在录入段输送带3的首端,录入段输送带3将RFID物流箱6向后输送,当RFID物流箱6移动到达录入阅读器1的上方时,录入阅读器1对上方RFID物流箱6的射频标签进行读取,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同时录入段输送带3暂停运行,此时位于管理终端机2和录入段输送带3侧方的操作员在管理终端机2的软件界面上录入箱内物品信息以及物品的终点位置信息,这样每个完成录入的RFID物流箱6均与特定物品以及特定终点位置一一对应。
在录入段输送带3的后方顺次设有排列输送带4、调序前输送带5、用于调整RFID物流箱6顺序的调序装置9以及调序后输送带7,在调序前输送带5的末端下方设有调序前阅读器24,在调序后输送带7的末端下方安装有一级分线阅读器8。其中,调序前阅读器24用于在进行调序操作之前识别RFID物流箱6,一级分线阅读器8用于在进行第一次分线前识别RFID物流箱6,“分线”是指确认RFID物流箱6流向后方的那条输送路径。
其中,排列输送带4用于对完成信息录入的多个RFID物流箱6进行排列输送,为多个RFID物流箱6提供了排列转移的较长移动路径,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暂存的空间,调序前输送带5由排列输送带4逐个接收RFID物流箱6,调序装置9由调序前输送带5接收RFID物流箱6,调序后输送带7由调序装置9接收RFID物流箱6。
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录入段输送带3和排列输送带4均可以选取为带式输送带,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同步移动的扁平输送带,RFID物流箱6放置在录入段输送带3和排列输送带4上时,RFID物流箱6的底部与各扁平输送带摩擦接触,被向前转移输送。
设置调序装置9的作用是:在录入阶段,内部置入物品的RFID物流箱6其内部置入的物品以及对应的终点位置是相对随机的,例如第一和第二个RFID物流箱6移动的终点位置是A和A,第三个RFID物流箱6移动的终点位置是B,第四和第五个RFID物流箱6的终点位置是A和A,则RFID物流箱6的排列顺序出现了不连贯问题即AABAA,这会导致后方各装置的动作连贯性降低,进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此时调序装置9启动对前述排列顺序进行调整。具体地,当第三个RFID物流箱6被调序前阅读器24识别确认时,该RFID物流箱6移动到调序装置9上之后先向侧方转移进行暂存,以离开主输送路径,后面的RFID物流箱6继续向前移动,之后调序装置9再将暂存的那个RFID物流箱6复位到主输送路径上,形成AAAAB的排序,这有利于提升后方各装置动作的连续性,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
调序前输送带5与调序后输送带7均为辊式输送带类型,为了对RFID物流箱6进行位置限定,在调序前输送带5上还设有前置对中组件5-1,在调序后输送带7上还设有后置对中组件7-1。如图中所示,前置对中组件5-1和后置对中组件7-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采用支杆安装在输送带框架上的、长条形的导向基座,在导向基座的内侧安装有竖直的导向辊,左右两组导向辊之间的距离略大于RFID物流箱6的宽度,这样当RFID物流箱6沿着调序前输送带5与调序后输送带7输送移动时,由于前置对中组件5-1和后置对中组件7-1的限定作用,令RFID物流箱6的位置更准确。
调序装置9包括辊式输送带类型的、同步运转的内侧输送带9-1和外侧输送带9-2,这两个输送带的顶面等高,内侧输送带9-1位于调序前输送带5与调序后输送带7之间,也就是位于主输送路径上,外侧输送带9-2位于内侧输送带9-1的侧方位。调序装置9还包括对RFID物流箱6进行横向转移移动的调序移位组件。当需要进行调序操作时,调序前输送带5上的RFID物流箱6移动到内侧输送带9-1上,调序前输送带5和内侧输送带9-1暂停运行,调序移位组件将内侧输送带9-1上的RFID物流箱6转移到侧方的外侧输送带9-2上,当需要将被调序的RFID物流箱6由外侧输送带9-2转移到内侧输送带9-1上时,执行反向操作。
如图中所示,调序装置9的长度大于两个RFID物流箱6的长度之和,这样调序装置9单次能够对两个RFID物流箱6提供调序操作。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调序装置9单次对一个RFID物流箱6进行调序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设置调序装置9的目的是尽量对RFID物流箱6进行排序以降低后续装置的处理负担并提升运行的连贯性,因而本物流输送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不要求对RFID物流箱6进行严格排序。例如,对于AABCD这种排列来说,第三个RFID物流箱6的设定终点是B,其被调序装置9所调序暂存,后面的第四个RFID物流箱6的设定终点是C,也应该被调序,不过当前的调序装置9被目的地为B的第三个RFID物流箱6所占用,故目的地为C的第四个RFID物流箱6能够直接由调序装置9通行,同理目的地为D的第五个RFID物流箱6能够直接由调序装置9通行,之后目的地为B的第三个RFID物流箱6被返回至主输送路径,则序列变为AACDB。
调序移位组件包括底板9-6,在底板9-6的上方通过多个支架9-5安装有多个基座板9-4且各基座板9-4分别位于内侧输送带9-1和外侧输送带9-2的相邻转辊之间。在各基座板9-4上各自安装有多个链轮且在各链轮上设有平移链条9-3,各平移链条9-3具有位于顶部的平直段。还包括对各基座板9-4上的链轮进行同步驱动的调序驱动轴9-7以及驱动调序驱动轴9-7的调序电机9-11。如图中所示,调序驱动轴9-7横向贯穿一组登高位置的链轮,这样调序电机9-11驱动调序驱动轴9-7转动时,各组链轮带动各平移链条9-3同步移动。
还包括驱动底板9-6作升降移动的顶升组件,顶升组件用于对底板9-6及其附属部件进行升降驱动,当底板9-6被顶升起来时,各基座板9-4及其各平移链条9-3上升移动并且由输送带的相邻转辊之间向上露出,则各平移链条9-3能够与RFID物流箱6的底部接触并且将RFID物流箱6顶升至与输送带的转辊相分离,此时可以对RFID物流箱6进行内移或者外移。移动到位之后,顶升组件将底板9-6及其附属部件下降一定高度,则基座板9-4及其各平移链条9-3下降移动直至落入相邻转辊之间,此时RFID物流箱6重新坐在输送带的转辊上而不再与平移链条9-3接触。
本实施例中,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9-10和多个升降杆9-8,各升降杆9-8的上端与底板9-6固定连接,顶升气缸9-10的活塞杆下端与各升降杆9-8的下端采用支臂9-9连接。具体地,支臂9-9为L形形状,其中部与安装在调序装置9的框架底部的支座铰接连接,支臂9-9的一端与顶升气缸9-10的活塞杆下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9-8的下端铰接连接,当需要驱动底板9-6上升时,顶升气缸9-10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各支臂9-9转动一定角度,各升降杆9-8被向上顶升。
在调序后输送带7的后方设有两个升降装置12,在两个升降装置12的内部安装有可升降的直通输送带25,升降装置12用于对RFID物流箱6进行载运升降移动,直通输送带25用于令RFID物流箱6直接由升降装置12横向穿行通过。
前方升降装置12内的直通输送带25降至低位时与调序后输送带7对接且,在前方升降装置12内的直通输送带25的后方设有第一卸料输送带10且在第一卸料输送带10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一末端阅读器11。第一卸料输送带10的末端作为本物流输送机系统的第一个可设定的终点位置,当RFID物流箱6经第一末端阅读器11的上方通行时,第一末端阅读器11识别该物流箱并且将信息发送给管理终端机2,则管理终端机2在软件系统中记录该射频标签所对应的物品已经到达终点位置。
在后方升降装置12的后方设有第二卸料输送带17且在第二卸料输送带17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二末端阅读器18,后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降至低位时与第二卸料输送带17对接。第二卸料输送带17的末端作为本物流输送机系统的第二个可设定的终点位置,当RFID物流箱6经第二末端阅读器18的上方通行时,第二末端阅读器18识别该物流箱并且将信息发送给管理终端机2,则管理终端机2在软件系统中记录该射频标签所对应的物品已经到达终点位置。
在两个升降装置12的顶部之间安装有高位平台13且在高位平台13上安装有高位前置输送带14和高位后置输送带16,前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升至高位时与高位前置输送带14对接,后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升至高位时与高位后置输送带16对接。
请参见图5和图6,可以看出:
升降装置12包括机架12-1,在机架12-1上安装有多个带有链轮的转轴12-6且在各组链轮上设有升降链条12-7,还包括驱动其中一个转轴的升降电机12-2。如图中所示,转轴12-6设置有四个,顶部两个、底部两个,升降链条12-7为环形,升降电机12-2驱动升降链条12-7作正向或者反向移动。
在机架12-1内设有与升降链条12-7连接的升降框架12-4,直通输送带25安装在升降框架12-4上,在升降框架12-4上还安装有与直通输送带25的顶面平齐的托撑板12-10,还包括将RFID物流箱6在直通输送带25与托撑板12-10之间转移的转移组件。
托撑板12-10与直通输送带25同步升降移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2-1的内侧前部和后部均安装有导向轨道12-5,在升降框架12-4的前部和后部安装有轨道轮且轨道轮沿着所在侧的导向轨道12-5移动。本实施例中,在升降链条12-7上还安装有配重箱12-3。设置导向轨道12-5的作用是提升升降框架12-4作升降移动时的平稳性,设置配重箱12-3的作用是降低升降电机12-2的驱动负担。
本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包括安装在升降框架12-4顶部的、横置的前推气缸12-8和后推气缸12-9,在前推气缸12-8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将RFID物流箱6由直通输送带25向托撑板12-10转移的第一顶推板,在后推气缸12-9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将RFID物流箱6由托撑板12-10向直通输送带25转移的第二顶推板。
在高位前置输送带14与高位后置输送带16之间设有中部安装有二级分线阅读器19的分线装置15,分线装置15用于进行二次“分线”操作,二级分线阅读器19用于进行二次“分线”之前对RFID物流箱6进行识别。在分线装置1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卸料输送带20和第四卸料输送带22,在第三卸料输送带20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三末端阅读器21,在第四卸料输送带22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四末端阅读器23。
第三卸料输送带20的末端作为本物流输送机系统的第三个可设定的终点位置,当RFID物流箱6经第三末端阅读器21的上方通行时,第三末端阅读器21识别该物流箱并且将信息发送给管理终端机2,则管理终端机2在软件系统中记录该射频标签所对应的物品已经到达终点位置。第四卸料输送带22的末端作为本物流输送机系统的第四个可设定的终点位置,当RFID物流箱6经第四末端阅读器23的上方通行时,第四末端阅读器23识别该物流箱并且将信息发送给管理终端机2,则管理终端机2在软件系统中记录该射频标签所对应的物品已经到达终点位置。
分线装置15由高位前置输送带14接收RFID物流箱6,根据终点设定情况选择性地将RFID物流箱6向高位后置输送带16、第三卸料输送带20或者第四卸料输送带22转移。请参见图7和图8,可以看出:
分线装置15包括相对的两个侧支撑15-2,在两个侧支撑15-2的顶部之间安装有带有多个窗口15-9的顶板15-6,在两个侧支撑15-2之间安装有连接梁15-10,在连接梁15-10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撑梁15-5。如图中所示,连接梁15-10设置有前后两根且两个连接梁15-10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侧支撑15-2固定连接,支撑梁15-5为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条形钢板且各条形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梁15-10固定连接。
在各组支撑梁15-5上、窗口15-9的下方安装有底座15-13,在各底座15-13上安装有辊支座15-12以及驱动辊支座15-12转动的回转电机15-11。在辊支座15-12上安装有转辊15-8和转盘15-7,转辊15-8的中部由位于转盘15-7中部的孔露出,转盘15-7位于窗口15-9内。各回转电机15-11同步运转,驱动各辊支座15-12、转辊15-8及转盘15-7作转动,设置转盘15-7的作用是将辊支座15-12及转辊15-8与窗口15-9之间的空隙封闭。
如图7中所示,转盘15-7与顶板15-6的表面平齐,各转辊15-8的顶部露出并且略高于顶板15-6的表面。当RFID物流箱6转移到分线装置15上时,各转辊15-8统一发生方位变化并且驱动RFID物流箱6向某一方向移动。具体地,在图7中所示的状态时,各转辊15-8将RFID物流箱6向高位后置输送带16转移,当各转辊15-8向右转动90°时,将RFID物流箱6向第三卸料输送带20转移,当各转辊15-8向左转动90°时,将RFID物流箱6向第四卸料输送带22转移。
还包括驱动各转辊15-8同步转动的转动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转动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两个侧支撑15-2之间的多个分线驱动轴15-3以及驱动各分线驱动轴15-3同步转动的分线电机15-1,在各分线驱动轴15-3上、底座15-13的下方安装有带轮15-4,在转辊15-8的中部设有带槽,在带槽与带轮15-4之间安装有弹性皮带15-14。如图8中所示,弹性皮带15-14的顶部充分落入转辊15-8的带槽内而不露出,这避免了弹性皮带15-14与RFID物流箱6的底部接触,因而令转辊15-8与RFID物流箱6的底部可靠接触以保证驱动移动效果。
采用弹性皮带15-14传递驱动作用的优点是:辊支座15-12及转辊15-8在回转电机15-11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向左或者向右分别转动90°以调整方位,在调整方位的过程中,弹性皮带15-14被扭转和拉伸,但是仍然能够将带轮15-4的转动稳定地传递给转辊15-8,令各转辊15-8稳定地同步转动。
运行方式:将物品按照终点位置的不同(即输送目的地的不同),分类地置入RFID物流箱6内;置入物品的RFID物流箱6逐个地放置在录入段输送带3的首端,录入段输送带3将RFID物流箱6向后输送,当RFID物流箱6移动到达录入阅读器1的上方时,录入阅读器1对上方RFID物流箱6的射频标签进行读取,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同时录入段输送带3暂停运行,此时位于管理终端机2和录入段输送带3侧方的操作员在管理终端机2的软件界面上录入箱内物品信息以及物品的终点位置信息,这样每个完成录入的RFID物流箱6均与特定物品以及特定终点位置一一对应。
被放行后的RFID物流箱6转移到排列输送带4上,并且被向后输送;调序前输送带5由排列输送带4逐个接收RFID物流箱6,当RFID物流箱6移动到调序前输送带5的末端时,调序前阅读器24读取射频标签信息并发送给管理终端机2,管理终端机2记录该射频标签对应的RFID物流箱6移动到达的位置,并且结合前方RFID物流箱6的终点位置信息判断当前RFID物流箱6是否需要调序,若与前方RFID物流箱6的目的地相同则RFID物流箱6由调序前输送带5转移到调序装置9的内侧输送带9-1上,之后直通地转移到调序后输送带7上,若判断需要调序,则按照前述设定规则进行调序操作。
移动至调序后输送带7末端的RFID物流箱6采用一级分线阅读器8进行识别,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管理终端机2判断RFID物流箱6进行首次“分线”,当RFID物流箱6的目的地是第一终点位置时,调序后输送带7上的RFID物流箱6移动到前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上,在转移到第一卸料输送带10上,移动到末端时由第一末端阅读器11识别,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后,管理终端机2记录该RFID物流箱6到达终点位置。
设定为第二、第三和第四这三个终点位置的RFID物流箱6均被前方升降装置12提升至高位位置,在提升的过程中,RFID物流箱6应被转移到托撑板12-10上以保证稳定性;移动到高位位置后,RFID物流箱6转移到高位前置输送带14上,之后转移到分线装置15上,由二级分线阅读器19识别射频标签并且将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管理终端机2判断RFID物流箱6的后续流向,则分线装置15进行方位调整,将RFID物流箱6选择性地输送至高位后置输送带16、第三卸料输送带20或者第四卸料输送带22。
当RFID物流箱6移动到第三卸料输送带20的末端时,由第三末端阅读器21识别射频标签,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后,管理终端机2记录该RFID物流箱6到达终点位置。同理当RFID物流箱6移动到第四卸料输送带22的末端时,由第四末端阅读器23识别射频标签,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后,管理终端机2记录该RFID物流箱6到达终点位置。
高位后置输送带16上的RFID物流箱6采用后方升降装置12向下转移,在向下转移的过程中,RFID物流箱6应被转移到托撑板12-10上以保证稳定性;降低至低位后,RFID物流箱6转移到第二卸料输送带17上,移动到末端时,由第二末端阅读器18识别射频标签,标签信息发送至管理终端机2后,管理终端机2记录该RFID物流箱6到达终点位置。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首端下方安装有录入阅读器(1)的录入段输送带(3),在录入段输送带(3)的首端侧方设有管理终端机(2),底部设有射频标签、内部置入物品的RFID物流箱(6)经录入阅读器(1)的上方通行时由录入阅读器(1)扫码,操作员根据物品需送达的终点位置在管理终端机(2)上设置RFID物流箱(6)的终点位置;在录入段输送带(3)的后方顺次设有排列输送带(4)、调序前输送带(5)、用于调整RFID物流箱(6)顺序的调序装置(9)以及调序后输送带(7),在调序前输送带(5)的末端下方设有调序前阅读器(24),在调序后输送带(7)的后方设有两个升降装置(12),在两个升降装置(12)的内部安装有可升降的直通输送带(25),前方升降装置(12)内的直通输送带(25)降至低位时与调序后输送带(7)对接且在调序后输送带(7)的末端下方安装有一级分线阅读器(8),在前方升降装置(12)内的直通输送带(25)的后方设有第一卸料输送带(10)且在第一卸料输送带(10)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一末端阅读器(11),在后方升降装置(12)的后方设有第二卸料输送带(17)且在第二卸料输送带(17)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二末端阅读器(18),后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降至低位时与第二卸料输送带(17)对接,在两个升降装置(12)的顶部之间安装有高位平台(13)且在高位平台(13)上安装有高位前置输送带(14)和高位后置输送带(16),在高位前置输送带(14)与高位后置输送带(16)之间设有中部安装有二级分线阅读器(19)的分线装置(15),前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升至高位时与高位前置输送带(14)对接,后方升降装置(12)的直通输送带(25)升至高位时与高位后置输送带(16)对接,在分线装置(1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卸料输送带(20)和第四卸料输送带(22),在第三卸料输送带(20)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三末端阅读器(21),在第四卸料输送带(22)的末端下方安装有第四末端阅读器(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调序装置(9)包括辊式输送带类型的、同步运转的内侧输送带(9-1)和外侧输送带(9-2),内侧输送带(9-1)位于调序前输送带(5)与调序后输送带(7)之间,外侧输送带(9-2)位于内侧输送带(9-1)的侧方位;调序装置(9)还包括对RFID物流箱(6)进行横向转移移动的调序移位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调序移位组件包括底板(9-6),在底板(9-6)的上方通过多个支架(9-5)安装有多个基座板(9-4)且各基座板(9-4)分别位于内侧输送带(9-1)和外侧输送带(9-2)的相邻转辊之间,在各基座板(9-4)上各自安装有多个链轮且在各链轮上设有平移链条(9-3),各平移链条(9-3)具有位于顶部的平直段,还包括对各基座板(9-4)上的链轮进行同步驱动的调序驱动轴(9-7)以及驱动调序驱动轴(9-7)的调序电机(9-11),还包括驱动底板(9-6)作升降移动的顶升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9-10)和多个升降杆(9-8),各升降杆(9-8)的上端与底板(9-6)固定连接,顶升气缸(9-10)的活塞杆下端与各升降杆(9-8)的下端采用支臂(9-9)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升降装置(12)包括机架(12-1),在机架(12-1)上安装有多个带有链轮的转轴(12-6)且在各组链轮上设有升降链条(12-7),还包括驱动其中一个转轴(12-6)的升降电机(12-2);在机架(12-1)内设有与升降链条(12-7)连接的升降框架(12-4),直通输送带(25)安装在升降框架(12-4)上,在升降框架(12-4)上还安装有与直通输送带(25)的顶面平齐的托撑板(12-10),还包括将RFID物流箱(6)在直通输送带(25)与托撑板(12-10)之间转移的转移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转移组件包括安装在升降框架(12-4)顶部的、横置的前推气缸(12-8)和后推气缸(12-9),在前推气缸(12-8)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将RFID物流箱(6)由直通输送带(25)向托撑板(12-10)转移的第一顶推板,在后推气缸(12-9)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将RFID物流箱(6)由托撑板(12-10)向直通输送带(25)转移的第二顶推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在机架(12-1)的内侧前部和后部均安装有导向轨道(12-5),在升降框架(12-4)的前部和后部安装有轨道轮且轨道轮沿着所在侧的导向轨道(12-5)移动;在升降链条(12-7)上还安装有配重箱(1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分线装置(15)包括相对的两个侧支撑(15-2),在两个侧支撑(15-2)的顶部之间安装有带有多个窗口(15-9)的顶板(15-6),在两个侧支撑(15-2)之间安装有连接梁(15-10),在连接梁(15-10)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撑梁(15-5),在各组支撑梁(15-5)上、窗口(15-9)的下方安装有底座(15-13),在各底座(15-13)上安装有辊支座(15-12)以及驱动辊支座(15-12)转动的回转电机(15-11),在辊支座(15-12)上安装有转辊(15-8)和转盘(15-7),转辊(15-8)的中部由位于转盘(15-7)中部的孔露出,转盘(15-7)位于窗口(15-9)内;还包括驱动各转辊(15-8)同步转动的转动驱动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转动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两个侧支撑(15-2)之间的多个分线驱动轴(15-3)以及驱动各分线驱动轴(15-3)同步转动的分线电机(15-1),在各分线驱动轴(15-3)上、底座(15-13)的下方安装有带轮(15-4),在转辊(15-8)的中部设有带槽,在带槽与带轮(15-4)之间安装有弹性皮带(15-14)。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其特征是:RFID物流箱(6)包括物流箱本体,射频标签为无源标签且射频标签一体注塑成型在物流箱本体的底壁内部。
CN202311792104.6A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Active CN117443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2104.6A CN117443744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2104.6A CN117443744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3744A true CN117443744A (zh) 2024-01-26
CN117443744B CN117443744B (zh) 2024-02-23

Family

ID=89591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2104.6A Active CN117443744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374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1318A (ko) * 2001-03-06 2002-09-12 에이티 앤드 씨 캄파니 리미티드 상품 분류 장치 및 방법
CN205952852U (zh) * 2016-06-24 2017-02-15 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生产的回转往复系统
CN206209814U (zh) * 2016-12-05 2017-05-31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动录入管理装置
CN110436102A (zh) * 2019-08-14 2019-11-12 太仓万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终端仓库的智能提货转运系统
CN113182191A (zh) * 2021-05-07 2021-07-30 安徽普优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立体造型的光电显示面板存储的数字化分拣系统
CN219378029U (zh) * 2023-04-03 2023-07-21 山东集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智能分拣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1318A (ko) * 2001-03-06 2002-09-12 에이티 앤드 씨 캄파니 리미티드 상품 분류 장치 및 방법
CN205952852U (zh) * 2016-06-24 2017-02-15 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生产的回转往复系统
CN206209814U (zh) * 2016-12-05 2017-05-31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动录入管理装置
CN110436102A (zh) * 2019-08-14 2019-11-12 太仓万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终端仓库的智能提货转运系统
CN113182191A (zh) * 2021-05-07 2021-07-30 安徽普优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立体造型的光电显示面板存储的数字化分拣系统
CN219378029U (zh) * 2023-04-03 2023-07-21 山东集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智能分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3744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3443B (zh) 一种仓储分拣系统
CN107428480B (zh) 用于将货柜仓库的货柜入仓及出仓的方法及货柜转运设施
CN106927277B (zh) 智能装车设备
KR960005538B1 (ko) 대차 연결식 콘베이어
CN212639245U (zh) 一种智能堆垛装置
TW201311530A (zh) 物品搬運設備
CN110436107B (zh) 物料运送机器人及其运送方法
KR20120106618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CN110683269A (zh) 仓储系统
CN108045826A (zh) 一种物料分拣系统及物料分拣方法
CN117443744B (zh) 一种基于rfid物流箱的物流输送机系统
JP2000281209A (ja) 搬送装置
CN211768039U (zh) 仓储系统
EP1362804B1 (en) Convey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products
CN208326426U (zh) 物料升降组件
CN217229391U (zh) 一种环形输送线端部横移换向装置
KR101423220B1 (ko) 통합 운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CN214827425U (zh) 一种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机
CN110790042B (zh) 龙门式袋装水泥无人装车设备
CN211003656U (zh) 自动装车系统
CN211469914U (zh) 一种板材传送系统
CN109748120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码头集装箱的智能装卸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1140924U (zh) 物流自动装卸货系统
CN111232639A (zh) 装运一体式物料自动装车装置
CN112850221A (zh) 一种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