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9508A -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9508A
CN117429508A CN202311623700.1A CN202311623700A CN117429508A CN 117429508 A CN117429508 A CN 117429508A CN 202311623700 A CN202311623700 A CN 202311623700A CN 117429508 A CN117429508 A CN 117429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late
chassi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237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29508B (zh
Inventor
陈煌熙
周盛明
吴有龙
白彦杭爱
马瑞婕
朱方平
熊正武
黄斌
孙霄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Tengl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Tengl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Tenglo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Tengl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237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9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9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9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29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9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9Means for mounting load bear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07Measures or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attenuating 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7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fuel cells
    • B60L50/71Arrangement of fuel cells withi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架底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包括: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高度低于中部;用于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二定位组件;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中部;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第一纵梁一侧内壁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本发明中,在客车发生意外碰撞时,具有良好的吸能防撞能力,避免客车发生撞击时将第二定位组件内部的蓄电池组等破坏引起自燃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客车车架底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交通领域利用氢能的重要方式,它是以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等特点。氢燃料电动车与锂电池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足、加氢快、绿色环保。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为了保证整个客车的稳定性和强度,客车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对于氢燃料客车来说,为了保证客车的续航需要设置多组蓄电池对氢燃料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而多组蓄电池需要固定在客车的车架底盘上,传统的车架底盘只能实现对蓄电池组的简单固定,并不具有防撞能力,当蓄电池组受到撞击时极易发生自燃,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包括: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高度低于中部;
用于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一定位组件;
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二定位组件;
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中部;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第一纵梁一侧内壁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加固板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所述加固板呈上下分布,所述加固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加固板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加固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另一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纵梁;
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一侧外壁的第二竖架,所述第二竖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数目为两组,所述第二竖架在所述底架的顶部呈等距离分布,位于底架中部的第二竖架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杆,另一所述底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架,所述第一竖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二横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横梁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池护板,所述电池护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的底部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一侧的锁紧板,所述锁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一竖架的一侧外壁相贴紧,所述锁紧板的三侧均插接有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一端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焊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纵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远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顶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架一侧外壁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横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底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吸能管,所述第一吸能管的数目为两组,所述第一吸能管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方管,所述方管位于两组所述第一吸能管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能管和所述方管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溃缩槽,所述第一吸能管和所述方管的外壁均开设有三角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能管和所述方管远离所述固定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能板,所述吸能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能管,所述第二吸能管远离所述吸能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吸能管在所述吸能板的一侧外壁呈蜂窝状分布。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能够实现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和蓄电池组进行有效固定,保证了氢燃料客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具体是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锁紧组件,通过第一横梁和多组限位杆的共同作用,可以保证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固定的紧固性,且顶架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斜杆,通过斜杆、第一纵梁和限位杆能够组成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定位组件的强度和支撑力,同时第二横梁、第二纵梁和多组第一竖架围成有第二定位组件,可以保证蓄电池组件在安装后稳定性,同时第二定位组件中的锁紧板分别与第二纵梁、第二横梁、第一竖架的一侧外壁相贴紧,并且通过多组第二固定螺杆将其与第二纵梁、第二横梁、第一竖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定位组件整体的强度。
2、本发明中,由于客车的中部下方需安放蓄电池,中部上方为客座载人,因此该客车车架底盘中的第一纵梁其两端高度低于中部,可以进一步提高车架中部的承载能力,具体是通过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中的第三横梁与两组第一纵梁进行焊接固定,同时两组第三横梁通过两组呈X型分布的加固板进行固定连接,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第三横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加固组件设置于两组第二定位组件的中部,因此也能给多组蓄电池组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保证了氢燃料客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在客车发生意外碰撞时,具有良好的吸能防撞能力,避免客车发生撞击时将第二定位组件内部的蓄电池组等破坏引起自燃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客车车架底盘的安全性,具体是通过设置有防撞组件,在客车侧面发生碰撞时会首先有防撞梁相接触,防撞梁的横截面呈弧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撞梁的抗压防撞能力,当撞击力过于强大时,防撞梁会首先发生溃缩,与此同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会作用于吸能板和第一吸能管上,第一吸能管在受到撞击力会沿着其外壁的开设的溃缩槽逐渐缩短溃缩,起到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在第一吸能管溃缩的过程中,通过三角槽可以使第一吸能管延竖直方向溃缩,避免第一吸能管在溃缩的过程出现左右弯折的情况,同时固定在吸能板一侧的第二吸能管呈蜂窝结构,因此承压能力和吸能能力很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防撞组件的防撞能力,避免第二定位组件内部的蓄电池组在客车受到撞击时出现破损,保证了蓄电池组的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撞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纵梁;2、第一定位组件;2001、第一横梁;2002、斜杆;2003、安装架;2004、顶架;2005、限位杆;3、第二定位组件;3001、第二纵梁;3002、第二横梁;3003、第一竖架;3004、底架;3005、第二竖架;3006、挡杆;4、防撞组件;4001、加强架;4002、安装板;4003、吸能盒;4004、第一吸能管;4005、方管;4006、溃缩槽;4007、三角槽;4008、防撞梁;4009、吸能板;4010、第二吸能管;4011、固定罩;4012、固定板;5、加固组件;5001、第三横梁;5002、加固板;5003、第一固定螺杆;5004、第一固定螺母;5005、第三纵梁;5006、连接板;6、电池护板;7、承载板;8、锁紧组件;8001、锁紧板;8002、第二固定螺杆;8003、第二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8所示,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包括:
第一纵梁1,第一纵梁1的数目为两组,两组第一纵梁1的两端高度低于中部;
用于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一定位组件2;
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二定位组件3;
加固组件5,加固组件5位于第二定位组件3的中部;
加固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两组第一纵梁1一侧内壁的第三横梁5001,第三横梁5001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5002,加固板5002的横截面呈X型,加固板5002的数目为两组,两组加固板5002呈上下分布,加固板5002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06,连接板5006远离加固板5002的一端与另一加固板5002固定连接,连接板5006与第三横梁5001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螺杆5003,第一固定螺杆500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5004,另一第三横梁500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纵梁5005,通过加固组件5中的第三横梁5001与两组第一纵梁1进行焊接固定,同时两组第三横梁5001通过两组呈X型分布的加固板5002进行固定连接,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第三横梁500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加固组件5设置于两组第二定位组件3的中部,因此也能给多组蓄电池组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保证了氢燃料客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防撞组件4,防撞组件4设置于第二定位组件3的一侧。
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纵梁1一侧外壁的第二竖架3005,第二竖架30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架3004,底架3004的数目为两组,第二竖架3005在底架3004的顶部呈等距离分布,位于底架3004中部的第二竖架3005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杆3006,另一底架300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架3003,第一竖架30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3002,第二横梁30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3001,第二横梁3002远离第二纵梁30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纵梁1的一侧外壁上,第二横梁3002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8。
底架300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承载板7的底部设置有电池护板6,电池护板6固定连接在底架3004的底部外壁上。
锁紧组件8包括设置于第二纵梁3001和第二横梁3002一侧的锁紧板8001,锁紧板8001分别与第二纵梁3001、第二横梁3002、第一竖架3003的一侧外壁相贴紧,锁紧板8001的三侧均插接有第二固定螺杆8002,第二固定螺杆800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8003,第二定位组件3中的锁紧板8001分别与第二纵梁3001、第二横梁3002、第一竖架3003的一侧外壁相贴紧,并且通过多组第二固定螺杆8002将其与第二纵梁3001、第二横梁3002、第一竖架3003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定位组件3整体的强度。
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纵梁1一端的第一横梁2001,第一横梁20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05,限位杆20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架2004,顶架2004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架2003,安装架2003的两侧均焊接在第一横梁2001的一侧外壁上,第一纵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杆2002,斜杆2002远离第一纵梁1的一端与顶架200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横梁2001和多组限位杆2005的共同作用,可以保证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固定的紧固性,且顶架2004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斜杆2002,通过斜杆2002、第一纵梁1和限位杆2005能够组成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定位组件2的强度和支撑力。
防撞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架3005一侧外壁的安装板4002,安装板4002的一侧设置有防撞梁4008,防撞梁4008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二纵梁3001与底架30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架4001,加强架4001与安装板4002固定连接,安装板400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12,固定板40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罩4011,固定罩4011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吸能管4004,第一吸能管4004的数目为两组,第一吸能管4004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方管4005,方管4005位于两组第一吸能管4004的中部,第一吸能管4004和方管4005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溃缩槽4006,第一吸能管4004和方管4005的外壁均开设有三角槽4007,第一吸能管4004和方管4005远离固定罩40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能盒4003,吸能盒40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能板4009,吸能板400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能管4010,第二吸能管4010远离吸能板400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能盒4003的一侧内壁,第二吸能管4010在吸能板4009的一侧外壁呈蜂窝状分布,在客车侧面发生碰撞时会首先有防撞梁4008相接触,防撞梁4008的横截面呈弧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撞梁4008的抗压防撞能力,当撞击力过于强大时,防撞梁4008会首先发生溃缩,与此同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会作用于吸能板4009和第一吸能管4004上,第一吸能管4004在受到撞击力会沿着其外壁的开设的溃缩槽4006逐渐缩短溃缩,起到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在第一吸能管4004溃缩的过程中,通过三角槽4007可以使第一吸能管4004延竖直方向溃缩,避免第一吸能管4004在溃缩的过程出现左右弯折的情况,同时固定在吸能板4009一侧的第二吸能管4010呈蜂窝结构,因此承压能力和吸能能力很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防撞组件4的防撞能力,避免第二定位组件3内部的蓄电池组在客车受到撞击时出现破损,保证了蓄电池组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第一横梁2001和多组限位杆2005的共同作用,可以保证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固定的紧固性,且顶架2004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斜杆2002,通过斜杆2002、第一纵梁1和限位杆2005能够组成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定位组件2的强度和支撑力,同时第二横梁3002、第二纵梁3001和多组第一竖架3003围成有第二定位组件3,可以保证蓄电池组件在安装后稳定性,同时第二定位组件3中的锁紧板8001分别与第二纵梁3001、第二横梁3002、第一竖架3003的一侧外壁相贴紧,并且通过多组第二固定螺杆8002将其与第二纵梁3001、第二横梁3002、第一竖架3003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定位组件3整体的强度,通过加固组件5中的第三横梁5001与两组第一纵梁1进行焊接固定,同时两组第三横梁5001通过两组呈X型分布的加固板5002进行固定连接,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第三横梁500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加固组件5设置于两组第二定位组件3的中部,因此也能给多组蓄电池组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保证了氢燃料客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客车侧面发生碰撞时会首先有防撞梁4008相接触,防撞梁4008的横截面呈弧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撞梁4008的抗压防撞能力,当撞击力过于强大时,防撞梁4008会首先发生溃缩,与此同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会作用于吸能板4009和第一吸能管4004上,第一吸能管4004在受到撞击力会沿着其外壁的开设的溃缩槽4006逐渐缩短溃缩,起到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在第一吸能管4004溃缩的过程中,通过三角槽4007可以使第一吸能管4004延竖直方向溃缩,避免第一吸能管4004在溃缩的过程出现左右弯折的情况,同时固定在吸能板4009一侧的第二吸能管4010呈蜂窝结构,因此承压能力和吸能能力很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防撞组件4的防撞能力,避免第二定位组件3内部的蓄电池组在客车受到撞击时出现破损,保证了蓄电池组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纵梁(1),所述第一纵梁(1)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纵梁(1)的两端高度低于中部;
用于对氢燃料电池反应堆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一定位组件(2);
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固定安装的第二定位组件(3);
加固组件(5),所述加固组件(5)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的中部;
所述加固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第一纵梁(1)一侧内壁的第三横梁(5001),所述第三横梁(5001)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5002),所述加固板(5002)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加固板(5002)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所述加固板(5002)呈上下分布,所述加固板(5002)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06),所述连接板(5006)远离所述加固板(5002)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加固板(50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006)与所述第三横梁(5001)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螺杆(5003),所述第一固定螺杆(500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5004),另一所述第三横梁(500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纵梁(5005);
防撞组件(4),所述防撞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1)一侧外壁的第二竖架(3005),所述第二竖架(30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架(3004),所述底架(3004)的数目为两组,所述第二竖架(3005)在所述底架(3004)的顶部呈等距离分布,位于底架(3004)中部的第二竖架(3005)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杆(3006),另一所述底架(300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架(3003),所述第一竖架(30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3002),所述第二横梁(30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3001),所述第二横梁(3002)远离所述第二纵梁(30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横梁(3002)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300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底部设置有电池护板(6),所述电池护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3004)的底部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8)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3001)和所述第二横梁(3002)一侧的锁紧板(8001),所述锁紧板(8001)分别与所述第二纵梁(3001)、所述第二横梁(3002)、所述第一竖架(3003)的一侧外壁相贴紧,所述锁紧板(8001)的三侧均插接有第二固定螺杆(8002),所述第二固定螺杆(800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80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1)一端的第一横梁(2001),所述第一横梁(20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05),所述限位杆(20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架(2004),所述顶架(2004)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架(2003),所述安装架(2003)的两侧均焊接在所述第一横梁(200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纵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杆(2002),所述斜杆(2002)远离所述第一纵梁(1)的一端与所述顶架(2004)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架(3005)一侧外壁的安装板(4002),所述安装板(4002)的一侧设置有防撞梁(4008),所述防撞梁(4008)的横截面呈弧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3001)与所述底架(30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架(4001),所述加强架(4001)与所述安装板(400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0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12),所述固定板(40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罩(4011),所述固定罩(4011)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吸能管(4004),所述第一吸能管(4004)的数目为两组,所述第一吸能管(4004)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方管(4005),所述方管(4005)位于两组所述第一吸能管(4004)的中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管(4004)和所述方管(4005)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溃缩槽(4006),所述第一吸能管(4004)和所述方管(4005)的外壁均开设有三角槽(400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管(4004)和所述方管(4005)远离所述固定罩(40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能盒(4003),所述吸能盒(40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能板(4009),所述吸能板(400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能管(4010),所述第二吸能管(4010)远离所述吸能板(400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盒(4003)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吸能管(4010)在所述吸能板(4009)的一侧外壁呈蜂窝状分布。
CN202311623700.1A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Active CN117429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3700.1A CN117429508B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3700.1A CN117429508B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9508A true CN117429508A (zh) 2024-01-23
CN117429508B CN117429508B (zh) 2024-03-15

Family

ID=8954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23700.1A Active CN117429508B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95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858A (zh) * 2016-11-12 2017-03-22 杭州衡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安全防撞系统
CN207416528U (zh) * 2017-10-27 2018-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4138696U (zh) * 2020-12-22 2021-09-07 扬州市邗江金星机械厂 一种客车防腐车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858A (zh) * 2016-11-12 2017-03-22 杭州衡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安全防撞系统
CN207416528U (zh) * 2017-10-27 2018-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4138696U (zh) * 2020-12-22 2021-09-07 扬州市邗江金星机械厂 一种客车防腐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9508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15126A1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frame assembly
EP3444138A1 (en) Vehicle
CN103702893A (zh) 汽车的底部结构
US11130525B2 (en) Rear crash safety profile
CN104760554A (zh) 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
CN112455548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216120548U (zh) 一种电池框架、电池总成及车辆
CN214930131U (zh) 一种下车身框架结构
CN216709236U (zh) 防撞梁总成
CN117429508B (zh) 一种防电池包损伤的氢燃料客车车架底盘
CN214647702U (zh) 一种车载换电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7623792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身地板总成
US10703185B2 (en) Rear crash management system (CMS)
CN211731562U (zh)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物流车车架
CN213138934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的轻量化下车体平台
CN112660050B (zh) 一种车用冲撞器及车辆
CN218616866U (zh) 一种防护性强的车架总成
CN219163568U (zh) 一种新型ctc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US20240140530A1 (en)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vehicle
CN218085754U (zh) 包括后地板纵梁的汽车
CN220391013U (zh) 一种车辆的电池防撞结构
CN219215172U (zh) 前舱总成及车辆
WO2023077350A1 (zh) 一种纵梁总成及汽车底盘
CN117022455A (zh) 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
CN220483414U (zh) 车辆及其机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