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7697A -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7697A
CN117417697A CN202311567627.0A CN202311567627A CN117417697A CN 117417697 A CN117417697 A CN 117417697A CN 202311567627 A CN202311567627 A CN 202311567627A CN 117417697 A CN117417697 A CN 117417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parts
weight
polypropylene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76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千帆
邸喜强
马亚男
范云峰
李华锋
王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cky Fi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cky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cky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cky Fil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76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7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7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7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1Polyolefin, e.g.rubber
    • C09J7/243Ethylene or propyl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53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4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uilding applications e.g. wrap f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ly on one side of the carrier, e.g. sing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53/00Presence of block copolymer
    • C09J2453/006Presence of block copolymer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粘接层和设于所述粘结层至少一侧的支撑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粘结树脂、极性聚合物以及增稠剂,所述粘结树脂的熔点为60℃‑90℃,所述增稠剂的熔点为100℃‑130℃。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聚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在常温下不会出现自粘结现象。

Description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热酸碱、耐摩擦以及质轻、无毒、无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领域的装饰材料中。
以家居贴膜为例,为了降低成本并保持外观装饰效果,经常采用复合的装饰膜材料贴附于板材上的方法,如,在基材印刷后,在表面再贴合一层透明的聚丙烯保护膜。然而,在现有的装饰膜贴膜工艺中,涂胶工艺需要用到大量稀释剂且需要加热烘干,增加了能源成本且不环保;而带有热熔胶层的聚丙烯薄膜存在粘结力低,且常温下容易发生自粘结的问题,限制了聚丙烯类装饰膜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聚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在常温下不会出现自粘结现象。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丙烯薄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粘接层和设于所述粘结层至少一侧的支撑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粘结树脂、极性聚合物以及增稠剂,所述粘结树脂的熔点为60℃-90℃,所述增稠剂的熔点为100℃-130℃。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聚丙烯薄膜,通过在聚丙烯薄膜中设置粘结层和支撑层,不仅能够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结性能,还可以提升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其中,在粘结层中加入粘结树脂,能够提升粘结层的粘结性能。进一步地,粘结树脂的熔点为60℃-90℃,能够有效降低粘结层后续热贴合温度。极性聚合物的加入,能够增强粘结树脂的极性,进一步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增稠剂的加入能够有效减少聚丙烯薄膜在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地,增稠剂的熔点为100℃-130℃,该熔点下的增稠剂能够对粘结树脂的粘性进行调节,改进聚丙烯薄膜的热贴合适应性。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聚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在常温下不会出现自粘结的现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聚丙烯薄膜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中各原料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粘结树脂10重量份-30重量份,极性聚合物10重量份-30重量份和增稠剂8重量份-25重量份。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进而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性,同时还能够降低聚丙烯薄膜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粘结层中各原料组分的总质量,所述粘结树脂与所述极性聚合物的质量占比的加和为30%-50%。由此,有利于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而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树脂由乙烯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共聚制得,所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的质量为A,所述乙烯的质量为B,其中,15%≤A/(A+B)×100%≤30%。由此,有利于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而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树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脂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性聚合物的接枝率为0.5%-1.5%。由此,能够提高粘结树脂的极性,进而有利于提高粘结层的粘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性聚合物的熔点为100℃-120℃。由此,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加工难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性聚合物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包括无规聚丙烯、三元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改善粘结层的加工适应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还包括10重量份-25重量份的相容剂。由此,有利于提高粘结层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还包括15重量份-25重量份的第一增韧剂。由此,有利于提高提升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还包括0.5重量份-2重量份的第一加工助剂。由此,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加工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还包括0.05重量份-1重量份的第一防老剂。由此,有利于改善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包括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提高粘结层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的熔点为50℃-100℃。由此,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为1g/10min-15g/10min。由此,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韧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改善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由此,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加工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老剂包括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改善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8μm-20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20μm-130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包括聚烯烃和分散剂,所述聚烯烃的熔点大于或等于160℃。由此,有利于提高支撑层的耐热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中,所述支撑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聚烯烃79重量份-95重量份和分散剂4重量份-1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烯烃包括均聚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聚烯烃的总质量,所述聚烯烃中聚丙烯的质量占比为70%-9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还包括0-10重量份的第二增韧剂。由此,有利于提升聚丙烯薄膜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还包括0.5重量份-2重量份的第二加工助剂。由此,方便后续支撑层的挤出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还包括0.05重量份-1重量份的第二防老剂。由此,有利于提高支撑层的使用寿命,进而能够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包括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提高支撑层各组分的分散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的熔点为50℃-1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为0.5g/10min-10g/1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增韧剂包括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有利于提升聚丙烯薄膜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老剂包括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聚丙烯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支撑层的组分混合熔融,得第一混合物;将粘结层的组分混合熔融,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同时挤出,冷却定型后得到聚丙烯薄膜。由此,该方法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速度和降低了成本。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饰膜。由此,该装饰膜包括上述聚丙烯薄膜和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饰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饰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支撑层1、粘结层2、功能层3、印刷层4和底膜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般主要应用于地面覆盖及墙面覆盖的高分子室内装饰材料是包含一基材、一形成在该基材表面具有印刷图样的中间层,及一形成在该中间层上的顶层,且大都以热压成型的方式将该基材、该中间层,及该顶层彼此结合。目前高分子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材的材料大都使用聚氯乙烯(以下简称PVC),然而使用PVC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塑化剂改变其柔软度,市面上通行的塑化剂大多对人体有较大损害。因此,需要寻找可取代PVC而适用于高分子室内装饰要求的材料。
聚丙烯(PP)作为耐高温,抗腐蚀性强,韧性好的聚合物,本身不含有卤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综合性能优良。但PP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易粘结的缺点,而且容易受刮擦损伤,导致整体使用寿命受到很大的影响。
目前会在装饰膜的表面覆盖聚丙烯薄膜,用来保护装饰膜的表面,但是现有的聚丙烯薄膜存在粘结力低,且在常温下会发生自粘结的问题,限制了聚丙烯薄膜的应用范围。
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丙烯薄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粘接层和设于所述粘结层至少一侧的支撑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粘结树脂、极性聚合物以及增稠剂,所述粘结树脂的熔点为60℃-90℃,所述增稠剂的熔点为100℃-130℃。
例如,粘结树脂的熔点可以为60℃,65℃,70℃,75℃,80℃,90℃等,例如,增稠剂的熔点可以为100℃,105℃,110℃,115℃,120℃,130℃等,通过较高熔点的增稠剂和较低熔点的粘结树脂加入,可以利用增稠剂能够对粘结树脂的粘性进行调节,改善聚丙烯薄膜的加工适应性。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聚丙烯薄膜,通过在聚丙烯薄膜中设置粘结层和支撑层,不仅能够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结性能,还可以提升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其中,在粘结层中加入粘结树脂,能够提升粘结层的粘结性能。进一步地,粘结树脂的熔点为60℃-90℃,该熔点下的粘结树脂能够有效降低粘结层后续热贴合温度。极性聚合物的加入,能够增强粘结树脂的极性,进一步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增稠剂的加入能够降低粘结层在常温下放置的粘性,进而有效减少聚丙烯薄膜在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地,增稠剂的熔点为100℃-130℃,该熔点下的增稠剂能够对粘结树脂的粘性进行调节,改善聚丙烯薄膜的热贴合适应性。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聚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在常温下不会出现自粘结的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层中各原料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粘结树脂10重量份-30重量份,极性聚合物10重量份-30重量份和增稠剂8重量份-25重量份。
例如,所述粘结树脂可以为10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3重量份,25重量份,28重量份,30重量份等;所述极性聚合物可以为10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3重量份,25重量份,28重量份,30重量份等;所述增稠剂可以为8重量份,10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3重量份,25重量份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加入适量的粘结树脂,能够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极性聚合物中的分子内具有较强极性键,因此,适量极性聚合物的加入能够提高粘结树脂的极性,进一步提高粘结树脂的粘性,由于粘结树脂的熔点低,使得聚丙烯薄膜的加工适应性较差,通过加入适量的熔点较高的增稠剂,能够对粘结树脂进行调和,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加工适应性,而且还能够降低聚丙烯薄膜在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由此,将粘结树脂、极性聚合物以及增稠剂的质量份数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结性能同时,能够降低聚丙烯薄膜在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基于粘结层中各原料组分的总质量,所述粘结树脂与所述极性聚合物的质量占比的加和为30%-50%,例如,所述粘结树脂与所述极性聚合物的质量占比的加和可以为30%,33%,35%,40%,43%,45%,48%,50%等。通过将粘结树脂与极性聚合物的质量占比的加和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既可以提升聚丙烯薄膜的工艺适应性,又能够保证粘结层的极性,保持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同时不会出现生产过程中粘辊、粘连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树脂由乙烯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共聚制得,所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的质量为A,所述乙烯的质量为B,其中,15%≤A/(A+B)×100%≤30%,例如,可以为15%,18%,20%,23%,25%,30%等。通过粘结树脂中的极性键与基材之间形成分子间作用力,使得粘结树脂能够与基材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力,若含极性基团单体的含量低,会导致极性键数量少,降低粘接性能;若含极性基团单体的含量高,导致粘度增大,不利于后续的加工,也会影响聚丙烯薄膜的整体稳定性,此外,含量过高也会增加成本。由此,通过将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与粘结树脂的质量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得粘结层具有较强极性的同时,保证了聚丙烯薄膜的粘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含极性基团的单体指的是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的化合物。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例,其中的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为醋酸乙烯。
本发明中对于粘结树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粘结树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丙烯酸乙脂共聚物(EEA)和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中的至少一种。由此,选用上述的粘结树脂,能够进一步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同时在加工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聚合物相容性、低温性能好、柔软、易加工等特性,有利于改善聚丙烯薄膜的加工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极性聚合物的接枝率为0.5%-1.5%,例如,所述极性聚合物的接枝率可以为0.5%,0.8%,1%,1.2%,1.5%等。通过将极性聚合物的接枝率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促使极性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极性,从而能够提高粘结树脂的极性,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粘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接枝率是聚合物改性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接枝反应后接枝单体的质量占反应总单体质量的百分比。接枝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支链长度和支链结构等,进而影响其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例如,如果接枝率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改善聚合物的性能;而如果接枝率过高,可能会对聚合物的本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极性聚合物的熔点为100℃-120℃。例如,所述极性聚合物的熔点可以为100℃,105℃,110℃,115℃,120℃等。由于粘结树脂的熔点较低,会影响聚丙烯薄膜的加工适应性,而且在常温下,也会使得聚丙烯薄膜发生自粘结的现象,通过将极性聚合物的熔点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对粘结树脂的熔点进行中和,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加工适应性,同时还能够降低聚丙烯薄膜在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极性聚合物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极性聚合物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极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由此,选用上述的极性聚合物,能够进一步提高粘结层的粘结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增稠剂包括无规聚丙烯、三元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增稠剂的熔点较高,能够对粘结树脂的熔点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粘结层的加工适应性,同时也能够降低聚丙烯薄膜在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此外,上述的增稠剂价格低廉,可以降低粘结树脂的用量从而降低了粘结层的制备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层还包括10重量份-25重量份的相容剂。例如,相容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10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3重量份,25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相容剂的加入,有利于粘结层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从而增强了聚丙烯薄膜各层之间的粘结牢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相容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相容剂包括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此,选用上述的相容剂,能够有效促进粘结层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容剂的熔点为50℃-100℃。例如,可以为50℃,60℃,70℃,80℃,90℃,100℃等。通过将相容剂的熔点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有效促进粘结层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容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为1g/10min-15g/10min。例如,相容剂的熔流指数可以为1g/10min,5g/10min,9g/10min,11g/10min,13g/10min,15g/10min等。通过将相容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限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保证两层混合熔体的溶指接近,共挤时更容易一起挤出,有利于控制层厚比和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熔流指数通常用来衡量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熔料通过标准毛细管在一定时间内(一般10min)内流出的熔料克数,单位为g/10min。通常熔流指数采用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测得,根据国标GB/T3682-2000:将熔体样品装入料筒之后,再将活塞放入料筒中,把选定的负荷加到活塞上,让加负荷的活塞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将熔体物料挤出,然后测量它在一定时间内流经的长度,从而计算出熔体样品的流动速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在测定熔流指数时,选定的负荷质量为2.16kg。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层还包括15重量份-25重量份的第一增韧剂。例如,第一增韧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15重量份,18重量份,20重量份,23重量份,25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第一增韧剂的加入,能够增加粘结层的柔韧性,缩小了粘结层与其他层之间的刚性差距,提升聚丙烯薄膜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第一增韧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第一增韧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选用的第一增韧剂价格低廉,通过加入上述选用的第一增韧剂,能够增加粘结层的柔韧性,也可以降低粘结树脂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层还包括0.5重量份-2重量份的第一加工助剂。例如,所述第一加工助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5重量份,0.8重量份,1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8重量份,2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第一加工助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粘结层后续加工适应性,便于后续挤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第一加工助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第一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抗氧剂可以延缓或抑制粘结层的氧化过程,从而阻止粘结层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光稳定剂能够捕捉粘结层中的自由基,阻断光、氧老化的连锁反应,使得自由基不能持续破坏粘结层的分子链,能够有效保护粘结层,防止粘结层的降解、变色和物性减弱等问题的发生,增强粘结层的耐候性。例如,光稳定剂可以使用紫外光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并阻挡紫外线辐射的化学物质,可以将紫外能量转化为较为安全的热能。由此,选用上述的第一加工助剂,能够使得粘结层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抗老化性能和耐候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层还包括0.05重量份-1重量份的第一防老剂。例如,所述第一防老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05重量份,0.1重量份,0.3重量份,0.5重量份,0.8重量份,1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第一防老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粘结层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第一防老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第一防老剂包括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的第一防老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常被用于塑料制品中,由此,能够有效提高粘结层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8μm-20μm。例如,所述粘结层的厚度可以为8μm,10μm,13μm,15μm,18μm,20μm等。粘结层太薄,会导致粘接性能不够,粘结层太厚,会造成粘结层内部存在缺陷或空隙,剥离时从缺陷处断裂影响粘接性能。由此,通过将粘结层的厚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粘结层的粘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20μm-130μm。例如,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可以为20μm,50μm,80μm,100μm,130μm等。支撑层太薄,会造成产品耐热性、刚性、硬度等性能下降;支撑层太厚,热贴合时会影响热量传递,造成粘结层热贴合温度不够,影响粘接性能。由此,通过将支撑层的厚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有效对粘结层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粘结层发生自粘的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层包括聚烯烃和分散剂,所述聚烯烃的熔点大于或等于160℃。例如,聚烯烃的熔点可以为160℃,170℃,180℃,190℃,200℃等。在聚丙烯薄膜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聚丙烯薄膜通过热贴合的方式覆盖在基材的表面,此时保护膜的熔点若过低的话会导致支撑层出现熔化的现象,因此,通过将聚烯烃的熔点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支撑层的耐热性能,进而有效阻止因为温度过高,支撑层出现熔化现象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为:聚烯烃79重量份-95重量份和分散剂4重量份-10重量份。例如,聚烯烃的质量份数可以为79重量份,82重量份,85重量份,88重量份,90重量份,95重量份等;分散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9重量份,10重量份等;聚烯烃能够提高支撑层的耐热性能,分散剂能够有效促进支撑层中各组分的有效分散,有利于提高支撑层与粘结层之间的结构稳定性,由此,通过将聚烯烃和分散剂的重量份数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层的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聚烯烃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聚烯烃包括均聚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聚烯烃中聚丙烯的质量占比为70%-94%。例如,所述聚烯烃中聚丙烯的质量占比可以为70%,73%,76%,78%,83%,86%,89%,94%等。聚丙烯质量占比过低,会降低膜整体的耐热性硬度;聚丙烯质量占比过高,会导致相容剂和增韧剂添加量相应减少,影响膜的韧性和稳定性。由此,通过将聚烯烃中的聚丙烯的质量占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降低聚丙烯薄膜的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支撑层的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分散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分散剂包括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此,选用上述的相容剂,能够有效促进支撑层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散剂的熔点为50℃-100℃。例如,分散剂的熔点可以为50℃,60℃,70℃,80℃,90℃,100℃等。通过将分散剂的熔点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与粘结树脂物性接近,保证层间的牢度,有利于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散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为0.5g/10min-10g/10min。所述分散剂的熔流指数可以为0.5g/10min,1g/10min,3g/10min,5g/10min,7g/10min,10g/10min等。通过将分散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限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保证两层混合熔体的溶指接近,共挤时更容易一起挤出,有利于控制层厚比和兼顾聚丙烯薄膜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层还包括0-10重量份的第二增韧剂。例如,第二增韧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1重量份,3重量份,5重量份,8重量份,10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第二增韧剂的加入,能够增加支撑层的柔韧性,缩小了粘结层与支撑层之间的刚性差距,提升聚丙烯薄膜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聚烯烃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第二增韧剂包括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选用的第二增韧剂价格低廉,通过加入上述选用的第二增韧剂,能够增加支撑层的柔韧性,也可以降低聚丙烯薄膜的制作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层还包括0.5重量份-2重量份的第二加工助剂。例如,所述第二加工助剂的质量份数可以为0.5重量份,0.8重量份,1重量份,1.5重量份,2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第二加工助剂的加入,方便后续支撑层的挤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第二加工助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第二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剂可以延缓或抑制支撑层的氧化过程,从而阻止支撑层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光稳定剂能够捕捉支撑层中的自由基,阻断光、氧老化的连锁反应,使得自由基不能持续破坏支撑层中聚烯烃的分子链,能够有效保护支撑层,防止支撑层的降解、变色和物性减弱等问题的发生,增强支撑层的耐候性。例如,光稳定剂可以使用紫外光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并阻挡紫外线辐射的化学物质,可以将紫外能量转化为较为安全的热能。由此,选用上述的第二加工助剂,能够使得支撑层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抗老化性能和耐候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层还包括0.05重量份-1重量份的第二防老剂。例如,所述第二防老剂的质量份可以为0.05重量份,0.1重量份,0.3重量份,0.5重量份,0.8重量份,1重量份等。通过适量第二防老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支撑层的使用寿命,进而能够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第二防老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所述第二防老剂包括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由此,上述的第二防老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常被用于塑料制品中,由此,能够有效提高支撑层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所述聚丙烯薄膜还包括功能层3,所述功能层设于所述支撑层1远离所述粘结层2的一侧表面,所述功能层包括树脂层、UV体系层和热固化体系层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支撑层1的表面再设置上述的功能层3,能够增强聚丙烯薄膜的耐磨性与硬度。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聚丙烯薄膜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支撑层的组分混合熔融,得第一混合物。
该步骤中,将支撑层中的各组分物质:聚烯烃、分散剂,第二增韧剂,第二加工助剂和第二防老剂混合熔融,用以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2、将粘结层的组分混合熔融,得第二混合物。
该步骤中,将粘结层的各组分物质:粘结树脂、极性聚合物、增稠剂、相容剂、第一增韧剂、第一加工助剂和第一防老剂混合熔融,用以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3、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同时熔融挤出,冷却定型得到聚丙烯薄膜。
该步骤中,通过采用多层共挤的工艺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同时进行挤出操作,具体的,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各层通过不同的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各层材料通过T型模头流延到定型辊之上,再经过电晕、切边、收卷完成聚丙烯薄膜的制备。由于多层共挤薄膜是通过多层共挤吹塑或流延工艺制备而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另外进行复合或印刷等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速度和降低了成本。由此,采用多层共挤的工艺,将粘结层与支撑层共挤出成型,得到的聚丙烯薄膜与基材底膜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提高了聚丙烯薄膜的粘结性能,而且还能够阻止聚丙烯薄膜常温下自粘结现象的发生。
所述多层共挤工艺的熔融温度为150℃-230℃,例如,可以为150℃,180℃,200℃,230℃等,通过将多层共挤工艺的温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得到结构稳定性较好的聚丙烯薄膜。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饰膜,如图3所示,该装饰膜包括依次叠设的底膜层5、印刷层4和聚丙烯薄膜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聚丙烯薄膜层包括上述聚丙烯薄膜或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丙烯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饰膜综合性能较好,能够兼具较好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装饰膜的具体种类不特殊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例如,装饰膜包括家居装饰膜,可以贴合于地板、天花板、墙面、家具等的表面。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公开,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将30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2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3重量份的聚乙烯、15重量份的无规聚丙烯,10重量份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1.5重量份的第一加工助剂和0.5重量份的第一防老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EVA中的醋酸乙烯酯(VA)含量为28wt%,熔流指数为10.2g/10min;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为1%。
2)将85重量份的嵌段聚丙烯,8重量份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5重量份的聚乙烯,1.8重量份的第二加工助剂和0.2重量份的第二防老剂混合,得第二混合物。
3)采用多层共挤工艺,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分别置于两个挤出机中,粘结层和支撑层通过不同的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粘结层和支撑层的材料通过T型模头流延到定型辊之上,再经过电晕、切边、收卷,得到聚丙烯薄膜,其中,支撑层的厚度为50μm,粘结层的厚度为20μm。
实施例2-12和对比例1-3的聚丙烯薄膜,除实验参数不同外(参见表1),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3的聚丙烯薄膜的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表示没有,其中,EMA中MA的含量为24wt%,熔流指数为7.6g/10min;EAA中的AA含量为26wt%,熔流指数为7.4g/10min;EEA中的EA含量为30wt%,熔流指数为6.6g/10min。
测试与分析
在相同条件下,对上述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聚丙烯薄膜与底膜粘结力、开卷情况、层间牢度和透光率进行了表征,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与底膜粘结力:与底膜热压后剥开,之后按照《GB/T 31034-2014》中6.7项进行测试,使用型号为ETM-104B的万能拉力机进行测试。
开卷情况:收卷后放置24h,而后开卷,观察膜粘连情况。
层间牢度:测试与底膜粘接力的过程中观察剥开现象即可,剥开时正常从粘接层与底膜处分开,而有些层间牢度不好的剥离时会从支撑层与粘接层之间分开。
透光率:按照《GB/T 2410-2008》,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或零度计法对试样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
结合表2可得,实施例1-12所得到的聚丙烯薄膜剥离强度大,不易发生粘辊现象,易开卷,层间牢度大没有出现层间脱离现象,而对比例1-3所得的聚丙烯薄膜层间牢度低且易发生粘辊现象。由此,通过极性聚合物材料与粘结树脂共混得到的粘结层对基材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同时收卷后常温放置不易粘连,且开卷方便。在经过湿热老化或高温蒸煮后,聚丙烯薄膜依旧保持良好的粘结力。此外,通过功能设计,将热熔胶粘结层与支撑层材料采用多层共挤工艺共挤制备聚丙烯薄膜,无需再进行淋涂胶层,可直接用热贴合的方式与基材进行粘结。
对比例1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在制备和开卷过程不够顺畅,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粘辊现象,收卷后粘连表观容易出现褶皱,不易开卷,且出现层间脱离现象。对比例2取消了粘结层中的粘结树脂与极性聚合物组份,极性组分的缺失削弱粘结层与印刷层之间相互渗透的协同作用,导致热复合结构的界面结合力也偏低,粘结强度降低。对比例3由于两层极性差异和刚性差异较大,虽然制备和开卷顺畅,但热贴合后剥离过程中发生了层间脱离现象。表中对比例1和对比例3的粘结力不易测得,主要是由于膜层之间出现了分层现象,单层粘结层膜与基材热贴合之间的剥离力很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些实施方案”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层和设于所述粘结层至少一侧的支撑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粘结树脂、极性聚合物以及增稠剂,所述粘结树脂的熔点为60℃-90℃,所述增稠剂的熔点为10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中各原料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粘结树脂10重量份-30重量份,极性聚合物10重量份-30重量份和增稠剂8重量份-2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粘接层中原料组分的总质量,所述粘结树脂与所述极性聚合物的质量占比的加和为30%-50%;和/或,
所述粘结树脂由乙烯和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共聚制得,所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的质量为A,所述乙烯的质量为B,其中,15%≤A/(A+B)×100%≤30%;和/或,
所述粘结树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脂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极性聚合物的接枝率为0.5%-1.5%;和/或,
所述极性聚合物的熔点为100℃-120℃;和/或,
所述极性聚合物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增稠剂包括无规聚丙烯、三元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原料组分还包括:
10重量份-25重量份的相容剂;
15重量份-25重量份的第一增韧剂;
0.5重量份-2重量份的第一加工助剂;
0.05重量份-1重量份的第一防老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包括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相容剂的熔点为50℃-100℃;和/或,
所述相容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为1g/10min-15g/10min;和/或,
所述第一增韧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一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一防老剂包括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8μm-20μm;和/或,
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20μm-130μm;和/或,
所述支撑层包括聚烯烃和分散剂,所述聚烯烃的熔点大于或等于1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
所述支撑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聚烯烃79重量份-95重量份和分散剂4重量份-10重量份;
所述聚烯烃包括均聚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任选地,基于所述聚烯烃的总质量,聚丙烯的质量占比为70%-94%;
还包括0-10重量份的第二增韧剂;
还包括0.5重量份-2重量份的第二加工助剂;
还包括0.05重量份-1重量份的第二防老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分散剂的熔点为50℃-100℃;和/或,
所述分散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流指数为0.5g/10min-10g/10min;和/或,
所述第二增韧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防老剂包括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支撑层的组分混合熔融,得第一混合物;
将粘结层的组分混合熔融,得第二混合物;
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同时挤出,冷却定型后得到聚丙烯薄膜。
10.一种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聚丙烯薄膜或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聚丙烯薄膜。
CN202311567627.0A 2023-11-22 2023-11-22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ending CN117417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627.0A CN117417697A (zh) 2023-11-22 2023-11-22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627.0A CN117417697A (zh) 2023-11-22 2023-11-22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7697A true CN117417697A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7627.0A Pending CN117417697A (zh) 2023-11-22 2023-11-22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76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2388B (zh)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P0891255B1 (en) Use of silicone-free release films in a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US6437046B1 (en) Low-acid ethylene copolymer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of LDPE to aluminum foil in extrusion coating
CN101391501B (zh) 纸塑热复合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RU2475362C2 (ru) Биаксиально ориентированная пленка
CN1922281B (zh) 用于共挤出阻隔膜的改进透明度的粘合剂组合物
EP2370538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dhesive articles
CA2580686C (en) Thermoplastic olefin polymer blend and adhesive films made therefrom
KR101324000B1 (ko) 이형성 수지 조성물과 그 성형체 및 적층체
CN111925738B (zh) 一种易解卷自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A2378399A1 (en) Ethylene acid copolymer with enhanced adhesion
CN113817105A (zh) 一种玻璃钢夹层用高粘结强度eva胶片的制备方法
CN103906817A (zh) 受控剥离的层合物粘合膜
CN117417697A (zh) 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1633258A (zh) 无胶热复合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H08118531A (ja) 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積層シート
US20070218263A1 (en) Thermal laminating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123964B2 (en) Film composition for paper thermal lamination application
KR101099461B1 (ko) 보호필름
JP4610136B2 (ja) プリントラミネート用フィルム
JP4761489B2 (ja) 表面保護用積層フィルム
CN117701190A (zh) 保护膜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保护膜
JP4432642B2 (ja) 離型性樹脂組成物
JP2021523955A (ja)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を有する多層構造体における結合層として使用するための樹脂
CN113978087A (zh) 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