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5982A - 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 Google Patents
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15982A CN117415982A CN202311437411.2A CN202311437411A CN117415982A CN 117415982 A CN117415982 A CN 117415982A CN 202311437411 A CN202311437411 A CN 202311437411A CN 117415982 A CN117415982 A CN 1174159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core
- horizontal direction
- driving
- mold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5—Mounting of moulds or mould support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所述模芯连接结构包括座体和抵持件,所述抵持件沿上下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所述抵持件的下端形成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端部分别形成朝上、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抵持面,所述抵持部用于伸入对应的模芯的配合槽内,且使得两个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台阶面抵紧配合,从而实现上下方向的吊装连接,能够将模芯挂装,通过外部机构移动模芯使得其与所述抵持件在水平方向相对运动,从而进行模芯的组装和拆卸,在不同规格的模芯上均设置配合槽即可实现与抵持件的多对一配合,操作方式更简单,便于快速拆装,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产品零组件组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热压模具、注塑模具、纸塑模具等模具加工中,各类产品基于其不同的外形结构都是单独匹配模具的,由于不同模具的型腔结构不同,因此大多数的模架也都是针对各模具进行单独调整加工,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对柔性可延展伸缩物料进行延展和贴覆的加工模具,还需要适配模芯中的活动部件,造成整体成本较高,且在更换加工产品时需要将整体拆卸,耗费时间长,影响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使得模芯的拆卸和安装更为方便,并且拆装方式更加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模芯连接结构,用以连接上端形成有配合槽、且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下的台阶面的模芯,所述模芯连接结构包括:
座体;
抵持件,沿上下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所述抵持件的下端形成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端部分别形成朝上、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抵持面,所述抵持部用于伸入对应的模芯的配合槽内,且使得两个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台阶面抵紧配合。
可选地,所述抵持部具有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相交,其中:
所述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面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抵持部的下端面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朝上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侧面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上下向均匀分布、且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驱动臂,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且位于所述抵持件的侧方,所述驱动臂朝向所述抵持件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沿第二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对应多个所述通槽呈倾斜设置,部分所述凸块插置于部分所述通槽内,以在所述驱动臂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的过程中驱使所述抵持件上下活动;以及,
驱动部,设于所述座体上,用以驱使所述驱动臂活动。
可选地,所述抵持件处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多个所述通槽;
所述驱动臂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与两个所述驱动臂驱动连接,以驱使两个所述驱动部同步运动;和/或,
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至所述座体上,所述导向座在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的侧面贯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之间贯设有沿上下向设置、且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供所述抵持件穿设,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供两个驱动臂穿设。
可选地,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对应配合的两个定位销和两个定位槽,所述两个定位销用于设于所述座体上和模芯其中之一上,所述两个定位槽用于设于所述座体上和模芯其中另一上。
可选地,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侧面的下部内凹以将所述抵持件分隔形成所述抵持部和主体部,所述抵持件的各内凹处在第一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侧贯通设置,以形成配合通道;
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至所述主体部,且至少部分遮挡两个所述配合通道,以形成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用于与模芯的配合槽的台阶处形成的限位面相抵。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用模架,包括:
上述的模芯连接结构;
上模架,所述上模架形成所述模芯连接结构的座体;
下模架,设于所述上模架下方,用于供放有待加工组合件的流通工装放置,所述下模架和所述上模架可沿上下向相对运动;以及,
模芯,所述模芯的上端面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下设置的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配合槽与所述抵持部的外形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侧面的下部内凹以将所述抵持件分隔形成所述抵持部和主体部,所述抵持件的各内凹处在第一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侧贯通设置,以形成配合通道,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至所述主体部,且至少部分遮挡两个所述配合通道,以形成抵挡部;
所述配合槽的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遮挡块,各所述遮挡块的侧面的上方设有凹槽以形成朝侧向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抵挡部相抵。
可选地,所述模芯包括支撑板和设于所述支撑板周侧、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板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的多个滑块,所述支撑板上对应所述多个滑块开设有多个避让孔;
所述通用模架还包括滑块驱动结构,所述滑块驱动结构包括多个连接件,设于所述上模架的下端面,且沿所述上模架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连接件朝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滑动,用于伸入多个所述避让孔内且连接所述模芯的多个滑块;
位于所述模芯中部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避让孔之间设置所述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个所述两个避让孔设置,以使得所述抵持件能够自其中一个所述避让孔伸入,且在所述模芯水平活动的过程中伸入所述配合槽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抵持件的抵持面与所述模芯的台阶面抵紧配合,从而实现上下方向的吊装连接,能够将模芯挂装,通过外部机构移动模芯使得其与所述抵持件在水平方向相对运动,从而进行模芯的组装和拆卸,在不同规格的模芯上均设置配合槽即可实现与抵持件的多对一配合,操作方式更简单,便于快速拆装,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通用模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模芯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抵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抵持件、驱动臂和挡板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模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模芯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通用模架合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实现不同规格的模芯的快速拆装,图1至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通用模架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2,通用模架1000包括上模架200、下模架300、模芯400和模芯连接结构100,所述上模架200形成所述模芯连接结构100的座体,所述下模架300设于所述上模架200下方,用于供放有待加工组合件的流通工装放置,所述下模架300和所述上模架200可沿上下向相对运动;所述模芯400的上端面开设有配合槽410,所述配合槽410的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下设置的台阶面420,以与所述模芯连接结构100配合实现安装。在更换不同规格的产品时通过所述模芯连接结构100的配合方式,更换不同的模芯400即可与位于所述下模架300上的对应匹配的流通配合,进行产品零件的加工,通用性好,拆装速度更快,节约时间,有利于加快生产节拍,同时,对于部分对温度加工有要求的工况,模架的通用化也有利于保持加工温度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用模架1000可以应用在压力模具中,可以是冷压模具、热压模具甚至是纸塑模具,所述通用模架1000上可以仅设置单穴加工也可以设置多穴加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应当了理解的是,可以控制所述上模架200下压或者所述下模架300上抬以实现模芯400和产品的接触,即实现合模配合,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或者其他的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上模架200下压,以与固定的所述下模架300配合实现合模加工。
具体的,所述锁合结构100包括座体和抵持件1,所述抵持件1沿上下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所述抵持件1的下端形成抵持部1a,所述抵持部1a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端部分别形成朝上、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抵持面11,所述抵持部1a用于伸入对应的模芯400的配合槽410内,且使得两个所述抵持面11与所述台阶面420抵紧配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抵持件1的抵持面11与所述模芯400的台阶面420抵紧配合,从而实现上下方向的吊装连接,能够将模芯400挂装,随着所述抵持件1的上移,带动所述模芯400能够被装配至所述上模架200的指定位置,从而进行后续的加工,通过外部机构移动模芯400使得其与所述抵持件1在水平方向相对运动,从而进行模芯400的组装和拆卸,在不同规格的模芯400上均设置配合槽410即可实现与抵持件1的多对一配合,操作方式更简单,便于快速拆装,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考虑到模芯400挂装的稳定性,所述抵持面11和所述台阶面420应当均呈水平设置,从而避免在模芯400被挂置悬空过程中从所述抵持件1上滑落,使得配合后具备垂直的作用力。
为了便于模芯400与抵持件1配合时的导向,所述抵持部1a具有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相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1a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面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倾斜设置;即所述抵持件1的侧面倾斜,其仰视图类似于梯形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1a的下端面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朝上倾斜设置。相应的所述配合槽410与所述抵持部1a的外形相适配。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1a在第二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和底面均呈倾斜设置,此时,抵持部1a呈现出一侧厚度大一侧厚度小的T型钩的结构形式。上述几种对抵持件1和配合槽410的倾斜设计,斜面配合的形式能够起到良好的导正效果,即使初始装配的时候模芯400与抵持件1的配合方向偏移,也能够依靠斜面配合自动找正,并且使得模芯400在拆除卸过程中更加顺滑,不容易因受到环境温度、材质而造成的零件膨胀的影响而卡滞。同时,在操作人员或者外部机械手与模芯400分离,使其被悬空挂置在抵持件1上时,斜面配合的结构形式能够使得模芯400沿着斜面的倾斜方向被保持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为在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其方向均为相对而言的。
本发明不限制所述抵持件1实现上下活动的驱动形式,例如,可以采用滚珠螺母搭配立式设置的丝杆的形式,通过滚珠螺母与所述抵持件1配合,从而在丝杆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时抵持件1能够随着滚珠螺母上下活动,又或者,采用减速齿轮组搭配齿条、杠杆零件组合死点锁固设计等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至图4,所述抵持件1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侧面设有多个通槽12,多个所述通槽12沿上下向均匀分布、且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模芯连接结构100还包括驱动结构2,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臂21和驱动部22,所述驱动臂21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且位于所述抵持件1的侧方,所述驱动臂21朝向所述抵持件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凸块211,多个所述凸块211沿第二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对应多个所述通槽12呈倾斜设置,部分所述凸块211插置于部分所述通槽12内,以在所述驱动臂21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的过程中驱使所述抵持件1上下活动,所述驱动部22设于所述座体上,用以驱使所述驱动臂21活动。所述驱动臂21呈水平设置,所述抵持件1呈上下向设置,在配合时,部分所述凸块211始终置于部分所述通槽12内,在驱动部22在被动平移时,原处在通槽12内的凸块211滑出,其他凸块211沿着配合方向伸入,保持了抵持件1始终被驱动臂21所限定,不会自然脱落,而是始终进行相对运动,通过倾斜的凸块211和倾斜的通槽12的配合,将驱动臂21的水平方向的驱动力转换为抵持件1的上下活动,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凸块211应当由下至上朝所述驱动臂21活动方向延伸,保证所述凸块211和所述通槽12的匹配度,所述凸块211的长度应当大于所述通槽12的长度,从而保证始终有凸块211处在所述通槽12内的配合状态。所述凸块211和所述通槽12的倾斜角度合理设计即可,可以是30°、40°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所述抵持件1能够向下或者向上活动,因此,所述座体即所述上模架200上应当对应设置避空位置,以保证所述抵持件1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22设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臂21通过驱动气缸进行水平驱动,所述驱动部22还可以是电动推杆、丝杠结构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和驱动力,所述抵持件1处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多个所述通槽12;所述驱动臂21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抵持件1在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侧。从而为所述抵持件1相对的两侧提供平衡的驱动力,避免单侧驱动造成的抵持件1偏转,同时,两个驱动臂21共同配合能够提高对抵持件1的连接强度,从而适应更大重量范围的模芯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22与两个所述驱动臂21驱动连接,以驱使两个所述驱动部22同步运动,基于该实施例,为了保证所述驱动部22的同步驱动效果,两个所述驱动臂21的端部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接为一体,所述驱动部22与所述连接板驱动连接,不仅能够保证两个驱动臂21的同步性,而且在组装后固定了两个驱动臂21之间的间距,提高了配合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个驱动部22分别驱动两个驱动臂21,通过程序设定控制两个驱动部22同步工作,同样能够实现同步驱动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2还包括导向座23,所述导向座23固定至所述座体上,所述导向座23在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的侧面贯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之间贯设有沿上下向设置、且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供所述抵持件1穿设,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供两个驱动臂21穿设。即所述导向座23设置为三通的结构形式,两个第一导向孔起到对两个驱动臂21良好的导向效果,所述第二导向孔与所述抵持件1间隙配合,应当理解的是,在设计过程,虽然各导向孔与对应的零件间隙配合以实现导向和供零件穿设的目的,但是该间隙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避免零件配合偏转和活动卡滞。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芯400通过外部的机械手或者人工被安装,从而被所述抵持部1a吊装,抵持部1a与模芯400的配合是粗定位,当外部机械手撤离或者操作人员松开模芯400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定位配合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芯连接结构100还包括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对应配合的两个定位销31和两个定位槽,所述两个定位销31用于设于所述座体上和模芯400其中之一上,所述两个定位槽用于设于所述座体上和模芯400其中另一上。采用定位销31进行精定位,两个定位销31优选呈对角线设置,从而基于定位销31确定模芯400的位置,应当理解的是,在定位销31与定位槽配合的过程中,所述抵持部1a在所述配合槽410内的位置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31设置在所述上模架200上,在装配过程中,先驱使所述抵持件1向下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抵持部1a处在定位销31的下方,通过移动模芯400使其能够与所述抵持部1a配合,此时定位销31与模芯400不接触,驱使所述抵持件1上移,在提拉模芯400的过程中,所述定位销31插置在模芯400上的定位槽内,当提拉到指定位置时,完成模芯400的定位和装配。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和图5,所述抵持件1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侧面的下部内凹以将所述抵持件1分隔形成所述抵持部1a和主体部1b,所述抵持件1的各内凹处在第一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侧贯通设置,以形成配合通道;所述模芯连接结构100还包括挡板4,所述挡板4固定至所述主体部1b,且至少部分遮挡两个所述配合通道,以形成抵挡部41,所述抵挡部41用于与模芯400的配合槽410的台阶处形成的限位面430相抵。在所述抵持部1a与所述模芯400装配过程中,所述挡板4可以起到装配限位的作用,当所述挡板4与所述限位面430抵紧,模芯400无法再继续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抵持部1a与配合槽410呈斜面配合时,在装配过程中,二者随着斜面配合会越压越紧,这就存在拆卸的时候不容易将二者分离,此时由于所述挡板4的设置,对斜面配合的程度进行了限制,避免了出现越压越紧的状态,从而改善了模芯400与抵持部1a拖拽分离困难的问题。
具体的,在所述主体部1b上设置凹槽,将所述挡板4的局部嵌入在所述凹槽内以实现配合,进一步可以通过加装螺钉或者粘接的方式加固,设置所述挡板4外表面与所述主体部1b的侧表面平齐,从而不会影响抵持件1本身与座体和配合孔的尺寸,保证良好的配合间隙。
所述模芯400的结构中,所述配合槽410的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遮挡块,两个遮挡块朝向槽底的端面即作为台阶面420,即形成倒扣的结构形式,各所述遮挡块的侧面的上方设有凹槽以形成朝侧向设置的限位面430,所述限位面430与所述抵挡部41相抵。从而在所述抵持部1a相对活动一段距离以后,被所述限位面430阻挡。
本发明不限制所述通用模架1000的加工场景,例如可以是对一侧敞开的壳体结构的底面进行柔性物料贴合,也可以是对其侧面进行柔性物料贴合,基于不同的工艺需求,模芯400的结构形式不同。可以通过设置较长的配合槽410,其中部位置形成遮挡块,从而使得抵持件1能够伸入配合槽410内,又能够相对平移与遮挡块抵紧挂持。也可以是在配合槽410的侧部设置避空部分,以供抵持件1能够伸入避空部分并从所述配合槽410的侧开口处伸入所述配合槽410内。
在通过热压模具将柔性的布料在具有曲面的手机壳上贴覆的使用工况中,请参照图6至图7,所述模芯400包括支撑板400a和设于所述支撑板400a周侧、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板400a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的多个滑块400b,所述支撑板400a作为安装基础,起到支撑的效果,所述多个滑块400b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彼此远离以拉伸柔性物料,使其延伸至于手机壳的内腔壁相适配,所述多个滑块400b可以彼此远离以在合模时避让产品以及在开模时与柔性物料分离以脱模,本实施例中模芯400上设置了8个滑块400b,分别对应手机壳的四个转角和四个直边,对应直边的滑块400b在横向或者纵向滑动,对应转角的滑块400b沿斜向滑动。基于上述模芯400的结构,在通用模架1000的设置中,需要保证在不同规格的模芯400装配后仍能够实现对多个滑块400b的驱动,因此,所述支撑板400a上对应所述多个滑块400b开设有多个避让孔440,所述通用模架1000还包括滑块驱动结构500,所述滑块驱动结构500包括多个连接件510,设于所述上模架200的下端面,且沿所述上模架200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连接件510朝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滑动,用于伸入多个所述避让孔440内且连接所述模芯400的多个滑块400b;所述多个连接件510以所述上模架200作为安装基础,本身能够滑动配合,在模芯400装配后,能够与各滑块400b连接,从而在受到驱动时能够带动滑块400b在其对应的滑动方向上滑动,实现撑开柔性物料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各所述连接件510可以分别驱动也可以同时驱动,考虑到各连接件510的滑动方向并不相同,因此,优选将对应斜向活动连接件510的驱动与对应正向活动的连接件510的驱动分开,从而避免多个连接件510同时外扩或者内缩时会彼此干涉,上述提到的正向活动为横向或者竖向方向。
基于这种配合形式下,在位于所述模芯400中部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避让孔440之间设置所述配合槽410,所述配合槽410两个所述两个避让孔440设置,以使得所述抵持件1能够自其中一个所述避让孔440伸入,且在所述模芯400水平活动的过程中伸入所述配合槽410内。在装配过程中,先驱使所述抵持件1向下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抵持部1a处在连接件510的下方,且二者具有较大的间距,抵持部1a能够通过其中一个所述避让孔440插装在所述配合槽410内,此时连接件510与模芯400不接触,驱使所述抵持件1上移,在提拉模芯400的过程中,各所述连接件510伸入各自对应的避让孔440内,从而实现避让孔440的通用,有利于结构紧凑布置。
基于模芯400的结构形式,由于滑块400b的内缩过程不涉及成型加工,因此其内缩行程较为宽泛,而滑块400b的外扩过程是对柔性物料的延展过程,因此对于外扩行程的精度要求较高,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所述多个连接件510设置的多个限位块,各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安装至上模架200的对应位置,用于在各所述滑块400b活动过程中与其背向所述上模架200中心的一侧相抵。所述限位块作为硬限位能够与所述滑块400b相抵,限制其外拉的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当模芯400上本身设置了对滑块400b外扩的限位结构时,所述限位块可以拆除不使用,当然,若所述限位块的限位行程大于模芯400本身设置的限位行程,此时不会对滑块400b的位移造成影响,也可以不拆除。同时,所述模芯400还包括多个弹簧和多个压块,所述多个弹簧设于所述多个凹槽内;所述多个压块固定至所述支撑板400a的侧表面,且与所述多个滑块400b对应,所述多个压块用以与所述多个弹簧抵紧配合。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所述压块的设置,所述滑块400b始终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位置,即处在自然缩回的状态,这样设置有利于在快拆配合时使得不同规格的模芯400的初始状态接近,均处于缩回状态,便于所述连接件510的安装适配,所述滑块400b在初始时形成的避让间隙应当保证所述连接件510的局部能够穿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滑块400b被带动活动,使得所述弹簧被压缩,也能够对滑块400b提供一定的压紧力,有利于滑块400b和连接件510的紧密贴合。压块与限位块共同配合便于实现多个滑块400b的聚拢和发散。
进一步的,当该通用模架1000对应热压模具时,在上模架200上设置多个加热棒,加热棒的热量通过通过导热的模板传递给模芯400,从而实现对模芯400的加热。此时,上模架200上的部分模板对应设置为隔热板,从而避免顶板受温度影响长时间使用发生变形。
除此之外,所述上模架200由多个板材组合而成,所述驱动臂21设置在部分板材之间,可以设置相应的导槽以便于驱动臂21的安装配合和活动导向,相应的,在各板材上设置对应的通孔以供所述抵持件1穿设活动。
请参照图2和图8,所述上模架200包括顶板、设在顶板上的安装框以及叠设在安装框内的多个模板,位于上方的模板为隔热板,下端的模板设置多个加热棒,多个模板与安装框之间形成空腔,从而缓解由于金属模板和金属安装框接触导致热量散热的情况,减少热量的损失。应当理解的是,安装框和相应的模板上设置避空槽或者避空孔让相应的零件能够安装或者穿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以连接上端形成有配合槽、且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下的台阶面的模芯,所述模芯连接结构包括:
座体;
抵持件,沿上下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所述抵持件的下端形成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端部分别形成朝上、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抵持面,所述抵持部用于伸入对应的模芯的配合槽内,且使得两个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台阶面抵紧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具有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相交,其中:
所述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面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抵持部的下端面由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朝上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侧面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上下向均匀分布、且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驱动臂,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座体,且位于所述抵持件的侧方,所述驱动臂朝向所述抵持件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沿第二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对应多个所述通槽呈倾斜设置,部分所述凸块插置于部分所述通槽内,以在所述驱动臂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的过程中驱使所述抵持件上下活动;以及,
驱动部,设于所述座体上,用以驱使所述驱动臂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处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多个所述通槽;
所述驱动臂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与两个所述驱动臂驱动连接,以驱使两个所述驱动部同步运动;和/或,
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至所述座体上,所述导向座在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的侧面贯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之间贯设有沿上下向设置、且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供所述抵持件穿设,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供两个驱动臂穿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对应配合的两个定位销和两个定位槽,所述两个定位销用于设于所述座体上和模芯其中之一上,所述两个定位槽用于设于所述座体上和模芯其中另一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侧面的下部内凹以将所述抵持件分隔形成所述抵持部和主体部,所述抵持件的各内凹处在第一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侧贯通设置,以形成配合通道;
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至所述主体部,且至少部分遮挡两个所述配合通道,以形成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用于与模芯的配合槽的台阶处形成的限位面相抵。
8.一种通用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模芯连接结构;
上模架,所述上模架形成所述模芯连接结构的座体;
下模架,设于所述上模架下方,用于供放有待加工组合件的流通工装放置,所述下模架和所述上模架可沿上下向相对运动;以及,
模芯,所述模芯的上端面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下设置的台阶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与所述抵持部的外形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在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两侧面的下部内凹以将所述抵持件分隔形成所述抵持部和主体部,所述抵持件的各内凹处在第一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侧贯通设置,以形成配合通道,所述模芯连接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至所述主体部,且至少部分遮挡两个所述配合通道,以形成抵挡部;
所述配合槽的槽口处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遮挡块,各所述遮挡块的侧面的上方设有凹槽以形成朝侧向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抵挡部相抵。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支撑板和设于所述支撑板周侧、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板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的多个滑块,所述支撑板上对应所述多个滑块开设有多个避让孔;
所述通用模架还包括滑块驱动结构,所述滑块驱动结构包括多个连接件,设于所述上模架的下端面,且沿所述上模架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连接件朝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滑动,用于伸入多个所述避让孔内且连接所述模芯的多个滑块;
位于所述模芯中部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避让孔之间设置所述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两个所述两个避让孔设置,以使得所述抵持件能够自其中一个所述避让孔伸入,且在所述模芯水平活动的过程中伸入所述配合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37411.2A CN117415982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37411.2A CN117415982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5982A true CN117415982A (zh) | 2024-01-19 |
Family
ID=8952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37411.2A Pending CN117415982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15982A (zh) |
-
2023
- 2023-10-31 CN CN202311437411.2A patent/CN11741598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36185U (zh) | 一种模具装配设备 | |
CN117415982A (zh) | 模芯连接结构及通用模架 | |
CN206643210U (zh) | 一种汽车摄像头屏蔽壳铆接模具结构 | |
CN117067453A (zh) | 通用模架及压力加工设备 | |
CN205254617U (zh) | 互换载板及夹具 | |
CN117884600A (zh) | 一种压铸模具的通用模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1086133A (zh) | 一种模具复合侧抽芯机构 | |
CN218083811U (zh) | 一种快速换模的成型结构 | |
CN210911737U (zh) | 一种起动机前端盖打标记的工装 | |
CN111546573B (zh) |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装夹系统 | |
CN117103521A (zh) | 锁合结构及通用模架 | |
CN111331353A (zh) | 双层内灯罩与反射镜的装配装置 | |
CN116039111B (zh) | 多穴压力加工设备 | |
CN213469477U (zh) | 一种基于多气缸侧抽芯技术的熔模铸造模具 | |
CN209773387U (zh) | 一种芯盒 | |
CN110149035B (zh) | 一种发卡线圈成型模具及发卡线圈成型工艺方法 | |
CN211105206U (zh) | 一种冷冻变温送风接头组件的成型装置 | |
CN209794442U (zh) | 具有弹性顶出复位机构的内分型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 | |
KR20100104652A (ko) | 공용 다이베이스가 구비된 엔진 트랜스미션 다이캐스팅 금형 | |
CN210100271U (zh) | 一种方桩模具及包含该模具的模具组 | |
CN113305991A (zh) | 一种水泥预制构件制作自动化成型机械 | |
CN211362767U (zh) | 用于连接内、外模板的锁紧装置及具有该锁紧装置的模具 | |
CN215544255U (zh) | 一种试制上下翻边工序共用模具 | |
CN216329795U (zh) | 一种斜楔机构、成型组件及模具 | |
CN221983695U (zh) | 一种杯脚冲压抱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