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3145A - 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3145A
CN117413145A CN202280039809.8A CN202280039809A CN117413145A CN 117413145 A CN117413145 A CN 117413145A CN 202280039809 A CN202280039809 A CN 202280039809A CN 117413145 A CN117413145 A CN 117413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ielding
panel
roto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98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k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k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k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k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13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3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24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 B01D46/26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rot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1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onal use of mechanical effects, e.g. gravity
    • B03C3/155Filt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9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electrical means, e.g. by apply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high volt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公开了能够容易地将内部消毒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具备:环状的转子;过滤器单元,被安装于转子,包括被弯折为波状的过滤器;马达,使转子旋转;连接部件,将转子与马达的旋转轴相连;高压电极,连续地进行电晕放电;电源,对高压电极附加电压;壳体,收容转子和过滤器单元;以及将设置在壳体的空气吸入口及空气排出口分别开闭的机构。空气净化器被接地,在高压电极与空气净化器的零件之间进行电晕放电。在过滤器单元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如果在将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封闭的状态下使转子旋转,则穿过过滤器后的空气经过空隙而回到被过滤器包围的空间。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各种利用风扇和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它们的原理是,使用风扇将空气强制地送入到过滤器并使其穿过过滤器,由此使过滤器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捕捉而将空气净化。通常较多被使用的空气净化器是将风扇和过滤器完全分离、由风扇将风吹到过滤器的类型的空气净化器。因此,为了将被收集于过滤器的细菌、病毒杀灭,如专利文献1那样,需要另外设置旁通路径,将被从风扇排出的空气送到另外设置的次氯酸供给机构后向过滤器供给。
本申请的发明人们先是发现,将过滤器弯折为波状并且使该过滤器自身旋转,由此能够使过滤器拥有叶轮的叶片和过滤器的功能这两者,通过这样,如果是相同的性能则能够比以往的空气净化器小型化,将基于该原理的空气净化器及加湿机进行了专利申请(专利文献2)。进而发现,在该在先申请的空气净化器及加湿机中,将前述过滤器用导电性材料构成并且在特定的位置设置高压电极,对过滤器与高压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器及加湿机的效率,对于基于该原理的空气净化器及加湿机取得了专利(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105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209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350031号刊登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卫生上希望从空气净化器排出的被净化后的空气中不包含活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在公知的空气净化器中,以过滤器为首将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消毒并不容易。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消毒的新的空气净化器。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想到,在将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封闭的状态下,使过滤器旋转并且进行电晕放电,由此能够使包含由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的空气在空气净化器内部循环而进行消毒,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具备:转子,是环状的转子,能够以经过其截面的圆的中心且与该截面直行的线为旋转轴旋转;过滤器单元,是被安装于该转子、作为整体为圆筒形的过滤器单元,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将包括该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内侧区域包围,被弯折为波状以在该转子的半径方向上形成凹凸;旋转机构,用来使前述转子旋转;连接部件,将前述转子与前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相连;高压电极,设置在被前述过滤器包围的空间内,连续地进行电晕放电;对该高压电极附加电压的机构;壳体,是收容前述转子及前述过滤器单元的壳体,具有从外部将应净化的空气向被前述过滤器包围的空间内吸入的空气吸入口和将经过前述过滤器而被排出的空气向壳体外部排出的空气排出口;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开闭的机构;以及将前述空气排出口开闭的机构;前述空气净化器被接地,在前述高压电极与构成前述空气净化器的零件之间进行电晕放电;在前述过滤器单元与前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如果在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封闭的状态下使前述转子旋转,则穿过前述过滤器后的空气经过前述空隙回到被前述过滤器包围的空间。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的至少某一方由设置在面板的多个开口构成,所述面板构成前述壳体的一部分,在该面板的内侧配置有遮蔽板,该遮蔽板具有与设置在前述面板的多个开口的各自对应的多个开口,各开口与开口之间构成遮蔽部,前述遮蔽板能够往复运动,该遮蔽板在将前述面板的开口封闭时,各遮蔽部处于将各面板的开口遮蔽的位置,在将前述面板的开口打开时,设置在前述遮蔽板的前述多个开口分别处于与前述面板的开口连通的位置。
(3)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在前述面板,设置有1根或多根肋,在前述遮蔽板,设置有与该肋对应的槽,在前述肋嵌合于该槽的状态下,前述遮蔽板相对于前述前部面板相对地滑动。
(4)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具备与前述遮蔽板连接的凸轮和使该凸轮的旋转轴旋转的马达,前述遮蔽板的往复运动借助由使该马达的旋转轴旋转带来的前述凸轮的旋转而被进行。
(5)如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的至少一方由设置在格栅的多个开口构成,所述格栅构成前述壳体的一部分,将该开口开闭的机构由将前述格栅覆盖的遮蔽膜构成,该遮蔽膜具备具有与前述格栅的前述多个开口对应的多个开口的开放划区和不具有开口的封闭划区,该遮蔽膜能够移动以使前述开放划区及前述封闭划区分别被配置在将前述格栅覆盖的位置。
(6)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具备将前述遮蔽膜的两端分别固定的两根卷辊(roll),具备使该两根卷辊分别旋转的两个马达,前述遮蔽膜通过使该两根卷辊旋转而将膜卷取到某个卷辊,前述开放划区及前述封闭划区能够移动。
(7)如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与前述高压电极进行电晕放电的前述零件是从由前述转子、前述过滤器单元及前述连接部件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
(8)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在前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前述空气吸入口,在侧面开设有前述空气排出口,该空气吸入口和该空气排出口被单一的开闭机构同时开闭。
(9)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前述壳体由下部面板和将该下部面板遮盖的上部面板构成,前述开闭机构是以与该上部面板内接的方式配置的遮蔽部件,是具有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遮蔽的遮蔽部的遮蔽部件。
(10)如(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前述上部面板为碗形,从该上部面板的上表面到侧面形成有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的上部区域作为前述空气吸入口发挥功能,该多个狭缝的侧部区域作为前述空气排出口发挥功能,前述遮蔽部件为与前述上部面板相似形的碗形,具有与设置在前述上部面板的多个狭缝对应的多个裂缝,狭缝与狭缝之间的区域具有能够将前述上部面板的前述多个狭缝遮蔽的宽度,该遮蔽部件能够旋转移动,借助该遮蔽部件的旋转,前述上部面板的多个狭缝被开闭。
(11)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前述连接部件由被倾斜配置以借助旋转而用螺旋桨的原理将空气吸入的多个板构成,借助前述转子的旋转,空气被从前述空气吸入口吸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借助将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封闭这一简单的操作而将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消毒。特别是,在消毒操作中,由于包含臭氧的空气穿过过滤器而循环,所以能够直到过滤器的深部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剖切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吸入口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遮蔽板保持板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空气吸入口的开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空气吸入口的开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空气吸入口遮蔽单元的动作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空气吸入口遮蔽单元的动作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空气吸入口遮蔽单元的开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的开口时的一部分切缺立体图。
图13是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的开口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的开口时的一部分切缺立体图。
图15是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的遮蔽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的遮蔽时的一部分切缺立体图。
图17是表示遮蔽时的空气的流动(黑色箭头)和过滤器的旋转方向(白色箭头)的剖切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对空气净化器的运转模式进行切换的控制流程的一具体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左是空气净化运转时(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为开)的立体图,右是消毒运转时(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为闭)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左侧表示制品下方,图右侧表示制品上方。
图2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左侧表示制品下方,图右侧表示制品上方。
图2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左侧表示制品下方,图右侧表示制品上方。
图2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左是空气净化运转时(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为开)的立体图,右是消毒运转时(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为闭)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优选的一实施例。
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中表示立体图,在图3中表示剖切立体图。
空气净化器的各零件被收纳在由前部壳体54和后部壳体29构成的壳体内,前部面板30将前部堵塞,后部面板27将后部堵塞。将被弯折为波状的过滤器10以被两片端板12a、12b(图3)夹着的形式将两端固定,形成过滤器单元14。过滤器单元14被固定于转子16,转子16经由连接部件18而与轴承部20相连。轴承部20被固定螺母22固定于马达24的旋转轴26。另外,以过滤器单元14的旋转轴26为圆中心的截面圆形状接近于正圆因为能抑制旋转时的振动、噪声,所以是优选的。
高压电极28设置在被过滤器10包围的空间内,能够从高压发生器(未图示)附加2~20kV左右的正或负的高电压。作为在与高压电极之间进行电晕放电的接地电极,转子16、端板12a、12b、过滤器10等零件承担该作用。既可以转子10、端板12a、12b自身具有导电性,也可以在转子10、端板12a、12b表面的任意的范围印刷或涂装导电材料。转子10、端板12a、12b的具有导电性的部分以连接部件18、轴承部20、马达旋转轴26、马达轴承、马达壳体的顺序电相连,从马达壳体经由基板(未图示)被接地。另外,在马达轴承、马达壳体是陶瓷或模制而不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从马达旋转轴26经由滑动触点而接地。
在图4~图11中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将空气吸入口的空气穿过的孔开闭的机构。
前部面板30具有多个空气吸入口32,以在内侧中央1根(中央肋34),在内侧侧方左右分别1根(侧方肋36a、36b)的方式在纵向上设置有肋。
遮蔽板38是沿着前部面板30的内侧的空气吸入口32的面的形状,具有形状、数量、位置与前部面板30的空气吸入口32一致的开口40(参照图5),中央部分的纵向的槽42与前部面板的中央纵向的中央肋34嵌合,左右侧方的侧方肋44a、44b与前部面板30的侧方肋36a、36b内壁抵接,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槽42的中央下端一部分成为向下方突出的凸部46,在后方侧面具有凹陷的孔48。而且,后述的使遮蔽板38在上下方向上运动的轴嵌合于该孔48。在本实施例中,中央肋34和槽42仅为一套,但在前部面板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多套。
遮蔽板保持板50是将遮蔽板38的周边部分遮盖、与前部面板30夹着而保持遮蔽板38的部件,以不阻碍遮蔽板38的运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前部面板30。如图6的右图所示,在前部面板30设置有凸起部(boss)31,在遮蔽板保持板50在与该凸起部3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通孔33,与凸起部31螺合的螺纹件35将贯通孔33贯通,遮蔽板保持板50被固定于前部面板30。此时,遮蔽板38的周边部分被夹在前部面板30与遮蔽板保持板50之间。但是,如上述那样,以不阻碍遮蔽板38的上下方向的运动的程度较松地夹着。另外,凸起部、螺纹件、贯通孔对于每1个遮蔽板保持板设置有3~4处,但在图6中仅将1处放大图示,对于其他没有进行图示。
当遮蔽板38位于最上方时,前部面板30的空气吸入口32与遮蔽板38的开口一致而形成贯通孔,此外,当遮蔽板38位于最下方时,前部面板30的空气吸入口32被遮蔽板38的开口间的板(遮蔽部)52(图5)遮蔽(图7)。因此,开口(前部面板30的空气吸入口32及遮蔽板38的开口40)的纵向的宽度比不开口的部分的宽度小(图8)。因而,开口率成为小于50%。
在前部壳体54的下部中央有凸轮室56(图1、图3),收纳有轴58(包括与轴向垂直的长圆形板60)、凸轮62、遮蔽板马达64,前方侧被用盖66遮盖(图9~图11)。轴58为圆柱形,具有前方侧达到遮蔽板38的孔48底面、后方侧达到凸轮62的长孔68的后方面的长度,与轴向垂直的长圆形板60与盖66的后方侧的长圆形凹部70嵌合,能够以与遮蔽板38相同的行程上下滑动。轴58的前方侧的轴部分将盖66的长孔72贯通而与遮蔽板孔48嵌合,轴后方部与凸轮的长孔68嵌合。而且,由于运动被长圆形板60和盖66的长圆形凹部70在上下方向上限制,所以如果凸轮62借助遮蔽板马达64而旋转,则遮蔽板38上下运动。在凸轮旋转轴与凸轮长孔中心线的距离最长的位置,遮蔽板38位于最上方,空气吸入口32被全开放,在凸轮旋转轴与凸轮长孔中心线的距离为最短的位置,遮蔽板38位于最下方,空气吸入口32被遮蔽。
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设置在空气排出口74(图1、图12~图16),是将构成壳体的一部分的上部格栅76的空气排出口74下侧跨左右两端用遮蔽膜78遮蔽的单元。如后述那样,遮蔽膜78具备具有与上部格栅76的多个开口对应的多个开口77的开放划区78a和没有开口的封闭划区78b。在开放划区78a被配置在与上部格栅76层叠的位置处的状态下,空气排出口74开口而空气被排出,另一方面,在封闭划区78b被配置在与上部格栅76层叠的位置处的状态下,空气排出口74被封闭而空气不被排出。在上部格栅76左端下侧设置有收纳遮蔽膜78的筒L80,在筒L80的中央设置有轴L82,在轴L82的后方侧设置有旋转轴与轴L82直接连结的马达L84。此外,在上部格栅76右端下侧设置有收纳遮蔽膜78的筒R86,在筒R86的中央设置有轴R88,在轴R88的后方侧设置有旋转轴与轴R88直接连结的马达R90。筒和膜(film)与胶片照相机的35mm胶片同样,成为卷绕于轴的膜被从筒的狭缝拉出或相反通过将轴旋转而被卷取的构造。膜长度为上部格栅76的两端距离(曲面长度)的2倍以上,左侧一半成为具有形状、数量、位置与上部格栅76的空气排出口74一致的开口的开放划区78a,其他部分成为没有开口的封闭划区78b,两端分别被固定于轴。两个筒间的膜其上表面被下风侧膜导引部92保持,下表面被上风侧膜导引部94保持。两个膜导引部的形状沿着上部格栅76下表面。而且,具有与上部格栅76的空气排出口74以同面积连通的开口91及93。因此,下风侧膜导引部92也可以与上部格栅76一体化。两个膜导引部的间隙比膜的厚度大0.05~0.5mm。膜的材质优选的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酯等,厚度优选为0.05~0.3mm。如前述那样,在遮蔽板方式下,开口率成为小于50%,但在遮蔽膜方式下,开口率成为与上部格栅的开口率相同,例如,在开口为边长10mm的正方形、栅格的厚度为1.5mm的情况下,开口率成为102/(1.5/2+10+1.5/2)2×100≈76%,与遮蔽板方式相比能够减小空气穿过阻力。
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时,遮蔽板38处于最上方的位置而空气吸入口32开口,另一方面,遮蔽膜78其开放划区78a处于与上部格栅76层叠的位置,空气排出口74也开口。在此状态下,使马达24旋转,使过滤器单元14、转子16及连接部件18旋转,并且在高压发生器产生高电压,对高压电极28赋予电位。马达24的旋转速度没有被特别限定,可根据过滤器10的形状、装置的尺寸而适当选择,但通常为50~3000rpm左右,优选为100~1000rpm。如果这样,则借助过滤器10、连接部件18等空气阻力体而产生风,存在于被过滤器10、连接部件18等空气阻力体包围的过滤器单元14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穿过过滤器10而被从空气排出口74吹出。与此同时,空气被从前部面板30的空气吸入口32吸入。
由此,被从空气吸入口32吸入的空气中的包含细菌、病毒的灰尘因电晕放电而带电,当空气穿过过滤器10时被过滤器10捕捉,被净化后的空气被从上部格栅76的空气排出口74排出。
在上述运转时,在设为消毒模式时,在空气吸入口遮蔽单元中将遮蔽板38降低到最下方而将空气吸入口32遮蔽,将空气排出口遮蔽单元的遮蔽膜78卷取到轴L82,将空气排出口74遮蔽。在该状态下,穿过过滤器10后的空气不被向外部排出,通过出入口被遮蔽,而经过过滤器端板12a、12b及转子16与壳体内壁间的空隙(回流路径)17被送回到被过滤器包围的空间。然后,在过滤器10、空隙(回流路径)17、被过滤器10包围的空间中循环(图17)。在此期间中,借助高压电极28与作为接地电极发挥功能的零件间的电晕放电而产生臭氧,由于空气循环,所以内部的臭氧浓度变高。另外,在通常的空气净化运转中,由于空气吸入口32和空气排出口74的压力为大气压是同压,所以在过滤器端板12a、12b及转子16与壳体的内壁间的空隙17中,与过滤器端板面及转子面接触的空气因离心力而向外侧流动,所以空气不在该空隙中回流,通过将出入口遮蔽才产生回流。另外,在臭氧发生中只要是使用高压电极的装置即可,也可以使用小型的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
作为表示细菌的杀灭及病毒的灭活效果的指标,有CT值。CT=臭氧浓度(ppm)×时间(分钟),COVID-19病毒的CT值为330。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中,由于在5分钟臭氧浓度达到30ppm,所以在空气出入口的遮蔽开始后,能够在5+(330/30)=16分钟将COVID-19病毒灭活化。
在将空气出入口遮蔽而提高内部的臭氧浓度的消毒模式时,马达旋转速度优选相比通常的空气净化时的旋转速度降低为10~150rpm。这是因为,即使旋转速度较低,也形成穿过过滤器的回流路径,而且风速较慢能够抑制空气从内部的泄漏。
如上述那样,在通常运转时,遮蔽板38处于最上方的位置而空气吸入口32开口,另一方面,遮蔽膜78其开放划区78a处于与上部格栅76层叠的位置,空气排出口74也开口;被从空气吸入口32吸入的空气在穿过过滤器10而被净化后,被从空气排出口74排出。在消毒模式下,使过滤器10的转速下降,并且将遮蔽板38降低到最下方的位置而将空气吸入口32封闭,借助卷取而使遮蔽膜78移动,使封闭划区78b移动到与上部格栅76层叠的位置,将空气排出口74封闭。然后,在消毒后恢复到通常运转。这样的运转模式的切换可以在控制基板的微型计算机写入程序而自动化。由于控制的对象只是4个马达和高压基板,所以控制较容易。在图18中表示控制流程的1例。根据该控制流程,如果将“空气净化”按钮按下则进行通常的空气净化运转,如果将“消毒”按钮按下则能够成为消毒模式。另外,也可以除此以外还装入计时器,设置“自动”按钮,附加例如每12小时、24小时、3天、1周切换为消毒模式的功能。
另外,在消毒模式下与臭氧浓度被提高的空气接触的零件,即过滤器10、端板12a、12b、转子16、连接部件18等优选的是不包含活性炭。这是因为,在空气净化器中,为了拥有除味功能而特别是对过滤器配合或涂布活性炭的操作被经常进行,但如果存在活性炭,则由活性炭将臭氧分解,消毒模式时的由电晕放电带来的臭氧浓度的增加被抑制。另外,在消毒模式时,在不与臭氧浓度被提高的空气接触的零件(例如前部面板30、上部格栅76等)中包含活性炭也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过滤器10为1个,但过滤器10也可以为外侧和内侧这两个。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两个过滤器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相同,两个过滤器间的两端的开口被端板完全堵塞。这是因为,在将空气出入口遮蔽时,被从外侧的过滤器排出的空气流动到被内侧的过滤器包围的空间,但如果两个过滤器间的端部没有被堵塞而有开口,则空气流动到该开口,回流形成变得不完全。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吸入口32借助遮蔽板38、空气排出口74借助遮蔽膜78而分别开闭,但根据空气出入口的形状,也可以在空气吸入口使用遮蔽膜,也可以在空气排出口使用遮蔽板。此外,遮蔽板、遮蔽膜也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遮蔽板38借助马达和凸轮而运动,但也可以利用由螺线管、或马达与滚珠丝杠的组合带来的往复运动。在此情况下,不再需要凸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吸入口32设置在空气净化器的前表面,空气排出口74设置在空气净化器的顶面,在上述中也以该位置关系进行了说明,但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空气吸入口也可以处于顶面或下表面,空气排出口也可以处于侧面。此外,空气吸入口也可以处于前表面和背面、或者顶面和下表面这两处。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前述空气吸入口,在侧面开设有前述空气排出口。该空气吸入口和该空气排出口被单一的开闭机构同时开闭。优选的是,前述壳体由下部面板和将该下部面板遮盖的上部面板构成。前述开闭机构是以与该上部面板内接的方式配置的遮蔽部件,是具有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遮蔽的遮蔽部的遮蔽部件。更优选的是,前述上部面板为碗形,从该上部面板的上表面到侧面形成有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的上部区域作为前述空气吸入口发挥功能,该多个狭缝的侧部区域作为前述空气排出口发挥功能。前述遮蔽部件为与前述上部面板相似形的碗形,具有与设置在前述上部面板的多个狭缝对应的多个裂缝。狭缝与狭缝之间的区域具有能够将前述上部面板的前述多个狭缝遮蔽的宽度。该遮蔽部件能够旋转移动,借助该遮蔽部件的旋转,前述上部面板的多个狭缝被开闭。另外,这里“旋转移动”可以是能够进行前述多个狭缝的开闭之程度的稍稍的角度的旋转移动。进而,在优选的第2实施方式中,前述连接部件由被倾斜配置以借助旋转而用螺旋桨的原理将空气吸入的多个板构成,借助前述转子的旋转,空气被从前述空气吸入口吸入。
以下,基于图19~图24说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优选的一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借助一体的遮蔽部件107而进行空气吸入口115和空气排出口116的开闭。下部面板103和中央面板105在内部具有马达124、控制基板111、高压基板112,在上端中心处旋转轴126突出。而且,以将旋转轴包围的方式设置有高压电极128(图20、图21、图23)。过滤器单元120其过滤器121成为双层,上端被连接部件123支承。在连接部件123的中心部的轴承部122有孔,被压入在旋转轴126(图22、图23)。马达124的旋转方向从制品上方观察是逆时针旋转,连接部件123的螺旋桨形状其旋转方向侧向制品上方侧升起,以使得在逆时针旋转时使空气流入到过滤器单元120的内侧(图20、图21、图22)。上部面板101为碗形,从中央的圆板保持一定间隔向碗形状的外缘伸出有多个(在本具体例中是34片)带状的板。在本具体例中,碗形状的外缘的直径为Φ150mm,带状的板的宽度在外缘部为约5mm,带状的板的间隔(间隙)为约5mm。在外缘部有多个凹部102,与下部面板103的肋104嵌合。
该实施例中的遮蔽部件107为与碗形的上部面板101的内表面相接的、与上部面板101相似形的碗形,成为沿着上部面板101的内表面的形状。遮蔽部件107的带状的板宽由于具有将上部面板101的带状的板的间隙堵塞的功能,所以比间隙宽度宽一些。在本实施例中,为约6mm。遮蔽部件107的带状的板与板之间成为狭缝,各狭缝的上部区域(即,碗形的上部面板101的上表面)作为空气吸入口115发挥功能,各狭缝的侧部区域(即,碗形的上部面板101的侧面)作为空气排出口116发挥功能。遮蔽部件107在外缘部下端具有多个凸部108。凸部108经由中央面板105的长孔106而与动作板132的凹部嵌合。动作板132在消毒运转时弹簧134收缩而遮蔽部件107处于将上部面板101的间隙堵塞的位置,在空气净化运转时螺线管130动作而弹簧伸长,遮蔽部件107旋转移动,来到空气吸入口115和空气排出口116开口的位置(图19、图22、图24)。另外,弹簧伸缩、螺线管动作及遮蔽板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本实施例的相反、即在开口时弹簧收缩、在遮蔽时伸长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时,由于遮蔽部件107的带状的板处于与上部面板101的带状的板重叠的位置,所以空气吸入口115和空气排出口116打开。在该状态下,如果马达124旋转(从制品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旋转),则过滤器单元120的内侧的空气向外侧移动,所以空气以空气吸入口115、连接部件122的间隙、过滤器单元120、空气排出口116的顺序流动。
在消毒模式时,遮蔽部件107的凸部108被从中央面板长孔106的一方的端部运动到另一端,遮蔽部件107旋转而将上部面板101的间隙堵塞。于是,空气以过滤器单元120的内侧、过滤器121、过滤器单元120的外侧的顺序流动而在内部循环。另外,关于空气净化、消毒,与第1实施例是同样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过滤器
12a端板
12b端板
14过滤器单元
16转子
17空隙(回流路径)
18连接部件
20轴承部
22固定螺母
24马达
26旋转轴
27后部面板
28高压电极
29后部壳体
30前部面板
31凸起部
32空气吸入口
33贯通孔
34中央肋
35螺纹件
36a侧方肋(前部面板)
36b侧方肋(前部面板)
38遮蔽板
40开口
42槽
44a侧方肋(遮蔽板)
44b侧方肋(遮蔽板)
46凸部
48孔
50遮蔽板保持板
52板(遮蔽部)
54前部壳体
56凸轮室
58轴
60长圆形板
62凸轮
64遮蔽板马达
66盖
68长孔(凸轮)
70长圆形凹部
72长孔(盖)
74空气排出口
76上部格栅
77开口
78遮蔽膜
80筒L
82轴L
84马达L
86筒R
88轴R
90马达R
91开口
92下风侧膜导引部
93开口
94上风侧膜导引部
101上部面板
102上部面板凹部
103下部面板
104下部面板肋
105中央面板
106中央面板长孔
107遮蔽部件
108遮蔽部件凸部
110电源/功能切换开关
111控制基板
112高压基板
113DC插孔
115空气吸入口
116空气排出口
120过滤器单元
121过滤器
122轴承部
123连接部件
124马达
126旋转轴
128高压电极
130螺线管
132动作板
134弹簧

Claims (11)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具备:
转子,是环状的转子,能够以经过其截面的圆的中心且与该截面直行的线为旋转轴旋转;
过滤器单元,是被安装于该转子、作为整体为圆筒形的过滤器单元,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将包括该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内侧区域包围,被弯折为波状以在该转子的半径方向上形成凹凸;
旋转机构,用来使前述转子旋转;
连接部件,将前述转子与前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相连;
高压电极,设置在被前述过滤器包围的空间内,连续地进行电晕放电;
对该高压电极附加电压的机构;
壳体,是收容前述转子及前述过滤器单元的壳体,具有从外部将应净化的空气向被前述过滤器包围的空间内吸入的空气吸入口和将经过前述过滤器而被排出的空气向壳体外部排出的空气排出口;
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开闭的机构;以及
将前述空气排出口开闭的机构;
其特征在于,
前述空气净化器被接地,在前述高压电极与构成前述空气净化器的零件之间进行电晕放电;
在前述过滤器单元与前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如果在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封闭的状态下使前述转子旋转,则穿过前述过滤器后的空气经过前述空隙回到被前述过滤器包围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的至少某一方由设置在面板的多个开口构成,所述面板构成前述壳体的一部分,在该面板的内侧配置有遮蔽板,该遮蔽板具有与设置在前述面板的多个开口的各自对应的多个开口,各开口与开口之间构成遮蔽部,前述遮蔽板能够往复运动,该遮蔽板在将前述面板的开口封闭时,各遮蔽部处于将各面板的开口遮蔽的位置,在将前述面板的开口打开时,设置在前述遮蔽板的前述多个开口分别处于与前述面板的开口连通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面板,设置有1根或多根肋,在前述遮蔽板,设置有与该肋对应的槽,在前述肋嵌合于该槽的状态下,前述遮蔽板相对于前述前部面板相对地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前述遮蔽板连接的凸轮和使该凸轮的旋转轴旋转的马达,前述遮蔽板的往复运动借助由使该马达的旋转轴旋转带来的前述凸轮的旋转而被进行。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的至少一方由设置在格栅的多个开口构成,所述格栅构成前述壳体的一部分,将该开口开闭的机构由将前述格栅覆盖的遮蔽膜构成,该遮蔽膜具备具有与前述格栅的前述多个开口对应的多个开口的开放划区和不具有开口的封闭划区,该遮蔽膜能够移动以使前述开放划区及前述封闭划区分别被配置在将前述格栅覆盖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前述遮蔽膜的两端分别固定的两根卷辊,具备使该两根卷辊分别旋转的两个马达,前述遮蔽膜通过使该两根卷辊旋转而将膜卷取到某个卷辊,前述开放划区及前述封闭划区能够移动。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与前述高压电极进行电晕放电的前述零件是从由前述转子、前述过滤器单元及前述连接部件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前述空气吸入口,在侧面开设有前述空气排出口,该空气吸入口和该空气排出口被单一的开闭机构同时开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由下部面板和将该下部面板遮盖的上部面板构成,前述开闭机构是以与该上部面板内接的方式配置的遮蔽部件,是具有将前述空气吸入口及前述空气排出口遮蔽的遮蔽部的遮蔽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上部面板为碗形,从该上部面板的上表面到侧面形成有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的上部区域作为前述空气吸入口发挥功能,该多个狭缝的侧部区域作为前述空气排出口发挥功能,前述遮蔽部件为与前述上部面板相似形的碗形,具有与设置在前述上部面板的多个狭缝对应的多个裂缝,狭缝与狭缝之间的区域具有能够将前述上部面板的前述多个狭缝遮蔽的宽度,该遮蔽部件能够旋转移动,借助该遮蔽部件的旋转,前述上部面板的多个狭缝被开闭。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接部件由被倾斜配置以借助旋转而用螺旋桨的原理将空气吸入的多个板构成,借助前述转子的旋转,空气被从前述空气吸入口吸入。
CN202280039809.8A 2021-06-03 2022-06-02 空气净化器 Pending CN1174131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3664 2021-06-03
JP2021093664 2021-06-03
PCT/JP2022/022440 WO2022255439A1 (ja) 2021-06-03 2022-06-02 空気清浄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3145A true CN117413145A (zh) 2024-01-16

Family

ID=8432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9809.8A Pending CN117413145A (zh) 2021-06-03 2022-06-02 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55439A1 (zh)
CN (1) CN117413145A (zh)
WO (1) WO202225543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4075B2 (ja) * 1989-08-04 1998-04-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JP3924589B2 (ja) * 1998-11-25 2007-06-06 川崎設備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JP2005046800A (ja) * 2003-07-31 2005-02-24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空気清浄機
KR20060010231A (ko) * 2004-07-27 200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의 필터 살균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958814B2 (ja) * 2008-02-26 2012-06-20 株式会社カンキョー 空気清浄機及び加湿器
JP2014083484A (ja) * 2012-10-22 2014-05-12 Kankyo Co Ltd 空気清浄機及び加湿器
CN105056657A (zh) * 2015-07-01 2015-11-18 蚌埠市瑞风净化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用空气净化器
WO2017135203A1 (ja) * 2016-02-05 2017-08-10 株式会社カンキョー 空気清浄機、加湿機及び消臭機
JP2020141887A (ja) * 2019-03-07 2020-09-1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脱臭装置及び空気清浄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255439A1 (zh) 2022-12-08
WO2022255439A1 (ja)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7302B1 (ko) 공기청정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가습방법 및 장치
KR100269743B1 (ko) 공기청정기
CN109661544B (zh) 空气净化器
KR101958253B1 (ko) 집진모듈 교체형 수막형 공기정화기
KR20070095406A (ko) 공기정화장치
KR102331353B1 (ko) 공조형 공기청정 장치
CN117413145A (zh) 空气净化器
US8934212B2 (en)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air cleaner
KR101896196B1 (ko) 가습 공기 청정기
CN109661543B (zh) 空气净化机
CN113395925B (zh) 送风机
JPH1163592A (ja) 空気清浄機
JPH11253545A (ja) 空気清浄装置
JP2010284635A (ja) 液処理用放電ユニット、及び調湿装置
KR20180047974A (ko) 가습청정기
WO2015098127A1 (ja) 空気清浄ユニット及び空気処理装置
JP5464178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30075703A (ko) 공기청정기의 집진 필터
JP4415973B2 (ja) 空気浄化装置
KR102468847B1 (ko) 이온화모듈이 배치된 공기필터시스템
KR100512621B1 (ko) 공기청정기
JPH10314621A (ja) 空気清浄機
CN220707631U (zh) 一种具有密闭空间消杀结构的空气净化器
JPH1157530A (ja) 空気清浄機
JP2000051332A (ja) 空気清浄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