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5333A -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5333A
CN117405333A CN202311125510.7A CN202311125510A CN117405333A CN 117405333 A CN117405333 A CN 117405333A CN 202311125510 A CN202311125510 A CN 202311125510A CN 117405333 A CN117405333 A CN 117405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est
plate
shaped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55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兴振
谢永东
周奇丰
储亚婷
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3111255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5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5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5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27Specimen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table head adap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涉及网联终端设备测试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承载台、固定设置在承载台前端的承托板以及嵌设安装在承载台中部的海绵垫,承载台尾部还转动设置有传送带,承托板上堆放有若干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承载台上设置有用于测试网联终端器的测试装置;本发明具有可以对安装在汽车中的网联终端设备进行震动模拟、温度环境模拟等各项性能测试,并实时显现测试时的数据变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联终端设备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是物联网中连接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是一种专用于网络计算环境下的终端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物联网各类终端设备总体上可以分为情景感知层、网络接入层、网络控制层以及应用业务层。可以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达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的目的,向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因此对汽车中所安装的网联终端设备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现有的公开号为CN214288334U的中国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终端测试台,其包括测试台,测试台前侧对称开设有放置腔室,测试台前侧铰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与放置腔室相匹配,测试台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测试台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竖板,竖板与竖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横板,横板顶部以及测试台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框板,限制框板与竖板固定连接,测试台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两端与竖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底部等距设置有光照灯。通过上述现有技术,测试时,在光照强度不足时,通过外接电源为光照灯供电,开启光照灯,提高光照强度,通过横板以及限制框板,能够对测试用工具进行放置,设置防护罩,能够对光照灯进行防护,设置第一斜面板,加强横板的稳定性,设置第二斜面板,能够加强测试台的稳定性,设置第三斜面板,加强安装板的稳定性,设置挡板,防止测试台顶部的物品滑落测试台后侧,设置放置腔室,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工具的收纳效果,设置挂钩,能够对一些工具进行悬挂。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上述装置仅可以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终端进行测试时,为测试人员提供一些辅助效果,提高测试时的光照强度、便于测试人员将所使用的测试工具进行收纳取放等,并不能达到实质性的对设备进行测试的目的,故而无法实现对安装在汽车中网联终端设备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从而得到具体测试数据的效果。
基于此,在现有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终端测试台的基础之上,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依然还有可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可以对安装在汽车中的网联终端设备进行震动模拟、温度环境模拟等各项性能测试,并实时显现测试时的数据变化,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包括承载台、固定设置在承载台前端的承托板以及嵌设安装在承载台中部的海绵垫,所述承载台尾部还转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承托板上堆放有若干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用于测试网联终端器的测试装置;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台前部的承托底台,所述承托底台上固定设置有T形滑轨板,所述T形滑轨板上通过燕尾滑块限位滑动安装有放置板,所述T形滑轨板上开设有供燕尾滑块滑动安装的轨道滑槽,所述T形滑轨板轨道滑槽中设置有定位弹簧,一端与轨道滑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框杆,所述放置板朝向承托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拉杆。
优选的,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外侧杆、内侧滑杆、行径辊、同步联杆、驱动机构、自动接入机构以及模拟释放组件,所述外侧杆通过两燕尾条杆限位滑动设于承载台外侧壁上,所述承载台外侧壁上开设有供两燕尾条杆滑动安装的两燕尾滑槽,所述承载台外侧壁上位于两燕尾滑槽之间还开设有测试滑轨口,所述内侧滑杆挂设于承载台另一内侧壁上,若干所述行径辊转动安装在内侧滑杆抵触承载台的一端,所述同步联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外侧杆上端,另一端与内侧滑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承载台外侧壁上,所述自动接入机构设置在外侧杆和内侧滑杆之间,所述模拟释放组件设于承载台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矩形底座以及双向丝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弧形环座固定安装在承载台外侧壁上,所述矩形底座固定安装在测试滑轨口末端下方的承载台外侧壁上,所述双向丝杆一端转动安装在矩形底座上,另一端贯穿外侧杆与驱动电机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杆上螺纹贯穿开设有与双向丝杆适配并供其穿透的螺纹穿孔。
优选的,所述自动接入机构包括限位方块、凸形方块、抵触辊、方形短杆、连接圆杆、引导圆棍、移动方杆以及对接组件,所述限位方块卡设滑动设于外侧杆上,所述外侧杆上开设有供限位方块滑动安装的矩形卡口,所述凸形方块上下滑动设于内侧滑杆朝向外侧杆的一侧,所述内侧滑杆上开设有供凸形方块滑动安装的矩形滑槽,若干所述抵触辊分别转动设置在限位方块和凸形方块两侧;
所述方形短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方块上,另一端向测试滑轨口中延伸,所述连接圆杆固定安装在方形短杆延伸端,所述引导圆棍转动套设在连接圆杆上,所述移动方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凸形方块朝向限位方块的一侧,另一端与连接圆杆固定连接,所述对接组件设于移动方杆上。
优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U形装置板、带动滑板、T形驱块、对接弹簧以及测试插件,所述U形装置板通过两倒U块固定安装在移动方杆上,所述带动滑板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朝向承托板的一侧,若干所述T形驱块对称贯穿滑动设于U形装置板上,所述U形装置板上贯穿开设有供若干T形驱块滑动安装的若干长形滑槽,所述对接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上,另一端与长形滑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T形驱块上开设有供对接弹簧安装的圆形凹槽,所述测试插件设置在U形装置板和T形驱块上。
优选的,所述测试插件包括矩形垫板、三角杆、圆转轮、测试插板、指示杆灯以及自动对接器,若干所述矩形垫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T形驱块下侧,两所述三角杆对称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朝向U形装置板中心点的一端,所述圆转轮转动设置在三角杆凸出端,所述三角杆上开设有供圆转轮安装的圆形转槽,两所述测试插板对称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下侧,两所述指示杆灯穿透U形装置板两侧分别设于两测试插板上,所述U形装置板上开设有供指示杆灯穿透安装的穿透口,所述自动对接器设于U形装置板和移动方杆上。
优选的,所述自动对接器包括凸形燕尾杆、扩展圆轮、椭圆导片以及触发器,两所述凸形燕尾杆对称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朝向U形装置板中心点的一侧,并位于U形装置板上侧,所述扩展圆轮转动设置在凸形燕尾杆凸出端,所述凸形燕尾杆上开设有供扩展圆轮安装的圆轮槽,所述椭圆导片通过装置圆杆转动安装在移动方杆上,且处于两凸形燕尾杆之间与两扩展圆轮间歇抵触,所述椭圆导片上对称开设有与扩展圆轮相适配的抵触凹口,所述移动方杆上贯穿开设有供装置圆杆转动安装的圆形杆孔,所述触发器设于装置圆杆和移动方杆上。
优选的,所述触发器包括弧面托块、斜面齿杆、棘齿轮、抵触导片、复位弹簧以及梯形导块,两所述弧面托块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上方的移动方杆上,所述斜面齿杆插设滑动设于两弧面托块上,所述弧面托块上贯穿开设有与斜面齿杆适配并供其插设安装的方形插口,所述棘齿轮固定套设在装置圆杆上并与斜面齿杆相啮合,所述抵触导片固定卡设在两弧面托块之间的斜面齿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抵触导片上,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弧面托块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导块固定安装在开设有测试滑轨口一侧的承载台内侧壁上,且位于海绵垫和承托底台之间。
优选的,所述模拟释放组件包括加热托板、加热管、L形释放板以及U形限位框,所述加热托板固定安装在位于测试滑轨口下方的承载台内侧壁上,并位于海绵垫和传送带之间,若干所述加热管等距设置在加热托板上,所述L形释放板通过稳固侧座固定安装在处于测试滑轨口尾部的承载台内侧壁上,所述U形限位框固定设于L形释放板下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驱动机构的运作下可以驱动外侧杆在承载台外侧壁上往复滑动,在同步联杆的作用下内侧滑杆会一同跟随移动;进而可以驱使自动接入机构运作,方形短杆和移动方杆在引导圆棍和测试滑轨口引导作用下会发生不同高度的位置变化,以同步带动U形装置板移动,利用带动滑板在U形装置板行径初期可以驱使放置板和先前放置于定位框杆中的待测试网联终端器同步移动,在同步移动的过程中,U形装置板和矩形垫板会盖合在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上,以达到将测试插板精准定位在网联终端器两侧的目的。
2.带动滑板同步带动放置板和定位框杆中的网联终端器同步移动一端距离后会驱动触发器运作,斜面齿杆的倾斜引导端会与梯形导块抵触,在倾斜面的抵触作用下会驱使斜面齿杆向棘齿轮方向滑动,从而驱使棘齿轮转动以带动椭圆导片转动,使得椭圆导片上的抵触凹口不再与扩展圆轮抵触,在对接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下侧的两测试插板分别向待测试网联终端器的两侧滑动,以将测试插板上的测试插头插入到网联终端器接口中,进而实现可以自动将测试插板对接插入网联终端器上的效果。
3.当转动安装在移动方杆和方形短杆之间处于测试滑轨口中的引导圆棍行径至测试滑轨口中端波浪形行径轨道口处时,便可以驱动移动方杆和安装在移动方杆上的U形装置板以及对接在两测试插板之间的网联终端器进行高频率上下往复移动,以实现模拟网联终端器安装在汽车中,汽车由于道路不平而产生摇晃震动的效果;当行径至加热托板上方时还可以模拟在高温环境下网联终端器的运行情况,而测试时的性能数据变化则通过指示杆灯实时显示,出现异常时指示杆灯则会亮红灯警示,最后行径至测试滑轨口末尾处时,L形释放板会抵触三角杆上的圆转轮以驱使三角杆推动矩形垫板向两侧扩展,也即推动安装在矩形垫板下侧的两测试插板向外侧扩展复位,实现将测试插板向外拔出解除与网联终端器对接的效果,最后解除对接完成测试的网联终端器掉落在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将测试完成的网联终端器向外运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整体示意图。
图2是测试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3是测试装置部分部件剖视爆炸图。
图4是测试装置整体部件分布图。
图5是内侧滑杆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放大图。
图7是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8是自动接入机构示意图。
图9是自动接入机构部分部件爆炸图和对接组件示意图。
图10是对接组件部分部件爆炸图。
图11是测试插件仰视图。
图12是自动对接器示意图。
图13是自动对接器部分部件爆炸图。
图14是触发器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B区域放大图。
图16是模拟释放组件示意图。
图17是测试插件部分部件示意图(结合图16参看)。
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台;11、承托板;12、海绵垫;13、传送带;14、网联终端器;2、测试装置;20、承托底台;21、T形滑轨板;22、燕尾滑块;23、放置板;211、轨道滑槽;24、定位弹簧;25、定位框杆;26、驱动拉杆;27、外侧杆;28、内侧滑杆;29、行径辊;291、同步联杆;3、驱动机构;4、自动接入机构;5、模拟释放组件;292、燕尾条杆;101、燕尾滑槽;102、测试滑轨口;31、驱动电机;32、矩形底座;33、双向丝杆;34、弧形环座;271、螺纹穿孔;41、限位方块;42、凸形方块;43、抵触辊;44、方形短杆;45、连接圆杆;46、引导圆棍;47、移动方杆;6、对接组件;272、矩形卡口;281、矩形滑槽;61、U形装置板;62、带动滑板;63、T形驱块;64、对接弹簧;7、测试插件;65、倒U块;611、长形滑槽;631、圆形凹槽;71、矩形垫板;72、三角杆;73、圆转轮;74、测试插板;75、指示杆灯;8、自动对接器;721、圆形转槽;612、穿透口;81、凸形燕尾杆;82、扩展圆轮;83、椭圆导片;9、触发器;811、圆轮槽;84、装置圆杆;831、抵触凹口;471、圆形杆孔;91、弧面托块;92、斜面齿杆;93、棘齿轮;94、抵触导片;95、复位弹簧;96、梯形导块;911、方形插口;51、加热托板;52、加热管;53、L形释放板;54、U形限位框;55、稳固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可以对安装在汽车中的网联终端设备进行震动模拟、温度环境模拟等各项性能测试,并实时显现测试时的数据变化;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包括承载台1、固定设置在承载台1前端的承托板11以及嵌设安装在承载台1中部的海绵垫12,承载台1尾部还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3,承托板11上堆放有若干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14,承载台1上设置有用于测试网联终端器14的测试装置2。首先将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14放置在测试装置2处,通过测试装置2可以自动对网联终端器14进行测试对接加持,随后可以模拟汽车摇晃震动测试以及模拟在高温状态下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情况;而海绵垫12可以在网联终端器14进行震动测试发生意外掉落时对网联终端器14启动承接作用,避免掉落发生损坏。而处于承载台1尾部的传送带13可以将完成测试的网联终端器14向外输送出承载台1,以达到自动出料的目的。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测试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台1前部的承托底台20,承托底台20上固定设置有T形滑轨板21,T形滑轨板21上通过燕尾滑块22限位滑动安装有放置板23,T形滑轨板21上开设有供燕尾滑块22滑动安装的轨道滑槽211,T形滑轨板21轨道滑槽211中设置有定位弹簧24,一端与轨道滑槽21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滑块22固定连接,当放置板23受外力影响在T形滑轨板21上滑动时,定位弹簧24通过燕尾滑块22对放置板23形成推动力,始终驱使放置板23处于T形滑轨板21中部位置,也即当没有外力作用下放置板23会始终处于T形滑轨板21的中部位置处;放置板23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框杆25,放置板23朝向承托板11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拉杆26。
在对网联终端器14进行测试时,首先向外拉动驱动拉杆26驱使放置板23向承托板11方向滑动,测试人员将一个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14放到放置板23上定位框杆25处,并使网联终端器14的外侧壁与定位框杆25抵触贴合,随后缓慢松开驱动拉杆26在定位弹簧24作用下,放置板23会运送网联终端器14移动至T形滑轨板21中部定点位置处,以待后续进行各项模拟测试。
参照图4至图6所示,具体而言,为实现完整对网联终端器14的各项模拟性能测试,测试装置2还包括外侧杆27、内侧滑杆28、行径辊29、同步联杆291、驱动机构3、自动接入机构4以及模拟释放组件5;外侧杆27通过两燕尾条杆292限位滑动设于承载台1外侧壁上,承载台1外侧壁上开设有供两燕尾条杆292滑动安装的两燕尾滑槽101,承载台1外侧壁上位于两燕尾滑槽101之间还开设有测试滑轨口102,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滑轨口102中部位置为波浪形滑轨设置;内侧滑杆28挂设于承载台1另一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个行径辊29转动安装在内侧滑杆28抵触承载台1的一端,行径辊29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内侧滑杆28受力移动时与承载台1侧壁的摩擦力,使得内侧滑杆28受力后更易在承载台1侧壁上滑移;同步联杆291一端固定安装在外侧杆27上端,另一端与内侧滑杆28固定连接,当外侧杆27受力进行移动时,通过同步联杆291便可以同步带动内侧滑杆28移动;驱动机构3设于承载台1外侧壁上,用于驱动外侧杆27在承载台1外侧壁上滑动;自动接入机构4设置在外侧杆27和内侧滑杆28之间,可以自动完成对处于放置板23定位框杆25处的待测试网联终端器14的对接加持;模拟释放组件5设于承载台1上,用于模拟高温环境状态下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情况以及自动实现将测试完成后的网联终端器14解除对接,以将网联终端器14释放至传送带13上向外输送。
参照图7所示,由于需要对外侧杆27进行驱动使得外侧杆27可以在承载台1外侧壁上往复滑动,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矩形底座32以及双向丝杆33;驱动电机31通过弧形环座34固定安装在承载台1外侧壁上,矩形底座32固定安装在测试滑轨口102末端下方的承载台1外侧壁上,双向丝杆33一端转动安装在矩形底座32上,另一端贯穿外侧杆27与驱动电机31转动端固定连接,外侧杆27上螺纹贯穿开设有与双向丝杆33适配并供其穿透的螺纹穿孔271。启动驱动电机31运作便可以带动双向丝杆33转动,通过与外侧杆27上开设的螺纹穿孔271配合,从而实现双向丝杆33转动时可以同步驱动外侧杆27在承载台1外侧壁上往复移动的效果。
参照图8和图9所示,为了可以对处于放置板23定位框杆25中的网联终端器14进行自动对接加持,使网联终端器14跟随外侧杆27在驱动电机31驱动和测试滑轨口102引导下同步移动,自动接入机构4包括限位方块41、凸形方块42、抵触辊43、方形短杆44、连接圆杆45、引导圆棍46、移动方杆47以及对接组件6;限位方块41卡设滑动设于外侧杆27上,外侧杆27上开设有供限位方块41滑动安装的矩形卡口272,需要说明的是外侧杆27有上下两部分组成,在将限位方块41卡设安装在矩形卡口272中时,先将外侧杆27拆分为两节再将限位方块41卡设安装在矩形卡口272中,最后将两节外侧杆27重新连接固定即可;凸形方块42上下滑动设于内侧滑杆28朝向外侧杆27的一侧,内侧滑杆28上开设有供凸形方块42滑动安装的矩形滑槽281,若干抵触辊43分别转动设置在限位方块41和凸形方块42两侧;本实施例优选为限位方块41和凸形方块4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十个抵触辊43,每侧转到安装有五个抵触辊43,达成的效果是降低限位方块41和矩形卡口27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降低凸形方块42与矩形滑槽28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当限位方块41和凸形方块42受力时,更容易在矩形卡口272和矩形滑槽281中上下滑动。
方形短杆44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方块41上,另一端向测试滑轨口102中延伸,连接圆杆45固定安装在方形短杆44延伸端,引导圆棍46转动套设在连接圆杆45上,连接圆杆45是位于测试滑轨口102中的,也即引导圆棍46处于测试滑轨口102中;移动方杆47一端固定安装在凸形方块42朝向限位方块41的一侧,另一端与连接圆杆45固定连接,在引导圆棍46和限位方块41以及凸形方块42的作用下,当驱动机构3运作驱动外侧杆27在承载台1外侧壁上移动时,引导圆棍46会与测试滑轨口102侧壁抵触,从而根据测试滑轨口102的引导可以驱动移动方杆47跟随外侧杆27一同移动的同时还可以上下移动;对接组件6设于移动方杆47上,用于自动完成与处于放置板23上定位框杆25中的网联终端器14进行接口对接。
参照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对接组件6的结构示意,对接组件6包括U形装置板61、带动滑板62、T形驱块63、对接弹簧64以及测试插件7;U形装置板61通过两倒U块65固定安装在移动方杆47上,带动滑板62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61朝向承托板1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四个T形驱块63对称贯穿滑动设于U形装置板61上,每两个T形驱块63为一组,两组对称滑动设置在U形装置板61上;U形装置板61上贯穿开设有供四个T形驱块63滑动安装的四个长形滑槽611,对接弹簧64一端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63上,另一端与长形滑槽611侧壁固定连接,T形驱块63上开设有供对接弹簧64安装的圆形凹槽631,四个对接弹簧64分别始终驱动四个T形驱块63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测试插件7设置在U形装置板61和T形驱块63上,用于自动与网联终端器14接口对接,并实时显示测试时的性能数据变化。
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考虑到需要与网联终端器14接口对接,并在测试时实时为测试人员提供测试状态显示,测试插件7包括矩形垫板71、三角杆72、圆转轮73、测试插板74、指示杆灯75以及自动对接器8;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四个矩形垫板71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T形驱块63下侧,两三角杆72对称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71朝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的一端,三角杆7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处于同侧的两矩形垫板71的一端;圆转轮73转动设置在三角杆72凸出端,三角杆72上开设有供圆转轮73安装的圆形转槽721,两测试插板74对称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71下侧,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插板74上设置有与网联终端器14接口适配的测试插头,当测试插板74的测试插头与网联终端器14的接口对接后便可以通过测试插板74内的测试芯片实时对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状态进行监控,由于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测试插板74内部结构未在图中示出。每个测试插板74固定安装在同侧两矩形垫板71的下侧,当两三角杆72凸出端的两圆转轮73受力向U形装置板61两侧移动时,可以同步驱使四个矩形垫板71向外扩展,即驱使测试插板74向远离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
两指示杆灯75穿透U形装置板61两侧分别设于两测试插板74上,U形装置板61上开设有供指示杆灯75穿透安装的穿透口612,当测试插板74与网联终端器14的接口对接后,指示杆灯75可以实时显示此时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状态,当网联终端器14运作出现异常时,指示杆灯75便通过亮红灯警示测试人员,从而可以让测试人员实时观察到网联终端器14在测试时的性能运作状态;自动对接器8设于U形装置板61和移动方杆47上,可以自动将测试插板74上的测试插头插入网联终端器14上的接口处。
参照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可以实现测试插板74与网联终端器14接口的自动对接,自动对接器8包括凸形燕尾杆81、扩展圆轮82、椭圆导片83以及触发器9;两凸形燕尾杆81对称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63朝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的一侧,并位于U形装置板61上侧,一个凸形燕尾杆81固定安装在同侧的两个T形驱块63上,当两个凸形燕尾杆81受力时便可以同步驱动四个T形驱块63在长形滑槽611中移动;扩展圆轮82转动设置在凸形燕尾杆81凸出端,凸形燕尾杆81上开设有供扩展圆轮82安装的圆轮槽811,椭圆导片83通过装置圆杆84转动安装在移动方杆47上,且处于两凸形燕尾杆81之间与两扩展圆轮82间歇抵触,椭圆导片83上对称开设有与扩展圆轮82相适配的抵触凹口831,初始状态时,椭圆导片83为横向设置两扩展圆轮82分别抵触贴合在两抵触凹口831中,即此时的两测试插板74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大状态,而一旦当椭圆导片83受力发生转动,扩展圆轮82不再抵触于抵触凹口831中是,在对接弹簧64作用下会驱使T形驱块63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即驱使两测试插板74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移动,两测试插板74的间距变小;移动方杆47上贯穿开设有供装置圆杆84转动安装的圆形杆孔471,触发器9设于装置圆杆84和移动方杆47上,可以与行径的移动方杆47配合驱动椭圆导片83转动。
参照图14和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触发器9结构示意,触发器9包括弧面托块91、斜面齿杆92、棘齿轮93、抵触导片94、复位弹簧95以及梯形导块96;两弧面托块91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61上方的移动方杆47上,斜面齿杆92插设滑动设于两弧面托块91上,弧面托块91上贯穿开设有与斜面齿杆92适配并供其插设安装的方形插口911,棘齿轮93固定套设在装置圆杆84上并与斜面齿杆92相啮合,此棘齿轮93的特性是,当斜面齿杆92受力向棘齿轮93方向滑动时可以驱动棘齿轮93带动装置圆杆84即椭圆导片83转动,当斜面齿杆92受力复位时,则不会驱动棘齿轮93带动装置圆杆84即椭圆导片83转动;抵触导片94固定卡设在两弧面托块91之间的斜面齿杆92上,复位弹簧95一端固定安装在抵触导片94上,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弧面托块91固定连接,当斜面齿杆92受力向棘齿轮93方向滑动后,复位弹簧95便具有驱动斜面齿杆92复位的驱动力;梯形导块96固定安装在开设有测试滑轨口102一侧的承载台1内侧壁上,且位于海绵垫12和承托底台20之间。
驱动电机31运作驱动外侧杆27向测试滑轨口102末端移动时,在测试滑轨口102的限位引导下,移动方杆47带动U形装置板61会首先下移,移动方杆47带动U形装置板61继续移动时,带动滑板62会与定位框杆25中部的凸端发生抵触从而带动放置板23和处于放置板23上的网联终端器14一同移动,一同移动的过程中,矩形垫板71与网联终端器14的上侧抵触贴合,而两测试插板74则处于网联终端器14的两侧,以达成两测试插板74的位置与网联终端器14接口的位置精准定位的效果,此时的两测试插板74的间距处于最大状态。
当一同移动至一段距离后,斜面齿杆92的倾斜端会与梯形导块96抵触,从而驱使斜面齿杆92向棘齿轮93方向滑动,通过带动装置圆杆84转动驱动椭圆导片83转动九十度,让扩展圆轮82脱离抵触凹口831,即此时的椭圆导片83不再对两凸形燕尾杆81启动限制作用,在对接弹簧64的作用下,T形驱块63同步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63下端的矩形垫板71带动测试插板74同步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由于此时的测试插板74与网联终端器14是同步移动的,测试插头与接口的位置是已经进行了定位的,所以测试插板74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会将测试插头插入网联终端器14的接口中,从而实现自动对接的效果,测试插板74上的插头插入网联终端器14接口中后同步也会对网联终端器14形成加持力,即网联终端器14会一直处于两测试插板74之间,跟随U形装置板61一同向测试滑轨口102末端移动。
随后在测试滑轨口102的引导下移动方杆47带动U形装置板61上升,从而使得带动滑板62脱离不再抵触定位框杆25中部的凸端,而斜面齿杆92随之也不再与梯形导块96抵触,在复位弹簧95的作用下斜面齿杆92复位,但由于棘齿轮93的特性复位移动的斜面齿杆92不会驱动椭圆导片83转动,故而测试插板74会持续对接加持网联终端器14,让其跟随U形装置板61继续移动;而当引导圆棍46移动至测试滑轨口102中部波浪形滑轨处时便会驱动移动方杆47带动U形装置板61持续上下往复移动,以达到模拟网联终端器14安装在汽车中,汽车由于行驶路面不平产生摇晃震动的目的,震动测试时的实时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情况会通过指示杆灯75示出,当出现异常时便会亮红灯警示,让测试人员了解到此块网联终端器14状况异常无法投入使用。
参照图16和图17所示,由于需要对网联终端器14继续进行高温模拟测试,测试完成后解除网联终端器14与测试插板74的对接,模拟释放组件5包括加热托板51、加热管52、L形释放板53以及U形限位框54;加热托板51固定安装在位于测试滑轨口102下方的承载台1内侧壁上,并位于海绵垫12和传送带13之间,若干加热管52等距设置在加热托板51上,L形释放板53通过稳固侧座55固定安装在处于测试滑轨口102尾部的承载台1内侧壁上,U形限位框54固定设于L形释放板53下侧。
通过震动测试后,继续移动U形装置板61会行径至加热托板51上方,在多个加热管52的作用下可以使网联终端器14处于高温环境中,以模拟高温环境中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情况,同样的运作异常时通过指示杆灯75示出;完成测试继续移动在测试滑轨口102引导下U形装置板61下降使得L形释放板53的锥形前端进入两三角杆72之间与两三角杆72凸出端的圆转轮73抵触,从而驱使三角杆72推动矩形垫板71向外扩展滑动,即驱使测试插板74同步向远离网联终端器14方向滑动,实现分离测试插板74与网联终端器14的对接,在分离解除时U形限位框54则会对网联终端器14的两侧进行限位,使得测试插板74上的测试插头可以顺利抽出网联终端器14的接口;网联终端器14解除对接后掉落在传送带13上,由传送带13将测试后的网联终端器14送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矩形垫板71的存在所以网联终端器14得上侧与U形装置板61内顶壁之间存在空隙,从而L形释放板53可以伸入至两三角杆72之间,通过三角杆72对矩形垫板71即测试插板74进行驱动;另外由于测试插板74上的测试插头长度较长,在插入网联终端器14接口中时,并不会全部进入接口中,导致网联终端器14的两侧与测试插板74之间也存在一定空隙,故而U形限位框54可以伸入至网联终端器14两侧,对网联终端器14进行解除对接时的限位。
当行径至测试滑轨口102末端后,刚好双向丝杆33会驱动外侧杆27向初始位置移动复位,而在移动至梯形导块96处时,斜面齿杆92会再次与梯形导块96抵触,从而可以驱使棘齿轮93带动装置圆杆84转动即驱动椭圆导片83回转九十度复位,两扩展圆轮82重新抵触贴合在抵触凹口831中,进而驱使两测试插板74向远离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两测试插板74恢复至初始状态,即是两测试插板74间距为最大。而需要说明的是在双向丝杆33驱动外侧杆27复位时,测试人员需要向承托板11方向拉动驱动拉杆26将新的待测试网联终端器14放入到放置板23上的定位框杆25中,这样U形装置板61在复位的过程中,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61上的带动滑板62便不会与定位框杆25进行抵触,定位框杆25不会限制到U形装置板61的复位,U形装置板61完全完成复位后,再松开驱动拉杆26,让放置板23运送网联终端器14至T形滑轨板21的中部位置,以便于进行下一次对网联终端器14的测试。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放置测品:首先向承托板11方向拉动驱动拉杆26,将待测试网联终端器14放入到放置板23上定位框杆25中,使得网联终端器14的侧面抵触贴合在定位框杆25侧壁上,以实现定位放置的效果。
(2)同步定位:随后启动驱动电机31运作驱使外侧杆27向测试滑轨口102末端方向滑动,U形装置板61跟随测试滑轨口102引导下移,下移后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61上的带动滑板62会与定位框杆25抵触以带动放置板23和处于放置板23上的网联终端器14同步移动,在同步移动的过程中矩形垫板71抵触贴合在网联终端器14上侧,两测试插板74则处于网联终端器14的两侧,从而达到测试插板74与网联终端器14同步定位的目的。
(3)自动对接:同步移动一段距离后,触发器9运作斜面齿杆92与梯形导块96抵触,使得斜面齿杆92向棘齿轮93方向滑动带动装置圆杆84转动,即驱使椭圆导片83转动,转动后的椭圆导片83不再对两凸形燕尾杆81的间距限位,在对接弹簧64的作用下,T形驱块63带动矩形垫板71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方向滑动,即驱使两测试插板74向网联终端器14方向滑动,测试插板74上的测试插头则会插入网联终端器14上的接口中,以实现自动对接的效果。
(4)模拟测试:完成对接的网联终端器14会跟随U形装置板61一同向测试滑轨口102末端方向移动,当移动至测试滑轨口102中端波浪形滑轨处时,通过引导圆棍46驱使移动方杆47和U形装置板61持续上下运动,以模拟汽车行驶途中摇晃震动的效果,测试在震动时网联终端器14的运行情况是否会出现异常;完成震动测试继续移动会行径至加热托板51上方,以模拟处于高温环境中网联终端器14的运作情况,全部测试完成后,在L形释放板53作用下会驱使两测试插板74向外移动,解除测试插板74与网联终端器14的对接,网联终端器14解除对接后会掉落至传送带13上,最后由传送带13将测试后的网联终端器14送出承载台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包括承载台(1)、固定设置在承载台(1)前端的承托板(11)以及嵌设安装在承载台(1)中部的海绵垫(12),所述承载台(1)尾部还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3),所述承托板(11)上堆放有若干待测试的网联终端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上设置有用于测试网联终端器(14)的测试装置(2);
所述测试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台(1)前部的承托底台(20),所述承托底台(20)上固定设置有T形滑轨板(21),所述T形滑轨板(21)上通过燕尾滑块(22)限位滑动安装有放置板(23),所述T形滑轨板(21)上开设有供燕尾滑块(22)滑动安装的轨道滑槽(211),所述T形滑轨板(21)轨道滑槽(211)中设置有定位弹簧(24),一端与轨道滑槽(21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滑块(22)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3)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框杆(25),所述放置板(23)朝向承托板(11)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拉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2)还包括外侧杆(27)、内侧滑杆(28)、行径辊(29)、同步联杆(291)、驱动机构(3)、自动接入机构(4)以及模拟释放组件(5),所述外侧杆(27)通过两燕尾条杆(292)限位滑动设于承载台(1)外侧壁上,所述承载台(1)外侧壁上开设有供两燕尾条杆(292)滑动安装的两燕尾滑槽(101),所述承载台(1)外侧壁上位于两燕尾滑槽(101)之间还开设有测试滑轨口(102),所述内侧滑杆(28)挂设于承载台(1)另一内侧壁上,若干所述行径辊(29)转动安装在内侧滑杆(28)抵触承载台(1)的一端,所述同步联杆(291)一端固定安装在外侧杆(27)上端,另一端与内侧滑杆(2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设于承载台(1)外侧壁上,所述自动接入机构(4)设置在外侧杆(27)和内侧滑杆(28)之间,所述模拟释放组件(5)设于承载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矩形底座(32)以及双向丝杆(33),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弧形环座(34)固定安装在承载台(1)外侧壁上,所述矩形底座(32)固定安装在测试滑轨口(102)末端下方的承载台(1)外侧壁上,所述双向丝杆(33)一端转动安装在矩形底座(32)上,另一端贯穿外侧杆(27)与驱动电机(31)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杆(27)上螺纹贯穿开设有与双向丝杆(33)适配并供其穿透的螺纹穿孔(2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接入机构(4)包括限位方块(41)、凸形方块(42)、抵触辊(43)、方形短杆(44)、连接圆杆(45)、引导圆棍(46)、移动方杆(47)以及对接组件(6),所述限位方块(41)卡设滑动设于外侧杆(27)上,所述外侧杆(27)上开设有供限位方块(41)滑动安装的矩形卡口(272),所述凸形方块(42)上下滑动设于内侧滑杆(28)朝向外侧杆(27)的一侧,所述内侧滑杆(28)上开设有供凸形方块(42)滑动安装的矩形滑槽(281),若干所述抵触辊(43)分别转动设置在限位方块(41)和凸形方块(42)两侧;
所述方形短杆(44)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方块(41)上,另一端向测试滑轨口(102)中延伸,所述连接圆杆(45)固定安装在方形短杆(44)延伸端,所述引导圆棍(46)转动套设在连接圆杆(45)上,所述移动方杆(47)一端固定安装在凸形方块(42)朝向限位方块(41)的一侧,另一端与连接圆杆(45)固定连接,所述对接组件(6)设于移动方杆(4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6)包括U形装置板(61)、带动滑板(62)、T形驱块(63)、对接弹簧(64)以及测试插件(7),所述U形装置板(61)通过两倒U块(65)固定安装在移动方杆(47)上,所述带动滑板(62)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61)朝向承托板(11)的一侧,若干所述T形驱块(63)对称贯穿滑动设于U形装置板(61)上,所述U形装置板(61)上贯穿开设有供若干T形驱块(63)滑动安装的若干长形滑槽(611),所述对接弹簧(64)一端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63)上,另一端与长形滑槽(6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T形驱块(63)上开设有供对接弹簧(64)安装的圆形凹槽(631),所述测试插件(7)设置在U形装置板(61)和T形驱块(6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插件(7)包括矩形垫板(71)、三角杆(72)、圆转轮(73)、测试插板(74)、指示杆灯(75)以及自动对接器(8),若干所述矩形垫板(71)分别固定安装在若干T形驱块(63)下侧,两所述三角杆(72)对称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71)朝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的一端,所述圆转轮(73)转动设置在三角杆(72)凸出端,所述三角杆(72)上开设有供圆转轮(73)安装的圆形转槽(721),两所述测试插板(74)对称固定安装在矩形垫板(71)下侧,两所述指示杆灯(75)穿透U形装置板(61)两侧分别设于两测试插板(74)上,所述U形装置板(61)上开设有供指示杆灯(75)穿透安装的穿透口(612),所述自动对接器(8)设于U形装置板(61)和移动方杆(4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接器(8)包括凸形燕尾杆(81)、扩展圆轮(82)、椭圆导片(83)以及触发器(9),两所述凸形燕尾杆(81)对称固定安装在T形驱块(63)朝向U形装置板(61)中心点的一侧,并位于U形装置板(61)上侧,所述扩展圆轮(82)转动设置在凸形燕尾杆(81)凸出端,所述凸形燕尾杆(81)上开设有供扩展圆轮(82)安装的圆轮槽(811),所述椭圆导片(83)通过装置圆杆(84)转动安装在移动方杆(47)上,且处于两凸形燕尾杆(81)之间与两扩展圆轮(82)间歇抵触,所述椭圆导片(83)上对称开设有与扩展圆轮(82)相适配的抵触凹口(831),所述移动方杆(47)上贯穿开设有供装置圆杆(84)转动安装的圆形杆孔(471),所述触发器(9)设于装置圆杆(84)和移动方杆(4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9)包括弧面托块(91)、斜面齿杆(92)、棘齿轮(93)、抵触导片(94)、复位弹簧(95)以及梯形导块(96),两所述弧面托块(91)固定安装在U形装置板(61)上方的移动方杆(47)上,所述斜面齿杆(92)插设滑动设于两弧面托块(91)上,所述弧面托块(91)上贯穿开设有与斜面齿杆(92)适配并供其插设安装的方形插口(911),所述棘齿轮(93)固定套设在装置圆杆(84)上并与斜面齿杆(92)相啮合,所述抵触导片(94)固定卡设在两弧面托块(91)之间的斜面齿杆(92)上,所述复位弹簧(95)一端固定安装在抵触导片(94)上,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弧面托块(91)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导块(96)固定安装在开设有测试滑轨口(102)一侧的承载台(1)内侧壁上,且位于海绵垫(12)和承托底台(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释放组件(5)包括加热托板(51)、加热管(52)、L形释放板(53)以及U形限位框(54),所述加热托板(51)固定安装在位于测试滑轨口(102)下方的承载台(1)内侧壁上,并位于海绵垫(12)和传送带(13)之间,若干所述加热管(52)等距设置在加热托板(51)上,所述L形释放板(53)通过稳固侧座(55)固定安装在处于测试滑轨口(102)尾部的承载台(1)内侧壁上,所述U形限位框(54)固定设于L形释放板(53)下侧。
CN202311125510.7A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Pending CN117405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5510.7A CN117405333A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5510.7A CN117405333A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5333A true CN117405333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9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5510.7A Pending CN117405333A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53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1371A (zh) * 2024-02-19 2024-03-22 山东华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1371A (zh) * 2024-02-19 2024-03-22 山东华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7741371B (zh) * 2024-02-19 2024-04-30 山东华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05333A (zh) 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测试台
CN204101468U (zh) 电子产品表面质量检测装置
CN204470139U (zh) 一种胶囊外壳厚度检测装置
CN117092494B (zh) 一种摄像头主板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061440A (zh) 测试卡与测试主板连接装置及pcb板测试模组
CN102236031A (zh) 印刷电路板测试治具
CN20611388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孔位检具
CN202836913U (zh) 一种新型重物冲击试验系统
CN205651025U (zh) 汇流条自动插入机
CN210427679U (zh) 一种5g基站天线ota测试装置
CN203772989U (zh) 地铁车载信号信标读取测试装置
CN113466054B (zh) 一种纱网张力检测用高稳定性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00984A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火烧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4129083U (zh) 一种检测090-590000-22tv板卡的工装检测针台
CN203606121U (zh) 一种汽车滑移门走轮臂和止动合件的耐久试验装置
CN207907779U (zh) 一种用于测量汽车车灯灯罩尺寸的测量平台及其量具
CN219320368U (zh) WiFi模块测试设备
CN210112032U (zh) 一种整机柜测试装置
CN206074792U (zh) 工业测控表测试工装
CN212435765U (zh) 一种用于视频传感器性能检测用测试设备
CN210834100U (zh) 一种用于汽车方向盘的灯光检测装置
CN219758345U (zh) 一种测试用载具
CN215491641U (zh) 一种晶体表面平整度检测设备
CN221063596U (zh) 一种瑕疵号牌筛查装置
CN216955081U (zh) 一种激光导光板表面光学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