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4827B -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4827B
CN117404827B CN202311713489.2A CN202311713489A CN117404827B CN 117404827 B CN117404827 B CN 117404827B CN 202311713489 A CN202311713489 A CN 202311713489A CN 117404827 B CN117404827 B CN 117404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ontrol period
machine operation
period
n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34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04827A (zh
Inventor
郭建民
张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7134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4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4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4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04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4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根据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本方法实现了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基于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对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动态调节,提高了系统控制响应及时性,实现了机器运行参数的平稳控制,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热泵系统的发展,其系统已经可以做到40HP+,其所配置的压缩机的排量也更大。大排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吸气量和排气量都相比常规小排量压缩机要大,因此其运行参数相较普通小排量压缩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短时间内排气温度的迅速变化。
由于空调设计管路目前越来越长,在停机过程中有大量的冷媒会积存在对应的主管路中,在开机后由于冷媒重新循环,导致积存在管路中的冷媒大量回流到机器吸气侧,由于管路设计更长,冷媒回流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正常的基于系统实时参数的控制策略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控制存在比较大且长周期的波动性,对于压缩机运行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系统单台设计冷量增加,系统中所能连接的室内机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机器运行过程中所传输的数据量也成倍增长,固定的控制周期可能导致部分机器在固定时间内无法及时接收到主控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因而存在控制失效的问题。
综上,当前热泵系统控制技术存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缓解当前热泵系统控制技术存在的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检测所述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包括:
获取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
在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
在不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时,将第n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及控制幅值确定为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时,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
获取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
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累计波动次数及所述初始周期时长,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
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累计波动次数及所述初始周期时长,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包括:
将所述初始周期时长与所述累计波动次数的比值确定为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包括:
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确定修正因子;
根据所述修正因子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还包括:
在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与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相同时,根据预设方式确定所述修正因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能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通过检测热泵系统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来确定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根据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来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本方法实现了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基于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对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动态调节,提高了系统控制响应及时性,实现了机器运行参数的平稳控制,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缓解了当前技术存在的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初始控制周期判断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控制幅值修正实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0: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在本申请中,固定控制周期是热泵系统控制程序中预设的控制周期;初始控制幅值,也即固定控制幅值,是热泵系统控制程序中预设的控制幅值。初始控制周期,也即第1控制周期,即热泵系统内机器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开机运行的第1个控制周期。
具体的,如图2所示,初始周期时长(即初始控制周期)的判断方法为:
步骤210:机器接收开机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机器接收开机指令信号,并在响应该开机指令后,判断热泵系统中机器当前在线的室内机数量。
步骤220:判断在线内机数量是否小于等于a。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线内机数量满足在线内机数量≤a,则执行步骤230;若在线内机数量不满足在线内机数量≤a,则执行步骤240。
步骤230:控制周期为A。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线内机数量满足在线内机数量≤a,则将机器的初始控制周期确定为A。
步骤240:判断在线内机数量是否大于a小于等于b。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线内机数量不满足在线内机数量≤a,则判断在线内机数量是否大于a小于等于b。若在线内机数量满足在线内机数量大于a小于等于b,则执行步骤250;若在线内机数量不满足在线内机数量大于a小于等于b,则执行步骤260。
步骤250:控制周期为B。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线内机数量满足在线内机数量大于a小于等于b,则将机器的初始控制周期确定为B。
步骤260:在线内机数量大于b。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线内机数量不满足在线内机数量大于a小于等于b,则判断在线内机数量为大于b,接着执行步骤270。
步骤270:控制周期为C。
在本实施例中,当判断在线内机数量为大于b时,则将机器的初始控制周期确定为C。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线内机数量实时赋值当前的特定控制周期时长A、B、C,对应的控制周期时长A、B、C的计算方式如下表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a、b、c为当前控制周期下的修正系数,与上文中在线内机数量a、b为不同的概念。且此处当前控制周期下的修正系数a、b、c的取值范围在程序编写时已经进行预设。
步骤110:检测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
在本申请中,基于热泵系统中机器前一周期的控制情况,来修正下一周期的控制响应时间,以此来提高响应速度,解决控制响应慢的问题。
步骤120: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包括:获取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在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在不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
在这里,通过将第 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与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进行比较,来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是否出现波动。需要注意的是,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可以为提前在机器内预设的范围。
步骤130: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在本申请中,控制参数包括控制周期、控制幅值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时,将第n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及控制幅值确定为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时,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具体的,在根据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出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后,再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来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即当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时,则维持当前控制周期(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当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时,则修正当前控制周期(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并将修正后的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作为下一控制周期(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获取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累计波动次数及所述初始周期时长,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累计波动次数及所述初始周期时长,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包括:将所述初始周期时长与所述累计波动次数的比值确定为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
具体的,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进行修正,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的方法为:首先获取机器开始运行时的初始周期时长,初始周期时长可以为A、B、C等;机器第一次运行时(即初始控制周期)按照初始周期时长进行控制,在初始控制周期内如果机器运行参数出现上下波动,则对本次的波动次数计数为1(即累计波动次数),假设初始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那么机器第二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1,在第二控制周期内如果机器运行参数出现上下波动,则对本次的波动次数计数为2(即累计波动次数为1),那么机器第三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2……依次类比,第n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N-1),第n+1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N(N为累计波动次数)。这样根据前期的累计的波动次数,可以使得下一周期的控制响应时间缩短,提高控制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包括: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确定修正因子;根据所述修正因子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
具体的,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初始控制幅值,确定修正后的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的方法为:将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减去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的差,再除以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修正因子,即修正因子=(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然后再将修正因子与初始控制幅值的乘积作为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例如,修正后的控制幅值为M,那么M=(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初始控制幅值。即机器的运行控制幅值会随着机器的参数变化速率进行前馈调节,根据当前周期运行参数范围以及上一周期参数运行范围,提前预知参数变化趋势,来实现控制幅值提前修正,避免因为固定幅值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的滞后性导致部分负责过开或者过关,导致机器控制不稳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还包括:在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与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相同时,根据预设方式确定所述修正因子。
在这里,如果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与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相同,即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0,则此时需要强制赋值给当前计算结果,赋值范围为(0,1]。
以下结合实例,来对控制幅值的修正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运行过程中已经知道a、b两个点的温度参数(即第n-1控制周期、第n控制周期的温度参数),负载在下个周期(即第n+1控制周期)调节时,其幅值需要根据a、b两个点计算出来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c点的修正,也就是c点的控制幅值=初始控制幅值*(a-b)/a,此处,初始控制幅值也即默认控制幅值。
步骤140: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周期时长和控制幅值确定后,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确定的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周期时长和控制幅值来控制热泵系统进行工作。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通过检测热泵系统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来确定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根据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来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本方法实现了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基于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对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动态调节,提高了系统控制响应及时性,实现了机器运行参数的平稳控制,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缓解了当前技术存在的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
现结合具体场景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场景中,以初始控制周期为A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10:机器接收开机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机器接收开机指令信号,并在响应该开机指令。
步骤320:控制周期为A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机器响应该开机指令后,在初始控制周期内以初始控制周期为A对热泵系统中的机器进行控制。
步骤330:判断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机器在初始控制周期内以初始控制周期为A对热泵系统中的机器进行控制时,检测热泵系统内机器的运行参数,并与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进行比较,得到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根据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来确定机器当前控制周期内运行参数是否波动,若当前控制周期内的运行参数未出现波动,则下一控制周期(第n+1控制周期)维持当前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控制,即返回执行步骤320;若当前控制周期内的运行参数出现波动,则执行步骤340。
步骤340:修正控制周期及控制幅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机器第n控制周期内的运行参数出现波动时,则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即控制周期及控制幅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控制周期及控制幅值作为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具体的,对第n控制周期进行修正,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方法为:首先获取机器开始运行时的初始控制周期A的周期时长,机器第一次运行时(即初始控制周期)按照初始周期时长A进行控制,在初始控制周期内如果机器运行参数出现上下波动,则对本次的波动次数计数为1(即累计波动次数为1),那么机器第二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1,在第二控制周期内如果机器运行参数出现上下波动,则对本次的波动次数计数为2(即累计波动次数),那么机器第三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2……依次类比,第n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N-1),第n+1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为A/N(N为累计波动次数)。这样根据前期的累计的波动次数,可以使得下一周期的控制响应时间缩短,提高控制精度。
具体的,控制幅值的修正方法为:将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减去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的差,再除以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修正因子,即修正因子=(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然后再将修正因子与初始控制幅值的乘积作为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例如,修正后的控制幅值为M,那么M=(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初始控制幅值。即机器的运行控制幅值会随着机器的参数变化速率进行前馈调节,根据当前周期运行参数范围以及上一周期参数运行范围,提前预知参数变化趋势,来实现控制幅值提前修正,避免因为固定幅值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的滞后性导致部分负责过开或者过关,导致机器控制不稳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与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相同,即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0,则此时需要强制赋值给当前计算结果,赋值范围为(0,1]。
步骤350:判断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机器以修正后的控制幅值M、修正后的控制周期 A/N控制机器运行时,继续检测机器运行参数是否发生波动,若检测结果表示机器运行参数发生波动,则继续对控制幅值及控制周期进行修正,直到找到机器运行控制最合适的控制周期及控制幅值;若检测结果表示机器运行参数未发生波动,则维持修正后的控制幅值M、修正后的控制周期 A/N控制机器进行运行。
根据上述场景可知:本申请中,通过检测热泵系统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来确定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根据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来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本方法实现了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基于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对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动态调节,提高了系统控制响应及时性,实现了机器运行参数的平稳控制,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缓解了当前技术存在的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控制装置;图5示出了热泵系统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热泵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初始控制模块500,用于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检测模块510,用于检测所述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
第一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
第二确定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540,用于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20,还用于获取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在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在不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530,还用于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时,将第n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及控制幅值确定为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时,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控制装置,通过检测热泵系统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来确定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根据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来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本方法实现了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基于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对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动态调节,提高了系统控制响应及时性,实现了机器运行参数的平稳控制,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缓解了当前技术存在的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上述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限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是热泵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热泵系统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热泵系统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热泵系统进行整体监控。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ncatnon Specnfnc NntegratedCnrcunt,简称ASNC)、数字信号处理器(Dngntal S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ngntal Sngnal Processnng Devn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nc Devn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n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检测所述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热泵系统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工作。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通过检测热泵系统在当前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来确定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根据当前控制周期机器运行参数的波动趋势,来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本方法实现了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基于机器运行参数是否波动对控制参数(控制周期和控制幅值)进行动态调节,提高了系统控制响应及时性,实现了机器运行参数的平稳控制,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缓解了当前技术存在的机器运行过程中因控制周期固定不变而导致控制滞后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压缩机的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工作;所述初始控制幅值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初始控制幅值;
检测所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所述机器运行参数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
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第n+1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和控制幅值,所述控制幅值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控制幅值;
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工作;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包括:获取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在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在不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时,将第n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及控制幅值确定为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在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时,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n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
获取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
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累计波动次数及所述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
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累计波动次数及所述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得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包括:
将所述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与所述累计波动次数的比值确定为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包括:
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确定修正因子;
根据所述修正因子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及所述初始控制幅值,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幅值,还包括:
在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与第n-1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相同时,根据预设方式确定所述修正因子。
7.一种热泵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热泵系统内的室内机在线数量;根据所述室内机在线数量以及压缩机的固定控制周期,确定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根据压缩机的初始周期时长及初始控制幅值,在初始控制周期内控制所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工作;所述初始控制幅值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初始控制幅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在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得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所述机器运行参数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具体用于:获取机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内的机器运行参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在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出现波动;在不存在超出所述变化范围的机器运行参数时,确定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为未出现波动;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n控制周期的机器运行参数波动趋势,确定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包括第n+1控制周期的周期时长和控制幅值,所述控制幅值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控制幅值;
控制模块,用于在第n+1控制周期内,根据所述第n+1控制周期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工作。
8.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713489.2A 2023-12-14 2023-12-14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Active CN117404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3489.2A CN117404827B (zh) 2023-12-14 2023-12-14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3489.2A CN117404827B (zh) 2023-12-14 2023-12-14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4827A CN117404827A (zh) 2024-01-16
CN117404827B true CN117404827B (zh) 2024-05-17

Family

ID=8949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3489.2A Active CN117404827B (zh) 2023-12-14 2023-12-14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482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979A (zh) * 2017-05-22 2017-09-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0375425A (zh) * 2019-07-22 2019-10-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1753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48903A (zh) * 2019-11-20 2020-0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排气波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2969893A (zh) * 2018-11-19 202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3218047A (zh) * 2021-05-11 2021-08-0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修正压缩机频率控制逻辑的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JP2021188790A (ja) * 2020-05-27 2021-1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3819583A (zh) * 2021-10-22 2021-12-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维持空调舒适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17936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6221952A (zh) * 2023-04-10 2023-06-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6928856A (zh) * 2023-08-11 2023-10-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户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户外空调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979A (zh) * 2017-05-22 2017-09-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2969893A (zh) * 2018-11-19 202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0375425A (zh) * 2019-07-22 2019-10-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1753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48903A (zh) * 2019-11-20 2020-0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排气波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2021188790A (ja) * 2020-05-27 2021-1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217936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218047A (zh) * 2021-05-11 2021-08-0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修正压缩机频率控制逻辑的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3819583A (zh) * 2021-10-22 2021-12-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维持空调舒适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21952A (zh) * 2023-04-10 2023-06-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6928856A (zh) * 2023-08-11 2023-10-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户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户外空调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4827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8986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68497B (zh) 空调压缩机运行频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空调
JPS60147585A (ja) 圧縮機の制御方法
CN104778074A (zh) 一种计算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03845B (zh) 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WO2024078081A1 (zh) 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机组
US10216526B2 (en) Controlling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processor and controlling system
CN112050346A (zh) 一种空调系统开机数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系统
CN117404827B (zh)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CN110768602B (zh) 转矩补偿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3028571B (zh) 机房空调的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介质
CN109297155B (zh) 压缩机保护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974222B (zh) 改善空调机组的启动性能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89268A (zh) 一种变频热泵除霜控制方法
CN111140517A (zh) 基于水温上升速率的水泵停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13497B (zh) 双级压缩机及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设备、制冷设备
CN112325506B (zh) 电制冷机及检测电制冷机中压缩机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46495B (zh) 试验箱的温度调节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64455B (zh) 一种压缩机的润滑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28821B (zh) 压缩机超低温安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87166B (zh) 空调冷源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冷源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20198256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the Clock Frequency of a Microprocessor of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mponent, and Automation Component Having a Microprocessor with a Variable Clock Frequency
CN117989766A (zh) 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动方法、装置、温度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0777B (zh) 多联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30261649A1 (en) Logic circuit for providing a signal value after a predetermined time period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