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1495A -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01495A CN117401495A CN202310847720.0A CN202310847720A CN117401495A CN 117401495 A CN117401495 A CN 117401495A CN 202310847720 A CN202310847720 A CN 202310847720A CN 117401495 A CN117401495 A CN 1174014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alignment
- side edge
- width direction
-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6829 Ficus sunda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2—Stationary guides or smoot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3/00—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 B65H33/06—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by displacing articles to define batches
- B65H33/08—Displacing whole batches, e.g. forming stepped pi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6—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of discharge in bins, stack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 B65H2301/161—Mailing or sorting m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2—Turning, overtur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6—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 B65H2301/361—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during displacement
- B65H2301/3611—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during displacement centering, positioning material symmetrically relatively to a given axis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6112—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during displacement centering, positioning material symmetrically relatively to a given axis of displacement by elements engaging both sides of we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1—Pivoting support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1—Rack-and-pinion, cogwheel in cog railway
- B65H2403/411—Double rack cooperating with one pinion, e.g. for performing symmetrical displacement relative to pin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5—Self-weight power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8—Photoelectric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具备排出部、薄片体堆放托盘、包括一对对齐构件及一对宽度限制构件的对齐机构、移位部以及控制部。一对对齐构件具有由刚体形成的臂部以及由平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且固定于臂部的摆动端的对齐部。控制部为,在分类处理中,当将薄片体堆放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齐构件搭在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二对齐构件的第一侧端缘与薄片体接触,将薄片体对齐到第一位置,当将薄片体堆放在第二位置时,第二对齐构件搭在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对齐构件的第一侧端缘与薄片体接触,将薄片体对齐到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出由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薄片体或者由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实施了规定的后处理的薄片体的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薄片体排出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能够执行如下的后处理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包括:装订处理,将由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薄片体(纸张)堆叠多张,将所堆叠的薄片体摞集中起来用订书钉装订;打孔处理,通过打孔装置开孔(穿孔);以及折叠处理,将薄片体对折或三折;等等。
在这样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中具备薄片体排出装置,该薄片体排出装置具有排出实施了后处理的薄片体的排出辊对以及堆放由排出辊对排出的薄片体的薄片体堆放托盘。另外,已知有具备将堆放在薄片体堆放托盘上的薄片体对齐的对齐构件的薄片体排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薄片体堆放托盘上稳定地堆放薄片体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构成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出部,从薄片体排出口排出薄片体;
薄片体堆放托盘,堆放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
对齐机构,包括:
一对对齐构件,配置在与所述薄片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堆放在所述薄片体堆放托盘的薄片体堆放面上的基准位置的所述薄片体的上表面接触;以及
一对宽度限制构件,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对齐构件的外侧,能够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移位部,在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多部所述薄片体的摞时,使堆放在所述薄片体堆放托盘上的所述薄片体的堆放位置按每一部交替地移位到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位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位置与另一侧的第二位置;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移位部、所述排出部以及所述对齐机构进行控制,
一对所述对齐构件包括:
臂部,由刚体形成,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薄片体排出口的上部;以及
对齐部,固定于所述臂部的摆动端,与所述薄片体的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侧端缘接触,
所述对齐部由沿着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包括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端缘中位于内侧的第一侧端缘,
所述第一侧端缘随着趋向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而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倾斜,
所述控制部能够进行如下的分类处理:在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多部所述薄片体的摞时,通过所述移位部按每一部交替地移位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而对所述薄片体的摞进行分类,
在所述分类处理中,当将所述薄片体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一对所述对齐构件中配置在所述一侧的第一对齐构件搭在所述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配置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对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端缘与所述薄片体的所述另一侧的侧端缘接触,将所述薄片体对齐到所述第一位置,
当将所述薄片体堆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对齐构件搭在所述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对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端缘与所述薄片体的所述一侧的侧端缘接触,将所述薄片体对齐到所述第二位置。
另外,本发明是具备上述构成的薄片体排出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成,通过对齐构件的不与薄片体接触的臂部由刚体形成,不用担心被所排出的薄片体推压而变形或者振动。另外,通过与薄片体接触的对齐部由弹性材料形成,能够抑制薄片体的损伤以及对齐不良。进而,由于对齐部中的薄片体宽度方向内侧的第一侧端缘从内侧向外侧倾斜,所以即使在所排出的薄片体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薄片体的侧端缘与第一侧端缘可靠地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成,成为能够在进行分类处理时抑制薄片体的堆放混乱,并且还能够确保薄片体的堆叠量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具备作为本发明的薄片体排出装置的一例的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以及与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连结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处理托盘35的周边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配置在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对齐构件51的对齐部55与薄片体S的抵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从对齐部55的前端方向观察的对齐构件51的对齐部55与薄片体S的抵接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观察薄片体S被排出到基准位置R0的情况下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与薄片体S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8是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观察在分类处理中第一部的薄片体S1被排出到第一位置R1的情况下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与薄片体S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9是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观察在分类处理中第二部的薄片体S2被排出到第二位置R2的情况下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与薄片体S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由具备作为本发明的薄片体排出装置的一例的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以及与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连结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从外部经由未图示的网络通信部输入的图像数据或由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的图像读取部101读取的图像数据,在薄片体(纸张)上印刷图像。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侧面能够拆装地连结。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了图像形成(印刷)后的薄片体进行打孔处理、装订处理、折叠处理等后处理。另外,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并不限定于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00自动输送的薄片体进行后处理,也可以将由用户放置在未图示的托盘上的薄片体输送到自己能够进行后处理的位置,对该薄片体进行处理。
图2是表示具备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的处理托盘35的周边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具备:薄片体送入口36,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排出部(未图示)排出的薄片体从此处送入;打孔装置33,对从薄片体送入口36送入的薄片体实施规定的穿孔处理;处理托盘35,堆叠多张薄片体;装订单元38,用订书钉装订堆叠在处理托盘35上的薄片体摞;第一折叠单元40、第二折叠单元90,对薄片体实施折叠处理;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第二薄片体排出部6;第三薄片体排出部8;以及后处理控制部11,综合地控制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
薄片体送入口36与主排出口37通过第一输送路42连通。与第一输送路42分支连接的第二输送路43与第二排出口39连通。另外,与第一输送路42分支连接的第三输送路44经由第二折叠单元90与第三排出口85连通。
从薄片体送入口36送入的薄片体沿着第一输送路42向下游侧(图3的左侧)送出。在第一输送路42中,在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与下游侧端部之间配置有中间辊对72。中间辊对72包括被从输送驱动部(未图示)施加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辊721以及从动于驱动辊721而旋转的从动辊722。驱动辊721以及从动辊722以规定的夹缝压力抵接,形成夹着薄片体进行输送的输送夹缝部72N。
在中间辊对72的紧下游侧配置有第一薄片体检测部S1。第一薄片体检测部S1是光学地检测薄片体的传感器,检测在第一输送路42中输送的薄片体的前端进入中间辊对72的情况。另外,第一薄片体检测部S1检测由中间辊对72输送的薄片体的后端通过了中间辊对72的情况。
在第一输送路42的下游端设置有将薄片体向第一排出托盘50送出的第一排出辊对73(排出部)。第一排出辊对73包括被从排出驱动部(未图示)施加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辊731以及从动于驱动辊731而旋转的从动辊732。驱动辊731以及从动辊732以规定的夹缝压力抵接,形成夹着薄片体进行输送的排出夹缝部73N。在通过装订单元38进行装订处理时将薄片体拉入处理托盘35之际,使第一排出辊对73分离而解除排出夹缝部73N。
在第一排出辊对73的紧下游侧配置有第二薄片体检测部S2。第二薄片体检测部S2包括:致动器(未图示),具有与由第一排出辊对73排出的薄片体接触的接触片和检测片;以及光传感器(未图示),具有以夹着检测片的方式对置配置的发光部以及受光部。当由中间辊对72输送的薄片体的前端与接触片接触时,致动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检测片位于从发光部朝向受光部的光路的外侧。由此,检测薄片体的前端进入了第一排出辊对73的情况、以及正在通过第一排出辊对73排出薄片体的情况。另一方面,当薄片体的后端通过接触片时,致动器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检测片位于从发光部朝向受光部的光路上。由此,检测薄片体的后端通过了第一排出辊对73的情况。
在第一输送路42的下方配置有处理托盘35。在第一排出辊对73的排出夹缝部73N解除的状态下,处理托盘35接受并堆放由中间辊对72输送的薄片体。堆放在处理托盘35上的薄片体摞通过装订单元38实施装订处理。处理托盘35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图3的左端部)位于第一排出辊对73的附近,上游侧的端部(图3的右端部)位于中间辊对72的下方,处理托盘35以从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朝向上游侧端部成为向下坡度的方式倾斜。
堆放在处理托盘35上并通过装订单元38实施了装订处理的薄片体摞通过排出夹缝部73N复原后的第一排出辊对73或沿着处理托盘35的薄片体堆放面往复移动的摞排出构件35a向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排出。
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设置于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与图像形成装置100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上配置在第一输送路42的下游端。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具有第一排出辊对73、接受由第一排出辊对73从第一排出口37排出的薄片体的第一排出托盘50、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
第一排出托盘50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侧面(图2的左侧面)。第一排出托盘50是由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实施了后处理的薄片体的最终的排出场所之一。另外,未实施后处理的薄片体、小尺寸的薄片体等也被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50。
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上方配置有上表面检测传感器S3,用于检测堆放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的上表面位置。上表面检测传感器S3是具有发光部与受光部分别配置在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的检测部的光遮断传感器(PI传感器),在检测部的光路被堆放在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遮断时,可以检测薄片体的上表面位置。
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下方配置有检测第一排出托盘50的下限位置的下限检测传感器S4(参照图2)。下限检测传感器S4是与上表面检测传感器S3相同的PI传感器,在检测部的光路被突出设置于第一排出托盘50的标志50b遮断时,可以检测第一排出托盘50下降到下限位置的情况。
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对齐构件51。对齐构件51通过与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的侧端缘或上表面抵接,在宽度方向上对齐堆放在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并且抑制薄片体的浮起。对齐构件51的详细构成以及动作将在后面叙述。
在薄片体排出方向的对齐构件51的上游侧且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宽度限制构件59。宽度限制构件59可以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移动,按压堆放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的侧端缘,从而对齐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位置。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构成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对齐堆放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的对齐机构。宽度限制构件59的详细构成以及动作将在后面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能够执行如下的分类处理(移位处理):在向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排出多部薄片体摞时,使薄片体的排出位置按每一部交替地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移位来进行薄片体摞的分类。通过后处理控制部11对使堆放在处理托盘35(移位部)上的薄片体摞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挡件与使挡件往复移动的挡件驱动部(全部未图示)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分类处理。
第二薄片体排出部6设置于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与图像形成装置100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且设置在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上方。第二薄片体排出部6具有第二排出口39以及接受从第二排出口39排出的薄片体的第二排出托盘60。
第二排出口39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二输送路43的下游端。第二排出辊对62配置在第二排出口39。第二排出托盘60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二排出口39的下游侧。在第二输送路43中被输送并到达第二排出口39的薄片体被第二排出辊对62通过第二排出口39排出到第二排出托盘60上。第二排出托盘60是由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实施了后处理的薄片体的最终的排出场所之一。
第三薄片体排出部8设置于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与图像形成装置100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且设置于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下方(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的下端部附近)。第三薄片体排出部8具有第三排出口85、第三排出辊对82以及第三排出托盘83。第三薄片体排出部8排出由第二折叠单元90实施了对折处理以及骑马钉装订处理的册子状的薄片体摞。
图4是配置在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薄片体宽度方向(图4的箭头AA′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对齐构件51。对齐构件51具有臂部53以及对齐部55。
臂部53是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的板状构件(刚体)。在臂部53的上端部设置有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突出的支承轴57。支承轴57能够旋转地与安装于第一排出口37(参照图2)的上部框架(未图示)的保持构件37a的轴承部58卡合。通过该构成,臂部53被支承为能够以支承轴57为摆动支点沿着排出方向上下摆动。
对齐部55固定于臂部53的下端部(摆动端),与从第一排出口37排出的薄片体接触。对齐部55由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如果对齐部55的摩擦力较大,则成为排出薄片体时的负荷,因此对齐部55优选由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齐部55的材料,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的薄膜。
对齐部55具有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端缘中位于内侧的第一侧端缘55a、以及位于外侧的第二侧端缘55b。在对齐部55的前端部(第一侧端缘55a与第二侧端缘55b之间)形成有与薄片体堆放面50a平行的平坦部55c。第一侧端缘55a随着趋向排出方向(图4的箭头B方向)的下游侧而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倾斜。第二侧端缘55b随着趋向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而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外侧向内侧倾斜。
即,对齐部55是以与臂部53的连结部为上底、以平坦部55c为下底、以第一侧端缘55a、第二侧端缘55b为斜边(脚)的俯视梯形形状。更详细来说,对齐部55为与臂部53的连结部(上底)比平坦部55c(下底)长的倒锥形形状。
第一侧端缘55a以及第二侧端缘55b分别向上方向(与薄片体堆放面50a相反的方向)折弯,形成一对折弯部55d。
图5是表示对齐构件51的对齐部55与薄片体S的抵接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从对齐部55的前端方向观察对齐构件51的对齐部55与薄片体S的抵接部分的剖视图。在图5以及图6中图示了配置在装置里侧(图4的左里侧)的对齐构件51与薄片体S的抵接部分,但对于配置在装置近前侧(图4的右近前侧)的对齐构件51与薄片体S的抵接部分,除了左右对称以外都与图5以及图6相同。
在进行后述的分类处理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通过第一排出辊对73从第一排出口37(参照图3)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S与对齐构件51的对齐部55接触而对齐,堆放在薄片体堆放面50a上。更详细来说,薄片体S的侧端缘与任一方的对齐构件51(此处为图4的左里侧的对齐构件51)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接触而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对齐。
此处,由于薄片体S接触的对齐部55由弹性材料形成,所以能够抑制薄片体S的侧端缘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臂部53由刚体形成,所以即使所排出的薄片体S是硬挺度强的厚纸等,也不用担心被薄片体S推压而变形或者振动。即,通过将薄片体S不接触的臂部53由刚体形成,仅将薄片体S接触的对齐部55由弹性材料形成,能够抑制薄片体S的损伤以及对齐不良。
另外,对齐部55是朝向前端部变细的倒锥形形状,薄片体宽度方向内侧的第一侧端缘55a随着趋向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而从内侧向外侧倾斜。由此,即使在所排出的薄片体S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薄片体S的侧端缘与第一侧端缘55a可靠地接触。第一侧端缘55a相对于排出方向的倾斜角θ1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30°左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使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从内侧向外侧倾斜,使第二侧端缘55b从外侧向内侧倾斜,但只要至少第一侧端缘55a从内侧向外侧倾斜即可,第二侧端缘55b也可以与排出方向平行。
另外,通过将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与第二侧端缘55b向上折弯而形成折弯部55d,构成对齐部55的薄膜的端缘(边缘)不与薄片体S接触。因此,能够抑制薄片体S的损伤。另外,如图6所示,对齐部55折弯成俯视呈コ字形,因此能够对对齐部55赋予适当的硬挺度(弹性)。因此,能够抑制因被薄片体S推压而引起的对齐部55的变形,维持对齐性。为了使对齐部55难以挠曲,折弯部55d的折弯角度θ2优选为90°或钝角,更优选为90°~135°。
如图4所示,在保持构件37a的上表面固定有薄膜状的磁铁构件92。根据该构成,通过由磁性体形成第一排出口37的上部框架,能够通过磁铁构件92的磁力将保持构件37a可拆装地安装于第一排出口37的上部框架。因此,能够根据从第一排出口37排出的薄片体S的尺寸来调整对齐构件51的位置。具体而言,一对对齐构件51中的第一侧端缘55a彼此的最大间隔(前端部的间隔)L配置成比薄片体S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窄。另外,在进行后述的分类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将一对对齐构件51配置成与排出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薄片体S的位置(后述的第一位置R1以及第二位置R2)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从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仅排出同一尺寸(例如A4横向尺寸)的薄片体S,一对对齐构件51被固定在薄片体宽度方向的规定位置。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对齐构件51以通常的排出处理(不进行分类处理的情况)下的排出位置(基准位置R0)的宽度方向中央(图7的点划线O)为基准左右对称地配置。另外,在排出多个尺寸的薄片体S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对齐构件51设为能够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移动。
作为对齐构件51的移动机构,例如可以由安装有保持构件37a且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环形的移动带、卷挂移动带的带轮、旋转驱动带轮的驱动马达等构成。或者,也可以由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齿条、设置于保持构件37a且与齿条卡合的小齿轮、旋转驱动小齿轮的驱动马达等构成。
一对宽度限制构件59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对齐构件51的外侧。在各宽度限制构件59的上端部设置有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棒状的连杆部591。从各宽度限制构件59延伸的一对连杆部591在排出方向(图4的箭头B方向)上对置,在对置面形成有齿条齿(未图示)。
在排出方向上对置的一对连杆部591之间设置有小齿轮592。小齿轮592与形成于各连杆部591的齿条齿啮合。通过马达(未图示)使小齿轮592正转或反转,从而使宽度限制构件59与连杆部591一起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在将薄片体S向第一排出托盘50逐张连续地堆放的模式中,通过上表面检测传感器S3检测堆放在第一排出托盘50上的薄片体S的摞的上表面位置。后处理控制部11进行第一排出托盘50的升降动作(定位),以使得薄片体S的摞的上表面位置恒定。另外,通过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进行所堆放的薄片体S的摞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对齐处理。
接着,说明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对薄片体S的对齐处理。图8是从排出方向下游侧观察在分类处理中第一部的薄片体S1被排出到第一位置R1的情况下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与薄片体S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进行分类处理时,薄片体S的摞被交替地排出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装置里侧、图8的左侧)与另一侧(装置近前侧、图8的右侧)。
另外,将一对对齐构件51、宽度限制构件59中配置在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装置里侧)的称作第一对齐构件51a、第一宽度限制构件59a,将配置在另一侧(装置近前侧)的称作第二对齐构件51b、第二宽度限制构件59b加以区别。并且,将排出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薄片体S的位置分别设为第一位置R1以及第二位置R2。
当开始分类处理时,后处理控制部11首先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装置里侧)排出第一部的薄片体S1。由此,薄片体S1堆放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堆放面50a的第一位置R1。此时,薄片体S1的另一侧(装置近前侧)的侧端缘与第二对齐构件51b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折弯部55d)接触而被对齐到第一位置R1。另一方面,第一对齐构件51a被薄片体S1推压而摆动,搭在薄片体S1的上表面。即,第一位置R1是第一对齐构件51a位于薄片体S1的上表面且第二对齐构件51b位于薄片体S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第二对齐构件51b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成为第一位置R1的限制位置。
另外,后处理控制部11每当堆放一张薄片体S1时,反复执行将第一宽度限制构件59a与第二宽度限制构件59b从待机位置(图8的虚线位置)移动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限制位置(图8的实线位置)并再次移动到待机位置的对齐动作。由此,通过第一宽度限制构件59a将薄片体S1的一侧(装置里侧)的侧端缘向另一侧(装置近前侧)按压。其结果,薄片体S1的另一侧(装置近前侧)的侧端缘抵靠于第二对齐构件51b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折弯部55d)。因此,薄片体S1被可靠地对齐到第一位置R1。
图9是从排出方向下游侧观察在分类处理中第二部的薄片体S2被排出到第二位置R2的情况下的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与薄片体S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当确认排出规定张数的薄片体S1时,后处理控制部11接着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装置近前侧)排出第二部薄片体S2。
由此,在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堆放面50a的第二位置R2堆放薄片体S2。此时,薄片体S2的一侧(装置里侧)的侧端缘与形成于第一对齐构件51a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的折弯部55d接触而对齐到第二位置R2。另一方面,第二对齐构件51b被薄片体S2推压而摆动,搭在薄片体S2的上表面。即,第二位置R2是第二对齐构件51b位于薄片体S2的上表面、且第一对齐构件51a位于薄片体S2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第一对齐构件51a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成为第二位置R2的限制位置。
另外,后处理控制部11每当堆放一张薄片体S2时,反复执行上述的基于第一宽度限制构件59a、第二宽度限制构件59b的对齐动作。由此,通过第二宽度限制构件59b将薄片体S2的另一侧(装置近前侧)的侧端缘向一侧(装置里侧)按压。其结果,薄片体S2的一侧(装置里侧)的侧端缘抵靠于第一对齐构件51a的对齐部55的第一侧端缘55a(折弯部55d)。因此,薄片体S2被可靠地抵靠到第二位置R2。
当确认排出规定张数的薄片体S2时,后处理控制部11再次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装置里侧)的第一位置R1排出第三部薄片体S。以下同样地反复进行分类处理,直到排出规定部数的薄片体S的摞为止。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进行分类处理的情况下,当堆放位置为装置里侧(第一位置R1)时,使用第二对齐构件51b进行对齐处理,第一对齐构件51a成为搭在薄片体S1上的状态。另外,当堆放位置为装置近前侧(第二位置R2)时,使用第一对齐构件51a进行对齐处理,第二对齐构件51b成为搭在薄片体S2上的状态。
即,由于第一对齐构件51a、第二对齐构件51b也作为按压薄片体S的侧端部的鼓起或卷边的薄片体按压构件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抑制因堆放在薄片体堆放面50a上的薄片体S被后续的薄片体S推出而引起的堆放混乱。另外,也能够确保第一排出托盘50的薄片体S的堆叠量。进而,在进行排出位置的切换时,不需要使第一对齐构件51a、第二对齐构件51b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移动,因此也不需要第一对齐构件51a、第二对齐构件51b的移动机构。
另外,每当堆放一张薄片体S时,通过第一宽度限制构件59a、第二宽度限制构件59b执行对齐动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对齐已分类并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50上的薄片体S的堆放状态。
另外,在不进行分类处理的情况下,将所有薄片体S排出到基准位置R0(参照图7)。并且,每当堆放一张薄片体S时,通过第一宽度限制构件59a、第二宽度限制构件59b执行对齐动作。由此,薄片体S被对齐堆放到基准位置R0。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配置在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但是也可以将对齐构件51以及宽度限制构件59配置在第二薄片体排出部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薄片体排出装置(第一薄片体排出部5)作为由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实施了后处理的薄片体的排出目的地的例子,但也能够应用于由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薄片体的排出目的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例,例示了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但本发明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1也可以与数码复合机以外的、例如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同样地连结。
Claims (9)
1.一种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出部,从薄片体排出口排出薄片体;
薄片体堆放托盘,堆放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
对齐机构,包括:
一对对齐构件,配置在与所述薄片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堆放在所述薄片体堆放托盘的薄片体堆放面上的基准位置的所述薄片体的上表面接触;以及
一对宽度限制构件,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对齐构件的外侧,能够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移位部,在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多部所述薄片体的摞时,使堆放在所述薄片体堆放托盘上的所述薄片体的堆放位置按每一部交替地移位到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位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位置与另一侧的第二位置;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移位部、所述排出部以及所述对齐机构进行控制,一对所述对齐构件包括:
臂部,由刚体形成,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薄片体排出口的上部;以及
对齐部,固定于所述臂部的摆动端,与所述薄片体的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侧端缘接触,
所述对齐部由沿着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包括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端缘中位于内侧的第一侧端缘,
所述第一侧端缘随着趋向所述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而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倾斜,
所述控制部能够进行如下的分类处理:在通过所述排出部排出多部所述薄片体的摞时,通过所述移位部按每一部交替地移位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而对所述薄片体的摞进行分类,
在所述分类处理中,当将所述薄片体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一对所述对齐构件中配置在所述一侧的第一对齐构件搭在所述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配置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对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端缘与所述薄片体的所述另一侧的侧端缘接触,将所述薄片体对齐到所述第一位置,当将所述薄片体堆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对齐构件搭在所述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对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端缘与所述薄片体的所述一侧的侧端缘接触,将所述薄片体对齐到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齐部的所述第一侧端缘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端缘对置且位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所述第二侧端缘分别向与所述薄片体堆放面相反的方向折弯而形成一对折弯部,
所述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或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1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齐部在所述第一侧端缘与所述第二侧端缘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薄片体堆放面平行的平坦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片体排出装置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将一对所述对齐构件的所述臂部保持为能够摆动,
在所述保持构件的上表面固定有磁铁构件,
所述保持构件能够相对于由磁性体形成的所述薄片体排出口的上部拆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根据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的尺寸进行位置调整,以使一对所述对齐构件中的所述第一侧端缘彼此的最大间隔比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分类处理的情况下,所述保持构件根据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的尺寸进行位置调整,以使一对所述对齐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每当堆放一张所述薄片体时便执行对齐动作,在所述对齐动作中,使所述宽度限制构件从待机位置移动到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限制位置,并再次移动到所述待机位置,
一对所述宽度限制构件中配置在所述一侧的第一宽度限制构件移动到所述限制位置,将堆放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薄片体向所述另一侧按压而将其抵靠在所述第二对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端缘,
配置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宽度限制构件移动到所述限制位置,将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薄片体向所述一侧按压而将其抵靠在所述第一对齐构件的所述第一侧端缘。
9.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体排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12348 | 2022-07-13 | ||
JP2022112348A JP2024010823A (ja) | 2022-07-13 | 2022-07-13 |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01495A true CN117401495A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49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47720.0A Pending CN117401495A (zh) | 2022-07-13 | 2023-07-11 |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17954A1 (zh) |
JP (1) | JP2024010823A (zh) |
CN (1) | CN117401495A (zh) |
-
2022
- 2022-07-13 JP JP2022112348A patent/JP2024010823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7-07 US US18/348,712 patent/US2024001795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7-11 CN CN202310847720.0A patent/CN11740149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4010823A (ja) | 2024-01-25 |
US20240017954A1 (en) | 2024-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07408B2 (ja)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4785474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031522B2 (ja) |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15291B2 (ja) | 増し折り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8950746B2 (en) |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s well a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203506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4806612B2 (ja) | シート整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US8205867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275335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5888020B2 (ja)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CN117401495A (zh) |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 |
JP2005263488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06537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
JP2012218900A (ja)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89514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4056756B2 (ja) | 用紙後処理装置 | |
JP4135595B2 (ja) |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952236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7455625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11780701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5948968B2 (ja) |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5605201B2 (ja) |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147024B2 (ja) | 用紙後処理装置 | |
JP5332758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シート処理制御方法、及びシート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23172638A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