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6625B -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6625B
CN117386625B CN202311694330.0A CN202311694330A CN117386625B CN 117386625 B CN117386625 B CN 117386625B CN 202311694330 A CN202311694330 A CN 202311694330A CN 117386625 B CN117386625 B CN 117386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leeve
channel
telescopic sleev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43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86625A (zh
Inventor
徐玉虎
王道红
严红彬
张万成
李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yue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iyue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iyue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iyue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43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6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6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6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86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6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2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driving means being a planetary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4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2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238Special flow patterns
    • F04D29/2255Special flow patterns flow-channels with a special cross-section contour, e.g. ejecting, throttling or diffusing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58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cooling or heating the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涉及旋喷泵技术领域。旋喷泵包括加压机构、降温机构、多级增压机构、流量调节机构,加压机构包括凸轮A、储液袋、活塞,通过凸轮A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将储液袋内液体喷洒对主轴箱内进行降温,喷出气体用于控制增压机构中集液管的径向距离控制,降温机构包括雾化喷口,雾化喷口将液体雾化,喷洒在主轴箱内,提高降温效果,增压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齿圈、棘轮棘爪机构,通过棘轮棘爪机构调节动力传递输入输出,来实现射流增压和射流清理的不同功能,流量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转动板,通过调节手轮调节转动板径向位置的移动,来控制进液口、出液口进出液体的直径大小,达到调节流量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喷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背景技术
旋喷泵又名旋转喷射泵、皮托管泵、皮托泵、旋壳泵等,是一种吸入液体与转鼓盖(叶轮)、转鼓(壳体)同步旋转的离心泵,旋转液体获得的势能及速度能通过集液管(皮托管)转换为压力能(泵的扬程)。由于同步旋转,圆盘摩擦损失少;同时由于机械密封承受的是进口压力,密封寿命长。旋喷泵在小流量、高扬程工况下,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旋喷泵内部易产生杂质,对旋喷泵进行堵塞,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旋喷泵无法对内部进行自清洁,给工作人员造成一些困扰,目前旋喷泵在使用过程主要有以下问题:(1)流量和扬程无法调节,无法满足复杂环境的使用需求,(2)泵内易产生杂质,清理困难,(3)外部流量不便于调节,需要增加相应设备,导致环境受限,(4)主轴长时间工作易产生热量,对泵内流体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主轴箱,所述主轴箱一侧安装有转子箱,所述主轴箱内安装有加压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转子箱内安装有多级增压机构,所述多级增压机构上安装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一侧安装有叶轮,所述转子箱一侧安装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出液口内安装有流量调节结构,所述加压机构对降温机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与多级增压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降温机构对主轴箱内进行降温,所述多级增压机构对液体进行多级增压,所述调节机构对多级增压进行调节处理。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凸轮A,所述主轴箱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安装有凸轮A,所述凸轮A一侧安装有缸体,所述缸体安装于主轴箱上,所述缸体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一侧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储能弹簧,所述活塞杆一侧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活塞另一侧安装有储液袋,所述储液袋通过管道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储液袋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缸体内壁上,所述缸体一端安装有压电储能元件,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储液袋连通。
主轴带动凸轮A旋转,当凸轮A运动至最大推程时并压缩第一储能弹簧,凸轮A推动接触板、活塞杆向下移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压缩储液袋,储液袋内液体被压缩后,通过储液袋上第二通道将液体送至喷嘴,液体经过喷嘴喷洒至主轴箱内,同时,第二通道将液体送至主轴上第一入口,进入主轴内部,对主轴内部进行降温,最后从第一出口上雾化喷头雾化喷洒在主轴箱,对主轴箱内部进行充分降温,主轴由于长时间转动易产生较大热量,通过上述设计,可对主轴内外同时进行降温处理;
当凸轮A运动时,第一储能弹簧被释放并推动活塞杆、活塞向上移动,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加压机构的持续工作,由活塞、缸体所组成的上侧腔室内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或进入,并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切断和正常传送,同时该部分气体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是否输送给调压口,以通过调压口对集液管径向位置进行控制;
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储液袋内液体压力是否符合,压力传感器与第一通道上流量计配合使用,可检测剩余水量,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压电储能元件在上述接触板往复运动过程中,接触板压迫压电储能元件,压电储能元件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与旋喷泵连接的外部储能电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旋喷泵的能耗。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喷嘴,所述主轴箱上侧安装有喷嘴,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喷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通道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主轴内部中空,所述主轴中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主轴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上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储液袋内设置有冷却油液。
所述多级增压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齿圈,所述主轴一端同心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内壁上设置有棘轮齿形,所述转子一侧安装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一侧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一侧安装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外侧啮合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中部安装有行星架,所述行星轮外侧啮合有齿圈,所述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组成行星轮组,所述太阳轮中部安装有多层套筒组件,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安装于多层套筒组件上,所述齿圈一侧通过密封圈与多层套筒组件形成转动密封,所述集液管安装于多层套筒组件上,所述叶轮安装于齿圈一侧,所述行星架一侧安装有行星架固定板,所述行星架固定板一侧偏心安装有凸轮B,所述凸轮B外侧、齿圈形成密闭腔室,所述齿圈外侧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爪,所述棘爪安装于齿圈上,所述棘爪一侧安装有电磁铁A,所述多层套筒组件一侧安装有调节板,所述太阳轮与多层套筒组件之间安装有所述棘轮棘爪机构。
主轴带动转子旋转,电磁铁A得电,电磁铁A伸缩杆伸出推动棘爪转动与转子啮合,转子带动齿圈旋转,齿圈通过行星轮带动行星架旋转,行星架带动凸轮B、行星架固定板同步旋转,同时,外部液体通过进液口、第一入液口、第一流道送至叶轮,并通过叶轮上弧形导流槽推动滑动喷嘴沿导向轴向外移动,并将滑动喷嘴一侧的第三复位弹簧拉伸,同时,电磁铁B通电,吸引滑动喷嘴上的磁铁,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电磁铁B的磁性强度,来调整电磁铁B与磁铁之间的吸合程度,电磁铁B失电,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收缩,滑动喷嘴可实现复位,以便于电磁铁B对滑动喷嘴下一次进行调节,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无极调节滑动喷嘴与叶轮中心的距离,当液体通过叶轮上滑动喷嘴喷出时,由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将液体通过滑动喷嘴甩出,由于改变滑动喷嘴与叶轮中心的距离,可对液体的离心力进行降低或增加,以面对不同液体的使用场合,可满足不同环境需求;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喷嘴与集液管上进液管径向位置是相互配合的,通过加压机构中出气口、调压口,并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传输和切断,调压口进入气体后,通过第一调压通道、第二调压通过带动伸缩套筒B向外移动,当伸缩套筒运动至最远距离时,气体将通过第三调压通道带动伸缩套筒A向外移动,伸缩套筒A同步带动进液管向外移动,上述设计中伸缩套筒B、伸缩套筒C将压缩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当伸缩套筒A、伸缩套筒B、伸缩套筒C需要向内移动时,第四控制阀将气体进行泄压处理,伸缩套筒A、伸缩套筒B、伸缩套筒C在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释放的作用下,将伸缩套筒A、伸缩套筒B、伸缩套筒C恢复原位,以便于下一次进行调节处理,在上述设计中齿圈为主动件,太阳轮为固定安装,太阳轮内部棘轮棘爪机构工作,将太阳轮锁定在多层套筒组件上,行星架为输出件,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实现输入输出的转换;
当太阳轮内部的棘轮棘爪机构不工作时,太阳轮、多层套筒组件可随意转动,第五控制阀打开,由于凸轮B在行星架固定板为偏心安装,当凸轮B与齿圈所形成的密封腔室进入液体时,将对液体通过该密封腔室分为两个部分,当凸轮B旋转时,将产生的离心力将直接作用于液体,可对液体进行一次加压处理,并将液体输送至集液管中,由于集液管直径逐渐增大,集液管靠近回转中心直径最大,可对液体进行二次加压,并将液体喷洒至转子内壁中,可以对转子内壁进行清洁杂质处理,确保转子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集液管纵截面呈 “L”型,所述集液管包括伸缩套筒A、伸缩套筒B、伸缩套筒C,所述伸缩套筒C上设置有调压口,所述伸缩套筒C上设置有第一调压通道,所述伸缩套筒C内滑动安装有伸缩套筒B,所述伸缩套筒B上设置有第二调压通道,所述伸缩套筒C与伸缩套筒B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伸缩套筒B内滑动安装有伸缩套筒A,所述伸缩套筒A上设置有第三调压通道,所述伸缩套筒B与伸缩套筒A之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伸缩套筒A一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部中空,所述进液管内部直径逐渐增大,所述进液管中部贯通至伸缩套筒C,所述伸缩套筒C与多层套筒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调压通道、第二调压通道、第三调压通道相连通,所述调压口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所述调压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出气口。
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调节齿轮组、转动板,所述进液口内壁上安装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内部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齿轮圈外侧啮合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上方安装有调节手轮,所述齿轮组由两个外啮合的正齿轮组成,所述转动齿轮、齿轮组安装于进液口上。
工作人员旋转调节手轮,调节手轮带动齿轮组旋转,齿轮组带动齿轮圈,齿轮圈带动转动齿轮旋转,转动齿轮带动转动板转动,可实现转动板径向的位置移动,当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时,由于转动板不同的径向距离变化,可对进液口流量进行调节,或对进液口进行密封,保证外部无异物进入。
所述多层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与第二套筒外侧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与第三套筒外侧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三套筒内壁与第四套筒外侧形成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一侧与叶轮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一侧与集液管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一侧与调压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入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加压口,所述第一入液口与第一流道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流道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加压口与第三流道另一侧连通,所述调节板一侧安装有回转套筒,所述回转套筒转动安装于转子箱上,所述回转套筒外侧与转子箱所形成的第一密闭腔室,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第一密闭腔室与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一侧通过回转套筒内部与出液口连通。
所述叶轮内设置有弧形导流槽,所述弧形导流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喷嘴,所述滑动喷嘴中部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安装于叶轮上,所述滑动喷嘴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动喷嘴上侧设置有喷出槽,所述滑动喷嘴一侧安装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另一侧安装于叶轮上,所述叶轮外侧安装有电磁铁B,所述电磁铁B安装于转子内壁上,所述电磁铁B与第一磁铁磁极相异。
所述缸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缸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电磁铁B、出气口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
所述齿圈上设置有第一进流道,所述第一进流道一端通过第一出液口、第二流道与集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流道另一端通过第一入液口与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流道上安装有第五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射流增压、射流清理组合设计,结构更加紧凑。当射流增压功能需要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实现动力传递,齿圈作为主动件,行星架作为输出件,太阳轮为固定件,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将液体通过滑动喷嘴甩出,由于改变滑动喷嘴与叶轮中心的距离,可对液体的离心力进行降低或增加,以面对不同液体的使用场合,可满足不同环境需求;液体在叶轮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对液体进行加压处理,当液体进入集液管,由于集液管内部直径逐渐增大,可对液体进行进一步加压;
当通过棘轮棘爪机构控制实现,齿圈作为固定件,行星架作为输出件,太阳轮作为主动件,太阳轮、多层套筒组件可随意转动,由于凸轮B在行星架固定板为偏心安装,当凸轮B与齿圈所形成的密封腔室进入液体时,将对液体通过该密封腔室分为两个部分,当凸轮B旋转时,将产生的离心力将直接作用于液体,可对液体进行一次加压处理,并将液体输送至集液管中,由于集液管直径逐渐减小,将产生射流,将液体喷洒至转子内壁中,可以对转子内壁进行清洁杂质处理,确保转子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2、叶轮、集液管液体喷射径向距离可调,可满足不同使用场合。液体通过叶轮上弧形导流槽推动滑动喷嘴沿导向轴向外移动,电磁铁B通电,吸引滑动喷嘴上的磁铁,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电磁铁B的磁性强度,来调整电磁铁B与磁铁之间的吸合程度,来控制滑动喷嘴的径向距离位置移动;当滑动喷嘴和进液管距离回转中心径向距离最小时,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最小,此时,进入进液管的液体流量将会最少,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小,可满足小流量的场合使用,当滑动喷嘴和进液管距离回转中心径向距离最大时,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最大,此时,进入进液管的液体流量将会最大,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可满足大流量场合,提高旋喷泵的抗汽蚀性能,增大旋喷泵使用范围。
3、加压机构、降温机构组合设计,提高旋喷泵使用寿命。当凸轮A运动至最大推程时,活塞杆带动活塞压缩储液袋,储液袋内液体被压缩后,通过储液袋上第二通道将液体送至喷嘴,液体经过喷嘴喷洒至主轴箱内,同时,第二通道将液体送至主轴上第一入口,进入主轴内部,对主轴内部进行降温,最后从第一出口上雾化喷头雾化喷洒在主轴箱,对主轴箱内部进行充分降温,主轴由于长时间转动易产生较大热量,通过上述设计,可对主轴内外同时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多级增压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棘轮棘爪机构与齿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集液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加压机构及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多层套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流量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去掉上层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主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口;11、出液口;12、主轴;121、第一入口;122、第二出口;123、雾化喷头;13、喷嘴;14、回转套筒;2、主轴箱;21、凸轮A;22、接触板;23、活塞杆;24、活塞;25、缸体;26、储液袋;261、第一通道;262、第二通道;263、进气口;264、出气口;27、压电储能元件;3、转子箱;31、转子;32、齿圈;33、棘爪;34、电磁铁A;35、电磁铁B;36、调节板;37、多层套筒组件;371、第一套筒;372、第二套筒;373、第三套筒;374、第四套筒;4、太阳轮;41、行星轮;42、行星架;43、行星架固定板;44、凸轮B;45、集液管;451、伸缩套筒A;452、伸缩套筒B;453、伸缩套筒C;454、调压口;455、进液管;46、叶轮;461、滑动喷嘴;462、导向轴;5、调节手轮;51、齿轮组;52、齿轮圈;53、转动齿轮;54、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包括主轴箱2,主轴箱2一侧安装有转子箱3,主轴箱2内安装有加压机构和降温机构,转子箱3内安装有多级增压机构,多级增压机构上安装有集液管45,集液管45一侧安装有叶轮46,转子箱3一侧安装有进液口1、出液口11,进液口1、出液口11内安装有流量调节结构,加压机构对降温机构进行加压处理,加压机构与多级增压机构内通过管道连接,降温机构对主轴箱2内进行降温,多级增压机构对液体进行多级增压,调节机构对多级增压进行调节处理。
加压机构包括凸轮A21,主轴箱2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12,主轴12上安装有凸轮A21,凸轮A21一侧安装有缸体25,缸体25安装于主轴箱2上,缸体25内滑动安装有活塞24,活塞24一侧安装有活塞杆23,活塞杆23上安装有第一储能弹簧,活塞杆23一侧安装有接触板22,活塞24另一侧安装有储液袋26,储液袋26通过管道连接有降温机构,储液袋26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缸体25内壁上,缸体25一端安装有压电储能元件27,缸体25上设置有第一通道261,第一通道与储液袋26连通,缸体25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63,缸体25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264,电磁铁B35、出气口264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
降温机构包括喷嘴13,主轴箱2上侧安装有喷嘴13,储液袋26上设置有第二通道262,第二通道262与喷嘴13连通,第一通道261、第二通道26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通道261上安装有流量计,主轴12内部中空,主轴12中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入口121主轴1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口122,第一入口121与第二通道262连通,第一出口122上安装有雾化喷头123,储液袋26内设置有冷却油液。
多级增压机构包括太阳轮4、行星架42、齿圈32,主轴12一端同心安装有转子31,转子31内壁上设置有棘轮齿形,转子31一侧安装有集液管45,集液管45一侧安装有叶轮46,叶轮46一侧安装有太阳轮4,太阳轮4外侧啮合有行星轮41,行星轮41中部安装有行星架42,行星轮41外侧啮合有齿圈32,太阳轮4、行星轮41、行星架42、齿圈32组成行星轮组,太阳轮4中部安装有多层套筒组件37,行星架42通过轴承安装于多层套筒组件37上,齿圈32一侧通过密封圈与多层套筒组件37形成转动密封,集液管45安装于多层套筒组件37上,叶轮46安装于齿圈32一侧,行星架42一侧安装有行星架固定板43,行星架固定板43一侧偏心安装有凸轮B44,凸轮B44外侧、齿圈32形成密闭腔室,齿圈32外侧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爪33,棘爪33安装于齿圈32上,棘爪33一侧安装有电磁铁A34,多层套筒组件37一侧安装有调节板36,太阳轮4与多层套筒组件37之间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
齿圈32上设置有第一进流道,第一进流道一端通过第一出液口、第二流道与集液管45连通,第一进流道另一端通过第一入液口与进液口1连通,第一进流道上安装有第五控制阀。
多层套筒组件37包括第一套筒371、第二套筒372、第三套筒373、第四套筒374,第一套筒371内壁与第二套筒372外侧形成第一流道,第二套筒372内壁与第三套筒373外侧形成第二流道,第三套筒373内壁与第四套筒374外侧形成第三流道,第一流道一侧与叶轮46连通,第二流道一侧与集液管46连通,第三流道一侧与调压口454连通,第二流道与调节板36上设置有第一入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加压口,第一入液口与第一流道另一侧连通,第一出液口与第二流道另一侧连通,第一加压口与第三流道另一侧连通,调节板36一侧安装有回转套筒14,回转套筒14转动安装于转子箱3上,回转套筒14外侧与转子箱3所形成的第一密闭腔室,第一入液口通过第一密闭腔室与进液口1连通,第一出液口一侧通过回转套筒14内部与出液口11连通。
叶轮46内设置有弧形导流槽,弧形导流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喷嘴461,滑动喷嘴461中部安装有导向轴462,导向轴462安装于叶轮46上,滑动喷嘴461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滑动喷嘴461上侧设置有喷出槽,滑动喷嘴461一侧安装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另一侧安装于叶轮46上,叶轮46外侧安装有电磁铁B35,电磁铁B35安装于转子31内壁上,电磁铁B35与第一磁铁磁极相异。
集液管45纵截面呈 “L”型,集液管45包括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伸缩套筒C453上设置有调压口454,伸缩套筒C453上设置有第一调压通道,伸缩套筒C453内滑动安装有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B452上设置有第二调压通道,伸缩套筒C453与伸缩套筒B452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伸缩套筒B452内滑动安装有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A451上设置有第三调压通道,伸缩套筒B452与伸缩套筒A451之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伸缩套筒A451一侧安装有进液管455,进液管455内部中空,进液管455内部直径逐渐增大,进液管455中部贯通至伸缩套筒C453,伸缩套筒C453与多层套筒组件37连接,第一调压通道、第二调压通道、第三调压通道相连通,调压口454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调压口454通过管道连通有出气口264。
流量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5、调节齿轮组51、转动板54,进液口1内壁上安装有齿轮圈52,齿轮圈52内部啮合有转动齿轮53,转动齿轮53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板54,齿轮圈52外侧啮合有齿轮组51,齿轮组51上方安装有调节手轮5,齿轮组51由两个外啮合的正齿轮组成,转动齿轮53、齿轮组51安装于进液口1上。
主轴12带动凸轮A21旋转,当凸轮A21运动至最大推程时并压缩第一储能弹簧,凸轮A21推动接触板22、活塞杆23向下移动,活塞杆23带动活塞24压缩储液袋26,储液袋26内液体被压缩后,通过储液袋26上第二通道262将液体送至喷嘴13,液体经过喷嘴13喷洒至主轴箱2内,同时,第二通道262将液体送至主轴12上第一入口121,进入主轴12内部,对主轴12内部进行降温,最后从第一出口122上雾化喷头123雾化喷洒在主轴箱2,对主轴箱2内部进行充分降温,主轴12由于长时间转动易产生较大热量,通过上述设计,可对主轴12内外同时进行降温处理;
当凸轮A21运动时,第一储能弹簧被释放并推动活塞杆23、活塞24向上移动,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加压机构的持续工作,由活塞24、缸体25所组成的上侧腔室内气体通过出气口264排出或进入,并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切断和正常传送,同时该部分气体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是否输送给调压口454,通过调压口454对集液管45径向位置进行控制;
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储液袋26液体压力是否符合,与第一通道261上流量计配合使用,可检测剩余水量,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压电储能元件27在上述接触板22往复运动过程中,接触板22压迫压电储能元件27,压电储能元件27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与旋喷泵连接的外部储能电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旋喷泵的能耗。
主轴12带动转子31旋转,电磁铁A34得电,电磁铁A34伸缩杆伸出推动棘爪33转动与转子31啮合,转子31带动齿圈32旋转,齿圈32通过行星轮41带动行星架42旋转,行星架42带动凸轮B44、行星架固定板43同步旋转,同时,外部液体通过进液口1、第一入液口、第一流道送至叶轮46,并通过叶轮46上弧形导流槽推动滑动喷嘴461沿导向轴462向外移动,并将滑动喷嘴461一侧的第三复位弹簧拉伸,同时,电磁铁B35通电,吸引滑动喷嘴461上的磁铁,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电磁铁B35的磁性强度,来调整电磁铁B35与磁铁之间的吸合程度,当电磁铁B35失电时,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喷嘴461可实现复位,便于下一次滑动喷嘴461进行调节,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无极调节滑动喷嘴461与叶轮46中心的距离,当液体通过叶轮46上滑动喷嘴461喷出时,由于叶轮46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将将液体通过滑动喷嘴461甩出,由于改变滑动喷嘴461到叶轮46回转中心的距离,可对液体的离心力进行降低或增加,以面对不同液体的使用场合;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喷嘴461与集液管45上进液管455径向位置是相互配合的,通过加压机构中出气口264、调压口454,并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传输和切断,调压口454进入气体后,通过第一调压通道、第二调压通过带动伸缩套筒B452向外移动,当伸缩套筒452运动至最远距离时,气体将通过第三调压通道带动伸缩套筒A451向外移动,伸缩套筒A451同步带动进液管455向外移动,上述设计中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将压缩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当、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需要向内移动时,第四控制阀将气体进行泄压处理,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在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释放的作用下,将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恢复原位,以便于下一次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进行调节处理,在上述设计中齿圈32为主动件,太阳轮4为固定安装,太阳轮4内部棘轮棘爪机构工作,将太阳轮4锁定在多层套筒组件37上,行星架为输出件,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实现动力输入输出的转换;
当太阳轮4内部的棘轮棘爪机构不工作时,太阳轮4、多层套筒组件37可随意转动,第五控制阀打开,由于凸轮B44在行星架固定板43为偏心安装,当凸轮B44与齿圈32所形成的密封腔室进入液体时,将对液体通过该密封腔室分为两个部分,当凸轮B44旋转时,将产生的离心力将直接作用于液体,可对液体进行一次加压处理,并将液体输送至集液管45中,由于集液管45直径逐渐增大,可对液体进行二次加压,并将液体喷洒至转子31内壁中,可以对转子31内壁进行清洁杂质处理,确保转子31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人员旋转调节手轮5,调节手轮5带动齿轮组51旋转,齿轮组51带动齿轮圈52,齿轮圈52带动转动齿轮53旋转,转动齿轮53带动转动板54转动,可实现转动板54径向距离的位置移动,当液体通过进液口1进入时,由于转动板54不同的径向距离位置变化,可对进液口1流量进行调节,或对进液口1进行密封,保证外部无异物进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主轴12带动凸轮A21旋转,当凸轮A21运动至最大推程时并压缩第一储能弹簧,凸轮A21推动接触板22、活塞杆23向下移动,活塞杆23带动活塞24压缩储液袋26,储液袋26内液体被压缩后,通过储液袋26上第二通道262将液体送至喷嘴13,液体经过喷嘴13喷洒至主轴箱2内,同时,第二通道262将液体送至主轴12上第一入口121,进入主轴12内部,对主轴12内部进行降温,最后从第一出口122上雾化喷头123雾化喷洒在主轴箱2,对主轴箱2内部进行充分降温,主轴12由于长时间转动易产生较大热量,通过上述设计,可对主轴12内外同时进行降温处理;
当凸轮A21运动时,第一储能弹簧被释放并推动活塞杆23、活塞24向上移动,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加压机构的持续工作,由活塞24、缸体25所组成的上侧腔室内气体通过出气口264排出或进入,并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切断和正常传送,同时该部分气体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是否输送给调压口454,通过调压口454对集液管45径向位置进行控制;
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储液袋26液体压力是否符合,与第一通道261上流量计配合使用,可检测剩余水量,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压电储能元件27在上述接触板22往复运动过程中,接触板22压迫压电储能元件27,压电储能元件27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与旋喷泵连接的外部储能电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旋喷泵的能耗。
主轴12带动转子31旋转,电磁铁A34得电,电磁铁A34伸缩杆伸出推动棘爪33转动与转子31啮合,转子31带动齿圈32旋转,齿圈32通过行星轮41带动行星架42旋转,行星架42带动凸轮B44、行星架固定板43同步旋转,同时,外部液体通过进液口1、第一入液口、第一流道送至叶轮46,并通过叶轮46上弧形导流槽推动滑动喷嘴461沿导向轴462向外移动,并将滑动喷嘴461一侧的第三复位弹簧拉伸,同时,电磁铁B35通电,吸引滑动喷嘴461上的磁铁,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电磁铁B35的磁性强度,来调整电磁铁B35与磁铁之间的吸合程度,电磁铁B35失电,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喷嘴461可实现复位,以便于滑动喷嘴461下一次进行调节,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无极调节滑动喷嘴461与叶轮46中心的距离,当液体通过叶轮46上滑动喷嘴461喷出时,由于叶轮46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将将液体通过滑动喷嘴461甩出,由于改变滑动喷嘴461与叶轮46中心的距离,可对液体的离心力进行降低或增加,可满足不同环境需求;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喷嘴461与集液管45上进液管455径向位置是相互配合的,通过加压机构中出气口264、调压口454,并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传输和切断,调压口454进入气体后,通过第一调压通道、第二调压通过带动伸缩套筒B452向外移动,当伸缩套筒452运动至最远距离时,气体将通过第三调压通道带动伸缩套筒A451向外移动,伸缩套筒A451同步带动进液管455向外移动,上述设计中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将压缩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当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需要向内移动时,第四控制阀将气体进行泄压处理,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在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释放的作用下,将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恢复原位,以便于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下一次进行调节处理,在上述设计中齿圈32为主动件,太阳轮4为固定安装,太阳轮4内部棘轮棘爪机构工作,将太阳轮4锁定在多层套筒组件37上,行星架为输出件,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实现输入输出的转换;
当太阳轮4内部的棘轮棘爪机构不工作时,太阳轮4、多层套筒组件37可随意转动,第五控制阀打开,由于凸轮B44在行星架固定板43为偏心安装,当凸轮B44与齿圈32所形成的密封腔室进入液体时,将对液体通过该密封腔室分为两个部分,当凸轮B44旋转时,将产生的离心力将直接作用于液体,可对液体进行一次加压处理,并将液体输送至集液管45中,由于集液管45直径逐渐增大,可对液体进行二次加压,并将液体喷洒至转子31内壁中,可以对转子31内壁进行清洁杂质处理,确保转子31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人员旋转调节手轮5,调节手轮5带动齿轮组51旋转,齿轮组51带动齿轮圈52,齿轮圈52带动转动齿轮53旋转,转动齿轮53带动转动板54转动,可实现转动板54径向位置的移动,当液体通过进液口1进入时,由于转动板54不同的径向距离变化,可对进液口1流量进行调节,或对进液口1进行密封,保证外部无异物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2),所述主轴箱(2)一侧安装有转子箱(3),所述主轴箱(2)内安装有加压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转子箱(3)内安装有多级增压机构,所述多级增压机构上安装有集液管(45),所述集液管(45)一侧安装有叶轮(46),所述转子箱(3)一侧安装有进液口(1)、出液口(11),所述进液口(1)、出液口(11)内安装有流量调节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对降温机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与多级增压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降温机构对主轴箱(2)内进行降温,所述多级增压机构对液体进行多级增压,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对进液口(1)、出液口(11)的流量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凸轮A(21),所述主轴箱(2)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12),所述主轴(12)上安装有凸轮A(21),所述凸轮A(21)一侧安装有缸体(25),所述缸体(25)安装于主轴箱(2)上,所述缸体(25)内滑动安装有活塞(24),所述活塞(24)一侧安装有活塞杆(23),所述活塞杆(23)上安装有第一储能弹簧,所述活塞杆(23)一侧安装有接触板(22),所述活塞(24)另一侧安装有储液袋(26),所述储液袋(26)通过管道连接降温机构,所述储液袋(26)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缸体(25)内壁上,所述缸体(25)一端安装有压电储能元件(27),所述缸体(25)上设置有第一通道(261),所述第一通道(261)与储液袋(26)连通;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喷嘴(13),所述主轴箱(2)上侧安装有喷嘴(13),所述储液袋(26)上设置有第二通道(262),所述第二通道(262)与喷嘴(13)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61)、第二通道(26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通道(261)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主轴(12)内部中空,所述主轴(12)中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入口(121),所述主轴(1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口(122),所述第一入口(121)与第二通道(262)连通,所述第一出口(122)上安装有雾化喷头(123),所述储液袋(26)内设置有冷却油液;
所述多级增压机构包括太阳轮(4)、行星架(42)、齿圈(32),所述主轴(12)一端同心安装有转子(31),所述转子(31)内壁上设置有棘轮齿形,所述转子(31)一侧安装有集液管(45),所述集液管(45)一侧安装有叶轮(46),所述叶轮(46)一侧安装有太阳轮(4),所述太阳轮(4)外侧啮合有行星轮(41),所述行星轮(41)中部安装有行星架(42),所述行星轮(41)外侧啮合有齿圈(32),所述太阳轮(4)、行星轮(41)、行星架(42)、齿圈(32)组成行星轮组,所述太阳轮(4)中部安装有多层套筒组件(37),所述行星架(42)通过轴承安装于多层套筒组件(37)上,所述齿圈(32)一侧通过密封圈与多层套筒组件(37)形成转动密封,所述集液管(45)安装于多层套筒组件(37)上,所述叶轮(46)安装于齿圈(32)一侧,所述行星架(42)一侧安装有行星架固定板(43),所述行星架固定板(43)一侧偏心安装有凸轮B(44),所述凸轮B(44)外侧、齿圈(32)形成密闭腔室,所述齿圈(32)外侧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爪(33),所述棘爪(33)安装于齿圈(32)上,所述棘爪(33)一侧安装有电磁铁A(34),所述多层套筒组件(37)一侧安装有调节板(36),所述太阳轮(4)与多层套筒组件(37)之间安装有所述棘轮棘爪机构;
所述集液管(45)纵截面呈“L”型,所述集液管(45)包括伸缩套筒A(451)、伸缩套筒B(452)、伸缩套筒C(453),所述伸缩套筒C(453)上设置有调压口(454),所述伸缩套筒C(453)上设置有第一调压通道,所述伸缩套筒C(453)内滑动安装有伸缩套筒B(452),所述伸缩套筒B(452)上设置有第二调压通道,所述伸缩套筒C(453)与伸缩套筒B(452)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伸缩套筒B(452)内滑动安装有伸缩套筒A(451),所述伸缩套筒A(451)上设置有第三调压通道,所述伸缩套筒B(452)与伸缩套筒A(451)之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伸缩套筒A(451)一侧安装有进液管(455),所述进液管(455)内部中空,所述进液管(455)中部贯通至伸缩套筒C(453),所述伸缩套筒C(453)与多层套筒组件(37)连接,所述第一调压通道、第二调压通道、第三调压通道连通,所述调压口(454)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所述调压口(454)通过管道连通有出气口(264);
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5)、调节齿轮组(51)、转动板(54),所述进液口(1)内壁上安装有齿轮圈(52),所述齿轮圈(52)内部啮合有转动齿轮(53),所述转动齿轮(53)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板(54),所述齿轮圈(52)外侧啮合有齿轮组(51),所述齿轮组(51)上方安装有调节手轮(5),所述齿轮组(51)由两个外啮合的正齿轮组成,所述转动齿轮(53)、齿轮组(51)安装于进液口(1)上;
所述多层套筒组件(37)包括第一套筒(371)、第二套筒(372)、第三套筒(373)、第四套筒(374),所述第一套筒(371)内壁与第二套筒(372)外侧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筒(372)内壁与第三套筒(373)外侧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三套筒(373)内壁与第四套筒(374)外侧形成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一侧与叶轮(46)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一侧与集液管(45)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一侧与调压口(454)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调节板(36)上设置有第一入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加压口,所述第一入液口与第一流道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流道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加压口与第三流道另一侧连通,所述调节板(36)一侧安装有回转套筒(14),所述回转套筒(14)转动安装于转子箱(3)上,所述回转套筒(14)外侧与转子箱(3)内壁形成第一密闭腔室,所述第一入液口通过第一密闭腔室与进液口(1)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一侧通过回转套筒(14)内部与出液口(11)连通;
所述太阳轮(4)中部设置有棘轮齿形,所述太阳轮(4)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套筒(371)上,所述第一套筒(371)上安装有另一组所述棘爪(33)、所述电磁铁A(34),所述行星架(42)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套筒(37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6)内设置有弧形导流槽,所述弧形导流槽上安装有导向轴(462),所述导向轴(462)上安装有滑动喷嘴(461),所述滑动喷嘴(461)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动喷嘴(461)上侧设置有喷出槽,所述滑动喷嘴(461)一侧安装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另一侧安装于弧形导流槽上,所述叶轮(46)外侧安装有电磁铁B(35),所述电磁铁B(35)安装于转子(31)内壁上,所述电磁铁B(35)与第一磁铁磁极相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5)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63),所述缸体(25)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264),所述电磁铁B(35)、出气口(264)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32)上设置有第一进流道,所述第一进流道一端通过第一出液口、第二流道与集液管(45)连通,所述第一进流道另一端通过第一入液口与进液口(1)连通,所述第一进流道上安装有第五控制阀。
CN202311694330.0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Active CN117386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4330.0A CN117386625B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4330.0A CN117386625B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6625A CN117386625A (zh) 2024-01-12
CN117386625B true CN117386625B (zh) 2024-03-01

Family

ID=8946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4330.0A Active CN117386625B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662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44858U (zh) * 2018-09-25 2019-08-13 重庆玖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汽蚀旋喷泵
CN112524039A (zh) * 2020-11-15 2021-03-19 西华大学 一种旋喷泵
CN213392693U (zh) * 2020-09-01 2021-06-08 江苏泓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可调的多级式直连旋转喷射泵
CN219345083U (zh) * 2023-03-06 2023-07-14 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旋喷泵单端面机械密封自循环冷却结构
CN117090792A (zh) * 2023-10-19 2023-11-21 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附带转子腔空气快速排净功能的立式旋喷泵
CN117142576A (zh) * 2023-09-27 2023-12-01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44858U (zh) * 2018-09-25 2019-08-13 重庆玖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汽蚀旋喷泵
CN213392693U (zh) * 2020-09-01 2021-06-08 江苏泓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可调的多级式直连旋转喷射泵
CN112524039A (zh) * 2020-11-15 2021-03-19 西华大学 一种旋喷泵
CN219345083U (zh) * 2023-03-06 2023-07-14 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旋喷泵单端面机械密封自循环冷却结构
CN117142576A (zh) * 2023-09-27 2023-12-01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CN117090792A (zh) * 2023-10-19 2023-11-21 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附带转子腔空气快速排净功能的立式旋喷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6625A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4452B (zh) 可调式双级引射器
US5211611A (en) Planocentric drive mechanism
CN101402078B (zh) 超高压水射流爬壁除锈成套设备与工艺
JPH01244183A (ja) スプレー装置
CN106014954B (zh) 高压无气喷涂机柱塞泵的压力开关
CN201189501Y (zh) 高压电动无气喷涂机
CN117386625B (zh) 一种具有射流增压功能的旋喷泵
CN113207648A (zh) 一种园林绿化喷灌设备
CN103752436B (zh) 喷头可旋转气力雾化系统
CN212155066U (zh) 一种连续输出压力油的手动泵
CN204610171U (zh) 高压无气喷涂机柱塞泵
CN210875856U (zh) 一种新型喷涂机构
CN210157906U (zh) 一种节能型园林养护用农药喷洒装置
CN101463734A (zh) 双向能量转换机
CN205383050U (zh) 一种采用行星滚柱丝杆的超高压泵
CN216111147U (zh) 一种具有往复动力的柱塞泵
CN108906375A (zh) 一种喷射角度可调的自旋式喷射器
CN213669972U (zh) 一种新型洗车用无线手持水枪
CN101100950A (zh) 双向节能机
CN209704715U (zh) 一种新型柱塞式化油器
CN210068889U (zh) 一种双输出减速机
CN209100232U (zh) 一种气液泵
CN208991033U (zh) 一种新型喷雾器
CN219176513U (zh) 一种集成式双头泵
CN109731714A (zh) 一种保护膜喷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