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7480A -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7480A
CN117377480A CN202080106065.8A CN202080106065A CN117377480A CN 117377480 A CN117377480 A CN 117377480A CN 202080106065 A CN202080106065 A CN 202080106065A CN 117377480 A CN117377480 A CN 11737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um
skin
preparation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lactobaci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0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欣
周先容
余建军
徐钦源
黄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f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f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f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f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7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7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7Lactobacilli, e.g. L. acidophilus or L. brev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7Vitaceae or Ampelidaceae (Vine or Grape family), e.g. wine grapes, muscadine or pepperv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NMN联合L.fermentum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对小鼠的损伤。此外,激活的AMPK能够通过调节小鼠血清、肝脏和皮肤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减少皮肤的氧化损伤和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因此,对UVB致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为开发NMN联合发酵乳杆菌的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用菌种来源。

Description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也是最复杂的器官之一,约占体重的15%,它也是抵御各种环境侵害的第一道防线。皮肤衰老是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损于美容,且与许多皮肤病如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光老化指皮肤由于反复光暴露引起的提前老化,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生物化学变化均与皮肤自然老化有所不同。光老化导致皮肤真皮中成熟I型胶原及弹力纤维数量的减少,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曝光部位如面部、颈部、前臂皮肤粗糙、弹性丧失、皱纹增深增粗、皮革样外观、色素沉着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研究表明大约65%的黑色素瘤病例和90%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包括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都与皮肤光老化有关。导致皮肤光老化的外界因素较多,例如紫外线(UV)、红外线、化学烟雾、粉尘和雾霾等,其中以UV辐射最为显著。
皮肤抗衰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众多学者、临床医师的研究热点,也是众多求美者关注的热门领域之一。鉴于此,建立切实可行的光老化模型对于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机制及筛选抗光老化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介导的皮肤光老化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种途径,包括细胞凋亡、增殖、自噬、DNA修复、检查点信号转导、细胞转导和炎症等。紫外辐射按波长长短通常分为长波紫外线UVA(315nm-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nm-315nm)、短波紫外线UVC(200nm-280nm)。虽然UVB(280-315nm))的辐射只占太阳紫外线的1-2%,但它被认为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环境致癌物,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关系。有研究发现生活在强日照地区的慢性免疫抑制患者发生皮肤红肿的几率更高。在接受持续免疫抑制治疗的器官移植受者中,皮肤癌的发病率也很高。目前动物模型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光老化模型,该模型也常采用UVB进行造模,因为UVB引起的皮肤组织改变与人光老化的皮肤极其相似。
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ribonucleotide,NMN)由烟酰胺(nicotinamide,Nic) 和5’-磷酸基焦磷酸通过烟酰胺磷酸基转移酶(NAMPT)合成,是NAD +的关键中间体。NMN已被证明可以增强NAD +的生物合成,改善小鼠疾病模型的各种病理,如心肌和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糖尿病。NMN大部分药理作用是通过促进NAD +合成进行的,因为直接给药高剂量的NAD +会出现失眠、疲劳、焦虑等副作用,并且NAD +对质膜的穿透能力也比NMN差。在小鼠模型中最新发现的抗衰老、延长寿命的特性,使NMN更有吸引力。研究表明补充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可以改善小鼠随着年龄增长的代谢和应激反应,所以NMN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功能障碍和疾病的方法。
发酵乳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其广泛,它们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都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发酵乳杆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包括调节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低肿瘤风险等。近年来,一些发酵乳杆菌被发现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衰老和抗氧化活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发现,口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 H61的活菌或者加热处死的菌都可以改善日本妇女的皮肤状态,小鼠实验还证明此菌株能够减少皮肤溃疡的发病率,减少骨质疏松和减少脱发等。另有研究采用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法测定了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A2不同生长期分离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潜力。近年来,随着发酵乳杆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效的不断发掘,寻找新的发酵乳杆菌以及研究新型发酵乳杆菌对人体的健康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食品、医学等领域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缓解皮肤光老化的相关试剂进行探索,采用UVB诱导皮肤损伤小鼠模型,然后给予小鼠烟酰胺单核苷酸联合L.fermentum菌悬液灌胃处理,最后通过血清和皮肤的氧化指标、炎症指标以及皮肤和肝脏中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来评价NMN联合L.fermentum对UVB致小鼠皮肤损伤的改善作用,如此为寻找新的预防皮肤衰老的方法或者开发NMN联合发酵乳杆菌的新型微生态制剂等提供理论参考和可用原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与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联合的新用途。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 皮肤老化制剂中的应用。特别的,提供了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该制剂形式包括药物、保健品以及护肤品。
制剂形式不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形式不同:当制剂为药物、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时,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的形式为间歇灭菌的发酵乳杆菌菌体或溶胞产物;当制剂为护肤品时,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的形式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的代谢产物、细胞质片段、细胞壁组分或多糖复合体。
其中,间歇灭菌的发酵乳杆菌菌体为冷冻干燥的粉末形式,烟酰胺单核苷酸与间歇灭菌的发酵乳杆菌菌体之间的浓度比为1:1,烟酰胺单核苷酸浓度为30mg/mL,发酵乳杆菌菌体的浓度为10 9CFU/mL。
优选的,光老化皮肤为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老化,该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老化为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的皮肤光老化。
优选的,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为缓解因紫外线照射诱发的氧化应激损伤并降低机体炎症损伤的制剂。该制剂为激活AMPK信号通路的试剂,进而抑制NFκB-p65信号通路活化,进一步减少机体因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的损伤。
本发明中的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的活性成分仅包括烟酰胺单核苷酸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
优选的,缓解皮肤光老化的药物为胶剂、膏剂、乳剂、气雾剂、注射剂、合剂、口服安瓿剂、片剂或胶囊剂;缓解皮肤光老化的保健品为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固体饮料;缓解皮肤光老化的护肤品为液状、面霜、湿粉或面膜。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本发明通过UVB诱导的小鼠皮肤损伤模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验证,NMN联合L.fermentum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对小鼠的损伤。此外,激活的AMPK能够通过调节小鼠血清、肝脏和皮肤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减少皮肤的氧化损伤和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因此,本发明对UVB致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为开发NMN联合发酵乳杆菌的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用菌种来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肝脏脏器指数对比图,数据呈现为平均值±标准偏差(±SD),其中*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图2为不同实验组肝脏病理学形态观察;
图3为不同实验组皮肤病理学形态观察,(A)皮肤H&E染色;(B)皮肤Masson染色;(C)皮肤TB染色;
图3为皮肤和肝脏组织中SOD1、SOD2、CAT和GSH的mRNA表达水平,数据呈现为平均值±标准偏差(±SD),其中*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图4为皮肤和肝脏组织中AMPK、NF-κBp65、IκB-α、SOD1和CAT的mRNA表达水平,数据呈现为平均值±标准偏差 其中*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图5为皮肤和肝脏组织中PGC-1α、APPL1、mTOR、FOXO1、TNF-α、IL-6、IL-10和GSH的mRNA表达水平,数据呈现为平均值±标准偏差 其中*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菌种保藏信息: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9年07月15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8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实验材料和方法
(1)NMN来源
NMN由音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国)提供,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NMN的纯度,纯度>98.5%。
(2)实验菌株
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分离纯化自新疆自然发酵牦牛酸乳。
(3)实验动物
40只7周龄雌性昆明小鼠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庆,中国,SCXK(YU)2018-0003]。小鼠饲养在恒定温度与湿度的条件下(温度25±2℃,相对湿度50±5%),12h 亮/暗循环。允许小鼠自由摄入标准鼠粮和饮用水。
(4)UVB诱导皮肤氧化损伤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VC组、NMN+L.fermentum组(NMN+L)。UVB造模方法如下:整个实验周期为4周,从第3周起,采用紫外辐射设备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小鼠进行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每天照射2h。其中在进行UV照射前,需采用电动剃须刀剃除小鼠背部约2cm 2的毛发。每组小鼠的具体处理方式如下:正常组和模型组整个自由饮食和饮水;每天按照300mg/kg.bw的剂量给VC组小鼠灌胃VC溶液;每天按照300mg/kg.bw的剂量给小鼠经口灌胃NMN,同时每天给小鼠经口灌胃1.0×10 9CFU/mL的菌悬液。所有实验均由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批准。
实施例2:NMN+L.fermentum能够改善小鼠紫外照射后的肝脏脏器指数以及组织的病理学形态
培养四周后,用脱脊椎法处死小鼠,解剖小鼠取出小鼠的肝脏和背部无毛皮肤,并计算肝脏的脏器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
剪取黄豆大小的肝脏和皮肤组织固定在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剩余的肝脏和皮肤组织保存在-80℃冰箱备用。肝脏进行H&E染色,皮肤进行H&E、Masson’s trichrome和toluidine blue染色。最后采用正置显微镜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形态,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2.1肝脏脏器指数
小鼠脏器指数能够直接反映器官的结构变化和功能,对于评价受试样品的功能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经UVB照射后,模型组小鼠的肝脏脏器指数出现明显降低,说明紫外线照射不仅会直接加速皮肤的衰老,还会间接引起肝脏的衰老,其中的原因可能与紫外线诱发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或者诱发炎症反应相关。但是通过给予小鼠NMN联合L.fermentum灌胃处理后,小鼠肝脏脏器指数得到明显提高,说明NMN联合L.fermentum能够维持小鼠肝脏的正常重量,延缓肝脏的衰老。
由图1可知,正常组小鼠肝脏脏器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VC组和NMN+L组的肝脏脏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NMN+L组升高更明显,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2.2肝脏病理学形态
如图2所示,正常组小鼠肝脏结构完整,肝细胞以卫星发射状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中央 静脉周围,细胞核大而圆,不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的现象;模型组小鼠肝脏细胞排列比较紊乱,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出现部分坏死,并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的现象,肝脏整体结构完整性差于正常组;VC组小鼠肝脏细胞结构较模型组好,但仍旧存在部分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细胞浸润的现象;与模型组和VC组相比,NMN+L组小鼠肝细胞形态明显更完整,几乎不存在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肝脏整体结构与正常组相近。
2.3皮肤病理学形态
H&E染色主要用来观察皮肤的整体结构,Masson染色主要用来观察皮肤中的胶原纤维,TB染色则主要用于观察皮肤中的肥大细胞。
由图3(A)可知,正常组小鼠皮肤结构完整,表皮层较薄,无过度角质化的角质层;真皮层较厚,胶原束形态结构完整,排列有序,分布均匀。模型组小鼠真皮层厚度明显变薄,胶原纤维束的数量显著减少,皮下组织排列紊乱,分界不明显;此外,可见附属器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VC组小鼠皮肤真皮层厚度有所增加,但是胶原纤维分散疏松。与模型组和VC组相比,NMN+L组小鼠皮肤真皮层厚度明显增加,胶原纤维束不存在断裂、皱缩和胶黏的情况,整体结构与正常组接近。
胶原纤维经Masson染色后呈现蓝紫色。由图3(B)可知,正常组胶原纤维数量多,分布均匀有序。模型组胶原纤维的数量明显少于正常组,且出现了断裂和皱缩的现象。VC组小鼠皮肤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数量比正常组少,但比模型组高。与模型组和VC组相比,NMN+L组小鼠皮肤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数量增加更多,排列更为整齐有序,几乎不存在皱缩、断裂等现象。
由TB染色(图3(C))结果可知,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真皮层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说明UVB照射会诱发皮肤肥大细胞的产生,从而导致皮肤炎症。与模型组相比,VC组小鼠皮肤中的肥大细胞有所减少,但数量仍旧明显多于正常组。给予小鼠NMN和发酵乳杆菌处理之后,NMN组和NMN+L组小鼠皮肤中的肥大细胞数量得到明显减少,结果接近于正常组。
本发明中,UVB组小鼠皮肤真皮层变薄,胶原纤维数量减少,肥大细胞数量增多,同时肝脏组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说明UVB诱导的皮肤损伤模型成功。给予皮肤损伤小鼠NMN联合L.fermentum处理之后,皮肤病理学形态得到了极大改善,小鼠的肝脏也保持在正常的形态,未出现明显损伤。
实施例3:NMN+L.fermentum能够改善UVB小鼠氧化应激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是UVB诱发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机体正常情况下,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处于平衡状态,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机体会因为局部缺氧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从而导致细胞凋亡或者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含金属辅助因子的酶,它可清除(歧化)机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在抗衰老、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进行,可导致SOD的大量消耗,进而诱发严重的机体损伤。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酶类清除剂,又称为触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它可促使H 2O 2分解为分子氧和水,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H 2O 2的毒害,是生物防御体系的关键酶之一。MDA是脂质氧化的终产物,它可在体外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及线粒体内关键酶活性,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因而测定丙二醛的含量可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的程度,从而间接反应细胞损伤程度。谷胱甘肽(GSH)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掉人体内的自由基;由于GSH本身易受某些物质氧化,所以它在体内能够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不被有害物质氧化,从而保证蛋白质和酶等分子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它在血清、组织中的生成和积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人体内AGEs的蛋白修饰与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它可被作为测试老化进程的重要指标。
当持续暴露在紫外线下时,皮肤会产生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释放大量的活性氧(ROS),而ROS作为上游信号会进一步启动NF-κB介导的炎症通路,从而使皮肤表现出干燥、瘙痒、红斑和水肿等炎症症状。机体正常情况下,核转录因子NF-κB和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在一起,并以静息的方式存在细胞内。一旦NF-κB被激活,它就会由细胞液转移至细胞核,从而进一步增加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2、COX-2、iNOS等的释放,诱发机体炎症损伤。IκB-α是NF-κB的阻遏蛋白,它可以掩蔽NF-κB的核定位信号,从而使NF-κB以非活性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胞内。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NF-κB诱导物都会因为IκB-α的降解而迅速激活NF-κB,所以可以通过阻止IκB-α的磷酸化来防止NF-κB的活化。在本研究中,经UVB照射后的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中NFκB-p65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IκB-α的表达明显降低,说明紫外线照射确实能够激活NF-κB。而NMN联合L.fermentum能够通过上调皮肤和肝脏组织中IκB-α的mRNA表达,从而较好地抑制NFκB-p65信号通路的活化。
为探究UVB照射诱发的皮肤炎症反应程度,本发明测定了与NF-κB活化相关的TNF-α 和IL-6的水平。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其主要由活化的单核一巨噬细胞和T细胞分泌,可导致炎性细胞聚集,并刺激炎性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最终导致炎症反应。IL-6是一种具备生物活性的多向性促炎细胞因子,其作用与IL-1β类似,它同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从而引起皮肤发生慢性炎症反应。除此之外,IL-6的过度表达可增加皮肤的通透性,使炎症因子浸润到炎症部位,启动炎症发生。IL-10是一种重要的负向调节细胞因子,对免疫炎性反应发展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有阻断作用,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活性,可抑制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其他细胞因子(包括ILl、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TNF、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功能。
3.1小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指标水平
根据常规生化试剂盒说明测定小鼠血清中T-SOD、CAT、MDA和AGEs的水平,根据ELISA试剂盒说明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SOD、CAT和IL-10的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MDA、AGES、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VC组和NMN+L组小鼠血清中T-SOD、CAT和IL-10的水平均有所提高,MDA、AGES、TNF-α和IL-6的水平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NMN+L组小鼠血清中的T-SOD、CAT、IL-10、MDA、AGES、TNF-α和IL-6的水平均更接近于正常组,其中T-SOD的酶活力更是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表1 小鼠血清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指标的水平
注:表中数据呈现为平均值±标准偏差 同一列中的不同字母(a-c)表示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2小鼠皮肤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指标的水平
根据常规生化试剂盒说明测定小鼠血清中T-SOD、CAT、Na +K +-ATP和NAD +的水平,根据ELISA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血清和皮肤组织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正常组小鼠皮肤组织中T-SOD、CAT、IL-10、Na +K +-ATP和NAD +水平分别为26.68±6.52U/mgprot、23.07±3.41U/mgprot、632.98±82.99pg/mL、0.86±0.15U/mgprot和16.98±0.15nmol/min/mgprot,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TNF-α水平为102.18±15.55ng/L,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VC组和NMN+L组小鼠血清中以上指标的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给予NMN和发酵乳杆菌联合处理后的小鼠血清中的以上指标的水平与正常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小鼠皮肤组织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与炎症指标的水平
注:表中数据呈现为平均值±标准偏差 同一列中的不同字母(a-d)表示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由上述结果可知,NMN联合L.fermentum能够提高小鼠血清和皮肤组织中的T-SOD、CAT酶活力,提高SOD和CAT在肝脏和皮肤中的mRNA表达,降低血清中AGEs和MDA的含量。更加值得注意的是,NMN联合L.fermentum能极大的提高血清中T-SOD、CAT水平,其中T-SOD的酶活力甚至高于正常组。以上结果说明NMN联合发酵乳杆菌能够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来抵抗小鼠因UVB照射引起的皮肤的氧化应激反应,还能从血清、肝脏等层面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水平。
此外,NMN联合L.fermentum可以分别从血清水平、皮肤组织水平和mRNA水平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上调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很好地减少了这些炎症介质对皮肤损伤小鼠的炎症损伤程度。
实施例4:NMN+L.fermentum能够激活AMPK信号通路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由催化亚基α和β及调节亚基γ形成的异源三聚体。AMPK在体内主要参与调节糖、脂及能量代谢,有研究表明AMPK活化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AMPK除了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外,也可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他炎症因子发挥炎症调节作用,成为糖尿病、肥胖等多种代谢疾病及多种炎症疾病潜在治疗靶点。有研究显示AMPK能够有效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迁移与黏附,从而影响炎症反应。实验证明抑制AMPK活性则可明显增强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加重炎症损伤。此外,在年轻细胞中,高表达量的AMPK可促进SIRT1、FOXO和PGC1α等因子活性,进而抑制NF-κB活性。在细胞老化后,NF-κB信号传导则会因为AMPK活性降低而增强。
此外,AMPK信号通路被激活以后,会引发该通路上其他相关基因的改变。脂联素受体结合蛋白(APPL1)属于AMPK的上游基因,是由709个氨基酸构成并定位于3号染色体的功能性蛋白,它能够介导多种细胞信号传导,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发挥作用,可调节细胞的炎症反应、抗氧化及动脉硬化等。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位于AMPK信号通路的下游分子,其主要通过调节蛋白质翻译来控制细胞生长,参与调节细胞的免疫及凋亡过程。活化的AMPK可抑制mTOR的活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翻译,进而起到负性调控肿瘤生长的作用。mTOR通路的激活被认为与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Forkhead转录因子O1(FOXO1)是叉头框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参与调节细胞氧化应激、周期阻滞、自噬、代谢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与参与细胞死亡和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细胞代谢的各种基因相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作为AMPK的调控因子可通过调节机体适应性产热、糖脂代谢、血糖平衡,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提高线粒体的呼吸与氧化能力,调节脂肪酸氧化。PGC-1α能够调节机体适应性产热、糖脂代谢和血糖平衡,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提高线粒体的呼吸与氧化能力。
本发明中通过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对NMN联合L.fermentum对AMPK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因子以及与该信号通过相关因子的水平变化进行展示。实验方法如下:用Trizol试剂对肝脏和皮肤组织进行匀浆和总RNA提取,然后使用cDNA试剂盒将RNA逆转录成cDNA。接着将1μL cDNA、10μL TaqMan TM Multiplex Master Mix、2μL of 10μM primer和7μL ddH 2O混合均匀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扩增检测。扩增条件为:95℃变形15s,55℃退火30s,72℃延伸35s,总共40个循环。最后,通过2 -ΔΔCT计算各目的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其中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用到的引物序列见表3。
表3 实验所用引物序列
图4显示了皮肤和肝脏组织中AMPK、NF-κBp65、IκB-α、SOD1和CAT的mRNA表达。由图4可知,与正常组相比,UVB照射增加了小鼠皮肤和肝脏中NF-κBp65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了IκB-α、AMPK、SOD和CAT的表达,其中模型组的变化最明显。与模 型组比较,VC组和NMN+L组皮肤和肝脏中的IκB-α、AMPK、SOD和CAT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NF-κBp65的表达有所降低,其中NMN+L组以上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接近于正常组。
模型组小鼠肝脏和皮肤中AMPK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说明UVB照射引起了小鼠机体内的能量代谢障碍,增加了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但是NMN联合L.fermentum灌胃处理能够明显提升肝脏和皮肤组织中AMPK的mRNA表达水平,说明NMN联合L.fermentum能有效促进细胞能量合成,减少机体因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的损伤。
图5显示了皮肤和肝脏组织中PGC-1α、APPL1、mTOR、FOXO1、TNF-α、IL-6、IL-10和GSH的mRNA表达水平。由图5可知,正常组小鼠皮肤和肝脏中PGC-1α、APPL1、FOXO1、IL-10和GSH的mRNA表达是最高的,mTOR、TNF-α和IL-6的表达是最低的,而模型组小鼠皮肤和肝脏中的以上指标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过VC以及NMN联合L.fermentum处理之后,皮肤和肝脏中PGC-1α、APPL1、FOXO1、IL-10和GSH表达升高,,而mTOR、TNF-α和IL-6的表达降低,其中NMN+L组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
UVB照射能够降低小鼠皮肤和肝脏中APPL1、FOXO1和PGC-1α的mRNA表达,升高mTOR的mRNA表达。但是NMN联合L.fermentum灌胃之后,小鼠皮肤和肝脏中APPL1、LKB1、SIRT1、FOXO1和PGC-1α的mRNA表达明显提高了,而mTOR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了,说明NMN联合L.fermentum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改善UVB对小鼠的氧化应激、炎症等损伤。
综上所述,NMN联合L.fermentum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损伤具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可能机制可能与NMN联合L.fermentum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对小鼠的损伤。此外,激活的AMPK能够通过调节小鼠血清、肝脏和皮肤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减少皮肤的氧化损伤和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对UVB致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开发NMN联合发酵乳杆菌的保健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用菌种来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 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中,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22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制剂包括缓解皮肤光老化的药物、保健品、护肤品或食品添加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制剂为药物、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时,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的形式为间歇灭菌的发酵乳杆菌菌体或溶胞产物;
    当所述制剂为护肤品时,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的形式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的代谢产物、细胞质片段、细胞壁组分或多糖复合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间歇灭菌的发酵乳杆菌菌体为冷冻干燥的粉末形式,烟酰胺单核苷酸与间歇灭菌的发酵乳杆菌菌体之间的浓度比为1: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皮肤光老化为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老化。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老化为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的皮肤光老化。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为缓解因紫外线照射诱发的氧化应激损伤以及降低机体炎症损伤的制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缓解因紫外线照射诱发的氧化应激损伤以及降低机体炎症损伤的制剂为激活AMPK信号通路的试剂。
  9. 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的活性成分仅包括烟酰胺单核苷酸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其中,缓解皮肤光老化的药物为胶剂、膏剂、乳剂、气雾剂、注射剂、合剂、口服安瓿剂、片剂或胶囊剂;
    缓解皮肤光老化的保健品为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固体饮料;
    缓解皮肤光老化的护肤品为液状、面霜、湿粉或面膜。
CN202080106065.8A 2020-10-14 2020-10-14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3774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20924 WO2022077276A1 (zh) 2020-10-14 2020-10-14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7480A true CN117377480A (zh) 2024-01-09

Family

ID=8120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065.8A Pending CN117377480A (zh) 2020-10-14 2020-10-14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7480A (zh)
WO (1) WO2022077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60742B (zh) * 2022-07-12 2023-09-08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具有延长真皮成纤维细胞寿命、抗皮肤老化功能的发酵乳杆菌xjc48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08320A (ko) * 2014-06-06 2017-01-23 글락소스미스클라인 인털렉츄얼 프로퍼티 (넘버 2) 리미티드 니코틴아미드 리보시드 유사체 및 그의 제약 조성물 및 용도
JP2018532814A (ja) * 2015-11-10 2018-11-08 マッケンナ,エリザベス 細胞の酸化還元レベルの制御
GB201716391D0 (en) * 2017-10-06 2017-11-22 Xobaderm Ltd Kit for delivery of an active compound into a biological barrier
US11534468B2 (en) * 2017-12-06 2022-12-27 Lac2biome S.r.l. Composition based on probiotics and uses thereof
MX2021008460A (es) * 2019-01-15 2021-09-08 Novozymes As Composición probiótica a base de esporas para modulación de propiedades dérmicas y subdérmicas.
CN110507672A (zh) * 2019-08-28 2019-11-29 杜斌 一种高效微生态调整剂及其应用
CN111035012A (zh) * 2019-12-16 2020-04-21 青岛赛珥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营养组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7276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38561B2 (ja) 皮膚化粧料、頭髪化粧料および飲食品
Liu et al. Phycocyani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mechanism
Geng et al.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on kidney injuries and diseases
KR101047644B1 (ko) 포공영, 승마, 산약 또는 고본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외용제 조성물
CN110248646A (zh) 包含吡非尼酮的缓释组合物用于治疗和逆转人脂肪性肝炎(nafld/nash)的药物用途
WO2022001784A1 (zh) 谷氨酰胺酶抑制剂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US9913867B2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extract of mixture of Undaria pinnatifida sporophylls and ascidian shells for treating atopic dermatitis
TWI747280B (zh) 余甘子萃取發酵物及其製備與應用
CN117064920A (zh)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制备预防、治疗和/或辅助治疗肿瘤的产品中的应用
Gao et al. Cloves regulate Na+-K+-ATPase to exert antioxidant effect and inhibit UVB light-induced skin damage in mice
CN117377480A (zh)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发酵乳杆菌联合在制备缓解皮肤光老化制剂中的应用
TW201836669A (zh) 抑制肌纖維變性用組成物
CN107468999A (zh)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Yuan et al. Schisandra fruit vinegar lowers lipid profile in high-fat diet rats
CN111135124A (zh) 含有蔗糖、吲哚-3-乙酸以及玫瑰果提取物的混合物的皮肤外用剂组合物
AU2018273796A1 (en) Extracts from Arthrospira and uses thereof
CN108371709A (zh) 黑枸杞肿瘤康复基因酶
WO2022047779A1 (zh) 烟酰胺单核苷酸在制备提高损伤皮肤肌膜中Na+-K+-ATP酶水平试剂中的应用
Zhou et al. Pyrrosia petiolosa extract ameliorates ethylene glycol-induced urolithia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KR101893339B1 (ko) Gdf11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및 그의 용도
KR20100059305A (ko) 저실자 추출물 함유 피부외용제 조성물
CN114831312B (zh) 一种由灵芝多糖和金蝉花多糖构成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Wang et al. Effects of the periodic fasting-mimicking diet on health, lifespan, and multiple diseases: a narrative review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Murray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PQQ): The next essential nutrient and supplement superstar
CN113171400B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透皮吸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