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8999A -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8999A
CN107468999A CN201710738485.8A CN201710738485A CN107468999A CN 107468999 A CN107468999 A CN 107468999A CN 201710738485 A CN201710738485 A CN 201710738485A CN 107468999 A CN107468999 A CN 107468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rape
beauty treatment
hylocereus undatus
eliminating 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84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军
江小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eptid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eptid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eptid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eptid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384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8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8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8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3Cactaceae (Cactus family), e.g. pricklypear or Cere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61K36/062Ascomycota
    • A61K36/066Clavicipitaceae
    • A61K36/068Cordyc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61K36/07Basidiomycota, e.g. Cryptococcus
    • A61K36/076Po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7Vitaceae or Ampelidaceae (Vine or Grape family), e.g. wine grapes, muscadine or pepperv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4Dioscoreaceae (Yam family)
    • A61K36/8945Dioscorea, e.g. yam, Chinese yam or water y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6Curcuma, e.g. common turmeric, East Indian arrowroot or mango ging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02Peptides of undefined number of amino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20Pills, tablets, discs, r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9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bacteria or both; enzymatic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霸王花5‑10份、葡萄8‑18份、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液制备是方法是采用食品级的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混合菌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生成激活SOD酶等营养物质,可以全面的补充人体内的SOD,以上由霸王花、葡萄制作而成的发酵液,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具有显著的美容祛斑功能;同时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黄褐斑(Cholasma)属中医学黑斑、肝斑、面尘、蝴蝶斑范畴,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常见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的皮肤病,是皮肤科疑难病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额、眉、颊、上唇等处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呈对称性分布,多发于孕妇及经血不调的妇女,且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比约为9:1。此病呈慢性过程,病程顽固,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其精神和生活方面带来诸多烦恼和痛苦。该病发病率一直很高,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就诊人数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褐斑日渐成为当今医学界、美容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复杂,与口服避孕药、遗传因素、氧自由基蓄积、微量元素含量异常、肝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是否相关,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内分泌失调、妊娠、子宫软巢疾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因肝郁化火,或肝肾不足,或脾失健运,导致气滞淤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黄褐斑是由于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黑素和黑素小体均增加,进而表现色斑,病理状态下,真皮内巨噬细胞可吞噬滴落入真皮黑色素体,或沉着于真皮上层,或在细胞内降解,一部分经淋巴转移。色素的产生和排泄失去平衡,并过剩的聚集在表皮细胞内的部分,就形成色素沉着。黑色素的排泄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肾内排泄,另一是从皮肤排出,即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蛋白中,随表皮生长移行到角质层,最后随角质层周期换新而脱落。现代医学治疗黄褐斑的原理主要是抑制黑色素细胞活性、抑制黑色素合成、去除已经生成的黑色素、破坏黑色素颗粒及运用具有防光效应的遮光剂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 内服或静脉给与维生素C,同时配合维生素E使用,可阻止黑色素代谢的氧化过程,抑制黑色素形成;(2)局部外用氢醌霜,抑制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并增加其降解,抑制黑色素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不影响黑色素细胞,结合广谱遮光剂治疗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有一定疗效,或局部外用维甲酸霜,可抑制体外培养的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向角质层细胞的转运,同时减少角质形成,增加药物渗透。上述临床西药虽然对治疗黄褐斑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往往欠佳,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然而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完整的治疗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整体调整脏腑功能独特的优势,因此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黑色素是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由无色的酪氨酸生成多巴,多巴又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变成多巴醌,再经一系列氧化过程,最后形成黑色素。正常情况下,黑色素形成以后,一部分会被分解,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另一部分会随着表皮的脱落而脱落。但是,若酪氨酸活力增强,黑色素增多,激增的黑色素又因代谢的迟缓而无法排出体外,就会淤积在脸上形成斑点。斑是五脏六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血津液流通不畅及内分泌失调在面部的反映。中医治斑标本兼治,从五脏论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以求平衡阴阳,达到祛斑养颜的目的,阻止黄褐斑复发。
目前,临床上治疗黄褐斑多采用具有抗氧化的多酚,皂甙等生物抗氧化剂为主要成分的外用涂敷药,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疗效不明显,用药不方便。未能从调节内分泌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人体内在因素结合抗疲劳的原则进行保健治疗。
故现有技术亟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超氧化物岐化酶二大功效成分的发酵物组合片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霸王花5-10份、葡萄8-18份、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霸王花7份、葡萄12份、姜黃7份、蛹虫草7份、山药粉4份、茯苓粉4份、地龙蛋白1份。
制备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打浆制备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放入发酵罐,同时接入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10000-1/1000,搅拌均匀,发酵6-8周,得发酵液,再真空浓缩至密度1.15以上;得到发酵浓缩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发酵浓缩液和姜黃、蛹虫草、山药粉、茯苓粉、地龙蛋白,充分混合后造粒,烘干后加上辅料用压片机成片。
S2中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 30℃-32℃,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26℃-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液制备是方法是采用食品级的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混合菌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生成激活SOD酶等营养物质,可以全面的补充人体内的SOD,以上由霸王花、葡萄制作而成的发酵液,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具有显著的美容祛斑功能;同时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2)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液制备采用的食品级发酵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菌和病毒污染的问题,解决了发酵液的安全问题;
3)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液具有显著的以上由霸王花、葡萄制作而成的发酵液,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具有显著的美容祛斑功能;同时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相比其它含SOD成分的美容祛斑产品,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口感而易被美容祛斑所接受,同时对霸王花、葡萄深加工发酵物的保健功能不足,难以形成高附加值产品,且易变质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缺陷有着根本的改进,使霸王花、葡萄的经济价值得到更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各原料的特性:我国医学认为;姜黄性味辛、苦、性温,归心、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症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痈肿。姜黄据《本草经疏》:姜黄,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
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能够强肝解毒、提高新功能、净化瘀血、恢复疲劳、提高免疫。
茯苓为祛湿不伤阴的要药。《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葡萄皮:葡萄皮中还含有另一种抗氧化物——白藜芦醇。该成份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预防血栓形成,对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均有防治作。用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损伤的功效。实验证明葡萄籽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原花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在小鼠进行体内实验研究中,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VC、VE诱导的肝、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可对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并且保护作用优于其它抗氧化剂等功效。
霸王花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对治疗脑动脉硬化、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它具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滋补养颜之功能,是极佳的清补汤料。
蛹虫草(Cordyceps mi1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在真菌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同为虫草属真菌的一种。虫草属真菌是寄生于昆虫、蜘蛛或大团囊属植物的地下子实体上形成的一类虫菌复合物的统称。蛹虫草是虫草属真菌的模式种,在野外主要寄主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的一些昆虫的幼虫和蛹上,中医典籍记载它的功效为“味甘、性平,有益肺肾,补精髓,止血化痰”,与冬虫夏草的功能基本一致。蛹虫草是国内外公认的药食两用真菌,蛹虫草含有蛹虫草菌素、腺昔、多糖、凝集素等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癌,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民间用于肺炎、肾虚、腰痛等疾病的治疗,其在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保护心脑组织、镇静催眠、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抗癌、抗炎、抗菌、抗缺氧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
虫草素是蛹虫草中主要的有效成份之一,虫草素(cordycepin)又名3`一脱氧腺苷,是Cuningham于1951年分离得到的一种腺苷类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10H13N503,分子量为251.24,熔点230-231℃。虫草素是蛹虫草中主要的有效成份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疲劳、抗衰老、抗炎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治疗癌症、白血病、扩张支气管、显著增强肾素、抗衰老等作用。过去,由于蛹虫草在野外产量稀少,其开发利用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其大规模人工培养获得成功以来,其开发利用价值便越来越被人们认识,特别是针对虫草素的研究越来越多。采用人工培育蛹虫草菌丝体的技术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于天然蛹虫草药用价值的虫草培养物,大大降低人们服用蛹虫草的成本,是有效解决虫草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
本发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霸王花、葡萄发酵液更是兼有养血美容双重价值。发酵液由霸王花、葡萄和山楂原汁组成,通过接入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成富含SOD成分的酸性发酵液。制成口服液所添加的姜黃5-10 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具有以下功能,对美容祛斑起到辅助作用:
长期食用发酵液也是一种有效降低胆固醇的方法,而通过霸王花、葡萄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有着更强的美容祛斑作用,这是因为霸王花、葡萄富含多种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均为高效SOD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损伤,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酵液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还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及脂质代谢、抗氧化等功效。
本发明由霸王花、葡萄制作而成的发酵液,具有显著的美容祛斑功能。
本发明制备方法所指的的发酵液中滴定酸(以酒石酸计),12-17g/L;含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为300U/g-700U/g;
本发明提供物酵素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接入等量的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接入的混合菌种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10000-1/1000,搅拌均匀,发酵6-8周,得发酵液的混合菌种作为发酵菌种,可以发酵生成营养物质,同时食品级发酵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菌和病毒污染的问题,解决了植物酵素的安全问题。而且该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发酵时间短,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该方法的工业化生产。
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酵素具有很好的美容祛斑作用。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霸王花7 份、葡萄10份。还包括以下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姜黃5-10 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清洗,离心去水分后放入打浆机中,得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到发酵罐中,同时接入混合菌种,所述的混合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的混合菌种的活菌数比为 1:1,混合菌种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9000,搅拌均匀,发酵7周,得发酵液;
S3将S2得到的发酵液经真空浓缩成稠浆后和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混合均匀,用制粒机制粒烘干,再压成片。得到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效的霸王花、葡萄霸发酵组合物片剂。
所述S2)中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30℃,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26℃。
S2得到的发酵液滴定酸(以酒石酸计),17g/L;含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为900U/g。
实施例2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霸王花9、葡萄12份,山楂4份。
还包括以下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姜黃5-10份、蛹虫草 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清洗,离心去水分后放入打浆机中,得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到发酵罐中,同时接入混合菌种,所述的混合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的混合菌种的活菌数比为 1:1,混合菌种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1000,搅拌均匀,发酵8周,得发酵液;
S3将S2得到的发酵液经真空浓缩成稠浆后和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混合均匀,用制粒机制粒烘干,再压成片。得到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效的霸王花、葡萄霸发酵组合物片剂。
所述S2中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31℃,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28℃。
S2得到的发酵液的滴定酸(以酒石酸计),15g/L;含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为500U/g。
实施例3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霸王花10份、葡萄18份。
还包括以下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姜黃5-10份、蛹虫草 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清洗,离心去水分后放入打浆机中,得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到发酵罐中,同时接入混合菌种,所述的混合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的混合菌种的活菌数比为 1:1,混合菌种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10000,搅拌均匀,发酵8周,得发酵液;
S3将S2得到的发酵液经真空浓缩成稠浆后和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混合均匀,用制粒机制粒烘干,再压成片。得到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效的霸王花、葡萄霸发酵组合物片剂。
所述S2中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32℃,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30℃。
S2得到的发酵液的滴定酸(以酒石酸计),19g/L;含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为700U/g。
实施例4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霸王花5、葡萄8份。
还包括以下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姜黃5-10份、蛹虫草 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清洗,离心去水分后放入打浆机中,得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到发酵罐中,同时接入混合菌种,所述的混合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的混合菌种的活菌数比为 1:1,混合菌种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2000,搅拌均匀,发酵8周,得发酵液;
S3将S2得到的发酵液经真空浓缩成稠浆后和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混合均匀,用制粒机制粒烘干,再压成片。得到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效的霸王花、葡萄霸发酵组合物片剂。
所述S2中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31℃,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27℃。
S2得到的发酵液的滴定酸(以酒石酸计),20g/L;含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为950U/g。
实施例5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霸王花8、葡萄15份、山楂3.5份。
还包括以下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姜黃5-10份、蛹虫草 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清洗,离心去水分后放入打浆机中,得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到发酵罐中,同时接入混合菌种,所述的混合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的混合菌种的活菌数比为1:1,混合菌种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10000,搅拌均匀,发酵8周,得到发酵液。
S3将S2得到的发酵液经真空浓缩成稠浆后和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混合均匀,用制粒机制粒烘干,再压成片。得到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效的霸王花、葡萄霸发酵组合物片剂。
所述S2中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30℃。混合菌种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28℃。
S2得到的发酵液的滴定酸(以酒石酸计),20g/L;含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为1000U/g。
霸王花、葡萄发酵液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
由于主要原料霸王花、葡萄经过发酵,存在着某些不确定因素。为安全起见,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毒理学评价程序,对照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对“霸王花、葡萄发酵液”进行了第一急性毒性试验,其LD50为13000mg/kg。按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为“实际无毒级”(大鼠口服LD50,mg/kg,5001-15000,相当于人的致死量 250-500g/kg)。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辅助美容祛斑功能检验方法进行人体实验。
1.受试者纳入标准
经体检符合下列条件的志愿受试者。
1.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性表现及鳞屑。
1.2无明显自觉症状。
1.3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
1.4病情有一定的季节性,夏重冬轻。
1.5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2.受试者排除标准。
2.1年龄在十八岁以下及65岁以上,妊辰和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
2.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精神病患者。
2.3嗜酒者或吸烟者。
2.4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断。
2.5未按规定服用受试样品,无法判定功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试验设计及分组要求
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按受试者的黄褐斑颜色,面积情况随机分试食组和对照组,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户外活动情况、性别、年龄等,进行均衡性检验,以确保组间的可比性。
计受试物为按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配方、工艺制备的片剂。按自愿原则选择符合以上条件的女性受试者120例。实验组服用受试物,对照组服用相同性状无功效安慰剂(脱离3例)。每次服用霸王花、葡萄发酵组合片3片,每日2次,连续30天,受试者在试食期间停止使用有在养颜祛斑的化斑品、药物及保健食品。
4.功效性观察。
按症状轻重(重症3分、中症2分、轻症1分)在试食前后统计积分值,并就其主要症状改善(每一症状改善2分显效,改善1分为有效),计算改善率。
4.1头面部黄褐斑检测
4.1.1面积大小改变
用标尺测量受试前后同一黄褐斑的长径和宽径,计算面积(cm2)。
4.1.2颜色深浅变化
按照《实用标准色卡》(第一版)中的棕色(Y+M+Bk即黄+品红+黑的叠色)色卡为黄褐斑颜色深浅的判断标准:Ⅰ度(15、20、5),Ⅱ度(30、40、10),Ⅲ度(40、60、 15)。
5.祛斑功效判定
显效:黄褐斑颜色下降Ⅱ度,或面积缩小≥30%,不产生新黄褐斑。
有效:黄褐斑颜色下降Ⅰ度,或面积缩小<30%,≥10%不产生新的黄褐斑。
无效:黄褐斑面积缩小<10%,颜色无明显变化。
黄褐斑颜色深浅变化见表1
表1
组别 例数 试食前 试食后 差值
试食组 60 2.36±0.44 2.06±0.30**## -0.25±0.39**
对照組 57 2.30±0.45 2.29±0.56 -0.02±0.20
注:**组内比较p<0.01,##组内比较p<0.01
黄褐斑面积大小变化见表2
表2
组别 例数 试食前(mm2) 试食后(mm2) 差值(mm2)
试食组 60 6121±2373 4963±1680**## 1158±873**
对照組 57 6137±2219 6049±2091 88±365
注:**组内比较p<0.01,##组内比较p<0.01
试食前后功效判定结果(例,%)见表3
表3
组别 例数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试食组 60 43 17 71.67%
对照組 57 0 57 0
注:**组内比较p<0.01
3结论:
60例黄褐斑受试者按要求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霸王花、葡萄发酵液30d,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1158±873mm2(P<0.01)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23±0.37 度(P<0.01)例,其中有效43,总效率71.67%,说明祛黄褐斑颗粒有祛黄褐斑的作用。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霸王花5-10份、葡萄8-18份、姜黃5-10份、蛹虫草5-10份、山药粉3-5份、茯苓粉3-5份、地龙蛋白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霸王花7份、葡萄12份、姜黃7份、蛹虫草7份、山药粉4份、茯苓粉4份、地龙蛋白1份。
3.一种制备如权1或者权2所述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霸王花、葡萄打浆制备混合浆液;
S2:将S1得到的混合浆液放入发酵罐,同时接入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总量是混合浆液总量的1/10000-1/1000,搅拌均匀,发酵6-8周,得发酵液,再真空浓缩至密度1.15以上;得到发酵浓缩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发酵浓缩液和姜黃、蛹虫草、山药粉、茯苓粉、地龙蛋白,充分混合后造粒,烘干后加上辅料用压片机成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S2中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接种后第一周,温度设置为30℃-32℃,接种后第二周开始温度设置为26℃-30℃。
CN201710738485.8A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468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8485.8A CN107468999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8485.8A CN107468999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8999A true CN107468999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8485.8A Pending CN107468999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89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787A (zh) * 2018-01-30 2018-06-19 广州蛭肽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黄褐斑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4673A (zh) * 2018-12-25 2019-03-01 本草方剂(珠海)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祛斑面膜液的制备方法
CN113876870A (zh) * 2021-01-26 2022-01-04 广东省中药研究所 一种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9718A (ja) * 2002-11-29 2004-07-08 Toyo Shinyaku:Kk 柑橘類外皮を含む発酵物
CN101015618A (zh) * 2007-02-28 2007-08-15 西安中科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美容功效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343A (zh) * 2014-08-29 2014-12-10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185A (zh) * 2016-10-31 2017-02-22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9718A (ja) * 2002-11-29 2004-07-08 Toyo Shinyaku:Kk 柑橘類外皮を含む発酵物
CN101015618A (zh) * 2007-02-28 2007-08-15 西安中科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美容功效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343A (zh) * 2014-08-29 2014-12-10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185A (zh) * 2016-10-31 2017-02-22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787A (zh) * 2018-01-30 2018-06-19 广州蛭肽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黄褐斑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4673A (zh) * 2018-12-25 2019-03-01 本草方剂(珠海)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祛斑面膜液的制备方法
CN113876870A (zh) * 2021-01-26 2022-01-04 广东省中药研究所 一种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97579A1 (zh) 治疗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9554B (zh) 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果汁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079B (zh) 一种清热止痛消瘤中药组合物
KR101431417B1 (ko) 아토피 면역체계 강화 및 항암 효과가 있는 한방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07468999A (zh)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7438B (zh) 一种白背三七多糖及其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CN105030950B (zh) 防治高血脂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U102669B1 (en) Anti-aging soft capsule for menopausal wome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2579803A (zh) 一种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9958A (zh) 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184349A (ja) 頻尿改善組成物、健康食品、及び血流改善組成物
CN108014301A (zh)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3261A (zh) 有机硒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51189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乳腺癌的应用
CN102626471B (zh) 一种具有防敏脱敏、修复再生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9276708A (zh) 一种防治支气管肺癌的生物配制方法
CN109394673A (zh) 一种祛斑面膜液的制备方法
CN110974935A (zh) 一种含富勒烯c60成分的抑菌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349A (zh) 真菌共生发酵抗肿瘤姜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5981A (zh) 一种三七丹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0897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药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237A (zh) 一种治疗淋巴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7001B (zh) 一种鲜石斛抗氧化组合物、抗氧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748579A (zh) 一种治疗肺癌的苗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525A (zh) 一种治疗肺痈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