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60610B -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60610B
CN117360610B CN202311681487.XA CN202311681487A CN117360610B CN 117360610 B CN117360610 B CN 117360610B CN 202311681487 A CN202311681487 A CN 202311681487A CN 117360610 B CN117360610 B CN 117360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fixedly connected
magnet
gro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14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60610A (zh
Inventor
王立果
侯宝君
谭金升
王启洲
张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Deyou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Deyou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Deyou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Deyou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814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60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60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0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60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0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061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effort, steering lock, or end-of-stroke limi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18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power transmit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16Arrangement of linkage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2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 B62D7/22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cting between the steering gear and the road wheels, e.g. on tie-ro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1/00Conduits; Junctions; Fittings for lubrication aper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fil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涉及到拖拉机技术领域,包括驱动桥本体,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末端传动壳体,所述驱动桥本体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伸缩端上螺纹连接有横拉杆,所述横拉杆与对应的末端传动壳体之间通过球铰接头连接,所述横拉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该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转板、第二转板、转柱、圆套和第一定位组件等结构,在不影响转向油缸伸缩端正常伸缩的前提下,可在转向油缸受到反作用力的瞬间对其进行保护,提高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拖拉机行业,中小型轮式拖拉机的前驱动桥大都采用整体式结构的转向梯形,即空间四连杆机构。
如名称为: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090942.8)的专利中公开了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在整机行走过程中,由于桥壳的遮挡,横拉杆及油缸活塞杆杆上不易缠绕异物,保证驱动桥正常工作,而拖拉机多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在行驶过程中,当土块、石块等杂物出现在轮胎的侧部边缘位置时,会给轮胎施加一个偏转的反作用力,而反作用力会通过球铰接头、横拉杆等结构传导给转向油缸,造成对转向油油缸伸缩端的拉扯,容易导致转向油缸出现损坏。
因此,提出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以解决拖拉机多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在行驶过程中,当土块、石块等杂物出现在轮胎的侧部边缘位置时,会给轮胎施加一个偏转的反作用力,而反作用力会通过球铰接头、横拉杆等结构传导给转向油缸,造成对转向油油缸伸缩端的拉扯,容易导致转向油缸出现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包括驱动桥本体,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末端传动壳体,所述驱动桥本体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伸缩端上螺纹连接有横拉杆,所述横拉杆与对应的末端传动壳体之间通过球铰接头连接,所述横拉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驱动桥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转板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转板呈V型分布,所述第二转板远离第二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外部转动连接圆套,所述圆套与转柱之间形成环腔,所述圆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远离圆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杆上,所述圆套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槽围绕圆套的内壁均匀分布,所述转柱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定位组件,两个圆套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方槽、第二方槽、第一方板、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方槽开设在转柱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方槽开设在转柱的内部,所述第一方槽与第二方槽连通,所述第一方板滑动连接在第二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方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二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方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槽内壁上,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一方板上,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方盒和滑板,所述方盒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圆套上,所述滑板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圆套上,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方盒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条槽,所述条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槽均匀分布,所述方盒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定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方槽、方筒、第二限位块和第二方板,所述第三方槽开设在方盒的顶部,所述方筒固定连接在方盒的上表面,所述方筒与第三方槽对应分布,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方板滑动连接在方筒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三磁铁、第四磁铁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方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方筒内壁上,所述第三磁铁固定连接在方筒的内壁上,所述第四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上,所述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柱的内部贯通开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环腔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与环腔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液通道上连通有第一液管,两个第一液管之间连通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头上连通有第二液管,所述第二液管远离第一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方盒连通,所述第二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出液通道上连通有第三液管,两个第三液管之间连通有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头上连通有第四液管,所述第四液管远离第二三通接头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方盒上,所述过滤箱上连通有第五液管,所述第五液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与方盒连通,所述第四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转板、第二转板、转柱、圆套和第一定位组件等结构,在不影响转向油缸伸缩端正常伸缩的前提下,可在转向油缸受到反作用力的瞬间对其进行保护,提高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拖拉机行驶过程中,当土块、石块等杂物出现在轮胎的侧部边缘位置,给轮胎施加反作用力,并传导给横拉杆时,由于转柱与圆套不可相对转动,同侧的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之间的夹角角度保持不变,两个第一转板与两个第二转板形成四边形结构,通过第二定位杆对横拉杆进行支撑,且两个第二转板将反作用力向两侧分解,进而降低转向油缸伸缩端所受的反作用力,实现对转向油缸的保护;
当转向油缸的伸缩端保持固定状态达到一定的时长后,第三磁铁也会同步关闭,使得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二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二方板带动第二限位块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内部,滑板与方盒之间的位置得到固定,由于滑板与方盒之间的位置固定,方盒、滑板和两个第二转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依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保证通过第二定位杆对横拉杆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在滑板向外抽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五液管、第四液管、第二三通接头、第三液管和出液通道对环腔内部的润滑液进行抽吸,而过滤箱会对润滑液中的金属碎屑进行过滤处理,且过滤后的润滑液会流入方盒内部,而在滑板向内挤压的过程中,将方盒内部的润滑液通过第二液管、第一三通接头、第一液管和进液通道再次压入环腔的内部,保证润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转板、第二转板、方盒和滑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油缸和横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圆套、转柱、环腔和第一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桥本体;2、转向油缸;3、横拉杆;4、球铰接头;5、末端传动壳体;6、第一定位杆;7、第一转板;8、圆套;9、转柱;10、第二转板;11、第二定位杆;12、环腔;13、第一卡槽;14、第一方槽;15、第二方槽;16、第一方板;17、第一限位块;18、第一磁铁;19、第二磁铁;20、第一弹簧;21、方盒;22、滑板;23、条槽;24、第二卡槽;25、第三方槽;26、方筒;27、第二限位块;28、第三磁铁;29、第二方板;30、第二弹簧;31、进液通道;32、出液通道;33、第一液管;34、第一三通接头;35、第二液管;36、第一电磁阀;37、第三液管;38、第二三通接头;39、第四液管;40、第二电磁阀;41、过滤箱;42、第四磁铁;43、第五液管。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包括驱动桥本体1,驱动桥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末端传动壳体5,驱动桥本体1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油缸2。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上螺纹连接有横拉杆3,横拉杆3与对应的末端传动壳体5之间通过球铰接头4连接。具体使用时,通过两侧转向油缸2、横拉杆3、末端传动壳体5等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拖拉机的转向,且多个结构之间呈梯形状,拖拉机转向及其工作原理均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横拉杆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11,驱动桥本体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6。第二定位杆1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10,第二转板10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转板10呈V型分布,且两个第二转板10上下交错(参照图2),可实现自由开合。第二转板10远离第二定位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柱9,转柱9的外部转动连接圆套8。圆套8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7,第一转板7远离圆套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杆6上,同样的,两个第一转板7上下交错(参照图2),可实现自由开合。当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时,转柱9与圆套8之间可自由相对转动,同侧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之间可自由开合。
圆套8与转柱9之间形成环腔12,考虑到圆套8与转柱9之间容易出现转动磨损,具体使用时,会向环腔12的内部注入润滑液,也可使用冷却液等,实现润滑的效果,降低圆套8与转柱9之间的磨损;且圆套8与转柱9之间可设置有密封圈,防止环腔12内部的润滑液出现泄漏。
考虑到对转向油缸2的保护,圆套8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3,第一卡槽13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槽13围绕圆套8的内壁均匀分布。
转柱9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3配合的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方槽14、第二方槽15、第一方板16、第一限位块17。第一方槽14开设在转柱9的外壁上,第二方槽15开设在转柱9的内部,第一方槽14与第二方槽15连通。第一方板16滑动连接在第二方槽15的内部,第一限位块17滑动连接在第一方槽14的内部,第一限位块17与第一方板16固定连接。具体使用时,第一方槽14与第一限位块17之间也可设置有密封圈,即使在第一限位块17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环腔12内部的冷却液也不会进入第二方槽15的内部。
具体设置时,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磁铁18、第二磁铁19和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位于第二方槽15的内部,第一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方板16上,第一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槽15内壁上。第一磁铁18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槽15的内壁上,第二磁铁19固定连接在第一方板16上,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对设置。
第一磁铁18采用电磁铁,当其产生磁性时,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互靠近一面的磁性为异性,在相吸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一方板16带动第一限位块17向内回收,第一限位块17由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部抽出,转柱9与圆套8之间可自由相对转动;而第一磁铁18关闭时,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一弹簧2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一方板16带动第一限位块17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部,使得转柱9与圆套8不可相对转动。
具体的,当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时,也就是转向油缸2处于伸缩运行状态,此时第一磁铁18会同步启动。由于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互靠近一面的磁性为异性,在相吸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一方板16带动第一限位块17向内回收,第一限位块17由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部抽出,转柱9与圆套8之间可自由相对转动,不影响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
进一步的,当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保持固定状态达到一定的时长后(时间可为2-3S,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调整),第一磁铁18关闭,使得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一弹簧2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一方板16带动第一限位块17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部,使得转柱9与圆套8不可相对转动,同侧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之间的夹角角度保持不变;
此外,拖拉机行驶过程中,当土块、石块等杂物出现在轮胎的侧部边缘位置,给轮胎施加反作用力,并传导给横拉杆3时,由于转柱9与圆套8不可相对转动,同侧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之间的夹角角度保持不变,两个第一转板7与两个第二转板10形成四边形结构,通过第二定位杆11对横拉杆3进行支撑,且两个第二转板10将反作用力向两侧分解,进而降低转向油缸2伸缩端所受的反作用力,实现对转向油缸2的保护。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转板7、第二转板10、转柱9、圆套8和第一定位组件等结构,在不影响转向油缸2伸缩端正常伸缩的前提下,可在转向油缸2受到反作用力的瞬间对其进行保护,提高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保护的效果,两个圆套8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方盒21和滑板22,方盒21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圆套8上,滑板22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圆套8上,滑板22滑动连接在方盒21内部。
在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的过程中,当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回收时,此时两组第一转板7与两个第二转板10带动两个圆套8背向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使得滑板22由方盒21内部向外抽出;
待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伸出时,此时两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带动两个圆套8相向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使得滑板22向方盒21内部滑动挤压。
滑板22的上表面开设有条槽23,条槽2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24,第二卡槽24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槽24均匀分布。
方盒2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卡槽24配合的第二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方槽25、方筒26、第二限位块27和第二方板29。第三方槽25开设在方盒21的顶部,方筒26固定连接在方盒21的上表面,方筒26与第三方槽25对应分布。第二限位块27滑动连接在第三方槽25的内部,第二方板29滑动连接在方筒26的内部,第二限位块27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29上。
具体设置时,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三磁铁28、第四磁铁42和第二弹簧30。第二弹簧30位于方筒26的内部,第二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29上,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方筒26内壁上。第三磁铁28固定连接在方筒26的内壁上,第四磁铁42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29上,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对设置。
第三磁铁28采用电磁铁,当其产生磁性时,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互靠近一面的磁性为异性,在相吸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二方板29带动第二限位块27向内回收,第二限位块27由对应的第二卡槽24内部抽出,滑板22在方盒21内可自由滑动;而第三磁铁28关闭,使得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二弹簧3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二方板29带动第二限位块27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24内部,滑板22与方盒21之间的位置得到固定。
具体的,当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时,也就是转向油缸2处于伸缩运行状态,第三磁铁28也会同步启动,由于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互靠近一面的磁性为异性,在相吸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二方板29带动第二限位块27向内回收,第二限位块27由对应的第二卡槽24内部抽出,滑板22在方盒21内可自由滑动,不影响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
进一步的,当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保持固定状态达到一定的时长后,第三磁铁28也会同步关闭,使得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二弹簧3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二方板29带动第二限位块27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24内部,滑板22与方盒21之间的位置得到固定。
由于滑板22与方盒21之间的位置固定,方盒21、滑板22和两个第二转板10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依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保证通过第二定位杆11对横拉杆3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转柱9的内部贯通开设有进液通道31和出液通道32,进液通道31与环腔12的顶部连通,润滑液由上及下补入环腔12;出液通道32与环腔12的底部连通,润滑液由下及上排出。
考虑到圆套8与转柱9之间的转动磨损,以及第一限位块17与第一卡槽13之间的限位磨损,而磨损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会混合在环腔12内部的润滑液中,为实现对金属碎屑的处理,进液通道31上连通有第一液管33,两个第一液管33之间连通有第一三通接头34。第一三通接头34的另一个接头上连通有第二液管35,第二液管35远离第一三通接头34的一端与方盒21连通,第二液管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6。
出液通道32上连通有第三液管37,两个第三液管37之间连通有第二三通接头38。第二三通接头38的另一个接头上连通有第四液管39,第四液管39远离第二三通接头38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箱41,过滤箱41固定连接在方盒21上。过滤箱4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等结构,能够对润滑液中的金属碎屑进行过滤处理,过滤装置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过滤箱41上连通有第五液管43,第五液管43远离过滤箱41的一端与方盒21连通,第四液管39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40。
具体的,在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的过程中,当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回收时,第一电磁阀36关闭,而第二电磁阀40打开,此时两组第一转板7与两个第二转板10带动两个圆套8背向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使得滑板22由方盒21内部向外抽出。而在滑板22向外抽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五液管43、第四液管39、第二三通接头38、第三液管37和出液通道32对环腔12内部的润滑液进行抽吸,而过滤箱41会对润滑液中的金属碎屑进行过滤处理,且过滤后的润滑液会流入方盒21内部;
待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复位伸出时,第一电磁阀36打开,而第二电磁阀40关闭,此时两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带动两个圆套8相向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使得滑板22向方盒21内部滑动挤压,而在滑板22向内挤压的过程中,将方盒21内部的润滑液通过第二液管35、第一三通接头34、第一液管33和进液通道31再次压入环腔12的内部,保证润滑的效果。
此外,在转柱9的顶部设置有泄压装置(图中未示出),且泄压装置与环腔12顶部连通,在对环腔12内部的润滑液进行抽吸时,泄压装置向环腔12内部补气;而在将润滑液压入环腔12的内部时,泄压装置向外排气,泄压装置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工作原理:当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时,也就是转向油缸2处于伸缩运行状态,此时第一磁铁18会同步启动。由于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互靠近一面的磁性为异性,在相吸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一方板16带动第一限位块17向内回收,第一限位块17由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部抽出,转柱9与圆套8之间可自由相对转动;同时,第三磁铁28也会同步启动,由于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互靠近一面的磁性为异性,在相吸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二方板29带动第二限位块27向内回收,第二限位块27由对应的第二卡槽24内部抽出,滑板22在方盒21内可自由滑动。而转柱9与圆套8可自由相对转动,且滑板22在方盒21内可自由滑动,不影响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
当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保持固定状态达到一定的时长后,第一磁铁18关闭,使得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一弹簧2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一方板16带动第一限位块17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部,使得转柱9与圆套8不可相对转动,同侧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之间的夹角角度保持不变;而第三磁铁28也会同步关闭,使得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互之间的相吸力消失,且在第二弹簧3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第二方板29带动第二限位块27向外伸出,并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24内部,滑板22与方盒21之间的位置得到固定。
此时,拖拉机行驶过程中,当土块、石块等杂物出现在轮胎的侧部边缘位置,给轮胎施加反作用力,并传导给横拉杆3时,由于转柱9与圆套8不可相对转动,同侧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之间的夹角角度保持不变,两个第一转板7与两个第二转板10形成四边形结构,通过第二定位杆11对横拉杆3进行支撑,且两个第二转板10将反作用力向两侧分解,进而降低转向油缸2伸缩端所受的反作用力;
同时,由于滑板22与方盒21之间的位置固定,方盒21、滑板22和两个第二转板10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依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保证通过第二定位杆11对横拉杆3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考虑到圆套8与转柱9之间的转动磨损,以及第一限位块17与第一卡槽13之间的限位磨损,会向环腔12内部注入润滑液,而磨损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会混合在润滑液中。在通过转向油缸2伸缩端的伸缩带动拖拉机转向的过程中,当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回收时,第一电磁阀36关闭,而第二电磁阀40打开,此时两组第一转板7与两个第二转板10带动两个圆套8背向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使得滑板22由方盒21内部向外抽出。而在滑板22向外抽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五液管43、第四液管39、第二三通接头38、第三液管37和出液通道32对环腔12内部的润滑液进行抽吸,而过滤箱41会对润滑液中的金属碎屑进行过滤处理,且过滤后的润滑液会流入方盒21内部,实现对金属碎屑的处理;
待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伸出时,第一电磁阀36打开,而第二电磁阀40关闭,此时两组第一转板7与第二转板10带动两个圆套8相向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使得滑板22向方盒21内部滑动挤压,而在滑板22向内挤压的过程中,将方盒21内部的润滑液通过第二液管35、第一三通接头34、第一液管33和进液通道31再次压入环腔12的内部,保证润滑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包括驱动桥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末端传动壳体(5),所述驱动桥本体(1)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油缸(2),所述转向油缸(2)的伸缩端上螺纹连接有横拉杆(3),所述横拉杆(3)与对应的末端传动壳体(5)之间通过球铰接头(4)连接,所述横拉杆(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11),所述驱动桥本体(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6),所述第二定位杆(1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10),所述第二转板(10)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转板(10)呈V型分布,所述第二转板(10)远离第二定位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柱(9),所述转柱(9)的外部转动连接圆套(8),所述圆套(8)与转柱(9)之间形成环腔(12),所述圆套(8)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7),所述第一转板(7)远离圆套(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杆(6)上,所述圆套(8)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3)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槽(13)围绕圆套(8)的内壁均匀分布,所述转柱(9)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3)配合的第一定位组件,两个圆套(8)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方槽(14)、第二方槽(15)、第一方板(16)、第一限位块(17),所述第一方槽(14)开设在转柱(9)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方槽(15)开设在转柱(9)的内部,所述第一方槽(14)与第二方槽(15)连通,所述第一方板(16)滑动连接在第二方槽(15)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17)滑动连接在第一方槽(14)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17)与第一方板(16)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磁铁(18)、第二磁铁(19)和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位于第二方槽(15)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方板(16)上,所述第一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槽(15)内壁上,所述第一磁铁(18)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槽(15)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铁(19)固定连接在第一方板(16)上,所述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相对设置;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方盒(21)和滑板(22),所述方盒(21)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圆套(8)上,所述滑板(22)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圆套(8)上,所述滑板(22)滑动连接在方盒(21)内部;
所述滑板(22)的上表面开设有条槽(23),所述条槽(2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24),所述第二卡槽(24)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槽(24)均匀分布,所述方盒(2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卡槽(24)配合的第二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方槽(25)、方筒(26)、第二限位块(27)和第二方板(29),所述第三方槽(25)开设在方盒(21)的顶部,所述方筒(26)固定连接在方盒(21)的上表面,所述方筒(26)与第三方槽(25)对应分布,所述第二限位块(27)滑动连接在第三方槽(25)的内部,所述第二方板(29)滑动连接在方筒(26)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27)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2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三磁铁(28)、第四磁铁(42)和第二弹簧(30),所述第二弹簧(30)位于方筒(26)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29)上,所述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方筒(26)内壁上,所述第三磁铁(28)固定连接在方筒(26)的内壁上,所述第四磁铁(42)固定连接在第二方板(29)上,所述第三磁铁(28)与第四磁铁(4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9)的内部贯通开设有进液通道(31)和出液通道(32),所述进液通道(31)与环腔(12)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32)与环腔(12)的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31)上连通有第一液管(33),两个第一液管(33)之间连通有第一三通接头(34),所述第一三通接头(34)的另一个接头上连通有第二液管(35),所述第二液管(35)远离第一三通接头(34)的一端与方盒(21)连通,所述第二液管(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32)上连通有第三液管(37),两个第三液管(37)之间连通有第二三通接头(38),所述第二三通接头(38)的另一个接头上连通有第四液管(39),所述第四液管(39)远离第二三通接头(38)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箱(41),所述过滤箱(41)固定连接在方盒(21)上,所述过滤箱(41)上连通有第五液管(43),所述第五液管(43)远离过滤箱(41)的一端与方盒(21)连通,所述第四液管(39)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40)。
CN202311681487.XA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Active CN117360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1487.XA CN117360610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1487.XA CN117360610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0610A CN117360610A (zh) 2024-01-09
CN117360610B true CN117360610B (zh) 2024-02-02

Family

ID=8940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1487.XA Active CN117360610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6061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2949A (en) * 1967-02-28 1969-01-21 Hewitt Robins Inc Mobile bridge conveyor steering system
US4929146A (en) * 1987-11-13 1990-05-29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anipulator
JPH05139336A (ja) * 1991-11-20 1993-06-08 Hino Motors Ltd セルフステア軸の固定装置
CN209492591U (zh) * 2019-02-20 2019-10-15 衡阳市金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向油缸总成的叉车转向桥
CN211000770U (zh) * 2019-11-27 2020-07-14 青岛博宏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前桥结构
CN111439069A (zh) * 2020-05-19 2020-07-24 南平市建阳区汽车锻压件厂 一种车桥
CN214689743U (zh) * 2021-03-15 2021-11-12 潍坊谷合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地隙拖拉机前驱动桥
CN215552341U (zh) * 2021-09-09 2022-01-18 徐州华晨车桥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驱动桥结构
CN217778235U (zh) * 2022-08-15 2022-11-11 浙江新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叉车转向桥的油缸装置
CN218198480U (zh) * 2022-11-09 2023-01-03 河南跃薪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车比例阀控制转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2949A (en) * 1967-02-28 1969-01-21 Hewitt Robins Inc Mobile bridge conveyor steering system
US4929146A (en) * 1987-11-13 1990-05-29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anipulator
JPH05139336A (ja) * 1991-11-20 1993-06-08 Hino Motors Ltd セルフステア軸の固定装置
CN209492591U (zh) * 2019-02-20 2019-10-15 衡阳市金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向油缸总成的叉车转向桥
CN211000770U (zh) * 2019-11-27 2020-07-14 青岛博宏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前桥结构
CN111439069A (zh) * 2020-05-19 2020-07-24 南平市建阳区汽车锻压件厂 一种车桥
CN214689743U (zh) * 2021-03-15 2021-11-12 潍坊谷合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地隙拖拉机前驱动桥
CN215552341U (zh) * 2021-09-09 2022-01-18 徐州华晨车桥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驱动桥结构
CN217778235U (zh) * 2022-08-15 2022-11-11 浙江新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叉车转向桥的油缸装置
CN218198480U (zh) * 2022-11-09 2023-01-03 河南跃薪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车比例阀控制转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0610A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02007013613U1 (de) Druckmittelbetätigbarer Schwenkmotor
CN110512681B (zh) 用于清除渠道边坡藻泥混合物的水下空化射流清洗装置
EP2240360A1 (de) Fahrbare arbeitsmaschine
CN117360610B (zh) 一种拖拉机驱动桥用转向梯形结构
CN2889990Y (zh) 液压旋转高压水管收放装置
DE19501512C2 (de)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steuerbares Rad
CN114232705B (zh) 用于渠道边坡的悬臂式伸缩清洁吸污系统
CN114293606B (zh) 渠道边坡深度清洁施工方法
CN109555003B (zh) 一种行车道分界线喷涂装置
CN2823088Y (zh) 缓冲式张紧油缸
CN108355330A (zh) 篮架行走机构
CN207760791U (zh) 乘驾式水清除车
CN211037112U (zh) 用于生态清除渠道边坡藻泥混合物的机械臂装置
CN110565721A (zh) 用于生态清除渠道边坡藻泥混合物的机械臂装置
CN204579629U (zh) 一种手扶变速箱改进四驱高地隙喷雾机
CN205203116U (zh) 一种全液压双桥转向系统
CN211037103U (zh) 渠道边坡藻泥生态清除多功能车
CN205365733U (zh) 一种微型地下铲运车的转向系统
CN216715251U (zh) 一种微阻阀门
CN114293616B (zh) 渠道边坡深度清洁新型多功能车
CN110485499A (zh) 渠道边坡藻泥生态清除作业船
CN114960807B (zh) 一种集合铲土及挖土功能的多用途拖拉机
CN114293605B (zh) 用于渠道边坡自旋转射流深度清洁作业装置
CN219803042U (zh) 可二轮转向或四轮转向的插秧机
CN214737718U (zh) 一种环卫清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