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2384A - 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2384A
CN117342384A CN202211076900.5A CN202211076900A CN117342384A CN 117342384 A CN117342384 A CN 117342384A CN 202211076900 A CN202211076900 A CN 202211076900A CN 117342384 A CN117342384 A CN 117342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anel
decorative plate
plat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6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342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23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22Balustrad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其能够提高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美观性。本发明的面板(1)具备:框架(2);内侧装饰板(50),其安装于框架(2);以及装饰板固定螺钉(5),其将内侧装饰板(50)安装于框架(2),内侧装饰板(50)沿着面板宽度方向配置,框架(2)具有第1框架部件(10)、第2框架部件(20)以及框架连接螺钉(30),该框架连接螺钉(30)将第2框架部件(20)固定于第1框架部件(10),框架(2)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框架宽度尺寸能够通过变更第2框架部件(20)相对于第1框架部件(10)的固定位置来变更。

Description

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彼此相邻的多个栏杆面板彼此的间隙中填充有密封材料的乘客输送机的栏杆面板连接装置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49-018179号(日本实开昭50-108188号)的缩微胶片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栏杆面板连接装置中,存在这样的课题:由于填充于栏杆面板彼此的间隙中的密封材料露出至外部,因此使栏杆面板的美观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提高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美观性的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本发明的面板具备:框架;第1装饰板,其安装于框架;以及装饰板安装部件,其将第1装饰板安装于框架,第1装饰板沿着面板宽度方向配置,框架具有第1框架部件、第2框架部件以及框架固定部件,该框架固定部件将第2框架部件固定于第1框架部件,框架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框架宽度尺寸能够通过变更第2框架部件相对于第1框架部件的固定位置来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能够提高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机整体的概要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面板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第1框架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图4的第1框架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4的第2框架部件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图4的第2框架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将图4的框架组装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将图4的框架组装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图3的内侧装饰板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图3的内侧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图3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内侧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图3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外侧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栏杆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概要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面板的主视图。
图17是示出图16的面板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7的第1框架部件的主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7的第1框架部件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7的第2框架部件的主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7的第2框架部件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图17的框架组装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3是示出图17的框架组装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4是示出图17的内侧装饰板的主视图。
图25是示出图17的内侧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26是示出图17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第2内侧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27是示出图17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第2外侧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面板中的第2固定部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面板;2:框架;5:装饰板固定螺钉(装饰板安装部件);10:第1框架部件;10a:第1框架正面;10b:第1框架背面;10c:第1接触面;11:第1框架主体部;11a:第1纵梁部;11b:第1横梁部;12:第1固定部;13:框架连接螺纹孔;14:第1螺纹孔(装饰板用螺纹孔);20:第2框架部件;20a:第2框架正面;20b:第2框架背面;20c:第2接触面;21:第2框架主体部;21a:第2纵梁部;21b:第2横梁部;22:第2固定部;23:框架连接长孔;23X:框架连接圆孔;24:第2螺纹孔(装饰板用螺纹孔);30:框架连接螺钉(框架固定部件);50:内侧装饰板(第1装饰板);50a、50b、50c:选择用内侧装饰板(选择用第1装饰板);51:凸缘部;52:内侧装饰板长孔(第1装饰板长孔);53:第1内侧板部件(第1板部件);54:第2内侧板部件(第2板部件);54a、54b、54c: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选择用第2板部件);60:外侧装饰板(第2装饰板);60a、60b、60c:选择用外侧装饰板(选择用第2板部件);62:外侧装饰板长孔(第2装饰板长孔);63:第1外侧板部件;64:第2外侧板部件;64a、64b、64c: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选择用第2板部件);70:双面粘接片(粘接片、装饰板安装部件);100:自动扶梯;101:梯级;102:栏杆装置;103:移动扶手;110:栏杆;110a:下部端柱部面板;110b:下部弯曲部面板;110c:上部端柱部面板;110d:上部弯曲部面板;110e:倾斜部面板;112:内盖板;113:外盖板;114:护轨;115:安装机构;G:间隙;LF:下层楼层;UF:上层楼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乘客输送机整体的概要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作为乘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100设置于上层楼层UF与下层楼层LF之间。
自动扶梯100具备未图示的桁架、多个梯级101、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一对栏杆装置102以及一对移动扶手103。
桁架配置于下层楼层LF与上层楼层UF之间。桁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支承于下层楼层LF。桁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支承于上层楼层UF。
多个梯级101支承于桁架。多个梯级101连结成环状。
一对栏杆装置102配置于桁架上。各栏杆装置102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配置。一对栏杆装置102在桁架的面板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桁架的面板宽度方向是与桁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的方向。
在从上方观察自动扶梯100时,多个梯级101位于一对栏杆装置102之间。
移动扶手103的形状是环状的形状。移动扶手103设置于一对栏杆装置102中的各个栏杆装置102。移动扶手103沿着栏杆装置102的外周部配置。移动扶手103的一部分位于桁架内。
驱动机构设置于桁架内。多个梯级101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而与一对移动扶手103同步地移动。多个梯级101在上层楼层UF与下层楼层LF之间循环移动。搭乘于梯级101的乘客能够通过多个梯级101的循环移动而从上层楼层UF以及下层楼层LF中的一方移动到另一方。
各栏杆装置102具有栏杆110、内盖板112、外盖板113、护轨114以及多个安装机构115。
栏杆110具有下部端柱部面板110a、下部弯曲部面板110b、多个倾斜部面板110e、面板1、上部端柱部面板110c和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作为多个面板1、110a~110e。
多个面板1、110a~110e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具体而言,多个面板1、110a~110e按照下部端柱部面板110a、下部弯曲部面板110b、多个倾斜部面板110e、面板1、上部端柱部面板110c以及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的顺序从下层楼层LF排列到上层楼层UF。
在多个面板1、110a~110e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各面板的厚度方向与桁架的面板宽度方向一致,各面板的面板宽度方向与桁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此外,对于多个面板1、110a~110e中的每一个,与厚度方向以及面板宽度方向均垂直的方向为高度方向。
多个面板1、110a~110e借助于多个安装机构115安装于桁架。
内盖板112和外盖板113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配置。内盖板112在桁架的面板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比栏杆110接近梯级101的一侧。外盖板113在桁架的面板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比栏杆110远离梯级101的一侧。
内盖板112和外盖板113配置成夹住并覆盖多个面板1、110a~110e的下部。内盖板112和外盖板113在栏杆110的下部覆盖多个安装机构115。
护轨114固定于栏杆110。护轨114沿着栏杆110的缘部配置。移动扶手103沿着护轨114配置。移动扶手103被护轨114引导着与多个梯级101同步地移动。
多个安装机构115在桁架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安装机构115支承多个面板1、110a~110e中的各个面板。多个面板1、110a~110e中的各个面板借助于安装机构115固定于桁架。
在图1中,示出在从一对栏杆装置102之间观察一方的栏杆装置102时的自动扶梯100。在图1中,示出多个梯级101中的4个梯级101,省略余下的梯级101。
图3是示出图1的面板1的主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面板1的俯视图。基于图2至图4继续说明。
面板1具备框架2、作为第1装饰板的内侧装饰板50、作为第2装饰板的外侧装饰板60、以及作为装饰板安装部件的8个装饰板固定螺钉5。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分别借助于4个装饰板固定螺钉5固定于框架2。
从多个梯级101观察时,内侧装饰板50、框架2和外侧装饰板60以按照内侧装饰板50、框架2以及外侧装饰板60的顺序层叠的状态配置。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沿着面板宽度方向配置。即,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在内侧装饰板50的厚度方向上隔着框架2而彼此对置。
内侧装饰板50、框架2和外侧装饰板60的层叠方向等于厚度方向。将与面板1的厚度方向和面板宽度方向分别垂直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
框架2具有U字状的第1框架部件10、U字状的第2框架部件20、以及作为框架固定部件的4个框架连接螺钉30。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4个框架连接螺钉30,使用沉头螺钉。
图5是示出图4的第1框架部件10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图4的第1框架部件10的俯视图。
第1框架部件10具有第1框架主体部11和一对第1固定部12。第1框架主体部11具有第1纵梁部11a和一对第1横梁部11b。第1纵梁部11a沿着高度方向设置。一对第1横梁部11b中的各个第1横梁部11b沿着面板宽度方向设置。
各第1横梁部11b从第1纵梁部11a的端部朝向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同一朝向突出。在各第1横梁部11b的两端部中的未与第1纵梁部11a连接的端部设有第1固定部12。即,在第1框架部件10的两端部设有第1固定部12。
在各第1横梁部11b形成有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2个第1螺纹孔14。各第1螺纹孔14贯通各第1横梁部11b。
在图5及图6中,以第1框架部件10的面板宽度方向与图的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式图示出第1框架部件10。在图5中,一对第1横梁部11b从图中左侧的第1纵梁部11a朝向图中右侧突出。
在第1框架部件10,设有作为平面的第1框架正面10a、和作为第1框架正面10a的相反侧的面且作为平面的第1框架背面10b。第1框架正面10a和第1框架背面10b分别是与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
与第1固定部12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的一方是第1框架背面10b。第1固定部12的第1框架背面10b的相反侧的面、即第1框架正面10a侧的面是第1接触面10c。在厚度方向上,第1接触面10c形成为位于比第1框架正面10a接近第1框架背面10b的位置。
第1固定部12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第1框架主体部11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第1固定部12的厚度是第1框架主体部11的厚度的一半。即,第1接触面10c形成于第1框架部件1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半的位置。
在各第1固定部12,沿着高度方向形成有2个框架连接螺纹孔13。
图7是示出图4的第2框架部件20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图4的第2框架部件20的俯视图。
第2框架部件20具有第2框架主体部21和一对第2固定部22。第2框架主体部21具有第2纵梁部21a和一对第2横梁部21b。第2纵梁部21a沿着高度方向设置。一对第2横梁部21b中的各个第2横梁部21b沿着面板宽度方向设置。
各第2横梁部21b从第2纵梁部21a的两端朝向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同一朝向突出。
在各第2横梁部21b的两端部中的未与第2纵梁部21a连接的端部设有第2固定部22。即,在第2框架部件20的两端部设有第2固定部22。
在各第2横梁部21b,形成有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2个第2螺纹孔24。各第2螺纹孔24贯通各第2横梁部21b。
在图7及图8中,以第2框架部件20的面板宽度方向与图的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式图示出第2框架部件20。在图7中,一对第2横梁部21b从图中右侧的第2纵梁部21a朝向图中左侧突出。
在第2框架部件20,设有作为平面的第2框架正面20a、和作为第2框架正面20a的相反侧的面且作为平面的第2框架背面20b。第2框架正面20a和第2框架背面20b分别是与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
与第2固定部22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的一方是第2框架正面20a。第2固定部22的第2框架正面20a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框架背面20b侧的面是第2接触面20c。在厚度方向上,第2接触面20c形成为位于比第2框架背面20b接近第2框架正面20a的位置。
第2固定部22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第2框架主体部21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第2固定部22的厚度是第2框架主体部21的厚度的一半。
第2固定部22的板厚是第2固定部22以外的第2框架部件20的板厚的一半。即,第2接触面20c形成于第2框架部件2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半的位置。
在各第2固定部22,沿着高度方向形成有2个框架连接长孔23。各框架连接长孔23的长度方向沿着面板宽度方向。对各框架连接长孔23的第2框架正面20a侧实施了锪锥孔加工。在各框架连接长孔23的内周面与第2框架正面20a的边界部分,设有相对于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第1固定部12以外的第1框架部件10的板厚与第2固定部22以外的第2框架部件20的板厚相等。
图9是示出将图4的框架2组装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将图4的框架组装后的状态的俯视图。框架2是利用4个框架连接螺钉30将连接起来的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进行固定而成的。
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通过各第1固定部12和各第2固定部22连接起来。第1框架部件10以及第2框架部件20以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第1固定部12以及第2固定部22位于第1框架主体部11与第2框架主体部21之间的状态进行配置。
在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接起来的状态下,第1接触面10c与第2接触面20c彼此接触。即,在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接起来的状态下,第2固定部22的至少一部分在内侧装饰板5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1固定部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各框架连接螺钉30在第1接触面10c与第2接触面20c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贯通框架连接长孔23而拧入框架连接螺纹孔13。
由此,将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结。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结的状态下的框架2的形状为方形的环状形状。
在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结的状态下,第1固定部12和第2固定部22各自的厚度之和与第1框架主体部11以及第2框架主体部21各自的厚度相同。即,框架2的板厚是一样的。
第1框架主体部11的厚度和第2框架主体部21的厚度例如为6mm。这时,框架2的厚度一样为6mm。
图11是示出图3的内侧装饰板50的主视图。图12是示出图3的内侧装饰板50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图3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内侧装饰板50的俯视图。
内侧装饰板50是板状部件。在内侧装饰板50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凸缘部51。各凸缘部51是内侧装饰板50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厚度方向弯曲的部分。在内侧装饰板50,形成有作为第1装饰板长孔的4个内侧装饰板长孔52。内侧装饰板长孔52的长度方向沿着面板宽度方向。
内侧装饰板50是从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三个选择用第1装饰板即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中仅选择出一个的选择用内侧装饰板。各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是通过使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各相差5mm而制造的。
在将框架2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作为框架宽度尺寸时,对于内侧装饰板50,选择具有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一个选择用内侧装饰板。所选择的一个选择用内侧装饰板作为内侧装饰板50固定于框架2。
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的构造是不锈钢制的胶合板构造。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的板厚例如为1.5mm。
在图13中,示出了三个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但也可以具有更多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选择用内侧装饰板。各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不限于5mm。各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能够根据设置的状况而适当选择。
图14是示出图3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外侧装饰板60的俯视图。根据图4和图14继续说明。外侧装饰板60是板状部件。在外侧装饰板60,形成有作为第2装饰板长孔的4个外侧装饰板长孔62。外侧装饰板长孔62的长度方向沿着面板宽度方向。
外侧装饰板60是从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作为选择用第2装饰板的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中选择出的一个选择用外侧装饰板。各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是通过使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各相差5mm而制造的。
对于外侧装饰板60,选择具有与框架2的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一个选择用外侧装饰板。所选择的一个选择用外侧装饰板作为外侧装饰板60固定于框架2。
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的构造是不锈钢制的胶合板构造。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的板厚例如为1.5mm。
在图14中,示出了三个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但也可以具有更多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选择用外侧装饰板。各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不限于5mm。各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能够根据设置的状况而适当选择。
根据图2至图4继续说明。在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结的状态下的框架2,安装有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各装饰板固定螺钉5穿过内侧装饰板长孔52或外侧装饰板长孔62而拧入框架2的第1螺纹孔14或第2螺纹孔24。
在内侧装饰板50固定于框架2的状态下,各凸缘部51覆盖框架2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
在实施方式1中,在框架2的4个角,每个角各形成有2个装饰板用螺纹孔,合计形成有8个装饰板用螺纹孔。为了安装内侧装饰板50而使用4个装饰板用螺纹孔,为了安装外侧装饰板60而使用4个装饰板用螺纹孔。
内侧装饰板50以及外侧装饰板60固定于框架2的状态下的面板1被配置成夹在内盖板112与外盖板113之间。此外,在内侧装饰板50以及外侧装饰板60固定于框架2的状态下的面板1的上端连接有护轨114,此外,沿着护轨114配置有移动扶手103。
各第1螺纹孔14、各第2螺纹孔24、各内侧装饰板长孔52、各外侧装饰板长孔62以及各装饰板固定螺钉5被内盖板112、外盖板113、护轨114以及移动扶手103等部件隐藏,从自动扶梯100的外部目视不到。
即,各第1螺纹孔14形成于第1框架部件10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部附近。此外,第2螺纹孔24形成于第2框架部件20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部附近。此外,各内侧装饰板长孔52形成于内侧装饰板50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部附近。此外,各外侧装饰板长孔62形成于外侧装饰板60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部附近。
面板1的厚度例如小于10mm。例如,在设框架2的厚度为6mm,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的厚度分别为1.5mm时,面板1的厚度合计为9mm。
对于框架2,能够调节框架2的框架宽度尺寸。即,框架宽度尺寸能够通过变更第2框架部件20相对于第1框架部件10的固定位置来变更。
为了调节框架宽度尺寸,使第1框架部件10和第2框架部件20彼此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使框架宽度尺寸成为期望的尺寸。在此基础上,使框架连接螺钉30贯通与各框架连接螺纹孔13对应的框架连接长孔23而拧入各框架连接螺纹孔13。由此,将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结,形成具有期望的框架宽度尺寸的框架2。
接下来,对栏杆装置10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栏杆装置102的制造工序的概要图。图15示出一个栏杆装置102的制造工序。
在栏杆装置102的设置场所,设置有设置栏杆装置102的内盖板112以及外盖板113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状态下,使用安装机构115将多个面板1、110a~110e设置于内盖板112以及外盖板113中的至少一方。
首先,将下部端柱部面板110a和上部端柱部面板110c设置于规定的位置。接着,以下部端柱部面板110a为基准来设置下部弯曲部面板110b。进而,以上部端柱部面板110c为基准来设置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接下来,以下部弯曲部面板110b为基准来一块块依次设置三个倾斜部面板110e。
接下来,将面板1的框架2的框架宽度尺寸调整成与最上部的倾斜部面板110e与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之间的长度一致。在调整了框架宽度尺寸的框架2上固定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
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是从多个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以及多个选择用外侧装饰板60a~60c中选择出的、具有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的长度的装饰板。即,内侧装饰板50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外侧装饰板60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
然后,将面板1设置在最上部的倾斜部面板110e与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之间。此时,对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中的各个装饰板相对于框架2的位置实施微调,使得在最上部的倾斜部面板110e与面板1之间不产生间隙。
由此来配置全部面板1、110a~110e。在此,即使设置面板1,如图15所示,有时也会在面板1与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之间产生间隙G。在该情况下,使上部端柱部面板110c和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向面板1的方向移动。将上部端柱部面板110c和上部弯曲部面板110d再次设置到堵住间隙G的位置。
由此来制造栏杆装置102。具有本发明的面板1的自动扶梯100通过包括上述的栏杆装置102的制造方法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作为栏杆装置102的制造方法以外的自动扶梯100的制造方法,例如是这样的制造方法:在制造出的栏杆装置102的端部配置被分割的状态的护轨114。接着,沿着配置好的护轨114来配置移动扶手103。在护轨114配置于栏杆装置102的状态下,多个面板1、110a~110e的边界部分与分割的护轨114的边界部分不重叠。
根据实施方式1的面板1,框架2具有第1框架部件10、第2框架部件20以及框架连接螺钉30,该框架连接螺钉30将第2框架部件20固定于第1框架部件10。此外,框架2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框架宽度尺寸能够通过变更第2框架部件20相对于第1框架部件10的固定位置来变更。由此,能够减小面板彼此的间隙。因此,能够提供间隙不明显的栏杆装置102的外观,能够减少照明光从面板间的泄漏。由此,能够提高栏杆装置102的美观性。此外,由此,能够将内侧装饰板50固定于调整了框架宽度尺寸的框架2。因此,能够提高面板1、以及使用面板1的栏杆装置102的强度。此外,由此,能够沿用使用玻璃制装饰板的面板、以及使用该面板的栏杆装置的护轨、内盖板、外盖板以及安装机构等部件。
根据实施方式1的面板1,内侧装饰板50是从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互不相同的多个选择用内侧装饰板50a~50c中选择出的一个选择用内侧装饰板。此外,内侧装饰板50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面板彼此的间隙。由此,能够提高栏杆装置102的美观性。
根据实施方式1的面板1,在框架2设有第1螺纹孔14以及第2螺纹孔24。此外,在内侧装饰板50,沿着面板宽度方向设有内侧装饰板长孔52。此外,通过将穿过内侧装饰板长孔52的装饰板固定螺钉5拧入第1螺纹孔14以及第2螺纹孔24,从而将内侧装饰板50安装于框架2。由此,能够进行内侧装饰板50相对于框架2在宽度方向上的微调。因此,能够进行内侧装饰板50的安装位置的微调。由此,通过对内侧装饰板50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能够提高栏杆装置102的美观性。
根据实施方式1的面板1,内侧装饰板50与外侧装饰板60在内侧装饰板50的厚度方向上隔着框架2而彼此对置。由此,能够将装饰板固定于栏杆装置102的两侧面。由此,能够提高栏杆装置102的美观性。
根据实施方式1的面板1,第1框架部件10具有第1框架主体部11、和设置于第1框架主体部11的第1固定部12。此外,第2框架部件20具有第2框架主体部21、和设置于第2框架主体部21的第2固定部22。此外,第1框架部件10以及第2框架部件20以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第1固定部12以及第2固定部22位于第1框架主体部11与第2框架主体部21之间的状态进行配置。此外,第2固定部22的至少一部分在内侧装饰板5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1固定部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此外,在第1固定部12设有框架连接螺纹孔13,在第2固定部22沿着面板宽度方向设有框架连接长孔23。此外,通过将穿过框架连接长孔23的框架连接螺钉30拧入框架连接螺纹孔13,从而将第2框架部件20固定于第1框架部件10。由此,能够利用框架连接长孔23来调整框架宽度尺寸。因此,在制造框架2时不需要严格地确定尺寸,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框架宽度尺寸,因此面板1的通用性提高,能够在许多现场灵活运用面板1。此外,由此,在框架2的框架宽度尺寸的调整中,不需要进行框架2的切断加工等加工。因此,不需要担心着火,能够在更多的现场进行框架2的框架宽度尺寸的调整。
根据实施方式1的面板1,第1固定部12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第1框架主体部11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此外,第2固定部22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第2框架主体部21在框架2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此外,第1固定部12以及第2固定部22各自的厚度之和与第1框架主体部11以及第2框架主体部21各自的厚度相同。由此,框架2的厚度在整体上是一样的。因此,能够不考虑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的连接部分地处理框架2。由此,能够使面板1周围的部件的设计统一化。
根据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100的栏杆装置102,具备本发明的面板1。由此,能够得到减小了面板彼此的间隙的栏杆装置102。因此,能够提高栏杆装置102的美观性。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面板1的第1框架部件10的结构、第2框架部件20的结构、内侧装饰板50的结构以及外侧装饰板6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面板1不同。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面板1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面板1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面板1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面板1的主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的面板1的俯视图。
面板1具备框架2、内侧装饰板50、外侧装饰板60、作为装饰板安装部件的12个装饰板固定螺钉5、作为装饰板安装部件的作为粘接片的双面粘接片70。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分别借助于6个装饰板固定螺钉5固定于框架2。
图18是示出图17的第1框架部件10的主视图。图19是示出图17的第1框架部件10的俯视图。
在第1框架部件10的各第1横梁部11b,形成有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4个第1螺纹孔14。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图18及图19中,以第1框架部件10的面板宽度方向与图的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式图示出第1框架部件10。在图18中,一对第1横梁部11b从图中左侧的第1纵梁部11a朝向图中右侧突出。
图20是示出图17的第2框架部件20的主视图。图21是示出图17的第2框架部件20的俯视图。
第2框架部件20具有第2纵梁部21a。在第2纵梁部21a的高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设有第2固定部22。各第2固定部22设置于第2纵梁部21a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
在第2纵梁部21a的高度方向上的各个端部,形成有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2个第2螺纹孔24。各第2螺纹孔24贯通各第2横梁部21b。在各第2固定部22,形成有2个框架连接长孔23。
在图20及图21中,以第2框架部件20的面板宽度方向与图的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式图示出第2框架部件20。在图20中,各第2固定部22设置于第2纵梁部21a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图中左侧的端部。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22是示出将图17的框架2组装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23是示出将图17的框架组装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第1框架部件10的各第1固定部12与第2框架部件20的各第2固定部22连接起来。在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接起来的状态下,第1接触面10c与第2接触面20c彼此接触。
各框架连接螺钉30在第1接触面10c与第2接触面20c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贯通框架连接长孔23而拧入框架连接螺纹孔13。由此将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接并固定。
图24是示出图17的内侧装饰板50的主视图。图25是示出图17的内侧装饰板50的俯视图。图26是示出图17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第2内侧板部件54的俯视图。
内侧装饰板50具有作为内侧装饰板50的第1板部件的第1内侧板部件53、和作为内侧装饰板50的第2板部件的第2内侧板部件54。在第1内侧板部件53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凸缘部51。凸缘部51是第1内侧板部件53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厚度方向弯曲的部分。
在第1内侧板部件53形成有4个内侧装饰板长孔52。内侧装饰板长孔52的长度方向沿着面板宽度方向。
在第2内侧板部件54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凸缘部51。凸缘部51是第2内侧板部件54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厚度方向弯曲的部分。
在第2内侧板部件54形成有2个内侧装饰板长孔52。内侧装饰板长孔52的长度方向沿着面板宽度方向。
第2内侧板部件54是从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互不相同的选择用第2板部件即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中仅选择出一个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是通过使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各相差5mm而制造的。
对于第2内侧板部件54,选择具有与框架2的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一个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所选择的一个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作为第2内侧板部件54固定于框架2。由所选择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和第1内侧板部件53构成的内侧装饰板50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
第1内侧板部件53以及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的构造是不锈钢制的胶合板构造。第1内侧板部件53以及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的板厚例如为1.5mm。
在图26中,示出了三个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但也可以具有更多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不限于5mm。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能够根据设置的状况而适当选择。
图27是示出图17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第2外侧板部件64的俯视图。根据图16、图17及图27继续说明。
外侧装饰板60具有作为外侧装饰板60的第1板部件的第1外侧板部件63、和作为外侧装饰板60的第2板部件的第2外侧板部件64。
在第1外侧板部件63形成有4个外侧装饰板长孔62。在第2外侧板部件64形成有2个外侧装饰板长孔62。外侧装饰板长孔62的长度方向沿着面板宽度方向。
第2外侧板部件64是从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互不相同的选择用第2板部件即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中仅选择出一个的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各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是通过使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各相差5mm而制造的。
对于第2外侧板部件64,选择具有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一个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所选择的一个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作为第2外侧板部件64固定于框架2。由所选择的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和第1外侧板部件63构成的第2装饰板60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
第1外侧板部件63以及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的构造是不锈钢制的胶合板构造。第1外侧板部件63以及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的板厚例如为1.5mm。
在图27中,示出了三个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但也可以具有更多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各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不限于5mm。各选择用第2外侧板部件64a~64c的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能够根据设置的状况而适当选择。
根据图16以及图17继续说明。在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结的状态下的框架2,安装有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
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以第1内侧板部件53的未形成有凸缘部51的一侧的端部与第2内侧板部件54的未形成有凸缘部51的一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固定于框架2。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在面板宽度方向上排列并固定。
第1外侧板部件63和第2外侧板部件64在面板宽度方向上排列并固定。
在实施方式2中,在框架2形成有12个装饰板用螺纹孔。为了安装第1内侧板部件53而使用4个装饰板用螺纹孔,为了安装第2内侧板部件54而使用2个装饰板用螺钉。为了安装第1外侧板部件63而使用4个装饰板用螺纹孔,为了安装第2外侧板部件64而使用2个装饰板用螺钉。
双面粘接片70的一个面粘贴于第2框架正面20a。双面粘接片70的另一个面跨越第1内侧板部件53与第2内侧板部件54的边界而配置。即,双面粘接片70的另一个面粘贴于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因此,利用双面粘接片70将框架2与内侧装饰板50彼此粘接起来。
实施方式2的栏杆装置102的制造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栏杆装置102的制造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2的面板1,内侧装饰板50具有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第1内侧板部件53以及第2内侧板部件54在面板宽度方向上排列。此外,第2内侧板部件54是从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互不相同的多个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中选择出的一个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此外,内侧装饰板50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框架宽度尺寸对应。由此,不需要准备多个较大的选择用内侧装饰板,只要预先准备较小的选择用第2内侧板部件54a~54c即可。由此,内侧装饰板50的准备、搬运以及设置变得更容易。
根据实施方式2的面板1,第1内侧板部件53以及第2内侧板部件54通过作为装饰板安装部件的双面粘接片70安装于框架2。此外,双面粘接片70跨越第1内侧板部件53与第2内侧板部件54的边界而配置。由此,能够防止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的在边界处的相互的浮起。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的在边界处的相互的浮起引起的间隙的产生。由此,能够提高栏杆装置102的美观性。
另外,实施方式2的双面粘接片70粘贴于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跨越第1外侧板部件63与第2外侧板部件64的边界而配置双面粘接片70。此外,也可以通过双面粘接片70将第2框架背面20b、第1外侧板部件63和第2外侧板部件64贴合。
此外,实施方式1的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各自为一块板状部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对实施方式1的内侧装饰板50应用实施方式2的具有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的内侧装饰板50。此外,也可以对实施方式1的外侧装饰板60应用实施方式2的具有第1外侧板部件63和第2外侧板部件64的外侧装饰板60。
这时,也可以利用粘接带将固定于框架2的状态的第1内侧板部件53的与框架2对置的面和第2内侧板部件54的与框架2对置的面相互连接。此外,也可以进一步在与固定于框架2的状态的第1内侧板部件53与第2内侧板部件54的边界部分对应的框架2的位置设置纵向板材。也可以在纵向板材的正面粘贴双面胶带的一个面,在第1内侧板部件53的与框架2对置的面、和第2内侧板部件54的与框架2对置的面粘贴双面胶带的另一个面。由此,能够抑制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从框架2浮起。也可以对第1外侧板部件63和第2外侧板部件64也实施同样的加工。
此外,实施方式2的内侧装饰板50具有2块第1内侧板部件53和第2内侧板部件54。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对实施方式2的内侧装饰板50应用实施方式1的由1块板状部件构成的内侧装饰板50的结构。同样地,也可以对实施方式2的外侧装饰板60应用实施方式1的由1块板状部件构成的外侧装饰板60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的面板1中,具有设定的数量的框架连接长孔23、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第2螺纹孔24、作为框架固定部件的框架连接螺钉30、内侧装饰板长孔52以及外侧装饰板长孔62。但是,不限于此。对于设定的数量的框架连接长孔23、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第2螺纹孔24、作为框架固定部件的框架连接螺钉30、内侧装饰板长孔52以及外侧装饰板长孔62的数量能够适当进行设定。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面板1的第2框架部件20的第2固定部2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面板1不同。以下,对实施方式3的面板1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面板1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的第2固定部22的放大图。在第2固定部22设有6个框架连接圆孔23X。6个框架连接圆孔23X分别设置于与框架连接螺纹孔13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3个框架连接圆孔23X分别沿着面板宽度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各框架连接螺钉30在第1接触面10c与第2接触面20c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贯通所对应的框架连接圆孔23X而拧入框架连接螺纹孔13。由此将第1框架部件10与第2框架部件20连接起来。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面板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3的面板1,第1框架部件10具有第1框架主体部11和设置于第1框架主体部11的第1固定部12。此外,第2框架部件20具有第2框架主体部21和设置于第2框架主体部21的第2固定部22。此外,第1框架部件10以及第2框架部件20以在面板宽度方向上第1固定部12以及第2固定部22位于第1框架主体部11与第2框架主体部21之间的状态进行配置。此外,第2固定部22的至少一部分在内侧装饰板5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1固定部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第1固定部12设有框架连接螺纹孔13。此外,在第2固定部22,在面板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框架连接圆孔23X。此外,通过将穿过多个框架连接圆孔23X中的任意框架连接圆孔的框架连接螺钉30拧入框架连接螺纹孔13,从而将第2框架部件20固定于第1框架部件10。由此,能够利用多个框架连接圆孔23X来调整框架宽度尺寸。因此,在制造框架2时不需要严格地确定尺寸,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框架宽度尺寸,因此面板1的通用性提高,能够在许多现场灵活运用面板1。此外,由此,在框架宽度尺寸的调整中,不需要进行框架2的切断加工等加工。因此,不需要担心着火,能够在更多的现场进行框架宽度尺寸的调整。
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3的第2固定部22的结构应用于实施方式2的面板1的第2固定部22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具有设定的数量的框架连接圆孔23X、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第2螺纹孔24、作为框架固定部件的框架连接螺钉30、内侧装饰板长孔52以及外侧装饰板长孔62。但是,不限于此。对于设定的数量的框架连接圆孔23X、作为装饰板用螺纹孔的第2螺纹孔24、作为框架固定部件的框架连接螺钉30、内侧装饰板长孔52以及外侧装饰板长孔62的数量能够适当进行设定。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具备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面板1也可以不具备外侧装饰板60而仅具备内侧装饰板50。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具备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也可以对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的表面实施发纹处理(hairline treatment)、蚀刻处理以及研磨处理等处理。由此,能够提高内侧装饰板50和外侧装饰板60的表面的美观性。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具有一对第1固定部12以及一对第2固定部22。但是,不限于此。对于第1固定部12以及第2固定部22的数量能够适当进行设定。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使用框架连接螺钉30作为框架固定部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螺栓和螺母作为框架固定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框架连接螺纹孔13设置为简单的贯通孔。此外,也可以以对第1框架部件10以及第2框架部件20实施锪孔加工,使得螺栓的头和螺母收敛在框架2的板厚的范围内。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使用装饰板固定螺钉5作为装饰板安装部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螺栓以及螺母作为装饰板安装部件。或者,也可以使用其它公知的紧固器具。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面板1中,将第1装饰板作为内侧装饰板50,将第2装饰板作为外侧装饰板60。但是,也可以将第1装饰板作为外侧装饰板60,将第2装饰板作为内侧装饰板50。
此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框架2与内侧装饰板50之间设置缓冲件。同样地,也可以在框架2与内侧装饰板50之间设置缓冲件。也可以使用带状的部件作为缓冲件。通过使用缓冲件,能够减少内侧装饰板50的振动。即使使用这样的缓冲件,面板1的厚度也小于10mm。

Claims (10)

1.一种面板,其具备:
框架;
第1装饰板,其安装于所述框架;以及
装饰板安装部件,其将所述第1装饰板安装于所述框架,
所述第1装饰板沿着面板宽度方向配置,
所述框架具有第1框架部件、第2框架部件以及框架固定部件,该框架固定部件将所述第2框架部件固定于所述第1框架部件,
所述框架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框架宽度尺寸能够通过变更所述第2框架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固定位置来变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
所述第1装饰板是从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互不相同的多个选择用第1装饰板中选择出的一个选择用第1装饰板,
所述第1装饰板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框架宽度尺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
所述第1装饰板具有第1板部件和第2板部件,
所述第1板部件以及所述第2板部件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排列,
所述第2板部件是从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互不相同的多个选择用第2板部件中选择出的一个选择用第2板部件,
所述第1装饰板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框架宽度尺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其中,
所述第1板部件以及所述第2板部件通过作为所述装饰板安装部件的粘接片安装于所述框架,
所述粘接片跨越所述第1板部件与所述第2板部件的边界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其中,
在所述框架设有装饰板用螺纹孔,
在所述第1装饰板,沿着所述面板宽度方向设有第1装饰板长孔,
通过将穿过所述第1装饰板长孔的作为所述装饰板安装部件的装饰板固定螺钉拧入所述装饰板用螺纹孔,从而将所述第1装饰板安装于所述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其中,
所述面板具备第2装饰板,该第2装饰板安装于所述框架,
所述第1装饰板与所述第2装饰板在所述第1装饰板的厚度方向上隔着所述框架而彼此对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其中,
所述第1框架部件具有第1框架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1框架主体部的第1固定部,
所述第2框架部件具有第2框架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2框架主体部的第2固定部,
所述第1框架部件以及所述第2框架部件以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位于所述第1框架主体部与所述第2框架主体部之间的状态进行配置,
所述第2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装饰板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所述第1固定部设有框架连接螺纹孔,
在所述第2固定部,沿着所述面板宽度方向设有框架连接长孔,
通过将穿过所述框架连接长孔的作为所述框架固定部件的框架连接螺钉拧入所述框架连接螺纹孔,从而将所述第2框架部件固定于所述第1框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其中,
所述第1框架部件具有第1框架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1框架主体部的第1固定部,
所述第2框架部件具有第2框架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2框架主体部的第2固定部,
所述第1框架部件以及所述第2框架部件以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所述第1固定部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位于所述第1框架主体部与所述第2框架主体部之间的状态进行配置,
所述第2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装饰板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所述第1固定部设有框架连接螺纹孔,
在所述第2固定部,多个框架连接圆孔在所述面板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
通过将穿过所述多个框架连接圆孔中的任意框架连接圆孔的作为所述框架固定部件的框架连接螺钉拧入所述框架连接螺纹孔,从而将所述第2框架部件固定于所述第1框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面板,其中,
在将所述第2固定部与所述第1固定部重叠的方向作为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时,
所述第1固定部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所述第1框架主体部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
所述第2固定部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比所述第2框架主体部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薄,
所述第1固定部以及所述第2固定部各自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1框架主体部以及所述第2框架主体部各自的厚度相同。
10.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板。
CN202211076900.5A 2022-06-28 2022-09-05 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Pending CN1173423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3102 2022-06-28
JP2022103102A JP7397131B1 (ja) 2022-06-28 2022-06-28 パネル、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2384A true CN117342384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11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6900.5A Pending CN117342384A (zh) 2022-06-28 2022-09-05 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97131B1 (zh)
CN (1) CN11734238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3180B2 (ja) 2012-12-26 2016-1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乗客コンベア用欄干パネル及び乗客コンベア用欄干パネルの交換方法
WO2022102227A1 (ja) 2020-11-12 2022-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09389A (ja) 2024-01-23
JP7397131B1 (ja)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22326B1 (en) Balustrad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balustrade assembly
US20130192952A1 (en) Profile track integrated drive system
US4842122A (en)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having adjustable skirts
EP0622325B1 (en) Balustrade for an escalator or the like
CN117342384A (zh) 面板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栏杆装置
KR100339455B1 (ko) 난간핸드레일의입구하우징
JP2007062867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
WO2022102227A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
CN111377346A (zh) 乘客传送带的坠落物防止护栏以及乘客传送带
JP632987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10770158B (zh) 乘客输送机的改造方法
JP3466687B2 (ja) 手摺り用一体型スカートパネル
JP2783137B2 (ja) 乗客コンベヤの乗降口装置
JPH0364436B2 (zh)
JP278059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窓付扉
JP7118252B2 (ja) 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
JP2839748B2 (ja) マンコンベアの欄干
WO2021064934A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S60167888A (ja) マンコンベアの欄干
JP2004352385A (ja) マンコンベヤの外装受けデッキ
JPH10182047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透明型欄干用フェンス体
JPS622230Y2 (zh)
JP201914270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H0715726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
JPS60167887A (ja) マンコンベアの欄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