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4595A -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4595A
CN117334595A CN202310088948.6A CN202310088948A CN117334595A CN 117334595 A CN117334595 A CN 117334595A CN 202310088948 A CN202310088948 A CN 202310088948A CN 117334595 A CN117334595 A CN 117334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die
seat
die hold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89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安田
刘泰宏
傅琮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 Ring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 Ring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 Ring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 Ring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34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4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该压合装置,设有:一模架,设有上下相隔一高度间距的一底座及一顶座,该底座及该顶座上下间设有立设的枢杆,一上模座枢设于各该枢杆上,并可于各该枢杆上受一驱动件驱动而作上、下位移;该上模座设有一上模架,该底座上设有一下模座;该上模架供容纳一压合模组;该压合模组设有一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压模单元,该压模单元设有压模;该下模座上设有一下模;借此在该压合模组置入时,该模座的该中央定位部对应至该中央基准部而取得定位。

Description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尤指一种对基板上载有一晶粒并覆有一散热片的受压物进行压合的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的晶片封装工艺中常会先在一基板上涂覆粘胶,再将一晶粒粘附在基板上,而晶粒的上方必须再涂覆一层散热胶液,然后再将一散热片以粘附方式植放在该散热胶液上并罩覆在该晶粒及该基板上方;近来该散热胶液已逐渐被以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散热胶垫取代,但不论采用散热胶液或散热胶片,在植放该散热片的工艺上都一样必须对该基板上的该散热片进行压合作业,使该散热片可以稳固位在该基板上方,并将晶片被覆盖在该散热片内。
现有技术I745822「压合设备、压合设备的输送方法、输送装置及搬送机构」专利案中提出一种针对散热片的压合机构,其说明书提及该第一压合机构1设有一具有一第一设置空间的第一支撑单元、设置于该第一设置空间中的一第一下模与一第一上模,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一上模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设有一第一底板、一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上方的第一顶板,及多支连接于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一顶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杆;该第一底板、该第一顶板,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共同界定出该第一设置空间。该第一下模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上,并适用于供其中一个承载有所述待压合物的所述待搬送物放置;该第一上模与该第一下模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上方;该第一下模与该第一上模共同界定出一适用于放置于所述第一下模上的所述待搬送物上的所述待压合物压合的第一压合区;该第一动力单元突出于该第一支架单元的该第一顶板且连接于该第一上模,并用于控制该第一上模沿一Z方向上下移动,使得该第一上模能相对于该第一下模在一与该第一下模共同构成该第一压合区的第一压合位置,及一与该第一下模分离的第一分离位置间沿该Z方向移动。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I745822案所提供以一上模在使用时配合一下模共同压合基板上载有晶粒并完成覆上散热片的组件,虽可达到对该组件所形成的受压物的压合效果,但晶片的种类、规格相当多,在压合工艺中操作者常需根据晶片种类、规格的改变,经常性更换上模及下模,不仅费时、费力,由于上模、下模的对位精确度要求甚高,更增加换模时的困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至少一缺点的压合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压合装置的压合设备。
依据本发明目的的压合装置,设有:一模架,设有上下相隔一高度间距的一底座及一顶座,该底座及该顶座上下间设有立设的枢杆,一上模座枢设于各该枢杆上,并可于各该枢杆上受一驱动件驱动而作上、下位移;该上模座设有一上模架,该底座上设有一下模座;该上模架供容纳一压合模组;该压合模组设有一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压模单元,该压模单元设有压模;该下模座上设有一下模;该上模架设一中央基准部,该模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一中央定位部;该压合模组置入时,该模座的该中央定位部对应至该中央基准部而取得定位。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压合设备,设有如所述压合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由于该上模座设有一上模架,该底座上设有一下模座;该上模架供容纳一压合模组;该压合模组设有一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压模单元,该压模单元设有压模;该下模座上设有一下模;该上模架设一中央基准部,该模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一中央定位部;该压合模组置入时,该模座的该中央定位部对应至该中央基准部而取得定位,使换模作业更方便、精准。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架与驱动模组、压合模组及下模的分解关系;
图2是一个立体图,说明该模架;
图3是一个侧视图,说明该模架;
图4是一个卸除顶座的立体图,说明第一防落机构及第二防落机构;
图5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驱动模组及压合模组;
图6是一个侧视图,说明驱动模组及压合模组;
图7是一个立体图,说明压合模组中的一个压模单元;
图8是一个侧视图,说明压合模组中的一个压模单元;
图9是一个剖视图,说明压合模组中的一个压模单元与受压物的关系;
图10是一个立体部分分解图,说明下模;
图11是一个立体图,说明该模架与驱动模组、压合模组及下模的组合关系;
图12是一个侧视图,说明该模架与驱动模组、压合模组及下模的组合关系。
【符号说明】
A:模架
A1:底座
A2:顶座
A3:枢杆
A4:上模座
A41:套筒
A42:第一螺固件
A43:第二螺固件
A5:驱动件
A6:上模架
A61:侧座
A62:第一置座
A621:第一容置区间
A622:第一挡止部
A623:中央基准部
A63:第二置座
A631:第二容置区间
A632:第二挡止部
A633:固定件
A634:中央基准部
A635:第二基准面
A7:下模座
A71:轨座
A711:滑槽
A712:第三容置区间
A713:第三挡止部
A714:中央基准部
B:驱动模组
B1:固定座
B2:驱动件
B3:驱动杆
B4:滚轮
B5:中央定位部
C:压合模组
C1:模座
C11:滚轮
C12:中央定位部
C2:压模单元
C21:压杆组件
C211:压杆
C212:管道
C213:管壁
C214:槽口
C215:固定座
C216:容室
C217:气孔
C22:固定组件
C221:第一定位单元
C2211:轴套
C2212:枢座
C222:第二位单元
C2221:第一扣件
C2222:第二扣件
C2223:导气孔
C2224:第一扶架
C2225:第二扶架
C2226:位移区间
C2227:弧形区间
C2228:轴销
C223:弹性元件
C3:模框
C31:模室
C32:开口
C33:通孔
C4:荷重量测单元
C41:罩套
C42:荷重量测器
C43:压触件
C44:底垫
C5:压模
C6:温度感测件
D:下模
D1:底座
D11:通气座
D111:正压气体接头
D112:负压气体接头
D113:气孔
D114:中央定位部
D12:载座
D121:流道
D13:固定件
D14:置模区间
D15:断热垫
D151:流道
D16:下压模
D161:流道
D17:加热器
D18:感温器
D19:断热器
E:第一防落机构
E1:导杆
E11:导杆罩
E2:固定件
E3:滑槽
E4:驱动件
E5:卡掣件
F:第二防落机构
F1:挡置件
F2:握把
F3:靠置槽
F4:磁性件
G:受压物
d: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以植散热片工艺中,在一基板上载有一晶粒并覆有一散热片的一组件作为受压物的一散热片压合设备的压合装置为例作说明,该压合装置设有:
一模架A,设有上下相隔一高度间距的一底座A1及一顶座A2,该底座A1及该顶座A2上下间于矩形的四角落处各设有立设的枢杆A3,一上模座A4以矩形的四角落方位各借助套筒A41枢设于各该枢杆A3上,并可于各该枢杆A3上受该顶座A2上一气压缸构成的驱动件A5驱动而作上、下位移;
该上模座A4下方设有一上模架A6,该底座A1上方设有一下模座A7,该上模架A6供容纳可独立自该上模架A6中作Y轴向进出滑动位移抽换的一驱动模组B及可独立自该上模架A6中作Y轴向进出滑动位移抽换的一压合模组C所组成;该下模座A7上设有可独立自该下模座A7作Y轴向进出滑动位移抽换的一下模D。
请参阅图2、3,该上模架A6设有在X轴向相隔间距呈立设的二个侧座A61,二个该侧座A61在相向的内侧于上、下相隔间距下,分别设有相向对应设位于上方的第一置座A62及位于下方的第二置座A63,其中,该第一置座A62是自该侧座A61的侧面相向凸设所构成,其上与该上模座A4下表面间形成一第一容置区间A621,该第二置座A63是自该侧座A61的侧面相向凹设所构成,二个该侧座A61相向凹设对应形成一第二容置区间A631;
该第一置座A62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挡止部A622,该第二置座A63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挡止部A632;该上模座A4下表面中央位置对应该第一置座A62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一轴杆构成的一中央基准部A623;该第二置座A63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水平横设于二个侧座A61间的一固定件A633,该固定件A633于二个侧座A61间间距的中央位置立设一轴杆构成的一中央基准部A634;该上模架A6的二个侧座A61间的该上模座A4下表面形成一第一基准面A41,该第二置座A63凹设的区间内上侧缘表面则形成一第二基准面A635;
该上模座A4设有多个可自该上模座A4上表面向下螺设凸出至该上模座A4下表面的该第一容置区间A621中的第一螺固件A42,及多个可自该上模座A4上表面向下螺设经该侧座A61而凸出至该侧座A61上该第二容置区间A631中的第二螺固件A43;
该下模座A7上表面设有在X轴向相隔间距的二个轨座A71,二个该轨座A71在相向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向对应凹设的滑槽A711,该滑槽A711与下模座A7上表面间形成一第三容置区间A712;该轨座A71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一第三挡止部A713,该下模座A7上表面于轨座A71间间距的中央位置立设一轴杆构成的一中央基准部A714。
请参阅图3、4,该模架A设有第一防落机构E,该第一防落机构E在该上模座A4上表面设有多个与该上模座A4连动固设并凸伸至经该顶座A2上方的导杆E1,该导杆E1凸设于该顶座A2上方的部分覆罩有一导杆罩E11,该导杆罩E11内部顶端可为该导杆E1上升时的上死点;每一个该导杆E1穿经该顶座A2下表面所固设一ㄩ形的固定件E2中的一凹设的滑槽E3,该顶座A2下表面设有对应该导杆E1数量及位置的多个气压缸构成的驱动件E4,每一个驱动件E4各驱动一位于该滑槽E3中的一卡掣件E5可选择性位移卡掣该导杆E1使其无法连动该上模座A4上下位移,或脱离卡掣该导杆E1使该导杆E1可连动该上模座A4上下位移。
该模架A设有第二防落机构F,该第二防落机构F为一可选择性经由人员操作靠置于该上模座A4与该底座A1间该枢杆A3侧或不靠置该枢杆A3侧的一挡置件F1,该挡置件F1设有一供人员操作的握把F2,及相对握把另一侧的一凹设的靠置槽F3,该靠置槽F3内区间可包容该枢杆A3外径,该靠置槽F3内区间并设有磁性件F4可吸附该枢杆A3外径。
请参阅图5、6,该驱动模组B设有一矩形的固定座B1,并于该固定座B1下方设有多个由例如气压缸构成并呈矩阵排列的驱动件B2,每一驱动件B2设有可个别独立受驱动作上、下位移的驱动杆B3;该驱动模组B的固定座B1两短侧边处设有相隔间距的多个滚轮B4,该固定座B1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弧形凹穴构成的一中央定位部B5。
该压合模组C,设有一矩形的模座C1,该模座C1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并分别各对应上方该驱动件B2的压模单元C2;该压合模组C的该模座C1两短侧边处设有相隔间距的多个滚轮C11;该模座C1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弧形凹穴构成的一中央定位部C12;该驱动模组B1的每一驱动件B2的该驱动杆B3底端在未作驱动时,各与其下方对应的该压合模组C上各该压模单元C2顶端呈分离状态并保持一间距d;该压合模组C的该模座C1下方设有矩形的一模框C3。
请参阅图7、8、9,每一该压模单元C2分别各设有一压杆组件C21及一固定组件C22,并在该压模单元C2上端顶部设有一荷重量测单元C4。
该压杆组件C21设有一压杆C211,该压杆C211上端顶部设该荷重量测单元C4,下端设有一压模C5;其中:
该压杆C211呈中空管状并于管中央设有一管道C212,该管道C212上端位于该荷重量测单元C4下端设有自管壁C213开设与外部相通的槽口C214,该管道C212下端连通该压杆C211下端一固定座C215所形成位于该固定座C215与该压模C5间的一容室C216,该管壁C213相对该槽口C214的另一侧设有与外部相通的一气孔C217;该荷重量测单元C4设有一罩套C41罩设于该压杆C211上端顶部,该罩套C41内的一荷重量测器C42上端设有一凸出于该罩套C41外的一压触件C43,该荷重量测器C42下端设有一嵌设于该压杆C211的该管道C212上端口的一底垫C44;该驱动杆B3受驱动向下位移的驱力先对该压合模组C中该压模单元C2上的该荷重量测单元C4作用,该驱力再间接经该荷重量测单元C4连动驱使该压模单元C2的该压杆C211下方的该压模C5对该受压物G进行压抵。
该压模C5,其为非金属具有耐压及耐高温特性的材质,例如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其设有一温度感测件C6,用以感测该压模C5与受压物G压合时,来自下模D加热所传导经该受压物G至该压模C5的温度,该温度感测件C6为线状经该压杆C211的该管道C212而由该槽口C214延伸至外部,该温度感测件C6周围的该压模C5设有多个气道C51,每一气道C51的其中一端与该压杆C211下端的该固定座C215的该容室C216相通,另一端与该压模C5下方的区域相通,可由该压杆C211的该气孔C217通入气体经管道C212至该容室C216,而由该容室C216扩散至各该气道C51对该压模C5下方的受压物G进行气体吹抵,以协助该压模C5在完成压合欲上升时与受压物G顺利脱离。
该固定组件C22设有维持该压杆C211水平径向定位并供该压杆C211上、下位移枢设的一第一定位单元C221、及维持该压杆C211垂直纵向定位的一第二定位单元C222;其中,
该第一定位单元C221设有一轴套C2211及一枢座C2212;该轴套C2211供该压杆C211上、下位移穿经枢设;该枢座C2212设于该模座C1上并供该轴套C2211穿经枢设;
该第二定位单元C222设有位于邻靠该荷重量测单元C4下方,并设有互为分离二构件的一第一扣件C2221及一第二扣件C2222相向在径向靠贴螺固对该压杆C211外径夹扣固定,其中,该第一扣件C2221设有一导气孔C2223对应该压杆C211上的该气孔C217并与其相通,可经该导气孔C2223输入正压气体经该气孔C217进入该压杆C211的该管道C212;该第二定位单元C222并设有互为分离二构件的一第一扶架C2224及一第二扶架C2225,该第一扶架C2224与该第二扶架C2225相向在径向围设于该压杆C211外径外一位移区间C2226外,其中,该第一扶架C2224上端形成一弧形区间C2227围成该位移区间C2226的外环径的一部分,下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定位单元C221的该枢座C2212上;该第二扶架C2225下端固定于该第一定位单元C221的该枢座C2212上,并设有可作上下位移一轴销C2228凸伸于上端,该轴销C2228并以其上端面供该第二扣件C2222底部固设。
该第一定位单元C221及该第二定位单元C222间设有一弹簧构成的弹性元件C223,该弹性元件C223套于该压杆C211外,并位于该位移区间C2226中;该弹性元件C223提供受压缩的回复力使驱动该压杆C211下移的驱力消除时,连动该压杆C211上移回复原定位。
该压杆C211下端的该固定座C215与所固设的该压模C5容置于该模座C1下方该模框C3中所隔设的一模室C31内,该模室C31下方呈方形的一开口C32,上方则与该模座C1上供该压杆C211穿经的一通孔C33相通;该压模C5可受该压杆C211连动位于该模室C31中作上、下位移。
请参阅图10,该下模D设有一矩形的底座D1,该底座D1上设有矩形的一通气座D11,该通气座D11一侧边设有正压气体接头D111及负压气压接头D112,可分别供输入正压或负压经该通气座D11内预设的通道(图中未示)经该通气座D11上表面的气孔D113排出;该底座D1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弧形凹穴构成的一中央定位部D114;
该底座D1的通气座D11上方设有约略呈矩形的一载座D12,该载座D12上以多个固定件D13围设出多个(本实施例为八个)呈矩阵排列的置模区间D14,每一个置模区间D14中分别各设有以断热材料构成的一断热垫D15,及位于该断热垫D15上方的一下压模D16;其中,该置模区间D14中的该载座D12上表面设有流道D121分别与该通气座D11上的气孔D113相导通,该断热垫D15上亦设有流道D151与该载座D12上表面的该流道D121相导通,该下压模D16上设有流道D161与该断热垫D15上的流道D151导通;
该断热垫D15中设有加热器D17可对该断热垫D15上方的该下压模D16加热;该下模D设有感温器D18可对该下压模D16的温度进行感测;该断热垫D15一侧设有断热器D19,可在该下压模D16的温度超过一预设温度值时使该加热器D17停止加热。
请参阅图3、5、6,本发明实施例在实施上,该驱动模组B可以该固定座B1两短侧边处的该滚轮B4置于该第一置座A62上,而借助该滚轮B4的滚动使该驱动模组B滑动位移推入该第一容置区间A621中,在该固定座B1的该中央定位部B5对应嵌抵扣入至该上模座A4下表面中央位置的该中央基准部A623,而取得该驱动模组B置入时的中央定位,在该固定座B1两短侧边的任一边同时触及该第一挡止部A622,则可确认该驱动模组B已推至预设的定位,并获得置中及左右定位;然后借由该第一螺固件A42螺设入该固定座B1,使该固定座B1上表面与该第一基准面A41贴靠,而获得该驱动模组B的水平基准定位,完成组合后的散热片压合装置如图11、12。
该压合模组C可以该模座C1两短侧边处的该滚轮C11置于该第二置座A63上,而借助该滚轮C11的滚动使该压合模组C滑动位移推入该第二容置区间A631中,在该模座C1的该中央定位部C12对应嵌抵扣入至该固定件A633于二个侧座A61间间距的中央位置立设的该中央基准部A634,而取得该压合模组C置入时的中央定位,在该模座C1两短侧边的任一边同时触及该第二挡止部A632,则可确认该压合模组C已推至预设的定位,并获得置中及左右定位;然后借由该第二螺固件A43螺设入该模座C1,使该模座C1上表面与该第二基准面A635贴靠,而获得该压合模组C的水平基准定位,完成组合后的散热片压合装置如图11、12。
请参阅图3、10,该下模D可以该底座D1两短侧边处的该滚轮C11置于该下模座A7上而由该滑槽A711推入该第三容置区间A712中,在该底座D1的该中央定位部D114对应嵌抵扣入至该该下模座A7上表面于轨座A71间间距的中央位置立设的该中央基准部A714,而取得该下模D置入时的中央定位,在该底座D1两短侧边的任一边同时触及该第三挡止部A713,则可确认该下模D已推至预设的定位,并获得置中及左右定位;然后借由螺固件将该底座D1固设,使该底座D1下表面与该下模座A7上表面贴靠,而获得该下模D的水平基准定位,完成组合后的压合装置如图11、12。
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由于该上模座设有一上模架A6,该底座A1上设有一下模座A7;该上模架A6供容纳一压合模组C;该压合模组C设有一模座C1,该模座C1上设有压模单元C2,该压模单元C2设有压模D12;该下模座A7上设有一下模D;该上模架A6设一中央基准部A634,该模座C1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一中央定位部C12;该压合模组C置入时,该模座C1的该中央定位部C12对应至该中央基准部A634而取得定位,使换模作业更方便、精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压合装置,设有:
一模架,设有上下相隔一高度间距的一底座及一顶座,该底座及该顶座上下间设有立设的枢杆,一上模座枢设于各该枢杆上,并可于各该枢杆上受一驱动件驱动而作上、下位移;
该上模座设有一上模架,该底座上设有一下模座;该上模架供容纳一压合模组;该压合模组设有一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压模单元,该压模单元设有压模;该下模座上设有一下模;
该上模架设一中央基准部,该模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一中央定位部;
该压合模组置入时,该模座的该中央定位部对应至该中央基准部而取得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上模架供容纳可独立自该上模架中作进出位移抽换的一驱动模组及可独立自该上模架中作进出位移抽换的该压合模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驱动模组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下方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驱动件,每一驱动件设有可个别独立受驱动作上、下位移的驱动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驱动模组的固定座两短侧边处设有滚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下模座上的该下模可独立自该下模座作进出位移抽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上模架设有相隔间距呈立设的二个侧座,二个该侧座在相向的内侧于上、下相隔间距下,分别设有相向对应设位于上方的第一置座及位于下方第二置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第一置座是自该侧座的侧面相向凸设所构成,其上与该上模座下表面间形成一第一容置区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第二置座是自该侧座的侧面相向凹设所构成,二个该侧座相向凹设对应形成一第二容置区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第一置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挡止部,该第二置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挡止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上模座下表面中央位置对应该第一置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一中央基准部。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第二置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水平横设于二个侧座间的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于二个侧座间间距的中央位置设该中央基准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下模座上表面设有相隔间距的二个轨座,二个该轨座在相向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向对应的滑槽,该滑槽与下模座上表面间形成一第三容置区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轨座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设有一第三挡止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下模座上表面于二个该轨座间间距的中央位置设一中央基准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压合模组设有一模座,该模座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压模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该压合模组的该模座两短侧边处设有滚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合装置,其中,每一该压模单元分别各设有一压杆组件及一固定组件,该压杆组件设有一压杆,该压杆下端设有一压模。
18.一种压合设备,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压合装置。
CN202310088948.6A 2022-06-30 2023-02-08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Pending CN1173345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4650 2022-06-30
TW111124650A TWI807897B (zh) 2022-06-30 2022-06-30 壓合裝置及壓合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4595A true CN117334595A (zh) 2024-01-02

Family

ID=8814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8948.6A Pending CN117334595A (zh) 2022-06-30 2023-02-08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4595A (zh)
TW (1) TWI80789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750B (zh) * 2016-10-20 2018-12-21 科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倒裝晶片焊接裝置的加壓頭及包括其的加壓組件
TWI663398B (zh) * 2017-12-04 2019-06-21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產生差異下壓力之模組化壓接裝置及具備該模組化壓接裝置之電子元件檢測設備
CN210358859U (zh) * 2019-07-02 2020-04-21 铜陵丰山三佳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引线框架生产的方便更换精压模块的模具
TWI745822B (zh) * 2019-12-31 2021-11-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壓合設備、壓合設備的輸送方法、輸送裝置及搬送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7897B (zh) 2023-07-01
TW202403958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52712B2 (en) Sample b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intaining a microcard on a sample block
TWM631243U (zh) 壓合設備
JP2009516628A (ja) 熱収縮性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からなるスリーブラベルの貼着装置
US20060024816A1 (en) Gas thermal cycler
CN117334595A (zh)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CN117334596A (zh)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JP6595240B2 (ja) 樹脂成型治具、樹脂成型装置及び樹脂成型方法
CN117334597A (zh) 压合装置及压合设备
CN102282005A (zh) 制造用作弹性垫的充气式单元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055488A (ko) 보호윈도우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US6257864B1 (en)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heat in a tube bending machine
US10710066B2 (en) Automatic pipetting apparatus and pipetting module
CN108858949B (zh) 树脂成形用成形模具及其调整方法、树脂成形装置、以及树脂成形品制造方法
KR101590027B1 (ko) 칩고정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픽업 시스템
CN211843168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快速吸塑装置
TWI809883B (zh) 壓合方法及壓合設備
TW202233401A (zh) 壓合設備
TWI804790B (zh) 壓合設備及其上模控制方法、上模裝置
TW202234473A (zh) 壓合設備
US2012029280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polymeric devices
TW202234558A (zh) 壓合設備
JP5225609B2 (ja) 圧縮成形装置
KR102486297B1 (ko) 용기 제조 장치
CN220702240U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输送装置
JP7044001B2 (ja) 真空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