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0105A -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0105A
CN117310105A CN202311605216.6A CN202311605216A CN117310105A CN 117310105 A CN117310105 A CN 117310105A CN 202311605216 A CN202311605216 A CN 202311605216A CN 117310105 A CN117310105 A CN 117310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rame
air inlet
detection
carbon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052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0105B (zh
Inventor
魏振兴
唐枫
苏文
吕磊
张露露
邓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052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0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0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0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0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0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11Sample conditio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其中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中包括检测模块、安装模块和进气模块,一方面,在对尾气检测时需要通过安装模块将检测模块安装于汽车排气管的末端,在安装模块的作用下,安装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排气管,使得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不同型号的汽车尾气,在安装模块的作用下,检测模块能够对行驶过程中的汽车尾气进行实时检测,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在进气模块的作用下,将排气管排放出的尾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检测模块内部,在进气模块的作用下,尾气进入检测模块内是混合均匀的,使得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是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运送的实体流动过程,汽车已经成为物流运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汽车尾气排放具有明确规定,尾气排放是指从汽车尾气中排出CO(一氧化碳)、HC+NO(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和碳烟)等有害气体,这些污染物的排出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一般是在汽车出厂时对汽车的相关指标进行控制,汽车售出后以年检的方式对汽车尾气排放水平进行检测,大多采用简易工况模拟实际行驶状态,无法在汽车正常行驶状态中实时判断其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另外就是对马路上的空气进行检测,用以判断众多汽车排放尾气的含量及浓度,无法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远程监测每一辆汽车所排放的尾气,因此需要对汽车的尾气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尾气排放情况。在行驶过程中如若发现尾气排放不合格,能够及时对汽车进行维修,减少汽车排放不合格的尾气,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尾气检测方式不能对汽车行驶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安装模块和进气模块。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尾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安装模块用于将检测模块安装在汽车排气管末端,安装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排气管;进气模块能够将排气管内排放的尾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检测模块内部。
进一步地,安装模块包括固定框、安装件和摆动杆,固定框设置为环形,固定框的外接球半径小于排气管的半径,固定框能够放置于排气管内部;摆动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摆动杆绕固定框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摆动杆的一端均与固定框转动连接;安装件始终连接检测模块,安装件同时连接多个摆动杆,安装件能够驱使每个摆动杆的一端始终紧密抵接排气管内侧壁。
进一步地,安装件包括安装框和连接杆;安装框设置为环形,安装框能够收缩或扩张,安装框能够沿任意一个摆动杆滑动,安装框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源,第一驱动源具有驱动安装框扩张的力,连接杆能够将检测模块连接于安装框。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筒和检测仪,检测筒内部具有检测腔,检测筒与连接杆连接;检测仪固定设置于检测腔内部,检测仪能够检测尾气中各个成分的含量。
进一步地,进气模块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安装框由多个框架杆构成,每个框架杆均能够伸缩设置,第一进气通道设置于每个框架杆内部,每个框架杆上均设置有多个连通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孔,在安装框扩张或收缩时,框架杆上的进气孔数量能够发生改变;第二进气通道设置于连接杆内部,第二进气通道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第二进气通道与检测腔连通。
进一步地,进气模块还包括混合块,混合块固定设置于第二进气通道内,混合块能够改变尾气进入检测腔的方向。
进一步地,检测筒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排气管开口方向的排气口,检测腔内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能够根据进入检测腔内的烟气量控制封堵排气口的大小。
进一步地,摆动杆远离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摩擦板。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源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每个第一弹性件设置于一个框架杆内部,每个第一弹性件均具有驱动一个框架杆伸长的力。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方法,利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安装模块将检测模块安装于排气管末端;
S200:进气模块将排气管排出的尾气输送至检测模块;
S300:检测模块检测尾气各种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其中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中包括检测模块、安装模块和进气模块,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中物流运输的碳排放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因此可以直接检测汽车尾气的碳排放,一方面,在对尾气检测时需要通过安装模块将检测模块安装于汽车排气管的末端,在安装模块的作用下,安装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排气管,使得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不同型号的汽车尾气,在安装模块的作用下,检测模块能够对行驶过程中的汽车尾气进行实时检测,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在进气模块的作用下,将排气管排放出的尾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检测模块内部,在进气模块的作用下,尾气进入检测模块内是混合均匀的,使得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在排气管直径大尾气流速大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在排气管直径小尾气流速小时的状态图。
图中:110、固定框;120、摆动杆;130、安装框;140、框架杆;141、第一段;142、第二段;143、进气孔;150、连接杆;210、检测筒;211、排气口;220、检测仪;230、第一进气通道;240、第二进气通道;250、混合块;310、封堵板;320、导向杆;330、第二弹簧;340、摩擦板;350、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安装模块和进气模块。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尾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汽车尾气中含有CO(一氧化碳)、HC+NO(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和碳烟)等有害气体,在汽车尾气排放的相关规定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均有明确的合格标准,在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中各个成分的含量均处于标准范围内时,汽车才能正常上路行驶,在对尾气进行检测时需要借助检测模块进行检测,确保对各种成分的含量进行精确检测。
安装模块用于将检测模块安装在汽车排气管末端,安装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排气管,在对不同型号的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时,使用同一种安装模块即可,提高了检测模块的适用范围,减少了制造成本。
进气模块能够将排气管内排放的尾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检测模块内部,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尾气沿排气管流动时,不同成分的尾气容易产生分层的情况,经过进气模块将尾气混合后能够提高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中物流运输的碳排放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因此可以直接检测汽车尾气的碳排放,一方面,在对尾气检测时需要通过安装模块将检测模块安装于汽车排气管的末端,在安装模块的作用下,安装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排气管,使得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不同型号的汽车尾气,在安装模块的作用下,检测模块能够对行驶过程中的汽车尾气进行实时检测,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在进气模块的作用下,将排气管排放出的尾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检测模块内部,在进气模块的作用下,尾气进入检测模块内是混合均匀的,使得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模块包括固定框110、安装件和摆动杆120,固定框110设置为环形,固定框110的外接球半径小于排气管的半径,固定框110能够放置于排气管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同型号的汽车中,不同型号的汽车排气管尺寸均不相同,固定框110的外接球半径小于最小尺寸的排气管半径,确保固定框110能够放置在任何型号的汽车排气管内,提高了安装模块的普适性。摆动杆120设置有多个,多个摆动杆120设置于固定框110的同一侧,多个摆动杆120绕固定框110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摆动杆120均具有靠近固定框110的第一端和远离固定框110的第二端,每个摆动杆120的第一端均与固定框110转动连接。安装件始终连接检测模块,安装件同时连接多个摆动杆120,安装件能够驱使每个摆动杆120的第二端始终紧密抵接排气管内侧壁,在多个摆动杆120的作用下,固定框110处于竖直状态,且固定框110的纵截面轴线与排气管的轴线同轴,确保检测模块能够稳定的处于排气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件包括安装框130和连接杆150。安装框130设置为环形,安装框130由多个框架杆140首尾依次连接组成,每个框架杆140均能够伸缩设置,即围成的安装框130能够扩张或收缩。安装框130能够沿任意一个摆动杆120滑动,在具体的设置中,安装框130同时与多个摆动杆120连接,且安装框130与任意一个摆动杆1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摆动杆120滑动连接,连接块与安装框130转动连接,在摆动杆120的角度发生偏转后,安装框130依旧能够沿摆动杆120滑动。安装框13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源,第一驱动源具有驱动安装框130扩张的力,在第一驱动源的作用下,安装框130扩张的力将多个摆动杆120驱动相互远离,则多个摆动杆120的第二端紧密抵接排气管内侧壁。连接杆150能够将检测模块连接于安装框130,连接杆150能够确保检测模块稳定的处于排气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筒210和检测仪220,检测筒210内部具有检测腔,检测筒210与连接杆150连接,在安装框130处于排气管内时,检测筒210同步处于排气管内。检测仪220固定设置于检测腔内部,排气管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模块的输送进入检测腔内,检测仪220能够检测尾气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检测仪220将检测到的各个成分的含量与相关规定的合格标准进行对比,并能够及时将检测到的结果传递至后台控制系统中,从而根据汽车信息通知到车主及时停止驾驶汽车,并及时通知车主对汽车进行维修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气模块包括第一进气通道230和第二进气通道240,第一进气通道230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进气通道230设置于一个框架杆140内部,每个框架杆140上均设置有多个连通第一进气通道230的进气孔143。在进一步的设置中,每个框架杆140均包括第一段141和两个第二段142,两个第二段142均同轴套设在第一段141的内侧,第一段141的内径等于第二段142的外径,两个第二段142能够相对第一段141滑动,且两个第二段142处于第一段141的两端,即两个第二段142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框架杆140的伸长或缩短。在第一段141和第二段142上均设置有进气孔143,在框架杆140缩短时,第二段142上的进气孔143与第一段141上的进气孔143重叠一部分,使得一个框架杆140上的实际有用的进气孔143总数减少,相反的,在框架杆140伸长时,第二段142上的进气孔143与第一段141上的进气孔143重叠部分减少,使得一个框架杆140上的实际有用的进气孔143总数增加,即在安装框130扩张或收缩时,框架杆140上的进气孔143数量能够发生改变。第二进气通道240设置于连接杆150内部,第二进气通道240与第一进气通道230连通,第二进气通道240与检测腔连通。在进一步的设置中,连接杆150能够伸缩设置,连接杆150内部中空的通道为第二进气通道240,排气管中的尾气通过进气孔143进入第一进气通道230,经过第一进气通道230和第二进气通道240的引导,尾气进入检测腔内,检测腔内的检测仪220对尾气进行检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杆150设置有多个,每个连接杆150与一个框架杆140的第一段141连接,且多个连接杆150绕检测筒210周向均匀分布,每个连接杆150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240,每个第二进气通道240均与检测腔连通,确保进入每个第一进气通道230内的尾气均能够通过一个第二进气通道240进入检测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气模块还包括混合块250,混合块250固定设置于第二进气通道240内,混合块250改变尾气进入检测腔的方向。在具体的设置中,混合块250设置有多个,每个混合块250设置于一个第二进气通道240内,且混合块250设置在第二进气通道240与检测腔的连通处,每个混合块250均设置为楔形块状,其中混合块250的厚度大小随着靠近检测腔逐渐增加,在混合块250的作用下,尾气通过第二进气通道240进入检测腔内时沿检测腔的侧壁流动,在多个第二进气通道240的作用下,进入检测腔内的尾气能够形成涡旋,使得尾气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进而提高检测仪220检测的精准程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检测筒210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排气管开口方向的排气口211,检测腔内设置有封堵板310,封堵板310能够根据进入检测腔内的烟气量控制封堵排气口211的大小。在具体的设置中,封堵板310设置为喇叭状,封堵板310的开口与检测腔的开口方向相同,检测筒210上同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320,封堵板310能够沿导向杆320滑动设置,导向杆320与封堵板31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30,第二弹簧33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弹簧330的作用下,封堵板310初始处于封堵检测腔开口的状态,在尾气进入检测腔内后,进入检测腔内的气体能够将封堵板310推动,使得导向杆320与封堵板310之间的第二弹簧330进一步压缩,随着进入检测腔内的尾气量发生改变时,封堵板310封堵检测腔的开口大小同步发生改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摆动杆120远离固定框110的一端设置有摩擦板340,摩擦板340表面设置为粗糙面,即摆动杆12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摩擦板340,在摆动杆120的第二端接触排气管内侧壁时,在摩擦板340表面为粗糙面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摆动杆120的固定框110不易在排气管内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每个第一弹性件设置于一个框架杆140内部,每个第一弹性件均具有驱动一个框架杆140伸长的力。优选的,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350,第一弹簧350设置于第一进气通道230内,第一弹簧350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段142,第一弹簧350与框架杆140同轴设置,第一弹簧35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一弹簧350的作用下,框架杆140始终具有伸长的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框110由多个固定杆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制成,固定杆的个数框架杆140的个数相同,且摆动杆120的个数与固定杆的个数相同。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方法,利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安装模块将检测模块安装于排气管末端;
S200:进气模块将排气管排出的尾气输送至检测模块;
S300:检测模块检测尾气各种成分的含量。
在步骤S300之后包括:
S400: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与相关规定的合格标准进行对比;
S500: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后台控制系统,并通知车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尾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安装模块,安装模块用于将检测模块安装在汽车排气管末端,安装模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排气管;
进气模块,进气模块能够将排气管内排放的尾气混合均匀后输送至检测模块内部;
安装模块包括固定框、安装件和摆动杆,固定框设置为环形,固定框的外接球半径小于排气管的半径,固定框能够放置于排气管内部;摆动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摆动杆绕固定框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摆动杆的一端均与固定框转动连接;安装件始终连接检测模块,安装件同时连接多个摆动杆,安装件能够驱使每个摆动杆的一端始终紧密抵接排气管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件包括安装框和连接杆;安装框设置为环形,安装框能够收缩或扩张,安装框能够沿任意一个摆动杆滑动,安装框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源,第一驱动源具有驱动安装框扩张的力,连接杆能够将检测模块连接于安装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筒和检测仪,检测筒内部具有检测腔,检测筒与连接杆连接;检测仪固定设置于检测腔内部,检测仪能够检测尾气中各个成分的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模块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安装框由多个框架杆构成,每个框架杆均能够伸缩设置,第一进气通道设置于每个框架杆内部,每个框架杆上均设置有多个连通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孔,在安装框扩张或收缩时,框架杆上的进气孔数量能够发生改变;第二进气通道设置于连接杆内部,第二进气通道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第二进气通道与检测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模块还包括混合块,混合块固定设置于第二进气通道内,混合块能够改变尾气进入检测腔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筒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排气管开口方向的排气口,检测腔内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能够根据进入检测腔内的烟气量控制封堵排气口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摆动杆远离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摩擦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源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每个第一弹性件设置于一个框架杆内部,每个第一弹性件均具有驱动一个框架杆伸长的力。
9.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安装模块将检测模块安装于排气管末端;
S200:进气模块将排气管排出的尾气输送至检测模块;
S300:检测模块检测尾气各种成分的含量。
CN202311605216.6A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Active CN117310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5216.6A CN117310105B (zh)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5216.6A CN117310105B (zh)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0105A true CN117310105A (zh) 2023-12-29
CN117310105B CN117310105B (zh) 2024-02-06

Family

ID=8928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05216.6A Active CN117310105B (zh)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010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84259U (zh) * 2016-01-19 2016-08-17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尾气检测装置
CN208456703U (zh) * 2018-03-27 2019-02-0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尾气远程监控系统
CN208734411U (zh) * 2018-07-29 2019-04-12 北京新乐同汽车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测试用尾气检测仪
CN212134618U (zh) * 2020-03-14 2020-12-11 郑晓妆 一种用于汽车尾气检测装置
CN212637334U (zh) * 2020-06-13 2021-03-02 合肥驭翔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智能检测装置
CN214427396U (zh) * 2021-03-11 2021-10-19 武汉车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放分析用车载尾气检测系统
CN215812678U (zh) * 2021-09-09 2022-02-11 杨友良 一种汽车工程排气管尾气检测设备
CN218674408U (zh) * 2023-01-28 2023-03-21 广东卓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取样工具
CN115951017A (zh) * 2022-12-20 2023-04-1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6620011A (zh) * 2023-06-07 2023-08-22 深圳市鑫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智能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84259U (zh) * 2016-01-19 2016-08-17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尾气检测装置
CN208456703U (zh) * 2018-03-27 2019-02-0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尾气远程监控系统
CN208734411U (zh) * 2018-07-29 2019-04-12 北京新乐同汽车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测试用尾气检测仪
CN212134618U (zh) * 2020-03-14 2020-12-11 郑晓妆 一种用于汽车尾气检测装置
CN212637334U (zh) * 2020-06-13 2021-03-02 合肥驭翔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智能检测装置
CN214427396U (zh) * 2021-03-11 2021-10-19 武汉车视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放分析用车载尾气检测系统
CN215812678U (zh) * 2021-09-09 2022-02-11 杨友良 一种汽车工程排气管尾气检测设备
CN115951017A (zh) * 2022-12-20 2023-04-1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674408U (zh) * 2023-01-28 2023-03-21 广东卓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取样工具
CN116620011A (zh) * 2023-06-07 2023-08-22 深圳市鑫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智能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0105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514535A5 (zh)
ATE268007T1 (de) Modularer echtzeit- abgas-durchflussmesser für fahrende fahrzeuge und berichtsystem für emissionen
CN201413238Y (zh) 简易瞬态工况汽车排放检测系统
CN201662569U (zh) 氮氧化合物检测传感器的标定装置
CN113432880B (zh) 一种基于发动机台架测试重型车排放油耗的系统及方法
CN117310105B (zh) 一种物流运输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US20150338311A1 (en) Emissions measurement equipment and method
EA003168B1 (ru) Измерение уровня выброса загрязняющих веществ и снижение их концентрации при запуске двигателя из холод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и во время ездового цикла
CN207976443U (zh) 提高重型车排气污染物车载测量精度的检测系统
Weaver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RAVEM'Ride-Along Vehic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for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CN107782639A (zh) 催化单元的背压测试装置
CN205404218U (zh) 一种汽车尾气简易瞬态工况法测试系统
CN102791983B (zh) 用于排气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CN206683703U (zh) 一种柴油车碳平衡法油耗检测系统
CN218956234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汽车尾气混合装置
CA2442451C (en) Filter for a gas analyzer
KR101378560B1 (ko) 매연 저감 필터 배압 측정 장치 및 매연 저감 필터 검사 방법
WO2022105900A1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09387606A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全尺寸性能评价系统
CN205484261U (zh) 一种全流式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量系统
CN212540310U (zh) 通用型车辆尾气在线检测气路组件
CN113418840A (zh)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和车载尾气检测系统
CN106841112A (zh) 基于ndir和漫反射技术的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
CN209280672U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全尺寸性能评价系统
JP6994826B2 (ja) エミッション試験装置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排気流管システム及び関連した部品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