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1957A -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1957A
CN117301957A CN202311550648.1A CN202311550648A CN117301957A CN 117301957 A CN117301957 A CN 117301957A CN 202311550648 A CN202311550648 A CN 202311550648A CN 117301957 A CN117301957 A CN 117301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hicle
heat preservation
execu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06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璞
李陈勇
刘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06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1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1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50/00Driver interactions
    • B60L2250/10Driver interactions by ala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44Control modes by parameter esti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本申请主要的技术方案为: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则在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目标操作,所述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所述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本申请用于汽车电池的保温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中,动力电池的性能尤为重要,其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在极寒环境下其充放电性能较常温环境差异较大,即在极低温条件下,车辆将无法正常启动。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的保温通常是被动保温,例如在电池包内外增加保温材料,以延长动力电池在极低温条件下的保温时间,从而保证动力电池在较长的正常使用,但单纯基于保温材料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难以延续和维持,依然会受到极低温条件的影响,进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使得用户的驾驶体验较差。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是对动力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以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若是,则在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目标操作,所述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所述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在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目标操作,所述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所述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是在需要对汽车电池进行保温控制时,先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则在电池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即控制车辆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控制车辆进行电池保温或报警反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离车电池保温策略开启时,对电池是否需要执行离车保温进行主动判断,并在需要执行离车保温时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对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及报警反馈,从而通过车辆主动实现电池保温,保障了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目前,动力电池在极寒环境下其充放电性能较常温环境差异较大,例如在温度低于-25℃后,将无法闭合高压继电器,使得动力电池无法正常使用,进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而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的保温通常是被动保温,例如在电池包内外增加保温材料,以延长动力电池在极低温条件下的保温时间,从而保证动力电池在较长的正常使用,但单纯基于保温材料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难以延续和维持,例如用户熄火停车时间较长,依然会受到极低温条件的影响,进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使得用户的驾驶体验较差。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可以结合车辆在启动后为了快速释放动力电池的性能而主动对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以及车辆在熄火后对动力电池的主动唤醒,设置一种离车后对电池进行保温的策略,通过判断电池是否触发离车保温的执行指令,并在触发后根据该离车后对电池进行保温的策略的执行情况控制车辆执行电池加热或告警反馈等相应操作。这样,车辆可主动实现电池保温,保障了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基于上述考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的技术方案。具体为: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若是,则在电池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该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01-102:
101、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用于表征车辆在整车无故障且处于熄火模式下的电池保温策略,即车辆熄火、动力电池能够正常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剩余电量、车辆能够正常上高压以及热管理等条件下对电池进行保温的策略,而该策略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集成在车端,并通过车端或与车端同步通信的设备端,即通过用户在车机大屏上或设备客户端进行操控并同步,从而实现对该该策略工作状态的切换,即工作状态是通过用户在车端或设备端的操控行为确定的。具体的,可以设置一个通讯模块集成在车辆中,通过该通讯模块对车端和设备端的对于工作状态的指令进行中转,从而实现对该策略的开启或关闭,而需要强调的是,该策略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即在开启后即默认常开,与车辆启动或熄火无关。而当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执行判断电池是否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即后续步骤202。
101、在电池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指令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情况确定是否触发,例如电池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等,还可以根据环境的温度情况、环境的天气情况进行触发,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而当根据电池的温度情况确定是否触发时,可以根据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的当前温度进行获取,即电池当前温度,具体的,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温度阈值,也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温度范围,通过电池当前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或预设的温度范围的上下限温度对比,从而判断是否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若未触发,则可基于再次获得的电池当前温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循环判定,而若触发,则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其中,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也就是说,目标操作包括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其中,告警反馈可以包括基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进行确定,例如可以通过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先决条件进行确定,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处于熄火模式、车辆高压上电无故障、车辆热管理无故障、电池温度大于电池对应的工作临界温度、电池剩余电量大于预设比例阈值、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对应功能开启。当上述条件全部符合时,则目标操作为电池加热,即控制车辆通过动力电池供电上高压以及上高压后通过热管理对电池进行加热保温,而若仅是部分符合或都不符合时,则目标操作为告警反馈,需要强调的是,该执行先决条件是否符合可以发生在电池保温操作前,也可以发生在电池保温操作过程中,因此,告警反馈可以包括车辆是否能够成功执行电池保温的结果反馈或失败结果叠加原因的反馈,还可以包括执行电池保温操作过程中的实况反馈,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而通过需要执行离车保温时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对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及报警反馈,从而通过车辆主动实现电池保温,保障了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基于上述图1的实现方式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是在需要对汽车电池进行保温控制时,先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则在电池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即控制车辆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控制车辆进行电池保温或报警反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离车电池保温策略开启时,对电池是否需要执行离车保温进行主动判断,并在需要执行离车保温时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对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及报警反馈,从而通过车辆主动实现电池保温,保障了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如图2所示,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是在上述图1的基础上,针对汽车电池保温控制的过程进行的详细说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201-207:
201、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本步骤结合上述方法中101步骤的描述,在此相同的内容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设置一个通讯模块(TBOX)集成在车辆中,通过该通讯模块(TBOX)对车端和设备端的对于工作状态的指令进行中转,从而实现对该策略的开启或关闭。
202、获取车辆的电池当前温度。
在本步骤中,由于前述步骤201中已经确定离车电池保温策略是开启的,但此时车辆处于熄火模式,因此,可以主动唤醒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进行监测,而该主动唤醒可以是周期性主动唤醒,例如0.5h或1h等,具体数值可以用户或厂商自定义设置,还可以通过不同传感器的反馈进行唤醒,例如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外界环境温度,并设置一个环境温度阈值,当低于该环境温度阈值时主动唤醒,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203、若电池当前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则确定电池触发离车保温的执行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范围即电池当前需要进行加热或加热后停止的温度范围,其预置在电池管理系统,同时,该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需要不低于动力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临界温度,示例性的,假设动力电池在-25℃无法正常工作,则预设温度范围可以(-23℃,-20℃),而由于电池当前温度已经获知,因此,可以通过电池当前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进行比较,若低于该下限温度,则说明此时电池需要进行加热保温,即触发满足离车保温的执行指令,此时,电池管理系统可通过发送网络管理报文唤醒整车所有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座舱域控制器(CDCS)、通讯模块(TBOX)、空调控制器(CLM)、整车控制器(VCU)、车身控制器(BDCS)、热敏电阻(PTC)。
204、判断车辆是否符合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条件。
由于电池保温操作需要车辆中不同控制器协同工作实现,其涉及诸多因素,因此,可预先设置好相应的执行先决条件,执行条件至少包括:车辆处于熄火模式;车辆高压上电无故障;车辆热管理无故障;电池温度大于电池对应的工作临界温度;电池剩余电量大于预设比例阈值。具体的,可通过整车控制器(VCU)与空调控制器(CLM)、整车控制器(VCU)、车身控制器(BDCS)、热敏电阻(PTC)的状态反馈进行确定,若全部符合,则执行后续步骤205,若部分符合或都不符合,则执行后续步骤207。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熄火是决定该策略在车辆处于极低温条件下的前提,而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充足的情况下,高压上电和热管理是对电池保温的必要实现方式,而通过二者无故障,则能够保证电池保温能够正常执行,工作临界温度即为动力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临界温度,而预设比例阈值可以是20%或25%等,由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需要动力电池供电,为了在动力电池剩余电量本就极少的情况下不影响用户对车辆进行使用,而车辆使用的优先性一般是用户较为重视的,因此,需要设置一个预设比例阈值,以避免该策略执行对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的消耗。
205、控制车辆对电池执行加热保温操作,直至电池当前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为止。
由前述步骤204可知,此时车辆符合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条件,因此,可对电池进行加热保温,具体的,可通过整车控制器(VCU)发送闭合高压继电器请求给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BMS)接收到闭合高压继电器请求后,控制高压继电器闭合完成上高压操作,同时电池管理系统(BMS)请求空调控制器(CLM)开启加热,即请求热敏电阻(PTC)开启,以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保温。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预设温度范围来确定电池是否触发离车保温的执行指令的,即其具有开启执行指令和停止执行指令,示例性的,预设温度范围可以(-23℃,-20℃),其中,-23℃确定的是开启执行指令,-20℃确定的是停止执行指令,同时,电池当前温度在加热保温操作过程中是实时获取的,因此,可在电池当前温度未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时持续执行加热保温操作,而在电池当前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时停止执行加热保温操作,从而实现循环加热保温。
而在执行加热保温操作过程中,对于加热操作的执行功率,即空调控制器(CLM)基于热敏电阻(PTC)开启后的输出功率是不确定的,因此,为了满足对动力电池的加热保温需求,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快速、准确加热,具体的,根据预置加热需求确定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执行功率;按照执行功率控制车辆对电池执行加热保温操作。其中,预置加热需求可以根据预设维护一个电池温度和热管理中进水口温度的对应关系表进行确定,也可以是预先设置一个加热效率,基于该加热效率进行确定,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由于在热管理中,进水口温度与电池温度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便于动力电池在预设温度范围中的不同温度下快速确定加热保温操作相应的执行功率,具体的,根据电池温度与进水口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电池当前温度对应的目标进水口温度;基于目标进水口温度和实际进水口温度确定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目标功率;将目标功率作为执行功率。其中,电池温度与进水口温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基于动力电池的性能变化或厂商维护人员的工作经验确定,而该对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预先存储,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对应标识,基于对应标识快速确定。
示例性的,当对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时,如表1所示:
电池当前温度 -25 -24 -23 -22 -21 -20
目标进水口温度 45 45 40 35 30 30
表1
示例性的,当电池当前温为-24℃时,则目标进水口温度为40℃。
由于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目标功率是基于目标进水口温度和实际进水口温度确定的,也就是说,其是变化的,并且会受到动力电池的允许功率和整车负载情况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执行功率过大而影响车辆负载用电和动力电池的正常输出,在将目标功率作为执行功率之前,具体的,根据电池对应的当前允许放电功率和车辆对应的当前负载确定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功率限值;若目标功率大于等于功率限值,则将功率限值作为执行功率;若目标功率小于功率限值,则目标功率作为执行功率。其中,当前允许放电功率是能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直接反馈的,而当前负载情况也是整车控制器(VCU)可以直接获取的,因此,可以通过二者确定出最终的执行功率,即空调控制器(CLM)基于热敏电阻(PTC)开启后的输出功率,而更具体的,可以是根据剩余里程或剩余电量的供电时长等作为标准进行计算,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对于执行功率的确定,如表2所示:
表2
示例性的,假设目标功率为5kw,功率限值为7kw,若目标进水口温度为40℃,实际进水口温度为30℃,则此时的执行功率为5kw,若目标进水口温度为45℃,实际进水口温度为30℃,则此时的执行功率为7kw,而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加热保温操作的执行,实际进水口温度是线性变化的,而相应的,目标功率也是线性变化的,也就是说,当目标功率小于功率限值时,其是会不断线性减小的,而当目标功率大于等于功率限值时,则只能通过功率限值作为执行功率进行输出。
206、在执行加热保温操作过程中,生成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实况提示信息,并对实况提示信息执行反馈操作。
由于本实施例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集成在车端和设备端的,因此,其在执行加热保温操作过程中,可以基于电池当前温度或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状态生成实况提示信息并进行反馈,即可以在用户的设备端进行提示,该实况提示信息可以为“电池当前温度为-21℃,加热中”、“电池当前温度为-19℃,未加热”等,可以周期性生成一次,也可以基于电池当前温度和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状态的变化生成一次,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具体的,可将实况提示信息发送给通讯模块(TBOX),通过通讯模块(TBOX)中转反馈给设备端。
207、基于执行条件生成告警提示信息,并对告警提示信息执行反馈操作。
由前述步骤205可知,车辆是不符合执行条件的,因此,在本步骤中,要基于执行条件的符合情况生成告警提示信息,即基于执行条件中不符合的条件以及不符合的结果生成该告警提示信息并进行反馈,以便用户通过设备端即可清楚知悉车辆哪些条件不符合执行离车电池保温策略,具体的,可将告警提示信息发送给通讯模块(TBOX),通过通讯模块(TBOX)中转反馈给设备端。
对于步骤205-206具体的判断方流程为: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上高压请求指令给整车控制器(VCU),整车控制器(VCU)判断整车状态当前是否有影响上高压的故障存在,若存在故障则发送不允许上高压指令给电池管理系统(BMS),同时发送不允许上高压的具体故障给电池管理系统(BMS),若不存在故障则发送允许上高压指令给电池管理系统(BMS),即整车控制器(VCU)发送闭合高压继电器请求给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BMS)接收到闭合高压继电器请求后,控制高压继电器闭合完成上高压操作,上高压完成后,整车控制器(VCU)根据动力电池的当前允许放电功率同时结合整车其它高压负载的工作情况计算出最大限值,上高压完成后电池管理系统(BMS)请求空调控制器(CLM)开启加热,发送热管理模式请求为加热请求,同时将目标进水口温度给空调控制器(CLM),空调控制器(CLM)基于热敏电阻(PTC)进行加热,当加热到停止条件时,即此时的电池当前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热管理模式请求为无请求,并停止发送目标进水口温度,同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实况提示信息给通讯模块(TBOX),由通讯模块(TBOX)发送给设备端APP。
进一步地,作为对上述图1-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该装置的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具体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31,用于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执行单元32,用于所述判断单元31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在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目标操作,所述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所述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执行单元32,包括:
获取子单元321,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当前温度;
确定子单元322,用于若所述获取子单元321获得的所述电池当前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则确定所述电池触发离车保温的执行指令。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执行单元32,包括:
判断子单元323,用于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条件;
控制子单元324,用于若所述判断子单元323判断所述车辆符合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对所述电池执行加热保温操作,直至所述电池当前温度高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为止;
第一生成子单元325,用于若所述判断子单元323判断所述车辆不符合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条件,则基于所述执行条件生成告警提示信息,并对所述告警提示信息执行反馈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执行条件至少包括:
车辆处于熄火模式;
车辆高压上电无故障;
车辆热管理无故障;
电池温度大于电池对应的工作临界温度;
电池剩余电量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子单元324,包括:
确定模块3241,用于根据预置加热需求确定所述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执行功率;
控制模块3242,用于按照所述确定模块3241获得的所述执行功率控制所述车辆对所述电池执行所述加热保温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确定模块3241,具体用于,
第一确定子模块32411,用于根据电池温度与进水口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电池当前温度对应的目标进水口温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3241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32411获得的所述目标进水口温度和实际进水口温度确定所述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目标功率;
第三确定子模块32413,用于将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32412获得的所述目标功率作为所述执行功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32414,用于在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32413之前根据所述电池对应的当前允许放电功率和所述车辆对应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加热操作对应的功率限值;
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32413,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32414获得的所述功率限值,则将所述功率限值作为所述执行功率;
若所述目标功率小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32414获得的所述功率限值,则所述目标功率作为所述执行功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子单元326,用于在执行所述加热保温操作过程中,生成所述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实况提示信息,并对所述实况提示信息执行反馈操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图1-2中所述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2中所述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是在需要对汽车电池进行保温控制时,先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则在电池触发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即控制车辆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控制车辆进行电池保温或报警反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离车电池保温策略开启时,对电池是否需要执行离车保温进行主动判断,并在需要执行离车保温时根据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对电池进行主动保温,以及报警反馈,从而通过车辆主动实现电池保温,保障了对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保证车辆在极低温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此外,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若是,则在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目标操作,所述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所述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当前温度;
若所述电池当前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则确定所述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所述车辆执行目标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条件;
若是,则控制所述车辆对所述电池执行加热保温操作,直至所述电池当前温度高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为止;
若否,则基于所述执行条件生成告警提示信息,并对所述告警提示信息执行反馈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条件至少包括:
车辆处于熄火模式;
车辆高压上电无故障;
车辆热管理无故障;
电池温度大于电池对应的工作临界温度;
电池剩余电量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车辆对所述电池执行加热保温操作,包括:
根据预置加热需求确定所述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执行功率;
按照所述执行功率控制所述车辆对所述电池执行所述加热保温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加热需求确定所述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执行功率,包括:
根据电池温度与进水口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电池当前温度对应的目标进水口温度;
基于所述目标进水口温度和实际进水口温度确定所述加热保温操作对应的目标功率;
将所述目标功率作为所述执行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将所述目标功率作为所述执行功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对应的当前允许放电功率和所述车辆对应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加热操作对应的功率限值;
若所述目标功率大于等于所述功率限值,则将所述功率限值作为所述执行功率;
若所述目标功率小于所述功率限值,则所述目标功率作为所述执行功率。
8.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开启状态;
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车辆的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在电池触发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指令时,利用预置执行规则控制车辆执行目标操作,所述预置执行规则用于表征基于所述离车电池保温策略的执行情况确定所述目标操作为电池保温或告警反馈。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CN202311550648.1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301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0648.1A CN117301957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0648.1A CN117301957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1957A true CN11730195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6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0648.1A Pending CN117301957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19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8277B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方法、系统和车辆
US875108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charging and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in electrified vehicles
EP3021401B1 (en) Fuel cell system
CN112297933B (zh) 控制从充电源到电动车辆的功率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11391715B (zh) 电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293375A (zh) 电动汽车电池快充温度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
CN113682106B (zh) 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16101013B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温行车热管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16238476A (zh) 车辆系统能量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车辆和介质
CN111779565B (zh)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US20220340012A1 (en) Battery pack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vehicle
CN117301957A (zh) 一种汽车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261800A (zh) 驻车空调的电池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45598B (zh) 一种车载冰箱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1149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整车控制器
US11602975B2 (en)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665314A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993333B (zh) 燃料电池的保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34779A (zh) 车辆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756575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658782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温下提升驾驶舒适性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325648A (zh) 一种燃油保温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096505A (zh) 电池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电池储能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7416259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684953A (zh) 用于汽车的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