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7173A -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7173A
CN117257173A CN202310491609.2A CN202310491609A CN117257173A CN 117257173 A CN117257173 A CN 117257173A CN 202310491609 A CN202310491609 A CN 202310491609A CN 117257173 A CN117257173 A CN 117257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assembly
brush
screw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16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q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q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q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qing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57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7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9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 A47L11/292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having rotary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02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47L11/4016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llecting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8Means for supplying cleaning or surface treating agent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覆盖滚刷组件的外壳,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螺杆组件;所述地刷模块包括地刷支架本体、污水箱,所述地刷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所述滚刷组件通过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安装在地刷模块中,该产品地面清洁效果好,能够实现实时揉搓自清洁;低能耗、低噪音,该方案设计巧妙、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与更换核心部件,清洁效果好,成本较低,产品可靠持久。

Description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地机、拖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清洁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地面清洁设备有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和拖把,拖地机,洗地机,这些设备要么只能干扫,要么只能湿拖,且拖过的地面上残留较多水渍,不但容易导致用户摔跤,而且很容易再次踩脏,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当然,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各种洗地机的拖地、吸尘效果还不错,洗地机通常具有干湿扫拖功能,但其工作原理通常是采用刮板刮去滚刷上的水渍,实际上并不能实现没有水渍的“拖干”效果,此种方式不仅易损伤刮板和滚刷,且对滚刷产生较大阻力;同时,为了提升清洁效果,往往洗地机,除了滚刷拖地洗地之外,还都自带吸尘器模块,因此噪音大,并且产品结构复杂,成本高,售价贵。
现有洗地机或拖地机的主流技术是吸尘器机构加上滚刷结构,但是这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往往为了追求大吸力,需要采用高转速电机,因为要利用空气负压来抽吸污水污物,高转速电机导致产品噪声大,如果静音电机,成本又高;复杂结构使得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本身也比较重,不利于用户移动,容易坏。由于高速电机的功耗较大,使得电池的续航能力是一个大问题,为了提升续航能力,加大电池包数量,增加成本增加了产品重量。
现有产品也有一种技术路线产品,其产品结构为滚刷加上刮板组件,但由于没有形成负压,除污效果较差;由于利用刮板对整个滚刷表面进行刮除动作,从而让污物和污水利用重力原理顺势流入到污水箱,则一方面,污水箱的开口会非常大,否则无法和刮板进行对接,另一方面,污水箱的容量受到限制,排污口的位置需要设置的较低才行,才能让污水污物利用顺势流到污水箱。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面清洁装置,该方案设计巧妙、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与更换核心部件,清洁效果好,能够实现实时揉搓自清洁;低能耗、低噪音;成本较低,产品可靠持久。
本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覆盖滚刷组件的外壳,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螺杆组件;
所述地刷模块包括地刷支架本体、污水箱,所述地刷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所述滚刷组件通过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安装在地刷模块中;
所述地刷支架本体的内侧为与螺杆组件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所述盛污槽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盛污槽半包围结构大于180度,所述盛污槽沿着螺杆组件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螺杆组件通过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安装在地刷模块的盛污槽内,所述螺杆组件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间歇小于5毫米,所述清水箱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输送到螺杆组件远离排污口的一端;
所述螺杆组件的一部分通过盛污槽的半包围结构与滚刷组件的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杆组件与滚刷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将滚刷吸附的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传输到排污口;
所述盛污槽的排污口与污水箱的污水箱进水口对应设置。
本专利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覆盖滚刷组件的外壳,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螺杆组件;
所述地刷模块包括地刷支架本体、污水箱,所述地刷模块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滚刷组件,地刷支架本体和污水箱;
所述地刷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地刷支架本体的内侧设置有与螺杆组件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所述盛污槽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盛污槽半包围结构大于180度,沿着盛污槽及螺杆组件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螺杆组件设置在地刷模块的盛污槽内,所述螺杆组件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贴近设置,所述清水箱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输送到盛污槽或滚刷组件上;
所述螺杆组件的一部分通过盛污槽的半包围结构与滚刷组件的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杆组件与滚刷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将滚刷吸附的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传输到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与污水箱的污水箱进水口对应设置。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组件的螺杆本体设置有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所述第二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的螺纹。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小于1毫米,或间歇为0.2-0.5毫米。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组件为被动旋转,所述滚刷组件旋转带动所述螺杆组件进行被动旋转;或,所述螺杆组件连接马达,进行主动旋转。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口的下边沿高于螺杆中心轴的水平位置,所述排污口的上边沿高于螺杆组件的螺纹上边沿;所述排污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螺纹组的宽度。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口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将污水箱进水口盖顶开。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刷组件与螺杆组件的直径比范围为4:1~1:1。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分别设置有滚刷提手安装槽,至少一个滚刷提手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导电部件,所述滚刷组件从上往下安装,至少一个滚刷提手的侧面安装有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弹性导电部件匹配,所述滚刷组件两侧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刷支架右盖与地刷支架左盖分别设置有螺杆旋转头安装槽与螺杆安装口,所述螺杆组件一端的螺杆旋转头与螺杆旋转头安装槽匹配,所述螺杆端盖与螺杆安装口紧固连接,所述螺杆组件至少螺杆端盖一侧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直接喷洒到滚刷表面。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刷模块的外壳设置有地刷翻盖,所述地刷翻盖设置有翻盖前锁扣公端和翻盖后锁扣母端,所述翻盖前锁扣公端和翻盖前锁扣母端适配,所述翻盖后锁扣母端和翻盖锁扣条适配。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滚刷检测结构,滚刷检测结构能够检测滚刷组件上的滚刷层是否有水。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滚刷检测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导电触点,导电触点与滚刷组件上的滚刷层相接触设置,所述两个导电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连通,通过两个导电触点之间是否导电检测滚刷层是否有水。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地刷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补水孔,第一补水孔朝向滚刷组件,第一补水孔通过清水输送水管与清水腔连接;
所述盛污槽上开设有第二补水孔,所述第二补水孔设置于盛污槽远离排污口的一端,所述第二补水孔通过清水输送水管与清水箱连接。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污水箱上设置开设有透气孔。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污水箱内壁设置有遮挡槽,所述遮挡槽的一个侧壁与透气孔相对应。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孔上覆盖有防水透气膜。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遮挡槽内容置有阻水棉。
作为本专利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输送到盛污槽内远离排污口的一端;
本专利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覆盖滚刷组件的外壳,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螺杆组件;
所述地刷模块包括地刷支架本体、污水箱,所述地刷模块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滚刷组件,地刷支架本体和污水箱;
所述地刷支架本体两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地刷支架本体的内侧设置有与螺杆组件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所述盛污槽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盛污槽半包围结构大于180度,沿着盛污槽及螺杆组件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螺杆组件设置在地刷模块的盛污槽内,所述螺杆组件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贴近设置,所述清水箱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输送到盛污槽或滚刷组件上;
所述螺杆组件的一部分通过盛污槽的半包围结构与滚刷组件的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杆组件与滚刷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将滚刷吸附的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传输到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与污水箱的污水箱进水口对应设置;
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所述第二螺纹组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所述第一螺纹组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组的长度,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
本专利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组件的端盖与地刷支架本体一侧的端盖为可拆卸式的固紧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螺纹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排污口的宽度,所述第一螺纹组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组的长度;所述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贴近设置或贴紧设置。
一方面,本专利提供一种洗地机用水箱,包括壳体、污水盖组件和清水盖组件,所述水箱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污水盖组件的污水口与清洁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隔板、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能够容纳污水污物,第二容纳腔能够容纳清水;
第二容纳腔连接有清水盖组件,清水盖组件开设有输送孔;第一容纳腔连接有污水盖组件。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污水盖组件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污水口和透气孔均设置于污水盖组件的上部。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靠近污水盖组件的一端设置于壳体内壁的上部,所述隔板靠近清水盖组件的一端设置于壳体内壁的下部,所述隔板自靠近污水盖组件一端的上部延伸至靠近清水盖组件一端的下部,
所述污水盖组件的透气孔上覆盖有防水透气膜,和/或所述污水盖组件内壁设置有遮挡槽,所述透气孔与遮挡槽相对应,所述遮挡槽的开口方向与透气孔相垂直设置。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遮挡槽内容置有阻水棉;或
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能够容纳污物。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污水盖组件包括内盖、调节盖和固定件,调节盖套设于内盖上,固定件穿过调节盖与内盖固定连接;
内盖上开设有污水口,调节盖上设置有通孔和遮挡部,调节盖被配置得能够旋转调节使调节盖上的通孔与污水口相对应或调节盖上的遮挡部与污水口相对应。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盖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内盖表面开设有透气槽,透气槽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透气槽内容置有第二阻水棉。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盖表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绕设于透气槽外侧,第二密封槽内容置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污水盖组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纳腔通过圆形端口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清水盖组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容纳腔通过圆形端口密封连接。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呈曲面结构或斜面结构设置。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靠近污水盖组件的一端为第一隔断部,所述第一隔断部底部不高于污水盖组件的污水口的底部。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靠近污水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靠近污水盖组件端口的距离占所述壳体长度的比例范围为1/5-1/3;和/或
所述隔板靠近清水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靠近清水盖组件端口的距离占所述壳体长度的比例范围为1/5-1/3。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断部、第二个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所述隔板自第一隔断部曲面过渡至第二个隔断部,第二个隔断部曲面过渡至第三隔断部;
所述第一隔断部和/或第三隔断部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个隔断部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相一致或呈小于90度的夹角。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水盖组件与壳体通过圆形密封圈密封连接;
所述清水盖组件与壳体通过圆形密封圈密封连接。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盖上设置有与清洁设备的设备主体连接的固紧部件,
所述水箱通过固紧部件安装于清洁设备上时,所述调节盖上的通孔与污水口相连通;
所述水箱通过固紧部件自清洁设备上分离时,所述调节盖上的遮挡部与污水口相对应。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能够容纳污物。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水盖组件包括清水盖主体;所述清水盖主体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清水盖主体上开设有输送孔,所述输送孔与输送通道相连通,所述输送通道的一端伸入至清水盖组件底部或第二容纳腔底部,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通过输送孔与清洁设备的抽水装置相连接,所述输送通道内设置有弹性件和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能够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密封输送孔。
作为本专利所述水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污水盖组件包括端盖主体和端盖调节件;
所述端盖主体上开设有污水口,所述调节件端盖调节件活动连接于端盖主体上,所述端盖调节件上设置有通孔和遮挡部,所述端盖调节件被配置得能够旋转调节使通孔与污水口相对应或遮挡部与污水口相对应。
另一方面,本专利提供又一种清洁设备用水箱,包括壳体、污水盖组件和清水盖组件,所述水箱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污水盖组件的污水口与清洁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隔板、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设置,所述隔板能够将壳体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不相连通,第一容纳腔能够容纳污水污物,第二容纳腔能够容纳清水;
第二容纳腔连接有清水盖组件,清水盖组件开设有输送孔;
第一容纳腔连接有污水盖组件,污水盖组件的污水口设置于污水盖组件的上部。
一方面,本专利提供一种洗地机清洁设备,包括电机组件、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清洁模块和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清洁模块和水箱均安装于设备主体上,水箱被配置的能够存储清洁模块清洁的污水污物及能够为清洁模块提供清水;
所述清洁模块包括滚刷组件、螺杆组件和盛污槽;所述螺杆组件可转动安装于盛污槽内,螺杆组件紧密贴合或贴近设置于盛污槽的内腔内,所述盛污槽开设有朝向滚刷组件的长条形接污口,沿盛污槽传送水和污物的方向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螺杆组件与所述滚刷组件相贴紧设置,所述螺杆组件能够挤压滚刷组件上的水和污物,所述盛污槽与所述螺杆组件配合能够传输水和污物至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第一容纳腔相连接;
所述电机组件能够驱动清洁模块中的滚刷组件转动,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清洁设备运行,所述电源模块能够为清洁设备提供电能。
作为本专利所述清洁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箱;
所述螺杆组件的轴心与所述滚刷组件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螺杆组件和所述滚刷组件的半径之和;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固紧部件,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水箱能够通过固紧部件和第一安装结构安装于清洁设备上或自清洁设备上拆卸。
作为本专利所述清洁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水盖组件表面设置有安装槽和插槽,安装槽为绕设于污水口外侧的U型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插槽;
第一安装结构为绕设于排污口端部的凸沿,凸沿能够伸入至插槽内并通过旋转调节盖而使凸沿自插槽移动并卡扣于安装槽内,水箱安装于设备主体上,调节盖上的通孔与污水口相对应。
作为本专利所述清洁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刷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电机组件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上,所述滚刷组件通过容置槽套设于电机组件上;所述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刷接头,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与滚刷接头相匹配的安装凹槽,所述电机组件被配置为通过滚刷接头和安装凹槽驱动滚刷组件旋转。
作为本专利所述清洁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刷接头沿径向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的长度方向与滚刷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沿所述凸条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朝向所述凸条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凸条的轴线方向朝向滚刷组件前进时的旋转方向倾斜。
本专利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现有洗地机或拖地机虽然有很多种产品,但是其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是吸尘器机构加上滚刷结构,比较典型的是添可公司和追觅公司的各种产品。但是这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往往为了追求大吸力,需要采用高转速电机,因为要利用空气负压来抽吸污水污物,高转速电机导致产品噪声大,如果静音电机,成本又高;
同时,又要对污水污物进行分离,设置相关结构防止污水进入电机导致损坏,产品结构复杂,进一步导致成本高;产品的设计空间有限,往往需要要水箱设置在杆体上,甚至需要将污水箱和清水箱均设置在杆体上,导致产品重心不稳,容易摔倒;复杂结构使得产品本身也比较重,不利于用户移动。
更重要的是由于高速电机的功耗较大,使得电池的续航能力是一个大问题,通常市场上的产品在大功率工作状态下,能够续航60分钟的是非常少见的,为了提升续航能力,加大电池包数量,一方面增加成本,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重量。
现有产品也有一种技术路线产品,例如滴水公司的洗地机产品就没有吸尘器结构,其产品结构为滚刷加上刮板组件,利用刮板将滚刷上的污水污物刮倒污水箱中。这种技术路线虽然省去了吸尘器空气负压的结构,但由于没有形成负压,除污效果较差;并且刮板一方面针对污物的刮除效率较差,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去除滚刷上的水分,从而地面留下较多的水渍;如果刮板对滚刷施加加大的压力,可能对滚刷挤压除水的效果有所提升,但是,部件之间的阻力较大,容易损坏,转动容易卡住,并且会将纤维类的滚刷表面压得过于“平整”,不利于滚刷吸附地面垃圾。同时,由于利用刮板对整个滚刷表面进行刮除动作,从而让污物和污水利用重力原理顺势流入到污水箱,则一方面,污水箱的开口会非常大,否则无法和刮板进行对接,另一方面,污水箱的容量受到限制,排污口的位置需要设置的较低才行,才能让污水污物利用顺势流到污水箱。
本专利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洗地机或拖地机的地面清洁装置,适合于地砖、木地板、水泥地等硬质地面,巧妙利用阿基米德螺旋水泵的原理,将该原理予以创新,开发出独特的螺杆与盛污槽及滚刷结合起来清洁模块,其采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滚刷组件与螺杆组件及盛污槽组件之间紧密配合,互相作用,一方面可以将滚刷上的污水、污物去除,同时,可以利用螺杆组件与滚刷组件及盛污槽组件之间相互作用将污水污物迅速传输到排污口。
当螺杆被滚刷带动转动时或螺杆被电机带动转动时,螺杆一方面绕本身的轴线旋转,另一方面螺杆的螺纹又沿盛污槽的内表面滚动,于是形成类似于泵的密封腔室,螺杆每转动一圈,密封腔内的液体或污物向前推进一个螺距,随着螺杆的连续转动,螺纹从滚刷上去除下来的水、污物就通过螺旋传输方式从一个密封腔压向另一个密封腔,最后挤出盛污槽,进入排污口,工作中会形成一定吸附压力,有利于传输。此处密封腔并非特指完全密封的状态,只是一个形象化的表达。
本专利的清洁模块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由于取消了吸尘器模块,所以不需要大容量电池支撑工作,工作续航时间长,工作噪音地,产品结构简单,产品能够做到足够轻量化,有利于用户移动产品。
所述螺杆组件可以为被动旋转或主动旋转,被动旋转时所述滚刷组件旋转带动所述螺杆组件进行被动旋转;此时,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贴近设置但是不要接触,避免阻力过大,容易卡住。螺杆组件如果采取主动旋转方式,所述螺杆组件将连接马达,进行主动旋转,所述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的内壁可以时贴近设置,或者贴紧设置,接触设置,虽然会有一定阻力,但是螺杆的驱动马达可以克服相关阻力。
所述螺杆组件的螺杆本体设置有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所述第二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所述第一螺纹组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组,螺纹组被滚刷带动旋转,同时螺纹组与盛污槽贴近设计,这种结构组合的设计更有利于形成负压,更有利于螺杆与盛污槽和滚刷三者之间相对运动在盛污槽腔体内形成一定负压抽吸作用,但是却不需要吸尘器相关机构。
本专利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而言,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清洁原理,地面清洁效果好,能够实现实时揉搓自清洁;低能耗、低噪音,该方案设计巧妙、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与更换核心部件,清洁效果好,成本较低,产品可靠持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不含操作杆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的一种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地刷翻盖的一个示例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地刷翻盖的一个示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横截面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地刷翻盖的另一个示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滚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径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滚刷提手、传动马达总成及滚刷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横截面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滚芯、胶棉滚刷和滚刷提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2的另一种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地刷模块、螺杆组件和污水箱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地刷模块、螺杆组件和污水箱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螺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所述污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所述污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实施例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上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Y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6所述地面清洁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所述第二水泵和地刷支架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污水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所述污水盖组件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1所述的污水盖组件的另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内盖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3中内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3中内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中内盖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3中调节盖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3中调节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3中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申请所述的清水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清水盖组件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1所述清水盖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申请所述清水盖组件中的密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申请所述的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6是图45所述水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7是图45水箱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专利所述的清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9是图48的R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0是本专利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的又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1是图50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2是本专利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3是本专利所述的滚刷组件和电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4是图53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5是本专利所述的滚刷组件和电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6是图55中滚刷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7是本专利所述的清洁装置的另一个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8是本专利所述的清洁装置的又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9是本专利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操作杆模块,200-地刷模块,300-滚刷组件,400-螺杆组件,500-污水箱,700-电源模块,101-控制手柄,102-操作杆本体,103-清水箱,104-转接头,105-清水输送水管,201-地刷支架右盖,202-地刷支架左盖,203-地刷支架本体,204-盛污槽,205-滚刷提手安装槽,206-螺旋杆旋转头安装槽,207-螺杆安装口,208-翻盖前锁扣母端,209-弹性导电部件,210-翻盖顶出纽,211-后锁扣公端,212-排污口,213-排污口顶块,214-磁吸侧板,215-翻盖锁扣条,216-锁扣条按钮,301-滚刷提手,302-滚刷本体,303-传动变速箱马达,304-滚刷轴承,305-第一滚刷轴,306-滚刷轴承座,307-滚刷端盖,308-第二滚刷轴,309-滚刷套轴承,310-滚刷接头,311-马达输出轴,312-传动马达架,313-滚芯,314-胶棉滚刷,315-导电部件,316-安装凹槽,317-第一滚刷轴连接管,401-螺杆本体,402-第一螺纹组,403-第二螺纹组,404-螺杆端盖,405-密封圈,406-螺杆提手,407-锁紧机构,409-螺杆旋转头,410-防震塞,501-污水箱排水盖,502-污水箱进水口盖,503-扭簧,504-磁铁,505-污水箱进水口,600-地刷翻盖,601-防撞条,602-翻盖前锁扣公端,603-翻盖后锁扣母端,604-内挡条,605-压辊,606-压辊弹性连接部件;
1-清洁模块,7-水箱,8-污水盖组件,9-清水盖组件,300-滚刷组件,110-容置槽,111-滚刷本体,112-安装把手,113-连接轴,114-滚刷轴承,115-安装凹槽,116-滚轴,118-磁体,131-接污口,134-凸沿,180-第一补水孔,181-第一水泵,182-第二水泵,221-上盖,222-第一上盖,223-第二上盖,224-凹槽,225-送水条,226-第二补水孔,61-第一盖体,62-第二盖体,63-电机组件,631-驱动电机,633-滚刷接头,634-电机壳体,635-凸条,70-壳体,701-隔板,702-第一容纳腔,703-第二容纳腔,704-第一开口,705-第二开口,706-过滤网,707-第一隔断部,708-第二隔断部,709-第三隔断部,801-污水口,802-环形密封槽,804-透气孔,805-遮挡槽,806-阻水棉,81-内盖,82-调节盖,83-固定件,811-卡凸,812-第一限止块,813-第二限止块,814-污水盖密封圈,815-透气槽,816-第二透气孔,817-第二阻水棉,818-第二密封槽,819-第二密封圈,820-第一透气孔,821-通孔,822-遮挡部,823-第一弹片,824-第二弹片,825-第一卡扣槽,826-第二卡扣槽,827-凸起块,828-安装槽,829-插槽,90-清水盖主体,901-清水盖密封圈,91-第一输送盖,911-第一输送通道,9111-过滤件,912-第二输送通道,9121-弹性件,9122-密封块,9123-止挡部,9124-过水孔,9125-密封端,9126-环形弹簧座,913-输送盖,914-连接盖,915-配合盖,916-定位件,92-第二输送盖,921-输送孔,922-压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有”、“设有”、“连接”、“安装有”、“套设”、“开设”、“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A
请参阅图1-图22,如图1-2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其滚刷组件、螺杆组件等相关部件。
其中,如图1-22中相关标记的部件所示,尤其是附图1至附图5,可以看到操作杆模块100,包括控制手柄101,操作杆本体102,清水箱103,转接头104,所述转接头104内部设置有清水输送管105,清水输送管105连接到地刷模块的螺杆组件,或连接头地刷支架的罩壳上,直接喷水到滚刷主体上,优选的清水输送管105连接到地刷模块的螺杆组件的远离排污口212的一端。
如图1-22,尤其是附图6-13,附图19-21,可以得知地刷模块200包括地刷支架右盖201,地刷支架左盖202,地刷支架本体203,地刷支架的盛污槽204,滚刷提手安装槽205,螺旋杆旋转头安装槽206,螺杆安装口207,翻盖前锁扣母端208,弹性导电部件209,例如为pogopin弹簧针,翻盖顶出纽210,后锁扣公端211,地刷支架的排污口212,排污口顶块213,磁吸侧板214;翻盖锁扣条215,锁扣条按钮216,按动锁扣条按钮,则带动翻盖锁扣条沿着滚刷的轴向移动,从而后锁扣公端211与翻盖后锁扣母端603的卡合状态松开,翻盖顶出纽210将地刷翻盖600顶起分离,地刷翻盖600抬起后可以进一步松开翻盖前锁扣公端与母端的卡合关系。地刷模块连接有污水箱500,所述污水箱500包括污水箱排水盖501,污水箱进水口盖502,扭簧503,磁铁504,污水箱进水口505。地刷模块还包括地刷翻盖600,防撞条601,翻盖前锁扣公端602,翻盖后锁扣母端603,内挡条604,压辊605,压辊弹性连接部件606;地刷模块还包括电源模块700。
根据附图附图14-附图21,以及附图7-附图13,可以得知滚刷组件300包括滚刷提手301,滚刷本体302,传动变速箱马达303,滚刷轴承304,第一滚刷轴305,滚刷轴承座306,滚刷端盖307,第二滚刷轴308,滚刷套轴承309,滚刷接头310,马达输出轴311,传动马达架312,滚芯313,胶棉滚刷314,导电部件315,例如为带凹槽的导电片,滚刷接头的安装凹槽316,第一滚刷轴连接管317。
根据附图7-9,附图19-22,可以得知,螺杆组件400包括:螺杆本体401,第一螺纹组402,第二螺纹组403,螺杆端盖404,密封圈405,螺杆提手406,锁紧机构407,螺杆轴承(内置未显示)408,螺杆旋转头409,防震塞410(柔性材料,例如硅胶制成)。
根据附图1-22,本发明所涉及的地面清洁装置主要由控制模块、地刷模块、清水箱、污水箱、滚刷组件、螺杆组件构成。其中控制模块可以与现有技术的洗地机、扫地机、拖地机等类似,采用控制手柄进行控制,或者采取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控制方式。清水箱可以安装在控制模块的操作杆上,也可以安装在地刷模块上。本专利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地刷模块、滚刷组件、螺杆组件、污水箱等部件及其组合,接下来进一步详细描述其部件结构、部件关系及工作原理与技术效果。
本专利地面清洁装置的控制模块为如图1所示的控制手柄101,操作杆100的本体上安装有清水箱103,操作杆100的本体102通过转接头104连接到地刷模块200上,地刷模块200连接有污水箱500,地刷模块内部安装有滚刷组件300和螺杆组件400,地刷模块具有覆盖滚刷组件300的外壳。
清水箱103设置有清水输送管105延伸到螺旋杆旋转头409一侧,输送清水给螺杆;也可设置管路,直接喷洒到胶棉滚刷314上。
地刷模块300。
根据附图20-21,地刷模块200,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设置在地刷支架本体203的两侧,地刷支架本体203的内侧为与螺杆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204,所述盛污槽204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半包围结构应大于180度,盛污槽204沿着螺杆本体401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的上侧设置有排污口212。优选的,所述排污口21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螺纹组403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排污口的上边沿高于螺纹组高度,所述排污口212的下边沿高于螺杆本体401中心轴的高度。
地刷支架本体203内侧的盛污槽204的半包围封闭角度优选为270度~300度,地刷支架本体203外侧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以便增加地刷支架本体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地刷支架本体203优选为铝合金材料,这样地刷支架本体这一核心零部件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生产,产品可靠持久,且成本较低。
电源模块700设置在地刷支架本体203的上部的容纳腔内。
地刷模块200的上部设置有地刷翻盖锁紧部件,例如,卡扣,螺栓,或锁扣。优选,设置一根翻盖锁扣条215,翻盖锁扣条215卡嵌在地刷支架本体上,并且通过地刷支架右盖或左盖上的弹性按钮的按动,可以在滚刷的轴向上左右移动,翻盖锁扣条215上的后锁扣公端211可以卡紧或松开翻盖后锁扣母端603,从而锁定或解锁地刷翻盖600,地刷翻盖600的翻盖前锁扣公端与地刷支架左右盖上的前锁扣母端进行卡合。地刷模块200的底部设置有地刷底盖刮条,如图3底部所示。
地刷支架右盖201设置有螺杆旋转头安装槽206,以及设置有滚刷提手安装槽205、翻盖前锁扣母端208。地刷支架支架左右盖上靠近翻盖锁扣条215的位置,至少一侧设置有翻盖顶出弹性部件,例如为翻盖顶出纽210,所述顶出纽内置弹簧。
地刷支架左盖202上设置有螺杆安装口207,所述螺杆端盖404与螺杆安装口207锁紧固定。地刷支架左盖202上设置有滚刷提手安装槽205,所述滚刷提手安装槽205的槽内侧壁设置有一对弹性导电部件209,例如为导电弹簧针,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与滚刷提手301的侧面导电部件315对应设置,从而实现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部件209,例如为导电弹簧针,可以正好卡嵌到导电部件315的表面凹槽中,一方面可以有利于滚刷提手安装到位,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导电稳定性。地刷支架左盖也设置有翻盖前锁扣母端。
地刷翻盖600的内侧为弧形,以便更好与滚刷适配。地刷翻盖600设置有固定装置,与地刷支架固定。例如,固定装置为翻盖前锁扣公端,以及翻盖后锁扣母端,分别与地刷支架进行锁紧。
地刷翻盖600前端设置有防撞条601,例如为硅胶条,所述地刷翻盖的前端内侧设置有内挡条。优选所述防撞条和内挡条优选为一体的,防撞条601为u型卡合安装结构,所述防撞条601的内侧为内挡条,所述内挡条优选朝向滚刷表面倾斜,并与滚刷表面接触。一方面,防撞条可以在清洁设备工作时,如果一不小心撞到墙体或家具时,避免撞坏,另一方面,地刷翻盖前端内侧设置的内挡条,可以避免滚刷转动时,将一些未被及时传输走的污物或污水甩到地刷模块的前进方向,进一步提升清洁效果。
一种实施例,地刷翻盖600的内侧设置有压辊605,所述压辊605与滚刷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压辊两端安装部设置有弹簧,这样压辊与滚刷之间为弹性挤压方式。
污水箱500设置在地刷模块的后侧。地刷支架的盛污槽204的排污口212设置在螺纹组旋转传输污物的端部,所述排污口212与第二螺纹组403配合。
所述污水箱500设置有污水箱进水口盖502,地刷支架主体的排污口212与污水箱的进水口505相互对应,且地刷支架主体的排污口212的上侧边沿朝向污水箱的方向设置有排污口顶块213,所述排污口顶块213能顶开污水箱的进水口盖502,当污水箱500从地刷模块分离时,污水箱500的进水口盖502会因为扭簧503而自动关闭。污水箱的进水口盖的顶部设置有扭簧503。一种实施例为,污水箱500的进水口505下侧设置有磁体504,对应的污水箱进水口盖与磁体504可以磁性吸附。可以实际需要更换更大容量的清水箱与污水箱。
电源模块700可以设置在地刷模块中,也可以设置在操作杆模块中。优选设置在地刷模块中,因为重量放在底部,产品更稳定,重心更稳。
螺杆组件400。
螺杆组件400的螺杆本体401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与滚刷表面挤压接触。优选所述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例如螺杆进行包胶制成柔性螺纹组,柔性的优点之一在于,螺杆与盛污槽配合,螺杆螺旋传输污物时不易卡死。优选螺杆本体设置有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第二螺纹组403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优选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第二螺纹组403对应盛污槽204的排污口212。
采取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不同螺纹间距的技术方案,是经过多次实物实验测试的结果,利用不同螺距的螺纹组快速旋转,在靠近排污口的区域,从第一螺纹组切换到第二螺纹组,由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间距大于第二螺纹组的螺纹间距,因此第一螺纹组每圈旋转时的推送量大于第二螺纹组每圈旋转时的推送量,在靠近排污口的区域切换为第二螺纹组时,因此旋转推送产生的压力会在第二螺纹组区域变大,压强变大,形成更大的输送及离心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将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204的排污口212传输到污水箱的进水口505。
采取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不同螺纹直径的技术方案,也是经过多次实物实验测试的结果,在靠近排污口的区域,从第一螺纹组切换到第二螺纹组,由于第二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形成更好的输送及离心力,因此能够更好的将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204的排污口212传输到污水箱的进水口505。
螺杆端盖404设置有螺杆提手406,螺杆端盖404设置有密封圈405,所述螺杆端盖404还设置有与螺杆安装口207配合的固紧装置,例如圆周面的卡槽或螺纹结构。所述螺杆端盖404设置有螺杆轴承408。螺杆本体401的另一端为螺杆旋转头409,所述螺杆旋转头409设置有密封圈405,其端部设置有防震塞410。所述螺杆旋转头409设置有轴承408,螺杆旋转头409安装在地刷支架右盖的螺杆旋转头安装槽206内。螺杆本体401的螺纹组与滚刷表面挤压接触,螺杆本体可以被滚刷表面带动,进行被动旋转,螺杆本体也可以与传动机构连接,进行主动旋转。螺杆本体401的螺纹组与滚刷表面挤压接触,螺纹组与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旋转,一方面可以将滚刷表面的污水及污物刮除或挤出,同时,刮除或挤出的污水及污物在半封闭的盛污槽通过螺杆旋转向一端传输;另一方面,螺杆与滚刷表面工作状态时,保持实时揉搓动作,从而在工作的同时实现实时揉搓自清洁的功能;同时由于不需要吸尘器,因此低能耗,低噪音。
螺杆组件400采取被动工作方式的成本更低,结构设计更加简约。
本专利中的螺杆组件400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间隙小于5毫米,优选小于1毫米,更优选为0.2-0.5毫米。如果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间隙过大,将会导致螺杆旋转传输污物效果不良,如果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间隙过小,例如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相切或接触,则会增大摩擦力,也会影响传输。
螺杆组件至少一侧设置有螺杆轴承,优选螺杆组件两端均设有螺杆轴承,更有利于螺杆稳定的旋转。
螺杆的螺纹组与滚刷表面挤压状态下的旋转动作,一方面螺杆上的螺纹组与滚刷进行旋转挤压运动,将滚刷上的脏东西、污物、污水带走,并通过螺旋传输至排污口;另一方面,螺杆上的螺纹组还时刻对滚刷进行揉搓、挤压,类似与搓衣板的工作原理,起到自清洁的作用。
滚刷组件300。
滚刷组件300包括有滚刷本体302,以及两侧的滚刷提手301。滚刷本体302通过传动马达驱动。优选所述滚刷本体302内置有传动变速箱马达303。所述传动变速箱马达303一端安装在传动马达架312内,所述传动变速箱马达303另一端安装在滚刷轴承座306内,所述滚刷轴承座306的一端套设在传动变速箱马达303上,另一端的外表面配合固定安装有滚刷轴承304,所述滚刷提手301内部设置有第一滚刷轴连接管317,所述第一滚刷轴连接管317的前端部分伸入到滚刷轴承座306的内侧,然后第一滚刷轴305穿过第一滚刷轴连接管317,伸入到滚刷轴承座306内侧,通过螺栓固紧将滚刷提手与滚刷轴承座固紧连接。所述第一滚刷轴305内部有通孔,以便马达电路可以穿过与滚刷提手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滚刷轴305的直径大于所述滚刷套轴承309。
通常,滚刷马达的转速控制在200-400RPM即可满足正常的使用状态,螺杆与滚刷之间可以被动传动,也可以主动传动,螺杆与滚刷直径比优选为20:100~20:20,螺杆转速在367-735之间。所述传动变速箱马达303的顶部设置有滚刷接头310,所述滚刷接头310与滚芯内的滚刷接头的安装凹槽316互相匹配,所述滚刷接头310的顶部也有防震塞410,防震以及防止轴向上的窜动,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滚刷组件300的安装方式:从上往下放置入滚刷提手安装槽205,优选为竖直方向直接放置。发明人在更早申请的专利技术方案中曾经提出过单侧安装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单侧先安装滚刷组件,然后再安装另一侧滚刷组件的技术方案,本专利的优势在于受力更均匀,产品更可靠,因为螺杆与滚刷表面为挤压接触,产品在工作时,螺杆会给滚刷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原先的技术方案容易导致滚刷组件一侧损坏。
滚刷组件300的至少一个滚刷提手的侧面设置导电部件315,优选导电部件表面设有与滚刷提手安装槽内的弹性导电部件209匹配的凹槽。
至少一个滚刷提手安装槽内的侧壁设置有导电部件209,优选所述导电部件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部件,例如pogopin导电弹簧针,滚刷提手的侧面对应设置有导电部件315,优选所述导电部件315上设置有凹槽,与可伸缩的弹性导电部件进行匹配,这种设置可以提示用户已经卡合安装到位,提升用户体验。
滚刷提手的端面设置有柔性的防震塞410,例如硅胶垫,这样滚刷提手在安装时,会有一定阻尼的效果,避免直接碰撞式安装,同时,两端设置防震塞有助于减小清洁设备工作时的噪音,减小震动和轴向上的窜动,提升产品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覆盖滚刷组件的外壳,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螺杆组件;所述地刷模块200包括地刷支架本体203、污水箱500,所述地刷支架本体203两侧设置有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所述滚刷组件通过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安装在地刷模块中;所述地刷支架本体203的内侧为与螺杆组件400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204,所述盛污槽204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盛污槽204半包围结构大于180度,所述盛污槽204沿着螺杆组件400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212;所述螺杆组件400通过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安装在地刷模块的盛污槽204内,所述螺杆组件400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间歇小于5毫米,所述清水箱103通过清水输送水管105将清水输送到螺杆组件400远离排污口的一端;所述螺杆组件400的一部分通过盛污槽204的半包围结构与滚刷组件300的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杆组件400与滚刷组件300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将滚刷吸附的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204传输到排污口212;所述盛污槽204的排污口212与污水箱500的污水箱进水口505对应设置。
采用半包围结构的盛污槽204与螺杆组件400互相配合形成的污水污物传输机构在传输原理及传输效果上都与现有技术形成显著差异,并且成本相对而言较低,省去了吸尘器模块。螺杆组件与滚刷表面实现了实时揉搓自清洁,同时,低能耗,低噪音;核心零部件地刷支架本体203优选为铝合金挤压一体成型,产品可靠持久。
优选的,所述螺杆组件400的螺杆本体设置有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212对应设置。不同螺纹间距以及不同直径的的螺纹组切换,能够增大靠近排污口212区域的螺旋产生的传输力和离心力,增大传输压力,更有利于污水及污物传输到污水箱。
优选的,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小于1毫米,或间歇为0.2-0.5毫米,间隙过大,则传输效果不好,间隙过小,则摩擦力较大,不利于螺杆旋转,尤其在螺杆被动旋转模式下,经常会卡住不再旋转。
优选的,所述排污口212的下边沿高于螺杆中心轴的水平位置,所述排污口的上边沿高于螺杆组件的螺纹上边沿;所述排污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螺纹组的宽度。排污口下边沿会影响污水箱的实际容量,排污口下边沿设置较高,将会扩大污水箱的有效容量。
优选的,所述盛污槽204的排污口212设置有顶块213,所述顶块213将污水箱进水口盖502顶开。这样就可以保持污水箱进水口盖502处于常开状态,否则容易在污水箱进水口盖502处发生污物堵塞,从而影响产品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滚刷组件与螺杆组件的直径比范围为4:1~1:1。这种直径比更有利于螺杆传输。
优选的,所述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分别设置有滚刷提手安装槽205,至少一个滚刷提手安装槽205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导电部件209,所述滚刷组件300从上往下安装,至少一个滚刷提手的侧面安装有导电部件315,所述导电部件315与弹性导电部件209匹配,所述滚刷组件两侧设置有轴承。这种设计便于滚刷的拆卸取出与安装,同时导电稳定。
优选的,所述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分别设置有螺杆旋转头安装槽206与螺杆安装口207,所述螺杆组件一端的螺杆旋转头与螺杆旋转头安装槽206匹配,所述螺杆端盖404与螺杆安装口207紧固连接,所述螺杆组件至少螺杆端盖一侧设置有轴承408。这种安装结构,便于螺杆组件的拆卸,以及稳定旋转。
优选的,所述清水输送水管105将清水直接喷洒到滚刷表面。
优选的,所述地刷模块的外壳设置有地刷翻盖600,所述地刷翻盖600设置有翻盖前锁扣公端602和翻盖后锁扣母端603,所述翻盖前锁扣公端602和翻盖前锁扣母端208适配,所述翻盖后锁扣母端603和翻盖锁扣条215适配。这种设计有利于拆卸、更换滚刷组件。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用螺杆组件,包括螺杆本体401及螺杆端盖,所述螺杆本体401设置有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一螺纹组402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组403的长度。所述螺杆本体401的一端设置有螺杆端盖404,所述螺杆端盖设置有密封圈405以及锁紧机构407,所述锁紧机构407能与地刷模块进行锁紧,所述螺纹端盖404设置有轴承408。所述螺杆端盖404设置有螺杆提手406,所述螺杆提手406为可转动收纳结构。所述螺杆本体一端设置有螺杆旋转头,所述螺杆旋转头409套设在螺杆本体401的端部,所述螺杆旋转头409内置有轴承408,所述螺杆旋转头设有密封圈。所述螺杆旋转头409的端面设置有防震塞410。所述第二螺纹组403与地刷模块的排污口212对应设置。所述螺杆本体401一端为螺杆旋转头409,所述螺杆旋转头409内置轴承,所述螺杆旋转头设置有密封部件,螺杆本体依次设置有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靠近第二螺纹组一端设置有螺杆端盖404,所述螺杆端盖404内置轴承,所述螺杆端盖404设置有锁紧机构407及密封部件。本专利所述密封圈,也可以采用端面紧压密封。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用滚刷组件,包括滚刷本体302:所述滚刷本体302包括滚芯和滚刷层,所述滚刷层套设在滚芯上,所述滚刷组件两侧设置有滚刷提手301,至少一个滚刷提手301安装有导电部件315;滚刷组件一侧的滚刷提手301与滚芯313的滚刷端盖307可转动连接;滚刷组件另一侧的安装有导电部件315的滚刷提手301通过第一滚刷轴305及滚刷轴承座306、滚刷轴承304与传动变速箱马达303连接;所述第一滚刷轴305内置有通孔,所述传动变速箱马达303的电路穿过第一滚刷轴305内置的通孔与滚刷提手301导电部件315连接;传动变速箱马达303内置在滚芯内,所述传动变速箱马达303的马达输出轴311端设置滚刷接头310;所述滚芯313内部设置有与滚刷接头310匹配的安装凹槽316,所述滚芯313能被马达输出轴311端设置的滚刷接头310带动旋转。滚刷组件一侧的滚刷提手301与滚芯313的滚刷端盖307通过滚刷套轴承309及第二滚刷轴308连接。所述传动变速箱马达303一端安装在传动马达架312上,传动变速箱马达303另一端部分套设于滚刷轴承座306内,所述滚刷轴承座306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滚刷轴承304,所述滚刷轴承座306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滚刷提手内部设置有第一滚刷轴连接管,所述第一滚刷轴连接管317的前端部分伸入到滚刷轴承座306的通孔内,第一滚刷轴305穿过第一滚刷轴连接管317,伸入到滚刷轴承座306的内部,将滚刷提手301与滚刷轴承座306固紧连接。所述滚刷接头310的顶部设有防震塞410。所述滚刷提手301的侧面设置有导电部件315,所述导电部件315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与地刷模块的弹性导电部件209匹配。所述两个滚刷提手301的端面分别设置有防震塞410。所述滚刷层为胶棉滚刷314。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用滚刷配件,包括滚刷本体302:所述滚刷本体302包括滚芯和滚刷层,所述滚刷层套设在滚芯上,所述滚刷配件一侧设置有滚刷提手301;所述滚刷配件一侧的滚刷提手301与滚芯313的滚刷端盖307可转动连接;所述滚芯313内部设置有能与滚刷接头310匹配的安装凹槽316,所述滚芯313能通过安装凹槽316被滚刷接头310带动旋转。所述滚刷组件一侧的滚刷提手301与滚芯313的滚刷端盖307通过滚刷套轴承309及第二滚刷轴308连接。
滚刷组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单独更换滚刷配件,而传动变速箱马达303可以直接从滚刷组件300中取出,十分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中控制模块及清水箱,均集成到地刷模块上,地刷模块还设置有自动扫地机器人一样的自动行走机构与控制模块,则地面清洁装置为表现为可自动行走的拖地机器人。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滚刷组件300、螺杆组件400和污水箱依次水平方向前后设置。
现有技术中没有设置螺杆组件,另外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空气负压的吸尘器电机通常设计在手柄杆上,污水箱也通常设计在手柄杆上,这样使得产品整体比较臃肿且重,体积较大,重心不稳,成本增加,不符合人体工学,而本专利技术方案,三者紧密配合,大大节约了设计空间,且利用本专利巧妙结构设计,也形成了一定负压,能量转化效率高,大大增加了产品的设计空间,重心更加稳定,克服前述技术问题,整个产品设计结构简单,电路布置简单,成本下降,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优选的,滚刷组件300、螺杆组件400、清水箱和污水箱依次水平方向前后设置,水平方向可上下区分或左右区分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清水箱和污水箱可以为二合一水箱。
实施例B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300、地刷模块200、清水箱103、污水箱、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滚刷组件安装于地刷模块上,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清洁装置运行,所述电源模块能够为清洁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滚刷组件300包括滚芯313和胶棉滚刷314,胶棉滚刷314套设于滚芯313上,所述滚刷组件可拆卸安装于地刷模块200上,地刷模块200上设置有滚刷检测结构,滚刷检测结构与滚刷组件300上的胶棉滚刷314相接触设置,滚刷检测结构能够检测滚刷组件300上的胶棉滚刷314是否有水。众所周知,胶棉长久干燥放置后会变硬,只有加水后才会变软。故设置滚刷检测结构,在清洁装置开始清洁前,先检测一下胶棉滚刷上是否有水,若无水则预先给胶棉滚刷补水后再开始清洁地面或物面,避免硬的胶棉滚刷无法清洁。
优选的,如图25-26所示,滚刷检测结构为导电触点320,地刷模块200上设置至少一组导电触点320,每组导电触点包括两个导电接触头,2个导电接触头一端分别与电源连通,每组导电触点的两个导电接触头均与胶棉滚刷相接触。接通电路时,当胶棉滚刷上无水时,两个导电接触头无法形成闭合电路,检测的电阻很大;当胶棉滚刷上有水时,两个导电接触头形成闭合电路,检测的电阻变小。
工作原理:控制模块设置上限值,清洁装置使用时,控制模块控制滚刷检测结构检测电阻值,若电阻值大于上限值,则说明胶棉滚刷上无水,此时胶棉滚刷无法清洁地面;控制模块控制清水箱给胶棉滚刷送水和/或给安装有螺杆组件的盛污槽送水;待滚刷检测结构检测电阻值小于下限值,说明胶棉滚刷补水完成或胶棉滚刷上有水,即胶棉滚刷为柔软滚刷,可用于清洁地面,此时控制模块控制清水箱停止向胶棉滚刷送水或清洁装置开启清洁模式。
当然,滚刷检测结构还可以为传感器,传感器与滚刷组件的胶棉滚刷相接触设置,传感器能够检测胶棉滚刷上有水或没有水。传感器包括水浸传感器或其他的检测传感器等等。
优选的,滚刷组件300和地刷模块200同实施例A一样。
优选的,导电触点320固定安装于地刷模块的地刷支架左盖202上。
实施例C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清洁装置,清水箱既能够向滚刷组件送水,也能够向安装有螺杆组件的盛污槽内送水。
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300、螺杆组件400、地刷模块200、清水箱103、污水箱、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地刷模块上开设有盛污槽,螺杆组件400可转动安装于盛污槽204内,螺杆组件400紧密贴合或贴近设置于盛污槽204内,所述盛污槽204开设有朝向滚刷组件的长条形接污口219,沿盛污槽204传送水和污物的一端开设有排污口212,所述排污口与污水箱500相连通,所述螺杆组件与所述滚刷组件压着接触设置,所述螺杆组件能够挤压滚刷组件上的水和污物,所述盛污槽与所述螺杆组件配合能够传输水和污物至排污口212,即所述盛污槽与所述螺杆组件相配合设置的结构能够使得螺杆组件传输水和污物至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污水箱相连接。
清洁装置上设置有两个水泵,分别为第一水泵181和第二水泵182,通过第一水泵能够向滚刷组件送水,通过第二水泵能够向向安装有螺杆组件的盛污槽内送水。
如图27-29所示,示例中,地刷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补水孔180,第一补水孔180朝向滚刷组件,第一补水孔180位于滚刷组件上方,第一补水孔180通过清水输送水管与清水箱103连接,清水输送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181,第一水泵181能够抽吸清水箱103内的清水并通过第一补水孔180向滚刷组件的胶棉滚刷上补水。
示例中,地刷模块同实施例A一样,包括地刷支架主体、地刷支架左盖和地刷支架右盖,另外还包括上盖221,上盖可拆卸盖设于滚刷组件上方,上盖包括第一上盖222和第二上盖223,第二上盖设置于第一上盖靠近滚刷组件的一侧,第二上盖上开设有凹槽224,凹槽224上密封设置有送水条225,送水条和凹槽内形成有回型水路腔,清水输送水管与回型水路腔相连通,凹槽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补水孔,所述补水孔朝向胶棉滚刷,以使胶棉滚刷表面均匀送水。优选的,送水条可拆卸安装于凹槽内。
优选的,第一补水孔180位于滚刷组件靠近螺杆组件的一侧。
优选的,多个第一补水孔沿滚刷组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匀排布。
示例中,第二上盖可拆卸固定安装于地刷支架主体,第一上盖卡扣安装于地刷支架主体及第二上盖上。示例中,盛污槽开设于地刷模块的地刷支架主体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清水箱103还能够向安装有螺杆组件400的盛污槽204内提供清水。
如图29-30所示,示例中,盛污槽上开设有第二补水孔226,第二补水孔226通过清水输送水管与清水箱103相连接,清水输送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182,第二水泵182能够将清水箱内的水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和第二补水孔输送至盛污槽内。
优选的,第二补水孔位于盛污槽远离排污口212的一端。
优选的,螺杆组件300同实施例A一样。
工作原理:清洁装置开启时,控制模块先通过控制第一水泵向滚刷组件送一定时间的水,以使胶棉滚刷吸水变软,然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水泵停止向滚刷组件供水,清洁装置开始清洁地面或物面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水泵向盛污槽内供水,螺杆组件挤压滚刷组件上的污水污物并跟随滚刷组件一起转动,污水污物随着螺杆组件的转动输送至盛污槽的排污口一端,然后甩入至污水箱内;同时,第二补水孔内输送的清水也一起向排污口输送,清水输送过程中与滚刷组件的胶棉滚刷接触,能够起到清洗胶棉滚刷的作用。另一方面,清水自第二补水孔输送至排污口一端的输送过程中,还起到清洗盛污槽的作用,将盛污槽内的污水污物清理至排污口的一端,然后甩入至污水箱内。
当然,还可以结合实施例B的滚刷检测结构检测胶棉滚刷是否有水,无水时,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水泵向滚刷组件送一定时间的水,待滚刷检测结构检测到胶棉滚刷有水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水泵停止向滚刷组件供水,清洁装置开始清洁地面或物面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水泵向盛污槽内供水,同时起到清洁滚刷和盛污槽的作用。清洁滚刷以达到更好清洁地面的效果,避免清洁后地面产生污渍印迹。
实施例D
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同实施例A一样,当然,污水箱可以为方形污水箱或圆筒形污水箱。
如图23-24所示,污水箱500上开设有透气孔804,透气孔804与污水箱500内的污水腔相连通,污水箱进水口505和透气孔804均设置于污水箱500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污水箱内壁设置有遮挡槽805,所述遮挡槽805的一个侧壁与透气孔804相对应。示例中,所述透气孔804与遮挡槽805相对应,所述遮挡槽805的开口方向与透气孔804相垂直设置。污水箱内壁设置遮挡槽,起到隔挡透气孔和污水污物的作用,避免透气孔被污水箱内浪涌的污水污物或从污水箱进水口甩进污水箱内的污水污物封堵,造成污水箱内气体无法排出,污水箱内气压无法释放,或污水污物从透气孔溢出。
进一步优选的,遮挡槽805内容置有阻水棉806。遮挡槽内设置阻水棉,防止浪涌的效果更好,并且能够防止污物一起从透气孔溢出,同时也能防止外部异物从透气孔掉入污水箱内。
实施例E
请参阅图31-59,如图31-5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合一水箱,其主要应用于清洁装置上,水箱的污水腔用以收集清洁设备清洁的污水污物,水箱的清水腔能够向滚刷组件提供清水,用以更好地清洁地面或物面。所述水箱7包括壳体70、污水盖组件8和清水盖组件9,如图31-48所示,所述水箱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污水盖组件8的污水口与清洁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壳体70包括隔板701、第一容纳腔702和第二容纳腔703,所述隔板701能够将壳体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腔702和第二容纳腔703,第一容纳腔702与第二容纳腔703不连通,第一容纳腔702能够容纳污水污物,第二容纳腔703能够容纳清水,即第一容纳腔702为污水腔,第二容纳腔703为清水腔;第二容纳腔703连接有清水盖组件,清水盖组件9开设有输送孔921;第一容纳腔702连接有污水盖组件8,污水盖组件8上开设有透气孔804,透气孔804与第一容纳腔702相连通,污水口和透气孔804均设置于污水盖组件8的上部。优选的,所述污水盖组件8的透气孔804上覆盖有防水透气膜,以止挡污水污物从透气孔溢出。
优选的,所述隔板701靠近污水盖组件8的一端设置于壳体70内壁的上部,所述隔板701靠近清水盖组件9的一端设置于壳体70内壁的下部,所述隔板701自靠近污水盖组件8一端的上部延伸至靠近清水盖组件一端的下部。
洗地机清洁设备包括清洁模块1、地刷模块、电机组件、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如图48-59所示,清洁模块1和水箱7均安装于地刷模块200上,水箱7设置有存储污水污物的第一容纳腔和为清洁模块提供清水的第二容纳腔;
所述清洁模块1包括滚刷组件300、螺杆组件400和盛污槽204;所述螺杆组件400可转动安装于盛污槽204内,螺杆组件400紧密贴合或贴近设置于盛污槽204的内腔内,所述盛污槽204开设有朝向滚刷组件的长条形接污口,沿盛污槽204传送水和污物的一一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螺杆组件与所述滚刷组件相贴紧设置,所述螺杆组件能够挤压滚刷组件上的水和污物,所述盛污槽与所述螺杆组件配合能够传输水和污物至排污口,即所述盛污槽与所述螺杆组件相配合设置的结构能够使得螺杆组件传输水和污物至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第一容纳腔相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清洁模块中的滚刷组件转动,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清洁设备运行,所述电源模块能够为清洁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的,所述螺杆组件的轴心与所述滚刷组件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螺杆组件和所述滚刷组件的半径之和。
优选的,所述螺杆组件400贴紧设置于所述滚刷组件300靠近水箱7的一侧,所述螺杆组件400可转动安装于盛污槽204内,所述盛污槽204固定开设于地刷模块200上。
所述盛污槽204的内腔与螺杆组件400紧密贴合或贴近设置,;所述盛污槽204开设有接污口131,沿盛污槽及螺杆组件传送水和污物的一端开设有排污口212,所述接污口131朝向滚涮组件300,所述滚刷组件300上的污水污物能够被螺杆组件400挤压的通过接污口131收集于盛污槽204内,所述排污口212与所述污水盖组件8的污水口801相连接,所述螺杆组件400能够输送污水污物至排污口212并通过排污口212和污水盖组件8的污水口801将污水污物甩入至第一容纳腔702内。
清洁设备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的水箱。
所述地刷模块200上设置有清水输送水管105,水箱7安装于地刷模块200上时,所述清水输送水管105能够伸入清水盖组件9的输送孔921内并推动密封块9122从而使得清水盖组件9的输送通道与清水输送水管105相连通,清水输送水管105能够将第二容纳腔内的清水输送至滚刷组件中的滚刷表面。优选的,地刷模块200上还设置有操作杆64。
所述地刷模块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盖体61,地刷模块20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盖体62,如图50所示。第二盖体6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组件63,所述滚刷组件200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110,滚刷组件200的一端通过容置槽110套设于电机组件63上。
如图53-56所示,滚刷组件200包括滚刷本体111和安装把手112,安装把手112转动连接于滚刷本体111远离电机组件63的一端,安装把手112通过连接轴113和滚刷轴承114转动连接于滚刷本体111的一端,安装把手112沿垂直于滚刷本体111轴线方向向外伸出,安装把手112磁吸安装于第一盖体61上。具体地,安装把手112上设置有磁体118,第一盖体61上设置有磁性材料,磁体吸附于磁性材料上,安装把手112上设置有筋条或拆装凹槽,拆卸滚刷本体时,手捏住筋条或拆装凹槽处,克服磁力,将滚刷本体取出。当然,还可以安装把手112上设置磁性材料,第一盖体61上设置磁体,只要能够实现滚刷组件200磁吸安装于地刷模块200上即可。
如图53-55所示,电机组件63包括驱动电机631、变速箱、滚刷接头633和电机壳体634,变速箱为行星变速箱。驱动电机631固定安装于第二盖体上,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机组件63与电源模块电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变速箱与滚刷接头固定连接,滚刷接头沿径向设置有凸条635,所述凸条635的长度方向与滚刷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沿所述凸条635靠近驱动电机631的一端至所述凸条635远离驱动电机631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凸条635朝向滚刷组件200前进时的旋转方向倾斜。。
所述容置槽110内设置有与滚刷接头相匹配的安装凹槽115,清洁设备使用时,滚刷组件200向前转动,由于滚刷接头上凸条的倾斜方向与滚刷组件前进时的旋转方向一致,滚刷本体旋转时有朝向电机组件方向的力,使得滚刷本体旋转时更紧密地套设于电机组件上,故仅靠磁吸即可将滚刷本体安装于设备本体上,滚刷本体也不会从设备本体或电机组件上松脱。
滚刷本体111包括滚轴116和设置于滚轴上的胶棉滚刷314,柔性清洁层为胶棉层或毛绒类棉层。
如图50-52所示,螺杆组件400包括螺纹组、螺杆本体401和螺杆端盖404,螺杆端盖404上设置有螺杆提手406,用以将螺杆组件安装于盛污槽内或从盛污槽取出。螺杆端盖404上设有密封圈,螺杆组件400安装于盛污槽内时,螺杆端盖404通过密封圈密封安装于盛污槽的螺杆安装口207,避免盛污槽内的污水污物从螺杆安装口漏洒。
所述螺杆组件400的螺杆本体上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与滚刷组件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纹组优选为柔性螺纹组,例如螺杆进行包胶制成柔性螺纹组,柔性的优点之一在于,螺杆组件与盛污槽配合,螺杆组件螺旋传输污物时不易卡死。螺杆本体优选设置有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第二螺纹组403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优选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第二螺纹组403对应排污口212。
螺杆组件400转动时,第一螺纹组402能够将水和污物自螺杆组件400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水和污物从第一螺纹组切换到第二螺纹组,由于第二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的螺纹直径,形成更好的输送及离心力,因此能够更好的将污水污物通过排污口212、污水盖组件的污水口801甩入至第一容纳腔内。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壳体70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污水盖组件8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纳腔702通过圆形端口连接;所述清水盖组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容纳腔703通过圆形端口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污水盖组件8与壳体70通过圆形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清水盖组件与壳体70通过圆形密封圈密封连接。
优选的,如图47所示,所述隔板呈曲面结构或斜面结构设置。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断部707、第二个隔断部708和第三隔断部7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断部707的底部不高于污水盖组件8的污水口的底部。再一步优选的,所述隔板自第一隔断部707曲面过渡至第二个隔断部708,第二个隔断部708曲面过渡至第三隔断部709;所述第一隔断部707和/或第三隔断部709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个隔断部708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相一致或呈小于90度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隔板701靠近污水盖组件8的一端与所述壳体70靠近污水盖组件8端口的距离占所述壳体长度的比例范围为1/5-1/3;所述隔板701靠近清水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70靠近污清水盖组件的端口的距离占所述壳体长度的比例范围为1/5-1/3。
优选的,所述隔板701一体成型连接于壳体70内。
当然,在次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还可以竖向放置。具体地,所述水箱包括壳体70、污水盖组件8和清水盖组件9,所述水箱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污水盖组件8的污水口与清洁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壳体70包括隔板701、第一容纳腔702和第二容纳腔703,所述隔板701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隔板701将壳体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腔702和第二容纳腔703,第一容纳腔702能够容纳污水污物,第二容纳腔703能够容纳清水;第二容纳腔703连接有清水盖组件9,清水盖组件9开设有输送孔921;第一容纳腔702连接有污水盖组件8,污水盖组件8的污水口设置于污水盖组件8的上部。
如图47所示,第一容纳腔702内设置有过滤网706,过滤网706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网706能够容纳污物。优选的,第一容纳腔702与污水盖组件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704,污水盖组件密封盖合于第一开口704上,所述过滤网706安装于第一容纳腔702靠近第一开口704一侧。示例中,第一开口704上设置有放置台,所述过滤网706靠近过滤网口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沿,所述外沿放置于安装台上。所述过滤网706靠近过滤网口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把手,所述过滤网把手为可旋转的过滤网把手,取出过滤网706时,过滤网把手能够转动至过滤网拉出的方向,通过拉过滤网把手即可将过滤网自第一容纳腔702内拉出;过滤网706安装至第一开口704上时,过滤网把手能够转动至容纳于过滤网706内。过滤网把手设置可旋转,方便取出时拉出,及放置好后容纳于过滤网内,不占用其他空间,装配及使用方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清水盖组件9;所述壳体70表面还开设有第二开口705,所述第二开口705与第二容纳腔703相连通,清水盖组件9密封盖合于第二开口705上。
污水盖组件
如图31-40所示,污水盖组件8包括内盖81、调节盖82和固定件83;所述内盖81上开设有污水口801,所述调节盖82活动连接于内盖81上,所述调节盖82上设置有通孔821和遮挡部822,所述调节盖82被配置得能够旋转调节使调节盖82上的通孔821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或调节盖82上的遮挡部822与污水口801相对应。示例中,所述调节盖82活动套设于内盖81上。调节盖82设计巧妙,通过旋转调节盖82,既能够调节污水口的敞开与闭合,同时还能使污水盖组件安装于设备上或从设备上拆卸。具体地,旋转调节盖82,污水盖组件安装于设备上时,污水口处于敞开状态,调节盖82上的通孔与污水口相对应;反向旋转调节盖82,污水盖组件从设备上取出,与此同时调节盖82的遮挡部也密封遮挡污水口,使污水口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内盖81为一端开口的筒形盖状结构,所述调节盖82为筒形盖状结构。污水盖组件设计结构紧凑、零部件使用较少,装配方便,操作方便快捷,外形美观。污水盖组件设置的污水口可调节开闭。使用时污水口敞开,污水污物通过污水口存储于水箱的第一容纳腔内;拆卸倾倒其内的污水污物时,调节盖能够调节污水口至闭合状态,避免污水污物漏洒,给清洁设备的清洁维护带来很多麻烦。
如图33和图35-39所示,污水盖组件8上开设有透气孔804,透气孔804与第一容纳腔702相连通,污水口801和透气孔804均设置于污水盖组件8的上部。优选的,所述污水盖组件8内壁设置有遮挡槽805,所述遮挡槽805的一个侧壁与透气孔804相对应。示例中,所述透气孔804与遮挡槽805相对应,所述遮挡槽805的开口方向与透气孔804相垂直设置。进一步优选的,遮挡槽805内容置有阻水棉806。示例中,所述调节盖8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820,内盖81表面开设有透气槽815,第一透气孔820内径小于透气槽815内径,透气槽815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816,透气槽815内容置有第二阻水棉817。所述内盖81表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818,第二密封槽818绕设于透气槽815的外侧,第二密封槽818内容置有第二密封圈819,第二密封圈819能够密封于内盖81和调节盖82之间。
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内盖81上设置的第一调节结构和调节盖82上设置的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与第一调节结构相配合,所述调节盖82能够旋转调节使调节盖82上的通孔831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或调节盖82上的遮挡部832与污水口801相对应。设置调节结构,能够调节并定位污水口处于敞开或闭合状态。
示例中,如图34和图38-39所示,第一调节结构包括卡凸811,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卡扣槽825和第二卡扣槽826,当调节盖82旋转至通孔821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时,卡凸811卡扣于第一卡扣槽825内;或当调节盖82旋转至遮挡部822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时,卡凸811卡扣于第二卡扣槽826内。优选的,所述调节盖82上设置第一弹片823和第二弹片824,所述第一弹片823靠近卡凸8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扣槽825,所述第二弹片824靠近卡凸8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扣槽826。通过旋转调节盖82,卡凸811可卡扣于第一卡扣槽825内或卡扣于第二卡扣槽826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还可以相反设置,即所述调节盖82上设置卡扣块811,所述内盖81上设置第一卡扣槽825和第二卡扣槽826。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盖82上还设置有与清洁设备的地刷模块200连接的固紧部件,所述水箱通过固紧部件安装于清洁设备上时,所述调节盖82的通孔821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所述水箱通过固紧部件自清洁设备上分离时,所述调节盖82的遮挡部832与污水口801相对应。设置的固紧部件,在调节结构的调节下,能够通过固紧部件将污水盖组件安装于设备上或从设备上拆下,一体联动,操作相当方便快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盖81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槽802,环形密封槽802绕设于污水口的外侧,环形密封槽802内固定容置有密封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盖81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环形密封片朝向调节盖。优选的,环形密封片至少有两个。的密封圈能够使遮挡部密封遮挡于污水口上或通孔与污水口密封连通,避免污水盖组件内容置有液体,即第一容纳腔内的污水污物通过污水盖组件向外渗漏而弄脏水箱或清洁设备。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调节盖82沿内盖81旋转的角度。限位结构包括内盖81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调节盖82上设置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其能够限定调节盖82旋转的角度。设置限位结构,限制调节盖旋转的角度,避免用户操作不慎,用力过猛拧坏污水盖组件。
示例中,如图34和39所示,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止块812和第二限止块813,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凸起块827,当调节盖82旋转至通孔821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时,第一限止块812与凸起块827靠近第一限止块812的一侧相抵触;或当遮挡部822与污水口801相对应时,第二限止块813与凸起块827靠近第二限止块813的一侧相抵触。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并不局限于此,第一限止块812和第二限止块813还可以设置于调节盖82上,凸起块827还可以设置于内盖上。
在优选的示例中,如图48-49所示,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固紧部件,所述地刷模块200上设置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水箱能够通过固紧部件和第一安装结构安装于清洁设备上或自清洁设备上拆卸。进一步优选的,如图32所示,所述固紧部件为安装槽828。优选的,所述安装槽828为绕设于污水口外侧的U型安装槽,所述调节盖82表面开设有插槽829,所述安装槽828的开口朝向插槽829,所述安装槽828与插槽829相连通,第一安装结构为绕设于排污口212端部的凸沿134,水箱安装于清洁设备上时,所述凸沿134被配置为伸入至插槽829内并通过旋转调节盖使凸沿134移动并卡扣于安装槽828内,从而水箱安装于清洁设备上。此时调节盖上的通孔旋转至与污水口相对应,且卡凸811卡扣于第一卡扣槽825内。当取出水箱时,朝相反方向旋转调节盖至凸沿134自安装槽内移出,从而可将水箱自清洁设备上取出,与此同时,调节盖上的遮挡部旋转至与污水口相对应,且卡凸811卡扣于第二卡扣槽826内。优选的,所述排污口靠近污水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以使排污口与污水口密封连通。固紧部件和安装槽构成水箱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设置于污水口处,能够牢固又紧密地将排污口和污水口紧固在一起,不会出现污水污物泄露。现有技术中安装结构未设置于污水口处,水箱如果在设备上晃动则会使排污口和污水口之间出现缝隙,容易造成污水污物渗漏。优选的,所述清水盖组件上设置定位件916,水箱安装于地刷模块200上时,所述定位件916容置于地刷模块200的开槽上,所述定位件起到定位水箱的作用,防止安装水箱时所述水箱跟随调节盖一起转动,避免安装困难而使用户消费体检极差。
优选的,所述污水盖组件密封安装于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盖组件螺纹连接于壳体靠近第一容纳腔702的一端。当然本专利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卡扣连接于壳体靠近第一容纳腔702的一端等等。示例中,内盖81靠近螺纹位置固定设置有污水盖密封圈814,用以将污水盖组件的内盖81密封连接于壳体上。
清水盖组件
清水盖组件9密封盖合于第二开口705上,如图47所示。示例中,清水盖组件9螺纹连接于第二开口705上。当然本专利并不局限于此,卡扣、胶粘等其他密封连接方式均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示例中,所述输送盖主体90靠近螺纹位置固定设置有清水盖密封圈901,所述清水盖组件9通过清水盖密封圈密封连接于壳体7上。
如图41-44所示,清水盖组件9包括清水盖主体90;所述清水盖主体90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靠近清水盖主体90一端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上开设有输送孔921,所述输送孔921内径小于所述输送通道内径,所述输送通道内设置有弹性件9121和密封块9122,所述密封块9122能够在弹性件9121的弹力作用下密封于输送孔921。清水盖组件通过设置弹性件和密封块,在未使用时可自动封堵输送孔,避免液体洒漏;使用时,可通过抵触密封块,使密封块与输送孔形成空隙,即可使液体通过输送孔输送。使用方便,容易操作。
在优选的示例中,如图42-43所示,所述输送通道内设置有止挡面,所述弹性件9121一端与止挡面相连接,所述弹性件9121的另一端与密封块9122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止挡面为环形弹簧座9126,所述弹性件9121的一端置于环形弹簧座9126上。当然,弹性件9121可活动放置于环形弹簧座9126上,也可以固定设置于环形弹簧座9126上。弹性件9121的另一端连接于密封块9122上,同样,弹性件9121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于密封块9122上,也可以活动连接于密封块9122上,例如抵触于密封块9122上或卡套于密封块9122上;总之,弹性件对密封块9122起到弹性调节作用即可,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优选的,弹性件9121为弹簧。示例中,弹簧靠近环形弹簧座9126的一端外径大于弹簧靠近密封块9122的一端的外径,弹簧自靠近环形弹簧座9126的一端朝向靠近密封块9122的一端,弹簧外径逐渐减小。示例中,环形弹簧座9126一体连接于输送通道内。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内径大于第一输送通道内径,所述弹性件9121一端与第一输送通道的端部相抵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2和图44所示,所述密封块9122上开设有过水孔9124,所述过水孔9124与输送孔921不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密封块9122上绕设有止挡部9123,所述止挡部9123外径大于输送孔921内径,过水孔9124开设于止挡部9123上。优选的,所述密封块9122靠近输送孔92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端9125,所述密封端9125密封容置于输送孔921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端9125为弹性密封端或所述遮挡件为弹性遮挡件,以便于密封端密封于输送孔921内。示例中,遮挡件为密封硅胶管,密封块为密封塞。示例中,止挡部9123一体连接于密封块9122上。
优选的,如图41-43所示,所述清水盖主体90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922,所述压力调节阀922能够调节清水盖组件两侧的压力差,避免存在负压而造成液体无法输送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阀为鸭嘴阀,以保证水箱内不会出现负压而使水箱内的水无法输送至水箱外或水箱外的水无法输送入水箱内。
优选的,如图41-43所示,所述输送通道远离遮挡件的一端设置有过滤件9111,过滤件9111能够过滤进入输送通道内的液体。示例中,所述过滤件9111为出水棉,出水棉能够将水箱内的水过滤后通过输送通道输送至水箱外,出水棉起到过滤水中杂质的作用,避免杂质进入清洁设备内造成零部件的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2-43所示,所述输送盖包括第一输送盖91和与第一输送盖91相连接的第二输送盖92;输送孔921设置于第二输送盖92上,第二输送通道912与输送孔921密封连接。示例中,第二输送盖92可拆卸卡扣于第一输送盖91上,当然,本专利并不局限于此,第二输送盖92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于第一输送盖91上均可。第二输送盖卡扣于第一输送盖,既能够稳固地使遮挡件密封于输送通道一端,结构更稳定,同时外观看起来也更美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盖91为分体设计,所述第一输送盖91包括输送盖913和连接盖914,连接盖914连接于输送盖913上,第二输送盖92安装于连接盖远离输送盖913的一侧;优选的,连接盖914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于输送盖913上。示例中,连接盖914螺纹连接于输送盖913上。优选的,连接盖914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于输送盖913上。示例中,所述第二输送盖92卡扣连接于连接盖914上。示例中,所述连接盖914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以便于连接盖安装和拆卸。
输送通道包括第一输送通道911和第二输送通道912,第一输送通道911设置于输送盖913上,第二输送通道912设置于连接盖914上,第一输送通道911与第二输送通道912密封连接。优选的,第二输送通道912通过密封圈密封安装于第一输送通道911上。示例中,弹性件9122、密封块9122和环形弹簧座9126均设置于第二输送通道912内,出水棉设置于第一输送通道911远离第二输送通道912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911为L型第一输送通道,使用时,所述第一输送通道911远离第二输送通道912的一端接近第一容纳腔内液体的底部,以利于第一输送通道充分输送第二容纳腔703内的液体。当然,第一输送通道911也可以为软管,以便于使用时,第一输送通道911远离第二输送通道912的一端自然下垂于或接近于第一容纳腔内液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盖913为分体设计,所述输送盖913还包括配合盖915,所述输送盖913可拆卸安装于配合盖915上,示例中,输送盖913卡扣于配合盖915上,所述连接盖914连接于配合盖915上。所述配合盖915通过螺纹连接于壳体的第二开口上,示例中,所述配合盖915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于壳体的第二开口上。示例中,所述输送盖表面设置出水孔,其有利于清水盖组件盖合于水箱时液体内水来回流动,不占用第二容纳腔容纳液体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清水盖组件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自由组合,其自由组合或简单变型、变化及修改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有部件的所有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自由组合,其自由组合或简单变型、变化和修改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地刷支架本体203优选一体拉伸成型的铝材质的支撑架,起到稳固支撑整个设备作用,采用塑料支撑架若起支撑作用的话需要厚度加厚,从而使得设备较为笨重,如果采用特种塑料,则有可能成本增加,并且使结构变的复杂,另外拼装成型的结构也不稳定,且容易损坏。
设置螺杆组件与盛污槽的组合,螺杆组件挤压滚刷表面并与滚刷做反向旋转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刮水条刮滚刷除水除污的技术方案,当螺纹挤压所述滚刷时,可将滚刷上的污水及污物挤出,有利于滚刷的自清洁与自动挤干。
所述螺杆组件400的螺杆本体设置有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212对应设置;不同螺纹间距的螺纹组切换,能够增大靠近排污口212区域的螺旋产生的传输力和离心力,增大传输压力,更有利于污水及污物传输到污水箱。不同直径的螺纹组切换,也可以提升排污口212区域的螺旋产生的传输力和离心力,增大传输压力。
地刷翻盖600设置压辊605,进一步挤压滚刷去除水,阻挡大颗粒污物,避免滚刷清洁后地面残留水痕和污物。
地刷支架设置盛污槽204,污水、清水及污物通过所述螺杆组件与盛污槽的配合,形成污水污物引流通道,通过污水污物引流口导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除水除污的难题。盛污槽204的半包围封闭结构角度优选的在180度-270度之间,此设置使盛污槽204能够利用滚刷表面形成相对闭合的腔体,更有利于螺杆组件的旋转传输,滚刷上的污水和/或颗粒污物都落入盛污槽内,避免污水和/或颗粒污物溢出。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在完成清洁地面后,还可以再利用清水状态下多拖一会地,此时地面比较干净,滚刷在清水和螺杆组件的揉搓作用下,基本完成了自清洁的工作,滚刷不容易产生异味。
现有技术中的洗地机虽然号称具有干湿扫拖功能,但其工作原理普遍采用刮板刮去滚刷上的水渍,实际上并不能实现没有水渍的“拖干”效果,无法有效去除污物及污水,并且具有此种功能的产品售价昂贵,结构设计复杂,容易损害;或者采用大吸力的吸尘器将水迹吸干,但是噪声大,且产品价格高。此等产品的刮水板如果对滚刷施加较大压力,过度刮水,就会形成很大阻力,并损坏滚刷体,而且不管刮水板对滚刷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充分除水除污物,因为刮水板与滚刷体为一动一静的面接触,摩擦阻力大,而挤压效率低,易损伤刮板和滚刷,且对滚刷产生较大阻力。反之,如果施加压力较小,则又不能有效去除滚刷体的污水,使滚刷体容易在地面形成水渍。
本专利中,一方面,采用螺杆组件的柔性螺纹组与滚刷表面进行旋转挤压,螺杆组件与滚刷组件为两个圆柱体的相对旋转挤压,阻力小,挤压效果好,更有利于挤压水,去除或刮除剥离污物,形成揉搓自清洁的效果,同时,巧妙利用螺杆组件的螺纹组旋转形成污水污物输送通道,更有利于污水和/或颗粒污物的导出,清洁设备还设置有清水箱和水泵,对螺杆组件一端或滚刷本体表面输送清水,则使得滚刷体进一步形成自清洁功能,更有利于本专利的整体产品无需像市场上的其他产品需要辅助设备才能实现清洁功能,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清洁功能。
滚刷的驱动马达机构内置于滚刷本体内,结构紧凑、节约空间,能够缩小组件和设备的体积,使得设备轻便化、便携化和简单化,同时能够节约生产成本。
滚刷组件自清洁设备上拆卸时,滚刷的驱动马达机构随滚刷一体拆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也避免了滚刷上的污水和/或颗粒污物掉落浸渍于驱动结构上造成驱动结构的线路短路,从而损伤驱动结构。滚刷内的驱动结构电连接于地刷支架左右盖的滚刷提手安装槽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计巧妙,使得滚刷组件的拆卸和安装非常方便。
滚刷组件300的滚芯内设置散热结构,传动变速箱马达303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通道排出,从而对电机降温,这样能够避免电机温度过高烧毁。传动变速箱马达303构成的马达总成全部采用铝壳包裹,一方面防水,一方面有利于散热。
实际使用中,滚刷经常需要更换,滚刷组件的一体安装和一体拆卸给用户更换滚刷带来了良好用户体验。
污水箱卡扣或固定于地刷模块的固定件上,方便安装;设置拆装按钮,扳动拆装按钮能够较为容易拆下污水箱,利于倒出污水污物或清洗污水箱。容易拆卸,特别针对使用较多且力气不大的女性群体,使其操作更为简单便利。
设置清水箱,滚刷在清洁污水污物的同时,可以利用清水清洗滚刷,以实现滚刷的自清洁功能,有助于地面清洁的更好更干净。同时在操作杆本体上设置滑动卡扣结构,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体积型号的净水箱,提高设备的自由灵活度。
本发明设置滚刷检测结构,能够检测滚刷上是否有水,防止硬的胶棉滚刷无法清洁地面,使得清洁装置更加智能化。清洁装置启动后,滚刷检测结构首先检测滚刷上是否有水,若有水,则说明胶棉滚刷为柔软状态,可直接清洁地面。若滚刷上无水,说明胶棉滚刷为干燥状态,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水泵向胶棉滚刷上送水,若滚刷检测结构检测到胶棉滚刷上有水,则第一水泵停止向胶棉滚刷上送水,清洁装置开始清洁作业。清洁装置清洁过程中,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水泵向安装有螺杆组件的盛污槽内送水,安装于盛污槽内的螺杆组件边挤压胶棉滚刷边转动输送水和污物,既能起到挤压、清洗滚刷的作用,还能起到输送、清洁污水污物的作用。
螺杆组件与滚刷组件压着接触设置,滚刷组件和螺杆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在盛污槽内形成负压区,螺杆组件将滚刷组件的胶棉滚刷上的水和污物挤压入盛污槽内。由于螺杆组件上螺纹组具有旋转方向及螺杆组件与盛污槽的配合设置螺杆组件会带动盛污槽内的水、污物和气体向盛污槽的污水口输送,然后通过第二螺纹组高速旋转甩入至污水箱内。当盛污槽内水、污物和气体向污水口输送后,盛污槽内形成负压,滚刷组件滚动清洁的水、污物和空气会补充进入负压区,这样周而循环。污水污物和气体进入污水箱后,会占据污水箱内的体积,污水箱内的空气需要排出,便于污水污物和气体持续进入污水箱。因此在污水箱外壳上开一个透气孔。若污水箱内气体压力释放不出,盛污槽内水、污物和气体无法继续进入污水箱,从而造成清洁设备漏水。
污水箱上设置透气孔,盛污槽内的水、污物和气体进入污水箱后,通过透气孔排出污水箱内的气体,以平衡污水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
污水箱内壁设置遮挡槽,起到隔挡透气孔和污水污物的作用,避免透气孔被污水箱内浪涌的污水污物或从污水箱进水口甩进污水箱内的污水污物封堵,造成污水箱内气体无法排出,污水箱内气压无法释放,或污水污物从透气孔溢出。遮挡槽内设置阻水棉,防止浪涌的效果更好,并且能够防止污物一起从透气孔溢出,同时也能防止外部异物从透气孔掉入污水箱内。
滚刷组件套设于电机组件上,电机组件通过旋转接头和安装凹槽驱动滚刷组件旋转,电机组件固定安装于设备主体上,滚刷组件拆卸时电机组件不随滚刷组件一起拆卸,使得结构设计简单,拆装方便,容易操作。旋转接头上设置与安装凹槽相啮合的凸条,所述凸条的长度方向与滚刷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沿所述凸条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至所述凸条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凸条朝向滚刷组件前进时的旋转方向倾斜,从而清洁设备使用时,滚刷组件向前转动,滚刷本体旋转时有朝向电机组件方向的力,使得滚刷本体旋转时更紧密地套设于电机组件上,以确保设备使用时滚刷组件不会从设备主体上松脱。同时,在滚刷组件远离电机组件的一端通过磁吸附于设备主体上即可,拆卸、安装方便,省力,尤其适合力气弱小的女性用户的使用。
现有二合一水箱很少,并且水箱越做越大,太大的话让大家使用不方便,本专利通过设计独特的隔板以尽量缩减水箱的体积,节省空间。水箱和清洁模块水平放置时,污水腔的排污口与清洁模块的排污口相连接,污水腔的排污口设置于污水腔的侧壁,这样收集污水污物时污水腔只能利用污水口一以下的体积空间,污水口以上的体积空间造成浪费。或者污水口经过特殊设计设置于污水腔的上部,以充分利用污水腔的体积,否则的话,利用螺杆组件将污水污物甩出来的话因为自然的甩力,扬程只能甩一半,污水口以上的空间则被浪费。鉴于上述情况,采用独特的隔板将污水腔上部的空间设置为清水腔,这样设置的好处使得我们无需设计复杂的排污结构,仅利用螺杆组件自然甩出的扬程即可将污水污物甩入至污水腔。另外,污水腔上半部分通过独特的曲面或斜面隔板将水箱一分为二成清水腔(即第二容纳腔)和污水腔(即第一容纳腔),清水腔可以直接与设备主体相连接,清水腔的清水管道很短,使得整个清洁设备的结构更加简约,当然通过抽吸装置抽吸清水腔内的水以给滚刷表面供水。通过以上设计,本设备的巧妙之处在于,清洁模块通过螺杆组件带动的扬程将污水污物甩入污水腔,无需额外提供驱动,但由于自然扬程有限,排污口及污水口的高度较低,所以利用独特隔板将污水腔上部分割为清水腔,以充分利用水箱体积。独特的清洁模块的作用和水箱独特的隔板隔离,使得水箱能够充分利用。
若本专利的二合一水箱匹配于其他类似的吸尘器或洗地机上,不如本专利的水箱和带有螺杆组件的清洁模块的配合度更高,本专利的清洁模块只要驱动滚刷的驱动部件即可,紧密接触于滚刷上的螺杆组件能够跟随滚刷转动,螺杆组件转动能够驱动污水污物输送至排污口,且螺杆组件转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扬程,污水污物通过扬程甩入污水腔内,这种排污方式极度简单、节省成本,又简约高效,又通过独特的隔板设计充分利用水箱内部空间,上述特征相结合,螺杆组件排污方式及水箱设计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构成了明显的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清洁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同时又能够维持清洁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水箱进一步优选设计成杯状,污水盖组件和清水盖组件的端口因此设计成圆形,可以使用圆形密封圈密封污水盖组件和清水盖组件,圆形密封圈相对于其他形状的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久,同时圆形密封圈与其他形状的密封圈相比,价格更为便宜。水箱采用杯状设计,方便污水盖组件和清水盖组件打开,清洁污水腔及向清水腔补充清水。同时污水腔内设置过滤件,容纳污物,从而将污水腔内的污水和污物分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又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优选的”、“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19)

1.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覆盖滚刷组件的外壳,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200)、螺杆组件(400);
所述地刷模块(200)包括地刷支架本体、污水箱,所述地刷模块(200)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滚刷组件,地刷支架本体(203)和污水箱;
所述地刷支架本体(203)两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地刷支架本体(203)的内侧设置有与螺杆组件(400)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204),所述盛污槽(204)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盛污槽(204)半包围结构大于180)度,沿着盛污槽(204)及螺杆组件(400)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212);
所述螺杆组件(400)设置在地刷模块的盛污槽(204)内,所述螺杆组件(400)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贴近设置,所述清水箱(103)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输送到盛污槽(204)或滚刷组件上;
所述螺杆组件(400)的一部分通过盛污槽(204)的半包围结构与滚刷组件(300)的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杆组件(400)与滚刷组件(300)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将滚刷吸附的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204)传输到排污口(212);
所述排污口(212)与污水箱(500)的污水箱进水口(505)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组件(400)的螺杆本体设置有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21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小于1毫米,或间歇为0.2-0.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组件(400)为被动旋转,所述滚刷组件(300)旋转带动所述螺杆组件(400)进行被动旋转;
或,所述螺杆组件(400)连接马达,进行主动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的下边沿高于螺杆中心轴的水平位置,所述排污口的上边沿高于螺杆组件的螺纹上边沿;所述排污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螺纹组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212)设置有顶块(213),所述顶块(213)将污水箱进水口盖(502)顶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组件与螺杆组件的直径比范围为4: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分别设置有滚刷提手安装槽(205),至少一个滚刷提手安装槽(205)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导电部件(209,所述滚刷组件(300)从上往下安装,至少一个滚刷提手的侧面安装有导电部件(315),所述导电部件(315)与弹性导电部件(209)匹配,所述滚刷组件两侧设置有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支架右盖(201)与地刷支架左盖(202)分别设置有螺杆旋转头安装槽(206)与螺杆安装口(207),所述螺杆组件一端的螺杆旋转头与螺杆旋转头安装槽(206)匹配,所述螺杆端盖(404)与螺杆安装口(207)紧固连接,所述螺杆组件至少螺杆端盖一侧设置有轴承(40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输送水管(105)将清水直接喷洒到滚刷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模块的外壳设置有地刷翻盖(600),所述地刷翻盖(600)设置有翻盖前锁扣公端(602)和翻盖后锁扣母端(603),所述翻盖前锁扣公端(602)和翻盖前锁扣母端(208)适配,所述翻盖后锁扣母端(603)和翻盖锁扣条(215)适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滚刷检测结构,滚刷检测结构能够检测滚刷组件(300)上的滚刷层是否有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检测结构包括两个导电触点,所述两个间隔设置的导电触点,导电触点与滚刷组件(300)上的滚刷层相接触设置,所述两个导电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连通,通过两个导电触点之间是否导电检测滚刷层是否有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3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地刷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补水孔(180),第一补水孔(180)朝向滚刷组件,第一补水孔(180)通过清水输送水管与清水箱连接;
所述盛污槽上开设有第二补水孔(226),所述第二补水孔(226)设置于盛污槽远离排污口(212)的一端,所述第二补水孔(226)通过清水输送水管与清水箱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箱上设置开设有透气孔(80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内壁设置有遮挡槽(805),所述遮挡槽(805)的一个侧壁与透气孔(804)相对应;或
所述透气孔(804)上覆盖有防水透气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103)通过清水输送水管(105)将清水输送到盛污槽(204)远离排污口的一端。
18.一种地面清洁装置,包括滚刷组件、传动马达,电源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电源模块连通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带动滚刷组件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地刷模块(200)、螺杆组件(400);
所述地刷模块(200)包括地刷支架本体、污水箱,所述地刷模块(200)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滚刷组件,地刷支架本体(203)和污水箱;
所述地刷支架本体(203)两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地刷支架本体(203)的内侧设置有与螺杆组件(400)形状相匹配的盛污槽(204),所述盛污槽(204)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盛污槽(204)半包围结构大于180)度,沿着盛污槽(204)及螺杆组件(400)传输污水及垃圾的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212);
所述螺杆组件(400)设置在地刷模块的盛污槽(204)内,所述螺杆组件(400)设置有螺纹组,所述螺纹组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贴近设置,所述清水箱(103)通过清水输送水管将清水输送到盛污槽(204)或滚刷组件上;
所述螺杆组件(400)的一部分通过盛污槽(204)的半包围结构与滚刷组件(300)的滚刷表面挤压接触,所述螺杆组件(400)与滚刷组件(300)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将滚刷吸附的污水及垃圾通过盛污槽(204)传输到排污口(212);
所述排污口(212)与污水箱(500)的污水箱进水口(505)对应设置;
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纹组(402)和第二螺纹组(403),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间距小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21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所述第一螺纹组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组的长度,所述第一螺纹组和第二螺纹组为柔性螺纹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组件的端盖与地刷支架本体(203)一侧的端盖为可拆卸式的固紧连接,所述第二螺纹组(403)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纹组(402)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组与排污口(21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螺纹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排污口(212)的宽度,所述第一螺纹组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组的长度;所述螺杆组件的螺纹边缘与盛污槽(204)的内壁贴近设置或贴紧设置。
CN202310491609.2A 2022-05-05 2023-05-05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Pending CN1172571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7833 2022-05-05
CN2022104778331 2022-05-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7173A true CN117257173A (zh) 2023-12-22

Family

ID=8864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8770.6U Active CN220824226U (zh) 2022-05-05 2023-05-05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CN202310491609.2A Pending CN117257173A (zh) 2022-05-05 2023-05-05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8770.6U Active CN220824226U (zh) 2022-05-05 2023-05-05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20824226U (zh)
WO (1) WO20232132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26402A1 (de) * 2008-06-02 2009-12-03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Verfahrbares Haushalts-Bodenfeuchtreinigungsgerät
DE102016114415A1 (de) * 2016-08-04 2018-02-08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Feuchtreinigungsgerät mit einer Reinigungswalze
CN212326298U (zh) * 2020-01-22 2021-01-12 帝舍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工具
CN212574803U (zh) * 2020-01-22 2021-02-23 帝舍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挤压辊、包括该挤压辊的清洁头、清洁工具
CN216221368U (zh) * 2021-02-26 2022-04-08 深圳市赫兹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滚筒的清洁结构
CN218552238U (zh) * 2022-05-05 2023-03-03 苏州新清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4226U (zh) 2024-04-23
WO2023213278A1 (zh)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1285B2 (ja) 表面洗浄装置
WO2020228516A1 (zh) 地刷、回收桶、清洗托盘、过滤组件及清洁装置
CN111820827A (zh) 地刷组件和地面清洗机
CN111067434A (zh) 表面清洁器
CN112641394B (zh) 一种带有浮动吸嘴的吸拖一体机
CN216495160U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CN111839358A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20824226U (zh)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CN211723002U (zh) 一种清洁装置
GB2604393A (en) A wet-dry vacuum device assembly and pump accessory therefor
CN218552238U (zh)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CN211582946U (zh) 表面清洁器
WO2022188811A1 (zh) 一种用于地面清洁的拖擦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20403913U (zh) 一种可调节污水盖组件、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6535172U (zh) 滚筒组件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6854606U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CN216602753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CN216876229U (zh) 水箱和清洁设备
US20220151448A1 (en)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CN214048671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CN114587219A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CN218738754U (zh) 一种用于地面清洁的拖擦装置及清洁设备
KR102603215B1 (ko) 롤패드 회전형 무선 물걸레 청소기
CN220403923U (zh) 一种洗地机用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8552244U (zh)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用螺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