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1963A -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1963A
CN117241963A CN202280032603.2A CN202280032603A CN117241963A CN 117241963 A CN117241963 A CN 117241963A CN 202280032603 A CN202280032603 A CN 202280032603A CN 117241963 A CN117241963 A CN 117241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pivot element
adjustment device
relati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26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尔根·舒卡尔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41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1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4Linear actuator, e.g. screw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 B60N2/18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81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 B60N2/18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853Linear actuator, e.g. screw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座椅(1)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包括地板组件(13)、乘坐部分组件(10)、能相对于地板组件(13)且相对于乘坐部分组件(10)枢转的枢转元件(121A)和驱动设备(3),驱动设备被设计成为了调设乘坐部分组件(10)的乘坐高度而使枢转元件(121A)相对于地板组件(13)摆转,其中,驱动设备(3)具有螺杆(30)、驱动马达(31)和与螺杆(30)作用连接的、能通过驱动马达(31)驱动的调节传动机构(32)。螺杆(30)能枢转地与地板组件(13)连接,并且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枢转地布置。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这种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地板组件、乘坐部分组件、能相对于地板组件且相对于乘坐部分组件枢转的枢转元件。驱动设备被设计成使得枢转元件相对于地板组件摆转来调设乘坐部分组件的乘坐高度,其中,驱动设备具有螺杆、驱动马达和与螺杆作用连接的、能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的调节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车辆座椅中,驱动设备与乘坐部分或导轨系统连接。在此,通过驱动设备例如驱动与齿段嵌接的从动小齿轮并以此方式将调节力施加至枢转元件。具体而言,从动小齿轮在齿段上滚动,枢转元件与另一枢转元件一起按照四连杆机构类型摆转,从而调节乘坐部分的乘坐高度。
例如,在根据EP 0 366 364 B1已知的车辆座椅中,小齿轮布置在乘坐部分的侧向部分上并且与一体式形成在摇臂上的齿段嵌接。为了调设车辆座椅的高度,小齿轮可以手动旋转,以便以此方式摆转配属的摇臂。附加地也可以通过将布置在摇臂上的小齿轮与导轨系统上的齿段嵌接来调节乘坐部分的倾斜度。
在根据US4,229,041已知的车辆座椅中,乘坐部分的座椅框架能枢转地支承在导轨系统上。布置在座椅框架上的小齿轮与布置在导轨系统上的齿段嵌接,并且可以为了达到调设乘坐部分的高度的目的而旋转以使座椅框架相对于导轨系统摆转。
根据FR 2503061已知一种车辆座椅,其中,乘坐部分能枢转地与导轨系统连接,可以通过与导轨系统上的齿段嵌接的小齿轮调设其倾斜度。
在将电动马达式驱动器用于高度调节装置的传统车辆座椅中,该驱动器例如布置在车辆座椅的面对车门的一侧上,其上提供足够的结构空间用于将驱动器接驳至乘坐部分或导轨系统。然而,如果驱动器布置在车辆座椅的朝向车辆中心的所谓通道侧上,则驱动器与乘坐部分或导轨系统的固定连接在某些情况下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在车辆座椅的该侧上可用的结构空间较少并且尤其是在乘坐部分或导轨系统的外侧上布置驱动器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例如应当在乘坐部分的通道侧布置用于接驳安全带的安全带接驳点,则将驱动器布置在通道侧是期望的。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座椅的通道侧在碰撞情况下承受较高的负载力,该负载力必须通过布置在通道侧的驱动设备支撑和导出。在这种情况下,对驱动设备(通过其使得所驱动的枢转元件以及进而乘坐部分整体保持就位)的刚度和抗碰撞性的要求很高,必须针对在碰撞情况下通过在通道侧的安全带接驳点导入乘坐部分的负载力来设计。
根据DE 101 07 695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的驱动机构,其中,螺杆利用一端部布置在呈导轨形式的地板组件侧的螺母上并且利用另一端部布置在乘坐部分侧的螺母上。螺杆可以通过驱动设备旋转,以便以此方式调设乘坐部分的高度。
在根据EP 2 337 704 B1已知的车辆座椅中,螺杆能枢转地布置在枢转元件的下端部上。驱动设备布置在乘坐部分上,其中,通过驱动设备的驱动马达驱动的螺杆可以在纵向方向上朝向调节传动机构运动,以便以此方式调设车辆座椅的乘坐高度。
该类型的另一车辆座椅例如根据US 2008/0179932 A1已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其中,驱动设备可以以较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安装,在此可以满足较高的刚度要求,也可以在调节乘坐部分组件来调设高度时实现有利的力变化曲线。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解决。
因而,螺杆能枢转地与地板组件连接,并且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地布置。
这基于在高度调节装置中设置螺杆驱动器类型的用于调节枢转元件的驱动设备。与螺杆作用连接的、能通过驱动设备的驱动马达驱动的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螺杆又能枢转地与地板组件连接,从而通过驱动调节传动机构促使螺杆的在调节传动机构与地板组件之间延伸的区段的长度变化,并且由此可以将用于摆转的调节力导入枢转元件。
得到结构方式简单的驱动设备,其还可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构造。由于调节传动机构(连同驱动马达一起)布置在枢转元件上,因而当枢转元件摆转时,调节传动机构与枢转元件一起运动。在此,通过调节传动机构相对于枢转元件的能枢转的支承来补偿枢转元件相对于地板组件的姿态变化。
调节传动机构可以能枢转地直接支承在枢转元件上。然而,调节传动机构也可以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地间接支承,例如支承在与枢转元件抗转动连接的、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的元件上。
基于驱动设备的空间需求相对较小,驱动设备尤其可以布置在车辆座椅的通道侧。这尤其实现了在乘坐部分组件上的安全带接驳点的区域内(尤其是当安全带接驳点布置在座椅部件组件的框架部分上以及因而在乘坐部分组件的座椅框架上时)的力的支撑。
乘坐部分组件通常通过多个枢转元件与地板组件连接,地板组件例如呈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的纵向调节装置的形式。例如可以在车辆座椅的每一侧,即,在车辆座椅的面对车门的门侧上以及在车辆座椅的指向车辆内部空间的所谓的通道侧上各布置一对枢转元件,它们与地板组件和乘坐部分组件一起相应构成四连杆机构。在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驱动设备例如可以布置在仅一个枢转元件上,其中,通过驱动配属的枢转元件,整体以四连杆对的类型调节枢转元件以及因而调节乘坐部分组件的乘坐高度。
驱动设备尤其可以布置在(参考车辆纵向方向)后枢转元件上,例如在配属于通道侧的后枢转元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枢转元件通过第一支承元件在第一支承部位处能枢转地与地板组件连接,并且螺杆通过第二支承元件在与第一支承部位保持间隔的第二支承部位处能枢转地与地板组件连接。由于螺杆通过调节传动机构与枢转元件作用连接,因而以此方式构成三连杆结构,使得通过相对于调节传动机构调节螺杆可以促使枢转元件相对于地板组件的枢转姿态发生变化。得到结构形式简单的驱动设备以及有利的向枢转元件的力导入。
在此,螺杆可以具有一端部,在该端部上成形有用于支承在地板组件上的支承部位。例如与调节传动机构的螺母处于螺纹嵌接的螺纹柄从该端部延伸出来。螺纹柄例如可以大约垂直于地板组件,大约沿车辆竖直方向延伸。例如,如果在乘坐部分组件的最低乘坐高度和最高乘坐高度之间调节枢转元件,螺杆可以在包括有车辆竖直方向的相对较小的角度范围内相对于地板组件调节。在调节时在通过螺杆有利支撑枢转元件情况下,得到有利的、至少大约均匀的力变化曲线。通过均匀的力变化曲线还得到有利的声学效果,尤其是不生成调制噪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地板组件具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能在第二导轨上移动地引导。在此,第二导轨例如固定在车辆地板上并因而相对于车身是位置固定的。相应地,第一导轨配属于乘坐部分组件并且可以为了乘坐部分组件的纵向调节而相对于第二导轨运动。为了与高度调节装置联接,枢转元件和螺杆分别能枢转地与第一导轨连接,从而在调节第一导轨时,枢转元件和螺杆连同第一导轨一起运动。
在此,枢转元件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铰接布置在第一导轨上。例如可以在第一导轨上布置呈支撑角件、框架组件等形式的附加部件,枢转元件能枢转地支承在其上。
代替第一导轨,调节组件也可以在地板侧的第二导轨上引导,不同于导轨的情况,其例如通过滑块在地板侧的第二导轨上引导。在此情况下,枢转元件例如能枢转地支承在调节组件上。
枢转元件例如可以支承在附加部件上,其与第一导轨的基座连接,例如与第一导轨的基座对接焊接。相应地,螺杆例如可以支承在从基座延伸出的支柱上。沿相当于车辆横向方向的横向方向,枢转元件和螺杆的支承部位在第一导轨上彼此保持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具有传动机构组件和撑托部分。传动机构组件布置在撑托部分上。在此撑托部分例如能枢转地与枢转元件连接。传动机构组件例如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元件(例如螺母)和与螺母作用连接的驱动元件(例如呈驱动蜗杆形式)形成,其中,传动机构组件可以围在例如由塑料制成的传动机构壳体内。传动机构组件例如通过撑托部分与枢转元件连接,其中,为此,撑托部分例如能枢转地支承在枢转元件上。
撑托部分可以能枢转地与用于能枢转地支承的枢转元件连接。附加或备选地,撑托部分也可以能枢转地支承在(例如通过横管)抗相对转动地与枢转元件连接的、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的元件上。
在此,撑托部分在枢转元件上的支承优选通过第三支承元件实施,撑托部分通过第三支承元件铰接地与枢转元件连接。
撑托部分例如可以构成笼架类型的部件,其至少区段式围住传动机构组件。撑托部分可以具有第一面区段和第二面区段,传动机构组件容纳在它们之间。在此,面区段例如可以分别面式地横向于螺杆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从而传动机构组件通过面区段沿纵向延伸方向相对于螺杆支撑。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撑托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壁区段,其将第一面区段和第二面区段彼此连接起来并且为此在第一面区段和第二面区段之间延伸。例如可以设置多个壁区段,它们将面区段的不同棱边彼此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用于容纳传动机构组件的笼架。
在此,第一面区段和第二面区段例如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例如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MAG焊接或其他焊接工艺彼此连接。
撑托部分例如可以被设计成由钢制成的金属部件,例如制成为冲压弯曲件。在此,壁区段例如可以与其中一个面区段一件式成形。另一面区段例如可以通过焊接与用于构成完整撑托部分的壁区段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枢转元件具有开口,撑托部分伸入该开口中并且当枢转元件摆转时,撑托部分能在开口中运动。通过伸入开口中,撑托部分可以(附加)相对于枢转元件支撑,其方式是:撑托部分例如可以与枢转元件的限定开口的边界区段贴合。
在此可以想到,撑托元件在正常运行时与边界区段贴合并且因而支撑在边界区段上。然而也可以想到,仅在异常负载情况下例如在碰撞情况,当枢转元件变形时撑托元件与边界区段的其中一个或两个贴合,以便以此方式实现撑托部分与枢转元件之间的附加支撑。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枢转元件具有侧绕区段,其在背离如下支承部位的一侧限定开口,在该支承部位处,撑托部分能枢转地支承在枢转元件上。因而,侧绕区段在背离支承部位的一侧侧绕撑托部分。开口优选完全封闭。通过侧绕区段使得枢转元件足够稳定,其中,尤其在碰撞情况下通过侧绕区段也可以实现撑托元件相对于枢转元件的附加支撑。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高度调节装置具有相对于枢转元件位置固定地布置在螺杆的背离枢转元件的一侧上的支撑元件,其用于相对于枢转元件支撑调节传动机构。支撑元件例如可以与枢转元件连接,其中,支撑元件的至少一个区段在螺杆的背离枢转元件的一侧上延伸,以便以此方式使得调节传动机构相对于枢转元件附加支撑。
然而支撑元件例如也可以与横管连接,其能摆转地与乘坐部分组件连接并且承载枢转元件。横管沿横向方向例如在乘坐部分组件的侧向的框架部分之间延伸。在此,支撑元件优选沿横向方向与枢转元件保持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撑元件具有能被带到与调节传动机构贴合的、用于相对于枢转元件支撑调节传动机构的撑托端部。
通过撑托端部在调节传动机构上的贴合可以在较高负载例如在碰撞情况下实现在调节传动机构上的支撑。在此可以规定,在正常使用位置中,即,在正常负载状态下(例如在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车辆乘员就坐于车辆座椅上),撑托端部例如不与调节传动机构贴合。然而,在异常负载状态时,例如在碰撞情况下,支撑元件可以与调节传动机构贴合,从而通过贴合调节传动机构的撑托端部,调节传动机构附加支撑在螺杆的背离枢转元件的一侧上并且通过其固定乘坐部分组件,尤其是不会被不受控地相对于地板组件调节。
支撑元件可以如下设计,即,当调节传动机构支撑时其可以有针对性地吸收能量。支撑元件尤其可以被设计成所谓的变形元件,其在负载时按照规定方式变形并且因而可以容纳和吸收负载能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具有与螺杆处于螺纹嵌接的螺母和能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的、与螺母作用连接的驱动元件。螺母和驱动元件例如可以构成传动机构组件并且例如可以被围在传动机构壳体内,其又布置在撑托部分内或其上。通过螺母被驱动元件(例如呈具有蜗杆齿部的驱动蜗杆形式,其与螺母的外齿部处于螺纹嵌接)驱动,与螺杆处于螺纹嵌接的螺母旋转,由此在螺杆上滚动,从而螺杆纵向沿其纵向延伸方向相对于调节传动机构调节,并且因而在调节传动机构与螺杆的能枢转地支承在地板组件上的端部之间延伸的区段的长度发生变化,由此将调节力导入枢转元件中用以摆转。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螺杆能围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地板组件枢转,并且调节传动机构能围绕第二枢转轴线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在此,螺杆例如通过支承元件能枢转地支承在地板组件上,例如导轨或与导轨连接的附加部件上。在这里,调节传动机构可以能枢转地间接或直接与枢转元件连接,例如其方式是:调节传动机构通过支承元件支承在枢转元件上或者在抗相对转动地与枢转元件连接的、例如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的元件上。
在此,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二枢转轴线优选彼此平行延伸。
螺杆优选沿第一枢转轴线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从而螺杆在枢转元件的侧向延伸,因而螺杆和枢转元件能在彼此平行延伸的、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线且相对于第二枢转轴线横向错开的不同平面内枢转。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地支承在沿第一枢转轴线与螺杆横向错开的支承部位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此,调节传动机构在一侧相对于枢转元件支承,例如通过(唯一的)支承元件直接支承在枢转元件上,或者相对于枢转元件间接支承在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的、抗相对转动地与枢转元件连接的元件上。为了一侧支承,支承部位沿第一枢转轴线(通过第一枢转轴线,螺杆能枢转地支承)与螺杆横向错开,从而实施调节传动机构的支承与螺杆的纵向延伸轴线横向错开。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也可以在两侧通过两个支承部位支承,它们沿第一枢转轴线彼此横向错开。在此,通过第一支承部位可以实施在枢转元件上的直接支承,而通过沿第一枢转轴线与第一支承部位横向错开的第二支承部位实施在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的、但例如通过横管抗相对转动地与枢转元件连接的元件上的支承。
根据另一方面,车辆组件的调节装置具有第一组件、第二组件、能相对于第一组件且相对于第二组件枢转的枢转元件和驱动设备。驱动设备被设计成用于使得枢转元件相对于第一组件摆转以调节车辆组件,其中,驱动设备具有螺杆、驱动马达和与螺杆作用连接的、能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的调节传动机构。在此规定,螺杆能枢转地与第一组件连接,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地布置,其中,螺杆能围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第一组件枢转,并且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地支承在支承部位处,支承部位沿第一枢转轴线与螺杆横向错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能围绕第二枢转轴线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其中,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二枢转轴线彼此平行延伸。枢转元件能围绕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第一组件枢转,其中,所有枢转轴线彼此平行延伸。也得到三连杆类型的布置方案,在其中,螺杆和枢转元件能枢转地与第一组件连接并且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
调节传动机构尤其可以在一侧通过支承部位相对于枢转元件支承。在此,支承部位可以直接布置在枢转元件上或者布置在沿第一枢转轴线与枢转元件横向错开的、但抗相对转动地与枢转元件连接的元件上。得到一种布置方案,在其中,调节传动机构能相对于枢转元件枢转地支承在与螺杆横向错开的支承部位处。得到一种简单、节省空间的布置方案,其具有调节传动机构相对于枢转元件的有效的枢转支承。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也可以在两侧支承,即,在螺杆的第一侧的第一支承部位处和螺杆的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的第二支承部位处支承。在此,这些支承部位沿第一枢转轴线彼此横向错开,从而调节传动机构支承在两个支承部位处,使得螺杆在两个支承部位之间延伸穿过。得到调节传动机构的有利的两侧支撑。
这种类型的调节装置尤其被设计成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所述类型的调节装置原则上可以设计用于调节车辆座椅上的或者车内另一组件上的完全不同的车辆组件。
附图说明
以下应当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基于本发明的思想。
图中:
图1示出具有高度调节装置和呈纵向调节装置形式的地板组件的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2示出车辆座椅的乘坐部分组件的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2的布置方案的俯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2的布置方案的局部放大图,示出枢转元件上的驱动设备,该枢转元件用于连接乘坐部分组件和呈纵向调节装置形式的地板组件;
图5示出枢转元件上的驱动设备的侧视图;
图6沿根据图5的线D-D示出驱动设备的剖面图;
图7示出驱动设备的独立视图;
图8沿对应于根据图5的线D-D的剖切线示出根据图7的布置方案的剖面图;
图9示出驱动设备的立体图;
图10示出驱动设备的另一立体图;
图11示出驱动设备的传动机构组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驱动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3示出根据图12的布置方案的侧视图;和
图14示出驱动设备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案
图1示出车辆座椅1,其例如可以布置成前排座椅或在车辆内的第二或第三排座椅内的后排座椅。车辆座椅1具有乘坐部分组件10,在其上能调节斜度地布置靠背部分11并且其通过高度调节装置12与地板组件13连接,地板组件呈用于沿纵向方向X纵向调节车辆座椅1的纵向调节装置的形式。
如根据图1与图2和图3的结合可以看到,纵向调节装置13通常具有两对导轨130A、131A、130B、131B,它们分别布置在乘坐部分组件10的一侧上并且沿横向方向Y彼此保持间隔。在此,下导轨131A、131B与车辆地板2固定连接。相反,上导轨130A、130B与枢转元件120A、121A、120B、121B联接,通过它们连接地板组件13与乘坐部分组件10。
枢转元件120A、121A、120B、121B连同上导轨130A、130B和乘坐部分组件10的侧向的框架部分100A、100B构成两对四连杆机构。为此,枢转元件120A、121A、120B、121B分别利用一端部能枢转地连接在分别配属的上导轨130A、130B上以及利用另一端部与能枢转地在乘坐部分组件10的框架部分100A、100B之间延伸的横管102连接,使得通过枢转元件120A、121A、120B、121B的摆转可以沿高度方向Z改变乘坐部分组件10的高度位置。
乘坐部分组件10的框架部分100A、100B通过横管102在后端部彼此连接。横管102能枢转地支承在框架部分100A、100B上并且承载配属的后枢转元件121A、121B。
在前部区域内,座椅槽101布置在框架部分100A、100B上用于构成乘坐部分组件10的乘坐面。
在所示实施例中,驱动设备3在导轨对130A、131A那侧上被布置在后枢转元件121A上,如其根据图2和3结合图4可以看到。驱动设备3被设计成螺杆驱动设备,并且用于将调节力导入枢转元件121A,从而通过枢转元件121A的摆转使得枢转元件120A、121A、120B、121B整体摆转,由此可以调设乘坐部分组件10的高度位置。
在已调设的乘坐高度处,乘坐部分组件10通过驱动设备3保持枢转元件121A就位。驱动设备3为此可如下加负载地设计,即,能够吸收和导出作用于乘坐部分组件10的力。
现在参考图4至图10,驱动设备3具有螺杆30,其利用端部300通过支承元件301与配属的导轨130A能枢转地连接。导轨130A具有基座134和从基座134延伸出的侧向的支柱135、136,如尤其是根据图6可以看到。用于在导轨130A上能枢转地支承螺杆30的支承元件301与内支柱135连接。
如根据图5可以看到,枢转元件121A与附加部件132联接,附加部件与导轨130A的基座134连接,并且枢转元件通过支承元件133能枢转地支承在附加部件132上并且通过其支承在导轨130A上。用于支承枢转元件121A和螺杆30的支承元件133、301沿纵向方向X且也沿高度方向Z彼此保持间隔,其中,附加地沿横向方向Y在支承螺杆30和枢转元件121A的支承部位之间存在错开,这尤其根据图6和图8可见。
利用螺纹在其上成形的螺纹柄302,螺杆30从端部300大致竖直延伸出。调节传动机构32的传动机构组件322与螺杆30处于作用连接,使得通过驱动传动机构组件322,调节传动机构32能纵向沿相对于螺杆30的纵向延伸方向L调节,以便以此方式改变调节传动机构32和螺杆30的能枢转地支承在导轨130A上的端部300之间的长度,由此将调节力导入枢转元件121A。
如图11示意示出,传动机构组件322具有螺母321和呈驱动蜗杆形式的驱动元件320,其通过蜗杆齿部与螺母321的外齿部嵌接。驱动元件320通过驱动马达31驱动,从而螺母321可以通过驱动马达31被置于旋转运动。螺母321通过内螺纹与螺杆30的外螺纹螺纹嵌接,使得通过旋转螺母321在螺杆30上滚动并且由此纵向沿相对于螺杆30的纵向方向L调节。
传动机构组件322具有传动机构壳体323,传动机构组件322的运动学部件(即,螺母321和驱动蜗杆320)被围在其内。
传动机构组件322容纳在呈笼架形式的撑托部分34上,其具有面区段340、341,它们分别横向于螺杆30的纵向延伸方向L延伸。壁区段342、343在面区段340、341之间延伸,这些壁区段将面区段340、341彼此连接起来。
在此,壁区段342、343例如通过弯曲与面区段341一体式成形并且例如分别通过焊接连接与面区段340连接。
连接元件35固定布置在面区段340上,连接元件通过支承元件350能枢转地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连接元件35按照支撑角件类型设计并且具有基座351和从基座351延伸出的支柱352(尤其参见图10)。基座351是平坦的且平行于枢转元件121A延伸以及与将调节传动机构32枢转地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的支承元件350连接。相对地,支柱352在螺杆30两侧延伸并且与撑托部分34建立连接。
调节传动机构32通过撑托部分34和连接元件35能枢转地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当调节运动时(其中,螺杆30的在调节传动机构32和端部300之间延伸的部分的长度发生变化),因而可以使得调节传动机构32在枢转元件121A上摆转,以便以此方式补偿枢转元件121A相对于地板组件13的姿态变化。
驱动马达31通过调节传动机构32与撑托部分34连接并且因而能枢转地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因而,在枢转元件121A的调节运动中,驱动马达31和调节传动机构32连同枢转元件121A共同运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撑托部分34位于枢转元件121A的开口122内,例如尤其根据图7可见。在此,面区段340面对限定开口122的上边界区段123,与此同时,面区段341面对下边界区段124。在调节运动中,撑托部分34在开口122内运动。
通过边界区段123、124可以实现撑托部分34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的(附加)支撑,其中,例如可以规定,撑托部分34利用其面区段340、341在正常使用位置中与边界区段123、124不贴合,因而在调节运动中不会因为磨削而产生不期望的噪音。在异常负载状态下,例如在碰撞情况下,然而撑托部分34可以与边界区段123、124的其中之一或两个贴合,以便以此方式支撑该撑托部分34并且通过其将调节传动机构32支撑在枢转元件121A上。
在撑托部分34之下,枢转元件121A形成侧绕区段125,其在面区段341的一侧上侧绕撑托部分34。因而开口122完全封闭。通过侧绕区段125可以提供撑托部分34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的防碰撞支撑,其中,枢转元件121A在碰撞情况下例如在侧绕区段195区域内变形,因而枢转元件121A可以与撑托部分34以支撑方式贴合。
枢转元件121A布置在能枢转地布置在框架部分100A、100B之间的横管102上并且为此与横管102固定连接,从而在枢转元件121A摆转时,横管102相对于框架部分100A、100B摆转。如根据图4的放大视图可见,在此在横管102上还附加布置支撑元件33,其用于将调节传动机构32相对于横管102且因而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支撑在螺杆30的背离枢转元件121A的一侧上。
如根据图5可见,支撑元件33构成连接区段330,其与横管102固定连接。撑托端部331背离横管102并且为此与撑托部分34的上面区段340贴合,以便以此方式实现调节传动机构32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的(附加)支撑。
如根据图8可见,可以规定,撑托端部331在正常使用位置中具有相对于撑托部分34的面区段240的间距A。在异常负载状态下,例如在碰撞情况下,然而撑托部分331可以与面区段340贴合,以便以此方式实现调节传动机构32的支撑。因而,调节传动机构32在螺杆30两侧一方面通过枢转元件121A支撑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支撑元件33支撑,因而防碰撞地保持横管102就位。
在前述实施例中,调节传动机构32通过与撑托部分34连接的连接元件35在一侧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在此,螺杆30围绕枢转轴线D1支承在导轨130A上,枢转元件121A围绕枢转轴线D2支承在导轨130A上,连接元件35通过支承元件350围绕配属的枢转轴线D3(直接)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枢转轴线D1、D2、D3彼此平行延伸,例如在图7中绘出的那样,从而得到三连杆类型的布置方案。
螺杆30沿配属的枢转轴线D1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横向错开。因而,枢转元件121A和螺杆30能在彼此平行的、沿枢转轴线D1、D2、D3彼此横向错开的平面内枢转,从而螺杆30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侧向错开地延伸并且能与枢转元件121A横向错开地调节。
在此,通过支承元件350在枢转元件121A上形成的支承部位相对于螺杆30沿枢转轴线D1横向错开。通过一侧支承得到节约空间的实施方案,其中,在异常负载状态下,尤其是在碰撞情况下,通过支撑元件33可以提供附加支撑。
在图12和图13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围在撑托部分34内的调节传动机构32通过连接元件35不是直接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而是通过连接元件35的基座353和布置在其上的支承元件354支承在与枢转元件121A横向错开的支撑元件33上。又得到调节传动机构32不是直接地在一侧支承在枢转元件121A上,而是在一侧支承在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横向错开、通过横管102抗转动地与枢转元件121A连接的支撑元件33上。
如根据图13可见,在该实施例中,在异常负载状态下,尤其是在碰撞情况下,通过枢转元件121A提供附加支撑。枢转元件121A为此构成支撑区段126,其限定变形开口127并且通过变形开口127从枢转元件121A的面式延伸的其他区段切削出来。
枢转元件121A通过支撑区段126提供在异常负载状态下的调节传动机构32的支撑,其方式是:撑托部分34可以与支撑区段126贴合。在此,支撑区段126可以按照变形元件类型变形,从而可以在支撑区段126处容纳和吸收负载能量。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支撑区段126优选与撑托部分34保持间隔,从而支撑区段126和撑托部分34之间不存在贴合。
在图14所示的又一实施例中,调节传动机构32在两侧通过两个支承部位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支承,其方式是:连接元件35通过第一支承元件350在第一基座351上能枢转地与枢转元件121A连接,并且通过第二支承元件354在第二基座353上能枢转地与支撑元件33连接,因而在螺杆30两侧实现调节传动机构32的支承。在此,通过支承元件350、354提供的支承部位沿枢转轴线D3彼此横向错开并且布置在螺杆30的不同侧上。在运行中得到有利的、对称的力吸收和支撑。
除了调节传动机构32相对于枢转元件121A的支承之外,根据图12、13和图14的实施例与结合图4至图10所述的实施例功能相同,从而也应当参引前述说明。
本发明所基于的思想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还可以其他方式实现。
在车辆座椅上,高度调节装置的(唯一)枢转元件可以通过所述类型的配属的驱动设备驱动。然而也可以想到,多于一个枢转元件分别通过配属的驱动设备驱动。
所述类型的车辆座椅可以实现为车辆内的前排座椅,然而也可以将车辆座椅设计为在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辆座椅
10 乘坐部分组件
100A、100B 框架部分
101 座椅槽
102 横管
11 靠背部分组件
12 高度调节装置
120A、120B 枢转元件(摇臂)
121A、121B 枢转元件(摇臂)
122 开口
123、124 边界区段
125 侧绕区段
126 支撑区段
127 变形开口
13 地板组件(纵向调节装置)
130A、130B 导轨
131A、131B 导轨
132 附加部件
133 支承栓
134 基座
135、136 支柱
2 车辆地板
3 调节驱动设备
30 螺杆
300 端部
301 支承元件
302 螺纹柄
31 驱动马达
32 调节传动机构
320 驱动元件(驱动蜗杆)
321 螺母
322 传动机构组件
323 传动机构壳体
33 支撑元件
330 连接区段
331 撑托端部
34 撑托部分(传动机构架)
340 面区段
341 面区段
342、343 壁区段
35 连接元件
350 支承元件
351 基座
352 支柱
353 基座
354 支承元件
A 间距
D1、D2、D3 枢转轴线
L 纵向延伸方向
X 纵向方向
Y 横向方向
Z 高度方向

Claims (26)

1.车辆座椅(1)的高度调节装置(12),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具有:
地板组件(13),
乘坐部分组件(10),
枢转元件(121A),所述枢转元件能相对于所述地板组件(13)且相对于所述乘坐部分组件(10)枢转,和
驱动设备(3),所述驱动设备被构造成为了调设所述乘坐部分组件(10)的乘坐高度而使所述枢转元件(121A)相对于所述地板组件(13)摆转,其中,所述驱动设备(3)具有螺杆(30)、驱动马达(31)和与所述螺杆(30)作用连接的、能通过所述驱动马达(31)驱动的调节传动机构(32),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能枢转地与所述地板组件(13)连接,并且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枢转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通过第一支承元件(133)在第一支承部位处能枢转地与所述地板组件(13)连接,并且所述螺杆(30)通过第二支承元件(301)在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位保持间隔的第二支承部位处能枢转地与所述地板组件(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具有端部(300)和从所述端部(300)延伸出的螺纹柄(302),其中,所述端部(300)能枢转地与所述地板组件(13)连接,并且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与所述螺纹柄(302)作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组件(13)具有第一导轨(130A、130B)和第二导轨(131A、131B),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30A、130B)能在所述第二导轨(131A、131B)上移动地引导,并且所述枢转元件(121A)和所述螺杆(30)分别能枢转地与所述第一导轨(130A、130B)连接。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具有传动机构组件(322)和撑托部分(34),所述传动机构组件(322)布置在所述撑托部分上并且所述撑托部分能枢转地与所述枢转元件(121A)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托部分(34)通过第三支承元件(350)能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枢转元件(121A)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托部分(34)具有第一面区段(340)和第二面区段(341),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组件(322)容纳在所述第一面区段(340)和所述第二面区段(3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区段(340)和所述第二面区段(341)分别横向于所述螺杆(30)纵向延伸的那个纵向延伸方向(L)取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托部分(34)具有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一面区段(340)和所述第二面区段(341)彼此连接起来的壁区段(342、343)。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具有开口(122),所述撑托部分(34)伸入所述开口中并且当所述枢转元件(121A)摆转时,所述撑托部分(34)能在所述开口中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具有侧绕区段(125),所述侧绕区段在背离使所述撑托部分(34)能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枢转元件(121A)上的支承部位的一侧限定所述开口(122)。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螺杆(30)的背离所述枢转元件(121)的一侧上的支撑元件(33),所述支撑元件用于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支撑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与能相对于所述乘坐部分组件(10)枢转的、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横管(102)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元件(33)与所述横管(102)连接并且沿所述横向方向(Y)与所述枢转元件(121)保持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33)具有能被带到贴合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的、用于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支撑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的撑托端部(33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在正常使用位置中,所述撑托端部(331)不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贴合,其中,所述支撑元件(33)被构造成在相对于正常使用位置负载提高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撑托端部(331)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贴合。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具有与所述螺杆(30)处于螺纹嵌接的螺母(321)和能通过所述驱动马达(31)驱动的、与所述螺母(321)作用连接的驱动元件(320)。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能围绕第一枢转轴线(D1)相对于所述地板组件(13)枢转,并且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围绕第二枢转轴线(D3)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枢转,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线(D3)彼此平行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与所述枢转元件(121A)横向错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枢转地支承在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与所述螺杆(32)横向错开的支承部位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位布置在所述枢转元件(121A)上或者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横向错开的元件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枢转地支承在两个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彼此横向错开的支承部位处,其中,两个支承部位中的第一支承部位布置在所述螺杆(30)的第一侧上,并且其中的第二支承部位布置在所述螺杆(30)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上。
22.车辆组件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具有:
第一组件,
第二组件,
枢转元件(121A),所述枢转元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组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组件枢转,和
驱动设备(3),所述驱动设备被构造成为了调节所述车辆组件而使所述枢转元件(121A)相对于所述第一组件摆转,其中,所述驱动设备(3)具有螺杆(30)、驱动马达(31)和与所述螺杆(30)作用连接的、能通过所述驱动马达(31)驱动的调节传动机构(32),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能枢转地与所述第一组件连接,并且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枢转地布置,其中,所述螺杆(30)能围绕第一枢转轴线(D1)相对于所述第一组件枢转,并且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枢转地支承在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与所述螺杆(32)横向错开的支承部位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围绕第二枢转轴线(D3)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枢转,并且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线(D3)彼此平行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位布置在所述枢转元件(121A)上或者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A)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横向错开的元件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传动机构(32)能相对于所述枢转元件(121)枢转地支承在两个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D1)彼此横向错开的支承部位处,其中,两个支承部位中的第一支承部位布置在所述螺杆(30)的第一侧上,并且其中的第二支承部位布置在所述螺杆(30)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是车辆座椅(1)的高度调节装置。
CN202280032603.2A 2021-05-04 2022-05-02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72419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4486.7A DE102021204486A1 (de) 2021-05-04 2021-05-04 Höhenverstelleinrichtung eines fahrzeugsitzes
DE102021204486.7 2021-05-04
PCT/EP2022/061653 WO2022233761A1 (de) 2021-05-04 2022-05-02 Höhenverstelleinrichtung eines fahrzeugsitz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1963A true CN117241963A (zh) 2023-12-15

Family

ID=8185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2603.2A Pending CN117241963A (zh) 2021-05-04 2022-05-02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0275A1 (zh)
EP (1) EP4334168A1 (zh)
KR (1) KR20240004971A (zh)
CN (1) CN117241963A (zh)
DE (2) DE102021204486A1 (zh)
WO (1) WO20222337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02616C2 (de) 1978-01-21 1982-06-09 Keip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 Co Kg, 5630 Remscheid Verankerung für Gurtschlösser von in Fahrzeugen angeordneten Sicherheitsgurten
FR2503061B1 (fr) 1981-04-07 1986-01-24 Tubauto Dispositif permettant le reglage vertical de la partie avant d'une assise de siege de vehicule
GB2224198A (en) 1988-10-26 1990-05-02 Ford Motor Co Seat positioning mechanism
FR2810000B1 (fr) 2000-06-09 2004-05-28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presentant une assise reglable en hauteur
DE10107695A1 (de) 2001-02-19 2002-09-05 Brose Fahrzeugteile Kraft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eine Sitzhöhenverstellung aufweisend
DE202004006273U1 (de) 2004-04-21 2005-09-01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erstell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fahrzeugsitz
DE202006001256U1 (de) 2006-01-25 2007-06-0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Anordnung zur Erfassung sowie Anordnung zur Auswertung einer auf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einwirkenden Belastung
DE102007049864B4 (de) 2007-01-31 2017-08-03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Sitzgestel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einem Sitzträger, der zwei Seitenteile hat
PL2337704T3 (pl) 2008-08-19 2014-08-29 Hammerstein Gmbh C Rob Podstawa fotela pojazdu z dwiema parami szyn, wahaczami i nośnikiem fotela
DE102010003188A1 (de) 2010-03-24 2011-09-29 Robert Bosch Gmbh Spindelantrieb,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12106196B3 (de) 2012-07-10 2014-05-15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Verstellantrieb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DE102016219683B4 (de) 2016-07-29 2018-06-07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Spindelantrieb
DE102016217405B3 (de) 2016-09-13 2018-01-18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Energieabsorb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linear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mit einem energieabsorber
DE102016015170A1 (de) 2016-12-20 2018-06-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sitz-Sitzverstel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04971A (ko) 2024-01-11
US20240140275A1 (en) 2024-05-02
DE202022002869U1 (de) 2023-10-18
EP4334168A1 (de) 2024-03-13
DE102021204486A1 (de) 2022-11-10
WO2022233761A1 (de)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6344B2 (ja) シートアジャスタ用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デバイス
CN1640714B (zh) 车辆用座
US8113588B2 (en) Base frame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having two rail pairs, rockers and a seat support
CN102216117A (zh) 车辆座椅特别是商用车辆座椅
CZ306157B6 (cs) Autosedačka se zařízením výškového nastavování
US8764111B2 (en)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DE102020106821B4 (de) Sitzträgerstruktu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CA2706460C (en) Manual retracting head restraint
US6398307B1 (en) Vehicle seat
US20060103211A1 (en) Seat assembly with inner seat back movable with a seat cushion
CN113950430B (zh) 纵向调节器和车辆座椅
WO1997046411A1 (e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with center horizontal drive screw actuation
US7255395B2 (en) Seat assembly with movable inner seat back
US11390196B2 (en) Vehicle seat with inclinable seat cushion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the rear place
CN117241963A (zh) 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US6264158B1 (en) Structural support for seat track assembly
US5730411A (en) Anti-rotational link for rearward impact loading o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CN114585536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器及车辆座椅
CN104245412B (zh) 适于座椅的纵向调节机构、适于调节椅座部分倾斜度的机构以及车辆座椅
JP2006192986A (ja) 車両用リフタ付きシート構造
KR101945797B1 (ko) 파워 헤드레스팅 장치
US6056257A (en) Seat adjuster for a vehicle
EP1762423A2 (d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itz
US6371431B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lengthwise adjustable vehicle seat
JP729280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