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4489A -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4489A
CN117224489A CN202210641122.3A CN202210641122A CN117224489A CN 117224489 A CN117224489 A CN 117224489A CN 202210641122 A CN202210641122 A CN 202210641122A CN 117224489 A CN117224489 A CN 117224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oil composition
essential oil
volatile oil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11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存诏
赖绪明
赖秉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Tian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Tian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Tian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Tian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11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4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4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包括:至少一主颗粒,各该主颗粒包括一核层及至少一保护层,该核层包括至少一植物挥发油,该至少一保护层包覆该核层且包括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及至少一界面活性剂;及一载体,该至少一主颗粒分散于该载体中。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混合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于一水相溶液中,形成一分散溶液;(2)混合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于该分散溶液中,使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包覆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形成至少一中间颗粒;(3)加入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以附接于该至少一中间颗粒,形成该至少一主颗粒;及(4)加入该载体并使该至少一主颗粒分散于该载体中。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抗氧化效果。

Description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植物挥发油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挥发油又称为精油,一般自植物的各部位以蒸气蒸馏、压榨、溶剂提去等方式萃取而得的液体,依据来源不同而可提供多样化的使用效果。举例来说,肉桂油取自肉桂树皮,其含有80%以上的肉桂醛(Cinnamaldehyde,又称为桂皮醛),其为一种黄色黏稠状液体,可作为食用香料、除虫剂及抗菌剂等,且具有抗氧化、抗发炎及降尿酸等功效;又以当归油为例,其取自当归根部,具有补血活血、美化肤色及改善落发等功效。
习知的挥发油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于加工制造时多需使用有机溶剂助溶,因而存在有机溶剂无法完全去除、应用范围有限、不利于保存等问题。此外,习知的包覆技术存在操作步骤繁复、稳定性不佳、影响挥发油的抗氧化效果等问题,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抗氧化效果,且具有高经济性、储存期限长等优势,可进行大规模、重复性的制造,并显示出具有高载量效率的额外功效。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可作为部分或全身性释放吸收使用;其在释放使用前是稳定的,避免了降解、酸味、pH值变化等所造成的质变现象;而在主成分释放阶段仍能快速进行释放、渗透、被吸收。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可为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组合物;其中优选为半固态或固态组合物,最优选为固态组合物。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在使用或制备上,避免了习知添加赋形剂后会产生赋形剂交互作用,降低了令人不悦的口味或气味,并保障了各种施用形式的释放效率及释放率,可利用在各种不同型态的产品上。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包括:至少一主颗粒,各该主颗粒包括一核层及至少一保护层,该核层包括至少一植物挥发油,该至少一保护层包覆该核层且包括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及至少一界面活性剂;及一载体,该至少一主颗粒分散于该载体中。各该主颗粒为奈米颗粒,各该主颗粒的粒径优选为30-500奈米,最优选为不大于150奈米。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可包含一或多种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挥发油。该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可包括但不限于肉桂醛、丁香油酚、藁本内酯及萜品烯-4-醇至少其中一者。本发明的所选用的植物油包括但不限于肉桂精油、丁香油、当归油及茶树精油至少其中一者。该植物挥发油占固体化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约1%至约35%的范围内,优选为占约10%至约3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占约14%至约31%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植物油组合物含有在室温下呈现固体的脂质,优选为在35℃下呈现固体的脂质,更优选为仅使用一种在35℃下呈现固体的单一脂质。该单一脂质优选为一磷脂类材料。该磷脂可为天然磷脂,例如:大豆卵磷脂、鸡蛋卵磷脂、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鞘磷脂、双磷脂酸磷脂等;亦可为合成磷脂,例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肉荳蔻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及卵磷脂酰胆碱等,以及氢化或部分氢化的卵磷脂和磷脂。该磷脂亦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磷脂。
本发明是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含有一或多种界面活性剂,优选仅含有一种界面活性剂。该界面活性剂可为阳离子界面活性剂、阴离子界面活性剂、两性离子界面活性剂或非离子性界面活性剂。其中优选为非离子性界面活性剂。
本发明可选用的界面活性剂表现出范围为约12至约17的HLB值。本领域中已知HLB值用于根据界面活性剂的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之间的平衡对界面活性剂进行分级,界面活性剂的HLB值越高越亲水,HLB值越低则亲水性越差。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一种具有范围从约12至约17的HLB值的单一界面活性剂,亦可以使用高HLB界面活性剂和低HLB界面活性剂的组合;此类混合的界面活性剂以一定比例存在,使得界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保持显示出约12至约17的最终HLB值。该界面活性剂包括但不局限于水溶性维生素E类、聚乙二醇、聚山梨糖醇酯、泊洛沙姆、油酰聚氧甘油酯、亚油酯酰聚氧甘油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辛酰己酰聚氧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聚氧乙烯烷醚、脂肪酸山梨糖酯、单油酸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中链三酸甘油脂、聚油酸甘油酯、月桂基聚氧甘油酯、硬脂酰基聚氧甘油酯、丙烯乙二醇癸酸二辛酯、丙烯乙二醇月桂酸酯、丙烯乙二醇单月桂酸酯、丙烯乙二醇辛酸酯、及丙烯乙二醇单辛酸酯等中之一或其组合。最优选为本发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选用聚山梨糖醇酯类作为界面活性剂系统。在一特定具体实施例中,该界面活性剂占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约2%至约30%;优选为约2%至约18%。
本发明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为一干燥的固体组合物。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含水量不超过约6%,更佳者不超过约3%。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可采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鼓式干燥机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优选为冷冻干燥法。
本发明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更进一步可选择性地含有一种或多种生理上可接受的风味剂,该风味剂可包括天然调味剂、人造调味剂或其组合,可选择的风味可以依据相应的该植物挥发油选择。
本发明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更进一步可选择地含有一种或多种生理上可接受的掩味剂。该掩味剂可包括但不限于三氯蔗糖、蔗糖、糖精或其盐、果糖、右旋糖、玉米糖浆、阿斯巴甜、安赛蜜、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甘草酸铵、索马甜、纽甜、甘露糖醇、薄荷醇、桉树油樟脑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含防腐剂、抗氧化剂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仍能保持长时间维持稳定性组合物态样的功效。然而,出于延长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可以通过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来加强。本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应当能理解,进一步将组合物添加抗氧化剂,以达到更长的保存期限,并不会与本发明相违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挥发油的生物可利用度的组合物。更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更有效发挥植物挥发油该有的使用功效的组合物。或者,在使用上,相较于非组合物的植物挥发油或非本发明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在发挥相同功效上,本发明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所需使用的植物挥发油含量更低。又,本发明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可以更为便利的、精确的计算出含量或实际使用量,不论在单独、添加、或组合其他成分使用上能精确的计量和进行标准化的配制。
如有必要,本发明亦可利用生物上可接受的pH调节剂来进一步调整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至所需的pH值,该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盐酸和/或氢氧化钠。还可以为缓冲组合成分,其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硫酸氢钠硼酸盐缓冲剂、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剂、磷酸盐如磷酸二钠或磷酸一钠、正磷酸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氨丁三醇或等效的缓冲剂等加入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中调整pH值。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于干燥固化前为一黏稠状的胶体,其具有黏度范围界于2000cps至100000cps,优选为5000cps至50000cps。
本发明为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进一步含有一种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无毒载体,其可为单一或组合。该载体与该植物挥发油的比例为可选自1~5:1的比例范围内,优选为3:1的比例范围。该载体可包含环糊精、麦芽糊精、纤维素、水凝胶、硅水胶、淀粉、乳糖、蔗糖、山梨糖醇、二氧化硅、滑石、硬脂酸和磷酸二钙等或其组合。优选为相对于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整体重量上使用含量较少的载体;其中优选为在水相环境中不易溶解的载体;其中优选为在该载体和该至少一主颗粒混合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仍能吸附或包裹该至少一主颗粒的载体,使该至少一主颗粒不会在该平衡状态时脱离该载体。于干燥固化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中,该载体的含量占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约15%至约70%的范围内,优选在约35%至约6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约40%至约55%的范围内。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混合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于一水相溶液中,形成一分散溶液;(2)混合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于该分散溶液中,使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包覆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形成至少一中间颗粒;(3)加入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以附接于该至少一中间颗粒,形成该至少一主颗粒;及(4)加入该载体并使该至少一主颗粒分散于该载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制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制程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对大鼠尿酸值的影响的长条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说明书所叙述的所有技术性及科学术语,除非另外有所定义,皆隶属于该所属领域内具有通常技术人员可共同了解的意义。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本发明的术语“一”、“一个”、“该”,非以单数型式的引述,非意欲表示“有且仅一个”,亦非表示任何次序或重要性,除非有特明声明,则应是表达“一个、至少一个、或多个”的存在。
本发明的术语“约”及一般的使用范围(无论是否受术语约限定)皆意指所包含的数值并非限于本说明书所阐述的确切数值,且意指实质上在所引用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范围。如本文所使用,“约”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并了解,与测量有关的数值受到测量误差的影响会限制了它们的精度。因此,应用科学和技术文献中的一般惯例,当解释专利说明书中的值的范围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以相同的基础进行。若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中对该术语的使用并不清楚,则“约”将意指至多具体数值的±10%。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包括:至少一主颗粒10及一载体20。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可为液态、半固态或干燥为固态。以下所界定的重量百分比范围,若未特别声明,是指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于未经干燥固化时的组成状态。
各该主颗粒10包括一核层11及至少一保护层,该核层11包括至少一植物挥发油,该至少一保护层包覆该核层11且包括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该至少一主颗粒10分散于该载体20中。
该至少一保护层包括一第一保护层121及一第二保护层131,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分布于该核层11的外表面并形成该第一保护层121,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分布于该第一保护层121的外表面并形成该第二保护层131,以使该植物挥发油稳定分散于该载体20中而不易聚集造成相分离。该至少一主颗粒10的有效平均粒径不大于150奈米,较佳介于40奈米至120奈米之间。其中,有效平均粒径是指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scattering,简称DLS)或其他方式测定时,至少约50%的该复数主颗粒10具有该有效平均粒径。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可包括一种或多种自植物分离出的挥发油,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包括肉桂醛、丁香油酚、藁本内酯及萜品烯-4-醇至少其中一者。进一步说,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可包括肉桂精油、丁香油、当归油及茶树精油至少其中一者,可依需求选用以达到不同使用效果。于固体化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中,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不小于10%,较佳介于12%至20%,以提供足够的有效成分。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的重量比介于1:3至1:6之间,使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可附接于该第一保护层121之外。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包括合成或非合成的磷脂类材料12。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包括合成或非合成的磷脂,该磷脂可为天然磷脂,例如:大豆卵磷脂、鸡蛋卵磷脂、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鞘磷脂、双磷脂酸磷脂等;亦可为合成磷脂,例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肉荳蔻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及卵磷脂酰胆碱等,以及氢化或部分氢化的卵磷脂和磷脂;该磷脂亦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磷脂。于其他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的重量比亦可介于3:1至6:1之间,可依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的性质选用,此时该第一保护层121可由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共构而成。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占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约2%至约30%,较佳为约2%至约18%,借以提供良好的包覆效果。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可包括一种或多种界面活性剂13(较佳仅选用一种),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可为阳离子界面活性剂、阴离子界面活性剂、两性离子界面活性剂或非离子性界面活性剂。更进一步说,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的HLB值较佳为12至17,可选用单一种HLB介于于12至17的界面活性剂,或者将高HLB界面活性剂和低HLB界面活性剂以特定比例混合而得。具体而言,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例如但不限为水溶性维生素E、聚乙二醇、聚山梨糖醇酯、泊洛沙姆、油酰聚氧甘油酯、亚油酯酰聚氧甘油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辛酰己酰聚氧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聚氧乙烯烷醚、脂肪酸山梨糖酯、单油酸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中链三酸甘油脂、聚油酸甘油酯、月桂基聚氧甘油酯、硬脂酰基聚氧甘油酯、丙烯乙二醇癸酸二辛酯、丙烯乙二醇月桂酸酯、丙烯乙二醇单月桂酸酯、丙烯乙二醇辛酸酯、及丙烯乙二醇单辛酸酯等中之一或其组合。于本实施例中选用聚山梨糖醇酯类作为界面活性剂系统。
该载体20的型态可为液态、半固态、固态、颗粒状等各种型态;于干燥固化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中,该载体20的含量占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约15%至约70%的范围内,优选在约35%至约6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约40%至约55%的范围内。于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该载体20包括环糊精、麦芽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纤维素、水凝胶、硅水胶、乳糖、蔗糖、山梨糖醇、二氧化硅、滑石、硬脂酸及磷酸二钙至少其中一者,可依需求选用。该载体20可例如呈颗粒状而可与该复数主颗粒10均匀混合,较佳地,该载体20在水相环境中不易溶解以利于该复数主颗粒10附接于其上。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是由如下所列的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组成: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2%至18%、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2%至8%、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5%至15%、该载体15%至25%,其余为水。进一步说,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包括Tween系列界面活性剂,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包括卵磷脂,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包括肉桂精油,该载体20包括二氧化硅。借此,本发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于水中的溶解度不小于5000ppm,易于利用、应用范围广泛;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不小于20%,抗氧化效力优于未包覆的该植物挥发油,使用效果佳。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是由如下所列的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组成: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2%至8%、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至18%、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5%至15%、该载体15%至25%,其余为水。进一步说,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包括Tween系列界面活性剂,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包括卵磷脂,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包括当归油,该载体20包括二氧化硅,亦可提供良好的包覆效果。
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可选择性地另包括一种或多种生理上可接受的风味剂,该风味剂例如但不限为天然调味剂、人造调味剂或其组合,可选择的风味可以依据相应的该植物挥发油进行选择,以具有较佳的使用感受。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亦可选择性地含有一种或多种生理上可接受的掩味剂,该掩味剂可例如但不限为三氯蔗糖、蔗糖、糖精或其盐、果糖、右旋糖、玉米糖浆、阿斯巴甜、安赛蜜、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甘草酸铵、索马甜、纽甜、甘露糖醇、薄荷醇、桉树油樟脑等,借以掩盖其他材料原有的异味,以提升使用者的接受度。
出于延长稳定性的目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亦可另包含有一种或多种生理上可接受的防腐剂、抗氧化剂或助流剂,以达到更长的保存期限。
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亦可另包括生物上可接受的pH调节剂来进一步调整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至所需的pH值,该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盐酸和/或氢氧化钠,还可以为缓冲组合成分,其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硫酸氢钠硼酸盐缓冲剂、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剂、磷酸盐如磷酸二钠或磷酸一钠、正磷酸氢钠或磷酸氢二钠、氨丁三醇或等效的缓冲剂等。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混合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于一水相溶液中,形成一分散溶液。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与该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介于1:3至1:20之间,较佳介于1:14至1:18之间,另一较佳是介于1:3至1:5之间,可依原料性质选用以提供充分的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以利于后续该植物挥发油的包覆。
步骤(2)混合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于该分散溶液中,使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包覆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形成至少一中间颗粒10a。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与该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介于1:4至1:12之间,较佳介于1:8至1:10之间。该步骤(2)的搅拌时间不小于20分钟,藉此该植物挥发油可均匀地于该分散溶液中分散成复数油滴,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则可通过其亲油端及亲水端的性质差异附接于该复数油滴的外表面而形成该复数中间颗粒10a。
步骤(3)加入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以附接于该至少一中间颗粒10a,形成该至少一主颗粒10。要特别注意的是,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必须于该复数中间颗粒10a稳定形成后再添加,以避免该第一保护层121与该第二保护层131相互混合为单一层体。
步骤(4)加入该载体20并使该至少一主颗粒10分散于该载体20中。
于该步骤(1)至该步骤(4)中是保持于100rpm至3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以确保该植物挥发油、该至少一中间颗粒10a及该至少一主颗粒10均匀分散并与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混合接触。较佳地,该步骤(1)是于70℃至90℃的温度下进行,使该至少一该磷脂类材料12水合分散于该水相溶液30中;该步骤(2)至该步骤(4)是于一低于50℃的温度下进行,避免已成形的颗粒受热崩解。相较于习知技术需分别制备水相溶液及油项溶液后再相互结合的制法,本发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一锅化的操作方式完成,原料相对单纯且操作步骤简单,且无需另外添加有机溶剂,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溶剂残留。
以下兹以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1与对照例1至5进行比对说明,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是选用卵磷脂;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是选用肉桂精油;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是选用Tween 80;该载体20是选用二氧化硅,其商用型号可选用Syloid XDP 3050、Syloid XDP3150或Syloid 244FP。制备该至少一主颗粒10时,是先将10g的卵磷脂加入160毫升的水(即该水相溶液30)中并于80℃以150rpm的转速搅拌约30分钟,接着将热源移除后于30分钟内持续降温至约40℃随即加入18g的肉桂精油并以150rpm的转速搅拌约30分钟(此时反应物的温度约降为25℃),再加入40g的Tween 80并均匀混合后即可形成该至少一主颗粒10;最后再加入52g的二氧化硅以混合为具有黏度不小于范围5000至50000cps的泥状物,即制得实施例1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于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与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的比约为1:4;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与该水相溶液30的比为1:16;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与该水相溶液30的比约为1:9。较佳地,于该步骤(4)之后另包括步骤(5):干燥移除该水相溶液30(例如冷冻干燥、喷雾干燥、鼓式干燥机干燥等各种干燥方法)以获得固体化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以利于存放。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含水量不高于6%(较佳不高于3%),以利于保存。对照例1是以与实施例1等比例的卵磷脂及肉桂精油,于不添加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及该载体20的条件下制成;对照例2则以与实施例1等比例的Tween 80与肉桂精油,于不添加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载体20的条件下制成;对照例3则以与实施例1等比例的二氧化硅与肉桂精油,于不添加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的条件下制成;对照例4为实施例1无添加肉桂精油的对照组;对照例5为纯肉桂精油。各实施例及对照例的成分重量组成比例如下表所列:
成分(wt%) 实施例1 对照例1 对照例2 对照例3 对照例4 对照例5
肉桂精油 6.4 9.6 8.3 7.8 -- 100
卵磷脂 3.6 5.3 -- -- 3.8 --
Tween 80 14.3 -- 18.3 -- 15.3 --
二氧化硅 18.6 -- -- 22.6 19.8 --
57.1 85.1 73.4 69.6 61.1 --
实施例1与对照例1至5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所列,其中“水溶性提升率”是计算各实施例或对照例与肉桂精油(即对照例5)的水溶性的比值乘以100%而得;“抗氧化力提升率”是计算各实施例或对照例对DPPH清除率与对照例5的DPPH的清除率的比值乘以100%而得。需特别说明的是,各实施例及对照例系经过步骤(5)的干燥固化后,再进行水溶性的测试。由实施例1(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可清楚得知,通过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所形成的该第一保护层121及该第二保护层131,可有效提升该植物挥发油的水溶性(提升率为389%),稳定性佳且便于搭配不同类型的该载体20,应用范围广泛。此外,相较于肉桂精油,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抗氧化力的提升率更达959.3%,使用效果佳。由对照例1、2及3可知,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对于该植物挥发油的水溶性提升皆有助益,且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与肉桂精油的相容性佳进而大幅提升其水溶性;然而,对照例2相对于对照例5的抗氧化力降低。又,由实施例1及对照例3、4的比对可知,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可于水中形成粒径约45奈米至55奈米的载体20以包覆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稳定性及分散性佳,亦有助于提高生物利用率。
较佳地,于该步骤(5)后可另包括步骤(6):细化固体化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至40至80网目大小;举例但不限以粉碎机或震动筛网等方式进行细化,以利于保存及后续应用(例如作为锭剂、加入乳剂等),亦可依需求细化为其他尺寸。
为进一步探讨该第一保护层121、该第二保护层131及该载体20对于该植物挥发油的保护效果,另将前述的实施例1及对照例1-3及对照例5分别于25℃及60℃的环境下保存48小时,其结果如下表所列,抗氧化力保持率是依据各实施例或对照例(保存于60℃下的DPPH清除率/保存于25℃下的DPPH清除率)×100而得。由图中可清楚得知,实施例1于60℃的高温环境下,通过该第一保护层121、该第二保护层131及该载体20,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相较于室温下保存的组别,抗氧化力保持率仅下降约12%,所形成的该些主颗粒10可有效保护该植物挥发油的有效成分,热稳定性佳。而对照例1-3相较于对照例5亦可提供部分的保护效果,避免肉桂精油的抗氧化力下降。通过上述实验,可预期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具有热稳定性佳、易于保存等优点。
另请参考图4,其是以前述的实施例1进行动物实验,借以评估其降尿酸效果。于动物实验中,选用体重介于150克至180克的Wistar公鼠,分成控制组、正控制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只数不少于3只,所有动物进行血液采集后,先以管喂给予250mg/kg BW/d的Potassium Oxonate以诱导高尿酸,待一小时后再管喂给予对应的药剂。其中,控制组的药剂为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正控制组的药剂为10mg/kg的Allopurinol(分散于0.5%的CMC水溶液中),对照组为75mg/kg的肉桂醛(分散于0.5%的CMC水溶液中),实验组为7.5mg/kg的实施例1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分散于0.5%的CMC水溶液中)。投药一小时后,进行血液采集并分析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图4中的尿酸含量比值是给药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与诱导前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的比值,借以判断各组别的降尿酸能力。由图中的控制组及正控制组可知,此实验中的高尿酸诱导方式可确实提高动物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且在给予治疗药物后其尿酸含量可被降低;另由对照组可知,75mg/kg的肉桂醛可降低动物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而相较于肉桂醛,实施例1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仅需使用对照组剂量的1/10即可达到相近的效果,降尿酸效果佳。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是选用当归油,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3、该水相溶液30及该载体20的种类与前述的实施例1相同,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当归油6.4%、卵磷脂14.3%、Tween 80 3.6%、二氧化硅18.6%、水57.1%。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可制得粒径约145奈米的该复数主颗粒10,同样可有效包覆当归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主颗粒,各该主颗粒包括一核层及至少一保护层,该核层包括至少一植物挥发油,该至少一保护层包覆该核层且包括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及至少一界面活性剂;及
一载体,该至少一主颗粒分散于该载体中;
其中,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包括肉桂醛、丁香油酚、藁本内酯及萜品烯-4-醇至少其中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保护层包括一第一保护层及一第二保护层,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分布于该核层的外表面并形成该第一保护层,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分布于该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并形成该第二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介于1:3至1:6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及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介于3:1至6:1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于固体化后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中,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不小于10%;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包括肉桂精油、丁香油、当归油及茶树精油至少其中一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主颗粒的有效平均粒径不大于150奈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包括合成或非合成的磷脂类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包括水溶性维生素E、聚乙二醇、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40、Tween系列界面活性剂及Span系列界面活性剂至少其中一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包括环糊精、麦芽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纤维素、水凝胶、硅水胶、乳糖、蔗糖、山梨糖醇、二氧化硅、滑石、硬脂酸及磷酸二钙至少其中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所列的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组成: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12%至18%、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2%至8%、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5%至15%、该载体15%至25%,其余为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包括Tween系列界面活性剂,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包括卵磷脂,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包括肉桂精油,该载体包括二氧化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所列的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所组成: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2%至8%、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12%至18%、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5%至15%、该载体15%至25%,其余为水。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混合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于一水相溶液中,形成一分散溶液;
(2)混合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于该分散溶液中,使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包覆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形成至少一中间颗粒;
(3)加入该至少一界面活性剂以附接于该至少一中间颗粒,形成该至少一主颗粒;及
(4)加入该载体并使该至少一主颗粒分散于该载体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1)中,该至少一磷脂类材料与该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介于1:3至1:20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2)中,该至少一植物挥发油与该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介于1:4至1:12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1)于70℃至90℃的温度下进行,该步骤(2)至该步骤(4)是于一低于50℃的温度下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1)至该步骤(4)中是保持于100rpm至3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2)的搅拌时间不小于20分钟。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4)的后另干燥移除该水相溶液以获得固体化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植物挥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另细化固体化的该植物挥发油组合物至40至80网目大小。
CN202210641122.3A 2022-06-08 2022-06-08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24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1122.3A CN117224489A (zh) 2022-06-08 2022-06-08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1122.3A CN117224489A (zh) 2022-06-08 2022-06-08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4489A true CN117224489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9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1122.3A Pending CN117224489A (zh) 2022-06-08 2022-06-08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448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6065A (zh) * 2003-12-11 2005-06-15 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挥发油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CN1709398A (zh) * 2005-06-06 2005-12-21 沈阳药科大学 可过滤除菌的中药或动植物挥发油或油脂乳剂及制备方法
US20110064794A1 (en) * 2008-01-16 2011-03-17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Drug Delivery System,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Use
CN102370623A (zh) * 2010-08-06 2012-03-14 鲁翠涛 经嗅区通路递送脑内药物的液态脂质微粒、制备方法及其制剂
CN105287380A (zh) * 2015-08-10 2016-02-03 江苏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的肉桂精油纳米脂质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8948A (zh) * 2021-11-16 2022-03-22 成都科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饲料添加剂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6065A (zh) * 2003-12-11 2005-06-15 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挥发油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CN1709398A (zh) * 2005-06-06 2005-12-21 沈阳药科大学 可过滤除菌的中药或动植物挥发油或油脂乳剂及制备方法
US20110064794A1 (en) * 2008-01-16 2011-03-17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Drug Delivery System,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Use
CN102370623A (zh) * 2010-08-06 2012-03-14 鲁翠涛 经嗅区通路递送脑内药物的液态脂质微粒、制备方法及其制剂
CN105287380A (zh) * 2015-08-10 2016-02-03 江苏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的肉桂精油纳米脂质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8948A (zh) * 2021-11-16 2022-03-22 成都科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饲料添加剂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ANHUI WU ET AL.: "Influence of nonionic and ionic surfactants on the antifungal and mycotoxin inhibitory efficacy of cinnamon oil nanoemulsions", 《FOOD &FUNCTION》, vol. 10, 29 April 2019 (2019-04-29), pages 2817 *
GURKIRAT KAUR ET AL.: "Physical, morphological, and storage studies of cinnamon based nanoemulsions developed with Tween 80 and soy lecithin: a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vol. 15, 3 February 2021 (2021-02-03), pages 2386 - 2398, XP037447213, DOI: 10.1007/s11694-021-00817-w *
HUAIQIONG CHEN ET AL.: "Physical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self-emulsified nanoemulsions containing three synergistic essential oi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vol. 365, 29 January 2022 (2022-01-29), pages 109557 *
R. PICHOT ET AL.: "O/W emulsions stabilised by both low molecular weight surfactants and colloidal particles: The effect of surfactant type and concentration",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vol. 352, 10 August 2010 (2010-08-10), pages 128 - 135 *
TAHIR MEHMOOD ET AL.: "Tween 80 and Soya-Lecithin-Based Food-Grade Nanoemulsions for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Vitamin D", 《LANGMUIR》, vol. 36, 2 March 2020 (2020-03-02), pages 2886 *
乔延江: "《中药制剂学》", 30 April 2017,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pages: 87 *
张佳佳;朱源;余江南;徐希明;: "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新型载体系统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no. 20, 15 October 2015 (2015-10-15), pages 3932 - 3936 *
张先亮 等: "《精细化学品化学》", 30 September 2021, 武汉大学出版社, pages: 171 - 172 *
赵士寿: "《药剂学选论》", 30 April 1963,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15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86081A1 (en) Pouched oral product with cannabinoid
JP4219403B2 (ja) 経口の生物学的利用率増大のための親油性化合物の固形脂質組成物
EP4072327A1 (en) Oral product
JP2023505357A (ja) カンナビノイドを含む口腔用製品
Carbone et al. Nanoencapsul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delivery of novel bifunctional antioxidant/σ1 selective ligands
WO2021116825A1 (en) Oral product
Khuntia et al. Release behavior of vitamin C nanoliposomes from starch–vitamin C active packaging films
Sabet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clofenac liposomes formulated with palm oil fractions
AU2020249808B2 (en) Carrier system for preparing herbaceous extracts
CN117224489A (zh)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665946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луковый экстракт и липосомы
US20230270678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or improved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lipophilic actives
WO2023236096A1 (zh) 植物挥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605616C1 (ru) Липосомаль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на основе убихинол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07530235B (zh) 用于生产超小型脂质结构的一步法
TWI759659B (zh) 脂質體、水性組成物以及脂質體製造方法
WO2022210840A1 (ja) 口腔用パウチ製品、及び口腔用パウチ製品の製造方法
US20240058474A1 (en) Cannabinoid emulsions and complex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2023505531A (ja) 口腔用製品
PL214538B1 (pl) Kompozycja liposomowa zawierajaca naproksen i sposób wytwarzania kompozycji liposomowej zawierajacej naproksen
KR20210024795A (ko) 감초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지질나노입자 복합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EP4153143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active liposome, related compositions and uses
WO2015045037A1 (ja) カプセル製剤
Bhalerao A Synopsis of the Ph. D. Thesis
JP2013199458A (ja) カプセル製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