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5027A -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5027A
CN117215027A CN202310680631.1A CN202310680631A CN117215027A CN 117215027 A CN117215027 A CN 117215027A CN 202310680631 A CN202310680631 A CN 202310680631A CN 117215027 A CN117215027 A CN 117215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movable
leaf spr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06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田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15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5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多个板簧的短路的透镜驱动装置。透镜驱动装置(100)具备:固定侧部件(FB),包括壳体(HS);透镜保持部件(2);相互独立的多个板簧(6),设置为以能够将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的状态将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与固定侧部件(FB)相连;以及驱动部(DM),使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壳体(HS)包括具有上侧外周壁部(3A)及顶板部(3B)的金属制的罩部件(3)。多个板簧(6)各自的弹性臂部(6E)以与罩部件(3)的顶板部(3B)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多个板簧(6)各自的弹性臂部(6E)与顶板部(3B)之间设置有绝缘部件(IM)。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了悬线(Suspension wire)的透镜驱动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969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构成为,具有以与屏蔽罩(罩部件)的顶棚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透镜基座(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的多个上弹簧(板簧)。
但是,在该结构中,如果由掉落等引起的冲击作用于透镜驱动装置,则有可能多个板簧意外地变形而与罩部件接触,多个板簧经由罩部件而短路。
所以,希望提供能够抑制多个板簧的短路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来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有关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固定侧部件,包括壳体;透镜保持部件,具有能够配置透镜体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被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中;相互独立的多个板簧,设置为以能够将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移动的状态将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与上述固定侧部件相连;以及驱动部,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移动;上述壳体包括具有外周壁部及顶板部的金属制的罩部件;多个上述板簧分别具有被固定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的固定支承部、被固定在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的可动支承部以及以将上述固定支承部与上述可动支承部相连的方式设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多个上述板簧各自的上述弹性臂部以与上述罩部件的上述顶板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多个上述板簧各自的上述弹性臂部与上述顶板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部件。
发明效果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抑制多个板簧的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安装有各种部件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安装有各种部件的底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金属部件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正面图。
图6是金属部件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左侧视图。
图7是金属部件、板簧、导电部件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形状记忆合金线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在形状记忆合金线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形状记忆合金线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的再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形状记忆合金线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的再另一例的图。
图12是在内侧板簧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的例子的图。
图13是外壳部件、金属部件及底座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透镜驱动装置的正面图。
图15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16是底座部件的第1固定部的俯视图。
图17是底座部件的第2固定部的俯视图。
图18是外壳部件、金属部件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正面图。
图19是板簧的仰视图。
图20是被加工件的立体图。
图21是从被加工件制作的板簧的立体图。
图22是构成被加工件的除去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一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的上图是透镜驱动装置100的上方立体图,图1的下图是透镜驱动装置100的下方立体图。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中,X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的一方向,X2表示X轴的另一方向。Y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Y轴的一方向,Y2表示Y轴的另一方向。Z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Z轴的一方向,Z2表示Z轴的另一方向。在图1中,以透镜驱动装置100的中心点为基准,透镜驱动装置100的X1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前侧(正面侧),透镜驱动装置100的X2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后侧(背面侧)。透镜驱动装置100的Y1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左侧,透镜驱动装置100的Y2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右侧。透镜驱动装置100的Z1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上侧(被摄体侧),透镜驱动装置100的Z2侧相当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下侧(摄像元件侧)。“外侧”是指从基准看比“内侧”远的一侧。关于其他图中的其他部件也是同样的。
透镜驱动装置100是将作为光学零件的一例的透镜体LS驱动的装置。在图2中,为了清晰化,仅将透镜体LS的大致形状用虚线表示。透镜驱动装置100、由透镜驱动装置100的透镜保持部件2保持的透镜体LS和以与透镜体LS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摄像元件IS构成作为光学模组的一例的摄像机模组。在透镜体LS与摄像元件IS之间也可以配置有IR截止滤光器。另外,光学零件也可以是光学模组(摄像机模组)。在此情况下,光学零件驱动装置作为光学模组驱动装置发挥功能。或者,光学零件也可以是摄像元件IS。在此情况下,光学零件驱动装置作为摄像元件驱动装置发挥功能。
透镜驱动装置100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构成为,作为将各部件覆盖的壳体HS发挥功能。在图示例中,罩部件3由非磁性金属形成,外壳部件4由磁性金属形成。但是,罩部件3也可以由磁性金属形成,外壳部件4也可以由非磁性金属形成。
罩部件3具有大致矩形筒状的上侧外周壁部3A、以及以与上侧外周壁部3A的上端(Z1侧的端部)连续的方式设置的大致矩形环状且平板状的顶板部3B。在顶板部3B的中央,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3K。在图示例中,顶板部3B是平坦(平板状)且不具有凹凸,但也可以具有凹凸,也可以具有阶差。
上侧外周壁部3A包括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第1上侧侧板部3A1与第3上侧侧板部3A3相互对置,第2上侧侧板部3A2与第4上侧侧板部3A4相互对置。并且,第1上侧侧板部3A1及第3上侧侧板部3A3相对于第2上侧侧板部3A2及第4上侧侧板部3A4垂直地延伸。上侧外周壁部3A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上侧侧板部之间的上侧角板部3C。具体而言,上侧外周壁部3A包括位于第1上侧侧板部3A1与第4上侧侧板部3A4之间的第1上侧角板部3C1、位于第1上侧侧板部3A1与第2上侧侧板部3A2之间的第2上侧角板部3C2、位于第2上侧侧板部3A2与第3上侧侧板部3A3之间的第3上侧角板部3C3以及位于第3上侧侧板部3A3与第4上侧侧板部3A4之间的第4上侧角板部3C4。
外壳部件4具有大致矩形筒状的下侧外周壁部4A以及以与下侧外周壁部4A的下端(Z2侧的端)连续的方式设置的大致矩形环状且平板状的底板部4B。在底板部4B的中央,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4K。在图示例中,底板部4B是平坦(平板状)且不具有凹凸,但也可以具有凹凸,也可以具有阶差。
下侧外周壁部4A包括第1下侧侧板部4A1~第4下侧侧板部4A4。第1下侧侧板部4A1与第3下侧侧板部4A3相互对置,第2下侧侧板部4A2与第4下侧侧板部4A4相互对置。并且,第1下侧侧板部4A1及第3下侧侧板部4A3相对于第2下侧侧板部4A2及第4下侧侧板部4A4垂直地延伸。此外,下侧外周壁部4A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下侧侧板部之间的下侧角板部4C。具体而言,下侧外周壁部4A包括位于第1下侧侧板部4A1与第4下侧侧板部4A4之间的第1下侧角板部4C1、位于第1下侧侧板部4A1与第2下侧侧板部4A2之间的第2下侧角板部4C2、位于第2下侧侧板部4A2与第3下侧侧板部4A3之间的第3下侧角板部4C3、以及位于第3下侧侧板部4A3与第4下侧侧板部4A4之间的第4下侧角板部4C4。
罩部件3被用粘接剂接合在外壳部件4上。上侧外周壁部3A以将下侧外周壁部4A部分地覆盖的方式与下侧外周壁部4A组合。粘接剂是湿气固化型粘接剂、热固化型粘接剂、光固化型粘接剂或它们的组合等。关于后述的粘接剂也是同样的。
在壳体HS内,如图2所示,收容有板状部件1、透镜保持部件2、金属部件5、板簧6、底座部件8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等。
可动侧部件MB包括能够保持透镜体LS的透镜保持部件2。透镜体LS例如是具备至少一个透镜的筒状的透镜筒,构成为使其中心轴线沿着光轴OA。固定侧部件FB包括板状部件1、罩部件3、外壳部件4及底座部件8。
透镜保持部件2是光学零件保持部件的一例,通过将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注射成形而形成。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2所示,包括以沿着光轴OA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筒状部2P、以及以从筒状部2P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可动侧台座部2D及突设部2S。在图示例中,透镜体LS构成为,被用粘接剂固定在筒状部2P的内周面上。即,筒状部2P的内侧成为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贯通的开口2K,透镜体LS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被配置在开口2K中。
可动侧台座部2D包括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及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及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以夹着光轴OA而相互向相反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同样,突设部2S包括第1突设部2S1及第2突设部2S2。第1突设部2S1及第2突设部2S2以夹着光轴OA而相互向相反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可动侧台座部2D及突设部2S以与在俯视下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四个角部对应的方式配置,并且以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并且,板簧6的一部分被配置在两个可动侧台座部2D的各自上。
形状记忆合金线SA是形状记忆致动器的一例。在图示例中,形状记忆合金线SA包括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和大致相同的直径的第1线SA1~第8线SA8。形状记忆合金线SA如果流过电流则温度上升,对应于其温度的上升而收缩。另外,形状记忆合金线SA在初始状态下为松弛的状态。初始状态是对于驱动部DM不供给电力、在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中不流过电流时的状态。
驱动部DM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线SA而构成。在图示例中,驱动部DM能够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收缩而使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底座部件8移动。在图示例中,驱动部DM构成为,如果第1线SA1~第8线SA8中的一个或多个收缩则透镜保持部件2移动,通过该移动,将第1线SA1~第8线SA8中的另一个或多个拉伸(使其伸展)。
板簧6例如由以铜合金、钛铜系合金(钛铜)或铜镍合金(镍锡铜)等为主要的材料的金属板制作。在图示例中,板簧6通过冲压加工制作,包括外侧板簧6A及内侧板簧6B。外侧板簧6A包括第1外侧板簧6A1及第2外侧板簧6A2。内侧板簧6B包括第1内侧板簧6B1~第4内侧板簧6B4。另外,在图示例中,内侧板簧6B被分离为四个部分(第1内侧板簧6B1~第4内侧板簧6B4),但也可以四个部分中的至少两个部分相连。
在图示例中,外侧板簧6A及内侧板簧6B分别构成为作为导电通路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外侧板簧6A构成为,经由金属部件5而与形状记忆合金线SA电连接。内侧板簧6B构成为,与安装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可变光圈装置等的电气装置电连接。即,第1内侧板簧6B1~第4内侧板簧6B4分别构成为,与随着透镜保持部件2而移动的电气装置的电极端子电连接。另外,也可以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安装多个电气装置。
板状部件1是将多个板簧6(第1外侧板簧6A1、第2外侧板簧6A2及第1内侧板簧6B1~第4内侧板簧6B4)分别电绝缘的绝缘部件IM的一例。在图示例中,板状部件1是板状的金属部件,被固定在罩部件3的顶板部3B的下表面上。并且,在作为与板簧6对置的一侧的面的板状部件1的下表面上涂敷有绝缘涂层剂。
通过该结构,板状部件1能够防止罩部件3与板簧6的接触。因此,板状部件1能够防止多个板簧6中的两个板簧6经由罩部件3导通(短路)。
在图示例中,板状部件1具有与罩部件3的顶板部3B对置的上板部1B、以及被从上板部1B的外缘部向下方弯折的四个弯折部1A(第1弯折部1A1~第4弯折部1A4)。在四个弯折部1A(第1弯折部1A1~第4弯折部1A4)的内表面上涂敷有绝缘涂层剂。
四个弯折部1A分别与罩部件3的对应的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对置。具体而言,第1弯折部1A1与第1上侧侧板部3A1对置并接触,第2弯折部1A2与第2上侧侧板部3A2对置并接触,第3弯折部1A3与第3上侧侧板部3A3对置并接触,第4弯折部1A4与第4上侧侧板部3A4对置并接触。
此外,板状部件1被用导电性粘接剂AD1及绝缘性粘接剂AD2固定在罩部件3的下表面(顶棚面)上。在图2中,为了清晰化,对于导电性粘接剂AD1赋予交叉线图案,对于绝缘性粘接剂AD2赋予斜线图案。
底座部件8通过使用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而形成。在图示例中,底座部件8在俯视下具有大致矩形的轮廓,在中央具有开口8K。具体而言,底座部件8具有以将开口8K包围的方式配置的四个边部8E(第1边部8E1~第4边部8E4)。
板簧6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可动侧台座部2D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固定侧台座部8D相连。固定侧台座部8D包括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及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
更具体地讲,第1外侧板簧6A1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及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分别相连。第2外侧板簧6A2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及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分别相连。
第1内侧板簧6B1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相连。第2内侧板簧6B2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相连。第3内侧板簧6B3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相连。第4内侧板簧6B4构成为,将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与形成在底座部件8上的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相连。
金属部件5构成为,将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端部固定。在图示例中,金属部件5包括固定侧金属部件5F及可动侧金属部件5M。固定侧金属部件5F构成固定侧部件FB的一部分,并且构成为,被固定在底座部件8的固定侧台座部8D上。可动侧金属部件5M构成可动侧部件MB的一部分,并且构成为,被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台座部2D上。
更具体地讲,固定侧金属部件5F也被称作固定侧终端板,包括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可动侧金属部件5M也被称作可动侧终端板,包括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
形状记忆合金线SA沿着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延伸,构成为能够使可动侧部件MB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在图示例中,形状记忆合金线SA包括第1线SA1~第8线SA8,构成为,能够使作为可动侧部件MB的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作为固定侧部件FB的底座部件8可移动地支承。第1线SA1~第8线SA8分别如图2所示那样,一端通过压接或焊接等被固接在固定侧金属部件5F上,并且另一端通过压接或焊接等被固接在可动侧金属部件5M上。
底座部件8构成为,作为支承第1线SA1~第8线SA8各自的一端的线支承部件发挥功能。通过该结构,驱动部DM在原理上通过使第1线SA1~第8线SA8分别伸缩,能够实现透镜保持部件2的6自由度的运动。6自由度的运动包括沿着X轴的平移、沿着Y轴的平移、沿着Z轴的平移、绕X轴的旋转、绕Y轴的旋转及绕Z轴的旋转。
接着,参照图3及图4,对安装在透镜保持部件2及底座部件8的各自上的各种部件进行说明。图3是安装有各种部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立体图。图4是安装有各种部件的底座部件8的立体图。
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如图3所示,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的X1侧的侧壁上。具体而言,在形成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上的向外侧(X1侧)突出的角柱状的突起部与形成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上的矩形孔咬合的状态下,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通过粘接剂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上。同样,第2可动侧终端板5M2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的Y1侧的侧壁上,第3可动侧终端板5M3被固定在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的X2侧的侧壁上,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被固定在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的Y2侧的侧壁上。
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如图4所示,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的X1侧的侧壁上。具体而言,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通过粘接剂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更具体地讲,在形成于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向外侧(X1侧)突出的突起部与形成在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上的贯通孔咬合的状态下,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通过粘接剂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关于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也是同样的。同样,第3固定侧终端板5F3及第4固定侧终端板5F4被固定在底座部件8的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的Y1侧的侧壁上,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及第6固定侧终端板5F6被固定在底座部件8的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的X2侧的侧壁上,第7固定侧终端板5F7及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被固定在底座部件8的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的Y2侧的侧壁上。
在底座部件8中,通过镶嵌成形而埋入有图4所示那样的由包含铜、铁或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合金等的材料的金属板形成的导电部件CM。在图示例中,导电部件CM由磁性金属形成,包括第1导电部件CM1~第10导电部件CM10。
在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的下端部,形成有用来使导电部件CM的端子部露出的贯通孔4H(参照图2)。具体而言,贯通孔4H包括形成在第1下侧侧板部4A1的下端部的中央处的第1贯通孔4H1和形成在第3下侧侧板部4A3的下端部的中央处的第2贯通孔4H2。第1贯通孔4H1为了使第1导电部件CM1~第5导电部件CM5、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各自的端子部露出而形成。第2贯通孔4H2为了使第6导电部件CM6~第10导电部件CM10、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及第6固定侧终端板5F6各自的端子部露出而形成。
如图3及图4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底座部件8之间安装着减振部件DP。减振部件DP是用来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的振动的部件。在图示例中,减振部件DP是涂敷在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状部2P的外壁上的承接面2V(参照图3)与形成于底座部件8的固定侧台座部8D的内壁上的承接面8V(参照图4)之间的液态的粘接剂通过固化或半固化而凝胶化的。
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如图3所示,安装有磁铁MG。磁铁MG被用于透镜保持部件2处于初始状态(初始位置)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定位。透镜保持部件2的初始状态(初始位置)是对于驱动部DM不供给电力、在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中没有流过电流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状态(位置)。另外,透镜保持部件2的初始状态(初始位置)也可以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立状态(中立位置)。
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立状态是指在透镜体LS相对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壳体HS能够沿着Z轴方向平移的情况下,透镜体LS位于Z轴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中间的状态。典型的是,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立状态下,透镜体LS位于Z轴方向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央。关于透镜体LS能够沿着X轴方向平移的情况、透镜体LS能够沿着Y轴方向平移的情况、透镜体LS能够绕X轴旋转的情况、透镜体LS能够绕Y轴旋转的情况以及透镜体LS能够绕Z轴旋转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另外,在图示例中,由于在Z轴方向上透镜保持部件2的初始位置位于最下侧(Z2侧),所以Z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初始位置与Z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立位置不同。
具体而言,在图示例中,磁铁MG包括:被收容在形成于第1突设部2S1的上表面上的凹部中的第1磁铁MG1和被收容在形成于第2突设部2S2的上表面上的凹部中的第2磁铁MG2。通过作用在第1磁铁MG1与埋设于底座部件8中的第10导电部件CM10的定位板LP(参照图4)之间的磁吸引力、以及作用在第2磁铁MG2与埋设于底座部件8中的第3导电部件CM3的定位板LP(参照图4)之间的磁吸引力,透镜保持部件2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被定位在中立位置。即,在没有对驱动部DM供给电力时,透镜保持部件2被磁铁MG移动到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中立位置,以使第10导电部件CM10的定位板LP与第1磁铁MG1对置,并且第3导电部件CM3的定位板LP与第2磁铁MG2对置。但是,在初始状态下,透镜保持部件2由于与底座部件8的上表面抵接,所以关于Z轴方向不为中立位置。另外,在图示例中,外壳部件4由磁性金属形成,以使得能够在底板部4B与磁铁MG之间作用磁吸引力、即将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牵引。相反,罩部件3由非磁性金属形成,以使得在顶板部3B与磁铁MG之间不作用磁吸引力、即不将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牵引。
多个板簧6分别具有被固定在固定侧部件FB上的固定支承部6F、被固定在可动侧部件MB上的可动支承部6M以及以将固定支承部6F与可动支承部6M相连的方式设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6E。
具体而言,第1外侧板簧6A1具有被固定在固定侧台座部8D上的固定支承部6FA1、被固定在可动侧台座部2D上的可动支承部6MA1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A1与可动支承部6MA1相连的弹性臂部6EA1。并且,固定支承部6FA1包括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固定支承部6FA11以及被固定在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上的固定支承部6FA12。弹性臂部6EA1包括将固定支承部6FA11与可动支承部6MA1相连的弹性臂部6EA11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A12与可动支承部6MA1相连的弹性臂部6EA12。
第2外侧板簧6A2具有被固定在固定侧台座部8D上的固定支承部6FA2、被固定在可动侧台座部2D上的可动支承部6MA2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A2与可动支承部6MA2相连的弹性臂部6EA2。并且,固定支承部6FA2包括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固定支承部6FA21以及被固定在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上的固定支承部6FA22。弹性臂部6EA1包括将固定支承部6FA21与可动支承部6MA2相连的弹性臂部6EA21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A22与可动支承部6MA2相连的弹性臂部6EA22。
在固定支承部6FA11上,形成有供形成于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向上侧突出的圆柱状的突出部8U(参照图4)插通的圆形的贯通孔、以及被用于与第1导电部件CM1的接合的矩形的贯通孔。在图示例中,固定支承部6FA11与突出部8U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8U施以热铆接或冷铆接来实现。但是,固定支承部6FA11与突出部8U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实现。固定支承部6FA11与第1导电部件CM1的接合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实现。但是,固定支承部6FA11与第1导电部件CM1的接合也可以通过焊料或导电性粘接剂等实现。关于固定支承部6FA22也是同样的。
在固定支承部6FA12上,形成有供形成在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上的向上侧突出的两个圆柱状的突出部8U插通的两个圆形的贯通孔。在图示例中,固定支承部6FA12与突出部8U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8U施以热铆接或冷铆接来实现。但是,固定支承部6FA12与突出部8U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实现。关于固定支承部6FA21也是同样的。
在可动支承部6MA1上,形成有供形成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上的向上侧突出的两个圆柱状的突出部2U(参照图3)插通的两个贯通孔。在图示例中,可动支承部6MA1与突出部2U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2U施以热铆接或冷铆接来实现。但是,可动支承部6MA1与突出部2U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实现。关于可动支承部6MA2也是同样的。
第1内侧板簧6B1具有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固定支承部6FB1、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上的可动支承部6MB1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B1与可动支承部6MB1相连的弹性臂部6EB1。第2内侧板簧6B2具有被固定在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上的固定支承部6FB2、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上的可动支承部6MB2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B2与可动支承部6MB2相连的弹性臂部6EB2。第3内侧板簧6B3具有被固定在第2固定侧台座部8D2上的固定支承部6FB3、被固定在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上的可动支承部6MB3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B3与可动支承部6MB3相连的弹性臂部6EB3。第4内侧板簧6B4具有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固定支承部6FB4、被固定在第2可动侧台座部2D2上的可动支承部6MB4以及将固定支承部6FB4与可动支承部6MB4相连的弹性臂部6EB4。
在固定支承部6FB1上,形成有供形成在第1固定侧台座部8D1上的向上侧突出的两个圆柱状的突出部8T(参照图4)插通的贯通孔以及被用于与第2导电部件CM2的接合的矩形的贯通孔。在图示例中,固定支承部6FB1与突出部8T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8T施以热铆接或冷铆接来实现。但是,固定支承部6FB1与突出部8T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实现。固定支承部6FB1与第2导电部件CM2的接合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实现。但是,固定支承部6FB1与第2导电部件CM2的接合也可以通过焊料或导电性粘接剂等实现。关于固定支承部6FB2~固定支承部6FB4也是同样的。
在可动支承部6MB1上,形成有供形成在第1可动侧台座部2D1上的向上侧突出的两个圆柱状的突出部2T(参照图3)插通的两个贯通孔。在图示例中,可动支承部6MB1与突出部2T的固定通过对突出部2T施以热铆接或冷铆接来实现。但是,可动支承部6MB1与突出部2T的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实现。关于可动支承部6MB2~可动支承部6MB4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图3及图4中,将突出部2T、突出部2U、突出部8T及突出部8U以实施热铆接后的压溃状态表示。在其他的图中也是同样的。并且,也将被压溃的状态的突出部2T、突出部2U、突出部8T及突出部8U称作“铆接固定部”。
弹性臂部6EA1、弹性臂部6EA2及弹性臂部6EB1~弹性臂部6EB4是具有多个弯曲部BP的能够弹性变形的臂部。因此,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底座部件8(固定侧部件FB)不仅在与光轴OA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在与光轴OA交叉的方向上也能够移动。
如图3及图4所示,第1外侧板簧6A1及第2外侧板簧6A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1外侧板簧6A1及第2外侧板簧6A2构成为,关于光轴OA为二次旋转对称。第1内侧板簧6B1及第3内侧板簧6B3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1内侧板簧6B1及第3内侧板簧6B3构成为,关于光轴OA为二次旋转对称。第2内侧板簧6B2及第4内侧板簧6B4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2内侧板簧6B2及第4内侧板簧6B4构成为,关于光轴OA为二次旋转对称。
这样的板簧6的结构还带来能够削减透镜驱动装置100的零件件数的效果。此外,这样构成的板簧6能够将透镜保持部件2平衡良好地在空中支承,也不会给分别固定在八个形状记忆合金线SA(第1线SA1~第8线SA8)上的可动侧部件MB的重量平衡带来不良影响。
接着,参照图5及图6对安装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金属部件5进行说明。图5是将安装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及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各自上的第1线SA1以及安装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的各自上的第2线SA2从X1侧观察时的图。图6是将安装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及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各自上的第1线SA1以及安装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的各自上的第2线SA2从Y1侧观察时的图。另外,图5及图6所示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对应于将透镜驱动装置100组装好时的位置关系。并且,在图5及图6中,为了清晰化而省略了其他部件的图示。此外,参照图5及图6的以下的说明关于第1线SA1及第2线SA2的组合,但对于第3线SA3及第4线SA4的组合、第5线SA5及第6线SA6的组合以及第7线SA7及第8线SA8的组合也同样适用。
具体而言,第1线SA1的一端在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保持部J1处被固定在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上,第1线SA1的另一端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的下侧的保持部J2处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上。同样,第2线SA2的一端在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的保持部J3处被固定在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上,第2线SA2的另一端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的上侧的保持部J4处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上。
在图示例中,保持部J1通过将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具体而言,通过将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一部分以夹入着第1线SA1的一端的状态弯折而形成保持部J1。并且,将第1线SA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保持部J1上。关于保持部J2~保持部J4也是同样的。
多个金属部件5各自的板状部PM被配置为相互平行。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板状部PM1、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的板状部PM2及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的板状部PM11被配置为沿着YZ平面相互平行。即,板状部PM1、板状部PM2及板状部PM11被配置为沿着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相互平行。
第1线SA1及第2线SA2如图5及图6所示,被配置为成为相互扭转的位置的关系(当从X1侧观察时立体地交叉)。即,第1线SA1及第2线SA2被配置为不相互接触(为非接触)。
具体而言,在从X1侧观察的正视(参照图5)下,第1线SA1被配置为,使其一端(固定侧的端部)成为比其另一端(可动侧的端部)高的位置,第2线SA2被配置为,使其另一端(可动侧的端部)成为比其一端(固定侧的端部)高的位置,进而,第1线SA1和第2线SA2以交叉的方式配置。同样,在从Y1侧观察的左侧视下,第3线SA3被配置为,使其一端成为比其另一端高的位置,第4线SA4被配置为,使其另一端成为比其一端高的位置,进而,第3线SA3和第4线SA4以交叉的方式配置。在从X2侧观察的后视下,第5线SA5被配置为,使其一端成为比其另一端高的位置,第6线SA6被配置为,使其另一端成为比其一端高的位置,进而,第5线SA5和第6线SA6以交叉的方式配置。在从Y2侧观察的右侧视下,第7线SA7被配置为,使其一端成为比其另一端高的位置,第8线SA8被配置为,使其另一端成为比其一端高的位置,进而,第7线SA7和第8线SA8以交叉的方式配置。
即,在侧视下,第1线SA1~第8线SA8都以相对于X轴及Y轴倾斜地(非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但是,第1线SA1和第2线SA2只要在正视下以倾斜地延伸的方式配置即可,在正视下不需要相互交叉。在第3线SA3与第4线SA4的关系、第5线SA5与第6线SA6的关系以及第7线SA7与第8线SA8的关系上也是同样的。
接着,参照图7对金属部件5、板簧6、导电部件CM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7是金属部件5、板簧6、导电部件CM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立体图。
将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用接合材料垂直地接合于第1外侧板簧6A1的可动支承部6MA1。接合材料例如是焊料或导电性粘接剂等。即,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和可动支承部6MA1在相互的表面大致垂直的状态下被接合。同样,将第2可动侧终端板5M2用接合材料垂直地接合于第1外侧板簧6A1的可动支承部6MA1,将第3可动侧终端板5M3及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用接合材料垂直地接合于第2外侧板簧6A2的可动支承部6MA2。
另一方面,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从第1外侧板簧6A1的固定支承部6FA11离开而配置,不与固定支承部6FA11接触。同样,第3固定侧终端板5F3从第1外侧板簧6A1的固定支承部6FA12离开而配置,不与固定支承部6FA12接触。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从第2外侧板簧6A2的固定支承部6FA22离开而配置,不与固定支承部6FA22接触。第7固定侧终端板5F7从第2外侧板簧6A2的固定支承部6FA21离开而配置,不与固定支承部6FA21接触。
将第1导电部件CM1在形成于第1外侧板簧6A1的固定支承部6FA11上的矩形的贯通孔处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而与固定支承部6FA11平行地接合。即,将第1导电部件CM1与固定支承部6FA11在相互的表面大致平行的状态下接合。同样,将第6导电部件CM6在形成于第2外侧板簧6A2的固定支承部6FA22上的矩形的贯通孔处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而与固定支承部6FA22平行地接合。
此外,将第2导电部件CM2在形成于第1内侧板簧6B1的固定支承部6FB1上的矩形的贯通孔处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而与固定支承部6FB1平行地接合。将第3导电部件CM3在形成于第2内侧板簧6B2的固定支承部6FB2上的矩形的贯通孔处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而与固定支承部6FB2平行地接合。将第7导电部件CM7在形成于第3内侧板簧6B3的固定支承部6FB3上的矩形的贯通孔处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而与固定支承部6FB3平行地接合。将第10导电部件CM10在形成于第4内侧板簧6B4的固定支承部6FB4上的矩形的贯通孔处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而与固定支承部6FB4平行地接合。
接着,参照图8~图11,对在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进行说明。图8~图11是图7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而言,图8的左图表示当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1线SA1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8的右图表示当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2线SA2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9的左图表示当第5导电部件CM5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3线SA3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9的右图表示当第4导电部件CM4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4线SA4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10的左图表示当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5线SA5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10的右图表示当第6固定侧终端板5F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6线SA6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11的左图表示当第8导电部件CM8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7线SA7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图11的右图表示当第9导电部件CM9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时在第8线SA8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
如果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8的左图的箭头AR1表示那样在第1线SA1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第1线SA1、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及第1外侧板簧6A1流动到第1导电部件CM1。
如果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8的右图的箭头AR2表示那样在第2线SA2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第2线SA2、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及第1外侧板簧6A1流动到第1导电部件CM1。
如果第5导电部件CM5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9的左图的箭头AR3表示那样在第3线SA3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5导电部件CM5、第3固定侧终端板5F3、第3线SA3、第2可动侧终端板5M2及第1外侧板簧6A1流动到第1导电部件CM1。第5导电部件CM5的后端部被用接合材料接合在相邻的第3固定侧终端板5F3的下端部上。
如果第4导电部件CM4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导电部件CM1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9的右图的箭头AR4表示那样在第4线SA4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4导电部件CM4、第4固定侧终端板5F4、第4线SA4、第2可动侧终端板5M2及第1外侧板簧6A1流动到第1导电部件CM1。第4导电部件CM4的后端部被用接合材料接合在相邻的第4固定侧终端板5F4的下端部上。
如果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10的左图的箭头AR5表示那样在第5线SA5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第5线SA5、第3可动侧终端板5M3及第2外侧板簧6A2流动到第6导电部件CM6。
如果第6固定侧终端板5F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10的右图的箭头AR6表示那样在第6线SA6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6固定侧终端板5F6、第6线SA6、第3可动侧终端板5M3及第2外侧板簧6A2流动到第6导电部件CM6。
如果第8导电部件CM8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11的左图的箭头AR7表示那样在第7线SA7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8导电部件CM8、第7固定侧终端板5F7、第7线SA7、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及第2外侧板簧6A2流动到第6导电部件CM6。第8导电部件CM8的前端部被用接合材料接合在相邻的第7固定侧终端板5F7的下端部上。
如果第9导电部件CM9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6导电部件CM6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图11的右图的箭头AR8表示那样在第8线SA8中流动。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9导电部件CM9、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第8线SA8、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及第2外侧板簧6A2流动到第6导电部件CM6。第9导电部件CM9的前端部被用接合材料接合在相邻的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的下端部上。
在图示例中,在第1线SA1到第4线SA4的各自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部分地重复。具体而言,四个电流的路径在经过第1外侧板簧6A1及第1导电部件CM1的部分中重复。同样,在第5线SA5到第8线SA8的各自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部分地重复。具体而言,四个电流的路径在经过第2外侧板簧6A2及第6导电部件CM6的部分中重复。该结构带来能够削减零件件数的效果。此外,在第1线SA1到第8线SA8的各自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也可以是与由箭头表示的朝向相反的朝向。
接着,参照图12,对向安装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可变光圈装置等的电气装置供给电力时在内侧板簧6B中流动的电流的路径进行说明。图12是图7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果第2导电部件CM2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3导电部件CM3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箭头AR11表示那样从第2导电部件CM2经过第1内侧板簧6B1达到电气装置。并且,来自电气装置的电流如箭头AR12表示那样经过第2内侧板簧6B2流动到第3导电部件CM3。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2导电部件CM2、固定支承部6FB1、可动支承部6MB1、电气装置、可动支承部6MB2及固定支承部6FB2流动到第3导电部件CM3。
如第7导电部件CM7的端子部被连接在高电位上、并且第10导电部件CM10的端子部被连接在低电位上,则电流如由箭头AR13表示那样从第7导电部件CM7经过第3内侧板簧6B3流动到电气装置。并且,来自电气装置的电流如由箭头AR14表示那样经过第4内侧板簧6B4流动到第10导电部件CM10。具体而言,电流经过第7导电部件CM7、固定支承部6FB3、可动支承部6MB3、电气装置、可动支承部6MB4及固定支承部6FB4流动到第10导电部件CM10。
关于电流从第2导电部件CM2流动到第7导电部件CM7或第10导电部件CM10的情况、电流从第3导电部件CM3流动到第2导电部件CM2、第7导电部件CM7或第10导电部件CM10的情况、电流从第7导电部件CM7流动到第2导电部件CM2或第3导电部件CM3的情况、或者电流从第10导电部件CM10流动到第2导电部件CM2、第3导电部件CM3或第7导电部件CM7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接着,参照图13对外壳部件4和金属部件5及底座部件8的位置关系对进行说明。图13是外壳部件4、金属部件5及底座部件8的俯视图。具体而言,图13的上图是外壳部件4及金属部件5的俯视图,图13的下图是底座部件8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3中,为了清晰化,省略了外壳部件4、金属部件5及底座部件8以外的部件的图示。此外,在图13的下图中,为了清晰化,将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用单点划线表示。另外,图13的上图是表示透镜保持部件2处于中立状态或初始状态时的可动侧金属部件5M的位置的俯视图。这样,透镜驱动装置100构成为,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立位置和初始位置为相同。
如图13的上图所示,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及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构成为,被配置在与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离开了规定的间隔的位置。
具体而言,第3固定侧终端板5F3及第4固定侧终端板5F4各自的板状部PM的外侧面EF1被配置在与下侧外周壁部4A(第2下侧侧板部4A2)的内表面IF离开了间隔GP1的位置。关于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以及第5固定侧终端板5F5到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各自的板状部PM也是同样的。第2可动侧终端板5M2的板状部PM的外侧面EF2被配置在与下侧外周壁部4A(第2下侧侧板部4A2)的内表面IF离开了间隔GP2的位置。间隔GP2比间隔GP1大。关于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第3可动侧终端板5M3及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各自的板状部PM也是同样的。
即,八个固定侧金属部件5F(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第8固定侧终端板5F8)各自的板状部PM被配置在比四个可动侧金属部件5M(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第4可动侧终端板5M4)各自的板状部PM距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更近的位置。
如图13的下图所示,底座部件8的四个边部8E(第1边部8E1~第4边部8E4)分别配置为,在固定部8P(第1固定部8P1~第4固定部8P4)经由粘接剂AD4(参照图14~图17)被粘接固定在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上。
具体而言,固定部8P是以从边部8E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在图示例中,固定部8P包括从第1边部8E1的外周面向X1侧突出的第1固定部8P1、从第2边部8E2的外周面向Y1侧突出的第2固定部8P2、从第3边部8E3的外周面向X2侧突出的第3固定部8P3以及从第4边部8E4的外周面向Y2侧突出的第4固定部8P4。
接着,参照图13~图15对形成在固定部8P的外侧面上的粘接剂蓄积部AC进行说明。图14是透镜驱动装置100的正面图。具体而言,图14的上图是安装着由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构成的壳体HS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正面图。图14的中央图是壳体HS被拆下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正面图。图14的下图是图14的中央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1的放大图。图15是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左侧视图。具体而言,图15的上图是安装着壳体HS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左侧视图。图15的中央图是壳体HS被拆下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左侧视图。图15的下图是图15的中央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2的放大图。
粘接剂蓄积部AC是用来将外壳部件4与底座部件8接合的粘接剂AD4蓄积的空间。具体而言,粘接剂蓄积部AC如图13所示,包括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及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更具体地讲,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包括第1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1及第2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2,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包括第1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1及第2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2,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包括第1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1及第2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2,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包括第1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1及第2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2。
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形成在底座部件8的第1固定部8P1的外侧面8P1E上。具体而言,在外侧面8P1E上,如图14所示,形成有作为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发挥功能的槽部8G(前侧槽部8G1)。前侧槽部8G1包括第1前侧槽部8G11及第2前侧槽部8G12。
第1固定部8P1的外侧面8P1E是经由粘接剂AD4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周壁部4A(第1下侧侧板部4A1)的内表面IF上的平面,以与内表面IF平行地延伸的方式构成。
在图示例中,前侧槽部8G1是以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大致半圆形截面的空间。经由第1贯通孔4H1被涂敷在外侧面8P1E的下端部上的粘接剂AD4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在被下侧外周壁部4A(第1下侧侧板部4A1)覆盖的前侧槽部8G1内向上方移动,如图14的下图所示,达到第1固定部8P1的上端部。另外,在图14的下图中,为了清晰化,对于粘接剂AD4赋予了交叉线图案。
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参照图13的下图)形成在底座部件8的第2固定部8P2的外侧面8P2E上。具体而言,在外侧面8P2E上,如图15所示,形成有作为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发挥功能的倾斜部8C(左侧倾斜部8C2)。左侧倾斜部8C2包括第1左侧倾斜部8C21及第2左侧倾斜部8C22。
第2固定部8P2的外侧面8P2E是经由粘接剂AD4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周壁部4A(第2下侧侧板部4A2)的内表面IF上的平面,以与内表面IF平行地延伸的方式构成。
在图示例中,左侧倾斜部8C2是以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大致三角形截面的空间。如果底座部件8被设置到外壳部件4内,则被涂敷在外壳部件4的内底面或内表面IF上的粘接剂AD4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在被下侧外周壁部4A(第2下侧侧板部4A2)覆盖的左侧倾斜部8C2内向上方移动,如图15的下图所示,达到第2固定部8P2的上端部。另外,在图15的下图中,为了清晰化,对粘接剂AD4赋予了交叉线图案。
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参照图13的下图)形成在底座部件8的第3固定部8P3的外侧面8P3E上。具体而言,在外侧面8P3E上,形成有作为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发挥功能的槽部8G(后侧槽部8G3)。后侧槽部8G3包括第1后侧槽部8G31及第2后侧槽部8G32。
第3固定部8P3的外侧面8P3E是经由粘接剂AD4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周壁部4A(第3下侧侧板部4A3)的内表面IF上的平面,以与内表面IF平行地延伸的方式构成。
在图示例中,后侧槽部8G3是以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大致半圆形截面的空间。经由第2贯通孔4H2被涂敷在外侧面8P3E的下端部上的粘接剂AD4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在被下侧外周壁部4A(第3下侧侧板部4A3)覆盖的后侧槽部8G3内向上方移动,达到第3固定部8P3的上端部。
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参照图13的下图)形成在底座部件8的第4固定部8P4的外侧面8P4E上。具体而言,在外侧面8P4E上,形成有作为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发挥功能的倾斜部8C(右侧倾斜部8C4)。右侧倾斜部8C4包括第1右侧倾斜部8C41及第2右侧倾斜部8C42。
第4固定部8P4的外侧面8P4E是经由粘接剂AD4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周壁部4A(第4下侧侧板部4A4)的内表面IF上的平面,以与内表面IF平行地延伸的方式构成。
在图示例中,右侧倾斜部8C4是以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大致三角形截面的空间。如果底座部件8被设置到外壳部件4内,则被涂敷在外壳部件4的内底面或内表面IF上的粘接剂AD4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被下侧外周壁部4A(第4下侧侧板部4A4)覆盖的右侧倾斜部8C4内向上方移动,达到第4固定部8P4的上端部。
如上述那样,扩散到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与底座部件8的固定部8P之间的粘接剂AD4能够将外壳部件4和底座部件8牢固地粘接固定。
接着,参照图16及图17对由粘接剂蓄积部AC带来的效果进行说明。图16是图13的下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3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6的上图表示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1固定部8P1通过冲击等而分离之前的状态,图16的下图表示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1固定部8P1通过冲击等而分离时的状态。图17是图13的下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4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7的左图表示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通过冲击等而分离之前的状态,图17的右图表示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通过冲击等而分离时的状态。另外,在图16及图17中,为了清晰化,对于粘接剂AD4赋予交叉线图案。
如图16所示,第1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1构成为,与内表面IF垂直的方向(X轴方向)上的深度DH11比第2线SA2的直径DA2大。此外,第2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2构成为,与内表面IF垂直的方向(X轴方向)上的深度DH12比第2线SA2的直径DA2大。在图示例中,深度DH11和深度DH12是相同的大小。此外,为了方便,将深度DH(深度DH11及深度DH12)用内表面IF和第1固定部8P1没有分离时的距内表面IF的距离表示。
该结构带来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第2线SA2进入到通过冲击等而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1固定部8P1分离时在内表面IF与第1固定部8P1之间形成的间隙DB1内的效果。
如图16的下图所示,即使在通过冲击等而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1固定部8P1分离时,典型的是,在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由前侧槽部8G1形成的空间)内固化的粘接剂AD4也为附着在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上的原状。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内表面IF与第1固定部8P1之间的间隙DB1比第2线SA2的直径DA2大、比第1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1的深度DH11大、并且比第2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2的深度DH12大时,附着在内表面IF上的粘接剂AD4与第1固定部8P1的外侧面8P1E之间的间隙CL1也比第2线SA2的直径DA2小。因此,附着在内表面IF上的粘接剂AD4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第2线SA2进入到间隙DB1内。关于在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内固化的粘接剂AD4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17所示,第1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1构成为,与内表面IF垂直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深度DH21比第4线SA4的直径DA4大。此外,第2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2构成为,与内表面IF垂直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深度DH22比第4线SA4的直径DA4大。在图示例中,深度DH21比深度DH22大。此外,为了方便,在图示例中,将深度DH(深度DH21及深度DH22)用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没有分离时的距内表面IF的距离表示。
该结构带来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第4线SA4进入到通过冲击等而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分离时在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之间形成的间隙DB2内的效果。
如图17的右图所示,即使在通过冲击等而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分离时,典型的是,在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由左侧槽部8C2形成的空间)内固化的粘接剂AD4也为附着在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上的原状。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内表面IF与第2固定部8P2之间的间隙DB2比第4线SA4的直径DA4大时,间隙DB2也比第1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1的深度DH21小、比第2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2的深度DH22小。因此,附着在内表面IF上的粘接剂AD4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第4线SA4进入到间隙DB2内。关于在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内固化的粘接剂AD4也是同样的。
这样,即使在通过冲击等而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固定部8P分离了的情况下,在粘接剂蓄积部AC内固化了的粘接剂AD4也能够抑制形状记忆合金线SA进入到外壳部件4的内表面IF与固定部8P的间隙DB内。
接着,参照图18对外壳部件4、金属部件5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18是外壳部件4、金属部件5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正面图。在图18中,为了知道配置在外壳部件4的内部中的金属部件5(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及形状记忆合金线SA(第1线SA1及第2线SA2)的位置关系,对于外壳部件4仅将外形用虚线表示。此外,在图18中,为了清晰化,关于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第1线SA1及第2线SA2以外的部件省略了其图示。另外,图18表示透镜保持部件2处于初始状态时的可动侧金属部件5M(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的位置,为了方便,将第1线SA1及第2线SA2以不松弛的状态表示。
如图18所示,位于比第1线SA1靠外侧的第2线SA2的一端(固定侧的端部)上的第1点P1和第2线SA2的另一端(可动侧的端部)上的第2点P2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为不同的高度。并且,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延伸到比第1点P1与第2点P2之间的中点P3高的位置。
具体而言,第1点P1是第2线SA2的一端(固定侧的端部)被固定在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上的位置处的高度H1的点。高度H1是以外壳部件4的底板部4B的底面为基准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高度。关于后述的高度H2~高度H6也是同样的。
第2点P2是第2线SA2的另一端(可动侧的端部)被固定在第1可动侧终端板5M1上的位置处的高度H4的点。
第1点P1与第2点P2之间的中点P3是高度H2的点。在图示例中,中点P3当从X1侧观察时处于不松弛的状态的第1线SA1与不松弛的状态的第2线SA2交叉的位置。但是,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第1点P1与第2点P2之间的中点P3也可以不为和不松弛的第1线SA1与不松弛的状态的第2线SA2交叉的位置相同的高度。
外壳部件4的构成下侧外周壁部4A的四个下侧侧板部(第1下侧侧板部4A1~第4下侧侧板部4A4)分别构成为,具有比中点P3的高度H2高的高度H3。
图18示出第1下侧侧板部4A1具有比中点P3的高度H2高的高度H3。该结构能够抑制当罩部件3被安装到外壳部件4上时第2线SA2中的比中点P3低的部分被夹入到罩部件3的上侧外周壁部3A与底座部件8之间。这是为了在上侧外周壁部3A与底座部件8之间配置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
此外,如图18所示,外壳部件4的构成下侧外周壁部4A的四个下侧角板部4C(第1下侧角板部4C1~第4下侧角板部4C4)分别构成为,具有比第2点P2的高度H4高的高度H5。进而,四个下侧角板部4C(第1下侧角板部4C1~第4下侧角板部4C4)分别具有用于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罩部件3相对于外壳部件4的定位的定位突起TP。定位突起TP形成为,具有比下侧角板部4C的高度H5高的高度H6。
图18示出了第2下侧角板部4C2具有比第2点P2的高度H4高的高度H5以及第2下侧角板部4C2的定位突起TP具有比高度H5高的高度H6。
接着,参照图19对设在板簧6上的绝缘部件IM进行说明。图19是板簧6的仰视图。具体而言,图19的左上图是与板状部件1一起配置在罩部件3内的板簧6的仰视图,图19的左中央图是配置在板状部件1内的板簧6的仰视图,图19的左下图是单独地配置的板簧6的仰视图。此外,图19的右图是图19的左下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5的放大图。
如图19所示,第2外侧板簧6A2的弹性臂部6EA21和第4内侧板簧6B4的弹性臂部6EB4具有沿着罩部件3的第4上侧侧板部3A4相互相邻的部分。在这些相互相邻的部分中,在弹性臂部6EA21上设有四处作为绝缘部件IM的粘接剂AD3。四个粘接剂AD3相互隔开规定值IT以上的间隔设置。在图示例中,四个粘接剂AD3维持着能够以不妨碍板簧6的弹性的程度伸缩的状态。另外,构成绝缘部件IM的粘接剂AD3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粘接剂以外的材料形成。此外,粘接剂AD3也可以不是设置在弹性臂部6EA21而是设置在弹性臂部6EB4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弹性臂部6EA21及弹性臂部6EB4上。
该结构能够抑制弹性臂部6EA21(第2外侧板簧6A2)与弹性臂部6EB4(第4内侧板簧6B4)相互接触而导通(短路)。
在图示例中,作为绝缘部件IM的粘接剂AD3在弹性臂部6EA11、弹性臂部6EA12、弹性臂部6EA21及弹性臂部6EA22的各自上涂敷有各四个。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作为绝缘部件IM发挥功能的板状部件1省略。这是因为,在没有设置板状部件1的情况下,即使在弹性臂部6EB4与作为导电部件的罩部件3接触时,粘接剂AD3也能够抑制弹性臂部6EA21与罩部件3接触而经由罩部件3与弹性臂部6EB4导通。此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粘接剂AD3分别设在弹性臂部6EB1~弹性臂部6EB4上。这是为了更可靠地抑制两个弹性臂部之间的导通。
此外,如图19所示,弹性臂部6E形成为,具有弯曲部BP和从弯曲部BP延伸的延伸部EP。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弯曲部BP是以使弹性臂部6E延伸的方向反转的方式弯曲的部分,延伸部EP是弯曲部BP以外的部分。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弹性臂部6EB4具有五个弯曲部BP,弹性臂部6EA21具有两个弯曲部BP。并且,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粘接剂AD3被设置在延伸部EP上。
该结构与在弯曲部BP上设置绝缘部件IM的情况、即在弯曲部BP上涂敷粘接剂AD3的情况相比,带来对板簧6的弹簧常数的影响较小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20及图21对包括板簧6的被加工件WK进行说明。图20是被加工件WK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20的上图是被加工件WK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0的中央图是图20的上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6的放大图。图20的下图是图20的中央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7的放大图。图21是从被加工件WK制作出的板簧6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21的上图是从被加工件WK制作出的板簧6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1的中央图是图21的上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8的放大图。图21的下图是图21的中央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9的放大图。
被加工件WK是被用于板簧6的制作的部件,也被称作“工件”,包括除去部RM、非除去部AM(板簧6)及连结部CN。除去部RM是为了从被加工件WK制作板簧6而被从被加工件WK除去的部分,包括主体部MP、弹性变形部ET、前侧除去部FP及后侧除去部RP。非除去部AM是从被加工件WK将除去部RM除去后剩余的部分,在图示例中相当于板簧6。
前侧除去部FP及后侧除去部RP被用未图示的切断装置从非除去部AM切除。在图示例中,在将被加工件WK安装在透镜保持部件2及底座部件8上之后,通过将未图示的激光切断装置发出的激光沿着切断线LC照射,将前侧除去部FP及后侧除去部RP从非除去部AM切除。
主体部MP及弹性变形部ET构成为,在从被加工件WK将除去部RM除去之前的阶段中能够将四个内侧板簧6B各自的可动支承部6M一起保持。
在图示例中,主体部MP及弹性变形部ET构成为,被配置在四个内侧板簧6B的内侧,即在被加工件WK被安装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时被配置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开口2K内。并且,主体部MP被配置在四个弹性变形部ET的内侧。即,主体部MP在其外周部与四个弹性变形部ET连接。
具体而言,主体部MP是在中央部具有圆形的孔MH的圆环状的部分。弹性变形部ET是当主体部MP在光轴方向上被移动时弹性地变形的部分。弹性变形部ET包括与第1内侧板簧6B1的可动支承部6MB1对应的第1弹性变形部ET1、与第2内侧板簧6B2的可动支承部6MB2对应的第2弹性变形部ET2、与第3内侧板簧6B3的可动支承部6MB3对应的第3弹性变形部ET3以及与第4内侧板簧6B4的可动支承部6MB4对应的第4弹性变形部ET4。
连结部CN是将除去部RM与非除去部AM连结的部分。在图示例中,连结部CN构成为,将作为除去部RM的一部分的弹性变形部ET与作为非除去部AM的一部分的内侧板簧6B的可动支承部6M连结。并且,连结部CN构成为,其一部分与除去部RM一起被除去。
在图示例中,连结部CN包括将第1内侧板簧6B1的可动支承部6MB1与第1弹性变形部ET1连结的第1连结部CN1、将第2内侧板簧6B2的可动支承部6MB2与第2弹性变形部ET2连结的第2连结部CN2、将第3内侧板簧6B3的可动支承部6MB3与第3弹性变形部ET3连结的第3连结部CN3以及将第4内侧板簧6B4的可动支承部6MB4与第4弹性变形部ET4连结的第4连结部CN4。
内侧板簧6B的可动支承部6M(可动支承部6MB1~可动支承部6MB4)具有作为被固定到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部分的内侧固定部FI及外侧固定部FE。在图示例中,内侧固定部FI及外侧固定部FE是当对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上的突出部2T施以热铆接时由通过该热铆接被压溃的突出部2T的前端部覆盖的部分。在图20及图21中,为了清晰化,对于内侧固定部FI及外侧固定部FE赋予点状图案。
在图示例中,内侧固定部FI以与连结部CN相邻的方式配置,外侧固定部FE被配置在比内侧固定部FI靠外侧(距光轴OA较远侧)。此外,内侧板簧6B的弹性臂部6E构成为,从内侧固定部FI与外侧固定部FE之间延伸。并且,沿着与连结部CN延伸的方向(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连结部CN的宽度比沿着相同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固定部FI的宽度小。
此外,弹性变形部ET如图20的中央图所示,具有在与连结部CN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EL。在此情况下,延伸部EL的一部分位于连结部CN的内侧的延长线上。
此外,弹性变形部ET被形成为大致U字状,构成为,一端部与连结部CN相连,另一端部与主体部MP相连。在此情况下,与主体部MP相连的部分的宽度比与连结部CN相连的部分的宽度大。
在图20的中央图所示的例子中,第3内侧板簧6B3的可动支承部6MB3具有第3内侧固定部FI3及第3外侧固定部FE3,第4内侧板簧6B4的可动支承部6MB4具有第4内侧固定部FI4及第4外侧固定部FE4。并且,第3内侧固定部FI3以与第3连结部CN3相邻的方式配置,第4内侧固定部FI4以与第4连结部CN4相邻的方式配置。此外,第3内侧板簧6B3的弹性臂部6EB3构成为,从第3内侧固定部FI3与第3外侧固定部FE3之间延伸,第4内侧板簧6B4的弹性臂部6EB4构成为,从第4内侧固定部FI4与第4外侧固定部FE4之间延伸。
并且,如图20的下图所示,沿着与第3连结部CN3延伸的方向(中心轴AX3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第3连结部CN3的宽度WD1比沿着相同的宽度方向的第3内侧固定部FI3的宽度WD2小。关于第1连结部CN1、第2连结部CN2及第4连结部CN4各自的宽度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20的中央图所示,第3弹性变形部ET3具有在与第3连结部CN3的延伸方向(中心轴AX3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3延伸部EL3,第4弹性变形部ET4具有在与第4连结部CN4的延伸方向(中心轴AX4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4延伸部EL4。关于第1弹性变形部ET1及第2弹性变形部ET2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20的上图所示,第3弹性变形部ET3形成为大致U字状,构成为,一端部(外侧端部)与第3连结部CN3相连,另一端部(内侧端部)与主体部MP相连。在此情况下,与主体部MP相连的部分的宽度WD3比与第3连结部CN3相连的部分的宽度WD4(参照图20的下图)大。关于第1弹性变形部ET1、第2弹性变形部ET2及第4弹性变形部ET4分别也是同样的。
作为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一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使作为被加工件WK的一部分的除去部RM(主体部MP及弹性变形部ET)位于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的开口2K处的方式,将内侧板簧6B的可动支承部6M(可动支承部6MB1~可动支承部6MB4)固定到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工序;以及通过使主体部MP向与主体部MP的板面交叉的方向移动、并将设置在可动支承部6M的内侧的连结部CN扭转,从而将连结部CN切断的工序。
具体而言,主体部MP具有用来使夹具(未图示)卡合的孔MH。并且,将连结部CN切断的工序也可以具有将夹具卡挂于孔MH并将主体部MP向上方拉起的工序、将夹具卡挂于孔MH并将主体部MP向下方推压的工序、从主体部MP的下方将夹具插入到孔MH中而将主体部MP向上方推起的工序、或者从主体部MP的上方将夹具插入到孔MH中而将主体部MP向下方推下的工序等。
作为被切断后的连结部CN的一部分的切离部TF如图21所示,残留在内侧板簧6B的可动支承部6M的内侧。具体而言,切离部TF如图21的上图所示,包括作为与第1内侧固定部FI1对应的第1连结部CN1的一部分的第1切离部TF1、作为与第2内侧固定部FI2对应的第2连结部CN2的一部分的第2切离部TF2、作为与第3内侧固定部FI3对应的第3连结部CN3的一部分的第3切离部TF3以及作为与第4内侧固定部FI4对应的第4连结部CN4的一部分的第4切离部TF4。
在图示例中,板簧6具有相互相邻的两个内侧固定部FI的组合(第1内侧固定部FI1及第2内侧固定部FI2的组合、或第3内侧固定部FI3及第4内侧固定部FI4的组合)。并且,第3切离部TF3及第4切离部TF4如图21的中央图所示那样形成为,使各自的前端相对于内侧板簧6B的可动支承部6M的板面PF向相互相反方向倾斜。
具体而言,如果在被加工件WK(板簧6)被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及底座部件8上的状态下将主体部MP向上方移动,则第3连结部CN3如由图21的箭头AR3所示那样被扭转而被切断,作为其一部分的第3切离部TF3残留在可动支承部6MB3的内侧。同样,第4连结部CN4如由图21的箭头AR4所示那样被扭转而被切断,作为其一部分的第4切离部TF4残留在可动支承部6MB4的内侧。
即,第3切离部TF3的前端如图21所示那样形成为,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B3的板面PF,向由箭头AR3表示的方向倾斜。同样,第4切离部TF4的前端被形成为,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B4的板面PF,向由箭头AR4表示的方向倾斜。另外,图21为了清晰化,将第3切离部TF3的前端的倾斜用虚线L3表示,将第4切离部TF4的前端的倾斜用虚线L4表示。虚线L3是与第3切离部TF3的前端的上缘平行的线,虚线L4是与第4切离部TF4的前端的上缘平行的线。但是,第3切离部TF3的前端的上缘也可以不是完全的直线。关于第4切离部TF4的前端的上缘也是同样的。
由箭头AR3表示的方向和由箭头AR4表示的方向为相互相反的方向。具体而言,由箭头AR3表示的方向当从开口2K的中心(光轴OA)观察时,为关于第3连结部CN3(第3切离部TF3)的中心轴AX3顺时针的方向。并且,由箭头AR4表示的方向当从开口2K的中心(光轴OA)观察时,为关于第4连结部CN4(第4切离部TF4)的中心轴AX4逆时针的方向。
接着,参照图22对处于内侧板簧6B的内侧的除去部RM进行说明。图22是构成被加工件WK的除去部RM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22的上图是处于内侧板簧6B的内侧的除去部RM的立体图。图22的下图是图22的上图中的由虚线包围的范围R10的放大图。
处于内侧板簧6B的内侧的除去部RM包括主体部MP和四个弹性变形部ET(第1弹性变形部ET1~第4弹性变形部ET4)。四个弹性变形部ET(第1弹性变形部ET1~第4弹性变形部ET4)分别包括延伸部EL、内侧连接部QA及外侧连接部QC。具体而言,第1弹性变形部ET1包括第1延伸部EL1,第2弹性变形部ET2包括第2延伸部EL2,第3弹性变形部ET3包括第3延伸部EL3,第4弹性变形部ET4包括第4延伸部EL4。并且,四个延伸部EL(第1延伸部EL1~第4延伸部EL4)分别包括内侧延伸部UI、外侧延伸部UE及弯曲部BD。在图22中,为了清晰化,对于内侧连接部QA、外侧连接部QC及弯曲部BD赋予点状图案。
内侧连接部QA是将延伸部EL与主体部MP连接的部分,外侧连接部QC是将延伸部EL与连结部CN连接的部分。
内侧延伸部UI位于比外侧延伸部UE靠内侧,形成为,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的圆周延伸。外侧延伸部UE位于比内侧延伸部UI靠外侧,形成为,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的圆周延伸。弯曲部BD形成为,以内侧延伸部UI沿着外侧延伸部UE延伸的方式将内侧延伸部UI与外侧延伸部UE连接。
在图22的上图所示的例子中,第1弹性变形部ET1(第1延伸部EL1)的内侧延伸部UI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内侧连接部QA向逆时针的方向延伸,第1弹性变形部ET1(第1延伸部EL1)的外侧延伸部UE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弯曲部BD向顺时针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第2弹性变形部ET2(第2延伸部EL2)的内侧延伸部UI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内侧连接部QA向顺时针方向延伸,第2弹性变形部ET2(第2延伸部EL2)的外侧延伸部UE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弯曲部BD向逆时针方向延伸。同样,第3弹性变形部ET3(第3延伸部EL3)的内侧延伸部UI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内侧连接部QA向逆时针方向延伸,第3弹性变形部ET3(第3延伸部EL3)的外侧延伸部UE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弯曲部BD向顺时针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第4弹性变形部ET4(第4延伸部EL4)的内侧延伸部UI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内侧连接部QA向顺时针方向延伸,第4弹性变形部ET4(第4延伸部EL4)的外侧延伸部UE沿着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从弯曲部BD向逆时针方向延伸。
外侧连接部QC如图22的下图所示,以沿着与连结部CN延伸的方向(以光轴OA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正交的方向即宽度方向而向连结部CN的两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连接部QC的宽度比沿着相同的宽度方向的连结部CN的宽度大。并且,外侧连接部QC的外侧端部OE具有与连结部CN相连的第1部分OE1以及位于第1部分OE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不与连结部CN相连的第2部分OE2。
在图22的下图所示的例子中,第3弹性变形部ET3(第3延伸部EL3)的外侧连接部QC以沿着与第3连结部CN3延伸的方向(中心轴AX3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宽度方向而向第3连结部CN3的两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连接部QC的宽度WD4比沿着相同的宽度方向的第3连结部CN3的宽度WD1大。并且,外侧连接部QC的外侧端部OE具有与第3连结部CN3相连的第1部分OE1、以及位于第1部分OE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不与第3连结部CN3相连的第2部分OE2。关于第1弹性变形部ET1(第1延伸部EL1)、第2弹性变形部ET2(第2延伸部EL2)及第4弹性变形部ET4(第4延伸部EL4)各自的外侧连接部QC也是同样的。
如上述那样,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0如图2所示,具备:固定侧部件FB,包括壳体HS;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能够配置透镜体LS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2K,被配置在壳体HS的内部中;相互独立的多个板簧6,被设置为以能够将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的状态将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与固定侧部件FB相连;以及驱动部DM,使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壳体HS包括具有外周壁部(上侧外周壁部3A)及顶板部3B的金属制的罩部件3。多个板簧6分别如图3及图4所示,具有被固定在固定侧部件FB上的固定支承部6F、被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部上的可动支承部6M、以及以将固定支承部6F与可动支承部6M相连的方式设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6E。多个板簧6各自的弹性臂部6E以与罩部件3的顶板部3B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多个板簧6各自的弹性臂部6E与顶板部3B之间设置有绝缘部件IM。该结构带来能够抑制多个板簧6的短路的效果。例如,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当多个板簧6中的一个和多个板簧6中的另一个形成相互不同的电路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经由罩部件3的两个电路的短路。
在罩部件3的顶板部3B的下表面上,如图2所示,也可以固定着作为绝缘部件IM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1。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板状部件1的下表面上涂敷绝缘涂层剂。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与板状部件1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板状部件1变薄。
罩部件3的外周壁部(上侧外周壁部3A)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四个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板状部件1也可以具有与顶板部3B对置的上板部1B、以及被从上板部1B的外缘部向下方弯折的四个弯折部1A。在此情况下,四个弯折部1A分别也可以构成为,与罩部件3的对应的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对置。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由弯折部1A实现板状部件1相对于罩部件3的定位。
罩部件3的外周壁部(上侧外周壁部3A)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位于多个板簧6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臂部6E的外侧的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板状部件1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与罩部件3的顶板部3B对置的上板部1B、以及被从上板部1B的外缘部向下方弯折并且被配置在弹性臂部6E与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之间的弯折部1A。也可以在弯折部1A的内表面上涂敷绝缘涂层剂。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即使在通过起因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掉落等的冲击而板簧6的弹性臂部6E向与上下方向(Z轴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弹性臂部6E与罩部件3的上侧外周壁部3A接触。
板状部件1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被用导电性粘接剂AD1及绝缘性粘接剂AD2固定在罩部件3上。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能够通过导电性粘接剂AD1使板状部件1的电位和罩部件3的电位成为同电位(例如地电位)、并且能够通过绝缘性粘接剂AD2提高板状部件1与罩部件3之间的粘接强度。另外,在图示例中,罩部件3经由外壳部件4而与外部基板等电连接。具体而言,罩部件3经由形成在外壳部件4的第1下侧侧板部4A1上的、作为端子部发挥功能的连接凹部RS(参照图14的上图)而与外部基板等电连接。连接凹部RS是使第1下侧侧板部4A1的一部分向内侧凹陷的部分。更具体地讲,连接凹部RS如图14的上图所示,与经由第1下侧侧板部4A1的第1贯通孔4H1而在外部露出的第1导电部件CM1~第5导电部件CM5、第1固定侧终端板5F1及第2固定侧终端板5F2各自的端子部一起,通过焊料连接或导电性粘接剂等而与外部基板等电连接。
两个板簧6各自的弹性臂部6E也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具有相互相邻的部分,在该相邻的部分中,在两个弹性臂部6E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多处作为绝缘部件IM的粘接剂AD3。在此情况下,绝缘部件IM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的粘接剂以外的材料形成。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即使在通过起因于掉落等的冲击而弹性臂部6E意外地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两个弹性臂部之间的短路。另外,固化后的粘接剂AD3由于不具有粘着性,所以在与相邻的弹性臂部6E接触时也不会附着到相邻的弹性臂部6E上。
在两个弹性臂部6E相邻的部分中,粘接剂AD3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仅设在两个弹性臂部6E的一方上,也可以设在两个弹性臂部6E的双方上。粘接剂AD3仅设在两个弹性臂部6E的一方上的结构与粘接剂AD3设在两个弹性臂部6E的双方上的结构相比,带来能够使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生产效率提高的效果。
在多个板簧6各自的弹性臂部6E上,也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将防止弹性臂部6E与顶板部3B的接触的粘接剂AD3涂敷在多处。在此情况下,粘接剂AD3构成绝缘部件IM。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通过将粘接剂AD3涂敷到弹性臂部6E上这样简单的方法,能够抑制弹性臂部6E与顶板部3B的接触。另外,固化后的粘接剂AD3由于不具有粘着性,所以当固化后的粘接剂AD3与顶板部3B接触时也不会附着到顶板部3B上。
弹性臂部6E也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具有弯曲部BP和从弯曲部BP延伸的延伸部EP。在此情况下,绝缘部件IM也可以设置在延伸部EP上。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与在弯曲部BP上设置绝缘部件IM的情况、即在弯曲部BP上涂敷粘接剂AD3的情况相比,对板簧6的弹簧常数的影响较小。
此外,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作为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透镜驱动装置100如图2所示,具备:底座部件8;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能够配置光学零件(透镜体LS)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2K,能够相对于底座部件8移动地设置;罩部件3,具有:夹着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而在上下方向上与底座部件8对置的顶板部3B、和包括从顶板部3B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多个上侧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在内的上侧外周壁部3A;以及多个形状记忆合金线SA,配置在上侧外周壁部3A的内侧,一端被固定在包括底座部件8的固定侧部件FB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包括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部件MB上,能够使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底座部件8移动。固定侧部件FB包括收容底座部件8的上方被开放的外壳部件4。外壳部件4具有:被配置在底座部件8的下侧的底板部4B、和从底板部4B的外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多个下侧侧板部(第1下侧侧板部4A1~第4下侧侧板部4A4)。下侧侧板部(第1下侧侧板部4A1~第4下侧侧板部4A4)位于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与构成罩部件3的上侧外周壁部3A的上侧侧板部(第1上侧侧板部3A1~第4上侧侧板部3A4)之间并且与形状记忆合金线SA对置。该结构带来能够抑制如下的不良状况的发生的效果,该不良情况为,在将罩部件3组装时形状记忆合金线SA被夹入到底座部件8与罩部件3之间这样的、起因于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与罩部件3的接触的不良状况。这是因为,在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外侧存在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
如图18所示,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一端被固定在固定侧部件FB上的位置处的第1点P1和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可动侧部件MB上的位置处的第2点P2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为不同的高度。下侧侧板部(第1下侧侧板部4A1~第4下侧侧板部4A4)也可以延伸到比第1点P1与第2点P2之间的中点P3高的位置。该结构由于至少能够将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下半部用外壳部件4覆盖,所以带来如下的效果:与下侧侧板部的高度比中点P3的高度低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起因于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与罩部件3的接触而产生不良状况。另外,并不限定于下侧侧板部遍及整个区域而为比中点P3的高度高的结构。例如,当存在不与形状记忆合金线SA对置的部分时,下侧侧板部的高度也可以部分地比中点P3低。此外,下侧侧板部也可以构成为,交替地形成比中点P3高的部分和比中点P3低的部分。
下侧外周壁部4A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位于相邻的两个下侧侧板部之间的下侧角板部4C。在此情况下,下侧角板部4C也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延伸到比下侧侧板部高的位置。该结构由于能够用下侧角板部4C限制被组装到外壳部件4上的罩部件3的位置(向下方的运动),所以带来如下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抑制起因于形状记忆合金线SA与罩部件3的接触而产生不良状况。
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也可以都由金属板形成并相互导通。该结构带来如下的效果:与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维持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的强度的原状下实现罩部件3及外壳部件4的薄壁化、进而能够实现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此外,该结构带来能够使光学零件驱动装置拥有屏蔽功能的效果。
也可以将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一端如图5所示那样固定到设置在底座部件8上的固定侧金属部件5F上。也可以将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另一端如图5所示那样固定到设置在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可动侧金属部件5M上。固定侧金属部件5F及可动侧金属部件5M分别也可以如图13的上图所示那样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下侧外周壁部4A的相互不同的部分对置。底座部件8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如图13的下图所示那样具有与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粘接固定的固定部8P。固定部8P也可以如图14及图15所示那样,在固定侧金属部件5F与可动侧金属部件5M之间以与固定侧金属部件5F相邻的方式配置,具有以从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离开的方式形成的由槽部8G或倾斜部8C构成的粘接剂蓄积部AC。在此情况下,形状记忆合金线SA也可以构成为,经过固定部8P的上方而延伸。即,具有粘接剂蓄积部AC的固定部8P也可以构成为位于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下方。并且,也可以在粘接剂蓄积部AC与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之间设置粘接剂AD4。该结构如图16及图17所示,即使在通过起因于掉落等的冲击而粘接剂AD4从底座部件8(固定部8P)剥离并成为仅附着在外壳部件4的下侧外周壁部4A上的状态的情况下、并且在底座部件8与外壳部件4之间发生了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进入到该间隙中。即,该结构带来在成为上述那样的不希望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被夹入到底座部件8与外壳部件4之间的效果。另外,构成粘接剂蓄积部AC的倾斜部8C不需要形成为平面状,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
粘接剂蓄积部AC也可以如图14及图15所示那样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此情况下,如图16及图17所示,与粘接固定有固定部8P的下侧外周壁部4A(第1下侧侧板部4A1~第4下侧侧板部4A4)的内表面IF垂直的方向上的粘接剂蓄积部AC的深度DH,构成为比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直径大。该结构带来即使在成为上述那样的不希望的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附着在下侧外周壁部4A上的粘接剂AD(特别是在粘接剂蓄积部AC内固化的部分)抑制松弛的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进入到底座部件8与外壳部件4之间的间隙中的效果。因此,该结构带来能够进一步抑制松弛的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被底座部件8和外壳部件4夹入的效果。
在上述的结构中,当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处于中立状态时,也可以如图13的上图所示那样,将固定侧金属部件5F的外侧面EF1配置在比可动侧金属部件5M的外侧面EF2距下侧外周壁部4A的内表面IF更近的位置。即,上述的结构带来即使在固定侧金属部件5F设置在比可动侧金属部件5M距下侧外周壁部4A更近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松弛的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线SA被底座部件8和外壳部件4夹入的效果。
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作为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一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0如图2所示,具备:固定侧部件FB;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能够配置光学零件(透镜体LS)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2K;板簧6,具有以在能够将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的状态下将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与固定侧部件FB相连的方式设置并且被固定在固定侧部件FB上的固定支承部6F、被固定在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可动支承部6M、以及以将固定支承部6F与可动支承部6M相连的方式设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6E;以及驱动部DM,使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移动。在可动支承部6M的开口2K侧,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存在与除去部RM连结的作为连结部CN的一部分的切离部TF。在此情况下,切离部TF的前端也可以呈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的板面PF倾斜那样的形状。即,切离部TF的前端也可以以相对于板面PF扭转的方式形成。切离部TF的前端相对于板面PF倾斜,是因为在将除去部RM从板簧6切离时连结部CN被扭断。该结构带来与通过多次的弯折将连结部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生产效率的效果。
可动支承部6M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具有以与切离部TF的外侧相邻的方式设置的内侧固定部FI。内侧固定部FI是被固定在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切离部TF(连结部CN)的宽度WD1如图20的下图所示,比内侧固定部FI的宽度WD2小。该结构带来与切离部TF被设置在从内侧固定部FI离开的位置处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实现除去部RM的切离的效果。
内侧固定部FI也可以是由形成在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突出部2T(参照图3)插通到形成在可动支承部6M上的孔中并且通过进行铆接而形成的铆接固定部固定(推压)的部分。该结构带来与通过粘接剂的固定相比能够更简单且可靠地将内侧板簧6B(可动支承部6M)固定到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效果。但是,作为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与可动支承部6M的固定手段也可以采用通过粘接剂的固定。
可动支承部6M也可以如图21的中央图所示那样具有被固定在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外侧固定部FE。在此情况下,内侧固定部FI也可以对应于切离部TF(连结部CN)。并且,弹性臂部6E也可以从内侧固定部FI与外侧固定部FE之间延伸。该结构带来能够抑制在连结部CN被切断时作用于可动支承部6M的力给弹性臂部6E带来不良影响这一情况的效果。另外,在弹性臂部6E从位于内侧固定部FI的附近的可动支承部6M的部分延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外侧固定部FE省略。
也可以将板簧6的多个切离部TF中的两个如图21的上图所示那样设置在夹着开口2K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在图示例中,板簧6的第1切离部TF1和第4切离部TF4被设置在夹着开口2K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同样,板簧6的第2切离部TF2和第3切离部TF3被设置在夹着开口2K而相互对置的位置。该结构带来除去部RM从非除去部AM(板簧6)的切离变得容易的效果。
板簧6也可以如图21的上图所示那样具有相互相邻的两个内侧固定部FI。在此情况下,与相互相邻的两个内侧固定部FI对应的两个切离部TF形成为,各自的前端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的板面PF而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倾斜。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板簧6具有相互相邻的第3内侧固定部FI3和第4内侧固定部FI4。在此情况下,与第3内侧固定部FI3对应的第3切离部TF3的前端形成为,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B3的板面PF,向由箭头AR3表示的方向倾斜。与第4内侧固定部FI4对应的第4切离部TF4的前端形成为,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B4的板面PF,向由箭头AR4表示的方向倾斜。由箭头AR3表示的方向和由箭头AR4表示的方向是相互相反的方向。具体而言,由箭头AR3表示的方向是当从开口2K的中心观察时关于第3连结部CN3(第3切离部TF3)的中心轴AX3为顺时针的方向。由箭头AR4表示的方向是当从开口2K的中心观察时关于第4连结部CN4(第4切离部TF4)的中心轴AX4为逆时针的方向。换言之,板簧6也可以具有第1板簧和第2板簧。在此情况下,第1板簧的可动支承部6M和第2板簧的可动支承部6M也可以以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相互相邻的方式配置。并且,与第1板簧的可动支承部6M对应的切离部TF以及与第2板簧的可动支承部6M对应的切离部TF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的板面PF向相互相反方向扭转。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板簧6具有作为第1板簧的第3内侧板簧6B3和作为第2板簧的第4内侧板簧6B4。并且,第3内侧板簧6B3的可动支承部6MB3和第4内侧板簧6B4的可动支承部6MB4以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相互相邻的方式配置。在此情况下,如图21所示,与第3内侧板簧6B3的可动支承部6MB3对应的第3切离部TF3以及与第4内侧板簧6B4的可动支承部6MB4对应的第4切离部TF4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的板面PF而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扭转。该结构带来即使两个内侧固定部FI相邻也容易进行除去部RM的切离的效果。另外,在图示例中,第3内侧板簧6B3和第4内侧板簧6B4相互分离,但也可以相连。即,也可以第3内侧板簧6B3和第4内侧板簧6B4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使作为被加工件WK的一部分的除去部RM位于开口2K的方式将可动支承部6M固定到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工序;以及通过使主体部MP在与主体部MP的板面交叉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可动支承部6M相对地移动,使设置在可动支承部6M的内侧的连结部CN扭转,由此将连结部CN切断的工序。另外,可动支承部6M的内侧经由连结部CN而与除去部RM相连。除去部RM具有主体部MP和设置在主体部MP与连结部CN之间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ET。在该制造方法中,仅通过使除去部RM的主体部MP相对于非除去部AM(板簧6)相对移动就能够将连结部CN切断。因此,该制造方法带来能够使光学零件驱动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的效果。
可动支承部6M也可以如图20所示那样具有以与连结部CN相邻的方式设置的内侧固定部FI。内侧固定部FI是被固定在光学零件保持部件(透镜保持部件2)上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如图20的下图所示,沿着与连结部CN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连结部CN的宽度WD1,比沿着该宽度方向的内侧固定部FI的宽度WD2小。该结构带来与连结部CN被设置在从内侧固定部FI离开的位置处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实现除去部RM从非除去部AM(板簧6)的切离的效果。
弹性变形部ET也可以具有在与连结部CN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EL。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延伸部EL的一部分位于连结部CN的内侧的延长线上。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第3弹性变形部ET3具有在与第3连结部CN3的延伸方向(中心轴AX3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3延伸部EL3。在此情况下,第3延伸部EL3的一部分位于第3连结部CN3的内侧的延长线(中心轴AX3的轴线)上。该结构带来能够使弹性变形部ET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应力集中于连结部CN的效果。
弹性变形部ET也可以如图20的上图所示那样形成为U字状,一端部与连结部CN相连,另一端部与主体部MP相连。在此情况下,与主体部MP相连的部分的宽度WD3比与连结部CN相连的部分的宽度WD4(参照图20的下图)大。换言之,弹性变形部ET的延伸部EL也可以如图22所示那样具有弯曲部BD、与弯曲部BD的一端相连的外侧延伸部UE以及与弯曲部BD的另一端相连并沿着外侧延伸部UE延伸的内侧延伸部UI。在此情况下,内侧延伸部UI也可以经由具有比连结部CN的宽度大的宽度的部分(内侧连接部QA)而与主体部MP相连。该结构带来能够使弹性变形部ET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应力集中于连结部CN的效果。
弹性变形部ET也可以如图22的下图所示那样在延伸部EL与连结部CN之间具有将延伸部EL与连结部CN相连的外侧连接部QC。在此情况下,沿着与连结部CN延伸的方向(中心轴AX3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宽度方向的外侧连接部QC的宽度WD4,比沿着相同的宽度方向的连结部CN的宽度WD1大。并且,外侧连接部QC的外侧端部OE具有与连结部CN相连的第1部分OE1、以及位于第1部分OE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不与连结部CN相连的第2部分OE2。该结构由于连结部CN被更可靠地扭转,所以带来连结部CN处的除去部RM从非除去部AM(板簧6)的切离变得更可靠的效果。
被加工件WK也可以如图20的上图所示那样包括夹着主体部MP对置的两个连结部CN。在此情况下,两个连结部CN分别与对应的可动支承部6M的内侧相连。在图示例中,被加工件WK包括夹着主体部MP对置的第1连结部CN1及第4连结部CN4、以及夹着主体部MP对置的第2连结部CN2及第3连结部CN3。在此情况下,第1连结部CN1与对应的可动支承部6MB1的内侧相连。第2连结部CN2与对应的可动支承部6MB2的内侧相连。第3连结部CN3与对应的可动支承部6MB3的内侧相连。第4连结部CN4与对应的可动支承部6MB4的内侧相连。该结构带来连结部CN变得容易被扭转、进而连结部CN容易被切断的效果。这是因为,在该结构中,在使主体部MP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夹着主体部MP而对置的一对连结部CN(第1连结部CN1及第4连结部CN4)被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扭转,并且夹着主体部MP而对置的另一对连结部CN(第2连结部CN2及第3连结部CN3)被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扭转。此外,相邻的一对连结部CN(第1连结部CN1及第2连结部CN2)被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扭转,并且相邻的另一对连结部CN(第3连结部CN3及第4连结部CN4)被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扭转。
也可以在主体部MP上形成孔MH。在此情况下,将连结部CN切断的工序也可以具有使夹具(未图示)与孔MH卡合而使主体部MP移动的工序。具体而言,将连结部CN切断的工序也可以具有将夹具卡挂于孔MH而将主体部MP拉起的工序、或者从主体部MP的下方将夹具插入到孔MH中而将主体部MP推起的工序等。该结构带来能够利用形成在主体部MP上的孔MH而容易地使主体部MP移动的效果。因此,该结构带来将连结部CN扭转变得容易、进而除去部RM从非除去部AM(板簧6)的切离变得容易的效果。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并不限定于后述的实施方式。上述的或后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应用各种变形及替换等。此外,参照上述的或后述的实施方式说明的特征分别只要在技术上没有矛盾就也可以适当地组合。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外侧板簧6A作为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导电通路,使用内侧板簧6B作为向电气装置的导电通路,但也可以使用内侧板簧6B作为向形状记忆合金线SA的导电通路,使用外侧板簧6A作为向电气装置的导电通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侧金属部件5F被用粘接剂固定在底座部件8上,但也可以埋设在底座部件8中,也可以是形成在底座部件8的表面上的导电图案。同样,可动侧金属部件5M被用粘接剂固定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但也可以埋设在透镜保持部件2中,也可以是形成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表面上的导电图案。
标号说明
1…板状部件;1A…弯折部;1A1…第1弯折部;1A2…第2弯折部;1A3…第3弯折部;1A4…第4弯折部;1B…上板部;2…透镜保持部件;2D…可动侧台座部;2D1…第1可动侧台座部;2D2…第2可动侧台座部;2K…开口;2P…筒状部;2S…突设部;2S1…第1突设部;2S2…第2突设部;2T…突出部;2U…突出部;2V…承接面;3…罩部件;3A…上侧外周壁部;3A1…第1上侧侧板部;3A2…第2上侧侧板部;3A3…第3上侧侧板部;3A4…第4上侧侧板部;3B…顶板部;3C…上侧角板部;3C1…第1上侧角板部;3C2…第2上侧角板部;3C3…第3上侧角板部;3C4…第4上侧角板部;3K…开口;4…外壳部件;4A…下侧外周壁部;4A1…第1下侧侧板部;4A2…第2下侧侧板部;4A3…第3下侧侧板部;4A4…第4下侧侧板部;4B…底板部;4C…下侧角板部;4C1…第1下侧角板部;4C2…第2下侧角板部;4C3…第3下侧角板部;4C4…第4下侧角板部;4H…贯通孔;4H1…第1贯通孔;4H2…第2贯通孔;4K…开口;5…金属部件;5F…固定侧金属部件;5F1…第1固定侧终端板;5F2…第2固定侧终端板;5F3…第3固定侧终端板;5F4…第4固定侧终端板;5F5…第5固定侧终端板;5F6…第6固定侧终端板;5F7…第7固定侧终端板;5F8…第8固定侧终端板;5M…可动侧金属部件;5M1…第1可动侧终端板;5M2…第2可动侧终端板;5M3…第3可动侧终端板;5M4…第4可动侧终端板;6…板簧;6A…外侧板簧;6A1…第1外侧板簧;6A2…第2外侧板簧;6B…内侧板簧;6B1…第1内侧板簧;6B2…第2内侧板簧;6B3…第3内侧板簧;6B4…第4内侧板簧;6E、6EA1、6EA11、6EA12、6EA2、6EA21、6EA22、6EB1、6EB2、6EB3、6EB4…弹性臂部;6F、6FA1、6FA11、6FA12、6FA2、6FA21、6FA22、6FB1、6FB2、6FB3、6FB4…固定支承部;6M、6MA1、6MA2、6MB1、6MB2、6MB3、6MB4…可动支承部;8…底座部件;8C…倾斜部;8C2…左侧倾斜部;8C21…第1左侧倾斜部;8C22…第2左侧倾斜部;8C4…右侧倾斜部;8C41…第1右侧倾斜部;8C42…第2右侧倾斜部;8G…槽部;8G1…前侧槽部;8G11…第1前侧槽部;8G12…第2前侧槽部;8G3…后侧槽部;8G31…第1后侧槽部;8G32…第2后侧槽部;8D…固定侧台座部;8D1…第1固定侧台座部;8D2…第2固定侧台座部;8E…边部;8E1…第1边部;8E2…第2边部;8E3…第3边部;8E4…第4边部;8K…开口;8P…固定部;8P1…第1固定部;8P1E…外侧面;8P2…第2固定部;8P2E…外侧面;8P3…第3固定部;8P3E…外侧面;8P4…第4固定部;8P4E…外侧面;8T…突出部;8U…突出部;8V…承接面;100…透镜驱动装置;AC…·粘接剂蓄积部;AC1…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1…第1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12…第2前侧粘接剂蓄积部;AC2…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1…第1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22…第2左侧粘接剂蓄积部;AC3…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1…第1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32…第2后侧粘接剂蓄积部;AC4…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1…第1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C42…第2右侧粘接剂蓄积部;AD1…导电性粘接剂;AD2…绝缘性粘接剂;AD3、AD4…粘接剂;AM…非除去部;BD…弯曲部;BP…弯曲部;CM…导电部件;CM1…第1导电部件;CM2…第2导电部件;CM3…第3导电部件;CM4…第4导电部件;CM5…第5导电部件;CM6…第6导电部件;CM7…第7导电部件;CM8…第8导电部件;CM9…第9导电部件;CM10…第10导电部件;CN…连结部;CN1…第1连结部;CN2…第2连结部;CN3…第3连结部;CN4…第4连结部;DM…驱动部;DP…减振部件;EL…延伸部;EL1…第1延伸部;EL2…第2延伸部;EL3…第3延伸部;EL4…第4延伸部;EP…延伸部;ET…弹性变形部;ET1…第1弹性变形部;ET2…第2弹性变形部;ET3…第3弹性变形部;ET4…第4弹性变形部;FB…固定侧部件;FI…内侧固定部;FI1…第1内侧固定部;FI2…第2内侧固定部;FI3…第3内侧固定部;FI4…第4内侧固定部;FE…外侧固定部;FE1…第1外侧固定部;FE2…第2外侧固定部;FE3…第3外侧固定部;FE4…第4外侧固定部;FP…前侧除去部;HS…壳体;IF…内表面;IM…绝缘部件;IS…摄像元件;J1~J4…保持部;LC…切断线;LS…透镜体;MB…可动侧部件;MG…磁铁;MG1…第1磁铁;MG2…第2磁铁;MH…孔;MP…主体部;OA…光轴;OE…外侧端部;OE1…第1部分;OE2…第2部分;PF…板面;PM、PM1、PM2、PM11…板状部;QA…内侧连接部;QC…外侧连接部;RM…除去部;RP…后侧除去部;RS…连接凹部;SA…形状记忆合金线;SA1…第1线;SA2…第2线;SA3…第3线;SA4…第4线;SA5…第5线;SA6…第6线;SA7…第7线;SA8…第8线;TF…切离部;TF1…第1切离部;TF2…第2切离部;TF3…第3切离部;TF4…第4切离部;TP…突起;UE…外侧延伸部;UI…内侧延伸部;WK…被加工件。

Claims (10)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固定侧部件,包括壳体;
透镜保持部件,具有能够配置透镜体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被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中;
相互独立的多个板簧,设置为,以能够将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移动的状态将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与上述固定侧部件相连;以及
驱动部,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移动;
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包括具有外周壁部及顶板部的金属制的罩部件;
多个上述板簧分别具有:被固定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的固定支承部、被固定在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上部的可动支承部、和以将上述固定支承部与上述可动支承部相连的方式设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
多个上述板簧各自的上述弹性臂部以与上述罩部件的上述顶板部对置的方式配置;
在多个上述板簧各自的上述弹性臂部与上述顶板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在上述罩部件的上述顶板部的下表面上,固定着作为上述绝缘部件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
在上述板状部件的下表面上涂敷有绝缘涂层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罩部件的上述外周壁部具有四个侧板部;
上述板状部件具有:与上述顶板部对置的上板部、和被从上述上板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弯折的四个弯折部,四个上述弯折部分别与上述罩部件的对应的上述侧板部对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罩部件的上述外周壁部具有位于多个上述板簧中的至少一个板簧的上述弹性臂部的外侧的侧板部;
上述板状部件具有:与上述顶板部对置的上板部、以及被从上述上板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弯折并被配置在上述弹性臂部与上述侧板部之间的弯折部;
在上述弯折部的内表面上涂敷有上述绝缘涂层剂。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板状部件被用导电性粘接剂及绝缘性粘接剂固定在上述罩部件上。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两个上述板簧各自的上述弹性臂部具有相互相邻的部分,在该相邻的部分,在两个上述弹性臂部的至少一个上述弹性臂部上设有多处作为上述绝缘部件的粘接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粘接剂在上述相邻的部分中仅设在两个上述弹性臂部中的一个上述弹性臂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在多个上述板簧各自的上述弹性臂部上,在多处涂敷有抑制上述弹性臂部与上述顶板部的接触的粘接剂;
上述粘接剂构成上述绝缘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弹性臂部具有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延伸的延伸部;
上述绝缘部件设置在上述延伸部上。
10.一种摄像机模组,其中,
具有:
权利要求1~4、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上述透镜体,被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保持;以及
摄像元件,以与上述透镜体对置的方式配置。
CN202310680631.1A 2022-06-10 2023-06-09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Pending CN1172150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4558A JP2023180887A (ja) 2022-06-10 2022-06-10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2-094558 2022-06-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5027A true CN117215027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4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0631.1A Pending CN117215027A (zh) 2022-06-10 2023-06-09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80887A (zh)
CN (1) CN11721502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80887A (ja)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6953B2 (en) Motor for driving lenses
CN107222081B (zh) 音圈电动机
JP6759696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7215027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机模组
CN117215024A (zh) 光学零件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机模组
WO2023238463A1 (ja) 光学部品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H09190644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12234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1551013B1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US20050195702A1 (en) Yoke plate for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yoke plate with suspension PCB, and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117287363A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EP1607951B1 (en) Optical pickup
KR100510538B1 (ko) 광픽업 액추에이터
JP3497333B2 (ja) 光ヘッドの支持装置
JP2856078B2 (ja) 対物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3075778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04029946A1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793786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979620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999143B2 (ja) 微小位置調整装置
JP202313224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2959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415242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CN115453672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JP3074055B2 (ja) ピックア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