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3120A - 轮毂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轮毂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3120A
CN117203120A CN202280030732.8A CN202280030732A CN117203120A CN 117203120 A CN117203120 A CN 117203120A CN 202280030732 A CN202280030732 A CN 202280030732A CN 117203120 A CN117203120 A CN 117203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shaft
opening
central axis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07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池宏友
长泽直裕
大山诚一
武田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0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3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2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 B60B27/023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B62J11/1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for mechanical cables, hoses, pipes or electric wires, e.g. cable guides
    • B62J11/19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for mechanical cables, hoses, pipes or electric wires, e.g. cable gui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6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axle parts
    • B62M6/6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axle parts with axle and driving shaft arranged coax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built in, or adjacent to, the ground-wheel hu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在车轮的中央的轮毂,具有:沿中心轴延伸的轮毂轴;能够旋转地配置于轮毂轴的轮毂体;具有线圈的定子;具有沿中心轴延伸的转子轴的转子;以及与导线电连接的引线。转子轴与轮毂体连接。轮毂轴具有从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贯通到外周面的贯通孔。贯通孔具有形成于上述轮毂轴的外周面的第一开口部。引线配置在贯通孔中。第一开口部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和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以中心轴为基准的周向的位置不同。

Description

轮毂及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电动车辆的车轮中央的轮毂及具备该轮毂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转子和具有线圈的定子的轮毂。这种轮毂具有与线圈连接的配线。并且,轮毂具有轮毂轴,在轮毂轴上形成有在前端开口的配线通路。配线通过配线通路,从轮毂轴的端部引出到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05-75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轮毂中,需要使配线通过沿着轮毂轴形成的配线通路,存在配线的安装变得困难的可能性。另外,在从轮毂轴的端部引出配线的结构的情况下,配线的路径变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安装引线的轮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示例性轮毂配置于车轮的中央。轮毂具有:轮毂轴,其沿中心轴延伸,且使轴向一方侧向外部突出;筒状的轮毂体,其能够旋转地配置于上述轮毂轴,且沿轴向延伸;定子,其具有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且配置在上述轮毂体的内部;转子,其具有沿上述中心轴延伸的转子轴,与上述定子在径向或轴向上对置,并且配置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定子旋转;以及引线,其与上述导线电连接。上述转子轴与上述轮毂体连接。上述轮毂轴具有从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贯通到外周面的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具有形成于上述轮毂轴的外周面的第一开口部,上述引线配置在上述贯通孔中。上述第一开口部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和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以上述中心轴为基准的周向的位置不同。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示例性轮毂能够简单地安装引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的概略图。
图2是安装在前叉上的轮毂的立体图。
图3是以铅垂面切断轮毂并从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从右轮毂轴的前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从卸下引线后的右轮毂轴的前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右轮毂轴的仰视图。
图7是右轮毂轴的后视图。
图8是从沿着右轮毂轴的中心轴的方向的右侧观察的图。
图9是从沿着右轮毂轴的中心轴的方向的左侧观察的图。
图10是从第一变形例的右轮毂轴的前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从沿着右轮毂轴的中心轴的方向的右侧观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在说明轮毂10时,将与图1所示的轮毂10的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与能够旋转的各轴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另外,以将轮毂10安装于电动车辆100的状态为基准,将电动车辆100的行进方向设为“前方F”。另外,在以轮毂10为中心沿着中心轴J1的方向上,将一方侧定义为右方R,将另一方侧定义为左方L。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的,有时与实际使用的轮毂10的方向不一致。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车辆100是对使用者踩踏踏板106的力进行辅助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如图1所示,电动车辆100具有车身101、两个车轮102、动力传递机构103和电源部104。
车身101包括车把107和车座108。两个车轮102、动力传递机构103及电源部104安装在车身101上。两个车轮102在车身101的前部作为前轮102f安装,在后部作为后轮102r安装。动力传递机构103与后轮102r连接。另外,在前轮102f的中央配置有轮毂10。
动力传递机构103包括安装在曲柄轴105a上的曲柄105和踏板106。另外,动力传递机构103还包括驱动齿轮、安装在后轮102r上的从动齿轮、连结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链条(均未图示)。曲柄105固定在可旋转地安装在车身101上的曲柄轴105a上。并且,在曲柄105的前端可旋转地安装有踏板106。
电源部104安装在车身101上。电源部104例如是电池,如图1所示,内置于车身101中。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广泛采用安装在车身101上而能够向轮毂10供给电力的结构。
在电动车辆100中,通过落座于车座108的使用者踩踏踏板106而对曲柄轴105a施加转矩。施加给曲柄轴105a的转矩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03传递给后轮102r。后轮102r通过所传递的转矩而旋转,从而电动车辆100行驶。
在电动车辆100中,轮毂10安装在作为车身101的一部分的前叉Fk的下端部(参照后述的图2)。前叉Fk在下端具有向下方敞开的凹形状的轮毂安装部Fk1。轮毂10将向左右两端突出的后述的轮毂轴11的第二轴部112配置在轮毂安装部Fk1上。然后,在形成于第二轴部112的外周面的外螺纹(未图示)上安装螺母Nt并紧固。由此,轮毂10被安装在前叉Fk上(参照后述的图2)。
图2是安装在前叉Fk上的轮毂10的立体图。图3是以铅垂面剖切轮毂10并从前方F观察的剖视图。
轮毂10配置在前轮102f的中央,经由轮辐Sp(参照图1)而与前轮102f所包含的圆环状的轮辋Rm(参照图1)连接。在轮毂10中,通过供给电力来驱动收纳在内部的马达部20。前轮102f由马达部20的转矩驱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轮毂10是电动车辆100的驱动装置。
另外,轮毂10不限定于前轮102f,也可以配置于后轮102r,也可以配置于前轮102f及后轮102r双方。即,轮毂10配置在车轮102的中央。
轮毂10具有轮毂轴11、轮毂体12、马达部20以及减速机构30。在轮毂10中,轮毂轴11向轴向右方R及左方L突出。
马达部20是直流的无刷马达。马达部20由来自电源部104的电力驱动。马达部20具有定子21和转子25。定子21及转子25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50的内部。马达部20是在定子21的径向内侧配置有转子25的内转子型马达。此外,马达部20不限于内转子型马达,也可以是外转子型马达。另外,也可以是定子和转子在轴向上对置配置的所谓的轴向间隙马达。
定子21具有定子铁芯22、线圈23以及绝缘体24。定子21由壳体50保持。定子铁芯22具有铁芯背部221和多个齿222。铁芯背部221为圆环状。铁芯背部221的径向外侧面固定于壳体50。齿222从铁芯背部221的径向内侧面向接近中心轴J1的方向突出。多个齿222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绝缘体24至少覆盖齿222。绝缘体24具有绝缘性。线圈23通过在被绝缘体24覆盖的齿222上卷绕导线而形成。即,定子21具有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23。
转子25具有转子轴26、转子铁芯27以及转子磁铁28。转子轴26为大致圆柱状。如图3所示,转子轴26沿着中心轴J1延伸。即,马达部20具有转子25,该转子25具有沿中心轴J1延伸的转子轴26,与定子21在径向上对置,并且配置成能够相对于定子21旋转。转子轴26能够绕中心轴J1旋转。
转子轴26通过轴轴承261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50上。轴轴承261配置在沿轴向分离的两处,可旋转地支撑转子轴26的沿轴向分离的两处。在此,轴轴承261是滚珠轴承,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广泛采用能够平滑且准确地支撑转子轴26的轴承结构。
转子25固定在转子轴26的外周。转子25具有转子铁芯27和转子磁铁28。转子25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1为中心进行旋转。
转子铁芯27通过层叠薄板状的电磁钢板而形成。转子铁芯27是沿轴向延伸的圆柱体。此外,转子铁芯27也可以通过烧结磁性粉末而形成。在转子铁芯27上固定有多个转子磁体28。多个转子磁体28使磁极交替地沿周向排列。
如图2、图3所示,壳体50为圆筒状。壳体50具有第一壳体部51和第二壳体部52。第一壳体部51是在轴向的右方R具有底部511的有底筒状,且在左方L具有开口。换言之,具有朝向左方L的开口。第二壳体部52是在轴向的左方L具有底部521的有底筒状,且在右方R具有开口。换言之,具有朝向右方R的开口。
第一壳体部51的开口保持定子21的轴向右端部。另外,第二壳体部52的开口保持定子21的轴向左端部。第一壳体部51和第二壳体部52在轴向上分离地配置。更详细地说,第一壳体部51及第二壳体部52在轴向上分离地安装于定子21。
进一步说明的话,转子轴26经由轴轴承261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一壳体部51的底部511及第二壳体部52的底部521。并且,转子轴26的轴向左方L的端部贯通形成于第二壳体部52的底部521的贯通孔522。并且,在转子轴26的比第二壳体部52的底部521更向左方L突出的部分配置有减速机构30的后述的太阳齿轮部31。
在马达部20的右方R的端部安装有汇流条29等辅助设备类。汇流条29是与线圈23的导线连接的导电部件。在汇流条29上连接有引线40。经由引线40及汇流条29,从电源部104向线圈23供给电流。即,引线40与线圈23的导线电连接。
马达部20由从电源部104供给的电力驱动。即,通过将从电源部104供给的电流供给至线圈23,从而线圈23被励磁。通过线圈23被励磁,在与转子25的转子磁体28之间产生磁力。通过在适当的时机对多个线圈23进行励磁,从而在转子25上产生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的转矩。通过该转矩,转子轴26绕中心轴J1旋转。
如图3所示,减速机构30具有太阳齿轮部31、行星齿轮部32、内齿齿轮部33以及转矩限制器34。减速机构30使用所谓的行星齿轮机构,将转子轴26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轮毂体12。
如图3~图5所示,太阳齿轮部31配置在转子轴26的轴向的左方L的端部。太阳齿轮部31与转子轴26一体地旋转。因此,太阳齿轮部31可以与转子轴26由单个部件形成,也可以安装在转子轴26上,通过粘接、焊接、螺纹紧固、铆接、压入等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另外,也可以采用这些以外的固定方法。另外,除了这些以外,也可以广泛采用能够将太阳齿轮部31以能够与转子轴26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的固定方法。
如图3所示,减速机构30具有多个行星齿轮部32。作为行星齿轮部32的个数,可以举出三个或四个,但并不限定于此。多个行星齿轮部32沿周向排列。并且,多个行星齿轮部32在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配置。并且,行星齿轮部32与太阳齿轮部31啮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30中,具有三个行星齿轮部32,但并不限定于三个。只要具有两个以上的行星齿轮部32即可。另外,行星齿轮部32的周向的排列并不限定于等间隔。即,多个行星齿轮部32与太阳齿轮部31啮合,并且沿周向排列。
对行星齿轮部32进一步进行说明。行星齿轮部32具有第一行星齿轮321和第二行星齿轮322。更详细地说,行星齿轮部32具有行星轴320、第一行星齿轮321以及第二行星齿轮322。行星轴320沿着与中心轴J1平行的行星轴J2延伸。如图3所示,行星轴320的轴向的右端部固定于第二壳体部52的底部521。另外,行星轴320的上端部固定在左轮毂轴11L上。即,行星齿轮部32相对于行星轴J2的中心轴J1的位置是固定的。
第一行星齿轮321以及第二行星齿轮322可旋转地支撑在行星轴320上。并且,第一行星齿轮321和第二行星齿轮322在轴向上连结。第二行星齿轮322与第一行星齿轮321一体旋转。即,行星齿轮部32是两级齿轮。但是,行星齿轮部32并不限定于两级齿轮。行星齿轮部32可以是三级以上的多级齿轮,也可以是仅具有单一直径即预定的齿数的齿轮的结构。另外,第一行星齿轮321和第二行星齿轮322可以由单个部件形成,也可以在轴向方向上组合并利用粘接、焊接、螺纹紧固等固定方法固定。
内齿齿轮部33是环状的齿轮。在径向内侧面上形成有内齿。内齿齿轮部33与行星齿轮部32的第二行星齿轮322啮合。内齿齿轮部33为筒状,在轴向的左方L的端部配置有转矩限制器34。转矩限制器34与内齿齿轮部33的内周面接触。
转矩限制器34具有转矩限制器外轮341和转矩限制器内轮342。转矩限制器外轮341与内齿齿轮部33一体地绕中心轴J1旋转。转矩限制器内轮342与轮毂体12的轮毂体盖部122一体地旋转。并且,在转矩限制器34中,当转矩限制器内轮342向前轮102f的旋转方向Rt旋转时,转矩限制器外轮341的旋转被传递给转矩限制器内轮34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0中,作为减速机构30,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广泛采用能够对马达部20的旋转进行减速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将马达部20的转子轴26直接连接或经由转矩限制器与轮毂体12连接。转子轴26直接或间接地与轮毂体12连接。即,转子轴26与轮毂体12连接。
轮毂10具有两个轮毂轴11。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右方R的轮毂轴11分为右轮毂轴11R、将左方的轮毂轴11分为左轮毂轴11L进行说明。各轮毂轴11的中心与中心轴J1重合。即,轮毂轴11R沿着中心轴J1延伸,且轴向一侧向外部突出。
首先,对右轮毂轴11R及左轮毂轴11L的共同结构进行说明。
轮毂轴11具有第一轴部111、第二轴部112、以及凸缘部113。第一轴部111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柱状,并沿着中心轴J1延伸。即,轮毂轴11R具有沿着中心轴J1延伸的柱状的第一轴部111。
第二轴部112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柱状。第二轴部112的外径比第一轴部111的外径小。另外,第二轴部112从第一轴部111的沿着中心轴J1的方向的一方侧、即图3中沿着中心轴J1的外侧的端面,沿着中心轴J1延伸。即,轮毂轴11R具有从第一轴部111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向沿着中心轴J1的方向突出且直径比第一轴部111小的柱状的第二轴部112。在第二轴部112的外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外螺纹。
凸缘部113从第一轴部111的沿着中心轴J1的方向的另一方侧、即图3中沿着中心轴J1的外侧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113为环状。在凸缘部113固定有马达部20。
右轮毂轴11R以及左轮毂轴11L均具有上述结构。此外,右轮毂轴11R以及左轮毂轴11L是一体成型体,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一部分分体形成。例如,也可以将第二轴部112形成为筒状,将第一轴部111通过压入等固定方法固定而形成。另外,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结构。在轮毂10中,右轮毂轴11R以及左轮毂轴11L各自的中心与中心轴J1一致。换言之,右轮毂轴11R以及左轮毂轴11L具有相同的中心轴J1,且在中心轴J1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右轮毂轴11R的凸缘部13固定于第一壳体部51的底部511。另外,左轮毂轴11L的凸缘部13经由行星轴320固定于第二壳体部52的底部521。由此,马达部20的定子21被固定于轮毂轴11。
接着,对仅包含在右轮毂轴11R中的结构进行说明。轮毂10具有将收纳在内部的马达部20和配置在外部的未图示的控制部连接的引线40。如图3所示,在轮毂10中,引线40从轮毂10的右侧、即右轮毂轴11R引出到外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毂10中,是从右侧引出引线4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从左侧引出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右轮毂轴11R和左轮毂轴11L互换。
图4是从右轮毂轴11R的前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从拆下引线后的右轮毂轴11R的前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右轮毂轴11R的仰视图。图7是右轮毂轴11R的后视图。图8是从沿着右轮毂轴11R的中心轴J1的方向的右侧观察的图。图9是从沿着右轮毂轴11R的中心轴J1的方向的左侧观察的图。另外,在图8中,用单点划线表示前叉Fk的一部分。
如图5~图7等所示,右轮毂轴11R具有贯通孔114和第一突出部115。第一突出部115从第一轴部111的右端部向右方突出。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突出部115与第二轴部112的外周面连接。即,第一突出部115从第一轴部111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沿轴向突出而配置在第二轴部112的径向外周侧。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115与第一轴部111及第二轴部112双方由单一部件形成。此外,也可以将第一突出部115与第一轴部111或第二轴部112分体形成,并通过焊接、螺纹紧固等固定方法进行固定。
贯通孔114从沿着右轮毂轴11R的中心轴J1的方向的左侧的端部朝向外周面贯通。即,轮毂轴11R具有从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贯通到外周面的贯通孔114。在轮毂10中,引线40配置在贯通孔114中。
贯通孔114的两端在轴向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部116以及第二开口部117。即,贯通孔114具有形成于轮毂轴11R的外周面的第一开口部116。
如图5~图7所示,第一开口部116形成于第一轴部111的外周面、沿心轴J1的右端面以及第二轴部112的外周面。即,第一开口部116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一轴部111的外周面及第二轴部112的外周面以及第一突出部115的外表面。
通过右轮毂轴11R具有第一突出部115,从而能够提高右轮毂轴11R的刚性。另外,由于第一突出部115与前叉Fk接触地安装,因此能够抑制轮毂10相对于前叉Fk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第一开口部116形成于第一突出部115,因此能够使贯通孔114变长,能够稳定地保持引线40。
并且,如图6所示,沿着第一开口部116的中心轴J1的方向的右方R的端部1162和左方L的端部1163的周向上的位置不同。即,第一开口部116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1162与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1163在以中心轴J1为基准的周向上的位置不同。
通过这样构成,与沿着轴向形成引出导线40的开口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第一开口部116形成得较大。由此,引线40的引出变得容易。另外,由于第一开口部116变大,使得引线40的可动区域变大,因此被引出的引线40的处理变得容易。由此,能够将轮毂10安装在不同形状的前叉Fk上。
另外,如图8所示,第一突出部115在车轮102f的旋转方向Rt上配置在第一开口部116的后方。在轮毂10中,通过从马达部20输出的转矩,轮毂体12向旋转方向Rt旋转。此时,在右轮毂轴11R上作用有与旋转方向Rt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此时,右轮毂轴11R的第一突出部115被推向前叉Fk的轮毂安装部Fk1。通过右轮毂轴11R具有第一突出部115,能够提高右轮毂轴11R的与轮毂安装部Fk1接触的部分的刚性。由此,能够承受车轮102f旋转时的反作用力,能够将右轮毂轴11R牢固地固定于前叉Fk。
若进一步说明,则如图8所示,第一开口部116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一轴部111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第一开口部116的形成于第一轴部111的部分具有使周缘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部1161。这样,通过具有弯曲部1161,在引线40与第一开口部116的弯曲部1161接触时,引线40不易损伤。
贯通孔114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部116以及第二开口部117。第二开口部117形成于凸缘部113的轴向的左方L的端部。即,贯通孔114具有在轮毂轴11R的轴向另一方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117。
并且,如图8所示,从沿着中心轴J1的方向观察,第一开口部116具有与第二开口部117在轴向上重叠的部分。通过这样构成,在贯通孔114中对引线40进行布线时,能够确认引线40而进行布线。因此,能够将引线40可靠地布线在贯通孔114中。
如图9所示,第二开口部117相对于中心轴J1在径向上偏颇地配置。换言之,从中心轴J1方向观察,第二开口部11的中心与中心轴J1的位置不同。通过这样构成,容易将引线40与汇流条29连接,该汇流条29将引线40与配置在转子轴26的径向外方的线圈23连接。由此,轮毂10的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第一开口部116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一轴部111的外周面上。并且,从形成于第一轴部111的外周面的第一开口部116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到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的长度L1也可以比第一突出部115的轴向长度L2短。
通过加长第一突出部115的轴向长度L2,能够加长引线40的引导。由此,能够将引线40沿着右轮毂轴11R稳定地布线。
轮毂体12经由轮毂轴承Br可旋转地支撑于轮毂轴11。轮毂体12可旋转地配置于轮毂轴11,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轮毂体12具有壳体部121和轮毂体盖部122。壳体部121是沿着中心轴J1延伸的有底筒状。
壳体部121具有轮毂体筒部123和轮毂体底部124。轮毂体筒部123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筒状。轮毂体底部124从轮毂体筒部123的沿着中心轴J1的方向的右端向径向内侧扩展。在轮毂体底部124的径向中央部分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底部贯通孔125。右轮毂轴11R贯通底部贯通孔125。轮毂体底部124经由轮毂轴承Br而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右轮毂轴11R。
另外,壳体部121具有从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展的两个轮毂凸缘部126。两个轮毂凸缘部126在轴向上分离地配置。在轮毂凸缘部126上具有用于插入轮辐Sp的轮辐孔127。
轮毂体盖部122固定在壳体部121的轮毂体筒部123的轴向的左方L的端部。轮毂体盖部122与壳体部121的轮毂体底部124在轴向上对置配置。通过将轮毂体盖部122固定在轮毂体筒部123上,形成轮毂体12的内部空间120。
在内部空间120中收纳有马达部20及减速机构30。即,定子21配置在轮毂体12的内部。此外,轮毂体盖部122向轮毂体筒部123的固定例如通过螺纹紧固进行。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压入、粘接、焊接等固定方法。另外,除了这些以外,也可以广泛采用能够将轮毂体盖部122牢固地固定于轮毂体筒部123的方法。
轮毂体盖部122经由轮毂轴承Br而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左轮毂轴11L。
配置在轮毂体12的内部的马达部20的线圈23经由汇流条29而与引线40连接。经由引线40向线圈23供给电流。由此,线圈23被励磁。由此,在被励磁的线圈23与转子磁体28之间产生磁力。通过时机良好地产生该磁力,从而转子25旋转。
通过转子25旋转,从而转子轴26旋转。通过转子轴26的旋转,太阳齿轮部31旋转。太阳齿轮部31的旋转被传递给行星齿轮部32,并从行星齿轮部32传递给内齿齿轮部33。由此,内齿齿轮部33旋转。内齿齿轮部33经由转矩限制器34而与轮毂体12的轮毂体盖部122连接。当内齿齿轮部33向旋转方向Rt(参照图8)旋转时,内齿齿轮部33的旋转被传递到轮毂体盖部122。轮毂体12相对于轮毂轴11旋转。并且,经由安装在轮毂体12的轮毂凸缘部126上的轮辐Sp,使轮辋Rm旋转,安装在轮辋Rm上的轮胎Ty在地面上滚动,由此驱动电动车辆100。
这样,通过采用在轮毂10的内部收纳定子21以及转子25的结构,与具备进行或辅助动力传递机构103的驱动的电动驱动部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结构。另外,在轮毂10的内部具有马达部20。因此,能够安装在前叉Fk上,能够提高电动驱动部的通用性。
图10是从第一变形例的右轮毂轴11R2的前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从沿着右轮毂轴11R2的中心轴J1的方向的右侧观察的图。本变形例的右轮毂轴11R2在具有第一突出部115及第二突出部118这一点上与图6、图8等所示的右轮毂轴11R不同。除此以外的点与右轮毂轴11R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右轮毂轴11R2中,对实质上与右轮毂轴11R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右轮毂轴11R2具有在车轮102f的旋转方向Rt上配置在第一开口部116的前方的第二突出部118。而且,第二突出部118的外周面上的周向宽度比第一突出部115的外周面上的周向宽度窄。
通过这样构成,通过使第一突出部115的周向宽度比第二突出部118的周向宽度宽,能够在确保第一开口部116的大小的同时提高右轮毂轴11R2的刚性。另外,由于利用第一突出部115和第二突出部118保持引线40,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引线40。
另外,第一突出部115在车轮102f的旋转方向Rt的后方侧具有第一平面1151。第二突出部118在车轮102f的旋转方向Rt的前方侧具有第二平面1181。并且,第一平面1151和第二平面1181也可以彼此平行。
在将右轮毂轴11R2安装在前叉Fk的轮毂安装部Fk1上时,右轮毂轴11R2的旋转被抑制。由此,能够将引线40定位于轮毂安装部Fk1。由此,能够将引线40相对于前叉Fk布线在正确的位置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轮毂10以外的动力传递机构103的所谓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仅将轮毂10作为动力源的电动车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从电源部104向线圈23供给电流而将马达部20作为动力源的轮毂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以与具有上述动力源的轮毂相同的结构形成具有发电机构的轮毂,该发电机构通过车轮102f的旋转来使转子25旋转从而由线圈23进行发电。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性创作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本说明书中所示的多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组合实施。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例如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电动轮椅等通过电力获得驱动力的电动车辆。另外,能够用于自行车等所使用的发电用的轮毂。
符号的说明
100—电动车辆,101—车身,102—车轮,102f—前轮,102r—后轮,103—动力传递机构,104—电源部,105—曲柄,105a—曲柄轴,106—踏板,107—车把,108—车座,10—轮毂,11—轮毂轴,11L—左轮毂轴,11R—右轮毂轴,111—第一轴部,112—第二轴部,113—凸缘部,114—贯通孔,115—第一突出部,1151—第一平面,116—第一开口部,117—第二开口部,11R2—右轮毂轴,118—第二突出部,1181—第二平面,12—轮毂体,120—内部空间,121—壳体部,122—轮毂体盖部,123—轮毂体筒部,124—轮毂体底部,125—底部贯通孔,126—轮毂凸缘部,127—轮辐孔,13—凸缘部,20—马达部,21—定子,22—定子铁芯,221—铁芯背部,222—齿,23—线圈,24—绝缘体,25—转子,26—转子轴,261—轴轴承,262—齿,27—转子铁芯,28—转子磁体,29—汇流条,30—减速机构,31—太阳齿轮部,32—行星齿轮部,320—行星轴,321—第一行星齿轮,322—第二行星齿轮,33—内齿齿轮部,34—转矩限制器,341—转矩限制器外轮,342—转矩限制器内轮,40—引线,50—壳体,51—第一壳体部,511—底部,52—第二壳体部,521—底部,522—贯通孔,Fk—前叉,Fk1—轮毂安装部,J1—中心轴,J2—行星轴,Nt—螺母,Rm—轮辋,Rt—旋转方向,Sp—轮辐,Ty—轮胎。

Claims (11)

1.一种轮毂,配置在车轮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轮毂轴,其沿中心轴延伸,且使轴向一方侧向外部突出;
筒状的轮毂体,其能够旋转地配置于上述轮毂轴,且沿轴向延伸;
定子,其具有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且配置在上述轮毂体的内部;
转子,其具有沿上述中心轴延伸的转子轴,与上述定子在径向或轴向上对置,并且配置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定子旋转;以及
引线,其与上述导线电连接,
上述转子轴与上述轮毂体连接,
上述轮毂轴具有从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贯通到外周面的贯通孔,
上述贯通孔具有形成于上述轮毂轴的外周面的第一开口部,上述引线配置在上述贯通孔中,
上述第一开口部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和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以上述中心轴为基准的周向的位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轮毂轴具有:
柱状的第一轴部,其沿上述中心轴延伸;
柱状的第二轴部,其从上述第一轴部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向沿上述中心轴的方向突出,且直径比上述第一轴部小;以及
第一突出部,其从上述第一轴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沿轴向突出,并配置在上述第二轴的径向外方,
上述第一开口部的一部分形成于上述第一轴部的外周面、上述第二轴部的外周面以及上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突出部在上述车轮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第一开口部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车轮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第一开口部的前方的第二突出部,
上述第二突出部的外周面上的周向宽度比上述第一突出部的外周面上的周向宽度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突出部在上述车轮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具有第一平面,
上述第二突出部在上述车轮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具有第二平面,
上述第一平面和上述第二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开口部的一部分形成于上述第一轴部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
上述第一开口部的形成于上述第一轴部的部分的周缘向外方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贯通孔具有向上述轮毂轴的轴向另一方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
从沿上述中心轴的方向观察,上述第一开口部具有与上述第二开口部在轴向上重叠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开口相对于上述中心轴在径向上偏颇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开口部的一部分形成于上述第一轴部的外周面,
从形成于上述第一轴部的外周面的第一开口部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到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的长度比上述第一突出部的轴向长度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
经由上述引线向上述线圈供给电流。
1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毂;以及
向上述线圈供给电流的电源部。
CN202280030732.8A 2021-04-28 2022-03-31 轮毂及电动车辆 Pending CN1172031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6374 2021-04-28
JP2021-076374 2021-04-28
PCT/JP2022/016729 WO2022230610A1 (ja) 2021-04-28 2022-03-31 ハブ及び電動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3120A true CN117203120A (zh) 2023-12-08

Family

ID=8384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0732.8A Pending CN117203120A (zh) 2021-04-28 2022-03-31 轮毂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31964A1 (zh)
JP (1) JPWO2022230610A1 (zh)
CN (1) CN117203120A (zh)
WO (1) WO20222306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5106A (ja) 2003-08-29 2005-03-24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ハブダイナモ
JP6179703B2 (ja) * 2012-12-05 2017-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用ハブ装置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CN208046395U (zh) * 2018-02-02 2018-11-02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车轮以及移动装置
JP2020078118A (ja) * 2018-11-06 2020-05-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バイク
CN109474130A (zh) * 2019-01-07 2019-03-15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车轮及其轮毂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0610A1 (ja) 2022-11-03
JPWO2022230610A1 (zh) 2022-11-03
EP4331964A1 (en) 202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1085B1 (en) Hub unit for use in electrically movable wheels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hub unit
US9231449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EP1630026B1 (en) Housing structure of in-wheel motor
EP1640261B1 (en) Hub unit for use in electrically movable wheels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hub unit
US8674573B2 (en) Direct-current motor and hub unit
EP1264761B1 (en) Bicycle hub axle having a dynamo theron
EP1795438A1 (en) Wheel mounted with device doubling as both in-hub dc generator for bicycle and motor for auxiliary power
CN1080948C (zh) 带齿轮减速器的马达
KR20070114634A (ko) 다단 회전자를 구비한 코어리스 모터 및 그 모터를 사용한구동장치
EP2711286B1 (en) Drive structure for electric bicycle
WO2016117513A1 (ja) 電動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駆動ユニット
US10155565B2 (en) Construction of motorized wheel for vehicle motorization
EP2549137A2 (en) Traction motor
JP2014177265A (ja) 駆動装置
CN117203120A (zh) 轮毂及电动车辆
JP2013166437A (ja) 車輪駆動装置
WO2007013742A2 (en) Motor with power transmission of one body type
JP6826383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JP3224745U (ja) 車輪発電システム
JP6003066B2 (ja) 電動機、電動機ユニット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3221540U (ja) 車輪発電システム
EP1553679B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apparatus
CN115842445A (zh) 马达及车辆
CN210016315U (zh) 车轮发电系统
JP7386078B2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