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8357A -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8357A
CN117198357A CN202210601980.5A CN202210601980A CN117198357A CN 117198357 A CN117198357 A CN 117198357A CN 202210601980 A CN202210601980 A CN 202210601980A CN 117198357 A CN117198357 A CN 117198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esh
address
signal
circuit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1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银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6019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8357A/zh
Priority to EP22940943.8A priority patent/EP432549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035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223A1/zh
Priority to US18/153,31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86547A1/en
Priority to TW112112570A priority patent/TW202347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8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Management or control of the refreshing or charge-regeneration cycl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8Address circuit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包括:刷新控制电路和地址产生器。其中,刷新控制电路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并对应进行多次第一刷新操作,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时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时输出第二时钟信号,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地址产生器耦接刷新控制电路,用于预存第一地址,并接收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在每一次第一刷新操作期间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待刷新地址,以及,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改变第一地址。待刷新地址包括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第一地址的最低位相反。本申请可以保证刷新操作不遗漏地进行,又维持地址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在存储器中,存储器被划分为多个存储体(Bank),存储地址的刷新则存在两种模式:所有Bank就同一地址一起刷新操作的全存储体刷新(All Bank Refresh),以及对位于同一存储体组(Bank Group)的不同Bank就同一地址依次先后刷新的相同存储体刷新(SameBank Refresh)。
在进行Same Bank Refresh的过程中,如何产生地址和保存地址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能够在进行刷新操作的过程中,既生成待刷新地址,又维持预存的第一地址,如此,既保证了刷新操作不遗漏地进行,又维持了地址的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所述刷新地址产生电路包括:
刷新控制电路,用于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并对应进行多次第一刷新操作,当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时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当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时输出第二时钟信号,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地址产生器,耦接所述刷新控制电路,用于预存第一地址,并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在每一次第一刷新操作期间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待刷新地址,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改变所述第一地址;所述待刷新地址包括所述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所述第一地址的最低位相反。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包括:刷新控制电路和地址产生器。其中,刷新控制电路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并对应进行多次第一刷新操作,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时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时输出第二时钟信号,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地址产生器耦接刷新控制电路,用于预存第一地址,并接收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在每一次第一刷新操作期间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待刷新地址,以及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改变第一地址。待刷新地址包括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第一地址的最低位相反。如此,在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过程中,地址产生器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既输出包括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的待刷新地址,又维持第一地址不改变;而在第一刷新操作次数等于m后,地址产生器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再改变第一地址。这样,既保证了刷新操作不遗漏地进行,又维持了地址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四;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五;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六;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七;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九;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八;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一;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九;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二;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三;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四;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一;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五;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二;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三;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六;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四;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五;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七;
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六;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信号示意图十七;
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十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常用于电子设备的内存。在DDR4SDRAM或者之前的DDRSDRAM中,刷新操作是所有Bank一起进行的,所有的Bank在同一时间的刷新的地址是相同的,即All Bank Refresh。而在DDR5 SDRAM中新加入了Same Bank Refresh。也就是说,在Same Bank Refresh的模式下,位于同一个Bank Group中的不同Bank无法同时进行刷新,这样,会带来地址产生与保存的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10,包括:刷新控制电路101和地址产生器102。其中:
刷新控制电路101,用于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m-1>并对应进行多次第一刷新操作,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时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时输出第二时钟信号,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地址产生器102,耦接刷新控制电路,用于预存第一地址,并接收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在每一次第一刷新操作期间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待刷新地址Address,以及,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改变第一地址;待刷新地址Address包括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第一地址的最低位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耦接的方式包括了:直接电连接,以及,通过其他电元件(如电阻、延时器或反相器等)电连接。后文中出现的“耦接”均包括了这些方式,后文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刷新控制电路101可以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m-1>,这里,SB CMD<0:m-1>表示m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m-1>。其中,每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对应每个Bank Group中的一个Bank,每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会触发每个Bank Group中对应的Bank进行一次第一刷新操作(即Same Bank Refresh)。相应的,依次接收的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m-1>会依次触发每个Bank Group中对应的Bank分别进行一次第一刷新操作,即依次进行多次第一刷新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Bank Group中包括了m个Bank,Bank的数量m按照芯片设计标准进行设定。每个Bank包括多行存储单元,待刷新地址Address为Bank中存储单元的行地址。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过程中,地址产生器102在第一刷新操作期间输出待刷新地址Address,该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对应的Bank中待刷新地址Address所在的存储单元被刷新。
本申请实施例中,刷新控制电路101可以输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包括了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若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则表征Bank Group中还有未对待刷新地址Adress所在的存储单元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Bank,此时,刷新控制电路101输出第一时钟信号;若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则表征Bank Group中的所有Bank中待刷新地址Address所在的存储单元均完成了第一刷新操作,此时,刷新控制电路101输出第二时钟信号。
如图2所示,以m=4为例,SB CMD<0>、SB CMD<1>、SBCMD<2>和SB CMD<3>均为刷新控制电路依次收到的第一刷新指令,其分别对应同一个Bank Group中的4个Bank,即Bank0、Bank1、Bank2和Bank3。相应的,SB CMD<0>、SB CMD<1>、SB CMD<2>和SB CMD<3>中的脉冲,可以分别依次触发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则包括了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为脉冲,第一时钟信号则保持低电平。
本申请实施例中,地址产生器102中预存了第一地址,在接收到第一时钟信号时,在每一次第一刷新操作期间会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待刷新地址Address,其中,待刷新地址Address包括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第一地址的最低位相反。由于地址为二进制码,因此,最低位相反的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是相邻的两个地址,若第一地址为n,则第二地址为n+1或n-1;也就是说,当第一地址n的最低位为0时,第二地址将n的最低位取反后为1,第二地址为n+1;当第一地址n的最低位为1时,第二地址将n的最低位取反后为0,第二地址为n-1。地址产生器102在接收到第二时钟信号时,会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改变其预存的第一地址,即下一次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地址产生器102中预存了改变后的第一地址。地址产生器102可以采用累加的方式改变第一地址,累加的值则可以由第二时钟信号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待刷新地址Address包括了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第一地址为n,第二地址为n+1或n-1。在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为第一时钟信号时,地址产生器102输出待刷新地址Address为先后输出的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其中,每组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在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SBCMD<2>和SB CMD<3>依次触发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期间输出。也就是说,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触发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1次第一刷新操作时,地址产生器102输出待刷新地址Address,该待刷新地址Address包括第一地址n以及后续紧邻的第二地址n+1或n-1,即刷新控制器会根据待刷新地址Address对Bank0的对应的存储单元进行刷新;同样的,第二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1>触发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2次第一刷新操作时,地址产生器102输出相同的待刷新地址Address,即第一地址n以及后续紧邻的第二地址n+1或n-1,刷新控制器会根据待刷新地址Address对Bank1中对应的存储单元进行刷新;以此类推,直到完成对Bank3中的对应的存储单元进行刷新。这样,Bank Group中的所有Bank(即Bank0、Bank1、Bank2和Bank3)中第一地址n以及第二地址n+1或n-1对应的存储单元均完成了刷新,即Bank Group中的所有Bank完成了对两个相邻地址的刷新。
继续参考图2,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表征了地址产生器102所存储的第一地址。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时,地址产生器102中所存储的第一地址n维持不变,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持续为第一地址n;当BankGroup中的所有Bank中两个相邻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完成刷新后,即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时,地址产生器102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改变第一地址n,其中,第二时钟信号包括了两个脉冲,在这两个脉冲的触发下,地址产生器102对第一地址n两次累加1,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变为n+2,从而与刷新地址的进度相匹配;而后进行的m次第一刷新操作中,地址产生器102以变为n+2的第一地址为基础,继续输出待刷新地址Adress,以对Bank Group中各Bank的下两个相邻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完成刷新,以此类推,可以对Bank Group中各Bank的所有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依次完成刷新。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一次第一刷新操作的过程中,地址产生器102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包括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的待刷新地址Adress的同时,又维持第一地址不改变;而在第一刷新操作次数达到预设数量值m后,地址产生器102响应于第二时钟信号,改变第一地址,这样,既保证了刷新操作不遗漏地进行,又维持了地址的完整性。
图3为图1示出的刷新控制电路101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为对应于图3的信号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出了刷新控制电路101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并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情况下的信号时序,其中,以第一刷新指令SB CMD的预设数量值m等于4为例。图5示出了刷新控制电路101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并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情况下的信号时序。
另外,在图4和图5中,除第一刷新指令SB CMD、计数信号Bank Counter、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和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之外,所有信号均示出了4个周期的波形,其中,每个周期的波形中若包括两个有效脉冲,则时序靠前的有效脉冲为第一脉冲,时序靠后的有效脉冲为第二脉冲。后续附图中的信号波形,也按照类似规则予以划分,后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刷新控制电路101包括: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和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02。
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用于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即图3示出的SBCMD<0>至SB CMD<m-1>)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根据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生成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其中,参考图4,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的脉冲持续时间为刷新控制电路101执行一次刷新操作的窗口时间,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用于在一次刷新操作结束后对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进行复位。这里,刷新控制电路101执行的刷新操作为第一刷新操作,即对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对应的Bank执行第一刷新操作。
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02耦接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用于接收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和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在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02接收的第一刷新指令SBCMD的数量小于或等于m且第m次第一刷新操作结束前,生成第一时钟信号,或者,在第m次第一刷新操作结束后,生成第二时钟信号。参考图4,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包括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分别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不同时段的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02包括:计数电路203、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04和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205。
计数电路203用于接收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和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Reset,对第一刷新指令SB CMD进行计数,并输出计数信号Bank Counter,以及,根据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进行复位。
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04耦接计数电路203和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用于在第m次第一刷新操作结束后,生成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
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205耦接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04,用于在第一刷新指令SBCMD小于m个时,根据计数信号BankCounter生成第一时钟信号,或者,在第一刷新指令SBCMD等于m个时根据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生成第二时钟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包括: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和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207。
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用于接收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Reset且分别依次对应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根据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依次输出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即图3示出的ReW<0>至ReW<m-1>)。
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207耦接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用于依次接收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对刷新窗口子信号ReW进行逻辑运算,输出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刷新控制电路101还用于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并进行第二刷新操作。
其中,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还用于同时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根据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一一对应生成相同的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
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207还用于接收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并将刷新窗口子信号ReW进行逻辑运算,输出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刷新操作是对Bank Group中的所有Bank同时进行的,即AllBank Refresh。在刷新控制电路101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并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情况下,第一刷新指令SB CMD不包括有效的脉冲而保持低电平,即第一刷新指令SB CMD无效,进而,计数信号Bank Counter也保持低电平,计数刷新信号Bank Counter Reset也不产生有效的脉冲而保持低电平。
相应的,在刷新控制电路101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并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情况下,第二刷新指令AB CMD不包括有效的脉冲而保持低电平,即第二刷新指令SBCMD无效。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在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CMD时,由于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各不相同,则生成的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各不相同。而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在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时,其可以生成多个相同的刷新窗口子信号ReW。
可以理解的是,刷新控制电路101可以根据需要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CMD并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情况,或者,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并进行第二刷新操作。也就是说,采用一套刷新控制电路101便可以灵活进行两种刷新操作,这样,提高了电路的兼容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刷新控制电路101还包括: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208、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9、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210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208耦接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7,用于接收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和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在刷新控制电路101开始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或第二刷新操作时生成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并根据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从而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
参考图4,在刷新控制电路101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并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情况下,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对齐于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3>的有效脉冲,即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在刷新控制电路101开始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被生成;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对齐于地址命令信号AddrCMD的第一脉冲,即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是根据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而生成的。
参考图5,在刷新控制电路101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并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情况下,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对齐于第二刷新指令AB CMD的有效脉冲,即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在刷新控制电路101开始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被生成;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对齐于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即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是根据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而生成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9接收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用于根据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生成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Window;其中,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第一脉冲在第三时钟信号AB CBRCLK的第一脉冲之后产生,且在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产生之前结束;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第二脉冲在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之后产生,且在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的脉冲结束之前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中的刷新控制器会接收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和待刷新地址Adress并根据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对存储单元进行刷新,因此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Window脉冲的持续时间为对存储单元进行刷新的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210用于根据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下降沿生成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其中,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用于生成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Window的第二脉冲以及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ACT Window的一个下降沿表征一个地址的刷新结束,从而产生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去控制产生下一个地址。
参考图4和图5,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有效脉冲可以被压缩和移位,从而得到内部预命令信号Inner PRE CMD的有效脉冲,也就是说,首先根据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下降沿得到内部预命令信号Inner PRE CMD的下降沿;而后,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210可以根据内部预命令信号Inner PRE CMD的下降沿生成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11接收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用于根据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第二脉冲的下降沿生成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的脉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刷新控制电路101还包括:信号选择电路212。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4和5,信号选择电路212耦接计数电路203、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205和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208,用于接收计数信号Bank Counter、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即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和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根据计数信号BankCounter输出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或者,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根据计数信号Bank Counter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
参考图3和图4,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若任一计数信号Bank Counter为高电平,则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第一时钟信号,即输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为低电平,若所有计数信号Bank Counter均跳转为低电平,则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第二时钟信号,即输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中两个连续的有效脉冲。
参考图3和图5,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所有计数信号Bank Counter均保持低电平(图5未示出),则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CLK中的有效脉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刷新控制电路101还包括: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213。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213耦接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210和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7,用于接收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和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根据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个上升沿生成地址标志信号AddrFlag的上升沿,根据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的下降沿生成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的下降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地址产生器102包括:地址计数器301和地址处理电路302。
地址计数器301耦接信号选择电路212,用于预存第一地址,并从信号选择电路212接收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或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图6中未示出)。地址计数器301可以根据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中的第二时钟信号改变第一地址为第三地址,或者,根据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改变第一地址并输出第四地址和第五地址。
地址处理电路302耦接地址计数器301和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接收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并获取第一地址,在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的上升沿到来前输出第一地址,或者,在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上升沿到来后输出第二地址。地址处理电路302还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依次获取第四地址和第五地址,并根据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依次输出第四地址和第五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第一地址为预存的地址,第二地址则是将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取反后得到的,即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为连续的两个地址,因此,第三地址在第一地址的基础上累加了数值2,避免对相同的地址重复进行第一刷新操作。这样,在所有的Bank完成了对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的第一刷新操作后,第一地址被累加数值2变为第三地址,刷新控制电路101可以将第三地址作为预存的地址,来进行新一轮的第一刷新操作,从而保证了第一刷新操作不遗漏地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第一地址为预存的地址,第四地址在第一地址的基础上累加了数值1,第五地址则在第四地址的基础上累加了数值1,也就是说,第一地址、第四地址和第五地址为依次连续的三个地址。这样,刷新控制电路101可以按照地址顺序对所有Bank的地址依次进行第二刷新操作,从而保证了第二刷新操作不遗漏地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6,在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第二时钟信号(即SBCBR CLK中的两个有效脉冲)到地址计数器301的情况下,地址计数器301可以根据第二时钟信号的两个有效脉冲,依次在第一地址的基础上累加数值2,从而得到第三地址。在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到地址计数器301的情况下,地址计数器301可以根据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在第一地址的基础上累加数值1,得到第四地址,而后,地址计数器301可以根据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在第四地址的基础上累加数值1,得到第五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地址处理电路302包括: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03和地址选择电路304。
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03耦接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和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213,用于接收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和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根据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和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生成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
地址选择电路304耦接地址计数器301和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03,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101接收第一刷新指令SB CMD时,根据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输出第一地址,或者,根据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对第一地址进行取反,得到并输出第二地址。地址选择电路304还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101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时,响应于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依次输出第四地址和第五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计数电路203包括:多个第一反相器D1、多个第一锁存器L1和第二反相器D2。多个第一反相器D1的输入端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第二反相器D2的输入端接收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多个第一锁存器L1的置位端依次对应连接多个第一反相器D1的输出端,多个第一锁存器L1的复位端均连接第二反相器D2的输出端,多个第一锁存器L1依次对应输出多个计数信号Bank Counter。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9为m=4时的信号时序图,结合图8和图9,每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中的有效脉冲可以触发对应的计数信号Bank Counter由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如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中的脉冲可以触发指令计数信号Bank Counter<0>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同样的,第一刷新指令SB CMD<1>、SB CMD<2>和SB CMD<3>中的脉冲可以分别触发指令计数信号Bank Counter<1>、Bank Counter<2>和Bank Counter<3>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中的有效脉冲可以触发所有的计数信号BankCounter<0>~Bank Counter<3>由高电平跳转为低电平。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Reset中的有效脉冲,在刷新控制电路完成第m次第一刷新操作后生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04包括:第一与门A1、第三反相器D3、第二与门A2、第一延时器H1、第四反相器D4和第三与门A3。第一与门A1的输入端接收多个计数信号Bank Counter。第三反相器D3的输入端接收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第二与门A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与门A1的输出端和第三反相器D3的输出端。第一延时器H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与门A2的输出端。第四反相器D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延时器H1的输出端。第三与门A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与门A2的输出端和第四反相器D4的输出端,第三与门A3输出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205包括:第二延时器H2、第三延时器H3和第一或门B1。第二延时器H2的输入端接收计数复位信号BankCounter Reset。第三延时器H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延时器H2的输出端。第一或门B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延时器H2的输出端和第三延时器H3的输出端,第一或门B1输出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也就是说,第一或门B1输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2为m=4时的信号时序图,结合图10、图11和图12,在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中的脉冲基于计数信号BankCounter<0>、Bank Counter<1>、Bank Counter<2>、Bank Counter<3>和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而生成。计数复位信号Bank Counter Reset中的一个有效脉冲,经过第二延时器H2、第三延时器H3和第一或门B1后,生成SB CBR CLK中的两个有效脉冲。其中,第一延时器H1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延时0~2ns,第二延时器H2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延时1~3ns,第三延时器H3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延时4~6ns。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刷新窗口子信号包括: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i>或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每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包括:第一或非门E1和第二锁存器L2。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第一或非门E1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对应的第一刷新指令SB CMD<i>,或者,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第一或非门E1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第二锁存器L2的置位端连接第一或非门E1的输出端,第二锁存器L2的复位端接收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第二锁存器L2输出对应的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i>,或者,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第二锁存器输出对应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这里,i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m-1,第一刷新指令SB CMD<i>为多个第一刷新指令中的任一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i>对应于第一刷新指令SB CMD<i>。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4为m=4时的信号时序图,结合图13和图14,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中的有效脉冲触发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由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中的第一个有效脉冲触发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由高电平跳转为低电平,从而得到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的有效脉冲。类似的,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和SB CMD<2>中的有效脉冲分别触发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和ReW<2>由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中的第二至四个有效脉冲分别触发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和ReW<2>由高电平跳转为低电平,从而得到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和ReW<2>的有效脉冲。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13和图15,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中的有效脉冲触发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由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中的有效脉冲触发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由高电平跳转为低电平,从而得到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的有效脉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3和图16,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207包括:第二或门B2。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第二或门B2的输入端从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分别接收多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i>,或者,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第二或门的输入端从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分别接收相同的多个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第二或门B2输出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6,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1还包括第十三反相器D13。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通过第十三反相器D13后传输到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4和图16,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由于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3>均为高电平有效,因此,第二或门B2输出的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会包括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3>中所有的有效脉冲。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5和图16,当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第二或门B2接收了相同的多个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第二或门B2输出的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与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波形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208包括:第四延时器H4、第五反相器D5、第四与门A4、第六反相器D6、第五与门A5、第二或非门E2和第七反相器D7。第四延时器H4的输入端接收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第五反相器D5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延时器H4的输出端。第四与门A4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第四与门A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五反相器D5的输出端。第六反相器D6的输入端接收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第五与门A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六反相器D6的输出端,第五与门A5的第二输入端接收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第二或非门E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与门A4的输出端和第五与门A5的输出端。第七反相器D7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或非门E2的输出端,第七反相器D7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7和图18,第四延时器H4可以将接收到的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延时1~3ns。进而,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经过第四延时器H4、第五反相器D5和第四与门A4后,可以被转换为内部激活命令信号Inner ACT CMD。其中,内部激活命令信号Inner ACT CMD中的脉冲对应于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的上升沿,该脉冲经过第二或非门E2和第七反相器D7后,构成了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一脉冲。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第二脉冲则基于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和地址命令信号AddrCMD而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210包括:第八反相器D8、第五延时器H5和第六与门A6。第八反相器D8的输入端接收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ACT Window。第五延时器H5的输入端连接第八反相器D8的输入端,接收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第六与门A6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八反相器D8的输出端和第五延时器H5的输出端,第六与门A6输出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延时器H5可以将接收到的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Window延时0~2ns。结合图19和图20,经过第八反相器D8、第五延时器H5和第六与门A6,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第一脉冲可以被转换为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的第二脉冲可以被转换为地址命令信号AddrCMD的第二脉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209包括:第三锁存器L3。第三锁存器L3的置位端接收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第三锁存器L3的复位端连接第八反相器D8的输出端,第三锁存器L3输出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生成电路211包括:第六延时器H6、第七与门A7和第七延时器H7。第六延时器H6的输入端接收地址标志信号AddrFlag。第七与门A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六延时器H6的输出端,第七与门A7的第二输入端接收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第七延时器H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与门A7的输出端,第七延时器H7输出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六延时器H6可以将接收到的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延时0~2ns,第七延时器H7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延时4~6ns。结合图21和图22,经过第六延时器H6、第七与门A7和第七延时器H7,可以由内部刷新窗口信号Inner ACT Window和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得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Refresh Window Reset。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信号选择电路212包括:第三或非门E3、第三或门B3和第八与门A8。第三或非门E3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多个计数信号Bank Counter。第三或门B3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即第三或门B3的第一输入端接收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第三或门B3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三时钟信号AB CBRCLK。第八与门A8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或非门E3的输出端,第八与门A8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或门B3的输出端,第八与门A8输出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或第三时钟信号ABCBR CLK。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23,在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信号选择电路212所接收的各个信号的波形均如图4所示,这样,第三或门B3所输出的信号可以包括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和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中所有的有效脉冲,然而,第三或非门E3输出的信号可以屏蔽掉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中的有效脉冲,从而,第八与门A8所输出的信号与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在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第八与门A8输出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
在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多个计数信号Bank Counter<0>~Bank Counter<3>以及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均保持低电平(图4中未示出),而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的波形仍如图4所示,这样,第八与门A8所输出的信号与第三时钟信号AB CBRCLK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在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第八与门A8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CBR CLK。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213包括:第九反相器D9和第四锁存器L4。第九反相器D9的输入端接收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第四锁存器L4的置位端连接第九反相器D9的输出端,第四锁存器L4的复位端接收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第四锁存器L4输出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24和图25,地址命令信号Addr CMD的第一脉冲触发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由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刷新窗口信号Refresh Window的下降沿触发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由高电平跳转为低电平,从而得到图25示出的地址标志信号AddrFlag的波形。
图26示出了刷新控制电路101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图26中包括了图8、图10、图11、图13、图16、图17、图19、图21、图23和图24中示出的电路元件。图27和图28示出了图26中部分信号的一种可选的波形图,其中,图27为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对应的信号示意图,图28为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对应的信号示意图。
图26以Bank Group中Bank的数量m=4为例,从而,图26中包括了4个第一锁存器L1、4个第一反相器D1、以及4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
结合图26和图27,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4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SB CMD<2>和SB CMD<3>中包括了有效脉冲,而第二刷新指令ABCMD(图27中未示出)中则不包括有效脉冲,即第二刷新指令AB CMD保持低电平。从而,4个第一锁存器L1的置位端通过4个第一反相器D1分别接收4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SB CMD<2>和SB CMD<3>,4个第一锁存器L1分别输出4个计数信号Bank Counter<0>、Bank Counter<1>、Bank Counter<2>和Bank Counter<3>到第三或非门E3的输入端以及第一与门A1的输入端。进而,信号选择电路212通过第八与门A8输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CBR CLK(即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同时,4个第二锁存器L2的置位端通过4个第一或非门E1分别接收4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SB CMD<2>和SB CMD<3>,4个第二锁存器L2分别输出4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ReW<2>和ReW<3>。
结合图7、图26和图27可知,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即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到地址处理电路102,4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输出4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ReW<2>和ReW<3>到地址处理电路102,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213输出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到地址处理电路102。
结合图26和图28,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4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SB CMD<2>和SB CMD<3>(图28中未示出)中均不包括有效脉冲,即4个第一刷新指令SB CMD<0>、SB CMD<1>、SB CMD<2>和SB CMD<3>均保持低电平,而第二刷新指令AB CMD中则包括了有效脉冲。从而,4个第一锁存器L1输出的4个计数信号BankCounter<0>、Bank Counter<1>、Bank Counter<2>和Bank Counter<3>均保持低电平(图28中未示出)。进而,信号选择电路212通过第八与门A8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同时,4个第二锁存器L2的置位端通过4个第一或非门E1均接收第二刷新指令AB CMD,4个第二锁存器L2均输出4个相同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
结合图7、图26和图28可知,在刷新控制电路101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信号选择电路212输出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到地址处理电路102,4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206输出4个相同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到地址处理电路102,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213输出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到地址处理电路10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03包括:第九与门A9、第十反相器D10和第四或非门E4。第九与门A9的输入端分别对应接收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ReW。第十反相器D10的输入端接收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第四或非门E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九与门A9的输出端,第四或非门E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十反相器D10的输出端,第四或非门E4输出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0以m=4为例,结合图29和图30,在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的情况下,第九与门A9的各输入端分别接收多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ReW<2>和ReW<3>,则第九与门A9输出的信号ReW<And>恒为低电平,这样,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与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经过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03后仍保持波形不变。
结合图29和图31,在刷新控制电路进行第二刷新操作的情况下,第九与门A9的各输入端均接收相同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则第九与门A9输出的信号ReW<And>与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波形相同,而信号ReW<And>的高电平区域覆盖了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的高电平区域,这样,通过第四或非门E4,信号ReW<And>可以屏蔽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的高电平区域,从而,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恒为低电平,也就是说,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经过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03后被屏蔽。
需要说明的是,图30示出的多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ReW<2>和ReW<3>与图14示出的多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ReW<2>和ReW<3>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图30中的多个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ReW<0>、ReW<1>、ReW<2>和ReW<3>可以按照图14的示例来得到。图31示出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与图15示出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图31中的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ReW<AB>可以按照图15的示例来得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地址选择电路304包括:同相输出模块305、反相输出模块306、第十一反相器D11和地址延时模块307。
同相输出模块305的输入端连接地址计数器301,同相输出模块305的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同相输出模块305的第二控制端用于通过第十一反相器D11接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同相输出模块305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一刷新指令且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为第一值时,响应于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获取并输出第一地址的最低位。
反相输出模块306的输入端连接地址计数器301,反相输出模块306的第一控制端用于通过第十一反相器D11接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反相输出模块306的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反相输出模块306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一刷新指令且地址标志信号Addr Flag为第二值时,响应于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获取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将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取反后输出。
地址延时模块307连接地址计数器301,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一刷新指令时,获取第一地址的其他位,将第一地址的其他位延时后输出,其中,其他位为除最低位以外的地址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地址选择电路304从地址计数器301所接收的第一地址,被分为两部分传输,其中,第一地址的最低位被传输到同相输出模块305和反相输出模块306,第一地址中除最低位以外的其他位被传输到延时模块307。同相输出模块305和反相输出模块306均接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同相输出模块203在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控制下,输出第一地址的最低位,而反相输出模块204则在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的控制下,将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取反后输出。由于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在经过同相输出模块305或反相输出模块306后,会在时序上有所延后,因此,第一地址的其他位需要经过地址延时模块307,以匹配时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地址的地址位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第一地址Address<15:0>为16位地址,则第一地址Address<15:0>的最低位为第15位地址Address<15>,第一地址Address<15:0>中除最低位以外的地址位为第0位至第14位地址Address<14:0>。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2和图33,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一刷新指令的情况下,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到SameBank刷新时钟信号SB CBR CLK,即接收到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
当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到第一时钟信号时,由于第一时钟信号不包括有效脉冲,因此,不会触发地址计数器301改变第一地址。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表征了地址计数器301所存储的第一地址,参考图33,当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到第一时钟信号时,第一地址维持n不变;而地址选择电路304输出的待刷新地址Address,则受控于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交替输出n和n+1,或者,交替输出n和n-1。这里,n+1或n-1为第二地址,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第一地址n的最低位相反。当第一地址n的最低位为0时,第二地址为n+1。当第一地址n的最低位为1时,第二地址为n-1。待刷新地址Address输出的每一组n和n+1,或者,n和n-1,都会用于Bank Group中对应的SameBank进行第一刷新操作,直至Bank Group中所有Bank完成第一刷新操作,即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达到m(图33中以m=4为例),在这一过程中,地址计数器301所存储的第一地址一直维持n不变。
当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达到m,即所有Bank均完成了本轮第一刷新操作后,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到第二时钟信号,由于第二时钟信号包括了两个有效脉冲,因此,地址计数器301会在第一地址上累加2,即改变第一地址为第三地址。此时,Bank Group中所有Bank已经完成了上一轮第一刷新操作,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到下一轮第一刷新指令后,可以按照第三地址进行下一轮第一刷新操作。
例如,当前的第一地址是0000,第一地址最低位翻转,变为第二地址0001,第二地址相对于第一地址加1,如此对各Bank进行第一刷新操作(Same Bank Refresh)。当所有bank完成本轮第一刷新操作后,地址产生器102受第二时钟信号中两个脉冲触发,对第一地址累加2,输出0010,再进行下一轮的第一刷新操作。又如,当前的第一地址是0001,第一地址最低位翻转,变为第二地址0000,第二地址相对于第一地址减1,当所有bank完成本轮第一刷新操作后,地址产生器102受第二时钟信号中两个脉冲触发,对第一地址累加2,输出0011,再进行下一轮的第一刷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图33与图2中示出的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图33示出的第一时钟信号或第二时钟信号可以通过图2的示例来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在Bank Group中的SameBank进行第一刷新操作时,会对一组SameBank中两个相邻地址(即n和n+1,或者,n和n-1)进行第一刷新操作,且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地址n维持不变。而当Bank Group中的所有Bank完成了对两个相邻地址的第一刷新操作后,即Bank Group中所有Bank完成了上一轮第一刷新操作后,第一地址累加2变为第三地址,可以按照第三地址进行下一轮第一刷新操作。这样,可以按照地址的顺序对各Bank中的地址进行第一刷新操作,保证了刷新地址的连续性,避免了遗漏地址而未进行第一刷新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32,同相输出模块305还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二刷新指令时,响应于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获取并输出第四地址的最低位或第五地址的最低位。
地址延时模块307还用于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二刷新指令时,获取第四地址的其他位或第五地址的其他位,将第四地址的其他位或第五地址的其他位延时后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地址选择电路304从地址计数器301所接收的第四地址或第五地址,被分为两部分传输,其中,地址的最低位被传输到同相输出模块305和反相输出模块306,地址中除最低位以外的其他位被传输到延时模块307。同相输出模块305和反相输出模块306均接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同相输出模块203在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控制下,输出地址的最低位,而反相输出模块204则在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的控制下,将地址的最低位取反后输出。由于地址的最低位在经过同相输出模块305或反相输出模块306后,会在时序上有所延后,因此,地址的其他位需要经过地址延时模块307,以匹配时序。
参考图32和图34,在刷新控制电路接收第二刷新指令的情况下,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到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中的每个有效脉冲,均会触发地址计数器301在第一地址上累加1。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表征了地址计数器301所存储的第一地址,参考图34,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在第三时钟信号ABCBR CLK的触发下累加。其中,图34示出的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包含了四个周期,每两个有效脉冲为一个周期,从而,在第一个周期内,第一地址n被触发改变为第五地址n+2;在第二个周期内,n+2作为第一地址被触发改变为第五地址n+4,依次类推。
同时,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保持低电平,从而,反相输出模块306不起作用,地址的最低位均通过同相输出模块305被输出,也就是说,用于第二刷新操作的待刷新地址Address与地址输出信号Addr Counter Output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按照地址的顺序对所有Bank中的地址进行第二刷新操作,避免了遗漏地址而未进行第二刷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图34与图5示出的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波形相同,也就是说,图34示出的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可以通过图5的示例来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在Bank Group中的所有Bank进行第二刷新操作时,地址产生器102根据第三时钟信号AB CBR CLK生成连续的待刷新地址Address,以使得所有Bank中的各地址依次完成第二刷新操作(即All Bank Refresh)。这样,可以按照地址的顺序对所有Bank中的地址进行第二刷新操作,保证了刷新地址的连续性,避免了遗漏地址而未进行第二刷新操作。同时,采用一套地址产生器102便可以灵活进行两种刷新操作,这样,提高了电路的兼容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同相输出模块305包括:第一PMOS管P1和第一NMOS管N1。反相输出模块306包括:第十二反相器D12、第二PMOS管P2和第二NMOS管N2。
第一PMOS管P1的栅极作为同相输出模块305的第一控制端,第一NMOS管N1的栅极作为同相输出模块305的第二控制端,第一PMOS管P1的源极连接第一NMOS管N1的漏极并作为同相输出模块305的输入端,第一PMOS管P1的漏极连接第一NMOS管N1的源极并作为同相输出模块305的输出端。第二PMOS管P2的栅极作为反相输出模块306的第一控制端,第二NMOS管N2的栅极作为反相输出模块306的第二控制端,第十二反相器D12的输入端作为反相输出模块306的输入端,第十二反相器D1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PMOS管P2的源极和第二NMOS管N2的漏极,第二PMOS管P2的漏极连接第二NMOS管N2的源极并作为反相输出模块306的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MOS管P1的源极连接第一NMOS管N1的漏极并作为同相输出模块305的输入端,从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地址的最低位。若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为低电平,则第一PMOS管P1和第一NMOS管N1为开启状态,地址的最低位由第一PMOS管P1的漏极和第一NMOS管N1的源极输出;若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为高电平,则第一PMOS管P1和第一NMOS管N1为截止状态,第一PMOS管P1的漏极和第一NMOS管N1的源极没有输出信号。
第十二反相器D12的输入端作为反相输出模块306的输入端,从地址计数器301接收地址的最低位,地址的最低位经过第十二反相器D12后被取反。若地址控制信号AddrCtrl为高电平,则第二PMOS管P2和第二NMOS管N2为开启状态,被取反后的地址的最低位由第二PMOS管P2的漏极和第二NMOS管N2的源极输出;若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为低电平,则第二PMOS管P2和第二NMOS管N2为截止状态,第二PMOS管P2的漏极和第二NMOS管N2的源极没有输出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同相输出模块305也可以被配置为在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为高电平时输出地址的最低位,反相输出模块306也可以被配置为在地址控制信号Addr Ctrl为低电平时将地址的最低位取反后输出,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地址产生电路包括:
刷新控制电路,用于依次接收多个第一刷新指令并对应进行多次第一刷新操作,当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小于m时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当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的次数等于m时输出第二时钟信号,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地址产生器,耦接所述刷新控制电路,用于预存第一地址,并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在每一次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期间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出待刷新地址,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改变所述第一地址;所述待刷新地址包括所述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的最低位与所述第一地址的最低位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控制电路包括:
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接收多个所述第一刷新指令和刷新窗口复位信号,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刷新指令和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生成刷新窗口信号;其中,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的脉冲持续时间为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执行一次刷新操作的窗口时间,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用于在一次刷新操作结束后对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进行复位;
时钟脉冲生成电路,耦接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接收刷新窗口信号和所述第一刷新指令,在所述时钟脉冲生成电路接收的所述第一刷新指令的数量小于或等于m且第m次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结束前,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者,在第m次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结束后,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脉冲生成电路包括:
计数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刷新指令和计数复位信号,对所述第一刷新指令进行计数,并输出计数信号,以及,根据所述计数复位信号进行复位;
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耦接所述计数电路和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用于在第m次所述第一刷新操作结束后,生成所述计数复位信号;
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耦接所述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刷新指令小于m个时,根据所述计数信号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者,在所述第一刷新指令等于m个时根据所述计数复位信号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接收刷新窗口复位信号且分别依次对应接收多个所述第一刷新指令,根据多个所述第一刷新指令和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依次输出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
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耦接所述多个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用于依次接收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对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进行逻辑运算,输出所述刷新窗口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还用于接收第二刷新指令并进行第二刷新操作;其中,
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还用于同时接收所述第二刷新指令和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刷新指令和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一一对应生成相同的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
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还用于接收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并将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进行逻辑运算,输出所述刷新窗口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耦接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接收刷新窗口信号和地址命令信号,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开始进行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或所述第二刷新操作时生成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第一脉冲,并根据所述地址命令信号的第一脉冲输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第二脉冲,从而输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生成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其中,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的第一脉冲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第一脉冲之后产生,且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第二脉冲产生之前结束;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的第二脉冲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第二脉冲之后产生,且在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的脉冲结束之前结束;
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的下降沿生成所述地址命令信号的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其中,所述地址命令信号的第一脉冲用于生成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的第二脉冲以及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第二脉冲;
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生成电路,接收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用于根据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的第二脉冲的下降沿生成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的脉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还包括:
信号选择电路,耦接所述计数电路、所述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和所述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计数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三时钟信号,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时,根据所述计数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或者,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二刷新操作时,根据计数信号输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还包括:
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耦接所述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和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地址命令信号和所述刷新窗口信号,根据所述地址命令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生成地址标志信号的上升沿,根据所述刷新窗口信号的下降沿生成所述地址标志信号的下降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产生器包括:
地址计数器,耦接所述信号选择电路,用于预存所述第一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改变所述第一地址为第三地址,或者,根据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改变所述第一地址并输出第四地址和第五地址;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四地址和所述第五地址为依次连续的三个地址;
地址处理电路,耦接所述地址计数器和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时接收所述地址标志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一地址,在所述地址标志信号的上升沿到来前输出所述第一地址,或者,在所述地址标志信号上升沿到来后输出所述第二地址;
所述地址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二刷新操作时,依次获取所述第四地址和所述第五地址,并根据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依次输出所述第四地址和所述第五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处理电路包括:
控制信号生成电路,耦接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和所述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接收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和所述地址标志信号,根据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和所述地址标志信号生成地址控制信号;
地址选择电路,耦接所述地址计数器和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刷新指令时,根据所述地址控制信号输出所述第一地址,或者,根据所述地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地址进行取反,得到并输出所述第二地址;
所述地址选择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刷新指令时,响应于所述地址控制信号,依次输出所述第四地址和所述第五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电路包括:
多个第一反相器,多个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依次接收多个所述第一刷新指令;
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计数复位信号;
多个第一锁存器,多个所述第一锁存器的置位端依次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一锁存器的复位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一锁存器依次对应输出多个所述计数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复位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一与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接收多个所述计数信号;
第三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刷新窗口信号;
第二与门,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
第一延时器,所述第一延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
第四反相器,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时器的输出端;
第三与门,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与门输出所述计数复位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生成子电路包括:
第二延时器,所述第二延时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计数复位信号;
第三延时器,所述第三延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延时器的输出端;
第一或门,所述第一或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延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延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或门输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包括: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或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每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一或非门,当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时,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对应的所述第一刷新指令,或者,当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二刷新操作时,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刷新指令;
第二锁存器,所述第二锁存器的置位端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锁存器的复位端接收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当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时,所述第二锁存器输出对应的所述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或者,当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二刷新操作时,所述第二锁存器输出对应的所述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二或门,当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一刷新操作时,所述第二或门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多个所述第一刷新窗口子信号,或者,当所述刷新控制电路进行所述第二刷新操作时,所述第二或门的输入端分别接收相同的多个所述第二刷新窗口子信号;所述第二或门输出所述刷新窗口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生成子电路包括:
第四延时器,所述第四延时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刷新窗口信号;
第五反相器,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延时器的输出端;
第四与门,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刷新窗口信号,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
第六反相器,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地址标志信号;
第五与门,所述第五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与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地址命令信号;
第二或非门,所述第二或非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五与门的输出端;
第七反相器,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反相器输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命令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八反相器,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
第五延时器,所述第五延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
第六与门,所述第六与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五延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六与门输出所述地址命令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三锁存器,所述第三锁存器的置位端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所述第三锁存器的复位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锁存器输出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六延时器,所述第六延时器的输入端接收地址标志信号;
第七与门,所述第七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延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与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内部刷新窗口信号;
第七延时器,所述第七延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与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延时器输出所述刷新窗口复位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选择电路包括:
第三或非门,所述第三或非门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多个所述计数信号;
第三或门,所述第三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三或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第八与门,所述第八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或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八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或门的输出端,所述第八与门输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或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标志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九反相器,所述第九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地址命令信号;
第四锁存器,所述第四锁存器的置位端连接所述第九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锁存器的复位端接收所述刷新窗口信号,所述第四锁存器输出所述地址标志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第九与门,所述第九与门的输入端分别对应接收多个所述刷新窗口子信号;
第十反相器,所述第十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地址标志信号;
第四或非门,所述第四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与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或非门输出所述地址控制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选择电路包括:同相输出模块、反相输出模块、第十一反相器和地址延时模块;
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址计数器;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地址控制信号;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十一反相器接收所述地址控制信号;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刷新指令且所述地址标志信号为第一值时,响应于所述地址控制信号,获取并输出所述第一地址的最低位;
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址计数器;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十一反相器接收所述地址控制信号;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地址控制信号;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刷新指令且所述地址标志信号为第二值时,响应于所述地址控制信号,获取所述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将所述第一地址的最低位取反后输出;
所述地址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地址计数器,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刷新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地址的其他位,将所述第一地址的其他位延时后输出;所述其他位为除最低位以外的地址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相输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刷新指令时,响应于所述地址控制信号,获取并输出所述第四地址的最低位或所述第五地址的最低位;
所述地址延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刷新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二刷新指令时,获取所述第四地址的其他位或所述第五地址的其他位,将所述第四地址的其他位或所述第五地址的其他位延时后输出。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输出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和第一NMOS管;所述反相输出模块包括:第十二反相器、第二P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并作为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并作为所述同相输出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并作为所述反相输出模块的输出端。
CN202210601980.5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Pending CN117198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1980.5A CN117198357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EP22940943.8A EP4325499A1 (en) 2022-05-30 2022-09-09 Refresh address generation circuit
PCT/CN2022/118035 WO2023231223A1 (zh) 2022-05-30 2022-09-09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US18/153,312 US20230386547A1 (en) 2022-05-30 2023-01-11 Refresh address generation circuit
TW112112570A TW202347331A (zh) 2022-05-30 2023-03-31 一種刷新位址產生電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1980.5A CN117198357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8357A true CN117198357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79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1980.5A Pending CN117198357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8357A (zh)
TW (1) TW202347331A (zh)
WO (1) WO20232312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6942A (zh) * 2024-01-26 2024-03-01 长鑫存储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刷新控制结构、刷新控制方法及存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08561A (ja) * 2008-10-31 2010-05-13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装置及びリフレッシュ方法
JP2011165243A (ja) * 2010-02-05 2011-08-25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9698001B (zh) * 2017-10-24 2023-10-27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刷新计数器电路和方法、刷新计数器及存储器
KR102617016B1 (ko) * 2018-09-17 2023-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주 접근되는 어드레스를 검출하는 레지스터 클럭 드라이버를 포함하는 메모리 모듈
KR20200119613A (ko) * 2019-04-10 2020-10-20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JP7064633B1 (ja) * 2021-03-19 2022-05-10 華邦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CN114822633A (zh) * 2022-05-30 2022-07-29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6942A (zh) * 2024-01-26 2024-03-01 长鑫存储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刷新控制结构、刷新控制方法及存储器
CN117636942B (zh) * 2024-01-26 2024-05-03 长鑫存储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刷新控制结构、刷新控制方法及存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223A1 (zh) 2023-12-07
TW202347331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22633A (zh)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US6600691B2 (en) High frequency range four bit prefetch output data path
EP0056240B1 (en) Memory device
CN117198357A (zh)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EP4325499A1 (en) Refresh address generation circuit
KR100220785B1 (ko) 펄스 발생 회로 및 반도체 기억 장치
US5323355A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WO2023231263A1 (zh) 一种刷新地址产生电路
US6853317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mode register set code
JPH07141871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6498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ime point for data output in synchronous memory device
WO2023231295A1 (zh) 刷新地址产生电路及方法、存储器、电子设备
KR101061341B1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소자의 캠 셀 독출 제어 회로 및 독출 방법
US6834015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for reducing data accessing time
US6182234B1 (en) Clock control circuit
US4293931A (en) Memory refresh control system
US20230386546A1 (en) Refresh address gener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mem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680416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refreshing method thereof, memory system,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11626155B2 (en) Memory and operation method having a random seed generation circuit, random signal generator, and an address sampling circuit for sampling active address
US7257726B2 (en) Circuit for generating wait signal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9584928B (zh) 一种用于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写辅助电路以及写辅助方法
CN117134748A (zh) 一种延时电路和存储器
CN115910140A (zh) 刷新计数器电路、刷新计数方法及半导体存储
US6542415B2 (en) Kickb signal generator
CN117765999A (zh) 一种命令解码电路及其方法、半导体存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