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2273B -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2273B
CN117192273B CN202311446839.3A CN202311446839A CN117192273B CN 117192273 B CN117192273 B CN 117192273B CN 202311446839 A CN202311446839 A CN 202311446839A CN 117192273 B CN117192273 B CN 117192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new energy
value
energy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468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92273A (zh
Inventor
张政浩
胡永顺
黄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468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2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2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2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92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2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磁兼容性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基于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基于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若第一电磁值大于第一检测阈值,将必测部件逐一下电;基于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基于第一电磁值和多个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基于多个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磁兼容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载具正逐渐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通行方式;为了把控新能源载具的质量,需要对新能源载具进行电磁兼容性检测;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给新能源载具和对应的部件上电或下电的方式计算各个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现有的方法,对于新能源载具部件上下电时间的把握,主要通过检测人员观测电磁检测值后自行判断,缺少对新能源载具部件特性的考量,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容易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新能源载具电磁兼容性检测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
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再根据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以自适应调节检测部件的数量,提高检测的效率;再根据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各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然后,自动对新能源载具进行整体上电,检测得到第一电磁值(即初始电磁值),当第一电磁值上升至大于第一检测阈值时,逐一对各必测部件进行下电,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需等待对应的下电稳定时间后,再检测新能源载具整体的第二电磁值,以降低误检测的可能性;接着,根据第一电磁值和各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每个必测部件对应的电磁干扰值;最后,将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进行比对,分析超标的必测部件,并自动输出电磁兼容性结果,以供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方法通过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无需人工观测并执行下电操作,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各类新能源载具部件的特性,提高了新能源载具电磁兼容性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包括:
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
将多个所述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提取历史检测记录中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再将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从而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相较于现有方法,本申请的第一检测阈值能够自适应匹配对应型号的新能源载具。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包括:
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所述必测部件下电后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
将多个所述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提取历史检测记录中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再将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得到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下电耗时能够自适应调节,以提高实际检测电磁值的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磁值不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检测各必测部件的上电情况;
基于所述上电情况,发出对应的线路松脱警示信号或电压不足警示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整个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若第一电磁值不大于第一检测阈值,说明新能源载具外接的检测节点存在异常;根据各必测部件的上电情况,发出对应的线路松脱警示信号或电压不足警示信号,以警示检测人员对异常的检测节点进行修复,以保证电磁兼容性能够正常进行。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包括:
在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逐一计量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
若所述下电时间大于每个必测部件对应的下电耗时,将新能源载具的当前电磁值作为第二电磁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开始计量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若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大于对应的下电耗时,将新能源载具的当前电磁值作为第二电磁值,以间接得到对应必测部件的电磁值。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包括:
获取各必测部件的参考系数;
计算所述第一电磁值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的绝对值;
将多个绝对值和对应的参考系数求积后分别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计算对应部件的电磁干扰值时,先获取对应必测部件的参考系数,再对第一电磁值和第二电磁值进行求差后得到其绝对值,最后将绝对值乘以参考系数得到对应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从而实现对各类型号新能源载具内各必测部件电磁干扰值的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应用于上述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必测部件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逐一下电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
检测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
第二数据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所述必测部件下电后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是实现上述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方法通过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无需人工观测并执行下电操作,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各类新能源载具部件的特性,提高了新能源载具电磁兼容性检测的准确性。
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第一检测阈值能够自适应匹配对应型号的新能源载具。
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下电耗时能够自适应调节,以提高实际检测电磁值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中步骤S30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中步骤S50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中步骤S60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中步骤S70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计算机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用于提高新能源载具电磁兼容性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包括:
S10: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新能源载具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动车;检测精度信息基于专家评定并写入对应的数据库中;历史检测记录包括历史第一电磁值(即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的电磁值)、历史第二电磁值(新能源载具内对应部件的电磁值)和电磁稳定耗时数据(即对应部件下电后,对应部件从带电到完全失电的时间)。
具体地,通过检测订单获取新能源载具的型号,在数据库提取与新能源载具型号相匹配的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S20:基于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精度信息包含了对应型号新能源载具和必测部件的映射关系;并且,检测精度信息还包含了检测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载具必测部件和检测等级不同,以下举例说明必测部件、新能源载具型和检测精度信息关系表:
具体地,根据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以自适应调节检测部件的数量,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
S30:基于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阈值为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电磁值的下限值;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为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从带电到完全失电的耗时;模糊模型采用现有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
具体地,根据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电磁值的下限值和各必测部件的下电稳定时间。
其中,如图2所示,步骤S30包括:
S31:提取历史检测记录中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
S32:将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
S33:提取历史检测记录中必测部件下电后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
S34:将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模糊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第一检测阈值作为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电磁值的下限值;将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模糊线性回归模型中进行训练,拟合得到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具体地,先提取历史检测记录中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再将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从而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然后提取历史检测记录中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再将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得到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方法的第一检测阈值和下电耗时均能够自适应匹配对应型号的新能源载具和对应的必测部件,无需检测人员观测确定,提高了实际检测电磁值的效率。
S40: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具体地,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通过电磁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电磁总量并作为第一电磁值。
S50:若第一电磁值大于第一检测阈值,将必测部件逐一下电。
在本实施例中,将必测部件逐一下电是指逐个将必测部件断开电源,并且整个新能源载具每次仅断开一个必测部件,在执行下一必测部件的下电前,需要将上一个必测部件上电。
具体地,当第一电磁值上升至大于第一检测阈值时,逐一对必测部件进行下电,每次仅下电一个必测部件。
其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40之后,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
S41:若第一电磁值不大于第一检测阈值,检测各必测部件的上电情况;
S42:基于上电情况,发出对应的线路松脱警示信号或电压不足警示信号。
具体地,在整个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若第一电磁值不大于第一检测阈值,说明新能源载具外接的传感器或提供给对应部件的供电线路存在异常;根据各必测部件的上电情况,发出对应的线路松脱警示信号或电压不足警示信号到上位机上,以警示检测人员对异常的检测节点进行修复,从而保证电磁兼容性能够正常进行。
S60:基于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在本实施例中,逐一对必测部件进行下电后,需等待对应的下电稳定时间后,再检测必测部件的第二电磁值。
具体地,在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等待对应的下电稳定时间后,检测必测部件的第二电磁值,以降低误检测的可能性。
其中,如图4所示,步骤S60包括:
S61:在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逐一计量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
S62:若下电时间大于每个必测部件对应的下电耗时,将新能源载具的当前电磁值作为第二电磁值。
具体地,在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开始计量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若部件下电时间大于对应的下电耗时,将新能源载具的当前电磁值作为第二电磁值,以间接得到对应必测部件的电磁值。
S70:基于第一电磁值和多个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具体地,通过第一电磁值和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的第二电磁值,计算得到必测的电磁干扰值。
其中,如图5所示,步骤S70包括:
S71:获取各必测部件的参考系数;
S72:计算第一电磁值与多个第二电磁值的绝对值;
S73:将多个绝对值和对应的参考系数求积后分别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系数需要由专家或者载具部件供应商提供。
具体地,在计算对应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时,先获取由载具部件供应商提供的参考系数,再对第一电磁值和每一个必测部件下电后的第二电磁值进行求差并取绝对值,最后将参考系数和绝对值求积和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从而实现对各类型号新能源载具内各必测部件电磁干扰值的检测。
S80:基于多个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兼容性结果包括电磁干扰超标项目、电磁干扰达标项目和综合评估项目;检测指标有由载具部件供应商提供。
具体地,根据载具部件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指标,基于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输出电磁兼容性结果,以直观地体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达标项目,从而利于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方法通过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对各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进行计算,且基于下电耗时对各必测部件进行下电操作,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结合了各类新能源载具部件的特性,提高了新能源载具电磁兼容性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用于执行上述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必测部件设置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第一计算模块30,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第一检测模块40,用于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逐一下电模块50,用于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
第二检测模块60,用于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第二计算模块7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检测结果输出模块80,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其中,第一计算模块30包括:
第一数据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
第二数据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所述必测部件下电后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其中,第一检测模块40包括:
上电情况检测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电磁值不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检测各必测部件的上电情况;
警示信号发送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电情况,发出对应的线路松脱警示信号或电压不足警示信号。
其中,第二检测模块60包括:
时间计量子模块,在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逐一计量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
第二电磁值记录子模块,用于若所述下电时间大于每个必测部件对应的下电耗时,将新能源载具的当前电磁值作为第二电磁值。
其中,第二计算模块70包括:
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必测部件的参考系数;
绝对值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磁值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的绝对值;
电磁干扰值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绝对值和对应的参考系数求积后分别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由于其每个模块本身的功能及彼此之间的逻辑连接,能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每个步骤,因此能够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原理分析可参见前述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的步骤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中的每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每个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每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包括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网络接口、系统总线、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
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
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每个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每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他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个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每个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果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每个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每个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其中,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为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从带电到完全失电的耗时;模糊模型采用现有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
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其中,第一检测阈值为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电磁值的下限值;
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包括:
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
将多个所述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
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包括:
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所述必测部件下电后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
将多个所述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磁值不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检测各必测部件的上电情况;
基于所述上电情况,发出对应的线路松脱警示信号或电压不足警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包括:
在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逐一计量每个必测部件的下电时间;
若所述下电时间大于每个必测部件对应的下电耗时,将新能源载具的当前电磁值作为第二电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包括:
获取各必测部件的参考系数;
计算所述第一电磁值与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的绝对值;
将多个绝对值和对应的参考系数求积后分别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5.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能源载具型号、检测精度信息和对应的历史检测记录;
必测部件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新能源载具型号和所述检测精度信息,自动设置必测部件;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检测记录和预设的模糊模型,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和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其中,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为对应的必测部件下电后,从带电到完全失电的耗时;模糊模型采用现有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待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检测新能源载具的第一电磁值;
逐一下电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电磁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阈值,将所述必测部件逐一下电;其中,第一检测阈值为新能源载具整体通电后电磁值的下限值;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下电耗时,逐一检测每个必测部件下电后新能源载具的第二电磁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磁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电磁值,分别计算得到各必测部件的电磁干扰值;
检测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电磁干扰值和预设的检测指标,输出电磁兼容性的检测结果;
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新能源载具完全上电后的多个历史第一电磁值;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历史第一电磁值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检测阈值;
第二数据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历史检测记录中所述必测部件下电后的多个电磁稳定耗时数据;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电磁稳定耗时数据置入预设的模糊模型中,计算得到所述必测部件的下电耗时。
6.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CN202311446839.3A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192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6839.3A CN117192273B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6839.3A CN117192273B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2273A CN117192273A (zh) 2023-12-08
CN117192273B true CN117192273B (zh) 2024-02-02

Family

ID=8898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6839.3A Active CN117192273B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227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8080A (ja) * 1995-03-09 1996-09-27 Kanagawa Pref Gov 電磁雑音測定用磁界プローブ、電磁雑音測定用電界プローブ、及び電磁雑音測定装置
CN107272666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定位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110058172A (zh) * 2019-05-08 2019-07-26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磁兼容检测方法
CN111025050A (zh) * 2019-11-28 2020-04-17 宁波拓普智能刹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磁阀的电流响应时间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561779A (zh) * 2021-06-30 2021-10-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下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13281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断电方法及装置
CN115453239A (zh) * 2022-08-30 2022-12-09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全自动变速箱电磁阀上电自检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952022A (zh) * 2022-12-27 2023-04-1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信息自动存储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WO2023077718A1 (zh) * 2021-11-02 2023-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抗扰测试切换开关、抗扰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0608B1 (en) * 2017-09-19 2021-01-13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power-on reset tim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8080A (ja) * 1995-03-09 1996-09-27 Kanagawa Pref Gov 電磁雑音測定用磁界プローブ、電磁雑音測定用電界プローブ、及び電磁雑音測定装置
CN107272666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定位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110058172A (zh) * 2019-05-08 2019-07-26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磁兼容检测方法
CN111025050A (zh) * 2019-11-28 2020-04-17 宁波拓普智能刹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磁阀的电流响应时间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561779A (zh) * 2021-06-30 2021-10-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下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13281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断电方法及装置
WO2023077718A1 (zh) * 2021-11-02 2023-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抗扰测试切换开关、抗扰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453239A (zh) * 2022-08-30 2022-12-09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全自动变速箱电磁阀上电自检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952022A (zh) * 2022-12-27 2023-04-1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信息自动存储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某电动车辆在电磁兼容检测中的典型问题简析;窦满义 等;《机电信息》(第8期);35-39 *
浅议平衡检测在汽车修理过程中的应用;胡永顺;《民营科技》(第8期);4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2273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3921B1 (ko) 이완 전압들에 기반하여 모바일 장치에 대한 배터리 수명을 추정하는 방법
CN105247379B (zh) 用于不间断电源电池监测和数据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89391B (zh) 一种检测电能计量装置整体误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80924A (zh) 一种充电桩运行状态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66944B (zh) 快速模型训练结果检验系统
CN114047472A (zh) 一种智能电表的计量误差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装置
CN116882804A (zh) 一种智能电力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896273A (zh) 电池单体的内阻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7192273B (zh) 一种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9670B (zh) 物理电学实验结果的量化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204919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主变油枕状态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272591A (zh) 用于储能仿真实验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794319A (zh) 预测锂电池阻抗模型的参数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49980B (zh) 基于全景可视的电能质量监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08953B (zh)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2591A (zh) 变压器健康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56834A (zh) 一种电池容量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80121A (zh) 一种消谐电阻器参数智能分析与管理系统
CN111831862B (zh) 高质量绝缘评估系统
CN114487848A (zh) 一种蓄电池的状态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2488332A (zh) 监管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10624A1 (zh) 电池检测方法、系统及电池分析装置
CN116627759B (zh) 一种金融支付设备电路安全检测装置
KR20160107775A (ko) 프로파일을 이용하여 ees의 성능을 평가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535952B1 (ko) 전기화학 임피던스 분광법에 기초하여 배터리 불량을 진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