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4503A -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4503A
CN117184503A CN202311263682.0A CN202311263682A CN117184503A CN 117184503 A CN117184503 A CN 117184503A CN 202311263682 A CN202311263682 A CN 202311263682A CN 117184503 A CN117184503 A CN 11718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ide plate
opening
cylind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36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engz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engz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engz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engz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636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4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4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料运输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用于将叠料由预设的上料位置装填至物料箱内,装箱设备包括移载模组、转动部、架体、夹持组件、下推组件及闭合机构,转动部设置于移载模组的输出端;架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架体的侧部与转动部的转动端连接;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夹持部;闭合机构设置于开口处,并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开口。通过夹持组件对处于上料位置的叠料进行夹持,并通过升降气缸将夹持完毕的叠料放置在架体的内部,随后在移载模组和转动部的共同作用下,将叠料转运至物料箱的上方,通过下推组件将叠料推移至物料箱的内部,在夹持部和下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叠料散落,进而能够将叠料平稳地装填至物料箱内。

Description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背景技术
为方便包装出货,产品装箱入盒工序一般为生产制造型企业中必备的后道步骤,在此过程中因为每家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各有不同,所产生的装箱设备结构而千差万别。一般体积较小的产品通过包装袋包装后还需要进行堆叠形成叠料,之后才能装入箱盒,以便节约包装箱盒数量,节省成本。市场现有技术较多为直接把一堆叠料在输送线上通过简易机构推入箱盒中完成此工序。
现有技术直接在辊筒输送线上通过推料的方式推入箱盒中时,因底部产品与辊筒输送线之间产生摩擦,此时会产生对底部单个产品包装袋的磨损。出货后,对生产制造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以提高叠料的装箱效率,并且能够减小对单个产品包装袋的磨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箱设备,用于将叠料由预设的上料位置装填至物料箱内,所述装箱设备包括:
移载模组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移载模组的输出端;
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架体的侧部与所述转动部的转动端连接;
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夹持部,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架体的顶部,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架体,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部被配置为夹持所述叠料;
下推组件,所述下推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内部,并且能够在装料时将所述叠料平稳推出;
闭合机构,所述闭合机构设置于所述开口处,并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包括顺次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转动部的转动端择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其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气缸和两个夹爪,所述夹持气缸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夹爪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的两个输出端;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两个所述夹爪围构成所述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装箱设备还包括若干根导杆和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顶板,并套设于所述导杆的外部,所述导杆垂直贯穿所述顶板,并且所述导杆的底部与所述夹持气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推组件包括下推气缸和推板,所述下推气缸设置于所述顶板,所述下推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下推气缸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下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下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闭合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闭合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闭合机构包括闭合气缸和闭合部,所述闭合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闭合气缸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闭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底部,并且所述闭合部能够在所述闭合气缸的作用下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以限制所述叠料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闭合部包括转动板、限位杆及两个连接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闭合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并且两个连接板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侧壁,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转动板分别处于所述连接板的转动轴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装箱设备还包括链板输送线,所述链板输送线被配置为分别将不同叠料运输至所述上料位置;
所述链板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高度检测模块,所述高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叠料的高度。
一种基于上述的装箱设备的装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移载模组将所述开口与所述叠料的侧部相对;
所述夹持组件对叠料进行夹持,并将所述叠料放置于所述架体的内部;
所述闭合机构关闭所述开口,并通过所述转动部使所述开口朝下;
所述移载模组,将所述架体移动至所述物料箱的上方,使所述开口与所述物料箱的开口相对,并打开所述开口;
所述下推组件,将所述叠料推抵至所述物料箱的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箱设备装箱方法,通过夹持组件对处于上料位置的叠料进行夹持,并通过升降气缸将夹持完毕的叠料放置在架体的内部,随后在移载模组(1)和转动部的共同作用下,将叠料转运至物料箱的上方,通过下推组件将叠料推移至物料箱的内部,在夹持部和下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叠料散落,进而能够将叠料平稳地装填至物料箱内,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装箱设备能够避免底部单个产品与辊筒输送线之间产生摩擦,进而能够避免底部单个产品包装袋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装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架体、夹持组件及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架体、夹持组件、下推组件及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箱设备将叠料装填至所述物料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叠料;200、物料箱;
1、移载模组;2、转动部;
3、架体;31、第一侧板;32、顶板;33、第二侧板;
4、夹持组件;41、升降气缸;42、夹持部;421、夹持气缸;422、夹爪;
5、下推组件;51、下推气缸;52、推板;
6、闭合机构;61、闭合气缸;62、闭合部;621、转动板;622、限位杆;623、连接板;
7、导杆;8、直线轴承;9、链板输送线;10、辊筒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装箱设备,用于将叠料100由预设的上料位置装填至物料箱200内,装箱设备包括移载模组1、转动部2、架体3、夹持组件4、下推组件5、闭合机构6,转动部2设置于移载模组1的输出端;架体3的底部设有开口,架体3的侧部与转动部2的转动端连接;夹持组件4包括升降气缸41和夹持部42,升降气缸41设置于架体3的顶部,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贯穿架体3,夹持部42设置于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夹持部42被配置为夹持叠料100;下推组件5设置于架体3的内部,并且能够在装料时将叠料100平稳推出;闭合机构6设置于开口处,并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开口。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转动部2调整架体3的开口方向,在取料时,将开口与叠料100的侧部相对应,然后通过夹持组件4对处于上料位置的叠料100进行夹持,并通过升降气缸41将夹持完毕的叠料100放置在架体3的内部,并且通过闭合机构6将开口关闭,以避免在叠料100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掉落,随后在移载模组1和转动部2的共同作用下,将叠料100转运至物料箱200的上方,通过下推组件5将叠料100推移至物料箱200的内部,在夹持部42和下推组件5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叠料100散落,进而能够将叠料100平稳地装填至物料箱200内,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装箱设备能够避免底部单个产品与辊筒输送线10之间产生摩擦,进而能够避免底部单个产品包装袋的磨损。
请参阅图2,架体3包括顺次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31、顶板32和第二侧板33,转动部2的转动端择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3其一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架体3为凹状结构,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3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叠料100的宽度适配,也可以与叠料100长度适配,以避免在夹持过程,叠料100不能被夹持组件4放置在架体3的内部,关于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3之间的具体距离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相对应的,叠料100的高度应该与物料箱200的长度或宽度适配,避免叠料100不能被装填至物料箱200内。
请结合图2和图4进行参阅,夹持部42包括夹持气缸421和两个夹爪422,夹持气缸421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夹爪422分别设置于夹持气缸421的两个输出端,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3及两个夹爪422围构成开口。可以理解的是,在夹取上料位置处的叠料100前,两个夹爪422分别位于叠料100的顶部和底部,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3分别位置叠料100的侧部,在夹持叠料100时,先通过夹持气缸421将两个夹爪422之间的距离调整至大于叠料100的高度的距离,随后通过升降气缸41将两个夹爪422分别放置于叠料100的顶部和底部,最后通过夹持气缸421重新调整两个夹爪422的距离,完成对叠料100的夹持。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伸缩气缸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差,装箱设备还包括若干根导杆7和直线轴承8,直线轴承8设置于顶板32,并套设于导杆7的外部,导杆7垂直贯穿顶板32,并且导杆7的底部与夹持气缸42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直线轴承8嵌设于顶板32,导杆7活动套设于直线轴承8的内部,并且导杆7的底部与夹持气缸4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杆7和直线轴承8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导杆7分别设置于伸缩气缸的两侧。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杆7和直线轴承8的数目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3,下推组件5包括下推气缸51和推板52,下推气缸51设置于顶板32,下推气缸51的输出端贯穿顶板32,推板52设置于下推气缸51的输出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叠料100装填至物料箱200内时,夹持组件4对叠料100施加水平方向的力,以对叠料100进行夹持,推板52通过下推气缸51向叠料100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叠料100能够逐渐从夹持组件4中脱落,进而使叠料100能够平稳地装填至物料箱200内。需要注意的是,推板52的长度应该不小于叠料100的高度,以将叠料100能够完整推出。在实施例中,下推组件5设置有两组,两组下推组件5分别设置于夹持组件4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推板52与第一侧板31以及第二侧板33平行设置,以避免夹持组件4在夹持过程中与推板52发生干涉。请继续参阅图3,闭合机构6设置有两组,两组闭合机构6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3,闭合机构6包括闭合气缸61和闭合部62,闭合气缸61设置于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3,闭合气缸6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3的长度方向一致,闭合部62设置于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3的底部,并且闭合部62能够在闭合气缸61的作用下打开或关闭开口,以限制叠料100掉落。可以理解的是,在夹持物料时,闭合气缸61收缩,将闭合部62打开,随后在转运过程中,闭合气缸61伸出将开口闭合,以防止叠料100从架体3中掉落,直至开口与物料箱200相对设置后,闭合气缸61回收,再次打开开口,进行卸料。具体地,闭合部62包括转动板621、限位杆622及两个连接板623,转动板621与闭合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两个连接板623分别设置于转动板621的两端,并且两个连接板623的中部转动连接于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3的侧壁,限位杆6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623连接,并且限位杆622与转动板621分别处于连接板623的转动轴线两侧。在一些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闭合部62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1,装箱设备还包括链板输送线9和辊筒输送线10,链板输送线9被配置为分别将不同叠料100运输至上料位置,辊筒输送线10能够将上一工作位置的物料箱200移动至下一工作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链板输送线9将不同的叠料100运输至上料位置,随后通过夹持组件4对处于上料位置的叠料100进行夹持,在转动部2和移载模组1的作用下,将叠料100运输至物料箱200的上方,完成对物料箱200的装填。装填后的物料箱200在辊筒输送线10的作用下,移动至下一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链板输送线9的一侧设置有高度检测模块(图中未示出),高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叠料100的高度。高度检测模块优选为光电开关,当检测到叠料100的高度超出预设的高度值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去料操作,当检测到叠料100的高度低于预设的高度值后,由工作人员进行补料操作。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装箱方法,该装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移载模组1,将开口与叠料100的侧部相对;控制夹持组件4对叠料100进行夹持,并将叠料100放置于架体3的内部;控制闭合机构6关闭开口,并通过转动部2使开口朝下;控制移载模组1,将架体3移动至物料箱200的上方,使开口与物料箱200的开口相对,并打开开口;控制下推组件5,将叠料100推抵至物料箱200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转动部2调整架体3的开口方向,在取料时,将开口与叠料100的侧部相对应,然后通过夹持组件4对处于上料位置的叠料100进行夹持,并通过升降气缸41将夹持完毕的叠料100放置在架体3的内部,并且通过闭合机构6将开口关闭,以避免在叠料100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掉落,随后在移载模组1和转动部2的共同作用下,将叠料100转运至物料箱200的上方,通过下推组件5将叠料100推移至物料箱200的内部,在夹持部42和下推组件5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叠料100散落,进而能够将叠料100平稳地装填至物料箱200内,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装箱设备能够避免底部单个产品与辊筒输送线10之间产生摩擦,进而能够避免底部单个产品包装袋的磨损。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箱设备,用于将叠料(100)由预设的上料位置装填至物料箱(2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设备包括:
移载模组(1)和转动部(2),所述转动部(2)设置于所述移载模组(1)的输出端;
架体(3),所述架体(3)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架体(3)的侧部与所述转动部(2)的转动端连接;
夹持组件(4),夹持组件(4)包括升降气缸(41)和夹持部(42),所述升降气缸(41)设置于所述架体(3)的顶部,所述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架体(3),所述夹持部(42)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部(42)被配置为夹持所述叠料(100);
下推组件(5),所述下推组件(5)设置于所述架体(3)的内部,并且能够在装料时将所述叠料(100)推出;
闭合机构(6),所述闭合机构(6)设置于所述开口处,并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3)包括顺次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31)、顶板(32)和第二侧板(33),所述转动部(2)的转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31)或所述第二侧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2)包括夹持气缸(421)和两个夹爪(422),所述夹持气缸(421)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夹爪(422)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421)的两个输出端;
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3)及两个所述夹爪(422)围构成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设备还包括若干根导杆(7)和直线轴承(8),所述直线轴承(8)设置于所述顶板(32),并套设于所述导杆(7)的外部,所述导杆(7)垂直贯穿所述顶板(32),并且所述导杆(7)的底部与所述夹持气缸(4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组件(5)包括下推气缸(51)和推板(52),所述下推气缸(51)设置于所述顶板(32),所述下推气缸(5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32),所述推板(52)设置于所述下推气缸(51)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组件(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下推组件(5)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4)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机构(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闭合机构(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31)和所述第二侧板(33);
所述闭合机构(6)包括闭合气缸(61)和闭合部(62),所述闭合气缸(6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31)或所述第二侧板(33),所述闭合气缸(6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板(31)和所述第二侧板(3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闭合部(6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3)的底部,并且所述闭合部(62)能够在所述闭合气缸(61)的作用下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以限制所述叠料(100)掉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部(62)包括转动板(621)、限位杆(622)及两个连接板(623),所述转动板(621)与所述闭合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623)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板(621)的两端,并且两个连接板(623)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31)或所述第二侧板(33)的侧壁,所述限位杆(6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623)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杆(622)与所述转动板(621)分别处于所述连接板(623)的转动轴线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设备还包括链板输送线(9),所述链板输送线(9)被配置为分别将不同叠料(100)运输至所述上料位置;
所述链板输送线(9)的一侧设置有高度检测模块,所述高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叠料(100)的高度。
10.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装箱设备的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移载模组(1)将所述开口与所述叠料(100)的侧部相对;
所述夹持组件(4)对叠料(100)进行夹持,并将所述叠料(100)放置于所述架体(3)的内部;
所述闭合机构(6)关闭所述开口,并通过所述转动部(2)使所述开口朝下;
所述移载模组(1)将所述架体(3)移动至所述物料箱(200)的上方,使所述开口与所述物料箱(200)的开口相对,并打开所述开口;
所述下推组件(5)将所述叠料(100)推抵至所述物料箱(200)的内部。
CN202311263682.0A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Pending CN117184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3682.0A CN117184503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3682.0A CN117184503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4503A true CN117184503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5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3682.0A Pending CN117184503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45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1384B2 (ja) カートンに緩衝要素を梱包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416263B (zh) 盒体侧推式装箱机
US201600599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xing rectangular articles
WO2022088514A1 (zh) 一种全自动开装封箱码垛一体机
BR112014027930B1 (pt) sistema para a retirada da caixa envoltória que abriga embalagens de acondicionamento, para carregamento numa máquina empacotadora de produtos, e método para retirada de embalagens de acondicionamento de dentro de uma caixa envoltória para alimentação a uma máquina empacotadora de produtos
CN108516161B (zh) 一种将隔板装入纸箱的装箱机
CN216468662U (zh) 一种接驳翻转装置及装箱设备
RU2766124C1 (ru) Полностью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раскрытия, упаковки и штабелирования
JP4642614B2 (ja) 物品充填段積み搬送装置
KR102263341B1 (ko) 톰슨박스 반전 공급장치
CN102730210A (zh) 码垛机
CN210311082U (zh) 包装机用分料机构
CN117184503A (zh) 一种装箱设备装箱方法
CN109533513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自动包装装置
JP2541424B2 (ja) ケ―スの自動開箱・物品取り出し・折畳装置
CN114180134B (zh) 烟草包装机及自动化烟草包装设备
CN213443302U (zh) 吹塑瓶自动装箱机
CN210761548U (zh) 一种袋装箱设备
CN212173764U (zh) 一种用于集装袋码放的机械手
CN217125273U (zh) 钢管打包机
CN110562529A (zh) 包装物料转换输送装置
KR100879640B1 (ko) 카톤 자동 공급 장치
CN213864422U (zh) 一种全自动开装封箱码垛一体机
CN210854388U (zh) 一种袋装物料包的自动拆垛机
CN216709808U (zh) 烟草包装机及自动化烟草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