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3660A -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3660A
CN117183660A CN202311141803.4A CN202311141803A CN117183660A CN 117183660 A CN117183660 A CN 117183660A CN 202311141803 A CN202311141803 A CN 202311141803A CN 117183660 A CN117183660 A CN 117183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target
vehicle
posi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18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泽
钱威
王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18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3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3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其中,目标出风口为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Description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车辆和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安装在汽车的仪表板上,有些车型在副仪表板上也设有后排出风口,汽车空调单元通过各出风口送出冷风或热风,可以实现对乘员舱内空气温度的控制,以给乘员带来舒适的乘车环境。当前市场上的车型,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均需要驾乘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手动调节,但在驾驶过程中若手动调节空调会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增大安全隐患,同时其也会影响驾乘人员的用车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所述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出风方向跟随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出风口为多个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然后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再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并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由此,该方法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包括:基于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每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车辆座舱内形成的子送风区域,从多个所述出风口中筛选得到所述目标出风口;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所述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位置数据包括二维位置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车辆座舱内的座椅位置数据;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对所述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使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量与所述目标用户的姿态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对所述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包括: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姿态;在所述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调节所述出风风量;在所述姿态为躺坐时,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调节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包括: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特征数据识别得到所述目标跟随部位;获取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二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位置数据包括三维位置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三维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姿态;在所述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所述三维位置数据调节出风风量;在所述姿态为躺坐时,基于所述三维位置数据调节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包括: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基于所述关节数据和所述体型数据,生成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人体三维模型;基于所述人体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展示所述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所述控制界面包括所述人体三维模型;响应于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人体三维模型上的选定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展示所述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所述控制界面包括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响应于对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选定操作,根据所述至少部分区域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出风方向朝向所述至少部分区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所述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出风方向跟随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出风口为多个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确定模块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通过第二确定模块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控制模块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由此,该装置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各出风口对应的子送风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显示车辆座舱内两个不同高度乘员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
具体而言,跟随模式可以包括“吹头”、“吹上半身”、“吹下半身”、“吹躯干两侧”等模式,每一个模式可以对应跟随人体相应的部位,如在“吹头”模式下可以跟随目标用户的头部,在“吹上半身”模式下可以跟随目标用户的上半身对应的部位。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跟随模式为“吹头”模式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S2,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
其中,控制器可以通过设置在车内后视镜处的摄像头对车内的目标用户进行拍照,以得到用户的图像,控制器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其中,控制器可以为整车控制器,也可以为车身控制器,还可以是车载空调对应的控制器。
S3,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前排座椅对应有四个吹风口,四个吹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为图3中的Q1,可以以总送风区域Q1为参考坐标系,然后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总送风区域Q1的相对位置,从而得到目标跟随部位的位置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前排座椅对应的出风口数量并不局限于图2所示的四个,也可以是两个,即每个座椅对应一个出风口。当然,前排座椅对应的出风口数量也可以为其他值,这里不做限定。
S4,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其中,目标出风口为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具体而言,目标用户乘坐车辆需要使用空调时,开启空调,并选择“吹头”模式。控制器在接收到跟随模式为“吹头”模式的指令后,确定目标跟随部位为目标用户的头部,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对目标用户进行拍照,并将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然后控制器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用户的头部在座舱中对应的位置数据,并确定能够为目标用户的头部进行吹风的出风口,即目标出风口和对应的出风方向。控制器控制目标出风口的导风板电机对目标出风口的导风板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跟随目标对象的头部。当目标用户的姿态发生变化时,其头部也随之发生变化,控制器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以获得目标用户移动后的头部在座舱中对应的位置数据,并根据该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用户的头部进行吹风。由此,可以实时准确地跟随乘员的姿态而达到最近空调吹风效果的作用。
目标用户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控制器可以控制多个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使多个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跟随多个目标用户的头部。例如,如图4所示,目标用户为两个,分别为乘员1和乘员2,且乘员1和乘员2的头部高度不同,控制器可以根据乘员1和乘员2的头部在座舱中对应的位置数据,分别控制乘员1与乘员2对应的出风口的导风板电机对导风板进行调整,以使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跟随乘员1和乘员2的头部进行吹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包括:基于位置数据以及每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子送风区域,从多个出风口中筛选得到目标出风口;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每个出风口所能送风的范围是有限的,每个出风口所能送风的范围为该出风口形成的子送风区域。例如,图3中的Q2-Q5分别为图2中的四个出风口对应的子送风区域,且子送风区域Q2-Q5共同形成总送风区域Q1。进一步的,Q2-Q5所对应的的空调出风口所能送风的范围,在各自独立的范围中的受风区域是能无级调节的。其对应的送风范围,在相对Q1的座舱空间范围中,可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通过其对应的控制出风口风向控制叶片实现一个方向上的无级调节,并在两个方向上组合上实现无级调节。当车内仅有乘员R1、并对其头部出风时,对应的子送风区域Q2和Q3,目标出风口为子送风区域Q2和Q3所对应的两个出风口,控制器可以根据乘员R1的头部对应的位置数据对子送风区域Q2和Q3所对应的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同理,当车内仅有乘员R2、并对其头部出风时,目标出风口为子送风区域Q4和Q5所对应的两个出风口。由此,可以根据车内的乘员的具体位置控制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位置数据包括二维位置数据,方法还包括:获取车辆座舱内的座椅位置数据;基于座椅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使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与目标用户的姿态相适配。
具体而言,座椅位置数据可包括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目标用户的姿态等,控制器可以实时获取座椅相对于出风口的位置以及座椅靠背角度,从而可以实时确定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目标用户的姿态,在目标用户对座椅进行调整时,座椅位置数据发生变化,即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或目标用户的姿态发生变化,控制器调节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以使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与目标用户的姿态相适配。继续以目标跟随部位为头部为例,当座椅的位置向后调节时,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风量,反之减小;当座椅靠背位置向后调节时,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风量,反之减小。其中,自动温控调节风量是指车载空调在设定温度下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于座椅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包括:基于座椅位置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姿态;在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座椅位置数据调节出风风量;在姿态为躺坐时,基于座椅位置数据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
具体而言,控制器可以实时获取座椅相对于出风口的位置以及座椅靠背角度,从而可以实时确定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目标用户的姿态。当目标用户的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在座椅向前或向后调节时,控制器调节目标出风口的出风风量:当座椅的位置向后调节时,控制器控制目标出风口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风量;当座椅的位置向前调节时,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小风量。当目标用户的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在座椅的靠背向前或向后调节时,控制器调节目标出风口的出风风量的方式与座椅向前或向后调节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中,增大或减小目标出风口的出风风量可以通过控制目标出风口对应的鼓风机电机实现,增大或减小的出风风量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标定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座椅靠背位置向后调节到躺坐时,控制器控制目标出风口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出风风量后,并在一定时间后减小,同时控制出目标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对最佳位置(即头部)适当向上调节,避免吹到目标用户的鼻孔带来的不适,同时可以避免目标用户睡眠时空调风对其的不佳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基于特征数据识别得到目标跟随部位;获取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二维坐标,得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具体而言,继续以目标跟随部位为头部为例,在通过摄像头获得目标对象的图像以后,控制器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如提取图像中的人脸、眼睛、嘴巴、鼻子等部位的特征数据,从而从图像数据中识别出目标用户的头部图像。控制器以车辆座舱内的总送风区域Q1为参考坐标系,然后获取目标用户的头部图像相对于总送风区域Q1的位置坐标(二维坐标),从而得到目标跟随部位的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位置数据包括三维位置数据,方法还包括:基于三维位置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姿态;在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三维位置数据调节出风风量;在姿态为躺坐时,基于三维位置数据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
具体而言,在通过摄像头获得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以后,控制器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确定用户的三维图像,从而可以得到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目标用户的姿态。当目标用户的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在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变大时,控制器控制目标出风口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风量;在目标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变小时,控制器控制目标出风口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小风量。当目标用户的姿态为躺坐时,控制器控制目标出风口在自动温控调节风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大出风风量后,并在一定时间后减小,同时控制出目标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对最佳位置(即头部)适当向上调节,避免吹到目标用户的鼻孔带来的不适,同时可以避免目标用户睡眠时空调风对其的不佳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包括: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得到目标用户的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基于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生成目标用户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人体三维模型;基于人体三维模型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三维坐标,得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具体而言,控制器在得到图像数据以后,可以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目标用户头部、左肩、右肩、胸部、左肘、右肘、腹部七个区域的的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人体高矮胖瘦、头身比例等),并利用SMPL1模型建立人体三维模型。控制器将人体三维模型通过深度卷积计算,并参照座舱总送风区域Q1的空间坐标系,得到目标用户的人体三维坐标,并可以进一步得到目标用户头部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三维坐标,从而得到目标用户头部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展示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控制界面包括人体三维模型;响应于目标用户在人体三维模型上的选定操作,确定目标跟随部位。
具体而言,控制器在建立人体三维模型后,可以将人体三维模型完整地重绘到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中,可以让车主实时观察车载空调对应目标用户的位置。如图4所示,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显示为正视座椅方向,乘员的大体方位可根据实时检测到的位置参数在控制界面上显示出来。当目标用户想改变吹风部位时,如将“吹头”变为“吹下半身”时,可以通过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选择目标用户的下半身,从而使目标跟随部位由头部变更到下半身,控制器可以根据变更后的目标跟随部位改变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由此,能够准确选择到乘员实际的位置或相对于乘员位置的特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展示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控制界面包括车辆座舱送风区域;响应于对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选定操作,根据至少部分区域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朝向至少部分区域。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显示为正视座椅方向,控制界面上可显示车辆座舱送风区域,图4中的①②③④标记的为出风口虚线框。当用户通过控制界面调整出风方向时,可以在控制界面上选定对应的出风口虚线框,并将其拖动至选定的部分区域,控制器可以根据选定的部分区域对应的出风口进行控制,调整出风方向,以使出风方向朝向至少部分区域。由此可以达到手动精准调节吹风到受风位置的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然后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再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并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由此,该方法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200,包括: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10上并可在处理器220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220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100,可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10、获取模块120、第二确定模块130和控制模块140。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110,用于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第二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控制模块140,用于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其中,目标出风口为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40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具体用于,基于位置数据以及每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子送风区域,从多个出风口中筛选得到目标出风口;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位置数据包括二维位置数据,控制模块140还用于,获取车辆座舱内的座椅位置数据;基于座椅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使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与目标用户的姿态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40基于座椅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具体用于,基于座椅位置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姿态;在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座椅位置数据调节出风风量;在姿态为躺坐时,基于座椅位置数据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40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具体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基于特征数据识别得到目标跟随部位;获取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二维坐标,得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位置数据包括三维位置数据,控制模块140还用于,基于三维位置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姿态;在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三维位置数据调节出风风量;在姿态为躺坐时,基于三维位置数据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40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具体用于,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得到目标用户的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基于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生成目标用户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人体三维模型;基于人体三维模型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三维坐标,得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40还用于,展示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控制界面包括人体三维模型;响应于目标用户在人体三维模型上的选定操作,确定目标跟随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40还用于,展示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控制界面包括车辆座舱送风区域;响应于对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选定操作,根据至少部分区域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朝向至少部分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确定模块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通过第二确定模块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控制模块根据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出风方向跟随目标跟随部位。由此,该装置能够根据乘员的位置控制空调进行自适应跟随吹风,可避免因驾乘人员手动调节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乘员所在位置的针对性送风,可提升空调使用效果,从而能够提升用车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所述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出风方向跟随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出风口为多个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每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车辆座舱内形成的子送风区域,从多个所述出风口中筛选得到所述目标出风口;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所述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数据包括二维位置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座舱内的座椅位置数据;
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对所述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以使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量与所述目标用户的姿态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对所述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风量进行调节,包括:
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姿态;
在所述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调节所述出风风量;
在所述姿态为躺坐时,基于所述座椅位置数据调节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数据包括三维位置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三维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姿态;
在所述姿态为正坐或靠坐时,基于所述三维位置数据调节出风风量;
在所述姿态为躺坐时,基于所述三维位置数据调节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包括:
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关节数据和体型数据;
基于所述关节数据和所述体型数据,生成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人体三维模型;
基于所述人体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所述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所述控制界面包括所述人体三维模型;
响应于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人体三维模型上的选定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所述车载空调的控制界面,其中,所述控制界面包括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选定操作,根据所述至少部分区域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出风方向朝向所述至少部分区域。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
10.一种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跟随模式指令,确定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包括目标用户的多个人体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人体部位;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图像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在车辆座舱送风区域的位置数据,其中,所述车辆座舱送风区域为所述车载空调的多个出风口在车辆座舱内形成的总送风区域;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对目标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出风方向跟随所述目标跟随部位,其中,所述目标出风口为多个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CN202311141803.4A 2023-09-05 2023-09-05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Pending CN117183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1803.4A CN117183660A (zh) 2023-09-05 2023-09-05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1803.4A CN117183660A (zh) 2023-09-05 2023-09-05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3660A true CN117183660A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2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1803.4A Pending CN117183660A (zh) 2023-09-05 2023-09-05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36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1128B2 (ja) 最適車両部品設定を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480046B (zh) 车载空调系统
US11021085B2 (en) Seat air conditioner
US6450530B1 (en) Seating system with optimum visibilty
CN110816368B (zh) 车辆电动座椅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35146B (zh) 自动调节驾驶员相关车载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JP465586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
CN101746329B (zh) 调节汽车副驾驶员座椅的方法
JP7135555B2 (ja) 自動車用空調制御システム、自動車用空調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US20080256967A1 (en) Fitness factor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vehicle hvac system
GB2539467A (en) A method for adjusting a component of a vehicle
CN111267681B (zh)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共享汽车智能座椅调节方法
CN113665440A (zh) 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07499191A (zh) 用于座椅组件的座椅位置检测
JP2018034788A (ja) 自動車両用の通気システムおよび通気方法
CN114030436A (zh) 一种汽车座舱调节方法
US20230038920A1 (en) Ecu device, vehicle seat, system for estimating lower limb length of seated person, 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itting height detection sensor
CN111845258A (zh) 一种车内设备调控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80304771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a seat of a vehicle
CN117183660A (zh) 车载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5782794A (zh) 车辆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JP2006213150A (ja) 運転位置設定装置
CN106274759A (zh) 自动调节乘坐姿态的座椅系统
JP2019089400A (ja) アームレストの調整方法及び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JP6958524B2 (ja) 自動車用空調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