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7149A - 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7149A
CN117157149A CN202280024918.2A CN202280024918A CN117157149A CN 117157149 A CN117157149 A CN 117157149A CN 202280024918 A CN202280024918 A CN 202280024918A CN 117157149 A CN117157149 A CN 117157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haft
roller
rice huller
roll
det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49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冈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ak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ak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ake Corp filed Critical Satak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157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7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BPREPARING GRAIN FOR MILLING; REFINING GRANULAR FRUIT TO COMMERCIAL PRODUCTS BY WORKING THE SURFACE
    • B02B7/00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第1旋转轴。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第2旋转轴,上述第2旋转轴与第1旋转轴并列设置,并能够向第1旋转轴的向心方向以及离心方向分别位移。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臂部,上述臂部具备具有长轴的躯干部、形成躯干部的一端部并与第2旋转轴连接的第1接头、和形成躯干部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砻谷机的内部的第2接头。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第1旋转轴以及第2旋转轴的动力传递所涉及的驱动机构。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传感器单元,上述传感器单元对臂部或第2旋转轴的位移信息进行测量。

Description

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为了检测砻谷机的砻谷辊的磨损,而在砻谷时使用磨损检测装置来监视辊的周面的技术(日本特开2018-2029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68959号公报)。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8-20293号公报中,由于使用相机等光学式传感器来检测辊的磨损,所以存在辊磨损检测的精度因粉尘等的影响而变差的担忧,此外,异常磨损的检测也可能变得困难。
此外,在日本特开平5-168959号公报中,只有物理接触之后才检测到辊轴间距离成为规定距离以下,从而通过限位开关的开/关而只能在特定的一个时刻检测到辊磨损,因此异常磨损的检测也可能变得困难。
这样,在现有的技术中,多角磨损等辊的异常磨损的检测变得困难。此外,例如,根据相机等对辊的磨损检测,也存在即便在砻谷处理的中途中断了原料的供给的情况下等,也被继续判断为正继续适当地进行砻谷处理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长时间难以作出进行达到适当的砻谷处理的状态的处置的判断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随时间经过地检测辊的磨损状态,从而提高辊磨损的检测的精度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具有第1旋转轴。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有第2旋转轴,上述第2旋转轴与第1旋转轴并列设置,且能够向第1旋转轴的向心方向以及离心方向分别位移。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有臂部,上述臂部具备具有长轴的躯干部、形成躯干部的一端部并与第2旋转轴连接的第1接头、以及形成躯干部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砻谷机的内部的第2接头。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有第1旋转轴以及第2旋转轴的动力传递所涉及的驱动机构。此外,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传感器单元,上述传感器单元与臂部连接,对臂部的位移信息进行测量。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能够提供维持或提高辊的磨损的检测的精度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是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砻谷机的简要立体图(表示马达等驱动系统的图)
图1B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砻谷机的简要左视图(表示辊等作用部的图)。
图2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简要左视图(表示辊等作用部的图)。
图2B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简图。
图3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简要右视图(表示马达等驱动系统的图)。
图3B是安装有辊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简要左视图。
图4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简要右视图(表示马达等驱动系统的图)。
图4B是安装有辊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简要左视图。
图5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砻谷机的砻谷的方法的简要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设置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砻谷机的显示部位的一个例子的简图。
图7是表示在设置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砻谷机的显示部位显示的参数以及此时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简图。
图8是表示在设置于具备两个辊均匀磨损的辊的砻谷机的显示部位显示的参数以及此时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简图。
图9是表示在设置于两个辊需要相互更换的砻谷机的显示部位显示的参数以及此时的辊磨损检测单元的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例示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1进行说明。另外,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设定将砻谷机10的高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砻谷机具备的辊磨损检测单元1的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延伸(长边)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与YZ轴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的XYZ坐标系,并适当地使用而进行说明。此外,各部件的厚度、尺寸为了说明而适当地省略。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旋转”包括转动。此外,“检测”包括检查。
如图2A以及图3A所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1具备:第1旋转轴11;第2旋转轴12,其与第1旋转轴11并列设置,且能够向第1旋转轴11的向心方向以及离心方向分别位移;臂部13,其具备具有长轴的躯干部14、形成躯干部14的一端部并与第2旋转轴12连接的第1接头15、形成躯干部14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砻谷机10的内部的第2接头16;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动力传递所涉及的驱动机构17;以及传感器单元33,其对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位移信息进行测量。
第1旋转轴11是具有长轴的棒状的部件,且是能够将至少一部分收容于砻谷机10的内部的部件。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收容于砻谷机10的第1旋转轴11在砻谷机10中沿水平方向配置。
第2旋转轴12是具有与第1旋转轴11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尺寸的部件。
如图2A(表示辊等作用部的图)以及图3A(表示马达等驱动系统的图)所示,在收容于砻谷机10的第1旋转轴11和第2旋转轴12以由两个旋转轴形成的间隙为基点的情况下,两个旋转轴从该间隙的上部方向朝向下部方向旋转。换言之,在图3A中,第1旋转轴11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第2旋转轴12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此外,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比第1旋转轴11的旋转速度快。据此,能够从砻谷机10的上部朝向下部高效地推进脱壳处理。
臂部13是柱状的部件,具备:具有长轴的躯干部14、形成躯干部14的一端部并与第2旋转轴12连接的第1接头15、以及形成躯干部14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砻谷机10的内部的第2接头16。
躯干部14是具有长轴的线状的部件,且是在一端部具有第1接头15,在另一端部具有第2接头16的部件。
第1接头15是形成躯干部14的一端的部位,由回转接头等所谓的能够摆动的接头形成。第1接头15的回旋部与第2旋转轴12连接,能够伴随着与使臂部13位移的缸50的作用相伴的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而位移。
第2接头16是形成躯干部14的另一端的部位,与第1接头15同样,由能够摆动的接头形成。第2接头16连接并固定于砻谷机10的内部,无论第2旋转轴12的位移如何,均不从固定部位位移。即,通过第2旋转轴12的位移,由此臂部13的另一端部固定,一端部伴随着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而位移。
驱动机构17是包括使第2旋转轴12驱动的第1驱动机构18、使第1旋转轴11驱动的第2驱动机构19、调节第1旋转轴11和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的离合器机构20的机构。
第1驱动机构18由多个带轮所形成的第1带轮单元21和安装于第1带轮单元21的第1带22形成。第2驱动机构19由多个带轮所形成的第2带轮单元23和安装于第2带轮单元23的第2带24形成。
此处,安装于第1旋转轴11的第1带轮25由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大径部25a和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小径部25b形成,大径部25a以及小径部25b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相互同轴。通过在设置于第1带轮25的小径部25b的贯通孔插入第1旋转轴11的一端,而将第1带轮25安装于第1旋转轴11。此外,安装于第2旋转轴12的第2带轮26是具有与第1带轮25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的部件。此处,通过在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的贯通孔插入第2旋转轴12的一端,并将第2旋转轴12的一端插入到第2带轮26的小径部26b,而将第2带轮26安装于第2旋转轴12。
第1带轮单元21由作为从动带轮发挥功能的第2带轮26、两个惰性带轮27、以及与马达连接的第1原动带轮28形成。
第2带轮单元23由作为从动带轮发挥功能的第1带轮25、两个惰性带轮27、以及与马达连接的第2原动带轮29形成。
第1带轮单元21的第2带轮26以及第2带轮单元23的第1带轮25使相互的周面相向配置。如上述那样,在第1带轮25的小径部25b的贯通孔插入第1旋转轴11,在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的贯通孔插入第2旋转轴12,因此在使第2带轮26以及第1带轮25相向配置的情况下,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以及第2带轮26的小径部26b相向。此外,第1带轮25的小径部25b以及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相向。
第1带22以及第2带24是分别由橡胶材料形成的环形带,且分别是形成为相同或几乎相同尺寸的带状的部件。第1带22以及第2带24是在第1带轮单元21以及第2带轮单元23中分别被平行地挂设并安装的所谓的蛇形带。由此,能够减少带的数量,能够简化辅机驱动,能够预先规定包括配置于砻谷机10的内部的辅机的部件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砻谷机10的小型化。
此外,安装于第1带轮单元21以及第2带轮单元23的第1带22以及第2带24使第2带轮26以及第1带轮25作为从动带轮发挥功能,因此与第2带轮26以及第1带轮25的小径部25b、26b的周面分别接触而被安装。
同时,第1带轮25以及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5a、26a的周面配置为能够经由离合器机构20与第1带22以及第2带24的外周面分别接触。由此,第1带轮25以及第2带轮26作为第2带轮单元23以及第1带轮单元21的惰性带轮也分别发挥功能。
离合器机构20由具有沿着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的周面弯曲的形状的第1弯曲部30、和向与第1弯曲部30相反方向弯曲并具有沿着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的周面弯曲的形状的第2弯曲部31形成。这些第1弯曲部30以及第2弯曲部31是在图3A中沿着各带轮的大径部25a、26a的周面配置的部件。
在使第1带轮单元21驱动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第1原动带轮28伴随着马达32a的驱动而旋转。此时,第2弯曲部31绕逆时针方向沿着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的周面移动,由此滑入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与第2带24的接触部位。由此,能够避免大径部26a与第2带24的接触。
此外,配置于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与第1带22之间的第1弯曲部30从第1带22与大径部25a的接触位置沿着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的周面绕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与第1带22接触。由此,第2带轮26的小径部26b的旋转以及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的旋转发挥作用,从而通过第1带轮单元21的驱动,使第2旋转轴12以比第1旋转轴11高的速度旋转。此外,在使第1带轮单元21驱动的情况下,暂时停止使第2带轮单元23驱动的马达32b。
另一方面,在使第2带轮单元23驱动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第2原动带轮29伴随着马达32b的驱动而旋转。此时,第1弯曲部30绕顺时针方向沿着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的周面移动,由此滑入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与第1带22的接触部位。由此,能够避免大径部25a与第1带22的接触。
此外,配置于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与第2带24之间的第2弯曲部31从第2带24与大径部26a的接触位置沿着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的周面绕顺时针方向移动,由此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与第2带24接触。由此,第1带轮25的小径部25b的旋转以及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的旋转发挥作用,从而通过第2带轮单元23的驱动,使第1旋转轴11以比第2旋转轴12高的速度旋转。此外,在使第2带轮单元23驱动的情况下,暂时停止使第1带轮单元21驱动的马达32a。
这样,第1带轮25的大径部25a与第1带22的接触、第2带轮26的大径部26a与第2带24的接触能够分别通过离合器机构20来切换,以及适当地通过经过恒定时间等来切换第1带轮单元21以及第2带轮单元23的驱动以及停止,由此能够切换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根据这样的特征,能够消除通常的砻谷机那样的无法变更旋转速度这一方面。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传感器单元33是具有角度传感器34和控制部35,并与臂部13连接,随时间经过地检测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位移信息的单元。
角度传感器34将表示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倾斜的状态的物理量亦即倾斜角度(位移角度)θ测量为位移信息。
控制部35能够基于位移信息,计算出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距离(可取得第2旋转轴12移动时的轨迹的距离的范围(长度L))。此外,控制部35若检测到计算出的位移距离的值是比预先设定的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位移信息的值(阈值)稍低的值,则停止驱动信号向驱动电路的输出,由此使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动作停止。该“稍低的值”是指在使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动作停止而制动了的情况下,安装于第2旋转轴12的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辊37)厚不低于5mm的值。
此外,传感器单元33以测量模式和待机模式两种动作模式动作。传感器单元33在以测量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从电源接收第1电力的供给并通过角度传感器34来测量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倾斜角度。而且,控制部35基于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倾斜角度,生成表示位移距离的测量信息并将其送出。另一方面,传感器单元33在以待机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从电源接收比第1电力低的第2电力的供给而动作,通过控制部35,在能够将动作模式向测量模式切换的状态下待机。
此外,传感器单元33根据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距离,能够适当地计算并收集辊直径、剩余辊厚、辊磨损程度、砻谷时间、马达负荷、辊压力、流量、脱壳率等,并使辊的状态作为各种参数而显示于后述的显示机构。此外,也能够适当地预测并计算辊的更换时期、辊的推断处理量。而且,也能够使辊更换预定日期/时间以及剩余时间显示于显示机构。此外,也能够根据辊更换时期、直至砻谷处理的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等各种信息的数值,适当地变更显示于显示机构的信息的颜色。
这样,传感器单元33不是仅在特定的一个时刻而是随时间经过地检测臂部13或第2旋转轴12的位移信息,基于该信息而能够获取并显示各种参数,从而能够在适当且恰当的时机对用户进行辊的更换的催促、指示、辊的周面的形状之类的磨损状态等的通知。此时,无论是两个辊的磨损率相同的砻谷机、磨损率不同的砻谷机的哪一种砻谷机,均能够在适当且恰当的时机对用户进行辊的更换的催促、指示、辊的周面的形状之类的磨损状态等的通知。(图7~图9)。
接下来,对组装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磨损检测单元1的砻谷机10进行说明。
如图1B所示,砻谷机10由辊磨损检测单元1、和能够与辊磨损检测单元1的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分别连接的第1辊36以及第2辊37所形成的一对砻谷单元40形成。
组装于砻谷机10的辊磨损检测单元1从砻谷机10的中央配置于下部附近。由此,在砻谷处理时,能够使稻谷壳、糙米、未处理的稻谷等高效地落下并收容于砻谷机10的下部。
如图1B、图3B以及图4B所示,第1辊36以及第2辊37是能够与辊磨损检测单元1的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分别连接的砻谷辊。第1辊36由筒状的芯部38和遍及芯部38的外周面设置的橡胶部39形成。在芯部38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能够向芯部38的开口插入第1旋转轴11、第2旋转轴12的另一端。由此,能够将第1辊36安装为能够与辊磨损检测单元1的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进行拆装。
第2辊37是使用与第1辊36相同的原材料形成的部件,且是具有与第1辊36相同或几乎相同的外形形状的部件。因此,与第1辊36同样,第2辊37能够安装为与辊磨损检测单元1的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进行拆装。
分别安装于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第1辊36以及第2辊37形成一对砻谷单元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在第1旋转轴11安装有第1辊36,在第2旋转轴12安装有第2辊37的方式。
这样,能够使第1带轮25以及第2带轮26的周面相互相向地配置,因此,在第1带轮单元21以及第2带轮单元23的相反侧配置的形成一对砻谷单元40的第1辊36以及第2辊37的周面也相互相向。
此外,在进行砻谷处理的情况下,将该第1辊36以及第2辊37之间的间隙规定为能够对作为砻谷处理的对象物的稻谷实施砻谷处理的程度。
此外,第1辊36以及第2辊37的、砻谷处理时的离心方向的相互重复的法线的距离(第1辊36以及第2辊37之间的间隙)保持为恒定,且能够位移。而且,能够使糙米及/或稻谷通过该间隙。
接下来,参照图1A以及图1B对使用了砻谷机10的砻谷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从设置于砻谷机10的上部开口的投入口41被搬运至砻谷机10的内部的稻谷在滑槽部42流下,在由第1辊36以及第2辊37形成的一对砻谷单元40形成线状或带状的轨迹而被搬运。
被搬运至一对砻谷单元40的稻谷朝向形成于旋转的第1辊36以及第2辊37之间的间隙落下。
此时,首先,通过第1带轮单元21的驱动以及离合器机构20,第2带轮26以比第1带轮25高的速度旋转,与此伴随,安装于第2旋转轴12的第2辊37也以比安装于第1旋转轴11的第1辊36高的速度旋转。因此,朝向安装于旋转的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第1辊36以及第2辊37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落下的稻谷与不同的旋转速度的两个辊摩擦,从稻谷除去稻谷壳,被分成糙米和稻谷壳。
此处,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比第1旋转轴11的旋转速度快,因此随着砻谷处理,与第2旋转轴12连接的第2辊37的周面比第1辊36的周面早磨损。
然后,与第1辊36连接的第1旋转轴11能够摆动地连接于砻谷机10,另一方面,与第2辊37连接的第2旋转轴12能够向向心方向以及离心方向分别位移,因此伴随着第1辊36以及第2辊37的周面的磨损,而将第1辊36与第2辊37的离心方向的相互重复的法线的距离保持为恒定,并且第2辊37朝向离心方向且朝向第1辊36位移。换言之,将第1辊36与第2辊37之间的间隙保持为能够砻谷的程度,并且第2辊37朝向离心方向即第1辊36的向心方向位移。伴随于此,臂部13、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角度逐渐变大。
然后,如图5所示,通过连接于臂部13的传感器单元33,随时间经过地测量臂部13、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角度θ(步骤S10)。
接下来,传感器单元33基于测量出的位移角度θ,来计算第2旋转轴12的位移距离L。此时,如图6所示,基于位移角度θ及/或位移距离L,适当地计算并收集辊的直径、剩余辊厚、辊磨损程度、砻谷时间、马达负荷、辊压力、流量、脱壳率等(步骤S11、步骤S12)。
基于位移角度θ计算出的距离L的上限值(阈值)被预先设定,表示用于进行与砻谷处理的停止相关的控制的基准值。
在基于位移角度θ被转换的距离的值达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第1带轮单元21的驱动停止的控制,从而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旋转停止(步骤S15)。此时,也可以在到达步骤S15之前,适当地计算辊的更换时期、辊的推断处理量(步骤S13)。此外,也可以使辊更换预定日期/时间以及剩余时间显示于显示机构(步骤S14)。此时,也能够根据辊更换时期、直至砻谷处理的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等各种信息的数值,而适当地变更显示于显示机构的信息的颜色。
之后,适当地将新的辊安装于第1旋转轴11及/或第2旋转轴12,再次开始砻谷处理。
另外,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应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2辊37为使用与第1辊36相同的原材料形成的部件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进行砻谷处理,则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变更为具有比安装于更快地旋转的旋转轴的第1辊36或第2辊37硬的橡胶的结构。由此,能够在不切换第1旋转轴11以及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砻谷处理。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高速旋转的辊和低速旋转的辊的旋转速度的切换的情况下的辊的磨损比为1∶1,不切换的情况下的辊的高速旋转的辊与低速旋转的辊的磨损比为2∶1,相对于此,能够使磨损比成为1∶1。
此外,也能够适当地更换第1辊36与第2辊3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带22以及第2带24为平带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V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比第1旋转轴11快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使第1旋转轴11的旋转速度比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快的方式。另外,也能够采用未图示的变速机构,使第1旋转轴11与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分别多级地适当变更。在该情况下,在辊的磨损度等的值到达了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辊磨损度等参数的值时,能够以使两个辊的磨损度均衡的方式适当地变更第1旋转轴11和第2旋转轴12的旋转速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操作部,上述操作部能够供用户能够分别变更地设定能够使高速旋转的辊与低速旋转的辊的磨损比成为2∶1的方式以及能够使磨损比成为1∶1的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辊磨损检测单元;10...砻谷机;11...第1旋转轴;12...第2旋转轴;13...臂部;14...躯干部;15...第1接头;16...第2接头;17...驱动机构;18...第1驱动机构;19...第2驱动机构;20...离合器机构;21...第1带轮单元;22...第1带;23...第2带轮单元;24...第2带;25...第1带轮;25a...大径部;25b...小径部;26...第2带轮;26a...大径部;26b...小径部;27...惰性带轮;28...第1原动带轮;29...第2原动带轮;30...第1弯曲部;31...第2弯曲部;32a...马达;32b...马达;33...传感器单元;34...角度传感器;35...控制部;36...第1辊;37...第2辊;38...芯部;39...橡胶部;40...砻谷单元;41...投入口;42...滑槽部;50...缸。

Claims (13)

1.一种辊磨损检测单元,其配备于砻谷机,所述辊磨损检测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旋转轴;
第2旋转轴,所述第2旋转轴与所述第1旋转轴并列设置,并能够向所述第1旋转轴的向心方向以及离心方向分别位移;
臂部,所述臂部具备具有长轴的躯干部、形成所述躯干部的一端部并与所述第2旋转轴连接的第1接头、和形成所述躯干部的另一端部并固定于所述砻谷机的内部的第2接头;
第1旋转轴以及第2旋转轴的动力传递所涉及的驱动机构;以及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对所述臂部或所述第2旋转轴的位移信息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和基于由所述角度传感器测量出的所述位移信息对砻谷机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基于所述位移信息计算出所述臂部的位移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轴的旋转速度比所述第1旋转轴的旋转速度快。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是与所述第1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以由所述第1旋转轴和所述第2旋转轴形成的间隙为基点的情况下,所述第1旋转轴以及所述第2旋转轴从所述间隙的上部方向朝向下部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传感器单元计算出的所述位移距离的值为规定的值以上的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1旋转轴以及所述第2旋转轴的动作停止的控制。
8.一种砻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磨损检测单元;和
一对砻谷单元,所述一对砻谷单元由能够与所述第1旋转轴以及第2旋转轴分别连接的第1辊以及第2辊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砻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辊,所述第1辊至少能够与所述第1旋转轴连接;和
第2辊,所述第2辊至少能够与所述第2旋转轴连接,
所述第1辊以及所述第2辊的、离心方向的相互重复的法线的距离保持为恒定,且能够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砻谷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更换所述第1辊与所述第2辊。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砻谷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使所述第1旋转轴以及所述第2旋转轴的旋转速度能够分别多级地变更。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砻谷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能够将所述第1辊及/或所述第2辊的状态作为各种参数而显示。
13.一种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伴随着砻谷而位移的轴的位移角度进行测量的工序、
基于所述位移角度计算出位移距离的值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值达到阈值的情况下停止砻谷机的驱动的工序。
CN202280024918.2A 2021-04-12 2022-02-25 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71571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7131A JP2022162343A (ja) 2021-04-12 2021-04-12 ロール摩耗検出ユニット、籾摺機及び籾摺機のロール摩耗検出方法
JP2021-067131 2021-04-12
PCT/JP2022/007791 WO2022219940A1 (ja) 2021-04-12 2022-02-25 ロール摩耗検出ユニット、籾摺機及び籾摺機のロール摩耗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7149A true CN117157149A (zh) 2023-12-01

Family

ID=8363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4918.2A Pending CN117157149A (zh) 2021-04-12 2022-02-25 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62343A (zh)
CN (1) CN117157149A (zh)
BR (1) BR112023020852A2 (zh)
WO (1) WO20222199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1105A (ja) * 1983-11-21 1985-06-17 Kinichi Mizuuchi 籾摺り機におけるゴムロ−ル摩耗量測定装置
JPH05168959A (ja) * 1991-12-25 1993-07-02 Kubota Corp 籾摺機のロール摩耗警報装置
JPH1147619A (ja) * 1997-07-29 1999-02-23 Iseki & Co Ltd 籾摺ロール間隙の制御装置
JP4692794B2 (ja) * 2000-06-07 2011-06-01 株式会社サタケ 脱ぷ装置
JP4863402B2 (ja) * 2008-04-18 2012-01-2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籾摺機
JP2010194432A (ja) * 2009-02-24 2010-09-09 Iseki & Co Ltd 籾摺機のロール間隙制御装置
JP6802996B2 (ja) * 2016-08-04 2020-12-23 株式会社サタケ 籾摺機
JP2021053624A (ja) * 2019-09-27 2021-04-08 株式会社サタケ 籾摺装置及び籾摺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9940A1 (ja) 2022-10-20
JP2022162343A (ja) 2022-10-24
BR112023020852A2 (pt)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0468B2 (en) Belt tension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robot arm having the same
KR100430450B1 (ko) 탈피 장치
CN117157149A (zh) 辊磨损检测单元、砻谷机以及砻谷机的辊磨损检测方法
TW202104045A (zh) 基板保持裝置及基板處理裝置
JPH10138108A (ja) 眼鏡レンズ研削加工機及び眼鏡レンズ研削加工方法
JP5522628B2 (ja) 表面処理装置
EP3597363B1 (en) Polishing apparatus and polishing method
KR20140087136A (ko) 가이드 롤러의 마모 감지장치
CN107668760B (zh) 米饭成型装置
EP3753674B1 (en) Substrate hold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0898642B1 (ko) 탈피 롤러 회전 방법
WO2023176352A1 (ja) 回転部品の摩耗状況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検出装置、および、籾摺機
JP6691886B2 (ja) 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装置
CN220519735U (zh) 输送装置以及叠片设备
KR102412772B1 (ko) 기판 스피닝 장치
WO2023149149A1 (ja) 籾摺機および籾摺方法
US1132513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he roll diameter and shock loads in a milling apparatus
KR20050066408A (ko) 구동벨트 장력조절장치
KR100705685B1 (ko) 벨트컨베이어의 벨트절손 경향 분석시스템
JP2023034736A (ja) 籾摺装置
JP2023034738A (ja) 籾摺装置
KR101993533B1 (ko) 저널 표면 가공장치
KR20210031116A (ko) 매체 마모량 판단 장치
JP2022053280A (ja) カレンダーロール装置
JP2004268234A (ja) 研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