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4987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4987A
CN117154987A CN202310612291.9A CN202310612291A CN117154987A CN 117154987 A CN117154987 A CN 117154987A CN 202310612291 A CN202310612291 A CN 202310612291A CN 117154987 A CN117154987 A CN 117154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axial direction
axial
insulating member
mo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2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下绘里
山根拓也
清水保章
田中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154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4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马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定子收纳部、绝缘部件以及电路基板。转子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以与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定子收纳部收纳定子,在轴向一侧的端面具有开口部而呈筒状。绝缘部件覆盖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电路基板配置于定子收纳部的外部,并且经由导线与定子电连接而控制转子的驱动。绝缘部件具有引导部。引导部将导线向电路基板引导。导线被引导部引导而与电路基板直接连接。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的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壳体(定子收纳部)以及电路基板。转子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转子轴。定子与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壳体收纳定子。从定子引出的导线经由柔性印刷基板与电路基板连接。电路基板控制转子的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8104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的马达中,有可能柔性印刷基板等部件数量增加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制造成本的马达。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定子收纳部、绝缘部件以及电路基板。转子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以与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定子收纳部收纳定子,在轴向一侧的端面具有开口部而呈筒状。绝缘部件覆盖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电路基板配置于定子收纳部的外部,并且经由导线与定子电连接而控制转子的驱动。绝缘部件具有引导部。引导部将导线向电路基板引导。导线被引导部引导而与电路基板直接连接。
根据例示性的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制造成本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纵剖视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纵剖视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绝缘部件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0、700:马达;20、420:转子;21、421:轴;22、422:转子铁芯;23、423:转子磁铁;30、430:定子;31、431:定子铁芯;33、433:线圈;33a、433a:导线;34、434:绝缘件;34a、434a:平壁部;34b、434b:侧壁部;141、441:定子收纳部;141a、441a:开口部;141b、441b:下轴承保持部;141c:缺口凹部;142、442:盖部;142b、442b:上轴承保持部;151、451:上轴承;152、452:下轴承;210、510:电路基板;211、511:连接器部;212、513:基板缺口部;220:基板固定部;221:固定凹部;222:卡合凸部;223:固定环状部;223a:固定贯通孔;224:固定连结部;224a:卡合贯通孔;225:基板保持部;225a:保持突起部;230:基板盖部;231:盖顶面部;232:盖周壁部;232a:卡合凸部;300、600:绝缘部件;310、610:环状部;311、611:贯通孔;320:周壁部;330:绝缘突出部;331、631:槽部;332、642:引导部;340:绝缘连结部;341:连结卡合部;341a:卡合凹部;342:连结槽部;350:绝缘支承部;434c:凸壁部;442a:盖贯通孔;512:基板凹部;514:基板孔;515:基板定位孔;540:保护板;540:盖部;541:固定片;541a:固定孔;542:屈曲片;542a:屈曲贯通孔;543:保护凸部;550:螺钉;660:环状凸部;670:引导壁部;680:绝缘凸部;3100、4310:分割铁芯;3110、4311:分割铁芯背部;3120、4312:齿;3130、4313:铁芯背部;4421:支承片;4421a:支承螺纹孔;4422:定位片;4422a:突起部;4423:盖凹部;C: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将图1所示的马达100的中心轴线C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100的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径向和周向简称为“径向”和“周向”。另外,将与轴向平行的剖面称为“纵剖面”。另外,“平行”并不表示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包括大致平行。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以轴向作为上下方向、以图1中的上下方向作为马达100的上下方向来说明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例如,以轴向一侧作为轴向上侧或上侧。以轴向另一侧作为轴向下侧或下侧。另外,以轴向一端作为上端、以轴向另一端作为下端。另外,以轴向一侧的端面作为上端面、以轴向另一侧的端面作为下端面。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使用马达100时的朝向和位置关系。
<第1实施方式>
<1.马达的结构>
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马达100进行说明。图1、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100的立体图。在图2中,盖部142未图示。另外,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导线33a。图3是马达10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马达100的纵剖视立体图。
马达100具有转子20、定子30、定子收纳部141、盖部142、绝缘部件300以及电路基板210。定子收纳部141和电路基板210经由绝缘部件300而连结。
电路基板210位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径向外侧,控制转子20的旋转。电路基板210经由基板固定部220而固定于绝缘部件300,被基板盖部230从径向外侧覆盖。关于基板固定部220和基板盖部230的构造,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电路基板210具有连接器部211,连接器部211将来自外部电源的驱动电流提供给电路基板210。另外,电路基板210经由后述的导线33a与定子30电连接。
<2.定子收纳部的结构>
定子收纳部141在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具有开口部141a,形成为有底筒状。定子收纳部141在内部收纳转子20和定子30。定子收纳部141具有从底面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的下轴承保持部141b。下轴承保持部141b配置在中心轴线C上,形成为筒状。在下轴承保持部141b收纳并保持有下轴承152。
另外,定子收纳部141具有缺口凹部141c。缺口凹部141c是在定子收纳部141的上端部(轴向一侧的端部)从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切口而形成的。
<3.盖部的结构>
盖部142配置于绝缘部件300的上侧(轴向一侧)Z1,覆盖定子收纳部141的开口部141a。盖部142形成为圆板状,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内部。通过盖部142,配置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内部的绝缘部件300在轴向上被固定。盖部142具有上轴承保持部142b。上轴承保持部142b配置在中心轴线C上,形成为筒状。在上轴承保持部142b收纳并保持有上轴承151。
<4.转子的结构>
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铁芯22以及转子磁铁23。轴21形成沿着中心轴线C延伸的旋转轴,形成为柱状。轴21被上轴承151和下轴承152支承为能够绕轴线旋转。轴21的上端部比上轴承保持部142b向上侧(轴向一侧)Z1突出。
转子铁芯22形成为圆筒状,在内部通过压入而固定有轴21。转子磁铁23在转子铁芯22的径向外端部沿周向排列有多个。转子铁芯22和转子磁铁23与轴21一体地旋转。
<5.定子的结构>
图5是定子30的立体图,在图5中,线圈33未图示。定子30配置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即,定子30在径向上与转子20对置。定子30形成为筒状,在定子30的内部配置有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线圈33以及绝缘件34。
定子铁芯31通过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等磁性体而形成。定子铁芯31通过在周向上连结多个分割铁芯3100而形成。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分割铁芯3100的数量为12个。分割铁芯3100具有一体形成的分割铁芯背部3110和齿3120。
分割铁芯背部3110形成为圆弧状,在周向上连结多个而形成包围中心轴线C的筒状的铁芯背部3130。定子铁芯31压入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内部,分割铁芯背部3110以在周向上连结有多个的状态被保持。
齿3120从各分割铁芯背部3110向径向内侧延伸。齿3120在将多个分割铁芯背部3110沿周向连结的状态下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即,定子铁芯31具有包围中心轴线C的筒状的铁芯背部3130和从铁芯背部3130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在周向上配置多个的齿3120。
绝缘件34安装于各分割铁芯3100,是覆盖铁芯背部3130和齿3120的绝缘性的树脂成型品。绝缘件34具有平壁部34a和侧壁部34b。平壁部34a覆盖铁芯背部3130和齿312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以及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平壁部34a的径向外端位于比铁芯背部3130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侧壁部34b覆盖齿3120的两侧面和铁芯背部3130的内周面。
线圈33通过在齿3120的周围隔着绝缘件34卷绕导线33a(参照图2)而形成。定子铁芯31与导线33a隔着绝缘件34而绝缘。线圈33例如以U相、V相、W相的顺序沿周向配置。当向线圈33提供驱动电流时,产生磁场,转子20因该磁场而旋转。
<6.绝缘部件的结构>
图6和图7是绝缘部件300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从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观察绝缘部件300的状态,图7示出了从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观察绝缘部件300的状态。绝缘部件300是绝缘性的树脂成型品,覆盖定子3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绝缘部件300具有环状部310、周壁部320、绝缘突出部330、绝缘连结部340以及一对绝缘支承部350。
环状部310以包围中心轴线C的方式形成为环状,是与中心轴线C垂直地扩展的板状体。环状部310与定子3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在轴向上对置。环状部310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而供导线33a贯穿插入的贯通孔311。
周壁部320从环状部310的外周部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延伸而形成为筒状。周壁部320配置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内部,与定子收纳部141在径向上对置。
在将绝缘部件300配置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内部的状态下,周壁部320的下端部(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径向内端位于比铁芯背部3130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周壁部320的下端部(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定子30接触,绝缘部件300在定子收纳部141内被稳定地保持。
另外,绝缘件34的平壁部34a的径向外端位于比铁芯背部3130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参照图5),周壁部320的下端(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在平壁部34a的径向外侧与铁芯背部313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接触(参照图4)。周壁部320的下端(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铁芯背部3130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绝缘部件300在定子收纳部141内晃动。
绝缘突出部330从周壁部32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经由缺口凹部141c向定子收纳部141的外侧延伸。由此,绝缘部件300相对于定子收纳部141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因此,马达100的组装作业性进一步提高。另外,绝缘突出部330的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与缺口凹部141c的底面接触。由此,绝缘部件300在定子收纳部141内被更稳定地保持。
绝缘突出部330在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上配置有槽部331。槽部331配置于贯通孔311的径向外侧,并且向径向外侧延伸。
槽部331沿周向排列设置有3处。构成U相、V相、W相的线圈33的各导线33a的一端部沿着各槽部331配置(参照图2)。由此,经由贯通孔311引出到绝缘部件300的外侧的导线33a朝向径向外侧被引导至电路基板210。此时,贯通孔311分别独立地引导各导线33a。由此,能够将多个导线33a可靠地向电路基板210引导。
被引导至径向外侧的导线33a的一端部通过焊接而与电路基板210直接电连接。由此,能够在导线33a与电路基板210之间省去连接器等中间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马达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331构成引导部332(参照图2)。即,引导部332将引出到绝缘部件300的外侧的导线33a向电路基板210引导。
另外,也可以在贯通孔311上,在导线33a与盖部142之间配置绝缘带。由此,能够防止导线33a与盖部142的短路。
绝缘连结部340从绝缘突出部330的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延伸。绝缘连结部340具有连结卡合部341和连结槽部342。连结卡合部341具有从绝缘连结部340的下端(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并沿径向贯通的卡合凹部341a。连结槽部342配置在绝缘连结部340的两侧面,沿轴向延伸。
一对绝缘支承部350从绝缘连结部340的两侧面分别沿周向突出而与定子收纳部141的外周面接触。由此,绝缘部件300更稳定地保持于定子收纳部141。
<7.电路基板的固定构造>
图8、图9是将马达100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9示出了电路基板210固定于基板固定部220的状态。基板固定部220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具有固定凹部221、卡合凸部222、固定环状部223、固定连结部224以及基板保持部225。
固定凹部221由基板固定部22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凹陷而形成。
卡合凸部222与固定凹部221的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相邻配置,从基板固定部220的径向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通过使固定凹部221的内周缘沿着连结槽部342滑动,能够容易地将基板固定部220与绝缘部件300连结固定。此时,在固定凹部221的内部配置有绝缘连结部340。由此,能够将基板固定部220配置于绝缘部件300的径向外侧。另外,卡合凸部222与绝缘部件300的卡合凹部341a卡合。由此,能够将基板固定部220相对于绝缘部件300在轴向上固定。
固定环状部223具有从基板固定部220的径向内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并沿轴向贯通的固定贯通孔223a。在固定贯通孔223a的内部配置有下轴承保持部141b(参照图4)。由此,基板固定部220稳定地固定于定子收纳部。
固定连结部224具有从基板固定部22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和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向贯通的卡合贯通孔224a。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连结部224在基板固定部22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设置有2处,在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设置有1处。
基板保持部225从基板固定部220的两侧端面和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前端部具有保持突起部225a。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保持部225在两侧端面各设置有1处,在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设置有2处。
基板固定部220和电路基板210通过将保持突起部225a插入至形成于电路基板210的周缘部的基板缺口部212而固定。
<8.基板盖部与基板固定部的连结构造>
基板盖部230具有盖顶面部231和盖周壁部232。盖顶面部231是矩形状的平面板,从径向外侧覆盖电路基板210。盖周壁部232从盖顶面部231的周缘向径向内侧突出。在盖周壁部232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合凸部232a。通过将卡合凸部232a插入于卡合贯通孔224a,卡合凸部232a与卡合贯通孔224a的周围卡合。由此,基板盖部230固定于基板固定部220。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700进行说明。图10至图13是马达700的立体图,在图12中省略电路基板510和保护板540,用虚线表示导线433a。另外,在图13中,省略了盖部442、电路基板510以及保护板540。图14是马达700的纵剖视立体图。图15是马达700的分解立体图。
在第2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510直接固定于盖部442。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马达700具有转子420、定子430、定子收纳部441、盖部442、绝缘部件600、电路基板510以及保护板540。
电路基板510位于盖部442的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控制转子420的旋转。电路基板510具有连接器部511,连接器部511将来自外部电源的驱动电流提供给电路基板51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部511配置于电路基板510的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另外,电路基板510经由后述的导线433a与定子430电连接。
电路基板510夹在配置于电路基板510的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的保护板540与盖部442之间而被固定。通过将保护板540配置于电路基板510的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在组装马达700时,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电路基板510的外表面接触而破损。另外。关于电路基板510的固定构造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10.定子收纳部的结构>
定子收纳部441在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具有开口部441a,形成为有底筒状。定子收纳部441在内部收纳转子420和定子430。定子收纳部441具有从底面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的下轴承保持部441b。下轴承保持部441b配置在中心轴线C上,形成为筒状。在下轴承保持部441b收纳并保持有下轴承452。
<11.盖部的结构>
盖部442配置于绝缘部件600的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覆盖定子收纳部441的开口部441a。盖部442形成为圆板状,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定子收纳部441的内部。通过盖部442,配置于定子收纳部441的内部的绝缘部件600在轴向上被固定。盖部442具有支承片4421、定位片4422、盖凹部4423、盖贯通孔442a以及上轴承保持部442b。
支承片4421和定位片4422在盖部442的外周部从上端面(轴向一端面)向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片4421和定位片4422各设置有2处,在周向上等间隔地交替配置。由此,能够将电路基板510稳定地固定于盖部442。
支承片4421和定位片4422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屈曲,与电路基板510的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接触。由此,电路基板510和盖部442隔着间隙在轴向上对置。通过设置间隙,在将导线433a向盖部442的外侧引出时,能够形成供导线433a引绕的空间,作业性提高。
支承片4421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支承螺纹孔4421a。另外,定位片4422具有从前端部向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突出的突起部4422a。
盖凹部4423从盖部442的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凹陷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凹部4423在支承片4421和定位片4422的根部与径向外侧相邻地配置。
盖贯通孔442a沿轴向贯通,供后述的绝缘部件600的引导壁部670贯穿插入。
在将盖部442压入于定子收纳部441的内部时,将引导壁部670贯穿插入于盖贯通孔442a。此时,绝缘部件600的环状凸部660嵌入盖凹部4423。由此,盖部442相对于绝缘部件600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
上轴承保持部442b配置在中心轴线C上,形成为筒状。在上轴承保持部442b收纳并保持有上轴承451。
<12.保护板的结构>
保护板540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具有固定片541、屈曲片542以及保护凸部543。固定片541和屈曲片542在保护板540的外周部从下端面(轴向另一端面)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片541和屈曲片542在保护板540的角部各设置有2处,在周向上交替配置。即,保护板540从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并且在周向上具有多个前端部沿径向屈曲的屈曲片542。
通过将固定片541和屈曲片542隔着中心轴线C与保护板540的角部对置地配置,能够更稳定地将保护板540固定于电路基板510。
固定片541和屈曲片542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屈曲,与电路基板51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接触。由此,电路基板510与保护板540隔着间隙在轴向上对置。通过设置间隙,能够进一步防止保护板540与电路基板510接触而导致电路基板510破损。
另外,也可以在保护板540与电路基板510之间配置热传导部件。由此,能够将电路基板510的热从保护板540高效地散热。
固定片541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固定孔541a。屈曲片542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屈曲贯通孔542a。
另外,通过将固定片541或屈曲片542与电路基板510电连接,能够经由固定片541或屈曲片542实现电路基板510的接地。
保护凸部543从保护板540的外周部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凸部543设置有1处(参照图11)。
<13.绝缘部件的结构>
图16和图17是绝缘部件600的俯视图和立体图。绝缘部件600覆盖定子43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具有环状部610、环状凸部660、引导壁部670以及绝缘凸部680。
环状部610以包围中心轴线C的方式形成为环状,是与中心轴线C垂直地扩展的板状体。环状部610与定子43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在轴向上对置。环状部610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而供导线433a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11。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611沿周向排列配置有3个。构成U相、V相、W相的线圈433的导线433a贯穿插入于各贯通孔611。
引导壁部670从环状部61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突出,包围贯通孔611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壁部670包围各贯通孔611。由此,经由贯通孔611向绝缘部件600的外侧引出的各导线433a沿着引导壁部670朝向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延伸(参照图12),此时,引导壁部670分别独立地引导各导线33a。由此,能够将多个导线433a可靠地向电路基板510引导。
被引导至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的各导线433a的一端部通过焊接而与电路基板510直接电连接。由此,能够在导线433a与电路基板510之间省去连接器等中间部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制造成本的马达7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壁部670构成引导部642(参照图12)。即,引导部642将向绝缘部件600的外侧引出的导线33a引导至电路基板5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贯通孔611延伸至环状部610的外周缘而使径向外端开放。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导线433a从开放的径向外端贯穿插入到贯通孔611,从而进一步提高马达700的组装作业性。
另外,环状部610具有槽部631。槽部631从各贯通孔611的径向外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在将从贯通孔611引出的导线433a与电路基板510连接时,能够使导线433a沿着槽部631向径向外侧屈曲。由此,在将电路基板510固定于盖部442时,导线433a的处理变得容易。由此,马达700的组装作业性进一步提高。
环状凸部660从环状部310的外周部向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突出并嵌入盖部442的盖凹部4423。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凸部660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于4个部位。由此,盖部442相对于绝缘部件600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因此,马达700的组装作业性进一步提高。
绝缘凸部680从环状部610的外周部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绝缘凸部680在将绝缘部件300配置于定子收纳部441的内部的状态下,嵌入在周向上相邻的后述的凸壁部(定子凸部)434c之间。由此,绝缘部件600相对于定子收纳部441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因此,马达700的组装作业性进一步提高。
<12.电路基板的结构>
电路基板510具有基板凹部512、基板缺口部513、基板孔514以及基板定位孔515。基板凹部512从电路基板510的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凹陷,供保护板540的保护凸部543嵌入。由此,保护板540相对于电路基板510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马达700的组装作业性进一步提高。
基板缺口部513从电路基板510的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凹陷,与连接器部511在轴向上对置。由此,连接器部511经由基板缺口部513而从电路基板510沿轴向露出。因此,能够经由基板缺口部513容易地确认在连接器部511与外部电源的连接中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等。
基板孔514和基板定位孔515沿轴向贯穿电路基板510,并配置于角部。
在将电路基板510固定于盖部442时,在盖部442的轴向上侧(轴向一侧)Z1配置电路基板510,使突起部4422a贯穿插入于基板定位孔515。突起部4422a和基板定位孔515在周向上各设置有2处,电路基板510相对于盖部442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支承螺纹孔4421a和基板孔514在轴向上重叠。
此时,突起部4422a配置于电路基板510的外周部,并且从电路基板51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突出。由此,通过使突起部4422a贯穿插入于屈曲贯通孔542a,保护板540相对于电路基板510的周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支承螺纹孔4421a、基板孔514以及固定孔541a在轴向上重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4422a是与电路基板510不同的部件,但即使将突起部4422a与电路基板510一体地形成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支承螺纹孔4421a、基板孔514以及固定孔541a经由螺钉550而被螺纹紧固。由此,能够经由固定片541容易地将电路基板510与保护板540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纹紧固来固定电路基板510和保护板540,但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以外的方法来固定电路基板510和保护板540。例如,也可以使屈曲片542的前端部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另一侧屈曲,并卡定于电路基板510的外周缘。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而进一步降低马达700的制造成本。
<13.转子的结构>
转子420具有轴421、转子铁芯422以及转子磁铁423。轴421形成沿着中心轴线C延伸的旋转轴,形成为柱状。轴421被上轴承451和下轴承452支承为能够绕轴线旋转。轴421的下端部比下轴承保持部441b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2突出。
转子铁芯422形成为圆筒状,在内部通过压入而固定有轴421。转子磁铁423在转子铁芯422的径向外端部沿周向排列有多个。转子铁芯422和转子磁铁423与轴421一体地旋转。
<14.定子的结构>
图18是定子43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8中省略了线圈433。定子430配置于转子420的径向外侧。即,定子430与转子420在径向上对置。定子430形成为筒状,在定子430的内部配置有转子420。定子430具有定子铁芯431、线圈433以及绝缘件434。
定子铁芯431通过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等磁性体而形成。定子铁芯431通过在周向上连结多个分割铁芯4310而形成。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分割铁芯4310的数量为12个。分割铁芯4310具有一体形成的分割铁芯背部4311和齿4312。
分割铁芯背部4311形成为圆弧状,在周向上连结多个而形成包围中心轴线C的筒状的铁芯背部4313。定子铁芯431压入于定子收纳部441的内部,分割铁芯背部4311以在周向上连结有多个的状态被保持。
齿4312从各分割铁芯背部4311向径向内侧延伸。齿4312在将多个分割铁芯背部4311沿周向连结的状态下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即,定子铁芯431具有包围中心轴线C的筒状的铁芯背部4313和从铁芯背部4313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的齿4312。
绝缘件434安装于各分割铁芯4310,是覆盖铁芯背部4313和齿4312的绝缘性的树脂成型品。绝缘件434具有平壁部434a、侧壁部434b以及凸壁部(定子凸部)434c。
平壁部434a覆盖铁芯背部4313和齿4312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和下端面(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平壁部434a的径向外端位于比铁芯背部4313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侧壁部434b覆盖齿4312的两侧面和铁芯背部4313的内周面。凸壁部434c在与分割铁芯背部4311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处从平壁部434a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上侧(轴向一侧)突出。即,定子430具有从定子430的上端面(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一侧突出并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的凸壁部(定子凸部)434c。
线圈433通过在齿4312的周围隔着绝缘件434卷绕导线433a而形成。定子铁芯431与导线433a隔着绝缘件434而绝缘。线圈433例如以U相、V相、W相的顺序沿周向配置,同一相的线圈在周向上不相邻。当向线圈433提供驱动电流时,产生磁场,转子420因该磁场而旋转。
<15.其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任意组合。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屈曲片542设置从前端部向轴向下侧(轴向另一侧)Z1突出的突起部,在定位片4222设置供该突起部贯穿插入的贯通孔。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定子30、430与转子20、420在径向外侧对置地配置,但定子30、430也可以与转子20、420在径向内侧对置地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马达例如能够利用于送风机等。

Claims (16)

1.一种马达,其具有:
转子,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以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
定子收纳部,其收纳所述定子,呈在轴向一侧的端面具有开口部的筒状;
绝缘部件,其覆盖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以及
电路基板,其配置于所述定子收纳部的外部,并且经由导线与所述定子电连接而控制所述转子的驱动,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导线向所述电路基板引导,
所述导线被所述引导部引导而与所述电路基板直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件还具有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在轴向上对置的环状的环状部,
所述环状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而供所述导线贯穿插入的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环状部的外周缘而使径向外端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环状部具有从轴向一侧的端面突出的引导壁部,该引导壁部包围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引导壁部构成所述引导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外侧并且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槽部,
所述槽部构成所述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引导部分别独立地引导多个所述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定子收纳部具有缺口凹部,该缺口凹部是在轴向一侧的端部从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另一侧切口而成的,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
筒状的周壁部,其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部向轴向另一侧延伸,配置于所述定子收纳部的内部;以及
绝缘突出部,其从所述周壁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经由所述缺口凹部而向所述定子收纳部的外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状的铁芯背部和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的齿;
绝缘件,其覆盖所述铁芯背部和所述齿;以及
线圈,其由所述导线隔着所述绝缘件在所述齿的周围卷绕而形成,
所述周壁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径向内端位于比所述铁芯背部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件具有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的平壁部,
所述平壁部的径向外端位于比所述铁芯背部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所述周壁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平壁部的径向外侧与所述铁芯背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该马达还具有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板状的基板固定部,该基板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绝缘部件,
所述基板固定部具有固定凹部,该固定凹部由该基板固定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另一侧凹陷而形成,并且该固定凹部在内部配置有所述绝缘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基板固定部具有与所述固定凹部相邻配置并且从该基板固定部的径向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部,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从所述绝缘突出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面向轴向另一侧延伸的绝缘连结部,该绝缘连结部配置于所述固定凹部的内部,
所述绝缘连结部具有配置于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卡合凹部,该卡合凹部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从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定子凸部,该定子凸部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部向轴向另一侧突出并且嵌入于沿周向相邻的所述定子凸部之间的绝缘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该马达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绝缘部件的轴向一侧的盖部,该盖部覆盖所述开口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导线与所述盖部之间配置有绝缘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其中,
该马达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绝缘部件的轴向一侧的盖部,该盖部覆盖所述开口部,
所述盖部具有从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盖凹部,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部向轴向一侧突出的环状凸部,
所述环状凸部嵌入于所述盖凹部。
CN202310612291.9A 2022-05-31 2023-05-29 马达 Pending CN1171549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8498A JP2023176291A (ja) 2022-05-31 2022-05-31 モータ
JP2022-088498 2022-05-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4987A true CN117154987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4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2291.9A Pending CN117154987A (zh) 2022-05-31 2023-05-29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76291A (zh)
CN (1) CN11715498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76291A (ja) 2023-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08135A1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50964A1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6248433B2 (ja) モータ
US11929660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20200021160A1 (en) Motor and pump device
WO2019189309A1 (ja) モータ
CN110971053B (zh) 电动机
JP2019030143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モータ
US10958124B2 (en) Motor
CN117154987A (zh) 马达
CN108886295B (zh) 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US11973388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insula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110323878B (zh) 电动机
CN113541342A (zh) 外转子型电动机
WO2020080548A1 (ja) モータ
US20230098144A1 (en) Motor
US20230102080A1 (en) Motor
CN215292875U (zh) 电动泵
CN114696506B (zh) 电动机及泵装置
US20230101842A1 (en) Motor
JP7219138B2 (ja) モータおよび弁体駆動装置
CN110323887B (zh) 电动机
US20230361642A1 (en)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WO2024069830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80305B (zh) 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