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1099A - 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1099A
CN117141099A CN202310355859.3A CN202310355859A CN117141099A CN 117141099 A CN117141099 A CN 117141099A CN 202310355859 A CN202310355859 A CN 202310355859A CN 117141099 A CN117141099 A CN 117141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ispenser
sliding contact
transfer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58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村亮太
福井哲也
甲斐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41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1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93Attachments or 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用于使盖位于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合适构成的分配器。转印用具具备:转印用具主体(A),设置有转印头;以及盖(B),其以能够在覆盖转印头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与使转印头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转印用具主体,该转印用具具备分别与转印用具主体(A)及盖(B)连接的施力构件(C)。施力构件(C)为在盖(B)位于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蓄能最大的构成。

Description

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配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转印用具,该转印用具具备:转印用具主体,所述转印用具主体设置有转印头;以及头盖,所述头盖以能够在覆盖转印头的关闭位置与使转印头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转印用具主体,并且构成为能够分别向关闭位置侧和打开位置侧弹性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以往的转印用具中,在头盖的枢接轴部设置有突起,在转印用具主体的轴保持部设置有供突起卡合的凸轮面。并且,构成为,通过随着头盖的旋转动作而转印用具主体的轴保持部弹性变形,从而该轴保持部能够向关闭位置侧和打开位置侧对头盖施力。
设置于头盖的突起为了使轴保持部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该轴保持部的凸轮面滑动。因此,在随着反复的使用等而导致具有突起、凸轮面的部分磨损了的情况下,能够向关闭位置侧及打开位置侧对头盖施力的作用力有可能减低。
此外,以上的情况并不限于转印用具,在具有头的所有分配器中也是同样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72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至少提供一种具备用于使盖位于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合适构成的分配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呈如下构成。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具备:分配器主体,所述分配器主体设置有头;以及盖,所述盖以能够在至少覆盖所述头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头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分配器主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分配器主体,所述分配器具备分别与所述分配器主体及所述盖连接的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为在所述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蓄能最大的构成。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以能够以与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分配器主体的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为旋转中心而相对于所述盖旋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盖。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以在侧视时跨越使所述分配器主体与所述盖相对旋转的旋转轴的方式配设。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设定为,在所述盖位于所述中间位置的情况下伸展最大。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经由旋转轴分别安装于所述分配器主体及所述盖。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由聚甲醛(POM)树脂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头是用于将附着于转印带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面的转印头。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能够向所述关闭位置及所述打开位置双方对所述盖施力。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中,所述施力构件具备:主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分配器主体连接;盖连接部,所述盖连接部与所述盖连接;以及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构成能够弹性变形的主要部分并将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盖连接部之间相连。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分配器,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在侧视时呈大致C字状。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至少提供一种具备用于使盖位于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合适构成的分配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图9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B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图2中的C-C线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的D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3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罩部取下后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替换件的右视图。
图15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立体图。
图2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右视图。
图2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左视图。
图2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主视图。
图2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后视图。
图2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俯视图。
图27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施力构件的仰视图。
图28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的工作说明图。
图29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的工作说明图。
图30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的工作说明图。
图3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的工作说明图。
图3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的工作说明图。
图33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4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5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6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A…转印用具主体(分配器主体)
B…盖
C…施力构件
D…壳体
E…替换件
F…联动机构
G1…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滑动接触构件)G2…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滑动接触构件)
H1…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滑动接触构件)
H2…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滑动接触构件)
Q…放出用卷轴
R…卷取用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3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分配器的转印用具,该分配器用于将附着于转印带t的作为转印物的糊(未图示)转印到纸张等的被转印面(未图示)。
转印用具具备:作为分配器主体的转印用具主体A,所述转印用具主体A在顶端部设置有用于转印糊的作为头的转印头S;盖B,所述盖B以能够在至少覆盖转印头S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I)与使转印头S露出的打开位置(J)之间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转印用具主体A;以及施力构件C,所述施力构件C分别与转印用具主体A及盖B连接。
转印用具使从放出用卷轴Q放出的转印带t经过转印头S卷取于卷取用卷轴R。
以下,对转印用具进行详细说明。
<<转印用具主体A>>
转印用具主体A具备:壳体D,所述壳体D在内部形成有收容替换件E的收容空间sp;替换件E,所述替换件E保持放出用卷轴Q及卷取用卷轴R并且在顶端部配设有转印头S;联动机构F,所述联动机构F设置于壳体D与替换件E之间,并使放出用卷轴Q与卷取用卷轴R联动;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所述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是局部地安装于壳体D的聚甲醛(POM)树脂制的构件,并具有能够与在壳体D内转动的放出用卷轴Q滑动接触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g12、凸缘部g22;以及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所述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是局部地安装于壳体D的聚甲醛(POM)树脂制的构件,并具有能够与在壳体D内转动的卷取用卷轴R滑动接触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h12、凸缘部h22。
<壳体D>
在壳体D的内部形成有能够将保持有转印带t的替换件E收容的收容空间sp。壳体D具备位于替换件E的左右的位置的左右的侧壁m1、n1、以及配设于左右的侧壁m1、n1的周缘部间并覆盖替换件E的上侧、下侧以及后侧的周壁W。周壁W由上壁、下壁及后壁构成。
在壳体D的顶端部设置有开口部L,该开口部L用于将转印带t向转印头S的转印辊s1导出并且将经过了该转印辊s1的转印带t导入壳体D的内部。
在开口部L的前方,配设有包含转印辊s1的转印头S的前部分。
壳体D具备:主壳体部M,所述主壳体部M局部地覆盖替换件E的左侧、以及替换件E的上侧、下侧、后侧;以及罩部N,所述罩部N局部地覆盖替换件E的右侧、以及替换件E的上侧、下侧、后侧。
[主壳体部M]
主壳体部M例如由ABS树脂形成。主壳体部M形成为覆盖收容于收容空间sp的替换件E中的左侧的大致全部、上侧的大致左半部分、下侧的前部分的大致全部、后部分的大致左半部分、以及后侧的大致左半部分的形态。
即,主壳体部M具备呈立起姿势的左侧的侧壁m1和从左侧的侧壁m1的周缘部向与该左侧的侧壁m1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并由左上壁部m2、左下壁部m3、左后壁部m4构成的左侧的周壁构成部分。
在左侧的侧壁m1的内表面侧具备:定位用的凸部m11,所述凸部m11与设置于替换件基体e1的毂部e17嵌合;放出齿轮支承轴m12,所述放出齿轮支承轴m12能够将构成联动机构F的放出齿轮4支承为能够旋转并呈毂状;卷取齿轮支承轴m13,所述卷取齿轮支承轴m13能够将构成联动机构F的卷取齿轮8支承为能够旋转并呈毂状;以及中间齿轮支承轴m14,所述中间齿轮支承轴m14配设于放出齿轮支承轴m12与卷取齿轮支承轴m13之间并能够将构成联动机构F的中间齿轮7支承为能够旋转且呈毂状。
在左上壁部m2及左下壁部m3设置有能够供设置于罩部N的多个装卸用的卡合爪d5卡合的爪卡合部d1。另外,在左下壁部m3设置有能够供设置于罩部N的定位突起d6卡合的突起卡合部d2。在左后壁部m4设置有构成铰接部的一对轴部d3。一对轴部d3相对于设置于罩部N的一对轴承部d7枢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下壁部m3的前端部设置有将盖B支承为能够在关闭位置(I)与打开位置(J)之间旋转的盖支承部p1、以及将能够向关闭位置(I)方向及打开位置(J)方向对盖B施力的施力构件C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施力构件支承部p2。
盖支承部p1及施力构件支承部p2设置于从构成下壁的左下壁部m3的前端部朝向前方成对地延伸设置的左右的支承臂P。左右的支承臂P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在左侧的支承臂P与右侧的支承臂P之间设置有配设施力构件C的施力构件配设空间p3。
盖支承部p1设置于左右的支承臂P的前端部。盖支承部p1构成为能够将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保持为能够旋转。盖支承部p1在侧视时呈大致C字状。
施力构件支承部p2设置于左右的支承臂P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即,施力构件支承部p2设置于左右的支承臂P中的比盖支承部p1靠后方的位置。设置于左右的支承臂P的施力构件支承部p2能够将突出设置于施力构件C的左右的轴部12保持为能够旋转。
盖B及施力构件C以主体连结轴j1的轴心c1与轴部12的轴心c3不一致的方式被支承于转印用具主体A。
此外,在形成于一方即左侧的支承臂P的施力构件支承部p2的上方,相邻设置有在安装时左侧的轴部12能够通过的轴安装用通路p4。形成于另一方即右侧的支承臂P的施力构件支承部p2由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构成。
[罩部N]
罩部N例如由聚苯乙烯(PS)树脂形成。罩部N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壳体部M旋转,以便能够对收容空间sp进行开闭。罩部N经由铰接部以能够相对于主壳体部M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主壳体部M。
罩部N构成为能够在与主壳体部M协作而关闭收容空间sp的关闭姿势、与能够开放收容空间sp而能够进行替换件E的更换作业的开放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
罩部N形成为覆盖收容于收容空间sp的替换件E中的右侧、上侧的大致右半部分、下侧的后部的大致左半部分、以及后侧的大致右半部分的形态。
即,罩部N具备呈立起姿势的右侧的侧壁n1和从右侧的侧壁n1的周缘部向与该右侧的侧壁n1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并由右上壁部n2、右下壁部n3、右后壁部n4构成的右侧的周壁构成部分。
罩部N中的右上壁部n2、右下壁部n3、右后壁部n4的端部在关闭姿势下与主壳体部M中的左侧的周壁构成部分的端部对接。
在右侧的侧壁n1的内表面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的前侧的安装部Nf、以及用于安装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的后侧的安装部Nr。
前侧的安装部Nf具备:内嵌部分x,所述内嵌部分x突出设置于右侧的侧壁n1并能够内嵌于在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设置的卡合孔g13;以及上下一对的脱落防止用的突起xt,所述上下一对的脱落防止用的突起xt突出设置于比内嵌部分x靠前侧的位置并插入到贯穿设置于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的一对孔g14。
前侧的安装部Nf中的内嵌部分x具备:内嵌部分主体x1,所述内嵌部分主体x1呈圆筒状;定位突起x2,所述定位突起x2从内嵌部分主体x1的外周面向前方突出设置;以及防脱爪x3,所述防脱爪x3从内嵌部分主体x1的外周面向后方突出设置并能够防止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脱落。
此外,在前侧的安装部Nf中的内嵌部分x的中心部,突出设置有能够内嵌于在替换件基体e1设置的前侧的定位孔ef的前侧的替换件定位突起x4。
后侧的安装部Nr具备:内嵌部分y,所述内嵌部分y突出设置于右侧的侧壁n1并能够内嵌于在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设置的卡合孔h13;以及弯曲突起部分yt,所述弯曲突起部分yt以能够与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中的上部的外缘部及下部的外缘部卡合的方式突出。
后侧的安装部Nr的内嵌部分y具备:内嵌部分主体y1,所述内嵌部分主体y1呈圆筒状;定位突起y2,所述定位突起y2从内嵌部分主体y1的外周面向后方突出设置;以及防脱爪y3,所述防脱爪y3从内嵌部分主体y1的外周面向前方突出设置并能够防止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脱落。
此外,在后侧的安装部Nr中的内嵌部分y的中心部,突出设置有能够内嵌于在替换件基体e1设置的后侧的定位孔eg的后侧的替换件定位突起y4。
在右上壁部n2及右下壁部n3,在能够与主壳体部M的爪卡合部d1卡合的位置突出设置有多个装卸用的卡合爪d5。另外,在右下壁部n3,在能够与主壳体部M的突起卡合部d2卡合的位置突出设置有定位突起d6。在右后壁部n4设置有构成铰接部的轴承部d7。
<替换件E>
替换件E保持着附着有糊的转印带t。替换件E具备:替换件基体e1;放出用卷轴Q,所述放出用卷轴Q以能够相对于替换件基体e1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替换件基体e1;卷取用卷轴R,所述卷取用卷轴R配设于比放出用卷轴Q靠后方的位置,并以能够相对于替换件基体e1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替换件基体e1;以及转印头S,所述转印头S设置于替换件基体e1的前端部。
[替换件基体e1]
替换件基体e1配置于放出用卷轴Q及卷取用卷轴R的一侧部即右侧部并呈框架状。替换件基体e1例如由聚苯乙烯(PS)树脂形成。
详细而言,替换件基体e1具备:第一侧板部分e11,所述第一侧板部分e11位于放出用卷轴Q的右侧并呈板状,并在中心部具有能够将放出用卷轴Q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放出用卷轴支承部ea;第二侧板部分e12,所述第二侧板部分e12位于卷取用卷轴R的右侧并呈板状,并在中心部具有能够将卷取用卷轴R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卷取用卷轴支承部ec;上连结部分e13,所述上连结部分e13呈框架状,将第一、第二侧板部分e11、e12的上部之间相连;下连结部分e14,所述下连结部分e14呈框架状,将第一、第二侧板部分e11、e12的下部之间相连;前上连结部分e15,所述前上连结部分e15呈框架状,将第一侧板部分e11的上部和与主壳体部M的凸部m11卡合的毂部e17之间相连;以及前下连结部分e16,所述前下连结部分e16将第一侧板部分e11的下部和与主壳体部M的凸部卡合的毂部e17之间相连。
在第一侧板部分e11,设置有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g12能够通过的多个即三个贯通孔eb。三个贯通孔eb以包围放出用卷轴支承部ea的方式隔开一定的间隔地设置。
在第二侧板部分e12,设置有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h12能够通过的多个即两个贯通孔ed。两个贯通孔ed设置于卷取用卷轴支承部ec的上下。
[放出用卷轴Q]
在放出用卷轴Q卷绕保持有转印带t。并且,从放出用卷轴Q导出的转印带t经由转印头S与卷取用卷轴R相连。
放出用卷轴Q是放出转印带t的卷轴。放出用卷轴Q卷绕安装有在一面侧附着有糊的转印带t。放出用卷轴Q具备:圆筒状的主干部q1,所述主干部q1卷绕安装转印带t;左右的凸缘部q2,所述左右的凸缘部q2从主干部q1的两端部向外方延伸并用于防止卷绕安装的转印带t的横向偏移;右侧的内侧板部q3,所述右侧的内侧板部q3从作为主干部q1的一端部的右端部朝向轴心延伸设置,并在中心部形成有供放出用卷轴支承部ea卡合的轴孔qa;以及圆筒部q4,所述圆筒部q4从右侧的内侧板部q3向与该右侧的内侧板部q3正交的内方向突出设置。
在放出用卷轴Q中的主干部q1的内侧,在周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内肋q11。内肋q11与在离合器构件5的外侧突出设置的外肋51卡合。
安装于罩部N的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中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g12能够与右侧的内侧板部q3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安装于主壳体部M的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中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凸缘部g22能够与圆筒部q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
[卷取用卷轴R]
卷取用卷轴R是卷取从放出用卷轴Q放出后经过了转印头S的转印带t的构件。
卷取用卷轴R通过联动机构F,与转印用具的使用、也就是将附着于转印带t的糊转印到纸张等的被转印面的操作(转印头S在被转印面上行走的操作)联动地卷取转印带t。
卷取用卷轴R具备:圆筒状的主干部r1,所述主干部r1卷绕安装将糊转印到被转印面后的转印带t;左右的凸缘部r2,所述左右的凸缘部r2用于防止卷取的转印带t的横向偏移;内方延伸部r3,所述内方延伸部r3从主干部r1的内周面朝向轴心延伸设置;圆筒部r4,所述圆筒部r4从内方延伸部r3的延伸端向与该内方延伸部r3正交的外方向突出设置;以及轴孔形成板部r5,所述轴孔形成板部r5从圆筒部r4的外方端朝向轴心延伸设置并在中心部形成有供卷取用卷轴支承部ec卡合的轴孔ra。
在卷取用卷轴R中的主干部r1的内侧,在周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内肋r11。内肋r11与在卷取齿轮8的筒状部81的外侧突出设置的外肋82卡合。
安装于罩部N的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中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h12能够与右侧的凸缘部r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安装于主壳体部M的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中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凸缘部h22能够与圆筒部r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
[转印头S]
转印头S使糊转印到纸张等的被转印面。转印头S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而成的转印辊s1和能够将转印辊s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体s2。
支承体s2在前端部具备将转印辊s1的两端部保持为能够旋转的左右的支承壁s21。支承体s2的后端部与替换件基体e1一体化。
<联动机构F>
联动机构F设置在替换件E与壳体D之间。联动机构F用于将通过使用者的转印操作而产生的放出用卷轴Q的转矩适当地传递到卷取用卷轴R。
联动机构F具备:放出齿轮4,所述放出齿轮4以能够相对于设置于壳体D的放出齿轮支承轴m1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放出齿轮支承轴m12;离合器构件5,所述离合器构件5以能够相对于放出齿轮4相对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放出齿轮4,并与放出用卷轴Q卡合;离合器弹簧6,所述离合器弹簧6以使得放出齿轮4能够相对于离合器构件5滑动旋转的方式将离合器构件5相对于放出齿轮4进行按压;中间齿轮7,所述中间齿轮7与放出齿轮4啮合;以及卷取齿轮8,所述卷取齿轮8与中间齿轮7啮合。
在放出齿轮4与放出用卷轴Q之间设置有包括离合器构件5及离合器弹簧6的离合器U。离合器U是用于防止过度的拉力作用于转印带t的已知的构成。
<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
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由聚甲醛(POM)树脂形成,所述聚甲醛(POM)树脂是滑动性比作为适合于制造壳体D的树脂的聚丙烯(PP)树脂的滑动性优异的树脂。
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局部地安装于壳体D。即,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均构成为安装于壳体D的一部分。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均为比壳体D小的树脂成型部件。
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具有能够与在壳体D内转动的放出用卷轴Q中的右侧的内侧板部q3的外表面滑动接触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g12。
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具有能够与在壳体D内转动的放出用卷轴Q中的圆筒部q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凸缘部g22。
[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
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具备:基部g11,所述基部g11构成为在中央部分具有与罩部N的内嵌部分x卡合的卡合孔g13并且在周缘部具有供突出设置于罩部N的定位突起xt插入的上下一对的定位孔g14,所述基部g11的外周缘呈大致圆环状;以及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g12,所述突出部g12从基部g11的外周缘的三个部位向放出用卷轴Q方向突出设置且突出端能够与放出用卷轴Q滑动接触。
在卡合孔g13设置有对设置于罩部N的内嵌部分x的定位突起x2进行定位的键槽部g15。设置于罩部N的内嵌部分x的防脱爪x3能够与卡合孔g13的边缘部卡合。
第一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的突出部g12通过设置于替换件基体e1的第一侧板部分e11处的贯通孔eb,与构成放出用卷轴Q的右侧的内侧板部q3的外表面抵接。
[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
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安装于设置于壳体D的作为齿轮支承轴的放出齿轮支承轴m12。
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具备:被插入部g21,所述被插入部g21被插入到呈毂状的放出齿轮支承轴m12的内部并呈大致有底筒状;以及作为滑动接触部的凸缘部g22,所述凸缘部g22设置于被插入部g21的一端缘且外周缘能够与放出用卷轴Q滑动接触。
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的被插入部g21相对于放出齿轮支承轴m12固定。
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2的凸缘部g22的外周缘能够与构成放出用卷轴Q的圆筒部q4的内周面抵接。
<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
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由聚甲醛(POM)树脂形成,所述聚甲醛(POM)树脂是滑动性比作为适合于制造壳体D的树脂的聚丙烯树脂的滑动性优异的树脂。
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局部地安装于壳体D。即,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均构成为安装于壳体D的一部分。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是比壳体D小的树脂成型部件。
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具有能够与在壳体D内转动的卷取用卷轴R中的右侧的凸缘部r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h12。
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具有能够与在壳体D内转动的卷取用卷轴R中的圆筒部r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作为滑动接触部的凸缘部h22。
[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
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具备:基部h11,所述基部h11构成为在中央部分具有与罩部N的内嵌部分y卡合的卡合孔h13且外周缘呈大致圆环状;以及作为滑动接触部的突出部h12,所述突出部h12从基部h11的外周缘的上下两个部位突出设置且突出端能够相对于卷取用卷轴R滑动接触。
在卡合孔h13设置有对设置于罩部N的内嵌部分y的定位突起y2进行定位的键槽部h15。设置于罩部N的内嵌部分y的防脱爪y3能够与卡合孔h13的边缘部卡合。
第一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的突出部h12通过设置于替换件基体e1的第二侧板部分e12处的贯通孔ed,与构成卷取用卷轴R的右侧的凸缘部r2的外表面抵接。
[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
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安装于设置于壳体D的作为齿轮支承轴的卷取齿轮支承轴m13。
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具备:被插入部h21,所述被插入部h21被插入到呈毂状的卷取齿轮支承轴m13的内部并呈大致有底筒状;以及作为滑动接触部的凸缘部h22,所述凸缘部h22设置于被插入部h21的一端缘且外周缘能够相对于卷取用卷轴R滑动接触。
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的被插入部h21相对于卷取齿轮支承轴m13固定。
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2的凸缘部h22的外周缘能够与构成卷取用卷轴R的圆筒部r4的内周面抵接。
<<盖B>>
盖B能够在不使用时以使得转印头S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覆盖。盖B是能够覆盖转印头S的前侧、下侧以及左右两侧的立体形状的构件。
盖B以能够在覆盖转印头S的关闭位置(I)与使转印头S露出的打开位置(J)之间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转印用具主体A。
盖B具备:下壁部b1,所述下壁部b1在关闭位置(I)覆盖转印头S的下侧;前壁部b2,所述前壁部b2从下壁部b1的前端缘向上方延伸设置并在关闭位置(I)覆盖转印头S的前侧;左右的侧壁部b3,所述左右的侧壁部b3从下壁部b1的左右两端缘向上方延伸设置;作为旋转轴的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所述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设置于下壁部b1的后部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以及作为旋转轴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所述施力构件连结轴j2设置于下壁部b1的后部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
<下壁部b1>
下壁部b1能够在关闭位置(I)覆盖转印头S的下侧。下壁部b1的前部呈大致平板状。
在下壁部b1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有多个作为轴保持臂的左右的中间轴支承臂b5以及左右的侧轴支承臂b6。
在左右的中间轴支承臂b5之间架设有施力构件连结轴j2。
在左侧的中间轴支承臂b5与左侧的侧轴支承臂b6之间架设有左侧的主体连结轴j1。在右侧的中间轴支承臂b5与右侧的侧轴支承臂b6之间架设有右侧的主体连结轴j1。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使轴心c1一致地设置。
<前壁部b2>
前壁部b2能够在关闭位置(I)覆盖转印头S的前侧。此外,为了有助于由使用者进行的对盖B的旋转操作,在前壁部b2,朝向前方突出设置有手指卡挂用突片b4。
<侧壁部b3>
侧壁部b3能够在关闭位置(I)覆盖转印头S的左右两侧。在左侧的侧壁部b3的内表面设置有节制卡合凹部v1。
关于转印用具的盖B,为了能够稳定在关闭位置(I),节制卡合凹部v1能够与突出设置于主壳体部M的顶端部的未图示的节制卡合凸部进行节制卡合。
<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
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设置于盖B的后端部。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的圆柱状。
<施力构件连结轴j2>
施力构件连结轴j2设置于其轴心c2不与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的轴心c1一致的位置。施力构件连结轴j2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的圆柱状。
施力构件连结轴j2设置于比设置于盖B的后端部的主体连结轴j1靠前侧的位置、即比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向盖B的顶端侧偏移的位置。
<<施力构件C>>
施力构件C构成为能够在缩小姿势和受到外力而与缩小姿势相比伸展的伸展姿势之间弹性变形。
施力构件C由聚甲醛(POM)树脂一体地形成。施力构件C以在侧视时跨越作为使转印用具主体A与盖B相对旋转的旋转轴的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的方式配设。
施力构件C能够向关闭位置(I)及打开位置(J)双方对盖B施力。即,施力构件C能够在盖B位于比设定于关闭位置(I)与打开位置(J)之间的位置即中间位置(K)的止点靠关闭位置(I)侧的位置的情况下朝向关闭位置(I)对盖B施力,在位于比设定于中间位置(K)的止点靠打开位置(J)侧的位置的情况下朝向打开位置(J)对盖B施力。
施力构件C能够主要利用弹性变形部3的欲从伸展姿势向缩小姿势恢复的弹性变形对盖B施力。换言之,施力构件C为在盖B位于关闭位置(I)与打开位置(J)之间的位置即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蓄能最大的构成。
施力构件C具备:主体连接部1,所述主体连接部1与转印用具主体A连接;盖连接部2,所述盖连接部2与盖B连接;以及弹性变形部3,所述弹性变形部3构成能够弹性变形的主要部分并将主体连接部1与盖连接部2之间相连。
<主体连接部1>
主体连接部1具备基部11和从基部11使轴心c3一致地向左右两侧方突出设置的作为旋转轴的左右的轴部12。
即,施力构件C经由作为旋转轴的左右的轴部12安装于设置于转印用具主体A的施力构件支承部p2。
<盖连接部2>
盖连接部2能够以能够相对于设置于盖B的作为旋转轴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施力构件连结轴j2。
即,施力构件C经由作为旋转轴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安装于盖B。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连接部2是以能够相对于设置于盖B的呈圆柱状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旋转的方式外嵌于施力构件连结轴j2的侧视大致C字状的构件。
此外,设置于盖B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的轴心c2设置成不与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的轴心c1一致。因此,施力构件C以能够以与盖B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的旋转中心(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的轴心c1)不同的位置(施力构件连结轴j2的轴心c2)为旋转中心而相对于盖B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盖B。
<弹性变形部3>
弹性变形部3弯曲成在侧视时呈大致C字状。弹性变形部3构成为在无负荷状态下弯曲程度最大(曲率最大)。
弹性变形部3设定为,在盖B位于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伸展最大。即,弹性变形部3设定为,在盖B位于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弯曲程度最小(曲率最小)。
另一方面,弹性变形部3设定为,在盖B位于关闭位置(I)和打开位置(J)的情况下,与盖B位于中间位置(K)的情况相比,弯曲程度变大(曲率变大)。
<<盖B的工作说明>>
特别是参照图28~图3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由施力构件C施力的盖B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盖B位于关闭位置(I)的情况下(参照图28),由施力构件C的盖连接部2保持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以及施力构件C中的主体连接部1的轴部12在侧视时分别位于比盖B中的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偏向一方侧即偏向上侧的位置。此时,施力构件C的弹性变形部3采取弯曲程度大的缩小姿势。
施力构件C的盖连接部2利用欲采取缩小姿势的弹性变形部3的弹性恢复力,将盖B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向主体连接部1方向拉拽。盖B以主体连结轴j1为中心向关闭位置(I)方向转动,稳定在关闭位置(I)。
随着从该状态起盖B受到使用者的操作力而从关闭位置(I)向中间位置(K)的方向转动,弹性变形部3以弯曲程度逐渐变小的方式变形。
当盖B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力而到达作为止点的中间位置(K)时,如图29所示,由施力构件C的盖连接部2保持的施力构件连结轴j2以及施力构件C中的主体连接部1的轴部12与盖B中的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一起位于在侧视时大致同一假想直线Z上。
施力构件C的主体连接部1与盖连接部2的分离距离在盖B位于中间位置(K)时成为最大。在盖B位于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施力构件C蓄能最大。即,施力构件C的弹性变形部3由盖连接部2及主体连接部1向弯曲程度变小的方向拉拽,呈伸展最大的形态。
此外,如图29所示,在盖B位于作为止点的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该盖B稳定在中间位置(K)。也就是说,在盖B位于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只要不受到使用者的向关闭位置(I)方向或打开位置(J)方向的旋转操作力,就不会朝向关闭位置(I)方向或打开位置(J)方向转动。
之后,当盖B由于使用者的操作力而从中间位置(K)向打开位置(J)方向旋转时,施力构件连结轴j2、主体连接部1的轴部12及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位于大致同一直线上的关系被解除,施力构件连结轴j2及施力构件C中的主体连接部1的轴部12分别位于比盖B中的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偏向一方侧即偏向后侧的位置。
此时,在中间位置(K)蓄能最大的弹性变形部3,通过欲恢复到原来的弯曲形状(无负荷状态下的弯曲程度最大的形状)的构件的弹性恢复力,对盖连接部2和主体连接部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强力地施力(参照图32)。
其结果是,施力构件C的盖连接部2以将施力构件连结轴j2向主体连接部1方向拉拽的方式动作。盖B通过施力构件C的作用力,以主体连结轴j1为中心向打开位置(J)方向转动,如图30所示,稳定在打开位置(J)。
此外,在盖B由于使用者的操作力而从中间位置(K)向关闭位置(I)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也基于在中间位置(K)蓄能最大的弹性变形部3的弹性恢复力,使盖B向关闭位置(I)方向旋转(参照图31)。
如果是上述的转印用具,由于在盖B与转印用具主体A之间具备施力构件C,因此具备用于使盖B稳定地位于关闭位置(I)和打开位置(J)的合适构成。
另外,如果是上述的转印用具,由于具备作为滑动接触构件的第一、第二放出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G1、G2以及第一、第二卷取用卷轴滑动接触构件H1、H2,因此具备用于使放出用卷轴Q及卷取用卷轴R顺畅地转动的合适构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分配器的转印用具具备:作为分配器主体的转印用具主体A,所述转印用具主体A设置有作为头的转印头S;以及盖B,所述盖B以能够在至少覆盖转印头S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I)与使转印头S露出的打开位置(J)之间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转印用具主体A。
并且,具备分别与转印用具主体A及盖B连接的施力构件C,施力构件C为在盖B位于关闭位置(I)与打开位置(J)之间的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蓄能最大的构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备用于使盖B位于关闭位置(I)和打开位置(J)的合适构成的转印用具。
也就是说,施力构件C与转印用具主体A及盖B分体,分别与转印用具主体A及盖B连接。因此,施力构件C成为能够对盖B施力用的设计的自由度优异的构件。
施力构件C以能够以与盖B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的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为旋转中心而相对于盖B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盖B。
因此,能够采用施力构件C能够与盖B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的旋转动作联动地发挥对盖B的作用力的合适构成。
施力构件C以在侧视时跨越作为使转印用具主体A与盖B相对旋转的旋转轴的左右的主体连结轴j1的方式配设。
因此,能够采用施力构件C能够与盖B相对于转印用具主体A的旋转动作联动地发挥对盖B的作用力的合适构成。
施力构件C设定为,在盖B位于中间位置(K)的情况下伸展最大。
因此,施力构件C能够在盖B从中间位置(K)向打开位置(J)进行位置变更的情况下、以及盖B从中间位置(K)向关闭位置(I)进行位置变更的情况下,合适地对该盖B施力。
施力构件C经由旋转轴(左右的轴部12、施力构件连结轴j2)分别安装于转印用具主体A及盖B。
因此,与以往的利用了凸轮的施力机构相比,不易产生伴随于构件的磨损等的作用力的衰减,能够实现能够向关闭位置(I)方向以及打开位置(J)方向对盖B施力的强度优异的构成。
施力构件C由聚甲醛(POM)树脂形成。
因此,施力构件C不仅强度、弹性变形力优异,而且与盖B、转印用具主体A的相对旋转的灵活性(滑动性)优异。
盖B覆盖用于将附着于转印带t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面的转印头S。
因此,盖B能够合适地保护转印头S。
施力构件C能够向关闭位置(I)以及打开位置(J)双方对盖B施力。
因此,盖B基于施力构件C的作用力,在关闭位置(I)以及打开位置(J)双方稳定,因此成为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优异的构成。
施力构件C具备:主体连接部1,所述主体连接部1与转印用具主体A连接;盖连接部2,所述盖连接部2与盖B连接;以及弹性变形部3,所述弹性变形部3构成能够弹性变形的主要部分并将主体连接部1与盖连接部2之间相连。
因此,施力构件C具有能够与转印用具主体A以及盖B连接的构成,并且具备能够对盖B施力的合适构成。
弹性变形部3在侧视时呈大致C字状。
因此,弹性变形部3呈容易产生能够对盖B施力的作用力的合适构成。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
施力构件C的形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定。
参照图33~图36对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的施力构件C的例子进行说明。图33~图36所示的施力构件C为了调整弹性变形程度的强弱而使弹性变形部3的形态不同。
图33所示的施力构件C在弹性变形部3的外表面侧形成有凹槽32。凹槽32的形状当然可以采用适当的形状。此外,在图33的例子中,凹槽32设置于左右两处,但当然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即,形成于弹性变形部3的凹槽32的数量也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多个。
图34所示的施力构件C在弹性变形部3的外表面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成的轨道状的凸部33。凸部33的形状当然可以采用适当的形状。此外,在图34的例子中,凸部33设置于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一个部位,但当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即,形成于弹性变形部3的凸部3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多个。
图35所示的施力构件C在弹性变形部3形成有贯通孔31。贯通孔31的形状当然可以采用适当的形状。此外,在图35的例子中,贯通孔31设置于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一个部位,但当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即,形成于弹性变形部3的贯通孔31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多个。
图36所示的施力构件C在弹性变形部3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缺口部34。缺口部34的形状当然可以采用适当的形状。此外,在图36的例子中,缺口部34在左右两侧部呈大致对称形状地设置,但当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即,形成于弹性变形部3的缺口部34的数量、其配设部位能够适当设定。
关于其他构成,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分配器只要能够通过头放出内容物即可,并不限于转印用具。
作为能够由分配器放出的内容物,也可以是墨水、修正剂等液体、粘接剂等凝胶状的内容物、粉体、带等固体状的内容物。
头不限于转印头。头可以是能够涂布墨水、修正剂等液体的刷毛状的构件、能够含浸液体的棒状或柱状的构件。
此外,转印头只要发挥将转印带压靠于被转印面的功能即可,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转印头。作为转印头,例如可列举利用板面将转印带压靠于被转印面那样的板状构件等。
转印用具只要能够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物,则可以是任意的构成。换言之,转印物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糊,例如也可以是修正用的修正剂(修正带)、装饰用的装饰剂(装饰带)。
而且,转印头不限于必须将转印带压靠于被转印面的构成,例如,也可以通过使转印辊直接附着于被转印面而涂布墨水、糊。
构成转印用具主体的转印头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保持有转印物的更换部件的替换件,设置有转印头,利用该替换件和壳体构成转印用具主体,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例如,转印头也可以是预先固定在壳体侧而不是替换件侧。
转印用具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替换件可更换类型的转印用具,也可以是在转印带用完的情况下以后无法使用的所谓一次性类型的转印用具。
滑动接触构件不限于安装于壳体的构件。滑动接触构件只要是安装于构成分配器的静止构造物的构件即可。作为壳体以外的静止构造物,例如可以列举替换件基体(替换件框架)、构成转印头的构件、另外于壳体而设置的加强框架等。
滑动接触构件只要是比壳体或配置在壳体内的静止构造物具有滑动性的构件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那样的树脂制的构件。滑动接触构件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陶制、玻璃制、木制、纸制或布制的构件。
形成滑动接触构件的“树脂”不限于聚甲醛(POM)树脂。形成滑动接触构件的“树脂”只要是比应用于壳体或配置在壳体内的静止构造物的树脂具有滑动性的树脂即可。
此外,作为聚甲醛(POM)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滑动性比作为适合于制造构成分配器的部件中的、作为比较大型的部件的壳体的树脂的、ABS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的滑动性优异的树脂。
形成施力构件的“树脂”当然不限于聚甲醛(POM)树脂。
此外,各部分的具体构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分配器,具备:分配器主体,所述分配器主体设置有头;以及盖,所述盖以能够在至少覆盖所述头的一部分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头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分配器主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分配器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具备分别与所述分配器主体及所述盖连接的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为在所述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蓄能最大的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以能够以与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分配器主体的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为旋转中心而相对于所述盖旋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以在侧视时跨越使所述分配器主体与所述盖相对旋转的旋转轴的方式配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设定为,在所述盖位于所述中间位置的情况下伸展最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经由旋转轴分别安装于所述分配器主体及所述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由聚甲醛即POM树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是用于将附着于转印带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面的转印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能够向所述关闭位置及所述打开位置双方对所述盖施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具备:主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分配器主体连接;盖连接部,所述盖连接部与所述盖连接;以及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构成能够弹性变形的主要部分并将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盖连接部之间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变形部在侧视时呈大致C字状。
CN202310355859.3A 2022-05-31 2023-04-06 分配器 Pending CN1171410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8416 2022-05-31
JP2022088416A JP2023176242A (ja) 2022-05-31 2022-05-31 ディスペン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1099A true CN117141099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4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5859.3A Pending CN117141099A (zh) 2022-05-31 2023-04-06 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76242A (zh)
CN (1) CN11714109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76242A (ja) 2023-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59712B2 (ja) 転写具
US20070113987A1 (en) Coating film transfer tool
US7975745B2 (en) Transfer tool
US7900679B2 (en) Transfer tool
US8631849B2 (en) Transfer tool
EP2019065B1 (en) Transfer tool
JP2005193410A (ja) 転写具
CN117141099A (zh) 分配器
CN117142195A (zh) 转印用具
US7703715B2 (en) Transfer tool
AU2004272248A1 (en)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WO2016047716A1 (ja) 転写具
TWI523769B (zh) 塗覆膜轉印具
CN104619516A (zh) 转印用具以及转印用具的替换盒
WO2008010507A1 (fr) Cassette ruban d&#39;encre
JP2002059692A (ja) 修正テープや粘着テープ等の転写具
CN117533051A (zh) 转印用具
CN117533050A (zh) 转印用具
JP4892704B2 (ja) 転写具
JPH10193882A (ja) 塗膜転写具
JP4178196B2 (ja) 塗膜転写具
JP2002264587A (ja) 塗膜転写具
JP4082294B2 (ja) 転写具
CN116619936A (zh) 一种带芯组件可更换的修正带
JP2023008076A (ja) ディスペ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