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9174A - 致动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9174A
CN117099174A CN202280024641.3A CN202280024641A CN117099174A CN 117099174 A CN117099174 A CN 117099174A CN 202280024641 A CN202280024641 A CN 202280024641A CN 117099174 A CN117099174 A CN 117099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holder
disposed
hous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46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0247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203214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099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9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42Magnetic drives, magnetic coupl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282Autofocusing of zoom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致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固持器,设置在壳体中;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驱动单元,用于使固持器倾斜,其中,以第一光轴为基准,第一磁体的中心轴设置为与移动板的中心轴偏心。

Description

致动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致动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相机设备是拍摄被摄物的照片或视频的设备,并且安装在例如智能手机、无人机和车辆的光学设备中。
在最近的相机设备中,需要校正由使用者运动而导致的图像抖动以提高图像质量的光学图像稳定(OIS)功能、自动调节图像传感器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对准透镜的焦距的自动对焦(AF)功能以及通过变焦透镜增加或减少遥远被摄体的放大倍数的变焦功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反射构件的倾斜来实现OIS功能的致动器装置。
此外,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第一轴倾斜驱动的性能的致动器装置。
此外,旨在提供一种确保了移动部的稳定驱动性能的致动器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固持器,该固持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该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上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配置为使固持器倾斜,其中,以第一光轴为基准,第一磁体的中心轴设置为与移动板的中心轴偏心。
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第一磁体的中心轴的横轴可以在穿过移动板的中心轴的横轴和垂直于第一光轴的第二光轴方向上偏心。
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第一磁体的中心轴的纵轴可以不在穿过移动板的中心轴的纵轴和横轴方向上偏心。
壳体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移动板与刚性移动部之间。
壳体可以包括两个孔,刚性移动部插入两个孔中。
第一磁体的横轴可以设置为比移动板的横轴高。
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与移动板之间。
移动板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与固持器之间。
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其中,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磁体和第一线圈,并且其中,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磁体和第二线圈。
第一驱动单元可以使固持器以移动板为基准的第一轴倾斜。
第二驱动单元可以使固持器以垂直于移动板的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倾斜。
第二磁体的中心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磁体的中心相同高度处。
壳体包括设置在固持器上方的第二部分和设置在固持器下方的第三部分,其中,固持器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在壳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在电流不施加到第一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下,固持器可以与壳体接触。
第一方向驱动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以驱动第一线圈,并且与第一方向驱动电流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电流可以不用于驱动第一线圈。
移动板的第一轴可以由移动板的第一突起和壳体的凹槽限定。
移动板包括面对壳体的第一表面和面对固持器的第二表面,其中,移动板的第一表面包括在第一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突起,并且其中,移动板的第二表面可以包括在第二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突起。
壳体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一突起的多个凹槽,其中,壳体的多个凹槽可以包括与多个第一突起中的一个第一突起四点接触的第一凹槽以及与多个第一突起中的另一个第一突起四点接触的第二凹槽。
固持器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二突起的多个凹槽,其中,固持器的多个凹槽可以包括:与多个第二突起中的一个第二突起四点接触的第一凹槽以及与多个第二突起中的另一个第二突起两点接触的第二凹槽。
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基板,其中,第一驱动磁体设置在固持器的下表面上,并且其中,第一线圈可以设置在基板上与第一驱动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
第二驱动磁体包括:设置在固持器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子磁体和设置在固持器的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子磁体,其中,第二线圈可以包括:设置在基板上并且设置在与第一子磁体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一子线圈以及设置在基板上并且设置在与第二子磁体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子线圈。
固持器包括:形成在固持器的上表面上的第一突起以及形成在固持器的下表面上的第二突起,其中,在初始状态下,固持器的第一突起与壳体的第二部分接触,并且其中,固持器的第二突起可以通过向第一驱动单元施加电流或通过冲击与壳体的第三部分接触。
移动板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与固持器之间。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与移动板之间。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图像传感器、致动器装置和设置在由致动器装置的反射构件和图像传感器形成的光路上的透镜。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相机设备;设置在主体上并且输出由相机设备拍摄的视频和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固定部;移动部,该移动部配置为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固定部与移动部之间;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移动部中;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固定部中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配置为以移动板为基准的彼此垂直的x轴和y轴使移动部倾斜,其中,在y轴方向上,穿过第二磁体的中心的横轴设置为与移动板的x轴偏心。
移动板可以包括形成在一个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凸出部和形成在另一个表面上的多个第二凸出部。
x轴可以与连接多个第一凸出部中的两个凸出部的直线相对应。
y轴可以与连接多个第二凸出部中的两个凸出部的直线相对应。
第二磁体的中心可以在穿过x轴方向上不与y轴偏心。
当从移动板朝向第一磁体观察时,第二磁体的中心可以设置为与y轴重合。
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其中,第一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磁体和第一线圈,并且第二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磁体和第二线圈。
第二磁体的中心部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磁体的中心部相同的高度处。
固定部包括:设置在移动部上的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移动部下方的第三部分,其中,移动部通过第一驱动磁体和第一线圈在固定部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的初始状态下,移动部可以与固定部的第二部分接触。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固定部;移动部,该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移动板,移动板设置在固定部与移动部之间;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固定部上;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使移动部倾斜,其中,固定部的一部分设置在移动板与第二磁体之间,并且其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下,移动部可以与固定部接触。
固定部可以包括壳体,其中,移动部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固持器,并且其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下,固持器可以与壳体的顶板接触。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固持器,该固持器设置在壳体中;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该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使固持器倾斜,其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下,移动部可以与固定部接触。
在初始状态下,固持器可以与壳体的与反射构件的入射表面相邻的内表面接触。
当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时,固持器可以与壳体的内表面间隔开,并且可以以移动板为基准的第一轴倾斜。
壳体包括设置在固持器上方的第二部分和设置在固持器下方的第三部分,其中,固持器可以通过驱动单元在壳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固持器,该固持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该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上;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使固持器倾斜,其中,移动板设置在固持器与第一磁体之间,并且其中,第一磁体的尺寸可以与第二磁体的尺寸不同。
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比面对第一表面的第二磁体的第二表面的面积大,并且当从第二磁体朝向第一磁体观察时,第二磁体的边缘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内侧。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中心轴可以彼此重合。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可以包括:固定部;移动部,该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固定部与移动部之间;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移动板中并且具有第一表面;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固定部中并且具有面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移动部倾斜,其中,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第一磁体的中心轴设置为与移动板的中心轴偏心,并且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比第二磁体的第二表面的面积大。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固定部;移动部,该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移动板,移动板设置在固定部与移动部之间;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固定部上;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移动部倾斜,其中,固定部的一部分设置在移动板与第二磁体之间,其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下,移动部与固定部接触,并且其中,当从第二磁体朝向第一磁体观察时,第一磁体的边缘可以围绕第二磁体。
当从第二磁体朝向第一磁体观察时,第二磁体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的角部的内侧。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固持器,该固持器设置在壳体内;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该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以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其中,第一磁体可以形成为与第二磁体的尺寸不同的尺寸。
第一磁体可以形成为比第二磁体大。
第一磁体包括第一表面,其中,第二磁体包括面对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面,并且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比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
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矩形。
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侧,其中,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包括设置在与第一磁体的第一侧相对应的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其中,第二磁体的第一侧可以为第一磁体的第一侧的55%至75%。
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侧,其中,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包括设置在与第一磁体的第一侧相对应的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其中,第二磁体的第一侧可以为第一磁体的第一侧的60%至66%。
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为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30%至50%。
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为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35%至45%。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厚度。
第二磁体的体积可以为第一磁体的体积的30%至50%。
第一磁体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二磁体的所有区域在第一磁体面对第二磁体的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磁体层叠。
第一磁体包括面对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侧和比第一侧短的第二侧,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侧形成为1mm至5mm,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二侧形成为0.8mm至4mm,并且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可以为0.1mm至0.5mm。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图像传感器、致动器装置和设置在由致动器装置的反射构件和图像传感器形成的光路上的透镜。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中的相机设备;设置在主体中并且输出由相机设备拍摄的视频和图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显示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固持器,该固持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该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其中,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磁体与移动板之间,并且其中,第一磁体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二磁体的所有区域在第一磁体面对第二磁体的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磁体层叠。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磁体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并且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厚度。
第一磁体包括面对第二磁体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侧和比第一侧短的第二侧,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侧形成为1mm至5mm,并且第一磁体的第二侧形成为0.8mm至4mm,并且其中,第一磁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可以为0.1mm至0.5mm。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固持器,该固持器设置在壳体内;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设置在固持器上;移动板,该移动板设置在壳体与固持器之间;刚性移动部,该刚性移动部结合到固持器;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刚性移动部上;以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与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其中,第二磁体可以形成为比第一磁体大。
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改善第一轴倾斜驱动的不良性能。
此外,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在第一轴的驱动期间移动板被分离和移除的问题。
更具体地,当通过排斥磁体的偏心布置驱动第一轴时,没有使用可以分离和移除移动板的方向上的电流,仅可以使用在相反方向上的电流。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确保移动部的稳定驱动性能。
特别地,即使当过度施加用于使第一轴倾斜的力和用于使第二轴倾斜的力时,也可以防止移动板的分离和移除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底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3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3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3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中的盖构件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底部分解透视图。
图12和图13是用于说明与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移动板相关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移动部的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在省略了例如基板的部件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定部和相关配置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移动部设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中的固定部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刚性移动部和固定部的相关形状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定部的第二磁体的布置状态的透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持器与刚性移动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持器的主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刚性移动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驱动磁体的透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驱动磁体的侧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7是根据修改示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透视图(a)和后视图(b)。
图29是示出移动板设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移动部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0和图3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以x轴为中心倾斜的图。
图32至图3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以y轴为中心倾斜的图。
图3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36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透视图。
图37是如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处于图36所示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38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透视图。
图39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例如基板和线圈的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0是在图39所示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第一透镜和相关部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42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线圈和传感器的布置结构的图。
图43是示出在图39所示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第二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4是从图43所示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导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放大图。
图4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以及其相关配置的透视图。
图4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二移动部和相关配置的透视图。
图4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二壳体的透视图。
图50和图5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53至图5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变焦功能和对焦功能的实现的图。
图5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部分配置的透视图。
图5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图像传感器、滤光片和相关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前侧的透视图。
图5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限于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并且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可以在实施例之间选择性地组合或替换。
另外,除非明确限定和描述,否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可以被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能够理解的含义,并且例如词典中限定的术语的常用术语可以考虑相关技术的上下文的含义来解释。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短语中具体说明,否则单数形式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当描述为“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时,其可以包括可以与A、B和C组合的所有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
另外,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中,可以使用例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术语。这些术语仅旨在将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并且该术语不限制部件的性质、顺序或次序。
并且,当部件被描述为“连接”、“结合”或“相互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该部件不仅直接连接、结合或相互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而且也可以包括由于另一个部件位于其他部件之间而“连接”、“结合”或“相互连接”的情况。
另外,当描述为形成或设置在各个部件“上(上方)”或“下(下方)”时,“上(上方)”或“下(下方)”表示其不仅包括两个部件直接接触的情况,而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形成或设置在两个部件之间的情况。另外,当表述为“上(上方)”或“下(下方)”时,不仅可以包括基于一个部件向上方向的含义,而且可以包括基于一个部件向下方向的含义。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
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1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底部分解透视图;图12和图13是用于说明与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移动板相关的结构的图;图14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移动部的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5是图14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在省略了例如基板的部件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定部和相关配置的透视图;图17是示出移动部设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中的固定部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刚性移动部和固定部的相关形状的分解透视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定部的第二磁体的布置状态的透视图;图2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持器与刚性移动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图2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固持器的主视图;图2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刚性移动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透视图;图2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驱动单元的透视图;图2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驱动磁体的透视图;图2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驱动磁体的侧视图;图2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图27是根据修改示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透视图;图28的(a)是透视图,并且图28的(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后视图;并且图29是示出移动板设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的移动部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执行光学图像稳定(OIS)功能。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执行手抖校正功能。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移动反射构件1220。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使反射构件1220倾斜。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使反射构件1220以两个轴为中心倾斜。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使反射构件1220以x轴和y轴为中心倾斜。x轴和y轴可以彼此垂直。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反射构件致动器。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OIS致动器。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OIS驱动装置。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棱镜驱动装置。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致动器。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致动器装置。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致动器驱动装置。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为倾斜装置。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固定部1100。当移动部1200移动时,固定部1100可以为相对固定部。固定部1100可以容纳移动部1200的至少一部分。固定部1100可以设置在移动部1200的外侧。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壳体1110。固定部110可以包括壳体1110。壳体1110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外侧。壳体1110可以容纳固持器1210的至少一部分。壳体1110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光路的上板和任意一个侧板中的开口或孔。壳体1110可以包括上板、下板和多个侧板。
壳体11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11。第一部分1111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侧板上。可以在第一部分1111上设置移动板1300。第一部分111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与刚性移动部1230之间。第一部分1111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与移动板1300之间。在第一部分1111上可以设置第二磁体1120。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1111的一侧并且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相对侧的其他侧。壳体111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移动板1300与刚性移动部1230之间。
壳体1110可以包括第二部分1112。第二部分1112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上。当固持器1210向上移动时,第二部分1112可以与固持器1210接触。第二部分1112可以在固持器1210的移动方向上与固持器1210层叠。第二部分1112可以为壳体1110的上板。
壳体1110可以包括第三部分1113。第三部分1113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下方。当固持器1210向下移动时,第三部分1113可以与固持器1210接触。第三部分1113可以在移动方向上与固持器1210层叠。第三部分1113可以为壳体1110的下板。
壳体1110可以包括孔1114。孔1114可以为刚性移动部通孔。孔1114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侧板中。孔1114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第一部分1111中。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设置在孔1114中。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设置为穿过孔1114。孔1114可以形成为比刚性移动部1230的移动空间大,从而不干扰刚性移动部1230。壳体1110可以包括两个孔1114,刚性移动部1230插入两个孔1114中。
壳体1110可以包括凹槽1115。凹槽1115可以为移动板的第一突起的容纳凹槽。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可以设置在凹槽1115中。凹槽1115可以容纳移动板1300的至少一部分。凹槽1115可以限制除了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的旋转以外的运动。凹槽1115可以包括与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接触的倾斜表面。倾斜表面可以包括多个倾斜表面。
壳体1110可以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一突起1310的多个凹槽1115。壳体1110的多个凹槽1115可以包括:与多个第一突起1310中的一个第一突起1310四点接触的第一凹槽1115-1;以及与多个第一突起1310中的另一个第一突起1310两点接触的第二凹槽1115-2。
凹槽1115可以包括第一凹槽1115-1。第一凹槽1115-1可以为四点接触凹槽。第一凹槽1115-1可以与移动板1300的两个第一突起1310中的一个四点接触。由此,除了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中的一个的旋转以外,壳体1110的第一凹槽1115-1可以限制四个方向(上、下、左和右)上的移动。
凹槽1115可以包括第二凹槽1115-2。第二凹槽1115-2可以为两点接触凹槽。第二凹槽1115-2可以与移动板1300的两个第一突起1310中的另一个两点接触。由此,壳体1110的第二凹槽1115-2可以限制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中的另一个在两个方向上的移动。例如,壳体1110的第二凹槽1115-2可以限制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的上下移动,并且不限制左右移动。
壳体1110可以包括突起分1116。突起分1116可以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突起分1116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侧板上。突起分1116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面对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侧部上。突起分1116可以具有梯形横截面。突起分1116可以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壳体2110。突起分1116可以插入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壳体2110的第一凹槽2111中。突起分1116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壳体2110。
壳体1110可以包括突起1117。突起1117可以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突起1117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侧板上。突起1117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面对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侧部上。突起1117可以包括圆形横截面。突起1117可以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壳体2110。突起1117可以插入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壳体2110的第二凹槽2112中。突起1117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壳体2110。
壳体1110可以包括突起1118。突起1118可以为与刚性移动部接触的突起。突起1118可以形成在壳体1110的第二表面上。突起1118可以与刚性移动部1230接触。突起1118可以形成在刚性移动部1230穿过的壳体1110的孔1114的内圆周表面上。当刚性移动部1230移动时,突起1118可以形成为与刚性移动部123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接触。突起1118可以防止刚性移动部1230从初始位置过度地分离或移除。
突起1118可以包括多个突起。突起1118可以包括两个突起。两个突起可以间隔开与设置在壳体1110的凹槽1119下方的第二凹槽相同的距离。当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向下移动时,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可以与壳体1110的两个突起1118接触。
壳体1110可以包括凹槽1119。可以在凹槽1119中设置突起分123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凹槽1119中设置突起分1231的一部分。凹槽1119可以朝向壳体1110的外侧敞开。凹槽1119可以比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大。凹槽1119可以与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间隔开。在电力不施加到驱动单元1400的初始状态下,凹槽1119可以与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间隔开。即使当电力施加到要驱动的驱动单元时,凹槽1119也可以与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间隔开。壳体1110的凹槽1119和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可以通过外部冲击而彼此接触。也就是说,壳体1110的凹槽1119和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正常驱动范围内不接触,并且当壳体1110的凹槽1119和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由于冲击而在正常驱动范围以外时可以彼此接触。壳体1110的凹槽1119和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可以在冲击时执行止动功能。
凹槽1119可以包括第一凹槽部和从第一凹槽部下凹的第二凹槽部。凹槽1119可以形成为两级凹槽。凹槽1119可以具有双凹槽形状。可以在第二凹槽部中设置阻尼器1500。可以通过第二凹槽部增加阻尼器1500与壳体1110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二凹槽部可以防止阻尼器1500流动。
凹槽1119可以包括多个凹槽。凹槽1119可以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刚性移动部1230的第一突出区域设置在第一凹槽的至少一部分中,第二突出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凹槽中。壳体1110可以包括与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的上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壳体1110可以包括面对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的下表面的第二表面。壳体1110可以包括形成在壳体1110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凹槽以及形成在壳体1110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凹槽。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第二磁体1120。固定部1100可以包括第二磁体1120。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固定部1100中。第二磁体1120可以为第二排斥力磁体。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第一部分1111上。第二磁体1120可以基于壳体1110的第一部分1111设置在移动板1300的相对侧。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240与移动板1300之间。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一磁体1240。第二磁体1120可以与第一磁体1240产生排斥力。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为与第一磁体1240产生排斥力、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为面对与第一磁体1240相同的极性。第二磁体1120可以向外推第一磁体1240。
第二磁体1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240与移动板1300之间。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240与移动板1300之间。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相同高度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400可以使移动部1200以移动板1300的彼此垂直的x轴和y轴为基准倾斜。此时,在y轴方向上,穿过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的横轴可以设置为与移动板1300的x轴偏心。横轴可以与x轴平行。
在穿过x轴方向上,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可以不与y轴偏心。当从移动板1300朝向第一磁体1240观察时,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可以设置为与y轴重合。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相同高度处。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相同高度处。第二磁体1120的重心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磁体1240的重心相同高度处。
第二磁体1120可以包括设置为与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磁体1240可以包括面对第二磁体1120的第二表面的第一表面。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可以具有与第二磁体1120的第二表面相同的极性。
在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表面面对的方向上,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为不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层叠。在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面对的方向上,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为不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层叠。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基板1130。固定部1100可以包括基板1130。基板1130可以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基板1130可以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基板1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悬架(SUS)1140。固定部1100可以包括SUS1140。悬架1140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悬架1140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的外表面上。悬架1140可以增强基板1130的强度。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150。固定部110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150。陀螺仪传感器1150可以检测相机设备10的抖动。由陀螺仪传感器1150检测的抖动可以通过手抖校正功能来抵消。陀螺仪传感器1150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陀螺仪传感器1150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的外表面上。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板1160。固定部1100可以包括板1160。板1160可以结合到壳体1110。板1160可以覆盖到刚性移动部1230上。板1160可以覆盖刚性移动部1230。板1160可以设置为覆盖壳体1110的开口部。板1160可以设置为封闭壳体1110的开口前部。板1160可以由金属板形成。壳体1110可以包括凹槽,将板1160固定到壳体1110的粘合剂设置在凹槽中。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驱动器IC 1170。固定部1100可以包括驱动器IC1170。驱动器IC 1170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驱动器IC 1170可以电连接到第一线圈1412和第二线圈1422。驱动器IC 1170可以向第一线圈1412和第二线圈1422供应电流。驱动器IC1170可以控制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和第二线圈142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和电流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器IC 1170可以电连接到霍尔传感器1413和1423。驱动器IC 1170可以通过霍尔传感器1413和1423检测的反射构件1220的位置来反馈控制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和第二线圈1422的电压和电流。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移动部1200。移动部1200可以为移动部。移动部1200可以为可移动部。移动部1200可以为移动件。移动部1200可以相对于固定部1100移动。移动部1200可以以固定部1100为基准倾斜。移动部1200可以设置在固定部1100的内侧。移动部12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固定部1100间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1400的初始状态下,移动部1200可以与固定部1100接触。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固持器1210。移动部1200可以包括固持器1210。固持器121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固持器1210可以相对壳体1110移动。固持器1210可以以壳体1110为基准倾斜。固持器12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壳体1110间隔开。固持器1210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固持器1210可以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410在壳体1110的第二部分1112与第三部分1113之间移动。在没有电流施加到第一驱动单元1410的初始状态下,固持器1210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在初始状态下,固持器1210可以与邻近反射构件1220的入射表面的壳体1110的内表面接触。当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1400时,固持器1210可以与壳体1110的内表面间隔开,并且可以以移动板1300的第一轴为基准倾斜。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凹槽1211。凹槽1211可以为移动板的第二突起的容纳凹槽。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可以设置在凹槽1211中。凹槽1211可以容纳移动板1300的至少一部分。凹槽1211可以限制除了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的旋转以外的运动。凹槽1211可以包括与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接触的倾斜表面。倾斜表面可以包括多个倾斜表面。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二突起1320的多个凹槽1211。固持器1210的多个凹槽1211包括与多个第二突起1320中的一个第二突起1320四点接触的第一凹槽1211-1以及多个第二突起1320。其可以包括与另一个第二突起1320两点接触的第二凹槽1211-2。
凹槽1211可以包括第一凹槽1211-1。第一凹槽1211-1可以为四点接触凹槽。第一凹槽1211-1可以与移动板1300的两个第二突起1320中的一个四点接触。由此,除了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中的一个的旋转以外,固持器1210的第一凹槽1211-1可以限制四个方向(上、下、左和右)上的移动。
凹槽1211可以包括第二凹槽1211-2。第二凹槽1211-2可以为两点接触凹槽。第二凹槽1211-2可以与移动板1300的两个第二突起1320中的另一个两点接触。由此,固持器1210的第二凹槽1211-2可以限制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中的另一个在两个方向上的移动。例如,固持器1210的第二凹槽1211-2可以限制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且不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第一突起1212。第一突起1212可以为上限位器。第一突起1212可以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上表面上。第一突起1212可以从固持器1210的上表面突出。当固持器1210向上移动时,第一突起1212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当固持器1210向上移动时,第一突起1212可以与壳体1110的第二部分1112接触。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第二突起1213。第二突起1213可以为下限位器。第二突起1213可以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下表面上。第二突起1213可以从固持器1210的下表面突出。当固持器1210向下移动时,第二突起1213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当固持器1210向下移动时,第二突起1213可以与壳体1110的第三部分1113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下,固持器1210的第一突起1212可以与壳体1110的第二部分1112接触。通过向第一驱动单元11410施加电流或通过冲击,固持器1210的第二突起1213可以与壳体1110的第三部分1113接触。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粘合剂容纳凹槽1214。粘合剂容纳凹槽1214可以容纳将反射构件1220固定到固持器1210的粘合剂。粘合剂容纳凹槽1214可以形成在与反射构件1220接触的表面上。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粘合剂容纳凹槽1214中。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凹槽1215。凹槽1215可以为在凹槽1215与反射构件1220之间提供分离空间的分离凹槽。凹槽1215可以形成在与反射构件1220接触的表面上。反射构件1220与固持器121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通过凹槽1215减小。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凹槽1216。凹槽1216可以为细槽。凹槽1216可以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中心部。可以通过凹槽1216减小固持器1210的重量。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磁体容纳凹槽1217。驱动磁体1411和1421可以设置在磁体容纳凹槽1217中。磁体容纳凹槽1217可以形成为与驱动磁体1411和1421相对应的形状。磁体容纳凹槽1217可以下凹地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下表面上。磁体容纳凹槽1217可以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上。磁体容纳凹槽1217可以包括多个磁体容纳凹槽。磁体容纳凹槽1217可以包括容纳第一驱动磁体1411和磁轭1414的第一磁体容纳凹槽。磁体容纳凹槽1217可以包括容纳第二驱动磁体1421和磁轭1424的第二磁体容纳凹槽。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凹槽1218。凹槽1218可以为刚性移动部容纳凹槽。刚性移动部1230的结合部1232可以设置在凹槽1218中。凹槽1218可以形成为与刚性移动部1230的结合部1232相对应的形状。凹槽1218可以包括容纳将刚性移动部1230的结合部1232固定到固持器1210的粘合剂的凹槽。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形成在凹槽1218的内侧的多个突起。刚性移动部1230的结合部12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凹槽1218中。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将刚性移动部1230固定到固持器1210的粘合剂。粘合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凹槽1218的内侧的多个突起之间。由此,可以增强刚性移动部1230与固持器1210之间的结合力。
固持器1210可以包括侧限位器1219。侧限位器1219可以形成在固持器1210的两侧上。侧限位器1219可以从固持器1210的侧面突出。当固持器1210横向移动时,侧限位器1219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当固持器1210横向移动时,侧限位器1219可以与壳体1110的侧板接触。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反射构件1220。移动部1200可以包括反射构件1220。反射构件1220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上。反射构件1220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内侧。反射构件1220可以结合到固持器1210。反射构件1220可以固定到固持器1210。反射构件1220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固持器1210。反射构件1220可以与固持器1210一体移动。反射构件1220可以改变光路。反射构件1220可以反射光。反射构件1220可以包括棱镜。反射构件1220可以包括镜部。反射构件1220可以形成为三棱柱形状。入射到反射构件1220的光路与出射光路之间的角度可以为90度。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刚性移动部1230。移动部1200可以包括刚性移动部1230。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结合到固持器1210。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形成为与固持器1210分离的构件。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通过壳体1110的孔1114结合到固持器1210。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由非磁性金属形成。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与固持器1210之间。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为面对相同的极性,并且可以彼此排斥。固定到壳体1110的第一磁体1240可以向外推动第二磁体1120。也可以向外侧按压通过第一磁体1240的排斥力固定到第二磁体1120的刚性移动部123。也可以向外侧按压固定刚性移动部1230的固持器1210。由此,固持器1210可以将移动板1300压靠在壳体1110上。由此,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与壳体1110之间,而不被分离和移除。
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包括突起分1231。突起分1231可以从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延伸。突起分1231可以通过阻尼器1500结合到壳体1110。突起分1231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中心区域中。突起分1231可以形成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中心区域中。突起分1231可以从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当刚性移动部1230移动时,突起分1231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
突起分1231可以包括多个突起分。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可以包括形成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的上表面上的第一突起分。其可以包括形成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的下表面上的第二突起分。刚性移动部1230的第一突起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第一凹槽中。刚性移动部1230的第二突起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第二凹槽中。突起分1231可以包括向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区域以及向另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区域。第一突出区域和第二突出区域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称为突起分。
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可以基于壳体1110的第一部分1111设置在移动板1300的相对侧。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包括从主体部的两侧突出的两个结合部1232。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包括从主体部在上下方向上突出的两个突起分1231。
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包括结合部1232。结合部1232可以为腿部。结合部1232可以从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延伸。结合部1232可以穿过壳体1110的孔1114。结合部1232可以结合到固持器1210。结合部1232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固持器1210。结合部12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固持器1210的凹槽1218中。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第一磁体1240。移动部1200可以包括第一磁体1240。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在移动部1200中。第一磁体1240可以为第一排斥力磁体。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上。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主体部中。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二磁体1120。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为与第二磁体1120产生排斥力。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为面对与第二磁体1120相同的极性。第一磁体1240可以推动第二磁体1120。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光轴为基准,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轴可以设置为与移动板1300的中心轴偏心。此时,第一光轴可以为z轴。第一光轴可以为垂直于图像传感器3400的传感器表面的轴。第一光轴可以为设置为与图像传感器3400相邻的透镜组的光轴。
如图26所示,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的水平中心轴A可以偏心地设置,以在纵向方向上与移动板1300的水平中心轴B具有间隙G。
当从移动板1300朝向第一磁体1240观察时,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可以设置为与移动板1300的中心偏心。
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轴的横轴可以在穿过移动板1300的中心轴的横轴和垂直于第一光轴的第二光轴方向上偏心。此时,横轴可以为x轴。横轴可以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第二光轴可以为y轴。第二光轴可以为平行于图像传感器3400的传感器表面的轴。第二光轴可以设置在垂直方向上。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与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轴相交或接触的横轴可以在穿过移动板1300的中心轴的横轴和垂直于第一光轴的第二光轴方向上偏心。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可以设置为以移动板1300的中心为基准在纵向方向上偏心。
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轴的纵轴可以不在穿过移动板1300的中心轴的纵轴和横轴方向上偏心。此时,横轴可以为x轴。横轴可以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第二光轴可以为y轴。第二光轴可以为平行于图像传感器3400的传感器表面的轴。第二光轴可以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可以设置为以移动板1300的中心为基准不在水平方向上偏心。
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的水平线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与穿过移动板1300的中心的水平线偏心。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的垂直线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不与穿过移动板1300的中心的垂直线偏心。
第一磁体1240的横轴可以设置为比移动板1300的横轴高。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一磁体1240的横轴可以设置为比移动板1300的横轴低。
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与移动板1300之间。
第一磁体1240的尺寸可以与第二磁体1120的尺寸不同。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与第二磁体1120的尺寸不同的尺寸。第一磁体1240的尺寸可以比第二磁体1120的尺寸大。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比第二磁体1120大。
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比面对第一表面的第二磁体1120的第二表面的面积大。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被任意地称为两个表面中的一个,并且另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二表面,并且两个表面可以都被称为第一表面。第一磁体124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第二磁体1120可以包括面对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面。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比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
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第一侧。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设置在与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侧相对应的方向上的第一侧。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侧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侧的55%至75%。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侧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侧的60%至66%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侧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侧的62%至64%第一磁体1240的高度H1可以比第二磁体1120的高度H2大。第一磁体1240的宽度W1可以比第二磁体1120的宽度W2大。
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30%至50%。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35%至45%。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38%至42%。
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厚度。第二磁体1120的体积可以为第一磁体1240的体积的30%至50%。
当从第二磁体1120朝向第一磁体1240观察时,第二磁体1120的边缘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内侧。边缘区域可以为角部区域。边缘区域可以为角部。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二磁体1120的所有区域在第一磁体1240面对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240层叠。第一磁体1240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二磁体1120的所有区域在第一磁体1240面对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240层叠。
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一磁体1240的尺寸可以比第二磁体1120的尺寸小。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比第一磁体1240大。
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轴可以重合。然而,在实际产品中,可能出现±1%至±2%的公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体1120可以包括面对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此时,第一磁体1240的中心轴可以设置为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与移动板1300的中心轴偏心。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比第二磁体1120的第二表面的面积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没有电流施加到驱动单元1400的初始状态下,移动部1200可以与固定部1100接触。当从第二磁体1120朝向第一磁体1240观察时,第一磁体1240的边缘可以围绕第二磁体1120。当从第二磁体1120朝向第一磁体1240观察时,第二磁体1120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240的角部的内侧。
第一磁体1240可以包括面对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第一侧和比第一侧短的第二侧。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侧可以形成为1mm至5mm。第一磁体1240的第二侧可以形成为0.8mm至4mm。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可以形成为0.1mm至0.5mm。
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驱动单元1410形成的力Fx可以在7mN内。另外,由第二驱动单元1420形成的力Fy可以在7mN内。或者,由第一驱动单元1410形成的力Fx可以在3mN内。另外,由第二驱动单元1420形成的力Fy可以在3mN内。
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可以形成为正方形。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可以形成为正方形。或者,第一磁体12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可以形成为矩形。第一磁体1240可以至少部分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第二磁体1120可以至少部分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
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一磁体1240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第二磁体1120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具有弯曲边缘。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使得边缘具有曲率。第一磁体1240可以形成为具有C形切割边缘或R形切割边缘。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具有弯曲边缘。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使得边缘具有曲率。第二磁体1120可以形成为具有C形切割边缘或R形切割边缘。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移动板1300。移动板1300可以为中间板。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与固持器1210之间。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与固持器1210之间。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240与固持器1210之间。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固定部1100与移动部1200之间。移动板1300可以设置在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与固持器1210之间。移动板1300可以引导固持器1210相对于壳体1110的移动。移动板1300可以提供固持器1210的倾斜中心。也就是说,固持器1210可以以移动板1300中心倾斜。移动板1300可以具有设置在固持器1210上的一个侧部和设置在壳体1110中的另一个侧部。移动板1300可以与固持器1210和壳体1110接触。
移动板1300可以包括面对壳体1110的第一表面和面对固持器1210的第二表面。移动板130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在第一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突起1310。移动板1300的第二表面可以包括在第二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突起1320。
移动板1300可以包括形成在一个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凸出部和形成在另一个表面上的多个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可以为第一突起1310。第二凸出部可以为第二突起1320。x轴可以与连接多个第一凸出部中的两个凸出部的直线相对应。y轴可以与连接多个第一凸出部中的两个凸出部的直线重合或平行。y轴可以与连接多个第二凸出部中的两个凸出部的直线相对应。y轴可以与连接多个第二凸出部中的两个凸出部的直线重合或平行。在修改的实施例中,第一突起可以为第二突起1320并且第二突起可以为第一突起1310。
移动板1300可以包括第一突起1310。第一突起131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第一突起1310可以与壳体1110接触。第一突起131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凹槽1115中。第一突起1310可以提供以固持器1210的第一轴为基准的倾斜中心。第一突起1310可以提供固持器1210的x轴倾斜中心。第一突起1310可以包括两个第一突起。两个第一突起可以在x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两个第一突起可以设置在x轴上。固持器1210可以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410以移动板1300中心的第一突起1310倾斜。固持器1210可以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410以移动板1300中心的第一突起1310上下倾斜。
移动板1300的第一轴可以由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和壳体1110的凹槽1115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设置在壳体1110侧而不是在固持器1210侧,以第一轴为中心倾斜的旋转中心可以更远。由此,可以提高用于检测第一轴的倾斜移动量的霍尔值(Hall value)的精度。可以确保用于x轴倾斜驱动的机械行程。
移动板1300可以包括第二突起1320。第二突起1320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中。第二突起1320可以与固持器1210接触。第二突起1320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凹槽1211中。第二突起1320可以为固持器1210提供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倾斜中心。第二突起1320可以为固持器1210提供y轴倾斜中心。第二突起1320可以包括两个第二突起。两个第二突起可以在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两个第二突起可以设置在y轴上。固持器1210可以通过第二驱动单元1420以移动板1300中心的第二突起1320倾斜。固持器1210可以通过第二驱动单元1420以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为基准在左右方向上倾斜。
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为固持器1210提供y轴倾斜中心,并且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可以提供x轴倾斜中心。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油脂。油脂可以设置在移动板1300与壳体1110之间。油脂可以由与阻尼器150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油脂可以与阻尼器1500间隔开。油脂可以与阻尼器1500区分开。油脂可以以与阻尼器1500的形状不同的形状涂覆。油脂可以涂覆在与阻尼器1500不同的位置。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驱动单元1400。驱动单元1400可以使移动部1200相对于固定部1100移动。驱动单元1400可以使移动部1200相对于固定部1100而倾斜。驱动单元1400可以使固持器1210倾斜。驱动单元1400可以以彼此垂直的x轴和y轴以及移动板1300为基准使移动部1200倾斜。驱动单元1400可以包括线圈和磁体。驱动单元1400可以通过电磁相互作用来使移动部1200移动。在修改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400可以包括形状记忆合金(SMA)。
驱动单元14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410和第二驱动单元1420。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磁体1411和第一线圈1412。其可以包括第二驱动单元1420、第二驱动磁体1421和第二线圈1422。第一驱动磁体1411和第一线圈1412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第一轴为中心倾斜。第二驱动磁体1421和第二线圈1422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为中心倾斜。第一驱动磁体1411和第二驱动磁体1421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三磁体,并且另一个可以被称为第四磁体。
驱动单元14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410。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使移动部1200相对于固定部1100以第一轴为中心倾斜。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移动板1300的第一轴为基准倾斜。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使移动部1200相对于固定部1100以x轴为中心倾斜。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包括线圈和磁体。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使移动部1200移动。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包括形状记忆合金(SMA)。
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磁体1411。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中。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下表面上。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固定到固持器1210。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固持器1210。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与壳体1110的下表面之间。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与壳体1110的下板之间。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与固持器1210一体移动。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使固持器1210倾斜。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使固持器1210相对于第一轴倾斜。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一线圈1412。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面对第一线圈1412。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线圈相对应的位置。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与第一线圈1412相互作用。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与第一线圈1412电磁相互作用。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凹槽1217中。
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包括在朝向反射构件1220的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第二磁体1120可以包括在朝向反射构件1220的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最靠近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区域。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区域可以具有与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极性不同的极性。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区域的极性不同的极性的第二区域。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区域具有S极并且第二区域可以具有N极。此时,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可以具有N极。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区域具有N极并且第二区域可以具有S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磁体1411和第二磁体1120的磁体极性的布置来最小化磁场干扰。
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包括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二表面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区域的极性不同的极性的第三区域。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二表面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二区域的极性不同的极性的第四区域。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二表面可以面对第一线圈1412。第三区域具有N极并且第四区域可以具有S极。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三区域具有S极并且第四区域可以具有N极。
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中性部分。第一驱动磁体1411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三区域与第四区域之间的中性部分。中性部分可以为具有接近中性的极性的部分。中性部分可以为空隙。或者,作为修改的实施例,中性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以及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之间。
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最靠近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区域可以具有与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产生吸引力的极性。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和最靠近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区域可以产生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第二磁体1120和第一驱动磁体1411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面对移动部1200的中心部的第一表面。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可以设置为比第二驱动磁体1421更靠近第一驱动磁体1411。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区域可以设置为比第二区域更靠近第二磁体1120。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区域可以具有与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的极性不同的极性。
第二磁体1120和第一驱动磁体1411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面对固持器1210的中心部的第一表面。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磁体112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区域。
第一驱动单元1410可以包括第一线圈1412。第一线圈1412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第一线圈1412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第一线圈1412可以在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在基板1130上。第一线圈1412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下方。第一线圈1412可以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相互作用。当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时,在第一线圈1412周围形成电磁并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相互作用。第一驱动磁体1411和第一线圈1412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第一轴为基准倾斜。此时,第一轴可以为x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驱动电流可以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以驱动第一线圈1412。此时,与第一方向驱动电流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电流可以不用于驱动第一线圈1412。也就是说,仅可以向第一线圈1412供应反向或正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上的电流。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1413。霍尔传感器1413可以检测第一驱动磁体1411。霍尔传感器1413可以检测第一驱动磁体1411的磁力。霍尔传感器1413可以检测固持器1210的位置。霍尔传感器1413可以检测反射构件1220的位置。霍尔传感器1413可以检测以固持器1210的x轴为中心的倾斜量。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磁轭1414。磁轭1414可以设置在第一驱动磁体1411与固持器1210之间。磁轭1414可以形成为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相对应的形状。磁轭1414可以增加第一驱动磁体1411与第一线圈14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驱动单元140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单元1420。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使移动部1200相对于固定部1100以第二轴为中心倾斜。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垂直于移动板1300的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倾斜。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使移动部1200相对于固定部1100以y轴为中心倾斜。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包括线圈和磁体。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通过电磁相互作用来使移动部1200移动。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包括形状记忆合金(SMA)。
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磁体1421。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中。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两侧面上。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固定到固持器1210。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固持器1210。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与壳体1110的侧面之间。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与壳体1110的侧板之间。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与固持器1210一体移动。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使固持器1210倾斜。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倾斜。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二线圈1422。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面对第二线圈1422。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设置在与第二线圈1422相对应的位置。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与第二线圈1422相互作用。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与第二线圈1422电磁相互作用。
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包括没有极性的中性部分。中性部分可以为空隙。中性部分可以设置在N极与S极之间。中性部分可以设置在对应于第二驱动磁体1421的前侧的第一部分与对应于第二驱动磁体1421的后侧的第二部分之间。或者,中性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驱动磁体1421的内侧部与外侧部之间。
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包括第一子磁体1421-1。第一子磁体1421-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一侧上。第一子磁体1421-1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一子线圈1422-1。第一子磁体1421-1可以面对第一子线圈1422-1。第一子磁体1421-1可以设置在与第一子线圈1422-1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子磁体1421-1可以与第一子线圈1422-1相互作用。第一子磁体1421-1可以与第一子线圈1422-1电磁相互作用。
第二驱动磁体1421可以包括第二子磁体1421-2。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另一侧。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设置在第一子磁体1421-1的相对侧。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具有与第一子磁体1421-1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二子线圈1422-2。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面对第二子线圈1422-2。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设置在与第二子线圈1422-2相对应的位置。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与第二子线圈1422-2相互作用。第二子磁体1421-2可以与第二子线圈1422-2电磁相互作用。
第二驱动单元1420可以包括第二线圈1422。第二线圈1422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第二线圈1422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第二线圈1422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的第二部分上。第二线圈1422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两侧面上。当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1422时,在第二线圈1422周围形成电磁并与第二驱动磁体1421相互作用。第二线圈1422可以包括设置为基于固持器1210彼此相对的两个子线圈1421-1和1421-2。两个子线圈1421-1和1421-2可以彼此电连接。第二驱动磁体1421和第二线圈1422可以使固持器1210以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为基准倾斜。此时,第二轴可以为y轴。第一轴可以为x轴,并且z轴可以为图像传感器3400的光轴。
第二线圈1422可以包括第一子线圈1422-1。第一子线圈1422-1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第一子线圈1422-1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第一子线圈1422-1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的第二部分上。第一子线圈1422-1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侧部上。当电流施加到第一子线圈1422-1时,在第一子线圈1422-1周围形成电磁并与第一子磁体1421-1相互作用。
第二线圈1422可以包括第二子线圈1422-2。第二子线圈1422-2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上。第二子线圈1422-2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中。第二子线圈1422-2可以设置在基板1130的第二部分上。第二子线圈1422-2可以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侧部上。当电流施加到第二子线圈1422-2时,在第二子线圈1422-2周围形成电磁并与第二子磁体1421-2相互作用。
第二驱动磁体14212可以包括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子磁体1421-1以及设置在固持器1210的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子磁体1421-2。第二线圈1422可以包括设置在基板上并且设置在与第一子磁体1421-1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一子线圈1422-1以及设置在基板上并且设置在与第二子磁体1421-2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子线圈1422-2。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1423。霍尔传感器1423可以检测第二驱动磁体1421。霍尔传感器1423可以检测第二驱动磁体1421的磁力。霍尔传感器1423可以检测固持器1210的位置。霍尔传感器1423可以检测反射构件1220的位置。霍尔传感器1423可以检测以固持器1210的y轴为中心的倾斜量。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磁轭1424。磁轭1424可以设置在第二驱动磁体1421与固持器1210之间。磁轭1424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第二驱动磁体1421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磁轭1424可以增加第二驱动磁体1421与第二线圈142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可以包括阻尼器1500。阻尼器1500可以包括粘合剂材料。阻尼器1500可以具有粘性。阻尼器1500可以设置在固定部1100与移动部1200之间。阻尼器150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与壳体1110之间。阻尼器1500可以连接刚性移动部1230与壳体1110。阻尼器1500可以结合到刚性移动部1230和壳体1110。阻尼器1500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上。阻尼器1500可以与刚性移动部1230结合。阻尼器1500可以结合到刚性移动部1230。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结合到壳体1110。壳体1110和刚性移动部1230可以通过阻尼器1500彼此附接。
阻尼器150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第一部分1111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阻尼器1500可以连接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与壳体1110。阻尼器15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刚性移动部1230的突起分1231与壳体1110之间的壳体1110的凹槽1119中。阻尼器15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从壳体1110的第一凹槽部下凹的第二凹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在壳体1110与刚性移动部1230之间用作阻尼器的凝胶组分的结合。由此,可以通过在保持增益值的同时确保相位裕度(phase margin)来提高致动器的响应性。也就是说,可以改善FRA特性。特别地,可以改善以x轴为中心的倾斜的响应特性。也可以增强以y轴(yaw)为中心的倾斜。
图30和图3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以x轴为中心倾斜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流不供应到第一驱动单元1410的初始状态下,固持器121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上板与下板之间。此时,固持器1210可以与壳体1110的上板接触(参照图30)。
此时,当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时,通过第一线圈1412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固持器1210可以以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为中心向下倾斜(参照图31)。
也就是说,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使得固持器1210可以相对于壳体1110以x轴为中心向下倾斜。此时,由于反射构件1220也与固持器1210一起倾斜,所以改变了光路,使得可以抵消由陀螺仪传感器1150检测到的抖动。
在本实施例中,仅可以使用第一方向上的电流来控制第一线圈1412并且不能使用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电流。由此,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在第二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1412时可能出现的移动板1300的分离和移除问题。
更具体地,作为比较示例,当第一磁体1240和第二磁体1120的中心设置在与移动板1300的第一突起1310相同的高度处时,移动部1200通过电磁力滑动,并且在第一磁体1240与第二磁体1120之间的排斥力以及第一线圈1412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之间的电磁力不均匀时,移动板1300可以被分离和移除。当第一线圈1412与第一驱动磁体1411之间的电磁力比第一磁体1240与第二磁体1120之间的排斥力大时,出现刚性移动部1230掉出与第一磁体1240与第二磁体1120之间的间隙一样多的现象,并且移动板1300可以被分离。这可能是霍尔标定动态特性差的原因。
在本实施例中,排斥力的中心轴和x轴驱动力的中心轴可以偏离一定距离。由此,反射构件1220可以在向上方向上机械地移动。此时,向上方向可以为与重力相反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其可以由代码控制而不是由电流控制。在类似于本实施例的枢轴结构中,由于重力导致的例如偏离的原因,难以知道打开状态下的初始位置,所以可能需要封闭方法(移动部1200在初始状态下与固定部1100接触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其通过封闭方法控制,所以可以执行更精准的驱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封闭方法最小化由移动部1200到处移动而产生的噪声。
图33至图3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构件驱动装置以y轴为中心倾斜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向第二驱动单元1420供应电流的初始状态下,固持器1210可以设置在壳体1110的两个侧板之间。此时,固持器1210可以处于与壳体1110的所有两个侧板间隔开的状态(参照图32)。
此时,当第一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1422时,由于第二线圈1422与第二驱动磁体1421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固持器1210可以以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为中心向一侧倾斜。(参照图33a)。
同时,当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1422时,由于第二线圈1422与第二驱动磁体1421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固持器1210可以以移动板1300的第二突起1320为中心向另一侧倾斜(参照图34b)。
也就是说,电流在两个方向上选择性地施加到第二线圈1422,使得固持器1210可以相对于壳体1110以y轴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倾斜。此时,由于反射构件1220也与固持器1210一起倾斜,所以改变了光路,使得可以抵消由陀螺仪传感器1150检测到的抖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执行x轴倾斜和y轴倾斜(即,两轴倾斜)的手抖校正。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
图3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36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透视图;图37是如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处于图36所示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38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透视图;图39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例如基板和线圈的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0是在图39所示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第一透镜和相关部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和局部放大图;图42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线圈和传感器的布置结构的图;图43是示出在图39所示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第二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4是从图43所示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导轨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放大图;图4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以及其相关配置的透视图;图4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二移动部和相关配置的透视图;图4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第二壳体的透视图;图50和图5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配置的分解透视图;图5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执行变焦功能。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执行连续变焦功能。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执行自动对焦(AF)功能。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移动透镜。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沿着光轴移动透镜。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通过各个组移动形成在多个组中的透镜。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使第二组透镜移动。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使第三组透镜移动。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为透镜致动器。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为AF致动器。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为变焦致动器。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音圈电机(VCM)。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透镜。或者,透镜可以被描述为相机设备10的一个构件而不是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一个构件。透镜可以设置在由反射构件1220和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图像传感器3400形成的光路中。透镜可以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透镜可以形成多个组。透镜可以形成三个组。透镜可以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可以按顺序设置在反射构件1220与图像传感器3400之间。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一透镜2120。第二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二透镜2220。第三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三透镜2320。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固定部2100。当第一移动部2200和第二移动部2300移动时,固定部2100可以为相对固定部。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壳体2110。固定部2100可以包括壳体2110。壳体2110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外侧。壳体2110可以容纳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至少一部分。壳体2110可以包括前板、后板和多个连接板。此时,前板可以被称为上板,后板可以被称为下板,并且连接板可以被称为侧板。
壳体21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2110-1。第一壳体2110-1可以为盖。第一壳体2110-1可以形成壳体2110的前板。第一壳体2110-1可以结合到第一透镜2120。第一壳体2110-1可以为盖。第一壳体2110-1可以结合到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第一透镜2120可以固定到第一壳体2110-1。
壳体211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110-2。第二壳体2110-2可以为壳体。第二壳体2110-2可以形成壳体2110的后板和连接板。第二壳体2110-2可以向前敞开。第一壳体2110-1可以结合到第二壳体2110-2的前方。导轨213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2110-1与第二壳体2110-2之间。
壳体2110可以包括第一凹槽2111。第一凹槽2111可以结合到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壳体1110的突起分1116。第一凹槽2111可以形成为与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突起分1116相对应的形状。可以在第一凹槽2111中设置用于将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粘合剂。
壳体2110可以包括第二凹槽2112。第二凹槽2112可以结合到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壳体1110的突起1117。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突起1117可以插入第二凹槽2112中。第二凹槽2112可以形成为与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突起1117相对应的形状。可以在第二凹槽2112中设置用于将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结合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粘合剂。
壳体2110可以包括第一孔2113。第一孔2113可以暴露第一固持器2210的突起2211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突起2311。第一孔2113可以形成在壳体2110的连接板中。在制造测试步骤中,通过检查通过第一孔2113暴露的第一固持器2210的突起2211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突起2311,可以检查出透镜驱动装置2000是否正常工作。
壳体2110可以包括板2113-1。板2113-1可以覆盖第一孔2113。板2113-1设置在第一孔2113中,并且可以封闭第一孔2113。
壳体2110可以包括第二孔2114。第二孔2114可以为设置有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的线圈容纳孔。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第二孔2114中。第二孔2114可以形成为比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大。
壳体2110可以包括突起2115。突起2115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10-2中。突起2115可以形成为两级突起。突起2115可以结合到导轨2130。突起2115可以结合到第一壳体2110-1。导轨2130可以结合到突起2115的具有大直径的部分并且第一壳体2110-1可以结合到突起2115的具有小直径的部分。
突起2115可以包括第一突起2115-1。第一突起2115-1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直径D2的第一部分2115a和从第一部分2115a突出并且具有第二直径D1的第二部分2115b。突起2115可以包括第二突起2115-2。第二突起2115-2可以包括具有第三直径D3的第三部分和从第三部分突出并且具有第四直径D4的第四部分。此时,第四直径D4可以比第二直径D1小。由此,第一突起2115-1可以比第二突起2115-2更紧密地结合到第一壳体2110-1。
壳体2110可以包括引导突起2116。引导突起2116可以形成在壳体2110的内表面上。引导突起2116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由此,引导突起2116可以引导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此时,光轴方向可以为垂直于x轴和y轴的z轴方向。引导突起2116可以设置在光轴方向上。引导突起2116可以在光轴方向上延伸。
壳体2110可以包括凹槽2117。凹槽2117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2110-1中。第一壳体2110-1的凹槽2117可以结合到第二壳体2110-2的突起2115。
壳体2110可以包括突起2118。突起2118可以结合到基板2140。突起2118可以插入到基板2140的凹槽中。突起2118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对应的尺寸和形状以适配到基板2140的凹槽中。
壳体2110可以包括排气孔2119。排气孔2119可以形成在壳体2110的后板中。排气孔2119可以在壳体2110与虚设玻璃2600之间形成间隙。空气可以流入壳体2110与虚设玻璃2600之间的间隙。在粘合剂的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2119释放。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2120。或者,第一透镜2120可以被描述为相机设备10的一个构件而不是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一个构件。固定部21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2120。第一透镜2120可以设置在光轴上。第一透镜2120可以设置在反射构件1220与图像传感器3400之间。第一透镜2120可以设置在反射构件1220与第二透镜2220之间。第一透镜212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2110-1中。第一透镜2120可以固定到第一壳体2110-1。即使在第二透镜2220和第三透镜2320正在移动时,第一透镜2120也可以保持固定状态。
第一透镜2120可以为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2120可以包括多个透镜。第一透镜2120可以包括三个透镜。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导轨2130。固定部2100可以包括导轨2130。导轨2130可以结合到固定部2100。导轨2130可以结合在第一壳体2110-1与第二壳体2110-2之间。导轨2130可以结合到第二壳体2110-2的突起2115。导轨2130可以引导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移动。导轨2130可以引导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导轨2130可以包括设置在光轴方向上的轨道。导轨2130可以包括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轨道。导轨2130可以包括形成为滚珠2500在其中滚动的轨道。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基板2140。固定部2100可以包括基板2140。基板2140可以设置在固定部2100中。基板2140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的两个侧面上。基板2140可以为FPCB。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上。
基板214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2140-1。第一区域2140-1可以形成在基板2140的端部。在第一区域2140-1中可以设置端子。基板2140可以包括第二区域2140-2。基板2140的第一区域2140-1可以相对于第二区域2140-2向内弯曲。由此,可以最小化印刷电路板3300的尺寸,同时确保用于连接板2140和印刷电路板3300的端子的焊接处理的区域。第一区域2140-1可以与第二区域2140-2形成钝角。
基板214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2141。第一基板2141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的一侧。第一线圈2412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41上。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41上。
基板2140可以包括第二基板2142。第二基板2142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的另一侧。第二基板2142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41的相对侧。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142上。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142上。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悬架(SUS)2145。悬架2145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上。悬架2145可以增强基板2140的强度。悬架2145可以散发由基板2140产生的热量。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EEPROM 2150。EEPROM 2150可以电连接到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在制造阶段中,在将透镜驱动装置2000连接到驱动IC3900之前,EEPROM 2150可以用于控制施加到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的电流。EEPROM 2150可以用于测试透镜驱动装置2000是否正常工作。EEPROM 2150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的内表面上。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一移动部2200。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相对于固定部2100移动。第一移动部22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固定部2100与第二移动部2300之间。第一移动部2200可以在固定部2100与第二移动部2300之间移动。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一固持器2210。第一移动部2200可以包括第一固持器2210。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的内侧。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相对于壳体2110移动。第一固持器22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壳体2110间隔开。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与壳体2110接触。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在移动时与壳体2110接触。或者,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与壳体2110接触。
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包括突起2211。突起2211可以为测试突起。突起2211可以形成在第一固持器2210的外表面上。突起2211可以从第一固持器2210突出。突起2211可以通过壳体2110的第一孔2113从外部观察到。突起2211可以用于测试透镜驱动装置2000是否正常工作。突起2211可以包括平面2211-1和斜面2211-2。
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包括轨道凹槽2212。滚珠2500可以设置在轨道凹槽2212中。在轨道凹槽2212中,滚珠2500可以通过滚动移动。轨道凹槽2212和滚珠2500可以两点接触。轨道凹槽2212可以设置在光轴方向上。轨道凹槽2212可以在光轴方向上延伸。
轨道凹槽2212可以包括多个轨道凹槽。轨道凹槽2212可以包括四个轨道凹槽。轨道凹槽2212可以包括第一轨道凹槽、第二轨道凹槽、第三轨道凹槽和第四轨道凹槽。可以在多个轨道凹槽2212中的每一个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滚珠2500。
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包括突起2213。突起2213可以形成在面对第一固持器2210的第一壳体2110-1的表面上。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包括面对第一壳体2110-1的第一表面以及形成在第一表面上并且与第一壳体2110-1接触的多个突起2213。当第一固持器2210在靠近第一壳体2110-1的方向上移动时,突起2213可以与第一壳体2110-1接触。此时,当形成突起2213时,与省略了突起2213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第一固持器2210与第一壳体2110-1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最小化由于第一固持器2210与第一壳体2110-1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二透镜2220。或者,第二透镜2220可以被描述为相机设备10的一个构件而不是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一个构件。第一移动部2200可以包括第二透镜2220。第二透镜2220可以设置在光轴上。第二透镜2220可以设置在反射构件1220与图像传感器3400之间。第二透镜2220可以设置在第一透镜2120与第三透镜2320之间。第二透镜2220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中。第二透镜2220可以结合到第一固持器2210。第二透镜2220可以固定到第一固持器2210。第二透镜2220可以相对于第一透镜2120移动。第二透镜2220可以与第三透镜2320分离地移动。
第二透镜2220可以为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2220可以包括多个透镜。第二透镜2220可以包括两个透镜。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二移动部2300。第二移动部2300可以相对于固定部2100移动。第二移动部2300可以与第一移动部2200分离地移动。第二移动部2300可以设置在第一移动部2200的后侧。第二移动部2300可以在靠近和远离第一移动部2200的方向上移动。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二固持器2310。第二移动部2300可以包括第二固持器2310。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的内侧。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相对于壳体2110移动。第二固持器23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壳体2110间隔开。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与壳体2110接触。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在移动时与壳体2110接触。或者,在初始状态下,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与壳体2110接触。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与第一固持器2210接触。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与第一固持器2210间隔开。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在移动时与第一固持器2210接触。或者,在初始状态下,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与第一固持器2210接触。
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包括突起2311。突起2311可以为测试突起。突起2311可以形成在第二固持器2310的外表面上。突起2311可以从第二固持器2310突出。突起2311可以通过壳体2110的第一孔2113从外部观察到。突起2311可以用于测试透镜驱动装置2000是否正常工作。突起2311可以包括平面2311-1和斜面2311-2。
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包括轨道凹槽2312。可以在轨道凹槽2312中设置滚珠。在轨道凹槽2312中,滚珠2500可以通过滚动移动。轨道凹槽2312和滚珠2500可以两点接触。轨道凹槽2312可以设置在光轴方向上。轨道凹槽2312可以在光轴方向上延伸。
轨道凹槽2312可以包括多个轨道凹槽。轨道凹槽2312可以包括四个轨道凹槽。轨道凹槽2312可以包括第一轨道凹槽、第二轨道凹槽、第三轨道凹槽和第四轨道凹槽。可以在多个轨道凹槽2312中的每一个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滚珠2500。
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包括突起2313。突起2313可以形成在第二固持器2310的面对第一固持器2210的表面上。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包括面对第一固持器2210的第二表面以及形成在第二表面上并且与第二固持器2310接触的多个突起2313。当第二固持器2310在靠近第一固持器2210的方向上移动时,突起2313可以与第一固持器2210接触。此时,当形成突起2313时,与省略了突起2313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第二固持器2310与第一固持器2210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最小化由于第二固持器2310与第一固持器2210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冲击和噪声。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三透镜2320。或者,第三透镜2320可以被描述为相机设备10的一个构件而不是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一个构件。第二移动部2300可以包括第三透镜2320。第三透镜2320可以设置在光轴上。第三透镜2320可以设置在反射构件1220与图像传感器3400之间。第三透镜2320可以设置在第二透镜2220与图像传感器3400之间。第三透镜2320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中。第三透镜2320可以结合到第二固持器2310。第三透镜2320可以固定到第二固持器2310。第三透镜2320可以相对于第一透镜2120移动。第三透镜2320可以与第二透镜2220分离地移动。
第三透镜2320可以为第三透镜组。第三透镜2320可以包括多个透镜。第三透镜2320可以包括两个透镜。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驱动单元2400。驱动单元2400可以使多个透镜中的至少一部分移动。驱动单元2400可以使第一移动部2200和第二移动部2300相对于固定部2100移动。驱动单元2400可以包括线圈和磁体。驱动单元2400可以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使第一移动部2200和第二移动部2300移动。在修改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400可以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驱动单元24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410。第一驱动单元2410可以使第一移动部2200相对于固定部2100移动。第一驱动单元2410可以使第一移动部2200相对于第二移动部2300移动。第一驱动单元2410可以用于驱动变焦功能。或者,第一驱动单元2410可以用于驱动自动对焦功能。
第一驱动单元241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磁体2411。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设置在第一移动部2200中。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中。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的侧面上。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结合到第一固持器2210。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固定到第一固持器2210。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到第一固持器2210。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与第一固持器2210一体移动。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一线圈2412。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面对第一线圈2412。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线圈2412相对应的位置。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与第一线圈2412相互作用。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与第一线圈2412电磁相互作用。
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包括第一磁体部分2411-1。第一磁体部分2411-1可以具有第一极性。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包括第二磁体部分2411-2。第二磁体部分2411-2可以具有与第一极性不同的第二极性。此时,第一极性可以为N极并且第二极性可以为S极。相反,第一极性可以为S极并且第二极性可以为N极。
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包括中性部分2411-3。中性部分2411-3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部分2411-1与第二磁体部分2411-2之间。中性部分2411-3可以具有中性极性。中性部分2411-3可以为未被磁化的部分。
第一驱动单元2410可以包括第一线圈2412。第一线圈2412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上。第一线圈2412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41上。第一线圈2412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中。第一线圈2412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的外侧。当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2412时,在第一线圈2412周围形成电磁并与第一驱动磁体2411相互作用。
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一线圈2412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上,并且第一驱动磁体2411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中。
第一线圈2412可以形成为环形。第一线圈2412可以形成为正方形环或圆形环。即使当第一线圈2412形成为矩形环状时,角部也可以形成为弯曲的。第一线圈2412可以包括其间具有间隙G1的第一部分2412-1和第二部分2412-2。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设置在第一线圈2412的间隙G1中。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驱动磁体2411。霍尔传感器可以包括多个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彼此间隔开。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间隔开以在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与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之间形成间隙G2。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检测第一驱动磁体2411。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检测第一驱动磁体2411的磁力。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检测第一固持器2210的位置。第一霍尔传感器2413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414可以检测第二透镜2220的位置。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磁轭2415。磁轭2415可以设置在第一驱动磁体2411与第一固持器2210之间。磁轭2415可以设置在第一驱动磁体2411与第一移动部2200之间。磁轭2415可以形成为与第一驱动磁体2411相对应的形状。磁轭2415可以增加第一驱动磁体2411与第一线圈24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轭2415可以包括延伸部分2415-1。延伸部分2415-1可以围绕第一驱动磁体241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磁轭2415可以包括凹槽2415-2。凹槽2415-2可以形成在磁轭2415的主体部的中心部中。
驱动单元240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单元2420。第二驱动单元2420可以使第二移动部2300相对于固定部2100移动。第二驱动单元2420可以使第二移动部2300相对于第一移动部2200移动。第二驱动单元2420可以用于执行自动对焦功能。第二驱动单元2420可以执行变焦功能。
第二驱动单元242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磁体2421。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设置在第二移动部2300中。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中。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的侧面上。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结合到第二固持器2310。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固定到第二固持器2310。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到第二固持器2310。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与第二固持器2310一体移动。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二线圈2422。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面对第二线圈2422。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设置在与第二线圈2422相对应的位置。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与第二线圈2422相互作用。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与第二线圈2422电磁相互作用。
第二驱动单元2420可以包括第二线圈2422。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上。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142上。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中。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外侧。当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2422时,在第二线圈2422周围形成电磁并与第二驱动磁体2421相互作用。
作为修改的实施例,第二线圈2422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上,并且第二驱动磁体2421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上。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二驱动磁体2421。霍尔传感器可以包括多个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彼此间隔开。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间隔开以在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之间形成间隙G2。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检测第二驱动磁体2421。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检测第二驱动磁体2421的磁力。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检测第二固持器2310的位置。第三霍尔传感器2423和第四霍尔传感器2424可以检测第三透镜2320的位置。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磁轭2425。磁轭2425可以设置在第二驱动磁体2421与第二固持器2310之间。磁轭2425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第二驱动磁体2421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磁轭2425可以增加第二驱动磁体2421与第二线圈242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一磁轭2430。
第一磁轭2430可以设置为使得吸引力作用在第一磁轭2430与第一驱动磁体2411之间。第一磁轭2430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中。第一磁轭2430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上。第一磁轭2430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41上。第一固持器2210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磁体2411与第一磁轭2430之间的吸引力朝向导轨2130按压滚珠2500。也就是说,滚珠2500可以保持在第一固持器2210与导轨2130之间,而不会被第一驱动磁体2411与第一磁轭2430之间的吸引力分离和移除。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第二磁轭2440。第二磁轭2440可以为磁体材料。第二磁轭2440可以设置为使得吸引力作用在第二磁轭2440与第二驱动磁体2421之间。第二磁轭2440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中。第二磁轭2440可以设置在基板2140上。第二磁轭2440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142上。第二固持器2310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磁体2421与第二磁轭2440之间的吸引力朝向导轨2130按压滚珠2500。也就是说,滚珠2500可以保持在第二固持器2310与导轨2130之间,而不会被第二驱动磁体2421与第二磁轭2440之间的吸引力分离和移除。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滚珠2500。滚珠2500可以引导第一固持器2210的移动。滚珠2500可以设置在导轨2130与移动部2200和2300之间。滚珠2500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与导轨2130之间。滚珠2500可以引导第二固持器2310的移动。滚珠2500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与导轨2130之间。滚珠2500可以形成为球形。滚珠2500可以在第一固持器2210的轨道凹槽2212和导轨2130的轨道2133上滚动。滚珠2500可以在第一固持器2210的轨道凹槽2212与导轨2130的轨道2133之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滚珠2500可以在第二固持器2310的轨道凹槽2312和导轨2130的轨道2133上滚动。滚珠2500可以在第二固持器2310的轨道凹槽2312与导轨2130的轨道2133之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滚珠2500可以包括多个滚珠。滚珠2500可以设置为总共八个,四个在第一固持器2210中并且四个在第二固持器2310中。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虚设玻璃2600。虚设玻璃2600可以设置在壳体2110中。虚设玻璃2600可以封闭壳体2110的后开口。虚设玻璃2600可以形成为透明的,以使光穿过。
透镜驱动装置2000可以包括聚氨酯泡沫(Poron)2700。聚氨酯泡沫2700可以为吸振构件。聚氨酯泡沫2700可以最小化由第一固持器2210和第二固持器2310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聚氨酯泡沫2700可以设置在第一固持器2210与壳体2110碰撞的部分。聚氨酯泡沫2700可以设置在第二固持器2310与壳体2110碰撞的部分。
图53至图5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变焦功能和对焦功能的实现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向驱动单元2400供应电流的初始状态下,第一透镜2120、第二透镜2220和第三透镜2320可以设置为处于与光轴OA对准的状态(参照图53)。
此时,当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2412时,由于第一线圈2412与第一驱动磁体2411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第二透镜2220可以沿着光轴OA移动(参照图54)。当第二透镜2220移动而第一透镜2120被固定时,可以执行变焦功能。当第一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2412时,第二透镜2220可以在靠近第一透镜2120的方向上移动。当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一线圈2412时,第二透镜2220可以在远离第一透镜2120的方向上移动。
同时,当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2422时,由于第二线圈2422与第二驱动磁体2421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第三透镜2320可以沿着光轴OA移动(参照图55b)。可以通过第三透镜2320的相对于第一透镜2120和第二透镜2220的相对移动来执行自动对焦(AF)功能。当第一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2422时,第三透镜2320可以在靠近第一透镜2120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当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2422时,第三透镜2320可以在远离第一透镜2120的方向上移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底部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平面图;图4是沿着图3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3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省略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中的盖构件的透视图;图5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部分配置的透视图;并且图5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的图像传感器、滤光片和相关配置的分解透视图。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盖构件3100。盖构件3100可以为“盖罐”或“屏蔽罐”。盖构件3100可以设置为覆盖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和透镜驱动装置2000。盖构件3100可以设置在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和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外侧。盖构件3100可以围绕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和透镜驱动装置2000。盖构件3100可以容纳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和透镜驱动装置2000。盖构件3100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盖构件3100可以阻挡电磁干扰(EMI)。
盖构件3100可以包括上板3110。上板3110可以包括开口或孔。光可以通过上板3110的开口或孔入射。上板3110中的开口或孔可以形成在与反射构件1220相对应的位置处。
盖构件3100可以包括侧板3120。侧板3120可以包括多个侧板。侧板3120可以包括四个侧板。侧板3120可以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侧板3120可以包括设置为彼此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为彼此相对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3300(PCB)。印刷电路板3300可以为板或电路板。传感器基部3500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300上。印刷电路板3300可以电连接到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和透镜驱动装置2000。印刷电路板3300可以设置有各种电路、元件、控制单元等,以将形成在图像传感器3400上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其传输到外部装置。
印刷电路板3300可以包括标记单元3310。标记单元3310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300的后表面上。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悬架(SUS)3320。悬架3320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300的后表面上。悬架3320可以增强印刷电路板3300的强度。悬架3320可以辐射印刷电路板3300中产生的热量。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3400。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300上。穿过透镜和滤光片3600的光可以入射到图像传感器3400以形成图像。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300。例如,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结合到印刷电路板3300。作为另一个示例,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通过倒装芯片技术结合到印刷电路板3300。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设置为使得透镜和光轴重合。图像传感器3400的光轴和透镜的光轴可以对准。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将照射到图像传感器3400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图像传感器3400可以包括电荷偶合装置(CC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CPD和CID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传感器基部3500。传感器基部3500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300上。滤光片3600可以设置在传感器基部3500上。在传感器基部3500的设置有滤光片3600的一部分中形成开口,使得穿过滤光片3600的光可以入射到图像传感器3400上。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滤光片3600。滤光片3600可以用于阻挡在穿过透镜的光中的特定频率的光入射到图像传感器3400上。滤光片3600可以设置在透镜与图像传感器3400之间。滤光片3600可以设置在传感器基部3500上。滤光片3600可以包括红外滤光片。红外滤光片可以阻挡红外波段的光入射在图像传感器3400上。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基板3700。基板3700可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300。基板3700可以从印刷电路板3300延伸。基板3700可以包括电连接到反射构件驱动装置1000的端子。基板3700可以包括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连接部3710。连接部3710可以设置在板3700上。连接部3710可以设置在板3700的延伸部的下表面上。连接部3710可以连接到例如智能手机的电源单元。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3800。温度传感器3800可以检测温度。由温度传感器3800检测的温度可以用于更精确地控制手抖校正功能、自动对焦功能和变焦功能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功能。
相机设备10可以包括驱动器IC 3900。驱动器IC 3900可以电连接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驱动器IC 3900可以被描述为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一个配置。驱动器IC 3900可以电连接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驱动器IC 3900可以向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供电。驱动器IC 3900可以控制施加到透镜驱动装置2000的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或电流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器IC 3900可以电连接到霍尔传感器2413、2414、2423和2424。驱动器IC 3900可以通过由霍尔传感器2413、2414、2423和2424检测的第二透镜2220和第三透镜2320的位置对施加到第一线圈2412和第二线圈2422的电压和电流执行反馈控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
图5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前侧的透视图;并且图5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光学装置1可以包括手持电话、移动电话、便携式终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智能平板、便携式智能设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和导航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光学装置1可以包括拍摄图像或照片的装置。
光学装置1可以包括主体20。光学装置1可以包括相机设备10。相机设备10可以设置在主体20中。相机设备10可以拍摄被摄物。光学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器30。显示器30可以设置在主体20上。显示器30可以输出由相机设备10拍摄的视频或图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显示器30可以设置在主体20的第一表面上,相机设备10可以设置在主体20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0可以为折叠相机模块。折叠相机模块可以具有15度至40度的视角。折叠相机模块可以具有18mm至20mm以上的焦距。折叠相机模块可以用作光学装置1的后置相机。具有70度至80度的视角的主相机可以设置在光学装置1的后表面上。此时,折叠相机可以设置在主相机附近。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0可以应用于光学装置1的多个后置相机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0可以应用于光学装置1的(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多个)后置相机中的一个相机。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0可以设置在光学装置1的前表面上。然而,当光学装置1的前置相机为一个时,可以应用广角相机。当在光学装置1中有两个或多个前置相机时,前置相机中的一个可以为如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相机。然而,由于焦距比后置伸缩相机的焦距短,所以可以使用不包括反射构件普通相机模块,而不使用折叠相机模块。
尽管上面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和重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具体的形式实施。因此,将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致动器装置,包括:
壳体;
固持器,所述固持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反射构件,所述反射构件设置在所述固持器上;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持器之间;
刚性移动部,所述刚性移动部结合到所述固持器;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刚性移动部上;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配置为使所述固持器倾斜,
其中,以第一光轴为基准,所述第一磁体的中心轴设置为与所述移动板的中心轴偏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以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所述第一磁体的所述中心轴的横轴与穿过所述移动板的所述中心轴的横轴在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的第二光轴方向上偏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以所述面对的表面为基准,穿过所述第一磁体的所述中心轴的纵轴不与穿过所述移动板的所述中心轴的纵轴在横轴方向上偏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刚性移动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孔,所述刚性移动部插入所述两个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磁体的横轴设置为比所述移动板的横轴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移动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刚性移动部与所述固持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磁体和第一线圈,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磁体和第二线圈。
10.一种致动器装置,包括:
固定部;
移动部,所述移动部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移动;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之间;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配置为使所述移动部以所述移动板的彼此垂直的x轴和y轴为基准倾斜,
其中,在所述y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二磁体的中心的横轴设置为与所述移动板的x轴偏心。
CN202280024641.3A 2021-03-24 2022-02-18 致动器装置 Pending CN1170991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38362 2021-03-24
KR1020210038362A KR20220133045A (ko) 2021-03-24 2021-03-24 액추에이터 장치
KR10-2021-0038361 2021-03-24
PCT/KR2022/002471 WO2022203214A1 (ko) 2021-03-24 2022-02-18 액추에이터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9174A true CN117099174A (zh) 2023-11-21

Family

ID=8360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4641.3A Pending CN117099174A (zh) 2021-03-24 2022-02-18 致动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20133045A (zh)
CN (1) CN11709917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33045A (ko)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318508A1 (en) Actuator device
CN109564373B (zh) 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5061260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US20220221734A1 (en) Camera module
CN215340557U (zh) 光学系统
CN117099174A (zh) 致动器装置
EP4318507A1 (en) Actuator device
US20240163557A1 (en) Actuator device
CN115552877A (zh) 相机装置
EP4318117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N117378020A (zh) 致动器装置
EP4286936A1 (en) Actuator device
CN116783547A (zh) 致动器装置
US20240152028A1 (en) Reflective member driving device
CN117136330A (zh) 透镜驱动装置
TW202349093A (zh) 致動器及相機裝置
KR20220133044A (ko) 액추에이터 장치
KR20230001389A (ko) 액추에이터 장치 및 카메라 장치
CN117203971A (zh) 反射构件驱动装置
KR20220136830A (ko) 반사부재 구동 장치
KR20230174102A (ko) 반사부재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장치 및 광학기기
KR20230016036A (ko) 반사부재 구동 장치
KR20220136827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KR20220136828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EP4216533A1 (en) Camera devic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