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3347A -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3347A
CN117083347A CN202280023213.9A CN202280023213A CN117083347A CN 117083347 A CN117083347 A CN 117083347A CN 202280023213 A CN202280023213 A CN 202280023213A CN 117083347 A CN117083347 A CN 117083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ass
organopolysiloxane
addition reactio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2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原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83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3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77/08Preparatory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1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Abstract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含有:(A)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B)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氢原子(Si‑H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C)在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D)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40℃以上的直链烯烃、(E)铂族金属系催化剂,其中,除铂族金属以外的金属量为100ppm以下,即使采用少的铂族金属系催化剂量,也充分地固化,发挥良好的密合性,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硅不会经时地沉淀分离,因此能够稳定地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形成硅橡胶、剥离纸或剥离膜用的剥离覆膜。

Description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进行固化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防止纸、塑料等片状基材与压敏粘合材料的粘接、固着,在基材表面形成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固化覆膜以赋予剥离特性。作为在基材面形成有机聚硅氧烷固化覆膜的方法,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方法。
(1)以铂族金属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使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有机氢聚硅氧烷发生加成反应以形成剥离性覆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47-32072号公报)。
(2)以有机金属盐作为催化剂、使具有羟基、烷氧基等官能团的有机聚硅氧烷发生缩合反应以形成剥离性覆膜的方法(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35-13709号公报)。
(3)使用紫外线、电子束、使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光反应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以形成剥离性覆膜的方法(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4-162787号公报)。
在上述(1)、(2)、(3)中,广泛使用了可应对固化性优异、从低速剥离到高速剥离的各种剥离特性的要求的(1)的采用使用了铂催化剂的加成反应的剥离性覆膜形成方法。
以往,相对于剥离纸或剥离膜用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大多使用以铂族金属浓度计为60~400质量ppm的铂族金属系催化剂。这是因为,在铂浓度不到60质量ppm的情况下,固化反应没有充分地进行,固化覆膜变得柔软,残存的Si-H基量多,因此剥离力升高,另外,由于未反应的原料有机聚硅氧烷存在而成为迁移成分,因此有机聚硅氧烷迁移至贴合于剥离纸的压敏粘合剂面,引起粘合力的降低。
进而,铂催化剂由于为稀少的贵金属,因此价格高,铂催化剂在剥离纸或剥离膜制造的成本中所占的的比例大。因此,减少铂族金属系催化剂有助于降低价格。此外,在基材中,有时含有氮化合物、硫化合物、磷化合物等成为铂族金属系催化剂的催化剂毒质的成分,催化剂毒质成分与铂族金属结合,从而采用加成反应的固化不再进行是问题所在。
作为以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进行固化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4和5中记载了以下的组合物。
(4)有机硅组合物,其包含每1分子具有至少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在末端和侧链具有SiH基的氢化有机硅氧烷、和作为粘合性调节系的MDViQ树脂以及氢化硅烷化抑制剂(上述中,M为R3SiO1/2,DVi为RPSiO2/2,Q为SiO4/2,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P为由-(CH2)n-CH=CH2(n为0~6的整数)表示的烯基)(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221300号公报)。
(5)解离涂布组合物,其包含烯基官能化聚硅氧烷、氢化硅官能化聚硅氧烷、和铂族金属,其中,烯基官能化聚硅氧烷使用磷腈碱催化剂制成(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9-513740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4和5中记载的组合物如下所述,固化不充分。
例如,专利文献4记载的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使用反应性良好的末端Si-H基和覆膜形成性MDViQ树脂,实施例中,通过以60ppm的铂浓度将组合物在150℃下加热1.8秒而固化,但没有记载以不到60ppm的铂量进行固化的方法。另外,以铂浓度60ppm固化而成的固化覆膜中的提取成分(未反应硅氧烷的量)多达5.8~6.5%,大量存在未固化的硅氧烷,固化不充分。另外,专利文献4中不存在与剥离特性有关的记载。
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烯基官能化聚硅氧烷为具有MDQ单元的支链硅氧烷。记载了通过具有末端乙烯基的支链提高制作交联覆膜的概率。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实施例中,用磷腈催化剂使四(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硅烷反应来合成含有烯基的支链硅氧烷,其次,以成为铂浓度40ppm的量配混氢化硅官能化聚硅氧烷和铂催化剂,在100℃、15秒和115℃、20秒的条件下使组合物固化。专利文献5对于组合物的固化状态,用甲基异丁基酮提取固化物进行评价。提取得到的未反应硅氧烷的比例均多达6.4~25.2%,固化不充分。另外,没有进行剥离特性等其他的评价。
在固化充分进行的覆膜中,一般地,优选未反应硅氧烷的提取量至少为5%以下,优选为3%以下。如上述专利文献4和5记载那样,如果在固化覆膜中存在5%以上的未反应硅氧烷,则硅氧烷迁移至与剥离覆膜相接的压敏粘合剂的表面,残留粘接率大幅地下降。另外,由于残存Si-H基大量残留,因此与充分固化的情形相比,剥离力提高。
本发明人反复研究,结果发现:在加成反应型剥离纸有机硅组合物中配混在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以少的铂族金属系催化剂量进行加成反应,能够形成具有与以往同等的剥离力的固化覆膜(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47-320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35-137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4-16278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221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9-513740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WO2020/00425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6的组合物的确在15ppm、20ppm这样的低铂量下固化性也优异,未固化的有机硅少,但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与其他硅氧烷(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有机氢聚硅氧烷)的相容性差,组合物混合时发生白浊,但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经时地沉淀,静置10~60分钟后沉淀分离,如果不将下层充分地混合,则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的固化变得不充分。
另外发现,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的上述专利文献6的配混强烈地受到钠盐、钾盐等金属盐的影响,在组合物中的金属盐量多的情况下加成反应不再进行。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该组合物即使使用少的铂族金属系催化剂量,也能够充分地固化,发挥良好的密合性,形成具有与以往同等的剥离力的固化覆膜,并且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硅不经时地沉淀分离,因此能够稳定地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形成硅橡胶、剥离纸或剥离膜用的剥离覆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防止分离,研究了各种各样的相容化成分,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相容化,则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固化反应不进行。但是,发现通过配混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40℃以上的直链烯烃,从而能够兼顾相容化和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的固化反应。进而发现,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如果组合物中的金属盐量多,则固化反应不进行,因此将组合物中的除铂族金属以外的金属量抑制在100ppm以下是有效的,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下述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以下有时简单记载为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或组合物)。
1.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含有下述(A)~(E)成分,组合物中的除铂族金属以外的金属量为100ppm以下,
(A)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100质量份,
(B)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氢原子(Si-H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量使得相对于(A)成分中的烯基的摩尔数,Si-H基的摩尔数相当于1~5倍,
(C)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其中,不包括上述(A)成分):0.01~10质量份,
(D)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40℃以上的直链烯烃:0.1~20质量份,
(E)铂族金属系催化剂:相对于(A)、(B)、(C)和(D)成分的合计,以铂族金属的质量换算计为1~50ppm。
2.根据1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还含有0.01~5质量份的(F)加成反应控制剂。
3.根据1或2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516~100000。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在有机聚硅氧烷的侧链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环状硅氧烷。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D)成分为乙烯基值(100g中所含的不饱和官能团的mol数)为0.30~0.58mol/100g、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70℃以上、在分子末端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官能团的直链烯烃。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用于剥离纸或剥离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即使铂族金属系催化剂量少,也能够充分地固化,形成具有与以往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同等的剥离力的固化覆膜。由于铂族金属催化剂量少,因此能够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对于含有催化剂毒质的基材,也能够采用加成反应进行固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详细地说明。
[(A)成分]
本发明的(A)成分是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能够单独地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适当地组合使用。作为(A)成分,可列举出具有由下述平均组成式(1)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聚硅氧烷。
MaMVi bDcDVi dTeTVi fQg(1)
(式中,M为R3SiO1/2,MVi为R2PSiO1/2,D为R2SiO2/2,DVi为RPSiO2/2,T为RSiO3/2,TVi为PSiO3/2,Q为SiO4/2,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另外,P为由-(CH2)h-CH=CH2(h为0~6的整数)表示的烯基。a、b、d、f各自独立地为0或正数,b、d、f不会同时为0,为2≤b+d+f≤500,c为10~2700的正数,e为0或200以下的正数,g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
上述式(1)中,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一价烃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一价烃基。具体地,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等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萘基、甲苯基等芳基;苄基、苯乙基等芳烷基;这些基团的与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一部分被卤素原子、环氧基、氨基、聚醚基、氰基、羟基等取代而成的基团。这些中,在降低固化性、得到的固化物的剥离力的情况下,优选R的总数的80摩尔%以上为甲基。
P为由-(CH2)h-CH=CH2(h为0~6的整数)表示的烯基,具体地,可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丙烯基、5-己烯基、辛烯基、癸烯基等,其中优选乙烯基。
a、b、d、f各自独立地为0或正数,b、d、f不会同时为0,为2≤b+d+f≤500,优选2≤b+d+f≤200。a优选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b优选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d优选为0或500以下的正数,f优选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
c为10~2700,优选10~2000,更优选50~1500。在c不到10的情况下,如果涂布速度为200m/min以上,则雾产生量增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涂布表面有可能粗糙。另一方面,如果c超过27000,则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运动粘度过度升高,涂布性降低,因此平滑性变差,根据涂布表面的部位,涂布量的差异有可能变大。
e为0或200以下的正数,优选为0或20以下的正数,更优选为0或10以下的正数。g为0或1000以下的正数,优选为0或10以下的正数,更优选为0或5以下的正数。
(A)成分的乙烯基值优选为0.001~0.7mol/100g,更优选为0.005~0.5mol/100g,进一步优选为0.01~0.1mol/100g。如果乙烯基值不到0.001mol/100g,则反应点过度变少,有可能发生固化不良,如果乙烯基值超过0.7mol/100g,则交联密度过度升高,低速剥离力有可能升高。
(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800以上且20万以下,更优选为800以上且15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0以上且10万以下。如果(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比800低,则润湿性提高,容易扩展,对基材的涂布量有可能变得不充分。另外,如果超过20万,则相反变得难以润湿扩展,对基材的涂布量有可能发生偏差。应予说明,本发明中,(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基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溶剂:甲苯)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值。
(A)成分的25℃下的粘度优选为7mm2/s以上且300万mm2/s以下,更优选为10mm2/s以上且1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mm2/s以上且5000mm2/s以下。在运动粘度不到7mm2/s的情况下,组合物整体的运动粘度降低,涂布量有可能变得不充分。应予说明,采用EMS法测定绝对粘度,由比重计算运动粘度。作为测定装置,例如能够使用EMS粘度计(EMS-1000S、京都电子产业公司制造)。
作为这样的(A)成分,具体地,能够列举出在两末端含有烯基的聚硅氧烷、在侧链含有烯基的聚硅氧烷、在单末端和侧链含有烯基的聚硅氧烷、在两末端和侧链含有烯基的聚硅氧烷、在末端含有烯基的支链型聚硅氧烷。
如果用结构式表示,能够列举出MVi 2Dc、M2DcDVi d、MVi 3DcT1、MVi 4DcT2、MVi 2DcDVi d、MVi 2DcQ1、MaDcDVi dTVi f(M、Mvi、D、DVi、T、Tvi、Q、a、c、d、f与上述相同。下同)等。作为更具体的结构例,能够列举出MVi 2D155、MVi 2D100、M2D97DVi 3、M2D26DVi 4、M2D96DVi 4、M2D95DVi 5、MVi 3D100T1、MVi 4D100T2、MVi 2D97DVi 1、MVi 2D95DVi 3、M3D93DVi 3TVi 1、MVi 2D2000、M2D1000DVi 20等。
[(B)成分]
(B)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氢原子(Si-H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适当地组合使用。优选在1分子中具有3~100个硅原子键合氢原子(Si-H基),更优选具有10~100个。通过该有机氢聚硅氧烷的Si-H基与(A)成分的烯基进行加成反应,从而形成有机聚硅氧烷交联物。作为Si-H基含量,优选为0.001~3.5mol/100g,更优选为0.01~2.5mol/100g,进一步优选为0.02~2.0mol/100g。如果Si-H基含量过少,则固化性、密合性有可能变差,如果过多,则剥离力有可能变大。
作为(B)成分的有机氢硅氧烷,优选为具有由下述式(2)表示的结构的有机氢硅氧烷。
MiMH jDkDH LTmTH nQo(2)
(式中,M为R3SiO1/2,MH为R2HSiO1/2,D为R2SiO2/2,DH为RHSiO2/2,T为RSiO3/2,TH为HSiO3/2,Q为SiO4/2,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i、j、k、m各自独立地为0或正数,L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n为0或10以下的正数,o为0或10以下的正数,j、L、n不会同时为0,为2≤j+L+n≤100。)
在上述式(2)中,就R而言,能够例示与上述式(1)的R同样的基团,这些中,优选碳原子数1~8的烷基。
式(2)中的i、j、k、m各自独立地为0或正数,优选i为0或10以下的正数,优选j为0或10以下的正数,优选k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优选m为0或10以下的正数。另外,L为0或100以下的正数,优选2~100,更优选10~80。n为0或10以下的正数,优选为0或5以下的正数,m为0或10以下的正数,优选为0或5以下的正数。另外,j、L、n不会同时为0,j+L+n为2~100,优选为10~80的正数。o为0或10以下的正数,优选为0或5以下的正数。
作为(B)成分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具体地,能够列举出在两末端含有氢甲硅烷基的聚硅氧烷、在侧链含有氢甲硅烷基的聚硅氧烷、在单末端和侧链含有氢甲硅烷基的聚硅氧烷、在两末端和侧链含有氢甲硅烷基的聚硅氧烷等。
如果用结构式表示,则能够列举出MH 2Dk、M2DH L、M2DkDH L、MH 2DkDH L、MH 3DkT1、MH 4DkT2、MiDkDH LTH n(M、MH、D、DH、T、TH、i、k、L、n与上述相同。下同。)等。作为更具体的结构例,能够列举出MH 2D10、MH 2D100、M2D27DH 3、M2D97DH 3、M2D26DH 4、M2D25DH 5、M2D24DH 6、M2D96DH 4、M2D95DH 5、MH 3D100T1、MH 4D100T2、MH 2D97DH 1、M2D30DH 5Q1、MH 2D95DH 3、M3D93DH 3TH 1等。
(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94~10000,更优选为874~5000。如果(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过小,则密合性有可能大幅地恶化,如果过大,则反应性变差,固化性降低,有可能发现残留粘接率的降低、固化不足引起的剥离力的上升。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溶剂:甲苯)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B)成分的25℃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2~500mm2/s,更优选为2~300mm2/s,进一步优选为5~200mm2/s。如果25℃下的运动粘度不到2mm2/s,则由于分子量小,因此反应性良好,但与基材的密合性有可能恶化。另外,如果超过500mm2/s,则反应性变差,固化性降低,有可能发现残留粘接率的降低、固化不足引起的剥离力的上升。应予说明,就运动粘度而言,与上述相同地采用EMS法测定绝对粘度,由比重计算。
就(B)成分的配混量而言,为相对于(A)成分中的烯基的摩尔数,Si-H基的摩尔数相当于1~5倍的量,优选相当于1.2~3倍的量。就相当于1~5倍的量而言,如果作为Si-H官能团量考虑,则相当于0.016~3.5mol/100g。如果(B)成分过少,则有时固化性和密合性变得不充分,如果过多,则残存的Si-H基量增加,因此剥离力升高,Si-H基经时地减少,因此有可能剥离力经时地降低。
[(C)成分]
本发明的(C)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其中,不包括上述(A)成分),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C)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16~100000,更优选为516~30000。进而,(C)成分优选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应予说明,所谓(甲基)丙烯酰基,意指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其中,优选具有丙烯酰基。
作为有机聚硅氧烷,可列举出具有由下述式(3)和(4)表示的结构的环状硅氧烷、具有由下述结构式(5)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聚硅氧烷。优选分子量或重均分子量为516~5000的有机聚硅氧烷。另外,优选具有3~10个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优选不具有Si-H基和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作为(C)成分,优选在有机聚硅氧烷的侧链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其中,更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环状硅氧烷。应予说明,在下述式(3)~(5)中,就R而言,能够例示与上述式(1)的R同样的基团,这些中,优选碳原子数1~8的烷基。
DAc q(3)
[式中,DAc为AcRSiO2/2(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Ac为CH2=CR3COOR4(R3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芳基,R4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具有支链、环状结构,可包含环氧基、酯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异氰酸酯键、羟基。)),q为3~10。]
DAc rDs(4)
[DAc与上述相同,D为R2SiO2/2(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r为3~10的数,s为1~10的数。]
MAc tMuDAc vDwTAc xTyQz(5)
[式中,M为R3SiO1/2,D为R2SiO2/2,T为RSiO3/2,Q为SiO4/2(R各自独立地为不具有脂肪族不饱和键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一价烃基。),MAc为AcR2SiO1/2,DAc为AcRSiO2/2,TAc为AcSiO3/2,Ac为CH2=CR3COOR4(R3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芳基,R4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具有支链、环状结构,可包含环氧基、酯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异氰酸酯键、羟基。),t为0~4的整数,u为0~7的整数,u为0时的t为2~4的整数,u为1时的t为1~4的整数。v为3~50的整数,w为3~200的整数,x、y均为0~10的整数,z为0或1。)]
式(5)中的t为0~4的整数,u为0~7的整数,u为0时的t为2~4的整数,u为1时的t为1~4的整数。u优选为2或3,这种情况下t优选为0。
w为3~200的整数,优选为5~180的整数,更优选为10~160的整数。
v为3~50的整数,优选为3~40的整数,更优选为5~30的整数。在v不到3的情况下,如果减少催化剂量,则有时固化性降低。另外,在v超过50的情况下有时固化性降低。
x和y均为0~8的整数,优选为0~6的整数,更优选为0~3的整数。在y超过8的情况下,理由尚不清楚,但有时固化性降低。
z为0或1。在z超过1的情况下,由于粘度过度升高以及剥离力变大,因此不优选。
作为具有3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分子量1000以上的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下述的化合物。
M2D5DAc 3、M2D20DAc 5、MVi 2D20DAc 5、M2D30DAc 7、Mφ 2D2 30DAc 7、M2D25DAc 7、M2D65DAc 15、M2D2 65DAc 15、M2D61DAc 15、M1MAc 1D10DAc 3、M3D20DAc 5T1、M3D110DAc 6T1、M2D170DAc 22、M2D170DAc 20Q1
上述式中的Mφ意指(Ph)R2SiO1/2,(Ph)意指苯基。
(C)成分的配混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01~10质量份,优选为0.1~5质量份。如果不到0.01质量份,则固化促进效果不清楚,另一方面,如果超过10质量份,则由于迁移成分增加,因此有时发现残留粘接率的降低、密合性的恶化。
就(C)成分的制造方法而言,能够通过配混M2、M2D3、DAc 4、D4等原料,采用酸、碱催化剂进行平衡化,减压干燥而得到。此时,优选配混抗氧化剂。另外,作为催化剂,优选使用三氟甲磺酸等强酸。
(C)成分的分子量或重均分子量采用Si-NMR测定。就Si-NMR而言,作为装置,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Win Lambda。就测定方法而言,在直径10m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制样品管中放入样品1.5g、d-氯仿3.5g,充分搅拌后,设置于Si-NMR,以累计次数600次进行测定。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C-2)的具有由结构式(5)表示的结构的有机聚硅氧烷为重均分子量,其以外为分子量。
[(D)成分]
本发明的(D)成分是可使(C)成分对(A)和(B)成分溶解的相容剂,是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40℃以上的直链烯烃。具体地,能够列举出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癸烷、十一烷、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其中,优选在分子末端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官能团的直链烯烃。其中,优选乙烯基值(100g中所含的不饱和官能团的mol数)为0.30~0.58mol/100g、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70℃以上、在分子末端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官能团的直链烯烃,可列举出1-十八碳烯、1-十六碳烯、1-十四碳烯。
应予说明,就熔点的测定方法而言,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例如DSC-3METTLERTOREDO公司制造)在-150℃~100℃的范围以10℃/min的条件升温,从而测定熔点得到的值。就闪点的测定方法而言,首先,采用JIS K 2265-2记载的Seta密闭式闪点测定法,测定-20℃~300℃下的闪点。其次,对于在Seta密闭式闪点测定法中测量到79℃以上的闪点的情形,是采用JIS K 2265记载的Cleveland开放式闪点测定法测定10℃至250℃的闪点得到的值。
预想通过配混一定量的(D)成分,能够使作为(C)成分的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与(A)成分(B)成分相容化,含有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不沉淀而与铂催化剂配位,催化活性提高,从而即使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固化反应也进行。另外,采用其他的具有相容效果的化合物,即使能够相容化,固化性也大多降低,但采用本发明的(D)成分,没有发现固化性的降低。其机理不清楚,但认为由不饱和官能团与SiH基的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促进了固化。另一方面,如果乙烯基值超过0.58mol/100g,则有时组成中的H/Vi量不到1,有时固化性恶化。
如果熔点超过20℃,则组合物在配混的(D)成分的熔点以下时发生白浊或凝固。此时,作为相容剂的效果消失,因此(C)成分经时地分离沉淀。闪点为40℃以上。这是因为,由于在组合物中所配混的(D)成分的闪点与组合物整体的闪点为相同的值,因此在(D)成分的闪点不到40℃的情况下,组合物的危险物等级成为第4类、第1石油类。
[(E)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E)铂族金属系催化剂,能够使用用作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公知的铂族金属系催化剂。作为这样的铂族金属系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出铂系、钯系、铑系、钌系等的催化剂,这些中,特别优选使用铂系催化剂。作为该铂系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出铂系化合物、铂与乙烯基硅氧烷等的络合物、氯铂酸的醇溶液或醛溶液、氯铂酸与各种烯烃类的络盐、氯铂酸与乙烯基硅氧烷等的络合物等。
以往,在剥离纸或剥离膜用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中,为了制造固化覆膜而配混的铂族金属浓度相对于(A)、(B)、(C)和(D)成分的合计,以铂族金属的质量换算计,为1~50ppm,优选5~30ppm,更优选10~25ppm。
[(F)成分]
本发明的(F)加成反应控制剂是根据需要配混的成分,控制铂族金属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列举出各种有机氮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炔系化合物、肟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具体地,可列举出1-乙炔基-1-环己醇、3-甲基-1-丁炔-3-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3-甲基-1-戊炔-3-醇、2-苯基-3-丁炔-2-醇等炔系醇、3-甲基-3-戊烯-1-炔、3,5-二甲基-3-己烯-1-炔等炔系化合物、1,1-二甲基丙炔氧基三甲基硅烷等炔系化合物与烷氧基硅烷或硅氧烷或氢硅烷的反应物、四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环状体等乙烯基硅氧烷、苯并三唑、马来酸二烯丙酯等。
就配混(F)成分时的配混量而言,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优选0.01~5质量份,更优选0.1~3质量份。
[金属成分]
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中的除铂族金属以外的金属量为100ppm(质量)以下,优选50ppm以下,更优选1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5ppm以下。所谓金属成分,是不含(E)成分的铂族金属的金属成分。作为金属成分,能够列举出钠、钾、钙、镁、铁、铝、铜、锡、钡、磷、锌等。就金属量的定量而言,使用在组合物2g中加入硫酸,在电炉中加热到900℃,从而对组合物进行灰化处理得到的试样,采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进行。在金属量超过100ppm的情况下,在少的铂族金属催化剂量下固化反应有可能不进行。为了将组合物中的金属量抑制在100ppm以下,优选采用过滤板、活性炭、二氧化硅、粘土、膨润土等将组合物中使用的各原料吸附除去。
[制造方法和任选成分]
通过将上述(A)~(E)成分和根据需要使用的(F)成分以各自的规定量混合而得到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在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中,能够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配混在剥离纸或剥离膜用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中通常配混的成分。
作为任选的添加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为了给予滑动性的高分子量直链型有机聚硅氧烷、为了调节剥离力的具有芳基的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二氧化硅、不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也不具有烯基的低分子量的有机聚硅氧烷等。
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在25℃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5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0~450mm2/s,进一步优选为50~430mm2/s。如果运动粘度过低,则涂布量有可能减少,如果过高,则有时在涂布量上产生偏差,或者产生大量的雾。应予说明,就运动粘度而言,与上述相同地采用EMS法测定绝对粘度,由比重计算。
[用途、使用方法]
将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采用涂布辊等涂布于例如纸、塑料膜等片状基材后,采用常规方法将其加热固化。这样在片状基材的单面形成本发明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有机硅固化覆膜,适合作为剥离纸或剥离膜用的剥离片材等使用。作为纸基材,例如可列举出玻璃纸、聚乙烯层压纸、聚乙烯醇树脂涂布纸、粘土涂布纸等。作为塑料膜基材,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等的膜。
就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涂布量而言,只要是对于在片状基材表面形成有机硅固化覆膜足够的量即可,例如为0.1~5.0g/m2左右。过多的量的涂布反而有可能导致剥离性能的降低。加热固化时的温度因基材的种类、涂布量而异,通过在60~200℃、优选100~190℃、更优选120℃~180℃下加热30~1秒、更优选1~60秒、进一步优选2~40秒,从而能够在基材上形成固化覆膜。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应予说明,下述列举的(C)成分的分子量采用Si-NMR求出,就运动粘度而言,在25℃下,使用EMS粘度计(EMS-1000S、京都电子产业公司制造),使用φ2mm的球状探头,在速度1000rpm、10秒的条件下进行测定。通过得到的绝对粘度的值(mPa·s)除以比重0.98,从而算出运动粘度。
[使用原料]
(A)成分
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1)
[合成例]
在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摩尔和八甲基四硅氧烷38.75摩尔中加入KOH(300ppm),在150℃下进行6小时聚合后,加入KOH的1.5倍mol的乙撑氯醇,在150℃下进行3小时中和。在120℃、20mmHg条件下减压浓缩3小时后,添加5%的活性炭Shirasagi A(大阪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搅拌2小时后,采用过滤板NA500(ADVANTEC公司制造),进行过滤。
得到由下述结构式
{(CH2=CH)(CH3)2SiO1/2}2{(CH3)2SiO}155表示的分子链两末端被二甲基乙烯基甲硅烷氧基封端、除两末端以外全部由(CH3)2SiO单元构成的乙烯基值为0.0166mol/100g、运动粘度440mm2/s的聚硅氧烷。
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2)
是与上述甲基乙烯基硅氧烷(1)相同的组成,但减压浓缩后没有加入活性炭,用滤纸NO.5A(ADVANTEC公司制造)进行过滤。
(B)成分
甲基氢聚硅氧烷
分子链两末端被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除两末端以外全部由(CH3)HSiO单元构成的Si-H基含量为1.54mol/100g、运动粘度为32mm2/s的甲基氢聚硅氧烷
(C)成分
·M2D170DAc1 22:分子量16526
(化学式中的M为R3SiO1/2,D为R2SiO2/2(R为甲基),DAc1为(CH2=CHCOOCH2CH2CH2)(CH3)SiO2/2
·M2D64DAc1 15:分子量7478
·DAc1 4:[(CH2=CHCOOCH2CH2CH2)(CH3)SiO2/2]4:分子量688
(D)成分
·1-十八碳烯:乙烯基值0.396mol/100g、熔点:18℃、闪点159℃
·1-十四碳烯:乙烯基值0.509mol/100g、熔点:13℃、闪点113℃
(E)成分
铂族金属系催化剂:铂与乙烯基硅氧烷的络合物
(F)成分
1-乙炔基-1-环己醇
(D)的比较成分
·KF-96-50CS(粘度50mm2/s的直链二甲基聚硅氧烷)
乙烯基值:0mol/100g、熔点:-50℃以下、闪点250℃以上
·1-辛烯:乙烯基值0.89mol/100g、熔点:-102℃、闪点8℃
·1-壬烯:乙烯基值0.792mol/100g、熔点:-81℃、闪点26℃
·1-庚烯:乙烯基值1.02mol/100g、熔点:-119℃、闪点:-9℃
·1-二十碳烯:乙烯基值0.355mol/100g、熔点:26~30℃、闪点:151℃
[实施例1]
加入作为(A)成分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1)100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甲基氢聚硅氧烷2.2质量份、作为(C)成分的M2D170DAc1 22活性炭处理品(相对于硅氧烷总量添加1质量%的活性炭Shirasagi AS(大阪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搅拌2小时后,用过滤板NA500过滤的产物)3.0质量份、作为(D)成分的1-十八碳烯1.5质量份、作为(F)成分的1-乙炔基-1-环己醇0.2质量份,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后,加入作为(E)成分的铂与乙烯基硅氧烷的络合物,以致相对于(A)、(B)、(C)和(D)成分的合计质量以铂原子质量换算计成为20ppm,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制备运动粘度399mm2/s、H/Vi(组合物中的Si-H基相对于组合物中的烯基的比例)=1.5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族金属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7ppm、钾1.1ppm(合计1.8ppm)。
[实施例2]
除了使(C)成分为2.0质量份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运动粘度398mm2/s、H/Vi=1.5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4ppm、钾1.1ppm(合计1.5ppm)。
[实施例3]
除了使(C)成分为M2D64DAc1 15活性炭处理品2.0质量份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86mm2/s、H/Vi=1.5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8ppm(合计1.3ppm)。
[实施例4]
除了使(C)成分为DAc1 4过滤板NA500处理品2.0质量份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运动粘度382mm2/s、H/Vi=1.5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15ppm、钾21ppm(合计36ppm)。
[实施例5]
加入作为(A)成分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1)100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甲基氢聚硅氧烷4.7质量份、作为(C)成分的M2D170DAc1 22活性炭处理品0.5质量份、作为(D)成分的1-十八碳烯8质量份、作为(F)成分的1-乙炔基-1-环己醇0.2质量份,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后,加入作为(E)成分的铂与乙烯基硅氧烷的络合物,以致相对于(A)、(B)、(C)和(D)成分的合计质量以铂原子质量换算计成为20ppm,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制备运动粘度306mm2/s、H/Vi=1.5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4ppm、钾0.7ppm(合计1.1ppm)。
[实施例6]
除了使(D)成分为1-十四碳烯1.2质量份以外,采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备运动粘度为392mm2/s、H/Vi=1.5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9ppm(合计1.4ppm)。
[参考例]
加入作为(A)成分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1)100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甲基氢聚硅氧烷2.2质量份、作为(F)成分的1-乙炔基-1-环己醇0.2质量份,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后,加入作为(E)成分的铂与乙烯基硅氧烷的络合物,以致相对于(A)和(B)成分的合计质量以铂原子质量换算计成为100ppm,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制备运动粘度418mm2/s、H/Vi(组合物中的Si-H基相对于组合物中的烯基的比例)=2.0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3ppm、钾0.7ppm(合计1.0ppm)。
[比较例1]
加入作为(A)成分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1)100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甲基氢聚硅氧烷(2)2.2质量份、作为(F)成分的1-乙炔基-1-环己醇0.2质量份,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后,加入作为(E)成分的铂与乙烯基硅氧烷的络合物,以致相对于(A)和(B)成分的合计质量以铂原子质量换算计成为20ppm,搅拌直至变得均匀,制备运动粘度418mm2/s、H/Vi=2.0的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4ppm、钾0.6ppm(合计1.0ppm)。
[比较例2]
除了作为(C)成分加入M2D170DAc1 22:2.0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1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409mm2/s、H/Vi=2.0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9ppm(合计1.4ppm)。
[比较例3]
除了作为(D)成分加入1-十八碳烯1.5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1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96mm2/s、H/Vi=1.5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4ppm、钾0.7ppm(合计1.1ppm)。
[比较例4]
除了作为(D)的比较成分加入KF-96-50CS(粘度50mm2/s的直链二甲基聚硅氧烷)1.5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2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98mm2/s、H/Vi=2.0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8ppm(合计1.3ppm)。
[比较例5]
除了作为(D)的比较成分加入1-辛烯1.5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2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88mm2/s、H/Vi=1.03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金属量为1.4ppm,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9ppm(合计1.4ppm)。
[比较例6]
除了作为(D)的比较成分加入1-壬烯1.5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2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88mm2/s、H/Vi=1.08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6ppm、钾0.8ppm(合计1.4ppm)。
[比较例7]
除了作为(D)的比较成分加入1-庚烯1.5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2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87mm2/s、H/Vi=1.24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9ppm(合计1.4ppm)。
[比较例8]
除了作为(D)的比较成分加入1-二十碳烯1.5质量份以外,通过与比较例2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91mm2/s、H/Vi=1.55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0.5ppm、钾0.8ppm(合计1.3ppm)。
[比较例9]
除了作为(A)的比较成分,代替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1)100质量份而使用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2)100质量份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配混,制备运动粘度398mm2/s、H/Vi=1.5的有机硅剥离剂组合物。应予说明,组合物中所含的除铂以外的金属量为钠37ppm、钾65ppm(合计102ppm)。
对于上述例中得到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进行了下述评价。将结果一并示于表中。
[剥离力]
将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涂布在胶印转印机(株式会社IHI机械系统公司制造)的金属辊上,使金属辊与橡胶辊接触,使其旋转45秒,均匀地拉伸。然后,从橡胶辊将组合物转印于玻璃纸ASP(Ahlstrom-munksjo公司制造)。将转印有组合物的玻璃纸在120℃的热风式干燥机中加热30秒,得到具有厚度0.9~1.1g/m2的固化覆膜的剥离纸。在该状态下,在25℃下老化24小时后,在该剥离纸的固化覆膜表面(来自橡胶辊的转印面一侧)贴合TESA-7475压敏粘合带(tesa UK Ltd),切割为2.5cm×18cm的大小,制成试验片。将其夹于玻璃板,在25℃下70gf/cm2的载荷下以及70℃下20gf/cm2的载荷下老化24小时。老化后,将该试验片的一端剥离,沿着相对于玻璃纸180度的角度的方向以剥离速度0.3m/min拉压敏粘合带的端部。此时,使用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AGS-50G型)测定将胶带剥离所需的力(即,“剥离力”)(N/25mm)。
[残留粘接率]
将上述剥离力测定后的TESA-7475压敏粘合带贴合于不锈钢板,使2kg辊往复1次,施加载荷。放置30分钟后,将TESA-7475压敏粘合带的一端剥离,沿着相对于聚酯膜180度的角度的方向拉其端部。测定将胶带以剥离速度0.3m/min剥离时所需的力(以下称为“剥离力A”,N/25mm)。
作为对照,在聚酯膜粘贴未使用的TESA-7475压敏粘合带,与上述同样地,使2kg的辊往复1次,施加载荷。放置30分钟后,将TESA-7475压敏粘合带的一端剥离,沿着相对于聚酯膜180度的角度的方向拉其端部。测定将胶带以剥离速度0.3m/min剥离时所需的力(以下称为“剥离力B”,N/25mm)。
根据(剥离力A的值)/(剥离力B的值)×100求出残留粘接率(%)。
[固化性]
与剥离力同样地,对于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使用胶印转印机将组合物转印于玻璃纸ASP。将转印有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玻璃纸在120℃的热风式干燥机中加热30秒,得到具有厚度0.9~1.1g/m2的固化覆膜的剥离纸。从干燥机取出该剥离纸,立即用食指将固化覆膜面强烈地摩擦10次,涂布红色万能墨,观察墨的浓度、固化覆膜状态。
将结果基于以下的指标进行评价。
·几乎没有发现指痕的情况下为“○”
·指痕看起来浅的情况下为“△”
·指痕看起来深的情况下为“×”
[有机硅迁移量]
与剥离力测定的情形同样地,在玻璃纸表面形成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的固化覆膜的表面重叠厚度38μm的聚酯膜,在室温下0.98MPa的加压下压接20小时后,将聚酯膜从固化覆膜移除。在该聚酯膜的与固化覆膜相接的表面涂布油性的墨(商品名:Magic Ink、寺西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根据其缩孔情况,评价有机硅迁移性。
将结果基于以下的指标进行评价。
无墨的缩孔(无有机硅迁移性或相当小)为“○”
有墨的缩孔(有机硅的迁移性大)为“×”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就实施例而言,均通过将(C)成分和(D)成分并用,从而外观无色透明,静置8小时后没有发生分离、沉淀物的产生。可以说在剥离纸的制造中涂布液的槽池寿命需要为8小时以上,优选16小时以上。
另外,实施例均与参考例(相对于(A)和(B)成分的合计量,添加以铂量计为100ppm的催化剂(E)使其充分地固化的例子)相比,得到了没有很大差别的剥离力、残留粘接率、固化性、有机硅迁移量的值,因此可知尽管是20ppm这样的少的铂量,有机硅也充分地固化。
应予说明,比较例1为对于与参考例相同的组成添加0.8份(铂量20ppm)的催化剂的情形,可知与参考例、实施例相比,剥离力高,残留粘接率低,固化性差,有机硅迁移量也变多,固化不充分。
比较例2由于在比较例1的组成中配混了(C)成分,因此剥离力、残留粘接率、固化性、有机硅迁移量获得了良好的特性,由于没有配混(D)成分,因此涂布液的外观(刚混合后)发生白浊,静置8小时后(C)成分沉淀分离。
比较例3为从实施例1去除了(C)成分的配混。外观良好,但固化性差,因此剥离力升高,残留粘接率降低,迁移量增加,因此发现墨缩孔。
比较例4是将(D)成分变为KF-96-50CS的配混。这种情况下,剥离特性略微恶化,外观也发生白浊。
比较例5~7是(D)成分的分子量低、乙烯基值为0.58mol/100g以上因此组合物的H/Vi低达1.4以下的配混。由于H/Vi过低,因此固化性变差,因此剥离力略微升高,残留粘接率略微降低,固化性和有机硅迁移性也恶化。
比较例8为将(D)成分变为1-二十碳烯的配混。1-二十碳烯在室温下凝固,因此作为相容剂的效果消失,外观变得微浊。将该涂布液静置8小时后,(C)成分沉淀分离。
比较例9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但组合物中的金属量为100ppm以上。这种情况下,可知剥离力升高,残留粘接率降低,固化性变差。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没有发生白浊,用少的铂量就能够进行充分的有机硅的固化。

Claims (8)

1.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含有下述(A)~(E)成分,组合物中的除铂族金属以外的金属量为100ppm以下,
(A)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100质量份,
(B)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2个以上的硅原子键合氢原子(Si-H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其量使得相对于(A)成分中的烯基的摩尔数,Si-H基的摩尔数相当于1~5倍,
(C)在1分子中具有平均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0.01~10质量份,其中,不包括上述(A)成分,
(D)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40℃以上的直链烯烃:0.1~20质量份,
(E)铂族金属系催化剂:相对于(A)、(B)、(C)和(D)成分的合计,以铂族金属的质量换算计为1~5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还含有0.01~5质量份的(F)加成反应控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516~1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在有机聚硅氧烷的侧链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环状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在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中,(D)成分为乙烯基值为0.30~0.58mol/100g、熔点为20℃以下、闪点为70℃以上、在分子末端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官能团的直链烯烃,其中乙烯基值意指100g中所含的不饱和官能团的mol数。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用于剥离纸或剥离膜。
CN202280023213.9A 2021-04-09 2022-03-29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Pending CN117083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6624 2021-04-09
JP2021066624 2021-04-09
PCT/JP2022/015563 WO2022215601A1 (ja) 2021-04-09 2022-03-29 付加反応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3347A true CN117083347A (zh) 2023-11-17

Family

ID=8354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213.9A Pending CN117083347A (zh) 2021-04-09 2022-03-29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7123A1 (zh)
EP (1) EP4321570A1 (zh)
JP (1) JPWO2022215601A1 (zh)
KR (1) KR20230170010A (zh)
CN (1) CN117083347A (zh)
TW (1) TW202307135A (zh)
WO (1) WO20222156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48448A (ja) * 2022-09-28 2024-04-0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および光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の硬化物の製造方法
JP2024048452A (ja) * 2022-09-28 2024-04-0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および熱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の硬化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3276Y2 (zh) 1971-04-30 1975-09-27
US4201808A (en) 1978-06-12 1980-05-06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Radiation curable silicone release compositions
FR2833963B1 (fr) 2001-12-21 2004-03-12 Rhodia Chimie Sa RETICULANT POUR UNE COMPOSITION SILICONE RETICULABLE AVEC DE BAS TAUX DE PLATINE, A BASE D'UNE HUILE SILICONE HYDROGENEE COMPORTANT DES MOTIFS Si-H EN BOUT DE CHAINE ET DANS LA CHAINE
GB0316162D0 (en) 2003-07-10 2003-08-13 Dow Corning Silicone release coating compositions
JP6369888B2 (ja) * 2011-12-27 2018-08-08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新規液状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及びその利用
WO2014104258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透明乃至半透明の液状のグリセリン誘導体変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EP3009466B1 (en) * 2013-06-13 2021-02-24 Dow Toray Co., Ltd. Silicone modified by long-chain hydrocarbon group-containing diglycerin derivative, and use thereof
JP6201937B2 (ja) * 2014-09-03 2017-09-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紙又は剥離フィルム用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剥離紙及び剥離フィルム
WO2020004254A1 (ja) 2018-06-28 2020-01-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紙又は剥離フィルム用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JP7106464B2 (ja) * 2019-01-31 2022-07-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剤組成物及び剥離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17123A1 (en) 2024-04-11
KR20230170010A (ko) 2023-12-18
EP4321570A1 (en) 2024-02-14
TW202307135A (zh) 2023-02-16
JPWO2022215601A1 (zh) 2022-10-13
WO2022215601A1 (ja)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91875B1 (ko) 실리콘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실리콘 탄성중합체
KR100714509B1 (ko) 실리콘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감압성 실리콘 접착제
JP5634053B2 (ja) 無溶剤型剥離性硬化皮膜形成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および剥離性硬化皮膜を有するシート状基材
CN117083347A (zh) 加成反应固化型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EP3938426B1 (en) Polyorganosiloxane hybri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EP3020750A1 (en) Adhesiveness-imparting agent, adhesive poly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6459416B (zh) 有机聚硅氧烷交联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防雾剂和无溶剂型剥离纸用有机硅组合物
KR20090106401A (ko) 실리콘-계 감압성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접착 테이프
CN113260678B (zh) 用于剥离纸或剥离膜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TWI654254B (zh) 矽氧烷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EP2163584B1 (en) Curable silicone resin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thereof, and opaque silicone adhesive sheet formed from the composition
WO2019159611A1 (ja) シリコーン感圧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US11643506B2 (en) Polyfunctional organosiloxan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an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5138205B2 (ja) 無溶剤型剥離紙用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JPH0523303B2 (zh)
KR102512933B1 (ko) 실리콘 조성물, 박리지 및 박리 필름
JP6862334B2 (ja) 硬化性シリコーン剥離剤組成物
TWI746828B (zh) 聚矽氧黏著劑用底漆組成物及物品
JP4190336B2 (ja) 硬化性シリコ−ン剥離剤組成物
US6265514B1 (en) Poly(siloxane-acrylate) elastomers with oxycarbonylethyleneimino-containing organic group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7455974B2 (ja) 付加反応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及び剥離紙並びに剥離フィルム
TWI837271B (zh) 剝離紙或剝離薄膜用有機聚矽氧烷組成物
WO2024070866A1 (ja) 付加反応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279862A (zh) 用于剥离纸或剥离膜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CN115397890A (zh) 含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