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8745A -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68745A CN117068745A CN202311323341.8A CN202311323341A CN117068745A CN 117068745 A CN117068745 A CN 117068745A CN 202311323341 A CN202311323341 A CN 202311323341A CN 117068745 A CN117068745 A CN 1170687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cache
- tray
- stat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4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853 buffer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B65G47/8807—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with one stop
- B65G47/8815—Reciprocating stop, moving up or down in the path of the art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1—Camer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下料一块电芯、或下料与输送线上料的数量一致的电芯,使得下料速度慢、生成效率低、兼容性差等问题。该缓存方法包括: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包括从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从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每一所述托盘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芯成组时,需要将输送线上的电芯下料至成组设备进行上料,相关技术中,一般是下料一块电芯、或与输送线上料的数量一致的电芯,存在下料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不同的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的数量可能不同,若下料数量固定,兼容性较差,无法满足高柔性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
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第一承载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中的第一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输送线上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装配与托盘数量匹配的传感器来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在提高了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的准确度的同时还便于对下一缓存机构进行及时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包括第二承载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中的第二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装配与托盘数量匹配的传感器来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的精准度,进而提高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阻挡机构、第二阻挡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之间,用于阻挡或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之前,用于阻挡或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定不同的阻挡机构,及时对缓存机构进行补料,同时在缓存机构满料时阻挡托盘流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线一侧的缓存台,其中:所述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至少一个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至少一个电芯;所述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存台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中。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该缓存台缓存第二缓存机构中剩余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另一方面,通过该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后再下料,增加了下料的通道,提升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排出装置,其中:所述排出装置,用于在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排出所述目标托盘;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在缓存设备中集成排出装置,拓宽了缓存设备的使用场景,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异常托盘使得线体停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动排出异常托盘,相较于人工处理而言,不仅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缩短了处理时长,而且还确保了线体产能,能够满足高时效、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包括从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从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每一所述托盘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之间;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自动切换该阻挡机构的状态,相较于人工操作而言,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处理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其次,通过及时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以便于对第二缓存机构进行补料,从而提升下料的速度和节拍;最后,通过及时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托盘的流入,降低了在缓存机构满料时托盘流入带来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传感器组的检测值实时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另一方面,通过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来确定缓存信息,提高了缓存信息的精准度,从而提高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一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根据该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来动态生成缓存信息,相较于预先存储缓存信息而言,在提升了缓存信息的准确度的同时还降低了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将设定的缓存信息作为该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相较于生成缓存信息而言,在加快了设备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资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非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检测值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来确定该承载状态,提升了该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之前。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根据该缓存信息来自动动态切换该阻挡机构的状态,相较于人工操作而言,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处理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将缓存信息和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来确定该阻挡机构的状态,提高了阻挡机构的状态的准确度;其次,通过及时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以便于对第一缓存机构进行补料;最后,通过及时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以阻挡输送线上的托盘的流入,降低了在第一缓存机构满料时托盘流入带来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传感器组的检测值实时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另一方面,通过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来确定缓存信息,提高了缓存信息的精准度,从而以便于对下一缓存机构进行及时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三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三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根据该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来动态生成缓存信息,相较于预先存储缓存信息而言,在提升了缓存信息的准确度的同时还降低了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将设定的缓存信息作为该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相较于生成缓存信息而言,在加快了设备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资源消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在所述目标托盘的状态表征所述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控制排出装置排出所述目标托盘。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自动检测托盘的状态,相较于人工进行检测而言,降低了检测成本、提升了检测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自动排出异常托盘,相较于手动排出而言,不仅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缩短了处理时长,而且还确保了线体产能,能够满足高时效、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应用于缓存设备中,所述缓存设备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抓取机构,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
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传输线一侧的缓存台,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至少一个电芯时,通过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至少一个电芯转运至所述缓存台中。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该缓存台缓存第二缓存机构中剩余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系统,包括第一缓存设备、第二缓存设备和第三缓存设备,所述第一缓存设备包括沿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缓存机构、第四缓存机构及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缓存设备包括沿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缓存机构及第六缓存机构,所述第三缓存设备包括沿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七缓存机构、第八缓存机构及第二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四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三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三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中的电芯为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
所述第六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五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五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流入的;
所述第八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七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七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三输送线上流入的;
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于在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的第一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缓存机构是基于待装配模组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缓存机构包括所述第四缓存机构、或所述第六缓存机构;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八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的第二上料区中;其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抓取的电芯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的电芯的数量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最后,根据装配类型,从对应的缓存设备中的缓存机构中抓取电芯至对应的上料区,实现了为兼容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自动兼容单排和/或双排模组,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系统逻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设备还包括排出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一侧的第一缓存台,所述第三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输送线一侧的第二缓存台,其中:所述排出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排出所述目标托盘;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三缓存机构的托盘;所述第一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四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第一上料区的第一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一剩余电芯;所述第二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六缓存机构存在未被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第一上料区的第二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二剩余电芯;和/或,在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第二上料区的第三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三剩余电芯。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自动排出异常托盘,相较于手动排出而言,不仅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缩短了处理时长,而且还确保了线体产能,能够满足高时效、高效率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该缓存台缓存该缓存机构中剩余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四缓存机构为所述目标缓存机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缓存台中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区;所述第二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台中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区。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该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后再下料,增加了下料的通道,提升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在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目标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包括第二目标缓存机构和第三缓存设备的第八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设备的第四缓存机构或第二缓存设备的第六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是基于待装配模组的类型确定的;
所述目标抓取机构包括所述第一缓存设备的第一抓取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设备的第二抓取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是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中抓取的,所述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是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从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抓取的;
所述第四缓存机构中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设备的第三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三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一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第三缓存机构、所述第四缓存机构及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中的电芯为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
所述第六缓存机构中缓存从所述第二缓存设备的第五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五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二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第五缓存机构和所述第六缓存机构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缓存从所述第三缓存设备的第七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七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三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第七缓存机构、所述第八缓存机构及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沿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最后,根据装配类型,从对应的缓存设备中的缓存机构中抓取电芯至对应的上料区,实现了为兼容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自动兼容单排和/或双排模组,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系统逻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缓存设备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抓取机构,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这样,首先,通过第一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托盘,以便于及时对第二缓存机构进行补料;其次,通过第二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第二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
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储能电源系统、电动交通工具、军事装备以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动力电池可以是电池单体,也可以是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在电芯成组前,需要将输送线上的电芯下料至成组设备进行上料,一般都是下料一块、或与输送线上料数量一致的电芯,无法适配于成组设备的上料数量的需求,存在下料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且由于不同的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的数量可能不同,若下料数量固定,兼容性较差,无法满足高柔性的生成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首先,通过第一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托盘,以便于及时对第二缓存机构进行补料;其次,通过第二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第二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缓存设备、控制装置等执行。该缓存设备可以是任意合适类型、任意合适场景的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设备可以具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单片机、中位机、上位机中的至少一个。在实施时,该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应用于控制装置中,所述缓存方法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2,其中:
步骤S11、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包括从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从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每一所述托盘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这里,输送线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条。不同输送线用于输送相同或不同的电芯。例如,第一输送线输送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输送未贴胶的电芯。
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后文中其它缓存机构)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托盘的缓存功能的机构。该缓存机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承载部件、检测装置等。其中,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若干个托盘,例如,2个、3个等。在实施时,该承载部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例如,承载台。该托盘可以装载至少一个电芯,且适配于装载不同尺寸、或类型的电芯。检测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组、摄像头等。其中,传感器组中包括若干个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数量与该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例如,若该承载部件能够承载的托盘为M个,那么,该传感器的数量也可以为M个,M为正整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检测装置可以位于该承载部件中,也可以位于其它位置。
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缓存状态、缓存数量等。其中,缓存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满载状态、非满载状态等。满载状态表征该第二缓存机构缓存的托盘数量与最大缓存数量相同。非满载状态表征该第二缓存机构当前缓存的托盘数量小于最大缓存数量。缓存数量表征第二缓存机构缓存的电芯/托盘的数量,在实施时,该电芯的数量是基于缓存的托盘的数量、及托盘装载的电芯的数量确定的。例如,该第二缓存机构缓存了4个托盘,每个托盘上均装载了2个电芯,那么,该电芯的数量为8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前述检测装置来实时确定该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也可以接收其它装置发送的该缓存信息。
步骤S12、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这里,抓取机构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抓取功能的机构,例如,机器手等。该抓取机构一次可以抓取至少两个电芯。例如,4个、8个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抓取机构能够抓取的电芯的数量与其对应的结构相关。在实施时,该抓取机构抓取的电芯的数量与当前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的数量适配。
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条件,例如,满载、设定个数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与当前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的数量适配。例如,若当前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为4个,第二缓存机构最多能缓存2个托盘,每个托盘上装载2个托盘,那么,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满载、或4个。又例如,若当前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为3个,第二缓存机构最多能缓存2个托盘,每个托盘上装载2个托盘,那么,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3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与第二缓存机构最多能缓存的托盘数量适配。
上料机构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进行上料的装置。例如,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至少两个电芯。在实施时,该上料机构位于成组设备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上料机构中包括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第一上料区中的各个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中的各个电芯以侧面相对的方式一一对齐,这样,将每两个对齐的电芯靠近成组,以得到多个电芯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第二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第二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步骤S131和/或步骤S132,其中:
步骤S131、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之间。
这里,第一阻挡机构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阻挡功能的机构。例如,气缸等。在实施时,该第一阻挡机构可以位于该输送线中,若该第一阻挡机构从输送线中升起(即:阻挡状态),则可以阻挡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流入第二缓存机构;若该第一阻挡机构回落至输送线中(即:放行状态),则可以放行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流入该第二缓存机构。
当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表征为非满载状态、或未缓存设定数量的托盘/电芯的情况下,则可以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即:保持原放行状态、或从阻挡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在实施时,该第一阻挡机构的初始状态可以是放行状态,也可以是阻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设备可以将对应的放行控制指令发送至该第一阻挡机构中,以使得该第一阻挡机构基于该放行控制指令,自动将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其中,放行控制指令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指令,该放行控制指令用于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
步骤S132、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
这里,当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表征为满载状态、或缓存设定数量的电芯的情况下,则可以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即:保持原阻挡状态、或从放行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设备可以将对应的阻挡控制指令发送至该第一阻挡机构中,以使得该第一阻挡机构基于该阻挡控制指令,自动将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其中,阻挡控制指令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指令,该阻挡控制指令用于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自动切换该阻挡机构的状态,相较于人工操作而言,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处理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其次,通过及时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以便于对第二缓存机构进行补料,从而提升下料的速度和节拍;最后,通过及时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托盘的流入,降低了在缓存机构满料时托盘流入带来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步骤S141至步骤S142,其中:
步骤S141、确定所述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
这里,该托盘为输送线上即将流入该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在实施时,在流入第一缓存机构之前,需要对该托盘进行校验,以确保流入的托盘的质量。
托盘的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等。其中,第一状态表征当前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第二状态表征当前托盘中的电芯不存在缺陷。电芯的缺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存在非本产品/项目的电芯、不合格的电芯、贴胶不合格的电芯等。
该托盘的状态可以是通过采集装置确定的,也可以是接收其它装置发送的。其中,该采集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相机等。在实施时,该采集装置基于采集的电芯的图像,确定该电芯的检测结果,基于该电芯的检测结果,确定该托盘的状态。电芯的检测结果包括存在缺陷、不存在缺陷等。在实施时,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等对该图像进行识别,以得到该电芯的检测结果。若该托盘中装载至少一个缺陷电芯时,则将第一状态作为该托盘的状态;若该托盘中装载的所有电芯均为不存在缺陷的电芯时,则将第二状态作为该托盘的状态。
步骤S142、在所述目标托盘的状态表征所述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控制排出装置排出所述目标托盘。
这里,排出装置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排出功能的装置。在实施时,该排出装置可以位于该输送线中,即:目标托盘的下方。通过该排出装置带动该托盘运动至对应的不合格输送装置(例如,异常对象输送线)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设定的排出指令发送至该排出装置,以使得该排出装置自动排出该异常托盘。其中,排出指令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指令,该排出指令用于从输送线上排出该异常托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驱动预设的驱动装置,以使得该驱动装置驱动排出装置排出该异常托盘。其中,驱动装置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驱动功能的装置,例如,电机。在实施时,该驱动装置与排出装置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通过自动检测托盘的状态,相较于人工进行检测而言,降低了检测成本、提升了检测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自动排出异常托盘,相较于手动排出而言,不仅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缩短了处理时长,而且还确保了线体产能,能够满足高时效、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应用于控制装置中,所述缓存方法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3,其中:
步骤S21、基于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包括从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从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每一所述托盘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这里,该第二传感器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该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激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检测值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值,例如,0、1等,其中,0可以表示为无托盘、1可以表示为有托盘。
第二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若干个托盘,例如,2个、3个等。在实施时,该第二承载部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例如,承载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二传感器组位于该第二承载部件中,该第二传感器组中的传感器的数量与第二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例如,若该第二承载部件能够承载的托盘为2个,那么,该第二传感器组中包括2个传感器。
承载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满载状态、非满载状态等。在实施时,若第二传感器组中的各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均为1,那么,可以将该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反之,若第二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检测值为0,那么,可以将该非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1中的“基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包括步骤S211和/或步骤S212,其中:
步骤S211、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非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这里,第三预设条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条件,例如,设定值。在实施时,由于该第二传感器组中包括若干个传感器,因此,该检测值包括每一传感器的检测值,该传感器的检测值表征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托盘。当某一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设定值(即: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此时,表征该位置处不存在托盘,那么,可以将非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步骤S212、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这里,若每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均不为设定值(即:均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表征对应的位置处均存在托盘,那么,可以将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检测值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来确定该承载状态,提升了该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的准确度。
步骤S22、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这里,不同的承载状态对应不同的缓存信息。该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缓存信息、第二缓存信息等,其中,第一缓存信息表征该第二承载部件处于非满载状态,第二缓存信息表征该第二承载部件处于满载状态。在实施时,该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状态、电芯/托盘数量等。例如,该缓存信息可以包括状态,即:满载状态、非满载状态。又例如,该缓存信息可以包括电芯数量。还例如,该缓存信息可以包括状态和电芯数量,即:满载4个电芯、非满载3个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2中的“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包括步骤S221和/或步骤S222,其中:
步骤S221、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一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这里,第一缓存信息中可以包括托盘的数量、或电芯的数量等。在实施时,根据该第二传感器组中各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动态生成该第一缓存信息。例如,若每个托盘可以装载两个电芯,第二传感器组中包括两个传感器,那么,当一个传感器的检测值为0、另一个传感器的检测值为1,则该第一缓存信息可以是1(即:托盘的数量)、或2(即:电芯的数量)。
步骤S222、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这里,第二缓存信息可以是任意合适的信息,例如,满载、满载4个电芯等。在实施时,若该第二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均为1,则将该第二缓存信息作为该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根据该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来动态生成缓存信息,相较于预先存储缓存信息而言,在提升了缓存信息的准确度的同时还降低了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将设定的缓存信息作为该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相较于生成缓存信息而言,在加快了设备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资源消耗。
步骤S23、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这里,上述步骤S23对应于前述步骤S12,在实施时,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2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传感器组的检测值实时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另一方面,通过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来确定缓存信息,提高了缓存信息的精准度,从而提高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应用于控制装置中,所述缓存方法包括步骤S31至步骤S34,其中:
步骤S31、确定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从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每一所述托盘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这里,该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缓存状态、缓存数量等。该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与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类似,在实施时,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1中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步骤S31包括步骤S311至步骤S312,其中:
步骤S311、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这里,该第一传感器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该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激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该第一传感器组中的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组中的传感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检测值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值,例如,0、1等,其中,0可以表示为无托盘、1可以表示为有托盘。
第一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若干个托盘,例如,2个、3个等。在实施时,该第一承载部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例如,承载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传感器组位于该第一承载部件中,该第一传感器组中的传感器的数量与第一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在实施时,该第一承载部件可以承载的托盘数量、与第二承载部件可以承载的托盘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承载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满载状态、非满载状态等。在实施时,若第一传感器组中的各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均为1,那么,可以将该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反之,若第一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检测值为0,那么,可以将该非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11包括步骤S3111和/或步骤S3112,其中:
步骤S3111、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非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这里,第四预设条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条件,例如,设定值。在实施时,由于该第一传感器组中包括若干个传感器,因此,该检测值包括每一传感器的检测值,该传感器的检测值表征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托盘。当某一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设定值(即: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此时,表征该位置处不存在托盘,那么,可以将非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步骤S3112、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不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这里,若每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均不为设定值(即:均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表征对应的位置处均存在托盘,那么,可以将满载状态作为该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检测值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来确定该承载状态,提升了该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的准确度。
步骤S312、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这里,不同的承载状态对应不同的缓存信息。该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缓存信息、第三缓存信息等,其中,第二缓存信息表征该第一承载部件处于满载状态,第三缓存信息表征该第一承载部件处于非满载状态。在实施时,该第二/第三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状态、电芯/托盘数量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12包括步骤S3121和/或步骤S3122,其中:
步骤S3121、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三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三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这里,第三缓存信息中可以包括托盘的数量、或电芯的数量等。在实施时,根据该第一传感器组中各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动态生成该第三缓存信息。例如,若每个托盘可以装载两个电芯,第一传感器组中包括三个传感器,那么,当两个传感器的检测值为1、另一个传感器的检测值为0,则该第三缓存信息可以是2(即:托盘的数量)、或4(即:电芯的数量)。
这样,根据该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来动态生成缓存信息,相较于预先存储缓存信息而言,在提升了缓存信息的准确度的同时还降低了存储空间。
步骤S3122、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这里,第二缓存信息可以是任意合适的信息,例如,满载、满载4个电芯等。在实施时,若该第一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的检测值均为1,则将该第二缓存信息作为该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这样,将设定的缓存信息作为该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相较于生成缓存信息而言,在加快了设备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资源消耗。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这样,一方面,通过传感器组的检测值实时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另一方面,通过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来确定缓存信息,提高了缓存信息的精准度,从而以便于对下一缓存机构进行及时补料。
步骤S32、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之前。
这里,第二阻挡机构与第一阻挡机构类似,在实施时,可以参见前述步骤是S131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阻挡状态、放行状态等。在实施时,若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表征该第一缓存机构处于非满载状态、或未缓存设定数量的托盘/电芯,控制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即:保持放行状态、或从阻挡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若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表征该第一缓存机构处于满载状态、或已缓存设定数量的托盘/电芯,控制切换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即:保持阻挡状态、或从放行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2包括步骤S321和/或步骤S322,其中:
步骤S321、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这里,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条件。例如,满载、设定个数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预设条件与第一预设条件类似,在实施时,可以参照前述步骤S12中的第一预设条件。例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与第一缓存机构最多能缓存的托盘数量适配。又例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与第二缓存机构最多能缓存的托盘数量适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设备可以将对应的放行控制指令发送至该第二阻挡机构中,以使得该第二阻挡机构基于该放行控制指令,自动将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
步骤S322、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这里,当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表征为满载状态、或缓存设定数量的电芯的情况下,则可以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即:保持原阻挡状态、或从放行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设备可以将对应的阻挡控制指令发送至该第二阻挡机构中,以使得该第二阻挡机构基于该阻挡控制指令,自动将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将缓存信息和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来确定该阻挡机构的状态,提高了阻挡机构的状态的准确度;其次,通过及时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为放行状态,以便于对第一缓存机构进行补料;最后,通过及时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为阻挡状态,以阻挡输送线上的托盘的流入,降低了在第一缓存机构满料时托盘流入带来的影响。
步骤S33、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包括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步骤S34、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这里,上述步骤S33和步骤S34分别对应于前述步骤S11至步骤S12,在实施时,可以参照前述步骤S11至步骤S12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该缓存信息来自动动态切换该阻挡机构的状态,相较于人工操作而言,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处理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该缓存设备40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41、第二缓存机构42、及抓取机构43,其中:
所述第一缓存机构41,用于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
所述第二缓存机构42,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所述抓取机构43,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42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42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这里,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机构41和第二缓存机构42)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托盘的缓存功能的机构。该缓存机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承载部件、检测装置等。其中,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若干个托盘,该承载部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例如,承载台。检测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组、摄像头等。其中,传感器组中包括若干个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数量与该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检测装置可以位于该承载部件中,也可以位于其它位置。
第二缓存机构42的缓存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缓存状态、缓存数量等。
抓取机构43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抓取功能的机构,例如,机器手等。在实施时,该抓取机构43一次可以抓取至少两个电芯。例如,4个、8个等。在实施时,该抓取机构43能够抓取的电芯的数量与其对应的结构相关。
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条件,例如,满载、设定个数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与当前产品需要成组的电芯的数量适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与第二缓存机构最多能缓存的托盘数量适配。
上料机构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进行上料的装置。例如,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至少两个电芯。在实施时,该上料机构位于下一工序的设备(例如,成组设备)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第一承载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中的第一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输送线上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
这里,该第一传感器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激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第一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若干个托盘。在实施时,该第一承载部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例如,承载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满载状态、非满载状态等。在实施时,该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311的具体实施方式。这样,通过装配与托盘数量匹配的传感器来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在提高了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的准确度的同时还便于对下一缓存机构进行及时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包括第二承载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中的第二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
这里,该第二传感器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激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第二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若干个托盘。在实施时,该第二承载部件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满载状态、非满载状态等。在实施时,该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21的具体实施方式。这样,通过装配与托盘数量匹配的传感器来确定该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提升了承载状态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的精准度,进而提高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阻挡机构、第二阻挡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之间,用于阻挡或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之前,用于阻挡或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这里,阻挡机构(包括第一阻挡机构和第二阻挡机构)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该阻挡功能的机构。例如,气缸等。在实施时,该阻挡机构可以位于该输送线中,若该阻挡机构从输送线中升起(即:阻挡状态),则可以阻挡托盘的流入;若该阻挡机构回落至输送线中(即:放行状态),则可以放行托盘的流入。这样,通过设定不同的阻挡机构,及时对缓存机构进行补料,同时在缓存机构满料时阻挡托盘流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线一侧的缓存台,其中:所述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至少一个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至少一个电芯;所述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存台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中。
这里,缓存台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电芯缓存的装置。在实施时,缓存台可以缓存多个电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台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
由于不同的产品所需成组的电芯数量不同,比如,3个,那么,当第二缓存机构中缓存4个电芯时,抓取机构只需抓取3个电芯至上料机构,剩1个电芯在该第二缓存机构中,此时,该抓取机构可以将剩余的1个电芯抓至该缓存台中。当缓存台缓存的电芯的数量不小于抓取机构一次抓取的电芯数量时,该抓取机构可以从该缓存台中抓取至少两个电芯至上料机构中。这样,一方面,通过该缓存台缓存第二缓存机构中剩余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另一方面,通过该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后再下料,增加了下料的通道,提升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排出装置,其中:所述排出装置,用于在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排出所述目标托盘;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
这里,电芯的缺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存在非本产品/项目的电芯、不合格的电芯、贴胶不合格的电芯等。
排出装置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排出功能的装置。在实施时,该排出装置可以位于该输送线中,即:目标托盘的下方。在该目标托盘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控制该排出装置顶升,即:顶升托盘,再控制该排出装置带动该托盘移动至不合格输送装置中,以实现自动排出该异常托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设定的排出指令发送至该排出装置,以使得该排出装置自动排出该异常托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驱动预设的驱动装置(例如,电机),以使得该驱动装置驱动排出装置排出该异常托盘。这样,一方面,通过在缓存设备中集成排出装置,拓宽了缓存设备的使用场景,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异常托盘使得线体停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动排出异常托盘,相较于人工处理而言,不仅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缩短了处理时长,而且还确保了线体产能,能够满足高时效、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该缓存设备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二阻挡机构45、第一缓存机构41、第一阻挡机构44、第二缓存机构42及抓取机构43,其中:
不合格传输装置48,用于传输该输送线上不合格的托盘;
第二阻挡机构45,用于阻挡或放行输送线上合格的托盘流入该第一缓存机构41中;
第一缓存机构41,用于缓存至少一个托盘;
第一阻挡机构44,用于阻挡或放行第一缓存机构41中的托盘流入该第二缓存机构42中;
第二缓存机构42,用于缓存至少一个托盘;
抓取机构43,用于在第二缓存机构42缓存预设数量的托盘/电芯时,从第二缓存机构42中抓取预设数量的电芯至下一工序的上料位(对应于前述上料机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缓存设备40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抓取机构43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42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中。
这里,控制装置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该控制功能的装置,例如,PLC。在实施时,该控制装置分别与其它机构(例如,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抓取机构等)通信连接。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该缓存设备40包括排出装置46、控制装置47、和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二阻挡机构45、第一缓存机构41、第一阻挡机构44、第二缓存机构42、及抓取机构43,其中:
控制装置47,用于确定待流入托盘(对应于前述目标托盘)的状态,在该待流入托盘的状态表征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控制该排出装置46排出该待流入托盘;
控制装置47,用于确定第一缓存机构41的缓存信息,在该第一缓存机构41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阻挡机构45落下(即:切换为放行状态),以使得输送线上的不存在缺陷的托盘流入至该第一缓存机构41中;反之,则控制第二阻挡机构45抬起(即:切换为阻挡状态);
控制装置47,用于确定第二缓存机构42的缓存信息,在该第二缓存机构42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阻挡机构44落下(即:切换为放行状态),以使得第一缓存机构41中的托盘流入至该第二缓存机构42中;在该第二缓存机构42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阻挡机构44抬起(即:切换为阻挡状态),并控制抓取机构43抓取预设数量的电芯至成组设备的上料位(对应于前述上料机构)中。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如图7所示,该缓存方法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12,其中:
步骤S401、基于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步骤S402、判断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403,若否,则进入步骤S405;
步骤S403、控制将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第一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流入该第二缓存机构中;
步骤S404、控制上料机器人(对应于抓取机构)抓取至少两个电芯至下一工序的上料位(对应于前述上料机构)中,进入步骤S401;
步骤S405、基于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步骤S406、判断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407,若否,则进入步骤S409;
步骤S407、控制将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输送线上中的托盘流入该第一缓存机构中;
步骤S408、控制将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使得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流入该第二缓存机构中,进入步骤S405;
步骤S409、确定该输送线上待流入托盘的状态;
步骤S410、判断该待流入托盘是否存在缺陷,若是,则进入步骤S411,反之,则进入步骤S412;
步骤S411、控制排出装置排出该待流入托盘,将下一托盘作为该待流入托盘,进入步骤S409;
步骤S412、控制将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使得该待流入托盘流入该第一缓存机构中,进入步骤S405。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第一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托盘,以便于及时对第二缓存机构进行补料;其次,通过第二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第二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和/或,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一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和/或,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非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和/或,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控制切换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和/或,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三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三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和/或,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的状态;在所述目标托盘的状态表征所述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排出装置排出所述目标托盘。
以上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公开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如图8所示,应用于缓存设备中,所述缓存设备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抓取机构,该缓存方法包括步骤S51至步骤S53,其中:
步骤S51、当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
这里,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是满载、设定个数等条件。在实施时,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321的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S52、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这里,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满载、设定个数等条件。在实施时,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31的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S53、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这里,抓取机构抓取电芯的方式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2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第一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托盘,以便于及时对第二缓存机构进行补料;其次,通过第二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第二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传输线一侧的缓存台,所述缓存方法还包括步骤S54,其中:
步骤S54、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至少一个电芯时,通过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至少一个电芯转运至所述缓存台中。
这里,由于不同的产品所需成组的电芯数量不同,比如,3个,那么,当第二缓存机构中缓存4个电芯时,抓取机构只需抓取3个电芯至上料机构,剩1个电芯在该第二缓存机构中,此时,该抓取机构可以将剩余的1个电芯抓至该缓存台中。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该缓存台缓存第二缓存机构中剩余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该缓存系统60包括第一缓存设备61、第二缓存设备62和第三缓存设备63,所述第一缓存设备61包括沿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缓存机构611、第四缓存机构612及第一抓取机构613,所述第二缓存设备62包括沿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缓存机构621及第六缓存机构622,所述第三缓存设备63包括沿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七缓存机构631、第八缓存机构632及第二抓取机构633;其中:
所述第四缓存机构612,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三缓存机构611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三缓存机构611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中的电芯为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
所述第六缓存机构622,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五缓存机构621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五缓存机构621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流入的;
所述第八缓存机构632,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七缓存机构631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七缓存机构631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三输送线上流入的;
所述第一抓取机构613,用于在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的第一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缓存机构是基于待装配模组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缓存机构包括所述第四缓存机构612、或所述第六缓存机构622;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633,用于在所述第八缓存机构632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八缓存机构632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的第二上料区中;其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633抓取的电芯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613抓取的电芯的数量相同。
这里,第一/二/三缓存设备与前述的缓存设备类似,在实施时,可以参见前述缓存设备的组成结构。第三/五/七缓存机构与前述的第一缓存机构相同,第四/六/八缓存机构与前述的第二缓存机构相同。
不同的输送线可以输送相同或不同的电芯。其中,第一输送线输送贴胶后的电芯,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输送未贴胶的电芯,这样,第四缓存机构中缓存贴胶后的电芯,第六缓存机构和第八缓存机构中缓存未贴胶的电芯。目标/第八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1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满载、设定个数等条件。
模组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排模组、双排模组等。单排模组包括排成一排的多个电芯,双排模组包括并列的两排电芯。例如,在待装配模组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该第二目标缓存机构为第六缓存机构,第一抓取机构抓取第六缓存机构中的电芯至第一上料区,第二抓取机构抓取第八缓存机构中的电芯至第二上料区。又例如,在待装配模组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该第二目标缓存机构为第四缓存机构,第一抓取机构抓取第四缓存机构中的电芯至第一上料区,第二抓取机构抓取第八缓存机构中的电芯至第二上料区。在实施时,第一上料区中的各个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中的各个电芯以侧面相对的方式一一对齐,这样,将每两个对齐的电芯靠近成组,以得到多个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存设备61还包括排出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一侧的第一缓存台,其中:
所述排出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排出所述目标托盘;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三缓存机构611的托盘;
所述第一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四缓存机构612中存在未被所述第一抓取机构613抓取至所述第一上料区的第一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一剩余电芯。
这里,排出装置可以是任意合适的能够实现排出功能的装置。电芯的缺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存在非本产品/项目的电芯、不合格的电芯、贴胶不合格的电芯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排出装置可以位于该第一输送线中,即:检测托盘的下方。通过该排出装置带动该托盘运动至对应的不合格输送装置中。这样,通过自动排出异常托盘,相较于手动排出而言,不仅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缩短了处理时长,而且还确保了线体产能,能够满足高时效、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该第一缓存台可以缓存多个电芯。由于不同的产品所需成组的电芯数量不同,比如,3个,那么,当第四缓存机构612中缓存4个贴胶的电芯时,第一抓取机构613只需抓取3个贴胶的电芯至第一上料区,剩1个贴胶的电芯在该第四缓存机构612中,此时,该第一抓取机构613可以将剩余的1个贴胶的电芯抓至该第一缓存台中。这样,通过该第一缓存台缓存该缓存机构中剩余的贴胶后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抓取机构613,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四缓存机构612为所述目标缓存机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缓存台中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区。
这里,第一缓存台用于缓存贴胶后的电芯。当该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时,若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的贴胶后的电芯,则可以通过该第一抓取机构613将第一缓存台的多个电芯抓取至第一上料区中。这样,通过该第一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贴胶的电芯后再下料,增加了下料的通道,提升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缓存设备63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输送线一侧的第二缓存台,所述第二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六缓存机构622存在未被所述第一抓取机构613抓取至所述第一上料区的第二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二剩余电芯;和/或,在所述第八缓存机构632中存在未被所述第二抓取机构633抓取至所述第二上料区的第三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三剩余电芯。
这里,该第二缓存台可以缓存多个电芯。由于不同的产品所需成组的电芯数量不同,比如,3个,那么,当第八缓存机构632中缓存6个电芯时,只需抓取5个电芯至第二上料区,剩1个电芯在该第八缓存机构632中,此时,该第二抓取机构633可以将剩余的1个电芯抓至该第二缓存台中。这样,通过该第二缓存台缓存该缓存机构中剩余的未贴胶的电芯,空出对应的补料位,便于及时进行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633,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台中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区。
这里,第一缓存台用于缓存未贴胶的电芯。若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的贴胶后的电芯,则可以通过该第二抓取机构633将第二缓存台的多个电芯抓取至第二上料区中。这样,通过该缓存台缓存预设个数未贴胶的电芯后再下料,增加了下料的通道,提升了下料的速度和节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该缓存系统包括第一缓存设备61、第二缓存设备62、第三缓存设备63和不合格输送装置64,其中:
第一缓存设备61包括沿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缓存机构611、第四缓存机构612、及第一抓取机构613,该第一缓存设备61还包括第一缓存台614、及排出装置(图中未示出);
第二缓存设备62包括沿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缓存机构621及第六缓存机构622;
第三缓存设备63包括沿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七缓存机构631、第八缓存机构632、及第二抓取机构633,该第三缓存设备63还包括第二缓存台634;
不合格输送装置64用于输送第一输送线上存在缺陷的电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最后,根据装配类型,从对应的缓存设备中的缓存机构中抓取电芯至对应的上料区,实现了为兼容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自动兼容单排和/或双排模组,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系统逻辑。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六,如图11所示,应用于控制装置中,该缓存方法包括步骤S61至步骤S62,其中:
步骤S61、确定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包括第二目标缓存机构和第三缓存设备的第八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设备的第四缓存机构或第二缓存设备的第六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是基于待装配模组的类型确定的。
步骤S62、在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目标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目标抓取机构包括所述第一缓存设备的第一抓取机构和所述第三缓存设备的第二抓取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是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中抓取的,所述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是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从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抓取的。
这里,控制装置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例如,通过单个控制装置对多个缓存机构及目标抓取机构进行控制。又例如,通过多个控制装置分别对不同的缓存机构及不同的抓取机构机械能控制。
第四缓存机构中缓存贴胶后的电芯,第六缓存机构和第八缓存机构中缓存未贴胶的电芯。第四/六/八缓存机构与第二缓存机构相同,在实施时,确定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1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四缓存机构中缓存从第一缓存设备的第三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第三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一输送线上流入的,第三缓存机构、第四缓存机构及第一抓取机构沿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中的电芯为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
第六缓存机构中缓存从第二缓存设备的第五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第五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二输送线上流入的,第五缓存机构和所述第六缓存机构沿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第八缓存机构中缓存从第三缓存设备的第七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第七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三输送线上流入的,第七缓存机构、第八缓存机构及第二抓取机构沿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模组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排模组、双排模组等。
在实施时,控制抓取机构抓取第一目标缓存机构上的电芯,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2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缓存机构缓存预设数量的电芯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数量,从而提升缓存机构下料的速度和节拍,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再下料,提升了下料的准确度,同时通过更改预设条件来兼容不同下料数量的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标准化、及产线的柔性化建设,从而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满足了高柔性的生成需求;最后,根据装配类型,从对应的缓存设备中的缓存机构中抓取电芯至对应的上料区,实现了为兼容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自动兼容单排和/或双排模组,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系统逻辑。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电芯的缓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
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缓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第一承载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中的第一传感器组,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输送线上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缓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包括第二承载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中的第二传感器组,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承载的托盘的数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缓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缓存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阻挡机构、第二阻挡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之间,用于阻挡或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
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之前,用于阻挡或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缓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线一侧的缓存台,其中:
所述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至少一个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至少一个电芯;
所述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存台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的缓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缓存设备还包括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装置,用于在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排出所述目标托盘;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
7.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包括从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包括从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每一所述托盘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缓存机构及所述抓取机构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缓存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其中,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和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之间;
在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一个托盘流入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确定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一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的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非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检测值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载状态作为所述第二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缓存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之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切换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以放行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在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将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状态切换为阻挡状态,以阻挡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中的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非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检测值,生成第三缓存信息,并将所述第三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承载状态为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将预设的第二缓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承载部件的缓存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7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缓存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托盘;
在所述目标托盘的状态表征所述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控制排出装置排出所述目标托盘。
17.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缓存设备中,所述缓存设备包括沿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机构、第二缓存机构及抓取机构,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缓存机构缓存从所述输送线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
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机构流入的至少一个托盘;
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传输线一侧的缓存台,所述电芯的缓存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至少一个电芯时,通过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至少一个电芯转运至所述缓存台中。
19.一种电芯的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存设备、第二缓存设备和第三缓存设备,所述第一缓存设备包括沿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缓存机构、第四缓存机构及第一抓取机构,所述第二缓存设备包括沿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缓存机构及第六缓存机构,所述第三缓存设备包括沿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七缓存机构、第八缓存机构及第二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四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三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三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托盘用于承载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中的电芯为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
所述第六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五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五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流入的;
所述第八缓存机构,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七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七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所述第三输送线上流入的;
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于在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的第一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缓存机构是基于待装配模组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缓存机构包括所述第四缓存机构、或所述第六缓存机构;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第八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的第二上料区中;其中,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抓取的电芯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的电芯的数量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芯的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存设备还包括排出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一侧的第一缓存台,所述第三缓存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输送线一侧的第二缓存台,其中:
所述排出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目标托盘中的电芯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排出所述目标托盘;其中,所述目标托盘为待流入所述第三缓存机构的托盘;
所述第一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四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第一上料区的第一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一剩余电芯;
所述第二缓存台,用于在所述第六缓存机构存在未被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第一上料区的第二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二剩余电芯;和/或,在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存在未被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抓取至所述第二上料区的第三剩余电芯的情况下,缓存所述第三剩余电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芯的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四缓存机构为所述目标缓存机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缓存台中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区;
所述第二抓取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存台的缓存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缓存台中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区。
22.一种电芯的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
在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的缓存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目标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电芯移动至预设的上料机构中;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缓存机构包括第二目标缓存机构和第三缓存设备的第八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设备的第四缓存机构或第二缓存设备的第六缓存机构,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是基于待装配模组的类型确定的;
所述目标抓取机构包括所述第一缓存设备的第一抓取机构和所述第三缓存设备的第二抓取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是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二目标缓存机构中抓取的,所述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是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从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抓取的;
所述第四缓存机构中缓存从所述第一缓存设备的第三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三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一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第三缓存机构、所述第四缓存机构及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中的电芯为经贴胶处理后的电芯;
所述第六缓存机构中缓存从所述第二缓存设备的第五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五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二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第五缓存机构和所述第六缓存机构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八缓存机构中缓存从所述第三缓存设备的第七缓存机构流入的托盘,所述第七缓存机构中的托盘是从第三输送线上流入的,所述第七缓存机构、所述第八缓存机构及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沿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23341.8A CN117068745B (zh) | 2023-10-13 | 2023-10-13 |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23341.8A CN117068745B (zh) | 2023-10-13 | 2023-10-13 |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8745A true CN117068745A (zh) | 2023-11-17 |
CN117068745B CN117068745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8870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23341.8A Active CN117068745B (zh) | 2023-10-13 | 2023-10-13 |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6874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08504A (zh) * | 2023-11-09 | 2023-12-12 | 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电芯自动配方系统及其方法 |
CN117895092A (zh) * | 2024-03-15 | 2024-04-1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对裸电芯进行配对的方法和系统 |
CN117923149A (zh) * | 2024-03-19 | 2024-04-2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电池单体的上料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9461A (zh) * | 2013-10-15 | 2015-04-29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样本架运送装置及流水线和运送方法 |
CN207078704U (zh) * | 2017-03-21 | 2018-03-09 |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电芯搬运装置 |
CN109625986A (zh) * | 2018-10-23 | 2019-04-16 |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机器人码垛系统及其码垛方法 |
CN112777290A (zh) * | 2020-11-30 | 2021-05-11 | 上海悦易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入库分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20210284358A1 (en) * | 2020-03-12 | 2021-09-16 | Leidos Security & Automation Limited | Baggage and parcel handling system |
CN114772235A (zh) * | 2022-04-29 | 2022-07-22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及电芯上下料方法 |
CN217990055U (zh) * | 2022-06-02 | 2022-12-09 | 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 | 一种电芯ng补料处理装置 |
CN218319259U (zh) * | 2022-07-01 | 2023-01-17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清洗系统 |
CN116477329A (zh) * | 2023-04-21 | 2023-07-25 | 武汉逸飞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芯生产的环形输送线 |
CN116588669A (zh) * | 2023-06-13 | 2023-08-15 | 东莞市兆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电芯输送设备、上料方法及检测设备 |
CN219807393U (zh) * | 2023-01-10 | 2023-10-10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软包电芯上料流转装置 |
-
2023
- 2023-10-13 CN CN202311323341.8A patent/CN1170687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9461A (zh) * | 2013-10-15 | 2015-04-29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样本架运送装置及流水线和运送方法 |
CN207078704U (zh) * | 2017-03-21 | 2018-03-09 |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电芯搬运装置 |
CN109625986A (zh) * | 2018-10-23 | 2019-04-16 |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机器人码垛系统及其码垛方法 |
US20210284358A1 (en) * | 2020-03-12 | 2021-09-16 | Leidos Security & Automation Limited | Baggage and parcel handling system |
CN112777290A (zh) * | 2020-11-30 | 2021-05-11 | 上海悦易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入库分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772235A (zh) * | 2022-04-29 | 2022-07-22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及电芯上下料方法 |
CN217990055U (zh) * | 2022-06-02 | 2022-12-09 | 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 | 一种电芯ng补料处理装置 |
CN218319259U (zh) * | 2022-07-01 | 2023-01-17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清洗系统 |
CN219807393U (zh) * | 2023-01-10 | 2023-10-10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软包电芯上料流转装置 |
CN116477329A (zh) * | 2023-04-21 | 2023-07-25 | 武汉逸飞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芯生产的环形输送线 |
CN116588669A (zh) * | 2023-06-13 | 2023-08-15 | 东莞市兆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电芯输送设备、上料方法及检测设备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08504A (zh) * | 2023-11-09 | 2023-12-12 | 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电芯自动配方系统及其方法 |
CN117208504B (zh) * | 2023-11-09 | 2024-04-26 | 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电芯自动配方系统及其方法 |
CN117895092A (zh) * | 2024-03-15 | 2024-04-1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对裸电芯进行配对的方法和系统 |
CN117895092B (zh) * | 2024-03-15 | 2024-07-2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对裸电芯进行配对的方法和系统 |
CN117923149A (zh) * | 2024-03-19 | 2024-04-2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电池单体的上料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8745B (zh) | 2024-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068745B (zh) |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 |
CN106935877B (zh) | 软包锂电池冷热压夹具化成自动生产线 | |
CN109748027A (zh) | 一种物料箱自动拣选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038632U (zh) | 软包锂电池冷热压夹具化成自动生产线 | |
CN109581135B (zh) | 产品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07994285A (zh) | 一种电动汽车退役电池自动拆解组装一体化生产系统 | |
CN207254776U (zh) | 一种自动扫码分选机 | |
CN110102503B (zh) | 一种高速分选线 | |
CN111146489A (zh) | 一种电芯压扁下料一体机 | |
CN117068678B (zh) |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 |
CN216661761U (zh) | 一种料盘循环装置 | |
CN115133098A (zh) | 电池组生产系统 | |
JP2011501456A (ja) | 電子回路のプレートを保管するための自動保管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209821321U (zh) | 产品自动测试装置 | |
CN114194748A (zh) | 一种引导锁销分类存储、上下料取放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4683942A (zh) | 换电站的电池仓内电池拿取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11768166U (zh) | 一种具有补料机构的输送装置 | |
CN111266308B (zh) | 一种物料检验装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647031U (zh)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包胶分档生产线 | |
CN108990288B (zh) | 一种电路板制作工艺及其装置 | |
CN215157998U (zh) | 一种上下料控制系统和检测流水线 | |
CN213194625U (zh) | 一种电芯外观检测装置 | |
CN109513641A (zh) | 电芯分拣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210001131U (zh) | 一种用于光模块自动倒料的机器人系统 | |
CN211789296U (zh) | 一种电芯压扁下料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