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8678B -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8678B
CN117068678B CN202311322812.3A CN202311322812A CN117068678B CN 117068678 B CN117068678 B CN 117068678B CN 202311322812 A CN202311322812 A CN 202311322812A CN 117068678 B CN117068678 B CN 117068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line
feeding
bearing
material tak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28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68678A (zh
Inventor
吴凯
罗键
马宇航
吴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28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8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8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8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68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8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9/00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其中,该电芯上料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第二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能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及空间利用率,简化控制逻辑。

Description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将多个电芯装配成一个电池模组,并将多个电池模组装配成一个电池包,其中,电池模组可以包括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一些型号的电池包可以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然而,相关技术中,装配电池模组的工艺无法实现单/双排模组共线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包括输送设备和上料抓取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所述上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上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所述第三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所述第一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所述第二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
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芯上料系统中,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第二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均未经侧面贴胶处理,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因此,在从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中分别抓取电芯的情况下,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可以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以用于装配单排模组;而在从第一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分别抓取电芯的情况下,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可以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以用于装配双排模组。这样,可以适配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对应的取料位中抓取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从而可以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进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此外,在装配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的电池包的场景下,由于可以支持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因而在生产电池包的过程中无需进行模组类型的切换生产。这样,相较于先装配完所需数量的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后,再装配另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方案,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这样,可以在装配单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二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在装配双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三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贴合在一起的电芯组。如此,可以兼容地为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有利于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单/双排模组的共线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第四输送线、第五输送线和分流机构;所述第四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流机构相连;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这样,可以利用分流机构根据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上游流入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或第三输送线,从而为装配与该数量配比对应的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提供相应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系统还包括:贴胶机构,用于在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这样,通过利用贴胶机构对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可以使得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都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的,从而便于与第一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上料系统还包括:检测机构,用于在检测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输送线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这样,第三输送线在将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之前,还输送电芯流经检测工位,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从而可以提高第三取料位中电芯贴胶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生产电池产品的良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成组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用于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电芯成组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成组系统,基于上述电芯上料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并组成相应的电芯组,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对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这样,通过转台旋转带动多个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可以支持并行地进行电芯上料、电芯加压成组以及电芯组下料,从而可以节省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成组系统还包括:下料抓取设备,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从所述承载组件中将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这样,可以通过下料抓取设备准确高效地完成电芯组的下料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所述加压位、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第二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并利用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分别从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抓取成组后的电芯组,可以快速将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件下料至电芯缓存位,从而可以提高模组装配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承载组件中第一承载位与第二承载位交替分布,可以为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少空间限制,降低控制难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包括以下之一:如上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如上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上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
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上料方法,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之前,所述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所述目标取料位。
这样,可以自动快速地确定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对应的目标取料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所述目标取料位,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二取料位作为所述目标取料位;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三取料位作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这样,可以在装配单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二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在装配双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三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贴合在一起的电芯组。如此,可以兼容地为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有利于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单/双排模组的共线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控制第四输送线将所述第四输送线上的电芯依次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确定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这样,可以根据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上游流入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或第三输送线,从而为装配与该数量配比对应的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提供相应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包括:基于所述数量配比,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模组的装配顺序;按照所述装配顺序遍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并针对遍历过程中的每一模组执行以下操作:基于所述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第三输送线中选取第二目标输送线;控制所述分流机构将所述第五输送线上第二数量的电芯流入所述第二目标输送线,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模组对应的待成组的电芯组的数量。
这样,可以按照与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之间的数量配比对应的装配顺序,快速准确地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或第三输送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按照所述装配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依次确定为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
这样,可以在统一的装配顺序下,控制分流机构对电芯进行分流的操作,以及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对电芯进行抓取的操作,从而提升模组装配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在出现装配异常的异常模组的情况下,向所述遍历过程中至少一个待遍历的模组中插入与所述异常模组型号相同的新增模组。
这样,可以在模组装配异常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新的电芯用于装配新增模组,从而可以提升模组装配的容错性,并能减少补充物料的等待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所述侧面贴胶工位;控制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的贴胶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这样,通过对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可以使得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都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的,从而便于与第一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包括: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检测工位;控制所述检测工位中的检测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这样,第三输送线在将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之前,还输送电芯流经检测工位,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从而可以提高第三取料位中电芯贴胶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生产电池产品的良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成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如上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成组方法,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并组成相应的电芯组,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在所述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位于所述下料位的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并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所述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包括: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上料位移动至所述加压位;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这样,通过转台旋转带动多个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可以支持并行地进行电芯上料、电芯加压成组以及电芯组下料,从而可以节省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这样,可以通过下料抓取设备准确高效地完成电芯组的下料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所述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包括: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依次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所述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包括: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并利用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分别从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抓取成组后的电芯组,可以快速将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件下料至电芯缓存位,从而可以提高模组装配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第一承载组件中第一承载位与第二承载位交替分布,可以为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少空间限制,降低控制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上料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排模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排模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贴胶后的电芯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上料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上料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成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成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成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成组系统中电芯成组设备与下料抓取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上料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成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公开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电池产品在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池产品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在生产电池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将多个电芯装配成一个电池模组,并将多个电池模组装配成一个电池包,其中,电池模组可以包括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一些型号的电池包可以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然而,相关技术中,装配电池模组的工艺无法实现单/双排模组共线生产,在生产的电池包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的情况下,只能分开生产这两种类型的模组。由于两种类型的模组切换生产的过程耗时较长,通常难以与电池包的装配效率匹配,导致电池包的生产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先生产的一种类型的模组无法单独组成电池包,需要占用较大的存放场地,从而影响厂房内的空间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如图1所示,该电芯上料系统100包括输送设备110和上料抓取设备120,输送设备110包括第一输送线111、第二输送线112和第三输送线113,上料抓取设备120包括第一上料抓取机构121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122;其中:
第一输送线111,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210;
第二输送线112,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220;
第三输送线113,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240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230;
第一上料抓取机构121,用于从第一取料位210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250中的第一上料区251;
第二上料抓取机构122,用于: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250中的第二上料区252;
其中,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第二取料位220和第三取料位230中选取的,第一上料区251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252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第一数量可以是作业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手动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当前生产的电池包的生产配方确定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一数量可以为3个、4个或8个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料抓取机构121可以一次性从第一取料位210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第一上料区251,也可以分批每次从第一取料位210抓取一个或多个电芯至第一上料区251,直至将第一数量的电芯抓取至第一上料区251;第二上料抓取机构122可以一次性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第二上料区252,也可以分批每次从目标取料位抓取一个或多个电芯至第二上料区252,直至将第一数量的电芯抓取至第二上料区25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料抓取机构121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122均可以为机器人,例如六轴机器人、三轴机器人等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可以包括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其中,如图2所示,单排模组310中包括大面(图中未示出)相对排列的多个电芯311,且各电芯311的侧面311a露出。如图3所示,双排模组320中包括并列的两排电芯311,每排电芯311中的多个电芯311之间大面(图中未示出)相邻,两排电芯311之间以侧面相对的方式一一对齐,且每两个对齐的电芯311之间通过侧面所贴的胶片进行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料区251中可以包括第一电芯序列,第二上料区252中可以包括第二电芯序列,第一电芯序列中的各电芯与第二电芯序列中的各电芯以侧面相对的方式一一对齐,通过将每两个对齐的电芯靠近成组,可以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如图4所示,一个电芯组330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311。
如图5所示,第三取料位230中供抓取的电芯311经过侧面贴胶处理后,该电芯311的一个侧面311a上贴有胶片321。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芯上料系统中,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第二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均未经侧面贴胶处理,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因此,在从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中分别抓取电芯的情况下,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可以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以用于装配单排模组;而在从第一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分别抓取电芯的情况下,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可以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以用于装配双排模组。这样,可以适配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对应的取料位中抓取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从而可以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进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此外,在装配由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混合组成的电池包的场景下,由于可以支持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因而在生产电池包的过程中无需进行模组类型的切换生产。这样,相较于先装配完所需数量的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后,再装配另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的方案,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第二取料位为目标取料位;在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第三取料位为目标取料位。
这样,可以在装配单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二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在装配双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三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贴合在一起的电芯组。如此,可以兼容地为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有利于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单/双排模组的共线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输送设备110还包括第四输送线114、第五输送线115和分流机构116;
第四输送线114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线111的输入端相连;
第五输送线115的输出端与分流机构116相连;
分流机构116用于: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115上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112和/或第三输送线113。
这里,第四输送线114为第一输送线111的上游输送线,第五输送线115为第二输送线112和第三输送线113的上游输送线。上一工序中处理完的电芯可以流入第四输送线114和第五输送线115。
第四输送线114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线111的输入端相连,这样可以使得第四输送线114上的电芯依次直接输送至第一输送线111。
第五输送线115的输出端与分流机构116相连,这样可以使得第五输送线115上的电芯流至分流机构116。
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可以包括用于生产一个或多个电池包所需的模组。例如,在当前生产的电池包中包括2个单排模组和4个双排模组的情况下,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可以包括用于装配一个该电池包所需的模组,即2个单排模组和4个双排模组,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也可以包括用于装配两个该电池包所需的模组,即4个单排模组和8个双排模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可以是根据当前生产的电池包的生产配方确定的。例如,根据当前生产的电池包的生产配方,确定当前生产的电池包中包括2个单排模组和4个双排模组,并确定一次装配用于生产一个电池包所需的模组,则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为2:4,即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包括2个单排模组和4个双排模组。又如,根据当前生产的电池包的生产配方,确定当前生产的电池包中包括3个单排模组和4个双排模组,并确定一次装配用于生产两个电池包所需的模组,则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为6:8,即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包括6个单排模组和8个双排模组。
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可以确定向第二输送线112和第三输送线113分别分流的电芯的数量,从而分流机构116可以按照该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115上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112和/或第三输送线113。
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任意合适的分流机构116将第五输送线115上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112和/或第三输送线113,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机构116可以为顶升横移机构。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分流机构根据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上游流入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或第三输送线,从而为装配与该数量配比对应的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提供相应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该电芯上料系统100还包括:
贴胶机构130,用于在侧面贴胶工位240中,对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这里,贴胶机构130可以设置在侧面贴胶工位240中,在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流至该侧面贴胶工位240中的情况下,贴胶机构130可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以将胶片贴至该电芯的一个侧面。
这样,通过利用贴胶机构对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可以使得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都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的,从而便于与第一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电芯上料系统100还包括:
检测机构140,用于在检测工位260中,对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电芯的检测结果;
第三输送线113还用于:在检测结果表征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将检测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230。
这里,检测机构140可以设置在检测工位260中,对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流至该检测工位260中的情况下,检测机构140可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电芯的检测结果。其中,电芯的检测结果可以表征电芯贴胶正常或异常。
检测机构140对电芯进行的侧面贴胶检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侧面是否贴了胶片、电芯侧面所贴的胶片位置是否准确、胶片表面的离型纸是否撕除等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若检测到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侧面未贴胶片、电芯侧面所贴的胶片位置不准确、胶片表面的离型纸未撕除等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则可确定该电芯的检测结果表征电芯贴胶异常;若检测到第三输送线113上的电芯侧面已贴胶片、电芯侧面所贴的胶片位置准确、且胶片表面的离型纸已撕除,则可确定该电芯的检测结果表征电芯贴胶正常。
这样,第三输送线在将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之前,还输送电芯流经检测工位,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从而可以提高第三取料位中电芯贴胶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生产电池产品的良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成组系统,如图8所示,该电芯成组系统包括: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100,用于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250的第一上料区251和第二上料区252;
电芯成组设备400,用于将第一上料区251中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252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成组系统,基于上述电芯上料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并组成相应的电芯组,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电芯成组设备400包括电芯成组机构410和加压机构420,电芯成组机构410包括转台411、以及分布在转台411上的多个承载组件412;
转台411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承载组件412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250、加压位270和下料位280;在承载组件412移动至上料位250的情况下,承载组件412的第一承载区412a作为第一上料区251,承载组件412的第二承载区412b作为第二上料区252;
加压机构420位于加压位270中,用于在承载组件412移动至加压位270的情况下,对承载组件412的第一承载区412a上的电芯与承载组件412的第二承载区412b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承载组件412的第一承载区412a上的电芯与承载组件412的第二承载区412b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可以理解的是,转台411上分布设置的多个承载组件412可以分别位于上料位250、加压位270和下料位280,转台通过旋转可以带动每一承载组件412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250、加压位270和下料位280。例如,转台411上设置有第一承载组件、第二承载组件和第三承载组件,其中,第一承载组件、第二承载组件和第三承载组件分别位于上料位250、加压位270和下料位280,转台可以通过旋转带动第一承载组件从上料位250移动至加压位270、带动第二承载组件从加压位270移动至下料位280、带动第三承载组件从下料位280移动至上料位250,如此,转台可以通过旋转带动第一承载组件、第二承载组件和第三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250、加压位270和下料位280。
每一个承载组件412均可以具有第一承载区412a和第二承载区412b。可以理解的是,在实施时,第一承载区412a与第二承载区412b的位置可以互换,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承载组件412移动至上料位250的情况下,承载组件412的第一承载区412a作为第一上料区251,承载组件412的第二承载区412b作为第二上料区252。在该承载组件412从上料位250移动至加压位270的情况下,可以将下一个移动至该上料位250的承载组件412的第一承载区412a和第二承载区412b分别作为第一上料区251和第二上料区252。
例如,第一上料区251中可以包括排成一排的第一电芯序列,第二上料区252中可以包括排成一排的第二电芯序列,第一电芯序列中的各电芯与第二电芯序列中的各电芯以侧面相对的方式一一对齐,加压机构420可以用于对第一电芯序列中的各电芯沿靠近第二电芯队列的方向加压、对第二电芯队列中各电芯沿靠近第一电芯队列的方向加压,以使每两个对齐的电芯靠近成组,从而得到多个的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区412a和第二承载区412b中可以分别设置有用于承载电芯的电芯夹具。加压机构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承载区412a中的电芯夹具与第二承载区412b中的电芯夹具相向靠拢移动,来带动第一承载区412a中的第一电芯序列与第二承载区412b中的第二电芯队列靠近成组。
这样,通过转台旋转带动多个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可以支持并行地进行电芯上料、电芯加压成组以及电芯组下料,从而可以节省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电芯成组系统还包括:
下料抓取设备500,用于在承载组件412移动至下料位280的情况下,将承载组件412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29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料抓取设备500可以为机器人,例如六轴机器人、三轴机器人等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组缓存位290可以为用于缓存电芯组的缓存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组缓存位290中可以包括用于承载电芯组的托盘。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料抓取设备准确高效地完成电芯组的下料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下料位280包括第一下料位281和第二下料位282,转台411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承载组件412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250、加压位270、第一下料位281和第二下料位282;
下料抓取设备500包括:
第一下料抓取机构510,用于在承载组件412移动至第一下料位281的情况下,将承载组件412中位于第一承载位4121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290;
第二下料抓取机构520,用于在承载组件412移动至第二下料位282的情况下,将承载组件412中位于第二承载位4122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290;其中,承载组件412中的第一承载位4121和第二承载位4122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在实施时,每一电芯组可以分别位于承载组件412的一个承载位中。承载组件412中的承载位可以包括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的第一承载位4121和第二承载位41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承载位4121和第二承载位4122的位置可以互相交换,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并利用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分别从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抓取成组后的电芯组,可以快速将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件下料至电芯缓存位,加快生产节拍,从而可以提高模组装配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承载组件中第一承载位与第二承载位交替分布,可以为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少空间限制,降低控制难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该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包括以下之一:如上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如上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上料方法,该电芯上料方法可以由控制器执行。可以理解的是,在工业生产中,控制器指的可以是上位机,例如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控制器指的也可以是下位机,例如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等。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上料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501至步骤S505:
步骤S501,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步骤S502,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步骤S503,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步骤S504,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步骤S505,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的数量可以是单个,通过该单个控制器可以对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以及第二上料抓取机构进行集中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该多个控制器用于分别对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以及第二上料抓取机构进行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上料方法,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05之前,该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11:
步骤S511,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所述目标取料位。
这样,可以自动快速地确定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对应的目标取料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1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21或步骤S522:
步骤S521,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二取料位作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步骤S522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三取料位作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这样,可以在装配单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二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未贴合的电芯组;在装配双排模组的情况下,从第三取料位中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用于得到贴合在一起的电芯组。如此,可以兼容地为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从而有利于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单/双排模组的共线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31至步骤S533:
步骤S531,控制第四输送线将所述第四输送线上的电芯依次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
步骤S532,确定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
步骤S533,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这样,可以根据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上游流入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或第三输送线,从而为装配与该数量配比对应的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提供相应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33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541至步骤S542:
步骤S541,基于所述数量配比,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模组的装配顺序。
步骤S542,按照所述装配顺序遍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并针对遍历过程中的每一模组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第三输送线中选取第二目标输送线;
控制所述分流机构将所述第五输送线上第二数量的电芯流入所述第二目标输送线,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模组对应的待成组的电芯组的数量。
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确定该至少一个模组之间的装配顺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例如,在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2:4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至少一个模组之间的装配顺序确定为单排模组、单排模组、双排模组、双排模组、双排模组、双排模组,或者双排模组、双排模组、双排模组、双排模组、单排模组、单排模组,或者双排模组、双排模组、单排模组、单排模组、双排模组、双排模组。
模组的类型可以包括单排模组或双排模组。
这样,可以按照与当前待装配的至少一个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之间的数量配比对应的装配顺序,快速准确地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第二输送线和/或第三输送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51:
步骤S551,按照所述装配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依次确定为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
这样,可以在统一的装配顺序下,控制分流机构对电芯进行分流的操作,以及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对电芯进行抓取的操作,从而提升模组装配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61:
步骤S561,在出现装配异常的异常模组的情况下,向所述遍历过程中至少一个待遍历的模组中插入与所述异常模组型号相同的新增模组。
异常模组可以为模组装配过程中出现装配异常的模组。在实施时,可以在模组装配工序中的任意合适的阶段对装配完的模组和/或半成品的模组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该装配完的模组和/或半成品的模组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向当前遍历过程中至少一个待遍历的模组中插入与该异常模组的型号相同的新增模组。
这样,可以在模组装配异常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新的电芯用于装配新增模组,从而可以提升模组装配的容错性,并能减少补充物料的等待时长。此外,由于模组装配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及时且灵活地进行物料补充,从而在拉线生产电池包的过程中,可以支持严格按照电池包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进行生产,而无需额外生产用于容错的冗余模组,这样,可以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芯上料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71至步骤S573:
步骤S571,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所述侧面贴胶工位。
步骤S572,控制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的贴胶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步骤S573,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这样,通过对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可以使得第三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都是经过侧面贴胶处理的,从而便于与第一取料位中供抓取的电芯成组得到贴合的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73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581至步骤S583:
步骤S581,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检测工位。
步骤S582,控制所述检测工位中的检测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
步骤S583,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这样,第三输送线在将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之前,还输送电芯流经检测工位,以对该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从而可以提高第三取料位中电芯贴胶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生产电池产品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排出机构将所述电芯从所述第三输送线上排出,并控制所述分流机构向所述第三输送线上补充输入一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成组方法,该电芯成组方法可以由控制器执行。可以理解的是,在工业生产中,控制器指的可以是上位机,例如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控制器指的也可以是下位机,例如工控机、PLC等。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成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601至步骤S602:
步骤S601,采用如上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步骤S602,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芯成组方法,能够兼容地为不同类型的模组提供适配的电芯作为装配物料,并组成相应的电芯组,从而可以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简化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节省模组存放场地、提升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加压机构位于加压位中;
在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之前,该电芯成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621:
步骤S621,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位于所述下料位的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并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
上述步骤S60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622至步骤S623:
步骤S622,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上料位移动至所述加压位。
步骤S623,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台上可以包括沿旋转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承载组件,可以根据承载组件的数量,确定每次控制转台旋转的角度,以使得转台可以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例如,在转台上包括沿旋转方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承载组件的情况下,可以每次控制转台旋转120度;在转台上包括沿旋转方向均匀分布的四个承载组件的情况下,可以每次控制转台旋转90度。
在实施时,第一承载组件可以为转台上的任一承载组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转台上的任一承载组件均可作为第一承载组件依次被旋转带动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并在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分别被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样,通过转台旋转带动多个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可以支持并行地进行电芯上料、电芯加压成组以及电芯组下料,从而可以节省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芯成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631至步骤S632:
步骤S631,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
步骤S632,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这样,可以通过下料抓取设备准确高效地完成电芯组的下料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上述步骤S631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641:
步骤S641,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依次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
上述步骤S63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642至步骤S643:
步骤S642,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
步骤S643,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并利用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分别从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抓取成组后的电芯组,可以快速将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件下料至电芯缓存位,从而可以提高模组装配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第一承载组件中第一承载位与第二承载位交替分布,可以为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少空间限制,降低控制难度。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步骤/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控制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控制器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控制器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设备和上料抓取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所述上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上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所述第三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所述第一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所述第二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
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第四输送线、第五输送线和分流机构;
所述第四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五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流机构相连;
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贴胶机构,用于在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机构,用于在检测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三输送线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5.一种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用于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电芯成组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
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
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对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料抓取设备,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所述加压位、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
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
第一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第二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9.一种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之一: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
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
10.一种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
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第四输送线将所述第四输送线上的电芯依次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
确定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
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包括:
基于所述数量配比,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模组的装配顺序;
按照所述装配顺序遍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并针对遍历过程中的每一模组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第三输送线中选取第二目标输送线;
控制所述分流机构将所述第五输送线上第二数量的电芯流入所述第二目标输送线,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模组对应的待成组的电芯组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所述装配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依次确定为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出现装配异常的异常模组的情况下,向所述遍历过程中至少一个待遍历的模组中插入与所述异常模组型号相同的新增模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所述侧面贴胶工位;
控制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的贴胶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检测工位;
控制所述检测工位中的检测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17.一种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
在所述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位于所述下料位的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并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
所述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上料位移动至所述加压位;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所述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依次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
所述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包括: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CN202311322812.3A 2023-10-13 2023-10-13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Active CN117068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2812.3A CN117068678B (zh) 2023-10-13 2023-10-13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2812.3A CN117068678B (zh) 2023-10-13 2023-10-13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8678A CN117068678A (zh) 2023-11-17
CN117068678B true CN117068678B (zh) 2024-02-06

Family

ID=88702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2812.3A Active CN117068678B (zh) 2023-10-13 2023-10-13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8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3149A (zh) * 2024-03-19 2024-04-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电池单体的上料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25865A (ko) * 2006-09-19 2008-03-24 주식회사 이랜텍 배터리팩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08963313A (zh) * 2018-08-15 2018-12-07 星云智能装备(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入壳机
CN109378493A (zh) * 2018-10-29 2019-02-22 江苏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电芯配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WO2019215089A1 (de) * 2018-05-07 2019-11-14 Kuka Industries Gmbh & Co. Kg Batteriezellen-vorbereitungstechnik
CN114243082A (zh) * 2021-12-17 2022-03-25 东莞拓斯达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拼接生产线
CN115832406A (zh) * 2023-02-23 2023-03-21 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堆叠自动化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CN116093405A (zh) * 2022-12-14 2023-05-09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排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装及电池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20123A (ko) * 2020-08-11 2022-02-1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셀들의 등급 판정 및 배터리 모듈에 대한 탑재 공정을 통합 수행하기 위한 배터리 셀의 공정 자동화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25865A (ko) * 2006-09-19 2008-03-24 주식회사 이랜텍 배터리팩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WO2019215089A1 (de) * 2018-05-07 2019-11-14 Kuka Industries Gmbh & Co. Kg Batteriezellen-vorbereitungstechnik
CN108963313A (zh) * 2018-08-15 2018-12-07 星云智能装备(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入壳机
CN109378493A (zh) * 2018-10-29 2019-02-22 江苏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电芯配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114243082A (zh) * 2021-12-17 2022-03-25 东莞拓斯达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拼接生产线
CN116093405A (zh) * 2022-12-14 2023-05-09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排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装及电池模组
CN115832406A (zh) * 2023-02-23 2023-03-21 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堆叠自动化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8678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68678B (zh)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WO2020103551A1 (zh) 软包锂电池冷热压夹具化成分容机
CN107082243A (zh) 软包锂电池自动上下料机
CN102473954B (zh) 用于装配和装备机动车辆电池外壳的设备
CN117068745B (zh) 电芯的缓存设备、缓存方法和缓存系统
CN107954181B (zh) 一种电池片花篮自动传送取料供料系统
CN206750827U (zh) 软包锂电池自动上下料机
CN102064579A (zh) 一种自动仓储式电动车动力电池充电库
CN214226984U (zh) 一种金属壳固态锂电池组装线
CN113716149B (zh) 电池盖板自动检测设备
CN209691894U (zh) 软包锂电池冷热压夹具化成分容机
CN106735993B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柔性自动生产线
CN206848790U (zh) 基于plc和cc‑link的温控器自动化装配生产系统
CN212600160U (zh) 一种大齿轮装配线
CN205147794U (zh) 一种托压索轮的组装生产线
CN116435579A (zh) 一种电池模组生产线以及生产方法
CN109616548B (zh) 电池片叠片设备及电池片叠片处理系统
CN217971658U (zh) 一种晶圆上料抓取装置
CN209647031U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包胶分档生产线
CN215478220U (zh) 一种定转子供料设备
CN219340892U (zh) 检测装置以及清洁与检测联合装置
CN2071042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装设备
CN101624137B (zh) 具旁通机构的连续式输送系统及其方法
CN118458215A (zh) 一种电芯取放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6511298U (zh) 一种环形工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