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3149A - 记录系统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记录系统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3149A
CN117063149A CN202180096302.1A CN202180096302A CN117063149A CN 117063149 A CN117063149 A CN 117063149A CN 202180096302 A CN202180096302 A CN 202180096302A CN 117063149 A CN117063149 A CN 117063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course
free
processing
permission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63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谷信行
久保田洋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63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3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9Restricting the usage of resources, e.g. usage or user levels, credit limit, consumables, special fo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5Settings incompatibility, e.g. constraints, user requirements vs. device capabi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06Q20/145Payments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use or quant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8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self-service terminals [SST], vending machines, kiosks or multimedia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8Pre-payment schemes, e.g. "pay bef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41Shopping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2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printing, stamping, franking, typing or teleprinting apparatus
    • G07F17/26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printing, stamping, franking, typing or teleprinting apparatus for the use of a photocopier or print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for coin-freed systems ; Pay systems
    • H04N1/346Accounting or charging based on a number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rvice used, e.g. number of operations or copies produc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购买记录装置的记录允许量的系统中能够将记录允许量的购买方法向用户示教而促进记录允许量的购买的记录系统及程序。打印系统(1)的打印机(20)在打印机存储部(26B)的可打印张数的范围内执行打印部(25)的打印动作。便携终端装置(10)将用于示教购买该可打印张数的充值操作的教程操作画面(71~79)显示于触摸面板(14)(S101~S108)。便携终端装置(10)一边接受对教程操作画面(71~79)的操作一边对用户执行充值操作的示教。

Description

记录系统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记录系统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对打印机的可打印张数进行管理的打印系统。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具备装配存储卡的卡接口单元,基于存储于存储卡的可打印张数来执行打印。使用打印机的用户能够以存储卡的可打印张数使打印机执行打印。用户通过购买可打印张数,能够继续利用打印服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7501号公报(图1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系统中,在购买可打印张数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对客户端装置进行预定的操作而将用于购买可打印张数的画面显示,并将想要购买的张数在画面中输入等。因而,有的用户可能会因为不知道直到购买可打印张数为止的操作方法等而放弃可打印张数的购买。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提供在购买记录装置的记录允许量的系统中能够将记录允许量的购买方法向用户示教而促进记录允许量的购买的记录系统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公开的记录系统是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和记录装置的记录系统,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输入接口和显示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向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动作的记录部,在允许所述记录部的记录动作的记录允许量的范围内执行所述记录部的记录动作,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将用于示教充值操作的教程操作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教程处理,所述充值操作是用于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对所述输入接口的操作。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不限于作为记录系统的实施,例如,即使作为能够利用能够与记录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读取的程序而实施也是有益的。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记录系统、程序,能够将记录允许量的购买方法向用户示教而促进记录允许量的购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打印机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服务器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4是执行了教程处理的情况下的序列图。
图5是示出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显示的菜单画面的图。
图6是示出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显示的选择画面的图。
图7是示出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显示的教程操作画面的图。
图8是执行了通常的充值处理的情况下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执行了通常的充值处理的情况下的在便携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显示的充值操作画面的图。
图10是执行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的序列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服务器管理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作为将本说明书的记录系统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进行说明。图1是打印系统1的结构图。打印系统1例如具备多个打印机20、便携终端装置10,向用户提供打印服务。该打印服务是向相对于能够利用打印机20打印的纸张的张数即可打印张数进行了付费的用户提供与金额对应的可打印张数而使其利用于打印的服务。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设定可打印张数、追加付费而使可打印张数增加称作“充值”。
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能够从便携终端装置10对服务器30进行使可打印张数增加的充值的指示。另外,打印系统1在进行实际的充值操作之前,执行将充值的操作方法向用户示教的教程处理。打印系统1根据对任意的打印机20执行教程处理而免费地提供预定的可打印张数(以下,有时称作免费充值张数)。免费充值张数例如是2000张。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充值该2000张的免费充值张数称作免费充值。另外,在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免费充值张数成为零张。即,在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不执行免费充值。需要说明的是,打印系统1也可以不免费地提供预定的可打印张数,例如根据用户支付了服务的申请费等而提供可打印张数。
打印机20例如是喷墨打印机。在从供应商向用户寄送的打印机20填充有进行免费充值张数以上(例如2000张+α张)的打印所需的量的墨水。因而,在本打印服务中,用户在得到打印机20后直到进行被赋予的免费充值张数的打印为止的期间,不需要向打印机20填充墨水或者更换墨盒的工夫。因此,本打印服务是不需要墨水向打印机20的补充作业、对于用户来说便利性高的服务。
另外,在用户想要超过免费充值张数地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支付追加的费用而进行充值。并且,通过购买追加的可打印张数,用户能够继续利用打印机20。在由于用户反复进行了追加的可打印张数的购买而打印机20的墨水余量变少的情况下,用户申请打印机20的更换。用户通过使用新寄送来的打印机20,能够继续利用打印服务。
如图1所示,打印系统1具备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及服务器3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附图变得繁杂,在图1中仅图示了1台便携终端装置10和1台打印机20。便携终端装置10和打印机20经由路由器2而相互可通信地连接。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及打印机20经由路由器2及互联网3而与服务器30相互可通信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网络的结构是一例。例如,也可以将服务器30配置于LAN内,将便携终端装置10及打印机20不经由互联网3地与服务器30连接。另外,与服务器30连接的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可以是1台也可以是多台。另外,也可以利用多个便携终端装置10共同使用1个打印机20,还可以是1个便携终端装置10分开使用多个打印机20。
(便携终端装置10的结构)
便携终端装置10使打印机20对纸张(本申请的记录介质的一例)执行图像的打印。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是智能手机。便携终端装置10具备终端控制部11、近距离通信部13、触摸面板14及外部通信部16。这些构成要素经由总线19而互相能够通信。
终端控制部11具备终端CPU17、终端存储部18。终端存储部18例如通过组合RAM、ROM、快闪存储器等而构成。在终端存储部18存储有终端程序18A、应用程序(以下,有时称作应用)18B、可打印张数18C。终端程序18A、应用18B、可打印张数18C例如存储于终端存储部18中的能够读取及写入的快闪存储器、SSD等ROM。终端程序18A是统括地控制便携终端装置10的程序,向应用18B提供基本的功能、服务。终端程序18A例如是Android(注册商标)OS、iOS(注册商标)。另外,在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是PC的情况下,终端程序18A是Windows(注册商标)OS等。
应用18B例如是从打印机20的供应商提供的程序,是利用终端程序18A的功能等来执行对打印机20的设定处理、打印指示、对服务器30的充值指示等各种处理的程序。终端控制部11利用终端CPU17来执行终端程序18A、应用18B,统括地控制便携终端装置10。可打印张数18C是将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参照图2)的信息在便携终端装置10侧存储的信息。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在向打印机20接受打印指示的画面中显示当前的可打印张数18C。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利用终端CPU17执行终端程序18A、应用18B的终端控制部11仅以装置名记载。例如,“便携终端装置10”这一记载有时意味着“利用终端CPU17执行终端程序18A、应用18B的终端控制部1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主要示出按照记述于程序的命令的终端CPU17的处理。即,以下的说明中的“判断”、“发送”等处理表示终端CPU17的处理。终端CPU17的处理也包括硬件控制。另外,关于后述的利用打印机CPU26A执行打印机程序26B1的打印机控制部26(打印机20)、利用服务器CPU32A执行服务器程序32B1的服务器控制部32(服务器30)也是同样的。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数据”由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位串表示。并且,实质性的含义内容相同且格式不同的数据作为相同的数据来处理。关于本说明书中的“信息”也是同样的。
另外,存储程序(终端程序18A、应用18B)的终端存储部18也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是非暂时性的介质。在非暂时性的介质中,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也包括CD-ROM、DVD-ROM等记录介质。另外,非暂时性的介质也是有形的介质。另一方面,传送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等下载的程序的电信号是作为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的一种的信号介质,但不包含于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后述的存储打印机程序26B1的打印机存储部26B、存储服务器程序32B1的服务器存储部32B也是同样的。
近距离通信部13例如是能够实现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的缩写)等近距离无线的通信接口。触摸面板14例如具备液晶面板、贴合于液晶面板的表面的接触感知膜等,基于终端控制部11的控制来变更液晶面板的显示内容。另外,触摸面板14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将与输入操作对应的信号向终端控制部11输出。触摸面板14是本申请的显示部及输入接口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装置10除了触摸面板14之外,也可以具备电源按钮等。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所具备的用户接口不限于触摸面板14。例如,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分别具备LCD、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和按钮开关、滑动开关等输入装置。因此,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将显示部和输入接口作为分别的装置而具备。
外部通信部16例如是能够实现遵循了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便携终端装置10经由外部通信部16而连接于路由器2。路由器2经由互联网3而连接于服务器30。需要说明的是,外部通信部16不限于无线方式的通信接口,也可以是能够连接LAN电缆等有线电缆的有线方式的通信接口。
(打印机20的结构)
打印机20例如是喷墨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打印机20具备近距离通信部21、外部通信部22、罐部23、墨水余量检测部24、打印部25、用户IF(接口的缩写)27及打印机控制部26。近距离通信部21例如是能够实现Bluetooth(注册商标)、NFC等近距离无线的通信接口。打印机20能够经由近距离通信部21而与近距离通信部13通信,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设定信息、打印指示。本申请中的“取得”以不将请求作为必须的概念使用。即,打印机20在没请求的情况下接收指示这一处理也包含于“打印机20取得指示”这一概念中。
外部通信部22例如分别具备能够实现遵循了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及能够连接LAN电缆的有线方式的通信接口。打印机20经由外部通信部22而连接于路由器2。需要说明的是,外部通信部22也可以是仅具备无线方式的通信接口和有线方式的通信接口的一方的结构。
罐部23积存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有4种(品红色M、青色C、黄色Y及黑色BK),罐部23针对墨水的每个种类设置有多个。即,打印机20使用多个罐部23而分别独立地积存4种墨水。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机20也可以是黑白打印的打印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供应商向用户供给打印机20时,在多个罐部23分别填充有例如在将单色覆盖率设为5%的情况下能够打印预定张数的纸张的墨水的量。预定张数是比免费充值张数多的张数,提供打印服务的供应商能够适当设定。
另外,罐部23以用户不能填充墨水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罐部23配置于用户无法触及的位置。另外,罐部23以不能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打印机20。墨水余量检测部24检测积存于罐部23的墨水的余量即墨水余量。墨水余量检测部24是配置于罐部23且通过检测墨水的液面的高度来检测墨水余量的光学传感器。墨水余量检测部24分别配置于多个罐部23,检测多个罐部23各自的墨水余量。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机20也可以是用户能够更换罐部23的结构。
打印部25使用积存于罐部23的墨水来执行打印。打印部25例如具备喷墨头等,将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的打印指示中包含的图像数据以已知的喷墨方式向纸张打印。用户IF27例如是触摸面板、按钮开关等,进行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接受、各种信息的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机20也可以是不具备触摸面板等用户IF27的结构。
打印机控制部26对打印机20进行统括控制。打印机控制部26具备打印机CPU26A、打印机存储部26B。打印机CPU26A通过执行打印机存储部26B内的打印机程序26B1来控制打印机20的动作。打印机程序26B1是统括地控制打印机20的程序,是使打印机20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打印机存储部26B例如通过组合RAM、ROM、快闪存储器、HDD等而构成。打印机程序26B1例如存储于打印机存储部26B的能够改写的ROM(快闪存储器等)。
另外,在打印机存储部26B存储有打印机管理表PT。打印机管理表PT例如存储于打印机存储部26B的能够改写的ROM。打印机管理表PT是关于打印服务的利用存储有与打印机20相关的信息的数据。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管理表PT中,设备ID、可打印张数、墨水余量及设备设定被建立对应地存储。设备ID例如是由打印机20的供应商设定的序列号,是能够将任意的打印机20与其他的打印机20识别开的固有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设备ID不限于序列号,例如也可以是近距离通信部21、外部通信部22的MAC地址等其他的装置固有的信息。可打印张数表示能够利用打印机20来执行打印的纸张的张数。利用打印机20的用户能够在存储于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的范围(张数)内进行打印。
可打印张数通过由用户付费而被加上(充值)与付费的金额对应的张数。另一方面,可打印张数被减去由打印机20的打印使用的纸张的张数。例如,若可打印张数成为零以下,则打印机20成为无法执行打印的状态。打印机20例如每当接受打印指示时执行打印,将打印张数从可打印张数减去,直到可打印张数成为零为止执行打印。若可打印张数成为零,则打印机20禁止打印的执行,将错误向便携终端装置10通知等。或者,打印机20也可以在接受了打印指示的时间点下该打印指示的打印张数为可打印张数以上的情况下,不执行打印且在留有可打印张数的状态下将错误向便携终端装置10通知。
墨水余量表示由墨水余量检测部24检测到的墨水余量。打印机20例如执行墨水向喷墨头的补充、喷嘴检查、打印等使用墨水的动作后,将利用墨水余量检测部24检测到的墨水余量向打印机管理表PT存储。设备设定是打印机20的功能(打印等)、各功能的设定(纸张尺寸、彩色、倍率等)及显示于用户IF27的语言等设定信息。
(服务器30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服务器30具备外部通信部31及服务器控制部32。外部通信部31经由互联网3、路由器2而连接于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控制部32具备服务器CPU32A及服务器存储部32B。服务器CPU32A通过执行服务器存储部32B内的服务器程序32B1而统括地控制服务器30的动作。服务器程序32B1是统括地控制服务器30的程序,是使服务器30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
服务器存储部32B例如通过组合RAM、ROM、快闪存储器、HDD等而构成。另外,在服务器存储部32B存储有服务器管理表ST。服务器管理表ST是存储有在利用打印服务时需要的信息的数据。服务器管理表ST将利用打印服务的各打印机20的信息与打印机20的设备ID建立关联地存储,由供应商管理。
如图3所示,在服务器管理表ST中,设备ID、可打印张数及执行标志被建立对应地存储。设备ID、可打印张数是与上述的打印机管理表PT相同的数据,存储与相同的设备ID对应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数据。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30关于利用打印服务的多个打印机20,利用将设备ID和可打印张数建立了关联的服务器管理表ST来管理各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服务器30执行将根据便携终端装置10的打印指示、充值指示而增减的可打印张数与打印机20之间同步的同步处理,利用服务器管理表ST来管理最新的可打印张数。
执行标志是关于任意的打印机20表示是否执行了后述的教程处理且执行了免费充值张数的免费充值的信息。例如,对于执行标志,设定表示执行了免费充值的值或表示未执行免费充值的值。执行标志是本申请的免费充值执行信息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免费充值执行信息不限于2值的值,例如,除了表示执行有无的信息之外,也可以包括执行了免费充值的日期时刻等其他的信息。图3所示的“○”表示设定了表示免费充值已执行的值,“×”表示设定了表示免费充值未执行的值。
图2、图3所示的打印机管理表PT、服务器管理表ST的信息是一例。例如,在针对每个打印机20(设备ID)设定不同的免费充值张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各个设备ID和免费充值张数建立关联并向服务器管理表ST预先登记。另外,服务器30也可以将相对于打印机20的打印的执行可否利用服务器管理表ST来管理。例如,服务器30也可以将激活信息与各个设备ID建立关联地存储。这里所说的激活信息例如在设定了表示ON(激活)的数据的情况下容许打印部25的打印的执行,在设定了表示OFF(非激活)的数据的情况下限制打印部25的打印的执行。服务器30例如可以通过使各个打印机20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激活信息和服务器管理表ST的激活信息同步来限制打印机20的打印动作。另外,服务器30也可以将各个打印机20的墨水余量从打印机管理表PT取得并向服务器管理表ST存储,根据墨水余量的降低而将打印机20的更换向便携终端装置10通知。
(教程处理,第1次)
接着,关于打印系统1执行的教程处理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教程处理中的用户的作业、各装置的处理的内容。教程处理是经由便携终端装置10而向用户示教充值的操作(以下,有时称作充值操作)的方法的处理。另外,服务器30在任意的打印机20由应用18B选择的状态下,在对该任意的打印机20执行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免费充值,在执行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不执行免费充值。而且,第1次的教程处理与后述的通常的充值处理(参照图8、图9)的不同之处在于:通常的充值处理至少伴随着费用的结算处理而使可打印张数增加(充值),而教程处理是不伴随结算处理地使可打印张数增加的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关于第1次的教程处理进行说明。
用户例如首次购买打印机20,当打印机20从供应商抵达后,进行图4所示的作业。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30的各装置根据用户的作业而执行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右下朝向的箭头表示用户的操作。另外,图4所示的处理、作业的内容、顺序是一例。另外,关于作为打印机20而设定设备ID是“dv1”(参照图2)的打印机20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对设备ID是“dv1”的打印机20执行第1次的(首次)教程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4的序列图的上部所示的步骤(以下,简记为S)10中,作为S11以后的处理开始的前提,在便携终端装置10、服务器30、打印机20的各装置间能够通信的设定完成。具体而言,例如,用户将从供应商领取的打印机20与自己家的插座连接而接通电源(S10A)。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接受通信设定(S10B)。例如,用户操作便携终端装置10的触摸面板14而对终端程序18A进行路由器2的SSID、加密密钥等的通信设定(S10B)。便携终端装置10成为能够经由外部通信部16而与路由器2通信的状态。用户进行通信设定后,起动应用18B(10B)。若应用18B被起动,则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使用近距离无线来执行打印机20的通信设定。
若应用18B首次被起动,则便携终端装置10经由终端程序18A而使近距离通信部13的近距离无线的功能成为有效(S10B)。另一方面,打印机20例如在通信设定未设定的状态下被接通了电源的情况下,或者根据对用户IF27的输入操作,将近距离通信部21的近距离无线的功能有效化(S10A)。应用18B将使便携终端装置10接近打印机20的指示显示于触摸面板14。若用户使便携终端装置10接近了打印机20,则应用18B经由近距离通信部13、21而将路由器2的SSID、加密密钥等与路由器2连接所需的通信设定信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而向打印机20发送(S10C)。打印机20基于从应用18B取得的通信设定信息而从外部通信部22向路由器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应用18B也可以在发送通信设定信息之前,执行利用近距离无线检测到的打印机20的显示处理、预先由供应商设定的打印机20的认证信息的输入处理等向用户的确认。另外,上述的相对于打印机20的通信的设定方法是一例。例如,用户也可以操作打印机20的用户IF27,输入IP地址、路由器2的SSID等而执行通信的设定。
打印机20若成为了能够经由外部通信部22而与路由器2通信的状态,则经由互联网3而访问服务器30,请求登记处理(S10D)。关于服务器30的访问地址,可以是供应商等预先设定于打印机存储部26B,也可以从应用18B向打印机20通知。打印机20例如将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的终端ID、应用18B的ID、本装置的设备ID等向服务器30通知(S10D)。由此,服务器30能够识别通信目的地的打印机20、便携终端装置10。
服务器30将在S10D中通知的设备ID(例如,“dv1”)向服务器管理表ST登记(S10E)。服务器30例如作为与设备ID“dv1”建立关联的可打印张数“pr1”(参照图3)而设定零张。另外,服务器30例如作为与设备ID“dv1”建立关联的执行标志的信息而设定未执行“×”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向服务器30的登记处理、终端ID、打印机20的设备ID的通知处理也可以是便携终端装置10执行。或者,还可以是便携终端装置10和打印机20分别访问服务器30而执行登记处理、ID的通知。
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30之间的通信优选是确保了安全的通信。这里所说的安全的确保例如是指执行通信对方的认证、通信数据的加密、通信数据的篡改的检测等。确保通信的安全的方法不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供应商侧对应用18B、打印机程序26B1设定的认证令牌、加密密钥来执行通信对方的认证、通信数据的加密等,确保安全。或者,也可以使用SSL这样的公知的安全的通信协议来确保安全。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30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是不执行加密等的通信。另外,执行上述的通信设定、确保通信的安全的处理的定时不限于新的打印机20从供应商寄送来的定时。例如,也可以是打印机20的用户改变而向新的用户示教充值的方法的定时。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打印机20的网络的设定、打印机名被变更的定时。
在上述的S10的通信设定等结束后,如图4的S11所示,便携终端装置10经由应用18B而接受教程处理的开始指示。例如,便携终端装置10在如上述那样确保了打印机20与服务器30的安全的通信后,经由应用18B而将图5所示的菜单画面51显示于触摸面板14。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将向打印机20指示打印功能的执行的打印图标52、进行打印机20的设定的设定图标55、进行充值处理、教程处理的充值图标56、确认打印机20的状态的状态图标57显示于菜单画面51。
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在设置于菜单画面51的下部的打印机显示部61显示确保了上述的安全的通信、即为当前的通信对方的设备ID“dv1”的打印机20的信息。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显示“在线”的文字,将能够与打印机20通信显示于打印机显示部6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若打印机显示部61的选择按钮63被触摸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在同一网络上检测到的打印机20的打印机名(型号等)的一览,接受执行打印等的打印机20的选择。即,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处理、充值处理中,能够利用选择按钮63来接受在便携终端装置10侧选择的打印机20的变更。
便携终端装置10基于预定的条件而将能够执行免费充值的意思的消息65显示于充值图标56。由此,能够促使用户进行免费充值的充值操作。这里所说的预定的条件例如是通过执行上述的S10而变得能够与新的打印机20通信的条件。在该情况下,能够每当将新的打印机20与便携终端装置10连接时显示消息65。或者,预定的条件例如也可以是取得来自服务器30的通知指示的条件。由此,服务器30能够根据执行免费充值的条件而使消息65显示于便携终端装置10。
便携终端装置10若在显示着消息65的状态下利用触摸面板14接受了选择充值图标56的操作,则将示教充值操作的教程操作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14。图7示出了教程操作画面的一例。例如,若在显示着消息65的状态下充值图标56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1后,将教程操作画面72显示于触摸面板14。本实施方式的应用18B一边展示后述的结算费用的通常的充值处理(参照图8、图9)的画面转变,一边执行对用户的示教。另外,应用18B在教程操作画面72等中,以知道需要操作的部位和其以外的部位的方式进行显示,以避免用户对操作感到迷惑。
另外,如后所述,关于任意的打印机20,若第1次的教程处理结束、免费充值完成,则便携终端装置10擦除消息65。若在不显示消息65的状态下充值图标56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图6所示的充值执行图标66和教程执行图标67。虽然关于详情后述,但用户通过选择充值执行图标66或教程执行图标67,能够开始充值处理或教程处理。因此,若新的打印机20被连接且在选择了该打印机20的状态下充值图标56被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消息65并向图7所示的教程操作画面71切换显示,开始教程。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向服务器30发送打印机20的设备ID,关于该设备ID的打印机20确认是否执行了免费充值后,显示消息65。另外,后述的接受了一次教程的用户在使用新的(更换后的)打印机20的情况下,有可能想要不接受教程地执行免费充值。因而,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也可以在显示着消息65的状态下充值图标56被选择的情况下,显示“不接受教程地执行免费充值吗?”等消息。并且,便携终端装置10在接受了想要不接受教程地执行免费充值的意思的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执行后述的教程地执行免费充值。由此,用户在第2台以后的打印机20中,能够不接受教程地执行免费充值。另外,在因故障、墨水不足而执行了打印机20的更换的情况、选择更换后的打印机20而执行了教程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即使是第1次的教程处理也不执行免费充值。即,更换后的打印机20也可以为免费充值的对象外。
如图7所示,便携终端装置10暂时地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1后,将画面自动地切换为教程操作画面72。教程操作画面71是在后述的通常的充值处理中使用的画面。便携终端装置10使显示“可打印张数”的文字的消息81、张数信息82、充值按钮83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1。便携终端装置10将终端存储部18的可打印张数18C、即当前的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显示于张数信息82。便携终端装置10可以将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的信息在S10中取得。在该阶段中,打印机20未被执行充值。因而,可打印张数例如成为零张。充值按钮83是用于接受充值的开始指示的按钮。便携终端装置10虽然将这些按钮等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1,但不接受教程操作画面71中的触摸面板14的操作地切换为教程操作画面72(S101)。
便携终端装置10作为教程操作画面72而显示与教程操作画面71同样的画面。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操作画面72中,显示作为需要操作的部位而催促充值按钮83的操作的消息85。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将充值按钮83以外的部分例如以灰色涂抹而向用户展示为操作的对象外,以避免充值按钮83以外被操作。由此,能够向用户示教:作为进行充值操作的工序,首先应该操作充值按钮83。
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2中充值按钮83被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在图4的S11中判断为接受了教程处理的开始指示(S11),将开始指示向服务器30发送(S13)。该S13的开始指示的发送等以后的各装置间的通信通过上述的确保了安全的通信来收发。
服务器30若取得了S13的开始指示,则关于成为充值的对象的打印机20,基于服务器管理表ST的执行标志来判断是否执行了免费充值(S15)。例如,便携终端装置10在S13中,将在图5的打印机显示部61被选择的打印机20、即在开始了教程处理时所选择的打印机20的设备ID向服务器30发送(S13)。服务器30基于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的设备ID来检索服务器管理表ST,判断与设备ID建立了关联的执行标志是否表示已执行(S15)。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30也可以不在S13中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设备ID。例如,服务器30也可以将在S10D的登记处理中访问了本装置的打印机20的设备ID作为在开始了教程处理时所选择的打印机20的设备ID使用。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设备ID是“dv1”的执行标志是未执行“×”。因而,服务器30作为免费充值张数而设定预定的张数(例如,2000张)。另外,服务器30在S15中发行一次性令牌。该一次性令牌是用于识别发送源的便携终端装置10的信息,例如是组合了数字、字母的信息,是仅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的识别信息。服务器30将发行的一次性令牌与免费充值张数的值(本次为2000张)建立关联并向服务器存储部32B暂时地存储。服务器30将在S15中建立了关联的一次性令牌和免费充值张数的信息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17)。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若教程操作画面72的充值按钮83被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暂时地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3后,将触摸面板14的显示自动地切换为教程操作画面74(S102、S103)。教程操作画面73与教程操作画面71同样,是在通常的充值操作中显示的画面。便携终端装置10使显示“购买”的文字的消息86、选择图标88、89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3。便携终端装置10将购买的可打印张数和该可打印张数的购买金额排成一列并显示于选择图标88、89。如图9所示,在通常的充值操作中,便携终端装置10从多个选择图标88、89之中,从用户接受与购买的可打印张数对应的选择图标88、89的选择(参照充值操作画面102)。然而,在教程处理中,便携终端装置10不接受对于教程操作画面73的触摸面板14的操作地将显示切换为教程操作画面74。
便携终端装置10作为教程操作画面74而显示与教程操作画面73同样的画面。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操作画面74中,显示作为需要操作的部位而催促选择图标88的操作的消息91。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将2000张的可打印张数和费用为零日元(免费)显示于选择图标88。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将200张的可打印张数和费用为1000日元显示于选择图标89。便携终端装置10将选择图标88以外的部分例如以灰色涂抹,且不接受对选择图标89的操作,以避免免费充值的选择图标88以外的选择图标89被操作。由此,能够显示模拟了实际的充值操作的画面的教程操作画面74,并且能够抑制对免费充值的选择图标88以外的选择图标89的误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以避免正在接受教程的用户进行实际的充值操作的方式进行抑制的处理,不限于如上述那样切换对选择图标89的操作的有效化/无效化的切换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在教程操作画面73中使选择图标89不显示的处理等。
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4,若接受了S17的信息,则使对选择图标88的操作有效(S19)。由此,用户能够指示充值张数的选择、即免费充值的执行(S19)。便携终端装置10在将显示切换为教程操作画面74的期间,在无法取得S17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请稍等”等消息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4。便携终端装置10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4中接受了对选择图标88的操作,则将使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予以执行的执行指示和在S17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向服务器30发送(S21)。服务器30若取得了S21的执行指示,则取得与在S21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建立了关联的免费充值张数(S23)。如上所述,服务器30在发行一次性令牌时将免费充值张数建立关联并向服务器存储部32B存储(S15)。服务器30基于在S21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而将建立了关联的免费充值张数从服务器存储部32B取得。由于本次是第1次的教程处理,所以取得2000张的免费充值张数。需要说明的是,识别发送源的便携终端装置10的信息不限于数字、字母等的一次性令牌。例如,服务器30也可以比较在S17中发送的数据值和在S21中取得的数据值的哈希值,判断S17的发送目的地和S21的发送源是否一致。
服务器30若在S23中取得了免费充值张数,则向打印机20发送将取得的免费充值张数与可打印张数相加的指示(S25)。该指示目的地的打印机20是在S13中取得了设备ID、即教程处理的对象(设备ID“dv1”)的打印机20。打印机20若取得了S25的相加指示,则向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例如,零张)加上免费充值张数(例如,2000张)(S27)。打印机20若向可打印张数加上了免费充值张数,则将相加后的可打印张数、即当前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向服务器30发送(S29)。
服务器30若在S29中取得了可打印张数,则覆盖与发送源的打印机20、即教程处理的对象的打印机20(设备ID“dv1”)建立了关联的服务器管理表ST的信息(S31)。服务器30将设备ID“dv1”的执行标志更新为已执行的值(S31)。由此,能够根据充值的操作方法的示教及免费充值张数的相加而更新执行标志的信息。另外,服务器30以在S29中取得的可打印张数更新设备ID“dv1”的可打印张数(S31)。由此,能够使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和服务器管理表ST的可打印张数同步。在假设对打印机20通过购买优惠等而预先充值了可打印张数的情况下,能够以向可打印张数加上免费充值张数后的信息更新服务器管理表ST的可打印张数。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30在上述的S10D、10E中、即在S25等中执行免费充值之前执行了服务器管理表ST的登记处理,但也可以在S31中执行登记处理。
服务器30若在S31中更新了服务器管理表ST,则将表示免费充值已完成的完成通知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33)。服务器30例如在S33的完成通知中,将在S31中更新后的可打印张数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便携终端装置10以通过S33的完成通知而从服务器30取得的可打印张数更新本装置的可打印张数18C(S35)。由此,能够使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30的可打印张数一致。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不在S33中取得可打印张数,执行将在S17中取得的免费充值张数与可打印张数18C相加、之后与服务器30的可打印张数同步的处理。
如图7所示,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4中选择图标88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5(S104)。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在从教程操作画面74向教程操作画面75切换显示时,也可以考虑上述的S21~S33的处理时间,将“请稍等”、“免费充值执行中”等文字显示于触摸面板14。然后,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操作画面75中,与教程操作画面71同样地显示消息81、张数信息82、充值按钮83。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将从服务器30取得的可打印张数(例如,免费充值张数的2000张)显示于张数信息82。由此,能够执行充值操作的示教和免费充值。
(教程处理,第2次以后)
接着,对在任意的打印机20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的第1次的教程处理同样的内容,适当省略其说明。例如,在第1次的教程处理结束后别的用户使用打印机20的情况下,有时想要了解充值操作。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关于任意的打印机20,若第1次的教程处理结束、免费充值完成,则擦除消息65。另外,执行了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便携终端装置10以外的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经由应用18B而确认对于选择中的打印机20的免费充值的执行有无,擦除消息65。确认免费充值的执行有无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但应用18B可以将免费充值的执行有无向服务器30、打印机20确认。例如,若在擦除了消息65的状态下图5的充值图标56被选择,则如图6所示,便携终端装置10将显示了执行充值的充值执行图标66和执行教程的教程执行图标67的选择画面68显示于触摸面板14。若教程执行图标67被触摸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开始充值操作的教程吗?”等消息而确认用户的意思。便携终端装置10若接受了开始教程的意思的输入操作,则开始显示图7所示的教程操作画面71、72的处理。
例如,在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S10的通信设定已完成,从图4的S11开始。服务器30若取得了S13的开始指示,则关于成为充值的对象的打印机20,判断是否执行了免费充值(S15)。在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例如,在服务器管理表ST中,与设备ID“dv1”建立了关联的执行标志为表示已执行“○”的值。因而,服务器30判断为免费充值已执行,发行一次性令牌,将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与发行的一次性令牌建立关联。另外,服务器30回复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S17)。由此,关于任意的打印机20,仅在第1次的教程处理中执行预定的免费充值张数的免费充值,在第2次以后不执行免费充值。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30也可以在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也执行预定的免费充值张数的免费充值。
服务器30在S15中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与一次性令牌建立关联,并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17)。如图7所示,便携终端装置10基于教程操作画面72的充值按钮83的触摸操作而使教程操作画面76、77显示(S105)。便携终端装置10与第1次的教程操作画面73、74同样地自动地切换教程操作画面76、77(S105、S106)。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操作画面76、77中,例如作为选择图标88的可打印张数、即追加的可打印张数而显示零张(S19、S106)。由此,能够使用户认识到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
便携终端装置10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4中接受了对选择图标88的操作,则将使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予以执行的执行指示和在S17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向服务器30发送(S21)。服务器30取得与在S21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建立了关联的免费充值张数(本次为零张)(S23)。
服务器30例如在S23中取得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的情况下,不执行图4中虚线所示的向打印机20的相加指示、服务器管理表ST的更新处理(S25~S31)。即,不执行免费充值。这是因为,即使假设执行S25~S31的处理而加上零张的免费充值张数,实质上也不相当于执行了免费充值,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不会变动。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30也可以基于零张的免费充值张数而执行S25~S31。并且,服务器30也可以执行从打印机20取得最新的可打印张数并使服务器管理表ST的可打印张数更新(同步)的处理。
服务器30若执行了S23,则将完成通知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33)。便携终端装置10若取得了S33的完成通知,则不执行S35的更新本装置的可打印张数18C的处理地更新触摸面板14的显示。如图7所示,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7中选择图标88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8(S107)。便携终端装置10将“对象的打印机20已经完成了第1次的免费充值”、“不会加上免费充值张数”作为消息93而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8。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将标注了确认的文字的确认按钮95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8。用户确认消息93的内容后,操作确认按钮95。
若确认按钮95被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9(S108)。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操作画面79中,与教程操作画面71同样地显示消息81、张数信息82、充值按钮83。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将可打印张数18C(例如,零张)显示于张数信息82。由此,在第2次以后也能够执行充值操作的示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教程处理的内容是一例。例如,在上述的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不需要向打印机20的相加指示等。因而,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在S17中取得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后,不执行与服务器30的通信,仅使教程操作画面转变。
(通常的充值处理)
接着,关于通常的充值处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的教程处理同样的内容,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其说明。图8示出了通常的充值处理中的用户的作业、各装置的处理的内容。图9示出了通常的充值处理中的便携终端装置10的触摸面板14的画面的转变。
首先,在图8的S41中,便携终端装置10执行充值指示的接受。例如,便携终端装置10执行应用18B,若在图5所示的菜单画面51中在任意的打印机20被选择的状态下且消息65未显示的状态下充值图标56被操作,则显示图6所示的选择画面68。若在选择画面68中充值执行图标66被触摸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将图9的充值操作画面101显示于触摸面板14。
充值操作画面101成为了与图7的教程操作画面71同样的画面结构。若充值操作画面101的充值按钮83被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将充值操作画面102显示于触摸面板14(S111)。充值操作画面102成为了与图7的教程操作画面73同样的结构。在通常的充值处理中,便携终端装置10不将教程处理的开始指示(图4的S13)等向服务器30发送。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不从服务器30取得免费充值张数,在充值操作画面102中不将免费充值张数显示于选择图标88。便携终端装置10在充值操作画面102的选择图标88、89中,将购买的可打印张数(以下,有时称作充值张数)和该充值张数的购买金额排成一列而显示。在通常的充值处理中,便携终端装置10在多个选择图标88、89分别例如显示不同的充值张数及其费用。用户从多个选择图标88、89之中选择与想要购买的充值张数对应的选择图标88、89。
若选择图标88、89的任一者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充值操作画面103(S112)。便携终端装置10将第一输入栏105、第二输入栏106、决定按钮107显示于充值操作画面103。便携终端装置10在第一输入栏105中接受用户的邮件地址的输入。该邮件地址例如是用于通知执行了与充值的执行对应的费用的收取等的邮件地址。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在第二输入栏106中接受充值的费用的支付方法。费用的支付方法不特别限定,但能够采用信用卡、便利店结算、银行账户、电子货币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费用的收取例如是指信用卡公司对在第二输入栏106接受的信用卡进行扣费而接受支付、便利店通过便利店结算的支付方法而接受费用的付款、银行从银行账户扣除费用等。
若决定按钮107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判断在第一输入栏105、第二输入栏106接受的内容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将充值指示向服务器30发送(图8的S43)。因此,便携终端装置10在上述的教程处理中不接受在通常的充值处理中需要的邮件地址、费用的支付方法的信息。由此,在教程处理中,能够省略不需要的信息的接受操作,将充值操作向用户简洁地通俗易懂地示教。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在教程处理中也与充值操作画面103同样地显示接受邮件地址、支付方法的画面,示教邮件地址等的输入方法。
便携终端装置10在S43中将在S41中所选择的打印机20的设备ID、在充值操作画面102中接受的充值张数、在充值操作画面103中接受的邮件地址、支付方法的信息向服务器30发送。服务器30若取得了S43的充值指示,则执行支付方法的确认等(S45)。服务器30例如执行使用了在S43中接受的邮件地址的用户认证、将支付方法向信用卡公司、银行的服务器确认的处理等。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30也可以在后述的可打印张数的同步处理(S47~51)完成后,执行向信用卡公司等的确认处理。另外,服务器30在一度登记了邮件地址、支付方法的情况下,在以后的通常的充值处理中,也可以挪用已登记的邮件地址、支付方法。在该情况下,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在充值操作画面103中的第一输入栏105、第二输入栏106显示已登记的信息,接受变更。
服务器30若执行了S45,则将加上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的充值张数的相加指示向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的设备ID的打印机20发送(S47)。打印机20若取得了S47的相加指示,则向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加上充值张数(S49)。打印机20若向可打印张数加上了充值张数,则将相加后的可打印张数、即当前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向服务器30发送(S51)。
服务器30若在S51中取得了可打印张数,则更新与发送源的打印机20、即充值处理的对象的打印机20建立了关联的服务器管理表ST的信息(S53)。服务器30以在S51中取得的可打印张数覆盖对象的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S53)。由此,能够使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和服务器管理表ST的可打印张数同步。另外,服务器30根据可打印张数的充值已完成而判断为费用的结算已完成,将与充值张数对应的费用的收取以在S43中取得的支付方法进行(S53)。本申请的结算例如是指用于经由便携终端装置10而进行可打印张数的交易签约的手续。如上所述,服务器30通过便携终端装置10的操作来进行充值张数的交易签约。服务器30根据该交易签约(结算处理)的完成而执行费用的收取。服务器30例如根据费用的结算而执行向由支付方法指定的信用卡公司、银行等请求费用的收取的通知等。信用卡公司等若从接受了通知的支付方法(信用卡号等)完成了费用的收取,则将费用的收取已完成向服务器30通知。服务器30若取得了费用的收取已完成的通知,则将支付已完成向在S43中取得的邮件地址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结算也可以不包括直到充值完成为止的处理。例如,也可以是,服务器30根据从便携终端装置10接受S43的充值指示而判断为结算已完成。在该情况下,服务器30也可以在执行可打印张数的同步处理(S47~S51)之前将费用的收取向信用卡公司等通知。另外,还可以是,信用卡公司、银行等不进行费用的收取,服务器30从费用的结算处理到收取处理(扣款等)都执行。另外,服务器30也可以不将费用的收取(向信用卡公司等的通知等)在结算处理的完成后即刻执行。在该情况下,服务器30也可以将费用的结算已完成向在第一输入栏105中接受的邮件地址通知。因此,也可以将在第一输入栏105接受的邮件地址不仅作为费用的收取的联系方式,也作为结算的完成的联系方式来使用。
服务器30若执行了S53,则将表示充值已完成的完成通知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55)。服务器30在S55的完成通知中,将在S53中更新后的可打印张数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便携终端装置10若取得了S55的完成通知,则以从服务器30取得的可打印张数覆盖可打印张数18C(S57)。由此,能够使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30的可打印张数同步。
如图9所示,若在充值操作画面103中决定按钮107被选择,则便携终端装置10显示充值操作画面104(S113)。便携终端装置10在充值操作画面104中,与充值操作画面101同样地显示消息81、张数信息82、充值按钮83。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将充值后的可打印张数18C显示于张数信息82。由此,能够根据费用的支付而执行充值。
顺便一提,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印系统1是记录系统的一例。便携终端装置10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触摸面板14是输入接口及显示部的一例。应用18B是程序的一例。打印机20是记录装置的一例。打印部25是记录部的一例。打印机存储部26B是记录装置记录部的一例。充值操作画面103是支付方法输入画面的一例。一次性令牌是识别信息的一例。S101~S108是教程处理的一例。S111~S113是充值处理的一例。S53是结算处理的一例。S25、S27是追加处理的一例。S13是开始指示发送处理的一例。S15是执行判断处理的一例。S17是回复处理的一例。S19是购买接受处理的一例。S21是执行指示发送处理的一例。S31是设定处理的一例。
(效果)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1)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20具备向纸张执行打印动作的打印部25,在可打印张数(本申请的记录允许量的一例)的范围内执行打印部25的打印动作。便携终端装置10将用于示教充值操作的教程操作画面71~79显示于触摸面板14(图7的S101~S108),充值操作是用于购买可打印张数的对触摸面板14的操作。由此,通过一边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1~79一边示教教程操作,能够对用户更具体地示教充值操作。用户能够通过教程操作画面71~79的操作而理解充值操作的工序、应该操作哪个按钮等,能够学习直到购买可打印张数为止的操作方法。其结果,能够减少用户对充值操作的不安,促进可打印张数的购买。
(2)便携终端装置10执行使接受可打印张数的购买的充值操作画面101~104显示于触摸面板14的处理(S111~S113)。由此,能够在1个便携终端装置10中,在接受了充值操作的教程后,将实际的充值操作在充值操作画面101~104中进行而执行充值。
(3)便携终端装置10根据对触摸面板14的输入操作而开始S111~S113的充值处理或S101~S108的教程处理。由此,能够根据对触摸面板14的输入操作的内容而开始实际的充值处理、示教充值操作的教程处理。用户若不需要教程而想要立即执行充值,则能够开始充值处理。另外,用户若由于首次进行充值所以想要接受教程,则能够进行开始教程处理的操作而接受教程。
(4)便携终端装置10在充值处理中执行以下的处理:基于对触摸面板14的输入操作而在充值操作画面101~104中接受购买可打印张数的指示,基于接受了购买的指示的可打印张数而使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增加。由此,便携终端装置10通过接受对充值操作画面101~104的充值操作,能够执行对打印机20的充值处理,使可打印张数增加。用户例如通过在充值操作画面102中选择期望的选择图标88、89,能够选择充值张数并充值。
(5)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处理中,以抑制对教程操作画面73中的购买可打印张数的选择图标89的充值操作的方式将教程操作画面73切换为教程操作画面74。由此,在教程处理中,能够抑制误购买可打印张数的误操作的产生。用户能够更安心地进行充值操作的模拟操作。
(6)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处理中,作为教程操作画面73而将充值处理中的充值操作画面102显示于触摸面板14,且切换教程操作画面73、74而抑制对充值操作画面102的充值操作。由此,通过将实际的充值操作画面102作为教程操作画面73显示,能够以更接近实际的充值操作的环境向用户执行示教。
(7)打印系统1在执行了图9所示的充值处理的情况下,结算与购买的可打印张数对应的费用(S53)。另外,打印系统1在执行了图7所示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不执行S53的结算处理。由此,用户能够不在意费用的支付地执行教程处理,能够学习充值操作。另外,由于不产生费用,所以用户能够不进行用于支付购买的可打印张数的费用的信用卡的登记等支付方法的选择、登记地接受教程。
(8)打印系统1具备多个打印机20。便携终端装置10在任意的打印机20被选择的状态(在打印机显示部61选择了打印机的状态)下执行教程处理。打印系统1在对于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打印机20执行第1次的(首次)教程处理的情况下,不结算费用而是向选择的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追加预定的免费充值张数(S25、S27)。打印系统1在对于所选择的打印机20执行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在便携终端装置10中执行教程处理,也不执行S25的免费充值。由此,能够配合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执行而将免费充值张数向用户以赠送的形式赋予。能够使得用户更想接受教程。另外,在第2次以后,通过不执行免费充值,能够抑制以可打印张数为目的的教程的执行。
(9)服务器30具备服务器存储部32B。在服务器存储部32B中,打印机20的设备ID和表示是否对设备ID所表示的打印机20执行了免费充值的执行标志(本申请的免费充值执行信息的一例)被建立关联地存储。便携终端装置10根据教程处理的开始而将开始指示向服务器30发送(S13)。服务器30基于取得了开始指示而对于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打印机20判断执行标志(S15)。服务器30在S15的判断处理的结果是未执行免费充值的情况下,以所选择的打印机20为对象而执行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S25、S27)。另外,服务器30在执行了免费充值的情况下,不执行免费充值。由此,服务器30关于各打印机20,能够通过执行标志来判断是否执行了免费充值。服务器30能够配合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执行而对于该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打印机20执行免费充值。
(10)服务器30在S15的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的情况下,将识别发送源的便携终端装置10的一次性令牌和预定的免费充值张数向便携终端装置10回复(S17)。另外,服务器30在免费充值已执行的情况下,将一次性令牌和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向便携终端装置10回复(教程处理为第2次以后的S17)。便携终端装置10在S17中取得了预定的(不为零的)免费充值张数的情况下,在教程处理中,作为追加的充值张数而将免费充值张数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4,在取得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的情况下,将追加的充值张数为零张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7,接受购买充值张数的操作(S19)。便携终端装置10在S19中接受了购买充值张数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S17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和指示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的执行指示向服务器30发送(S21)。服务器30在从便携终端装置10取得了执行指示的情况下,在基于在S21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而判断为在S17中回复的免费充值张数不为零的情况下,执行免费充值(S23、S25)。
由此,在免费充值已执行的情况下,能够经由教程操作画面77而使用户认识到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已经执行了免费充值。用户若能够认识到其他的用户执行了免费充值,则能够做出不执行不需要的教程处理的判断。
(11)服务器30基于在S25、S29中执行了免费充值,在服务器存储部32B中,对与在S25中追加了免费充值张数的打印机20建立了关联的执行标志设定表示执行了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的信息(S31)。由此,服务器30通过配合免费充值的执行而更新执行标志,能够关于与执行标志建立了关联的打印机20判断免费充值是否已执行。
(12)应用18B使输入可打印张数的购买及支付与可打印张数的购买对应的费用的支付方法的充值操作画面103(本申请的支付方法输入画面的一例)显示于触摸面板14(S112)。另外,应用18B在图7的教程处理中,不显示充值操作画面103地示教充值操作。由此,不对用户要求费用的支付方法、邮件地址等联系方式的输入。换言之,用户能够不进行支付方法等的登记地接受教程,能够更轻松地接受教程。
(13)应用18B在打印机显示部61处任意的打印机20被选择的状态下,开始图7的教程处理。打印机20在教程处理中本装置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不结算费用而是向本装置的可打印张数追加预定的免费充值张数,另一方面,在本装置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即使执行教程处理也不追加免费充值张数。应用18B在充值处理中不显示免费充值张数,在教程处理的教程操作画面73、74中使免费充值张数显示。由此,通过在充值处理中不显示免费充值张数且在教程处理中使免费充值张数显示,能够抑制用户的误操作的产生。另外,能够仅在执行了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免费充值。
(14)应用18B在对所选择的打印机20的教程处理是第2次以后的情况下,将表示即使在触摸面板14中执行购买可打印张数的操作也不会追加免费充值张数的消息93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8。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使用户认识到免费充值已完成、不会执行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0管理打印系统1的各打印机20的执行标志。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20管理本装置的执行标志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其说明。
(教程处理,第1次)
图10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教程处理中的用户的作业、各装置的处理的内容。首先,关于在任意的打印机20被应用18B选择的状态下对该任意的打印机20执行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作为打印机20而设定设备ID是“dv1”(参照图11、图12)的打印机20的情况进行说明。用户例如操作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而执行S10的通信设定等。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仅通过便携终端装置10与打印机20的通信、即即使是无法与服务器30连接的状态,就能够进行充值操作的示教。因而,作为执行S11以后的处理的前提,S10的通信设定的处理不是必须的。在以下的说明中,例如,如图10所示,在S11~S35的教程处理中,打印机20未连接于服务器30。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可以将S11以后的与打印机20的通信通过经由外部通信部16、路由器2的通信来执行,也可以通过经由近距离通信部13的近距离无线来执行。
便携终端装置10若在能够与打印机20通信的状态下应用18B被起动,则接受教程处理的开始指示(S11)。便携终端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同样,将能够执行免费充值的意思的消息65显示于充值图标56,根据对充值图标56的操作而显示图7所示的教程操作画面71、72。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2中充值按钮83被操作,则便携终端装置10将开始指示向打印机20发送(S61)。
打印机20若取得了S61的开始指示,则基于执行标志来判断是否执行了免费充值(S63)。图11、图12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管理表PT及服务器管理表ST。如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管理表PT设定有执行标志的信息。另外,如图12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管理表ST未存储执行标志的信息。打印机20在从供应商等寄送的时间点下,对本装置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执行标志设定有表示免费充值未执行的值“×”,若执行了第1次的免费充值,则设定表示已执行的值“○”。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30也可以将各打印机20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执行标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设备ID建立关联并利用服务器管理表ST来管理。另外,还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组合。即,打印系统1也可以具备基于服务器30的执行标志来判断免费充值的打印机20和基于打印机20的执行标志来判断免费充值的打印机20双方。
打印机20在S63中判断打印机管理表PT的执行标志是否表示已执行。打印机20在对执行标志设定有未执行“×”的值的情况下,作为免费充值张数而设定预定的张数(例如,2000张)。打印机20发行一次性令牌,将发行的一次性令牌和免费充值张数的值向打印机存储部26B暂时地存储。打印机20将在S63中建立了关联的一次性令牌和免费充值张数的信息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65)。
便携终端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若图7的教程操作画面72的充值按钮83被操作,则暂时地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3后,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4。便携终端装置10例如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4,若接受了S65的信息,则使对选择图标88的操作成为有效(S19)。便携终端装置10若在教程操作画面74中接受了对选择图标88的操作,则将使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予以执行的执行指示和在S65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向打印机20发送(S67)。
打印机20若取得了S67的执行指示,则基于在S67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和在S63中向打印机存储部26B存储的一次性令牌来执行认证(S69)。例如,打印机20在2个一次性令牌的值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认证成功(S69)。另外,打印机20在2个一次性令牌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错误向便携终端装置10通知。由此,能够判断在S65中发送了免费充值张数的便携终端装置10和在S67中取得了执行指示的便携终端装置10是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机20也可以在S69的认证处理中不判断一次性令牌的一致而比较2个一次性令牌的哈希值等。
若S69的一次性令牌的认证成功,则打印机20将在S63中向打印机存储部26B存储的免费充值张数与本装置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相加(S71)。由于本次是第1次的教程处理,所以加上2000张的免费充值张数。另外,打印机20将打印机管理表PT的执行标志更新为表示已执行的数据(S73)。
打印机20若更新了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及执行标志,则将完成通知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75)。打印机20在S75的完成通知中,将在S73中更新后的可打印张数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便携终端装置10若取得了S75的完成通知,则以从打印机20取得的可打印张数更新可打印张数18C(S35)。便携终端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若在图7所示的教程操作画面74中选择图标88被选择,则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5,将从打印机20取得的免费充值后的可打印张数(例如,2000张)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5的张数信息82。由此,在利用打印机20来管理执行标志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充值操作的示教和免费充值张数的充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打印机20在假设在教程处理结束后经由互联网3而与服务器30连接从而变得能够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与服务器30之间执行可打印张数的同步。打印机20将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即免费充值后的可打印张数向服务器30发送(S77)。服务器30若在S77中取得了可打印张数,则在服务器管理表ST中,对与发送源的打印机20、即免费充值结束后的打印机20建立了关联的可打印张数以取得的可打印张数进行更新(S79)。由此,能够使便携终端装置10、打印机20、服务器30的可打印张数同步。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教程处理中,不需要服务器30的处理。因而,本申请的记录系统也可以是不具备服务器的结构。
(教程处理,第2次以后)
接着,关于执行了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的第1次的教程处理同样的内容,适当省略其说明。在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打印机20若基于打印机管理表PT的执行标志而判断为免费充值已执行(S63),则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向便携终端装置10发送(S65)。便携终端装置10在图7所示的教程操作画面76、77中,作为选择图标88的可打印张数而显示零张(S19)。
另外,打印机20在S67中取得了执行指示的情况下,不执行图10中虚线所示的相加处理(S71)、打印机管理表PT的更新处理(S73),即不执行免费充值。便携终端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若取得了S75的完成通知,则不执行S35的更新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更新触摸面板14的显示(教程操作画面77、79)。由此,在第2次以后也能够执行充值操作的示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教程处理的内容是一例。例如,在上述的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中,不需要打印机20的相加处理等。因而,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在S65中取得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的信息后,不执行与打印机20的通信,仅使教程操作画面转变。
顺便一提,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一次性令牌是识别信息的一例。S61是开始指示发送处理的一例。S63是执行判断处理的一例。S71是追加处理的一例。S65是回复处理的一例。S19是购买接受处理的一例。S67是执行指示发送处理的一例。S73是设定处理的一例。
(效果)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起到以下的效果。
(1)在打印机存储部26B存储有表示是否对本装置的可打印张数追加了免费充值张数的执行标志(本申请的免费充值执行信息的一例)(图11)。便携终端装置10根据教程处理的开始而向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打印机20发送开始指示(S61)。打印机20基于取得了开始指示而判断执行标志(S63)。便携终端装置10在S63的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免费充值的情况下,向本装置的打印机管理表PT的可打印张数追加免费充值张数(S71)。另外,打印机20在S63的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执行了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的情况下,不执行S71的免费充值。由此,打印机20能够配合第1次的教程处理的执行而将免费充值张数向用户以赠送的形式赋予。能够使得用户更想接受教程。另外,在第2次以后,通过不执行免费充值,能够抑制以可打印张数为目的的教程的执行。
(2)打印机20在S63的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免费充值的情况下,将一次性令牌和免费充值张数向便携终端装置10回复(S65)。另外,打印机20在免费充值已执行的情况下,回复一次性令牌和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的信息(S65)。便携终端装置10在取得了预定的(不为零的)免费充值张数的情况下,作为追加的可打印张数而将免费充值张数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4,在取得了表示免费充值张数为零的信息的情况下,将免费充值张数为零显示于教程操作画面77,接受购买充值张数的操作(S19)。便携终端装置10在接受了购买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S65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和使免费充值张数的追加予以执行的执行指示向打印机20发送(S67)。打印机20若取得了执行指示,则在S67中取得的一次性令牌和在S65中回复的一次性令牌一致且基于执行标志而判断为未执行免费充值的情况下,执行免费充值。
由此,打印机20能够执行使用了一次性令牌的认证,且基于执行标志来执行免费充值。另外,在免费充值已执行的情况下,能够经由教程操作画面77而使用户认识到免费充值张数为零张、已经执行了免费充值。
(3)打印机20基于执行了S71的处理而将表示执行了免费充值的信息对执行标志设定(S73)。由此,打印机20通过配合免费充值的执行而更新执行标志,能够关于本装置判断免费充值是否已执行。
(变形例)
以上,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明了本申请的具体例,但它们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后的技术。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可打印张数向打印机管理表PT等存储,将该可打印张数在每次打印时相减,决定打印的可否。相对于此,也可以使用利用打印机20打印的已打印张数等因打印而增加的量来管理可打印张数。在该情况下,可打印张数例如能够通过从充值张数的总计即已充值张数减去已打印张数来管理。
另外,打印系统1是将设备ID和可打印张数建立关联并向服务器管理表ST记录、管理每个打印机20的可打印张数的系统,但不限于此。打印系统1例如也可以是将可打印张数与用户ID建立关联并管理的系统。作为这里所说的用户ID,能够采用登记于应用18B的用户的ID、使用便携终端装置10的用户的ID等。另外,打印系统1是具备服务器30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具备服务器30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便携终端装置10和打印机20通信的系统中执行充值的教程。因此,本申请的记录系统也可以是不具备服务器的结构。另外,记录系统也可以是不执行与教程对应的对服务器30、打印机20的通知、免费充值的结构。即,记录系统也可以是仅将教程利用便携终端装置10来执行的结构。
另外,打印系统1也可以是仅具备1台便携终端装置10和1台打印机20的结构。另外,打印系统1还可以是具备1台便携终端装置10和多台打印机20的结构、具备多台便携终端装置10和1台打印机20的结构。
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分别具备执行教程处理的应用18B和执行充值处理的应用18B。因此,便携终端装置10也可以是能够执行教程处理和充值处理的仅一方的结构。
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处理中使与充值操作画面102相同的教程操作画面73显示,但也可以使其不显示。充值操作画面101~104和教程操作画面71~79也可以是不同的画面结构。另外,便携终端装置10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切换教程操作画面71~79,但也可以自动地执行全部的画面的切换。
另外,打印系统1仅在第1次的教程处理中赋予了免费充值张数,但也可以在第2次以后、例如直到预定次数为止赋予免费充值张数。另外,在图9的充值处理中,通过从显示于触摸面板14的教程操作画面73选择期望的选择图标88、89,向可打印张数充值了与选择的选择图标88、89对应的充值张数。然而,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能够输入期望的充值张数的数值,将由用户输入的充值张数向可打印张数充值,供应商向用户收取与输入的充值张数对应的付费额。在该情况下,例如,便携终端装置10在教程处理中,也可以在充值张数的输入栏设定免费充值张数且以无法变更充值张数的方式控制。
另外,作为本申请的信息处理终端,采用了是智能手机的便携终端装置10,但不限于此。作为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采用台式PC、笔记本PC、平板PC等终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关于操作了1台便携终端装置10的情况下的第1次的教程处理和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进行了说明,但关于多台便携终端装置10也能够同样地执行。例如,在关于任意的打印机20执行第1次教程处理的情况下,不管操作多个便携终端装置10的哪一个都执行免费充值。另外,在关于任意的打印机20执行第2次以后的教程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不管操作多个便携终端装置10的哪一个都不执行免费充值。
打印机20也可以是用户能够补充墨水(能够更换罐部23的各墨水罐)的结构。另外,作为用于补充墨水等消耗品的手段,另外可举出能够从装有墨水等的瓶对罐部23注入的结构等。
另外,作为本申请的记录装置,采用了喷墨方式的打印机20,但也可以是激光方式、热敏方式的打印机。另外,记录装置不限于面向个人用户的打印机,也可以是商业用·工业用的打印机。记录装置也可以是除了打印功能之外还具备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等的复合机。另外,记录装置也可以是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另外,记录允许量不限于可打印张数,也可以是扫描、传真的执行允许次数。另外,记录装置也可以是对金属构件等利用激光进行打标的激光打标机。因此,本申请的记录介质不限于纸张,也可以是金属构件等。另外,记录允许量不限于可打印张数,也可以是激光加工的执行允许次数。
另外,本申请中的记录允许量不限于可打印张数。例如,记录允许量也可以是墨水、调色剂的消费量。记录允许量也可以是以多少点(像素)允许墨水的喷出的量、允许墨水的使用的量(多少ml等)。或者,也可以利用感光鼓等伴随于打印动作而旋转的构件的转速来规定记录允许量。
另外,打印机20是将打印机管理表PT向打印机存储部26B存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打印机20也可以具备能够读取IC卡、存储卡等的读取IF(接口)。并且,打印机20也可以从装配于读取IF的IC卡等读取设备ID、可打印张数等打印机管理表PT的信息并使用。即,打印机20也可以是利用IC卡等来管理打印机管理表PT的结构。
或者,打印机20也可以将可打印张数等打印机管理表PT的信息向设置于罐部23的墨水罐的存储器(若是激光打印机的情况,则是调色剂盒的存储器、感光鼓的存储器)等存储有打印机程序26B1的打印机存储部26B以外的存储器等存储并管理。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系统(记录系统)、10便携终端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4触摸面板(输入接口、显示部)、18B应用(程序)、20打印机(记录装置)、25打印部(记录部)、26B打印机存储部(记录装置记录部)、30服务器、32B服务器存储部、71~79教程操作画面、93消息、101~104充值操作画面、103充值操作画面(支付方法输入画面)。

Claims (18)

1.一种记录系统,是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和记录装置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输入接口和显示部,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向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动作的记录部,在允许所述记录部的记录动作的记录允许量的范围内执行所述记录部的记录动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将用于示教充值操作的教程操作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教程处理,所述充值操作是用于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对所述输入接口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将用于接受所述记录允许量的购买的充值操作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充值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对所述输入接口的输入操作而开始所述充值处理或所述教程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充值处理中执行以下的处理:基于对所述输入接口的输入操作而在所述充值操作画面中接受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指示,基于接受了购买的指示的所述记录允许量而使所述记录装置的所述记录允许量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在所述教程处理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以抑制所述教程操作画面中的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所述充值操作的方式切换所述教程操作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在所述教程处理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将所述充值处理中的所述充值操作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而作为所述教程操作画面,且切换所述教程操作画面而抑制对所述充值操作画面的所述充值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在执行了所述充值处理的情况下,所述记录系统执行对与购买的所述记录允许量对应的费用进行结算的结算处理,
在执行了所述教程处理的情况下,所述记录系统不执行所述结算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记录系统具备多个所述记录装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任意的所述记录装置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所述教程处理,
在对于所述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执行第1次的所述教程处理的情况下,所述记录系统执行以下的追加处理:不结算费用而是向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的所述记录允许量追加预定的免费记录允许量,
在对于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执行第2次以后的所述教程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所述教程处理,所述记录系统也不执行所述追加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记录系统还具备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具备服务器存储部,
所述服务器存储部将所述记录装置和表示是否对所述记录装置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免费充值执行信息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教程处理的开始而执行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开始指示的开始指示发送处理,
所述服务器基于取得了所述开始指示,而对于所述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执行判断所述免费充值执行信息的执行判断处理,
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以所述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为对象而执行所述追加处理,
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不执行所述追加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执行以下的回复处理: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将用于识别作为发送源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回复;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将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为零的信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回复,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
购买接受处理,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取得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情况下,在所述教程处理中,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显示于所述教程操作画面而作为要追加的所述记录允许量,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取得了表示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为零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教程处理中,将要追加的所述记录允许量为零显示于所述教程操作画面,并接受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操作;及
执行指示发送处理,在所述购买接受处理中接受了购买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和使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予以执行的执行指示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了所述执行指示的情况下,在基于在所述执行指示发送处理中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而判断为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回复的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不为零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追加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基于执行了所述追加处理而执行以下的设定处理:在所述服务器存储部中,对于与在所述追加处理中追加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所述记录装置建立了关联的所述免费充值执行信息,设定表示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所述记录允许量的记录装置记录部,
所述记录装置记录部存储表示是否向本装置的所述记录允许量追加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免费充值执行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教程处理的开始而执行以下的开始指示发送处理:向所述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发送开始指示,
所述记录装置基于取得了所述开始指示而执行判断所述免费充值执行信息的执行判断处理,
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所述记录装置执行向存储于所述记录部的所述记录允许量追加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所述追加处理,
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所述记录装置不执行所述追加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记录装置执行以下的回复处理: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未执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将用于识别作为发送源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回复;在所述执行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判断为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将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为零的信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回复,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
购买接受处理,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取得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情况下,在所述教程处理中,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显示于所述教程操作画面而作为要追加的所述记录允许量;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取得了表示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为零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教程处理中,将要追加的所述记录允许量为零显示于所述教程操作画面,接受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操作;及
执行指示发送处理,在所述购买接受处理中接受了购买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和使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予以执行的执行指示向所述记录装置发送,
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了所述执行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执行指示发送处理中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和在所述回复处理中回复的所述识别信息一致、且基于所述免费充值执行信息而判断为未执行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情况下,所述记录装置执行所述追加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记录系统,其中,
所述记录装置基于执行了所述追加处理而执行以下的设定处理:将表示执行了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的追加的信息,设定于所述免费充值执行信息。
15.一种程序,能够由与记录装置能够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来读取,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输入接口和显示部,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向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动作的记录部,在允许所述记录部的记录动作的记录允许量的范围内执行所述记录部的记录动作,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将用于示教充值操作的教程操作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教程处理,所述充值操作是用于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对所述输入接口的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充值处理:使输入所述记录允许量的购买及用于支付与所述记录允许量的购买对应的费用的支付方法的支付方法输入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在所述教程处理中,不显示所述支付方法输入画面地示教所述充值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在任意的所述记录装置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所述教程处理,
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教程处理中在本装置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第1次的所述教程处理的情况下,所述记录装置不结算费用而是向本装置的所述记录允许量追加预定的免费记录允许量,另一方面,在本装置被选择的状态下执行第2次以后的所述教程处理的情况下,即使执行了所述教程处理也不追加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在所述充值处理中不显示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且在所述教程处理的所述教程操作画面中显示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程序,其中,
在对于所述教程处理中所选择的所述记录装置的所述教程处理是第2次以后的情况下,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将以下的消息显示于所述教程操作画面,所述消息表示即使通过所述输入接口执行购买所述记录允许量的操作也不会追加所述免费记录允许量。
CN202180096302.1A 2021-03-31 2021-09-14 记录系统及程序 Pending CN1170631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0512 2021-03-31
JP2021060512A JP2022156694A (ja) 2021-03-31 2021-03-31 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21/033667 WO2022208934A1 (ja) 2021-03-31 2021-09-14 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3149A true CN117063149A (zh) 2023-11-14

Family

ID=8345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6302.1A Pending CN117063149A (zh) 2021-03-31 2021-09-14 记录系统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0064A1 (zh)
JP (1) JP2022156694A (zh)
CN (1) CN117063149A (zh)
WO (1) WO20222089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9861B2 (ja) * 2002-01-31 2008-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Oa機器
JP2008040746A (ja) * 2006-08-04 2008-02-21 Noritsu Koki Co Ltd セルフ写真プリント装置
JP2009157563A (ja) * 2007-12-26 2009-07-16 Toshiba Tec Corp セルフチェックアウト端末
JP2015016594A (ja) * 2013-07-10 2015-01-2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消色装置
JP7293938B2 (ja) * 2019-07-19 2023-06-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8934A1 (ja) 2022-10-06
US20240020064A1 (en) 2024-01-18
JP2022156694A (ja)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2700B (zh) 服务器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US20240069825A1 (en) Print system, service serve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computer program for execution by a processor of terminal device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a printer
US20230359417A1 (en) Server, transfer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JP7468187B2 (ja) プリンタ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22208934A1 (ja) 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085323A1 (ja)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476789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系统
EP4280046A1 (en) Recording system, recording device,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20317939A1 (en)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WO2022153607A1 (ja) プログラム、記録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2022032209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30359404A1 (en) Recording system, recording device, and server
WO2021251177A1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56401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サーバ
US11687295B2 (en)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to perform printing while preventing insufficient amount of consumables
US20240064258A1 (en) Consuming device operating while consuming consumable and consump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server and the consuming device
EP4198707A1 (en)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erver
WO2021157526A1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700361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15511A (ja)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592982A (zh) 消费装置、消费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JP2023065952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202317426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306593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202114944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消耗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