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0159A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60159A CN117060159A CN202211669531.0A CN202211669531A CN117060159A CN 117060159 A CN117060159 A CN 117060159A CN 202211669531 A CN202211669531 A CN 202211669531A CN 117060159 A CN117060159 A CN 1170601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energy absorbing
- branch line
- line
- absorbing electr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构件和至少一个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单线段和多线段,所述多线段的交汇端与所述单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分流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具有与至少部分所述单线段匹配的第一开口以及与至少部分所述多线段匹配的第二开口;本专利的单线段与第一支线、第二支线连接,将其中的动力分别传递至两条支线内,实现动力的精准传输控制,通过容置腔对相应的线束进行固定连接,避免高速行驶时出现晃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线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逐渐枯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日益增多,与传统的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大量地使用线束以进行动力传输,从电池包引出的动力主线需要进行层层引流,逐级分解后形成动力支线,以实现动力的精细化传递,实现对不同车载电器的分流控制,目前主要是采用扎带、卡扣等对各级线束进行固定,可靠性较差。
另外,车身在行驶过程中,因部分路况较差,可能会导致车身发生长时间、无规律地震动,震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线束与车身发生碰撞产生异响,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因部分线束有一定的刚性,在安装过程中对分线器的公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对车身线束进行可靠的固定,实现电池包的电源对不同用电器的分流控制;同时该装置具备一定的吸能效力,车身震动导致线束发生晃动时,可以吸收震动能量,避免线束晃动产生的异响等问题;此装置的安装孔位还可以在一定距离内移动,即使所连接的线束刚性较大,也能与其建立可靠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构件和至少一个分流器;
所述分流器包括单线段和多线段,所述多线段的交汇端与所述单线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分流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容置腔具有与至少部分所述单线段匹配的第一开口以及与至少部分所述多线段匹配的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基体和与所述基体卡接的盖体,所述基体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基体和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的盖体,所述基体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顶面与所述单线段的部分表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基体和所述盖体其中一者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匹配的至少一个卡口。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分流器,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多个叠放放置的与所述分流器匹配安装的所述容置腔。
优选地,所述多线段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一端连接形成所述交汇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之间的夹角为9°—45°。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单线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第一支线或所述单线段焊接或搭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线、所述第二支线和所述单线段中至少一者含有具备吸能效应的弯折段。
优选地,所述弯折段的展开长度与弯折段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为1:0.09-1:0.98。
优选地,所述弯折段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单线段和/或所述多线段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弯折段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点的可移动距离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25:1-1.75:1。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线、所述第二支线和所述单线段的自由端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或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银或银合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板材冲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线、所述第二支线和所述单线段除了所述连接部外的部分具有一体成型的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所述容置腔数量为两个并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分流器的单线段与所述第二分流器的多线段同方向设置。
优选地,在至少一个所述单线段上和/或所述多线段上套设有电流传感器。
本专利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专利的单线段与第一支线、第二支线连接,将其中的动力分别传递至两条支线内,实现动力的精准传输控制,通过容置腔对相应的线束进行固定连接,避免高速行驶时出现晃动。
2、本专利在固定构件上设置了多处容置腔,可同时对多根线束内的动力进行分流,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
3、本专利在线束上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弯折段,避免线束之间出现干涉现象,使得线束外形美观、整洁规范。
4、在车身较为颠簸甚至发生碰撞时,柔性的弯折段可以吸收一定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小或避免连接器变形,有利于车身保持稳定。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专利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体的轴测视图。
图4为基体另一个角度的轴测视图。
图5为盖体的轴测视图。
图6为分流器在容置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弯折段两端设置安装孔的示意图。
图8为弯折段的展开长度与弯折段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为1:0.09的弯折示意图。
图9为弯折段的展开长度与弯折段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为1:0.98的弯折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固定构件11、基体12、卡接凸起13、盖体14、卡口15、支撑筋16、容置腔
2、第一分流器21、单线段22、第一支线23、第二支线24、连接部25、弯折段26、第一安装孔27、第二安装孔
3、第二分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实施例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构件1和至少一个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单线段21和多线段,所述多线段的交汇端与所述单线段21的一端连接;从而实现单线段21与多线段的连接,使得其中的动力可以分流至多线段内。所述固定构件1包括至少一个容置腔16,所述分流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6内;通过容置腔16对分流器的线束进行固定,使其外形统一且防止发生晃动。所述容置腔16具有与至少部分所述单线段21匹配的第一开口以及与至少部分所述多线段匹配的第二开口,多线段的交汇端与单线段21在容置腔16内连接,并分别沿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向容置腔16外部延伸。
进一步地,如图2-5所示,所述容置腔16包括基体11和与所述基体11卡接的盖体13,所述基体11与所述盖体13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16,多根线束的连接部分置于容置腔16内,不仅可对其进行保护,还使其外形统一、美观。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6包括基体11和与所述基体11一体成型的盖体13,所述基体11与所述盖体13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16,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减少安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所述盖体13上设置支撑筋15,所述支撑筋15的顶面与所述单线段21的部分表面抵接,不仅对容置腔16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避免其出现凹陷,还能对单线段21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基体11和所述盖体13其中一者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12,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12匹配的至少一个卡口14,使得基体11和盖体13形成可拆连接,连接后形成可靠的固定,需拆卸时又能迅速地进行分解。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专利还包括多个所述分流器,所述固定构件1包括多个叠放放置的与所述分流器匹配安装的所述容置腔16,通过多处容置腔16及对应的多处分流器的设置,可同时对多根线束进行动力分流。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多线段包括第一支线22和第二支线23,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的一端连接形成所述交汇端,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之间的夹角为9°-45°。
发明人为了测试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的夹角对能否正常安装的影响,选取了相同的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进行测试。采用不同的夹角,模拟匹配连接安装过程,测试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具有的不同夹角对连接器的影响,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的不同夹角对连接器安装的影响
从表1可知,当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具有的夹角小于9°时,两个相邻的连接部连接由于过近,导致分流器与外界连接安装空间不够,第一传输段1与第二传输段5互相干涉,为不合格。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具有的夹角大于45°时,也会出现因为张角过大导致无法安装分流器的情况,因此发明人优选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之间的夹角为9°-45°。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单线段21一体成型,简化线束加工的工作量,所述第二支线23与所述第一支线22或所述单线段21焊接或搭接。其中焊接为不可拆卸连接,搭接为可拆式连接,可自由选择为粘接、卡接等方式,根据前述的夹角范围自行选择合适的度数,以此实现多根线束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进行可靠地动力传输,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自行选择可拆或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线22、所述第二支线23和所述单线段21中至少一者含有具备吸能效应的弯折段25,根据每根线束的连接位置及连接角度,可设置不同的弯折高度及弯折角度,避免各个线束之间的干涉,方便其连接。同时,车况较为颠簸甚至发生碰撞时,此时车辆震动较为严重,线束可吸收该震动并承受一定的变形,确保车辆安全。所述弯折段25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柔性材料能够保证弯折段25上能够做出较大的折弯角度,以方便设置在拐角比较大的安装位置。此外,在反复震动的使用环境中,如车辆在行驶中,柔性材料的弯折段25会随着车辆反复震动,柔性材料能够吸收震动力,起到减震的效果,防止连接器刚性太强而出现疲劳。因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夹角,且本专利在固定构件1内设有多根线束,在不同线束之间均有夹角的情形下,相当于以固定构件1为圆心,沿其360°辐射的方向布设线束,进而在线束上设置弯折段25,相当于实现了对横向和纵向双方向震动力的吸收,减轻或避免因车辆震动对线束及连接器的损坏。所述单线段21和/或所述多线段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形成良好的防护。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弯折段25的展开长度与弯折段25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为1:0.09-1:0.98,展开长度即为弯折段25处于板材状态、尚未被挤压形成弯折时的长度,如其两端的直线距离过于小,则意味着距离不够,无法连接其两端的导电部,而如果其两端的直线距离过大,则可能导致弯折程度不足,不具备吸能效果,发明人为了寻找适宜的距离比值,针对不同的比值对安装、吸能情况的影响进行了测试,试验方法为选取不同的距离比值,对安装及吸能情况进行了模拟测试,以方便连接、能够吸能为合格,安装后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的比值对连接、吸能情况的影响
从表2可知,当弯折段25的长度与弯折段25两端的距离比值为1:0.08,导致其两端的直线距离过小时,无法连接其两端的导电部,为不合格,而该比值为1:0.99,折弯后期两端的直线距离过大时,弯折段25无法吸能,也不合格,因此发明人优选的比值区间为1:0.09-1:0.98。
如图8和图9所示,弯折段25的展开长度为L2,弯折段25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图8为L2:L1为1:0.09的示意图,此时折弯程度达到最大,继续折弯则有无法连接其两端导电部的风险,图9为L2:L1为1:0.98的示意图,此时折弯程度较小,导致吸能的能力也较小,如果折弯程度比此程度更小,则将出现无法吸能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弯折段25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孔26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6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27,所述第二安装孔27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6的中心点的可移动距离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6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25:1-1.75:1。
因弯折段25为柔性材料制成且具备吸能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为了保证汽车在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弯折段25发生变形时,也需确保其和其上线束的可靠连接,因此弯折段25与线束在连接时,即使发生移动时也需保证二者可靠连接不发生晃动且满足导电性能,对此发明人进行了相应测试,测试参数为连接可靠不晃动及满足导电性能,具体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的比值对连接可靠性、导电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知,当第二安装孔27相对第一安装孔26的可移动距离较小,其比值为0.24:1时,因移动距离较小,弯折段25发生变形时易导致连接松动,不合格,而可移动距离较大,比值为1.76:1时,导电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导电性能不足,也不合格,因此发明人优选的比值区间为0.25:1-1.75:1。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线22、所述第二支线23和所述单线段21的自由端设置连接部24,所述连接部24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或螺纹孔。各根线束通过连接部24上的孔与车身线束连接,根据车身线束连接端的孔位设置,分别确定设置通孔或螺纹孔,实现电能传输。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24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银或银合金中的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及价格需求自主选择连接部24的材质。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24为板材冲压成型,冲压成型的结构使得其易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线22、所述第二支线23和所述单线段21除了所述连接部24外的部分具有一体成型的绝缘层,对线束的导电层进行可靠屏蔽保护,避免损伤,同时提高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分流器2和第二分流器3,所述容置腔16数量为两个并背向设置,使得两处分流器3的线束互不干涉,所述第一分流器2的单线段21与所述第二分流器3的多线段同方向设置,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表面积,如果第一分流器2和第二分流器3分别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和负极,还能方便电连接,同时还能使得此设备的外形统一美观。
本实施例将单线段21内的电能分别传输至第一支线22和第二支线23内,实现对车身动力的操控,通过容置腔16对线束的连接处进行可靠防护,避免意外对其造成损伤;本实施例设置有多处容置腔16,可同时对多根线束内的动力电能进行分级分解,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本专利通过弯折段25的设置,避免线束在布置过程中发生干涉,使得此装置外形统一美观。
进一步地,在至少一个所述单线段21上和/或多线段上套设有电流传感器。其中,至少一个多线段上套设有电流传感器,可以理解为,第一支线22和第二支线23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电流传感器。采用磁感应电流传感器,无需和分流器电连接,即可方便的套设在单线段21或第一支线22或第二支线23的外部采集电流信息,使工作人员可以适时了解电流传输的强度,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本实施例详细展示了将单线段21内的电能分解至多线段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对电能动力进行分级传输,还会将多线段设置为三线段乃至多线段,此时,多线段的交汇端与单线段21连接,实现各线束的可靠连接,多线段的自由端分别与车身的动力线束连接,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结构一致。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构件(1)和至少一个分流器;
所述分流器包括单线段(21)和多线段,所述多线段的交汇端与所述单线段(21)的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构件(1)包括至少一个容置腔(16),所述分流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6)内;
所述容置腔(16)具有与至少部分所述单线段(21)匹配的第一开口以及与至少部分所述多线段匹配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6)包括基体(11)和与所述基体(11)卡接的盖体(13),所述基体(11)与所述盖体(13)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6)包括基体(11)和与所述基体(11)一体成型的盖体(13),所述基体(11)与所述盖体(13)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1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3)上设置支撑筋(15),所述支撑筋(15)的顶面与所述单线段(21)的部分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1)和所述盖体(13)其中一者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12),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12)匹配的至少一个卡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分流器,所述固定构件(1)包括多个叠放放置的与所述分流器匹配安装的所述容置腔(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线段为双线段,所述双线段包括第一支线(22)和第二支线(23),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的一端连接形成所述交汇端,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第二支线(23)之间的夹角为9°—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2)和所述单线段(2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线(23)与所述第一支线(22)或所述单线段(21)焊接或搭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2)、所述第二支线(23)和所述单线段(21)中至少一者含有具备吸能效应的弯折段(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25)的展开长度与弯折段(25)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为1:0.09-1:0.98。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25)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线段(21)和/或所述多线段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25)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孔(26)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6)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27),所述第二安装孔(27)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6)的中心点的可移动距离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6)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25:1-1.75:1。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2)、所述第二支线(23)和所述单线段(21)的自由端设置连接部(24),所述连接部(24)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或螺纹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银或银合金中的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为板材冲压成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2)、所述第二支线(23)和所述单线段(21)除了所述连接部(24)外的部分具有一体成型的绝缘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分流器(2)和第二分流器(3),所述容置腔(16)数量为两个并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分流器(2)的单线段(21)与所述第二分流器(3)的多线段同方向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单线段(21)上和/或所述多线段上套设有电流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69531.0A CN117060159A (zh) | 2022-12-24 | 2022-12-24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PCT/CN2023/141206 WO2024131972A1 (zh) | 2022-12-24 | 2023-12-22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69531.0A CN117060159A (zh) | 2022-12-24 | 2022-12-24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0159A true CN117060159A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8657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69531.0A Pending CN117060159A (zh) | 2022-12-24 | 2022-12-24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60159A (zh) |
WO (1) | WO2024131972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31972A1 (zh) * | 2022-12-24 | 2024-06-27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WO2024131958A1 (zh) * | 2022-12-24 | 2024-06-27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10438A (ja) * | 2000-06-20 | 2002-01-11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プロテクタ |
CN208576514U (zh) * | 2018-06-08 | 2019-03-05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 |
CN214044861U (zh) * | 2020-12-18 | 2021-08-24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保护盒 |
CN217823618U (zh) * | 2022-03-14 | 2022-11-15 |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能传输总成及车辆 |
CN217307132U (zh) * | 2022-05-09 | 2022-08-26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及发动机 |
CN217823544U (zh) * | 2022-05-11 | 2022-11-15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线缆分线结构 |
CN116169529A (zh) * | 2022-12-24 | 2023-05-26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分线器 |
CN117060159A (zh) * | 2022-12-24 | 2023-11-14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CN219163857U (zh) * | 2022-12-24 | 2023-06-09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注塑分流器 |
-
2022
- 2022-12-24 CN CN202211669531.0A patent/CN11706015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2-22 WO PCT/CN2023/141206 patent/WO2024131972A1/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31972A1 (zh) * | 2022-12-24 | 2024-06-27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WO2024131958A1 (zh) * | 2022-12-24 | 2024-06-27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31972A1 (zh) | 2024-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060159A (zh) | 一种吸能电连接装置 | |
KR960010205B1 (ko) | 차량용 전기배삭(配索)구조 | |
EP2855211B1 (en) | Wire harness with fixing members | |
CN106358133B (zh) | 耳机生产通用工装及耳机生产方法 | |
US20220077638A1 (en) | Charging socket with interface | |
US7381064B2 (en) | Flexible flat cable termination structure for a clockspring | |
JP2018074706A (ja) | 分岐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09043704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構造 | |
CN115891860A (zh) | 汽车电子电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116169529A (zh) | 一种复合型分线器 | |
KR20090011695A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케이블의 진동 시험용 지그 | |
WO2024131928A1 (zh) | 一种连接器组件 | |
US6280241B2 (en) | Flat cable drop connection system | |
WO2020255710A1 (ja) | 金属板付導電性シート | |
US9174588B2 (en) | Mounting a microphone on a vehicle headliner | |
CN115527712A (zh) | 一种分层布置的硬质化线束及车辆 | |
CN210225892U (zh) | 电子器件固定座和车载充电装置 | |
TWI720611B (zh) | 連接組件及其導電端子 | |
JP2022083578A (ja) |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CN218888863U (zh) | 车机调试系统 | |
JP2012170219A (ja) | ブラケット | |
CN215469682U (zh) | 一种发动机弹簧杆装置 | |
JP3046981B2 (ja) | 車両用電気配索構造 | |
WO2016129380A1 (ja) | 車両用アース配線構造 | |
CN220422248U (zh) | 压线装置、电控盒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