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51501B -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51501B
CN117051501B CN202310914835.7A CN202310914835A CN117051501B CN 117051501 B CN117051501 B CN 117051501B CN 202310914835 A CN202310914835 A CN 202310914835A CN 117051501 B CN117051501 B CN 117051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component
composite fiber
copper
metal s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48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51501A (zh
Inventor
郭敏
于晖
陈欣
甘锋
李细林
梁铁贤
黄建华
林华纲
陈毓芹
温德华
姚颂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Wu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148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51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51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1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51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1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2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amide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2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crimped or curled structure; with a special structure to simulate woo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2Side-by-side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复合纤维技术领域。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A组分与B组分;上述A组分包括聚酰胺类树脂和第一金属盐;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第二金属盐,上述第二金属盐为铜盐和亚铜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A组分与B组分之间存在膨胀系数的差异,这种膨胀系数的差异,会导致聚酰胺复合纤维中存在内应力,从而使聚酰胺复合纤维卷曲,以提高纤维的染色性、弹性持久性、弹性回复率等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弹性面料具有可拉伸性、可回复性,在运动户外、智能穿戴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弹性面料的性能主要通过引入弹性纤维实现,弹性纤维在较小负荷下具有较高伸长率,且卸除载荷后能恢复初始状态,开发弹性纤维是制备高性能弹性面料的核心。氨纶是一类本征型弹性纤维,其弹性伸长率可达400~800%,并具有较好的回弹率(可达95%)。但是,氨纶纤维不易染色,易导致纺织品“露白”,此外氨纶纤维存在弹性持久性较差问题。
并列复合纤维是一类新型弹性纤维,其异质非对称结构两组分的膨胀系数存在差异,从而使得纤维具有卷曲结构与弹性。并列复合纤维的可染色性、弹性持久性均优于氨纶纤维。目前,并列复合纤维的主要通过改变双组分结构组成、不对称纤维截面设计等来实现,但是工艺复杂、卷曲效果不好,且纤维功能较为单一。
基于此,亟需一种新型并列复合纤维,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
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菌弹性面料。
为了解决所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A组分与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聚酰胺类树脂和第一金属盐;
所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第二金属盐,所述第二金属盐为铜盐和亚铜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其中,x=2~12;
y=6~12;
m:n=1~9:1~9;
R的结构式包括以下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发明的聚酰胺复合纤维中,A组分的聚酰胺类树脂与第一金属盐之间没有配位交联结构,第一金属盐不会对聚酰胺类树脂的膨胀系数产生影响;B组分中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与第二金属盐存在配位交联结构,第二金属盐的存在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会改变膨胀系数,这导致了A组分与B组分之间产生了膨胀系数的差异,这种膨胀系数的差异,会导致聚酰胺复合纤维中存在内应力,从而使聚酰胺复合纤维卷曲,以提高纤维的染色性、弹性持久性、弹性回复率等性能。
本发明的聚酰胺复合纤维中,第二金属盐为铜盐和亚铜盐,一方面能够与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进行配位结合,另一方面,铜离子的引入,能够赋予本发明的聚酰胺复合纤维抗菌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A组分的第一金属盐与B组分的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之间也具有配位交联结构,当分别挤出A组分与B组分时,在两组分界面处,第一金属盐与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形成配位交联,从而提高了界面粘合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组分A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2~8:2~8。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x为2、4、5、6、8、10、12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y为6、8、10、12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酰胺类树脂包括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010、聚酰胺12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酰胺类树脂还包括聚酰胺6,10(Polyamide6,10)、聚酰胺6T(Polyamide 6T)、聚酰胺11(Polyamide 11)和聚酰胺46(Polyamide 46)。其中,聚酰胺6,10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组成的聚合物,它与聚酰胺6的结构类似,但使用的二酸和二胺不同。其中,聚酰胺6T是由己内酰胺和己内酰胺-6-酮的混合物聚合而成的树脂,它与聚酰胺6的结构相似,但含有额外的酮基。其中,聚酰胺11是由11-胺基-undecanoic酸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它与聚酰胺12的结构相似,但具有不同的链长度。其中,聚酰胺46是由四亚甲基二苯胺和己内酰胺聚合而成的树脂,它与聚酰胺66的结构相似,但使用的二胺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金属盐包括铜离子金属盐、亚铜离子金属盐、钙离子金属盐和锌离子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铜离子金属盐包括铜硫酸盐、铜氯化物、铜硝酸盐、铜碱金属盐。其中,铜硫酸盐包括硫酸铜(II)(CuSO4)和硫酸亚铜(II)(CuSO4·5H2O),铜氯化物包括氯化铜(I)(CuCl)和氯化铜(II)(CuCl2),铜硝酸盐包括硝酸铜(II)(Cu(NO3)2)和硝酸亚铜(II)(Cu(NO3)2·3H2O),铜碱金属盐包括铜醋酸盐(Cu(CH3COO)2)和铜氯酸盐(CuClO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亚铜离子金属盐包括亚铜氯化物、亚铜溴化物、亚铜氟化物和亚铜氧化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占A组分中聚酰胺类树脂的质量分数的0.2~0.5%。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金属盐中金属离子占B组分中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质量分数的0.5~1%。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中的含铜配位交联结构包括噁唑结构和吡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中的含铜配位交联结构,应当认定,除了噁唑结构和吡啶结构之外,凡是能够与铜进行配位的结构,皆在本发明的选择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还包括咪唑结构、哌啶结构、萘结构、二氮杂茂结构和联吡啶结构。其中,咪唑是一种含有五元环的芳香化合物,它可以与铜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其中,哌啶是一种含有六元环的芳香化合物,它具有氮原子可以与铜形成配位键。其中,萘是一种含有五元环的芳香化合物,它的氮原子或氧原子可以与铜形成配位键。其中,二氮杂茂是一种含有五元环的芳香化合物,它具有两个氮原子可以与铜形成配位键。其中,联吡啶是一种含有两个吡啶环的化合物,它的氮原子可以与铜形成配位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HOOC-(CH2)x-COOH;
H2N-(CH2)y-NH2
H2N-R-NH2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质量为m+n的HOOC-(CH2)x-COOH,质量为m的HOOC-(CH2)x-COOH,质量为n的H2N-R-NH2。其中,m:n=1~9:1~9。
为了解决所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A组分的原料与B组分的原料分别挤出,经并列复合纺丝,得到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抗菌弹性面料,该抗菌弹性面料包括所述的聚酰胺复合纤维。由于该应用采用了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实施例2中弹性复合织物的机织物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3中弹性复合织物的针织物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的词语“优选地”、“更优选地”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当本文中公开一个数值范围时,上述范围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该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机织横机织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2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5:5;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6和CuCl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6与CuCl2为A组分,其中CuCl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6的质量分数为0.3%;
选取所示含吡啶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5%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根
采用机织横机织造得到弹性复合织物,该弹性复合织物的机织物结构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3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3: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1010和CaCl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1010与CaCl2为A组分,其中CaCl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6的质量分数为0.45%;
选取所示含嘧啶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1%的CuCl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该弹性复合织物的针织物结构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4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5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6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7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8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9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10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11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4:7;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12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2:8;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实施例13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原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
其中,A、B组分的质量比为3:5;
上述A组分包括尼龙6和ZnAc2
上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CuCl2
上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尼龙6与ZnAc2为A组分,其中ZnAc2的质量分数占尼龙6的质量分数为0.5%;
选取含噁唑结构的聚酰胺作为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将占聚合物质量分数0.8%的CuCl2与其共混,制得组分B。
将A、B两组分干燥后,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有卷曲结构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采用纬编针织机造得到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进行以下性能测试:
针织物弹性回复率测试,该测试参考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塑性变形率测试,该测试参考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急弹性总褶皱回复角测试,该测试参考GB/T 3819—1997《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
水洗后抗菌率测试,该测试参考GB/T 31713-2015。
经测试,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回复率经向为55%,纬向为52%,塑性变形率为30%,急弹性总褶皱回复角为230°。所得抗菌织物经50次水洗后抗菌率>82%,表现出良好的抗菌稳定性。
经测试,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织物弹性回复率经向为95%,急弹性总褶皱回复角为255°。所得抗菌织物经50次水洗后抗菌率>85%,表现出良好的抗菌稳定性。
经测试,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弹性针织物,弹性回复率经向为60%,纬向为55%,塑性变形率为33%,急弹性总褶皱回复角为230°。所得抗菌织物经50次水洗后抗菌率>86%,表现出良好的抗菌稳定性。
实施例4~13的结果与实施例1类似,为避免冗余,未逐一示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包括A组分与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聚酰胺类树脂和第一金属盐;
所述B组分包括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和第二金属盐,所述第二金属盐为铜盐和亚铜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结构式为:
其中,x=2~12;
y=6~12;
m:n=1~9:1~9;
R的结构式包括以下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A组分的原料与B组分的原料分别挤出,经并列复合纺丝,得到所述聚酰胺复合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2~8: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类树脂包括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010、聚酰胺12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盐包括铜离子金属盐、亚铜离子金属盐、钙离子金属盐和锌离子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占A组分中聚酰胺类树脂的质量分数的0.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盐中金属离子占B组分中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质量分数的0.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中的铜配位交联结构包括噁唑结构和吡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铜配位交联结构的共聚聚酰胺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HOOC-(CH2)x-COOH;
H2N-(CH2)y-NH2
H2N-R-NH2
9.一种抗菌弹性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复合纤维。
CN202310914835.7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7051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4835.7A CN117051501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4835.7A CN117051501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1501A CN117051501A (zh) 2023-11-14
CN117051501B true CN117051501B (zh) 2024-05-07

Family

ID=8865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4835.7A Active CN117051501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515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2232A (ja) * 1993-08-30 1995-03-07 Toyobo Co Ltd 耐熱・耐光性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アミド繊維
CN104630989A (zh) * 2015-02-13 2015-05-20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包含含砜基的芳香族聚合物纤维和耐高温阻燃纤维的无纺织品及其制品,及制备方法
CN110158183A (zh) * 2019-05-08 2019-08-23 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铜双组分复合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1928A (zh) * 2021-06-09 2021-07-23 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1376A1 (ja) * 2017-05-29 2018-12-06 株式会社クラレ 半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繊維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2232A (ja) * 1993-08-30 1995-03-07 Toyobo Co Ltd 耐熱・耐光性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アミド繊維
CN104630989A (zh) * 2015-02-13 2015-05-20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包含含砜基的芳香族聚合物纤维和耐高温阻燃纤维的无纺织品及其制品,及制备方法
CN110158183A (zh) * 2019-05-08 2019-08-23 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铜双组分复合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1928A (zh) * 2021-06-09 2021-07-23 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1501A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9571A (en) Process for making stretch woven fabrics
KR20210010962A (ko) 융착성 이성분 스판덱스
US3397107A (en) Composite polyamide filaments with improved potential crimpabilit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7051501B (zh) 一种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71360A (zh) 含氟聚合物混纺纱
CN1646759A (zh) 具有改进的化学耐久性和稳定性的弹力织物
WO2017204047A1 (ja) 高熱収縮性ポリアミド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混繊糸および織編物
CN105164324B (zh) 具有优异的弹性以及凉爽感的尼龙潜在卷缩性纱线
JP4769279B2 (ja) ポリアミド潜在捲縮糸
TWI798545B (zh) 單組分纖維及其製作方法
CN112410930B (zh) 一种具有优异染色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
JPS5950769B2 (ja) 自動車内装用布帛
JP2000027031A (ja) ポリアミド潜在捲縮糸
JP5033725B2 (ja) ナイロン11捲縮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748865B (zh) 一种具有耐折耐磨复合功能的锦纶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JPS5881617A (ja) ポリエステル強撚織編物用原糸
JP2018193648A (ja) ポリアミド系導電性複合繊維
JP2826188B2 (ja) 被覆弾性糸および伸縮性布帛
JP2626270B2 (ja) 超透明性ポリアミド織物
KR100476469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이수축 혼섬사의 제조 방법
WO2017091159A1 (en) Combined nylon filament yarn
JPH08199454A (ja) 高発色性と制電性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系ストレッチ編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35200A (zh) 一种无横档超细雪尼尔针织布的纺纱制造工艺
CN115029818A (zh) 一种棉纺用途锦纶短纤维纺丝油剂
CN114606613A (zh) 一种抗氧化耐腐蚀氨纶包覆丝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