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8459A -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8459A
CN117048459A CN202310546739.1A CN202310546739A CN117048459A CN 117048459 A CN117048459 A CN 117048459A CN 202310546739 A CN202310546739 A CN 202310546739A CN 117048459 A CN117048459 A CN 117048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seat
operating
turntable
slid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467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满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48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8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69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rota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2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 B60N2/2824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part of the base being supported by the vehic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5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provided with 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57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eculiar orientation of the chi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72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provided with side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87Fixation to a transversal anchorage bar, e.g. isof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该安全座椅底座包括安装座、转盘、卡合机构和连动机构。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上,且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卡合机构用于卡合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连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滑动件。驱动件滑动设于安装座。滑动件滑动设于转盘。其中,滑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座中以与驱动件相抵,或者驱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转盘中以与滑动件相抵;当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驱动件可被操作而移动,并驱动滑动件滑动,从而驱动卡合机构释锁。

Description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儿童载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安全座椅底座,往往既可以卡合婴儿安全座椅,又可以卡合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一般可旋转地卡合于汽车座椅底座上以根据需要旋转至前向使用或后向使用,而婴儿安全座椅则只能后向使用。当儿童安全座椅处于前向使用的状态下被拆除后,使用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将婴儿安全座椅卡合于安全座椅底座上时,婴儿安全座椅则会处于前向状态,而导致误用,产生安全隐患。
此外,安全座椅可以通过ISOFIX系统安装在车辆上。ISOFIX系统通常包括设置于安全座椅的诸如ISOFIX连接杆的连接器和设置于车辆的诸如ISOFIX扣环的固定器。为了与不同的车型适配,以及对安全座椅自身角度进行调整,安全座椅设有用于控制ISOFIX连接器伸出或缩入安全座椅底部的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通常设置为多段调整结构,以方便用户在安装安全座椅时调整安全座椅与ISOFIX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已知一种安全座椅,在安全座椅的底部的两侧均设有操作调整机构的操作件,例如操作按键,以方便用户在安全座椅任意一侧按压操作件以将调整机构释锁,使得用户能够调整安全座椅与ISOFIX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当用户通过释放操作件来停止对操作件的操作时,调整机构能够自锁以将ISOFIX连接器锁定在目标位置。
然而,由于操作任意一侧操作件时需要带动安全座椅两侧的卡合部同步运动,因此需要设置能够驱使两侧的卡合部同步运动的联动结构,而目前相关的联动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7623232 U的一种安全座椅的锁止装置,其通过设置限位滑轨、升降滑动机构和转动架等实现ISOFIX接口与安全座椅的锁止固定,涉及的零部件较多且结构繁琐,生产制造成本也相应地较高。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座椅底座,所述安全座椅底座用于安装安全座椅本体,包括:
安装座;
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卡合机构,用于卡合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及
连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及
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转盘;
其中,所述滑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座中以与所述驱动件相抵,或者所述驱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转盘中以与所述滑动件相抵;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可被操作而移动,并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从而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上述安全座椅底座中,当转盘相对安装座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例如后向设置状态)时,连动机构中的驱动件可被操作,由于滑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座中以与驱动件驱动连接,或者驱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转盘中以与滑动件驱动连接,因此驱动件移动的同时能直接驱动滑动件移动,从而驱动卡合机构释锁,此时安全座椅底座与安全座椅本体解除卡合,安全座椅本体可以从安全座椅底座上拆除下来。而当转盘相对安装座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时,即使驱动件被操作而移动,由于驱动件不与滑动件相抵,因此卡合机构仍然保持锁定状态,安全座椅底座和安全座椅本体之间保持卡合,安全座椅本体无法从安全座椅底座上拆卸下来。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当儿童安全座椅处于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下被拆除后,使用者将婴儿安全座椅卡合于安全座椅底座上而使得婴儿安全座椅处于前向状态所导致的误用,提高安全系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驱动件不能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从而不能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具有凸出于所述安装座中的传动肋,所述驱动件设有抵推槽,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传动肋能与所述抵推槽的槽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传动肋与所述驱动件间隔设置而无法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加强销,所述加强销固定插设于所述传动肋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枢接于所述转盘,其中,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驱动件能被操作而驱动所述连动件旋转,所述连动件旋转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而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一端能与所述滑动件相抵,且所述第二端能与所述驱动件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一抵推槽,所述驱动件设有第二抵推槽,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抵推槽内,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抵推槽内,所述第一端能与所述第一抵推槽的槽壁相抵,且所述第二端能与所述第二抵推槽的槽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间隔设置而无法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第五复位件,所述第五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五复位件恒使所述驱动件向驱动所述滑动件释锁所述卡合机构的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座椅底座还包括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检测件和传感器,所述检测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动件滑动时可抵推所述检测件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检测件被所述传感器所感应而输出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或使得所述检测件不被传感器所感应而输出所述转盘与所述安全座椅本体未卡合到位的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于所述显示屏上显示;
或者,所述指示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至移动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于所述检测件和所述转盘之间,所述第一复位件恒使所述检测件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沿交错于其滑动方向凸伸的顶推凸,所述检测件上设有能与所述顶推凸相抵的顶推块,所述滑动件滑动时通过所述顶推凸顶推所述顶推块而驱动所述检测件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设有检测肋,所述检测件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检测肋能凸伸于所述安装座内而被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枢接于所述转盘并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的锁定钩,所述锁定钩用于与安全座椅本体可分离地卡接,所述滑动件可将所述锁定钩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分别连接所述滑动件和所述转盘,所述第二复位件恒使所述滑动件向将所述锁定钩保持在闭合位置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转盘和所述锁定钩,所述第三复位件恒使所述锁定钩向所述打开位置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挡块和第四复位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定钩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转盘上,所述挡块的另一端可抵顶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锁定钩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四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挡块和所述转盘,所述第四复位件恒使所述挡块向与所述固定件抵顶的方向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座椅底座还包括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操作组件被操作可作用于所述驱动件以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件和牵引件,所述操作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牵引件连接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驱动件之间,所述操作件可被操作以通过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驱动件移动,从而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枢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操作件可被操作以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驱动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枢接轴,所述操作件具有操作部、枢接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枢接部枢接于所述枢接轴,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枢接轴的两侧,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操作部可被操作以使所述操作件绕所述枢接轴枢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第六复位件,所述第六复位件设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第六复位件恒使所述操作件向未被操作时所处的位置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座椅包括安全座椅本体及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所述安全座椅本体可以为婴儿安全座椅本体或儿童安全座椅本体。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所述ISOFIX连接器适于附接至车辆中与其互补的连接部件,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安全座椅的底座;滑杆组件,所述滑杆组件包括两个滑杆,每个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至所述支架并且相对于所述支架可释放地锁定,每个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ISOFIX连接器;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联动件和两个卡合件,所述两个卡合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联动件,所述联动件适于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一者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另一者,使得所述两个卡合件同步移动以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或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配置为驱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任一者,致使所述两个卡合件同步地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或者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
根据本申请的调整机构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安全座椅两侧的卡合部的同步锁定或者释锁,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在所述联动件的作用下在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上或在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的方向上移动时都能够带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另一者在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上或在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的方向上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卡合件的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所述操作部通过对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任一者的操作来驱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相应一者,且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每一者可枢转地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每一者配置为:在回复位置和按压位置之间可枢转;当从所述回复位置枢转至所述按压位置时,致使相应的卡合件在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的方向上移动;当从所述按压位置枢转至所述回复位置时,致使相应的卡合件在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上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两个牵引件,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分别经由所述两个牵引件连接至所述两个卡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包括钢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操作端和与相应的牵引件连接的牵引端,所述操作端和所述牵引端关于枢转轴线设置于所述操作件的相对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两个转向柱,所述两个转向柱与所述两个牵引件一一对应,所述两个牵引件中的每一者绕设于相应的转向柱以改变所述牵引件的牵引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两个滚动件,所述两个牵引件分别架设于所述两个滚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件包括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对应的两个弹性复位件,所述两个弹性复位件中的每一者均适于偏压相应的操作件使得所述操作件恒具有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回复位置枢转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卡合件与所述联动件是通过啮合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可旋转设置,且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所述滑杆的移动方向,也不同于所述两个卡合件的移动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均设有第一啮合部,所述联动件可旋转设置,所述联动件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互补的第二啮合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均通过各自的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互相啮合以活动连接于所述联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卡合件分别对应所述两个滑杆,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配置为可释放地卡合于相应的滑杆与所述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销,所述支架与所述两个卡合件相对应地设有两个第一卡合孔,所述两个滑杆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多个第二卡合孔,所述卡合销适于穿过相应的第一卡合孔并插入相应的滑杆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卡合孔,以将所述相应的滑杆可释放地锁定至所述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为齿条,所述联动件为齿轮,且所述第二啮合部为所述齿轮的轮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杆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两个滑杆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片或者连接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两个卡合件分别对应的两个弹性件,所述两个弹性件中的每一者均适于偏压相应的卡合件使得所述卡合件恒具有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两个滑杆相对应的两个滑套,所述两个滑套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滑套中的每一者均设有通孔,相应的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滑动连接至所述支架。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及根据上述的任意调整机构,所述底座连接至所述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至少一个安装口,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口位于所述安全座椅的至少一侧并且与所述操作部对应,所述操作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口延伸出以供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在阅读以非限制性例子的方式提供的以下描述后,借助于附图,本申请的更多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安全座椅中的安全座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转盘处于第一旋转位置;
图3为图1所示的安全座椅中的安全座椅底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此时转盘处于第二旋转位置;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图2省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锁定钩处于闭合位置,滑动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图;
图7为图5的侧面剖视图;
图8为图7的B处放大图;
图9为图2省去上盖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此时锁定钩处于打开位置,滑动件处于释锁位置;
图10为图9的C处放大图;
图11为图9的侧面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D处放大图;
图13为图9的部分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E处放大图;
图15为图9省去一个第二固定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F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所示的安全座椅中的安全座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转盘处于第二旋转位置;
图18为图17的G处放大图。
图19为图2的侧面剖视图,此时锁定钩处于闭合位置,滑动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20为图19的H处放大图;
图21为图2的另一侧面剖视图,此时锁定钩处于闭合位置,滑动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22为图21的I处放大图;
图23为图2的侧面剖视图,此时锁定钩处于打开位置,滑动件处于释锁位置;
图24为图23的J处放大图;
图25为图2的另一侧面剖视图,此时锁定钩处于打开位置,滑动件处于释锁位置;
图26为图25的K处放大图;
图27为图4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此时滑动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28为图27的L处放大图;
图29为图4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此时滑动件处于释锁位置;
图30为图29的M处放大图;
图31为从与图27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图4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2所示的安全座椅底座省去转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的N处放大图;
图34为图33中所示的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2所示的安全座椅底座省去转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5的O处放大图;
图37为图27所示的汽车安全座椅底座中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图37的P处放大图;
图39为图2所示的安全座椅底座省去上盖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39的Q处放大图。
图41为图2所示的安全座椅底座省去转盘后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结构透视图;
图42为图41中R的局部放大图;
图4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滑杆组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4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操作件、第二操作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4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滑杆组件锁定至支架时的结构透视图;
图4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滑杆组件与支架解锁时的结构透视图;
图4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座椅底座与ISOFIX连接器处于某一间距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座椅底座与ISOFIX连接器处于与图48的间距不同的另一间距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全座椅底座,100、卡合机构,110、锁定钩,111、钩部,112、锁合槽,113、第一枢转轴,114、第二连接部,115、第一抵推部,116、第二抵推部,120、固定件,130、第三复位件,140、挡块,141、凸起部,142、第二枢转轴,150、第四复位件,200\200’、连动机构,210\210’、滑动件,211、阻挡部,211a、顶推斜面,211b、卡合肋,212、传动肋,212'、传动肋;213\213’、抵推凸,214、固定钩,220\220’、第二复位件,230\230’、驱动件,231\231’、第二抵推槽,240、加强销,240’、连动件,241’、第一端,242’、第二端,250\250’、第五复位件,300、操作组件,310、操作件,311、操作部,312、枢接部,313、第一连接部,320、牵引件,340、第六复位件,400、指示机构,410、检测件,411、检测肋,412、抵推斜面,420、第一复位件,430、传感器,431、发射端,432、接收端,101、安装座,101a、显示屏,102、转盘,103、卡合槽,104、固定组件,104a、第一固定板,104b、第二固定板,104c、铆钉,105、导引件,106、安装槽,107、安装肋,108、上盖,108a、固定柱,109、下盖,2、安全座椅本体,S2、ISOFIX连接器;S10、调整机构;S201、底座下盖;S2011、安装腔;S2012、安装口;S100、支架;S110、安装架;S110a、安装架;S110b、安装架;S111、第一卡合孔;S120、滑套;S200、滑杆组件;S210、滑杆;S210a、第一滑杆;S210b、第二滑杆;S211、第二卡合孔;S220、连接件;S300、调整组件;S310、卡合件;S310a、第一卡合件;S310b、第二卡合件;S311、第一啮合部;S312、卡合部;S320、联动件;S321、第二啮合部;S400、操作部;S410、操作件;S410a、第一操作件;S410b、第二操作件;S411、操作端;S412、牵引端;S413、枢转轴线;S500、弹性件;S600、弹性复位件;S700、牵引件;S800、转向柱;S900、滚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安全座椅,该安全座椅包括安全座椅底座1和安全座椅本体2。安全座椅本体2既可以为适合约四岁以下的婴儿或儿童乘坐的婴儿安全座椅本体,也可以为适合约四岁以上的儿童乘坐的儿童安全座椅本体。
具体地,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安装座101、转盘102、卡合机构100、连动机构200、操作组件300和指示机构400。如图2和图3所示,转盘102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101上,转盘102具有如图2所示的第一旋转位置和如图3所示的第二旋转位置。具体的,如图2、图5和图11所示,转盘102具有相互配合的上盖108和下盖109,安装座101的大致中部具有圆形的安装槽106,安装座101具有沿着安装槽106的槽壁设置的环形的安装肋107,安装肋107夹设于上盖108和下盖109之间以实现转盘102和安装座10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卡合机构100用于卡合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因此,当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于转盘102上时,安全座椅本体2可随着转盘102相对安装座101转动。如图2所示,当安全座椅本体2随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安全座椅本体2处于后向设置状态,即此时安全座椅本体2的正面是朝向汽车的车尾的。如图3所示,当安全座椅本体2随转盘102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安全座椅本体2处于前向设置状态,即此时安全座椅本体2是朝向汽车的车头的。应当理解的是,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只能于后向设置状态下使用,以保证四岁以下的婴儿或儿童的乘车安全。而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则可以在后向设置状态,也可以在前向设置状态下使用。在根据本申请的该安全座椅中,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安全座椅只有在后向状态下才能从安全座椅底座1拆除,从而避免误用的发生,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转盘102的上盖108上设有卡合槽103,卡合机构100安装于转盘102的内部,即位于上盖108和下盖109所围合成的空间内,且卡合机构100的锁定钩110(详见后述)凸伸于卡合槽103内。安全座椅本体2的底部设有用于和锁定钩110相卡合的卡杆(附图未示出),通过卡杆卡入卡合槽103内并与锁定钩110锁定,实现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的卡接锁定;当卡杆与锁定钩110相脱离时,可以将安全座椅本体2从转盘102上拆离。
本申请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转盘102上可设置四个卡合槽103,转盘102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两个卡合槽103,且每一端的两个卡合槽103间隔设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前端和后端是指转盘102本身的前后,并非转盘102相对于汽车前进方向的前后。具体来说,转盘102的前端指与安全座椅本体2的远离背靠的一端卡接配合的一端,转盘102的后端指与安全座椅本体2靠近背靠的一端卡接配合的一端。例如,如图2所示,当安全座椅本体2随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安全座椅本体2处于后向设置状态。在该后向设置状态下,转盘102的后端靠近显示屏101a(详见后述),即转盘102相对较高的一端靠近显示屏101a,而转盘102的前端远离显示屏101a,即转盘102相对较低的一端远离显示屏101a。如图3所示,当转盘102由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转盘102的前端靠近显示屏101a,而转盘102的后端远离显示屏101a。对应地,卡合机构100设有四个,每个卡合机构100对应于一个卡合槽103设置,每个卡合机构100的锁定钩110凸伸于一个卡合槽103内。安全座椅本体2的底部设置四个或两个卡杆,该四个或两个卡杆分别对应卡入四个卡合槽103内。可理解地,卡合槽103、卡杆的数量均不以此为限,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中,四个卡合机构100的结构相同,且设于转盘102的前端的两个卡合机构100相对称设置,设于转盘102后端的两个卡合机构100相对称设置。更具体地,安全座椅底座1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组件104,各卡合机构100分别对应设于固定组件104上。具体地,固定组件104包括相对设置且固定于安全座椅底座1上的第一固定板104a和第二固定板104b。例如,固定组件104可设置于转盘102。下面以其中一个卡合机构100为例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至图7所示,卡合机构100包括锁定钩110、固定件120、第三复位件130、挡块140和第四复位件150。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锁定钩110通过第一枢转轴113枢接于第一固定板104a和第二固定板104b之间并具有打开位置及闭合位置。锁定钩110大致呈E型结构,包括第二连接部114及依次与第二连接部114的一侧连接的钩部111、第一抵推部115及第二抵推部116。钩部111和第一抵推部115之间形成锁合槽112。钩部111凸伸于卡合槽103内。锁定钩110处于闭合位置时能将卡杆限制于锁合槽112内,锁定钩110处于打开位置时,卡杆能从锁合槽112脱离。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固定件120与锁定钩110固定连接,并一同通过第一枢转轴113枢接于第一固定板104a和第二固定板104b之间。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三复位件130分别抵接固定组件104和锁定钩110,第三复位件130恒使锁定钩110向打开位置旋转。具体地,第三复位件130在一侧具有两个末端,该两个末端固定于贯穿第一固定板104a和第二固定板104b的铆钉104c;第三复位件130在另一侧的端部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14和第二抵推部116的连接处。本实施例中,第三复位件130为扭簧。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挡块140的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板104a和第二固定板104b之间,并且挡块140的第二枢转轴142与锁定钩110的第一枢转轴113相平行,挡块140的另一端向固定件120凸伸并可抵顶固定件120,以使得锁定钩110保持于打开位置,以防止人为推动锁定钩110而使其旋转至闭合位置。第四复位件150安装于挡块140的第一枢转轴142上,其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固定板104a和挡块140,第四复位件150恒使挡块140向与固定件120抵顶的方向偏压。更具体地,挡块140具有向锁定钩110凸伸的凸起部141,该凸起部141凸伸于卡合槽103内。本实施例中,第四复位件150为扭簧。
如图14所示,在卡杆移入卡合槽103的过程中,卡杆首先抵推挡块140,使得挡块140克服第四复位件150的弹力而旋转,使得挡块140不再抵推固定件120。继而卡杆抵推第一抵推部115,使得锁定钩110克服第三复位件130的弹力而旋转,使得钩部111旋于卡杆的上方,锁定钩110处于闭合位置。此时连动机构200中的滑动件210(详见后述)与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卡合,保持锁定钩110的锁定稳定,如图8所示。
相应地,当滑动件210移动而与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脱离卡合后,挡块140在第四复位件150的弹力作用下旋转,同时锁定钩110在第三复位件130的弹力作用下旋转打开,使得挡块140再次与固定于锁定钩110上的固定件120抵接,如图14所示。锁定钩110由于挡块140和固定件120的抵接而保持在打开位置。借助第三复位件130、第四复位件150的共同作用,使锁定钩110能够快速打开,使卡杆的拆离更省力、快捷,实现安全座椅本体2的快速拆除。
如图18至图20所示,连动机构200设置在转盘102与安装座101之间。连动机构200包括滑动件210、第二复位件220、驱动件230、加强销240和第五复位件250。
具体地,如图9至图12所示,滑动件210可移动地设于转盘102内,例如滑动件210可以是沿着转盘102的前后方向可移动,并且,滑动件210可随着转盘102一起转动。滑动件210可与四个锁定钩110相抵接,以将四个锁定钩110同时保持在闭合位置,如图7所示。
如图5至图7所示,滑动件210大致呈矩形,滑动件210的四角分别设有阻挡部211,四个阻挡部211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相对应抵接。如图8和图12所示,阻挡部211上设有顶推斜面211a和卡合肋211b。滑动件210具有锁定位置及释锁位置。如图5和图8所示,滑动件210处于锁定位置时,其四个阻挡部211同时将四个锁定钩110保持在闭合位置,且四个阻挡部211上的卡合肋211b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相卡合。如图9和图12所示,当转盘102处于第一旋转位置(安全座椅本体2处于后向设置状态)滑动件210沿图9的F1所示方向滑动至释锁位置时,四个阻挡部211上的卡合肋211b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脱离卡合,四个锁定钩110可枢转至其打开位置。本实施例中,在滑动件210滑动至释锁位置的过程中,四个阻挡部211上的顶推斜面211a会分别抵推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连接部114,以防止锁定钩110被意外卡住,而导致第三复位件130无法将锁定钩110驱动至打开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推斜面211a也可以省略。如图9和图12所示,然后四个锁定钩110分别再次抵接四个阻挡部211,以将滑动件210保持在释锁位置,通过一个滑动件210同时驱动四个锁定钩110同步实现锁定及释锁,使结构简化。
进一步地,第二复位件220的一端固定于滑动件210,其另一端固定于上盖108。具体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滑动件210的底部可以设置固定钩214,上盖108的底部可以设置固定柱108a,第二复位件220的一端钩设于固定钩214上,第二复位件220的另一端套设于固定柱108a上。第二复位件220恒使滑动件210向其锁定位置滑动,通过第二复位件220的弹力,使滑动件210恒具有抵接锁定钩110的作用力,使滑动件210能够将锁定钩110保持在闭合位置。
如图5所示,第二复位件220可以为拉簧,但并不以此为限,可选择其他的弹力部件。本申请中,第二复位件220具有两个,两者间隔设置,每个第二复位件220的一端连接于滑动件210,其另一端连接于上盖108,第二复位件220恒具有将滑动件210向转盘102的上盖108的后端拉动的力,即,恒使滑动件210向转盘102的上盖108的后端移动。
结合图5至图8所示,当卡杆抵推挡块140,使得挡块140旋转而不再抵推固定件120,继而卡杆抵推第一抵推部115,使得锁定钩110旋转至卡杆的上方,锁定钩110处于闭合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三复位件130和第四复位件150均发生形变。锁定钩110处于闭合位置时,由于滑动件210对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的卡合使其保持在闭合位置。如图9至图12所示,当滑动件210沿F1所示方向滑动至释锁位置时,锁定钩110失去滑动件210的作用力,第四复位件150恢复形变而驱动挡块140旋转,第三复位件130恢复形变而驱动锁定钩110沿图8中F3所示方向自动枢转至打开位置,从而使得锁定钩110脱离对卡杆的锁合,允许卡杆移出卡合槽103,允许安全座椅本体2从转盘102处移走。如图13和图14所示,对于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钩110,挡块140与固定于锁定钩110上的固定件120相抵而使得锁定钩110保持打开位置,滑动件210会在第二复位件220的作用力下向F1所示方向的反向移动至四个阻挡部211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相抵而保持于释锁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9和图20所示,滑动件210面向安装座101的一面具有传动肋212,传动肋212穿过下盖109而凸伸于安装座101内。本实施例中,传动肋212位于转盘102的下盖109的靠近前端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传动肋212为滑动件210的一部分,即包括传动肋212的滑动件210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一方面能简化生产装配步骤,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传动肋212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肋212也可以是独立于滑动件210的元件,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滑动件210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肋212的强度,传动肋212中还嵌设固定有加强销240,以提高传动肋212的使用寿命。滑动件210的大致中部设有朝向安装座101的方向延伸的顶推凸213。
具体地,如图19和图20所示,驱动件230可移动地设于安装座101靠近后端的位置,例如驱动件230可以是沿着安装座101的前后方向可移动。驱动件230大致呈矩形,驱动件230靠近安装座101的后端的一侧与操作组件300(参见图32)连接,驱动件23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抵推槽231。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由于安装座101是固定于车辆上的,因此安装座101的前端和后端与车辆前进方向的前后是一致的。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转盘102后向设置时,传动肋212刚好位于第二抵推槽231内,且传动肋212能与第二抵推槽231的槽壁相抵。
如此,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转盘102后向设置时,如图2和图20所示,若通过操作组件300驱动驱动件230沿F2所示的方向移动,则第二抵推槽231的槽壁抵推传动肋212也沿着F2方向移动,即滑动件210也沿着F2方向移动。当滑动件210沿着F2方向移动至释锁位置时,锁定钩110失去滑动件210的作用力,第四复位件150恢复形变而驱动挡块140旋转,第三复位件130恢复形变而驱动锁定钩110沿图12中F3所示方向自动枢转至打开位置,从而使得锁定钩110脱离对卡杆的锁合,允许卡杆移出卡合槽103,允许安全座椅本体2从转盘102处移走。
而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即转盘102前向设置时,如图3所示,由于滑动件210及其传动肋212随转盘102旋转至远离安装座101的后端,即远离驱动件230的位置,因此此时即使通过操作组件300驱动驱动件230移动,驱动件230也无法抵推传动肋212移动,即无法驱动滑动件210移动而将卡合机构100释锁。如此,安全座椅本体2仅在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后向设置状态)下才能被拆除,可以避免当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处于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下被拆除后,使用者将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卡合于安全座椅底座1上而使得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处于前向状态所导致的误用,提高安全系数。
如图19和图20所示,第五复位件250的一端抵接于驱动件230靠近安装座101的后端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安装座101上。第五复位件250恒使驱动件230向被操作组件300拉动的方向的反方向,即图中的F2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五复位件250为弹簧。如此,当安全座椅本体2从安全座椅底座1上拆除下来后,松开下述的操作件310,则驱动件230在第五复位件250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驱动件230的第二抵推槽231的槽壁不再抵推滑动件210的传动肋212,滑动件210失去驱动件230的作用力后则在第二复位件220的作用力下向F1所示方向的反向移动至四个阻挡部211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相抵而保持于释锁位置。本实施例中,F1的方向与F2的方向实质相同。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动机构200’,连动机构200’设置在转盘102与安装座101之间。连动机构200’包括滑动件210’、第二复位件220’、驱动件230’、连动件240’和第五复位件250’。
具体地,如图27至图28所示,滑动件210’可移动地设于转盘102内,滑动件210’可与四个锁定钩110相抵接,以将四个锁定钩110同时保持在闭合位置。
滑动件210’大致呈矩形,滑动件210’的四角分别设有阻挡部211,四个阻挡部211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相对应抵接。,阻挡部211上设有顶推斜面211a和卡合肋211b。滑动件210’具有锁定位置及释锁位置。滑动件210’处于锁定位置时,其四个阻挡部211同时将四个锁定钩110保持在闭合位置,且四个阻挡部211上的卡合肋211b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相卡合。当滑动件210’沿图的F1所示方向滑动至释锁位置时,四个锁定钩110可枢转至其打开位置。本实施例中,在滑动件210’滑动至释锁位置的过程中,四个阻挡部211上的顶推斜面211a会分别抵推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连接部114,以防止锁定钩110被意外卡住,而导致第三复位件130无法将锁定钩110驱动至打开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推斜面211a也可以省略。然后四个锁定钩110分别再次抵接四个阻挡部211,以将滑动件210’保持在释锁位置,通过一个滑动件210’同时驱动四个锁定钩110同步实现锁定及释锁,使结构简化。
进一步地,如图27和图28所示,滑动件210’面向安装座101的一面设有第一抵推槽212’。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推槽212’的设置位置对应于下盖109靠近后端的位置。滑动件210’的大致中部设有朝向安装座101的方向延伸的顶推凸213’。
第二复位件220’的一端固定于滑动件210’,其另一端固定于上盖108。除此之外,第二复位件22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复位件22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将不再重复描述。
如图27至图28所示,驱动件230’可移动地设于安装座101靠近前端的位置。驱动件230'大致呈矩形,驱动件230'靠近安装座101的前端的一侧与操作组件300连接,驱动件23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抵推槽231'。
连动件240’枢接于转盘102。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驱动件230’被操作可驱动连动件240’旋转,连动件240’旋转驱动滑动件210’滑动,从而驱动卡合机构100释锁。连动件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第一端能与滑动件210’相抵,且第二端能与驱动件230’相抵。
具体地,如图27和图28所示,连动件240’枢接于下盖109,且位于靠近下盖109后端的位置。连动件240’大致呈条状,连动件24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41’和第二端242’。第一端241’位于第一抵推槽212’内,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转盘102后向设置时,第二端242’位于驱动件230’的第二抵推槽231’内,且第一端241’能与第一抵推槽212’的槽壁相抵,同时第二端242’能与第二抵推槽231’的槽壁相抵。如此,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转盘102后向设置时,如图29和图30所示,若通过操作组件300驱动驱动件230’沿F2’所示的方向(与图20中所示的F2的方向相反)移动,则第二抵推槽231’的槽壁抵推连动件240’沿着如28图所示的F4方向转动,则连动件240’的第一端241’会抵推滑动件210’沿F1所示的方向移动至释锁位置。锁定钩110失去滑动件210’的作用力,第四复位件150恢复形变而驱动挡块140旋转,第三复位件130恢复形变而驱动锁定钩110沿图12中F3所示方向自动枢转至打开位置,从而使得锁定钩110脱离对卡杆的锁合,允许卡杆移出卡合槽103,允许安全座椅本体2从转盘102处移走。而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即转盘102前向设置时,如图31所示,由于连动件240’随转盘102旋转至远离安装座101的前端,即远离驱动件230’的位置,因此此时即使通过操作组件300驱动驱动件230’沿F2’所示的方向移动,驱动件230’也无法抵推连动件240’转动,因此无法驱动滑动件210’移动而将卡合机构100释锁。也就是说,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第二端242’与驱动件230’间隔设置而无法接触。如此,安全座椅本体2仅在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后向设置状态)下才能被拆除,可以避免当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处于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下被拆除后,使用者将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卡合于安全座椅底座1上而使得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处于前向状态所导致的误用,提高安全系数。
如图27和图28所示,第五复位件250’的一端抵接于驱动件230’靠近安装座101的前端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安装座101上。第五复位件250’恒使驱动件230’向被操作组件300拉动的方向的反方向,即图28中的F2’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如图32至图34所示,操作组件300包括操作件310、牵引件320、枢接轴和第六复位件340(见图33)。
如图32所示,操作件310可以为两个且分别可移动地设于安装座101的两侧并分别露出于安装座101的侧表面,以便于用户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件310也可以设于安装座101的前端。操作件310位于安装座101的侧边相对于操作件310位于安装座101的前端,更加方便操作,因为安装座101的前端往往由于有安全座椅本体2及前排汽车座椅的遮挡而难以触及而安装座101的侧边直接与操作人员相对,因此更容易操作。例如,操作件310可以为拉柄。
如图33和图34所示,下面以其中一个操作件310为例,具体介绍操作件310的结构。操作件310包括依次设置的操作部311、枢接部312和第一连接部313。安装座101的两侧均设有枢接轴(附图未示出),每个操作件310通过其枢接部312枢接于其中一侧的枢接轴上,且操作部311和第一连接部313分别位于枢接轴的两侧。操作部311可被操作,而第一连接部313用于与牵引件320连接。如此,当操作部311被操作而绕枢接轴转动时,会同时带动第一连接部313转动而拉动牵引件320移动。
如图32所示,牵引件320对应为两个,且每个牵引件320连接于一侧的操作件310的第一连接部313和驱动件230之间。如图37和图38所示,当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连动机构200’时,每个牵引件320也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13和驱动件230’之间。操作操作部311时,能使操作件310绕枢接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部313带动牵引件320移动,牵引件320继而拉动驱动件230沿图24的F2方向移动。或者,操作操作部311时,能使操作件310绕枢接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部313带动牵引件320移动,牵引件320继而拉动驱动件230’沿图30的F2’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上操作掰动操作部311可实现牵引件320拉动驱动件230,如图36所示。或者,通过向上操作掰动操作部311可实现牵引件320拉动驱动件230’,如图38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操作操作部311。其中,牵引件320可以为钢丝绳,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其他具有韧性及强度的相似部件。具体地,如图36所示,安装座101上设有导引件105,导引件105上具有弧形的导引部。牵引件320的一端与任一侧的操作件310的操作部311连接,牵引件320的另一端沿着F6所示的方向(即安装座101的横宽方向)进入安装座101,并在导引件105的导引作用下,绕过导引部沿着F7所示的方向(即安装座101的长度方向)与驱动件230连接。
进一步地,第六复位件340也为两个,每个第六复位件340均设于其中一个操作件310和安装座101之间,第六复位件340恒使操作件310向未被操作时所处的位置转动。具体地,第六复位件340为扭簧,扭簧的弹簧圈套设于枢接轴上,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部311和安装座101相抵。如此,当向上(或向下)掰动操作部311时,扭簧将发生变形,当撤去施加于操作部311上的外力时,操作件310即能在第六复位件340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
具体地,如图20、图22和图40所示,指示机构400包括检测件410、第一复位件420、传感器430和控制器(附图未示出)。需要理解的是,无论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连动机构200还是包括连动机构200’,指示机构400均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实现同样的功能。即,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连动机构200的实施例与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连动机构200’的实施例相比,差异仅在于指示机构400相对于连动机构200和连动机构200’的设置位置不同。因此,在下文中将以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连动机构200为例描述指示机构400。
如图20所示,检测件410具体为可移动地设于转盘102和安装座101之间的推钮,例如检测件410具体是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转盘102和安装座101之间。检测件410位于安装座101内的一端(即,检测件410的底端)设有检测肋411。本实施例中,传感器430可以为光电式传感器430。光电式传感器430设于安装座101内,且位于检测件410的下方。光电式传感器430具有相对设置的发射端431和接收端432,发射端431用于向接收端432发送光信号。如图22、图26和图40所示,检测件410的大致中部设有顶推块414,顶推块414能至少部分伸入转盘102内与抵推凸213相抵,顶推块414具有抵推斜面412,滑动件210滑动时通过抵推凸213顶推顶推块414的抵推斜面412而驱动检测件410沿与滑动件210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在此情况下,检测肋411能凸伸于安装座101内而被传感器430所检测到。本实施例中,抵推斜面412的倾斜方向为由安装座101的后端向安装座101的前端倾斜。
如图39和图40所示,检测件410位于转盘102内的一端(即,检测件410的上端)具有沿其径向凸设的凸块413,第一复位件42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下盖109及凸块413,第一复位件420恒使检测件410向被滑动件210抵推的相反方向移动。换句话说,第一复位件420设于检测件410和转盘102之间,第一复位件410恒使检测件410向远离安装座101的方向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420为弹簧。可选的,第一复位件420可以为多个,例如本实施例中,凸块413有四个且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复位件420对应地也设置有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420的个数也可以多于四个或少于四个。
当安全座椅本体2安装于安全座椅底座1上,即卡杆卡合于锁定钩110处后,滑动件210在第二复位件220的弹性力作用下沿F1所示的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至锁定位置,使得锁定钩110保持在闭合位置。同时,如图20和图22所示,滑动件210通过顶推凸213顶推检测件410向F5方向移动,即检测肋411向F5方向移动而插设于发射端431和接收端432之间,接收端432由于检测肋411的阻挡而接收不到来自发射端431的光信号,即向控制器发送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到位的信息。
而当操作组件300被操作,并通过驱动件230驱动滑动件210沿F1所示方向滑动至释锁位置时,锁定钩110旋转至打开位置,从而使得锁定钩110脱离对卡杆的锁合,允许安全座椅本体2从转盘102处移走。如图24和图26所示,此时顶推凸213不再抵推检测件410,检测件410在第一复位件420的作用下向远离传感器430的方向移动,检测肋411从发射端431和接收端432之间退出,接收端432接收到来自发射端431的光信号,即向控制器发送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未卡合的信息,或者停止向控制器发送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到位的信息。挡块140与固定于锁定钩110上的固定件120相抵而使得锁定钩110保持打开位置,使锁定钩110无法闭合。滑动件210会在第二复位件220的弹力作用下向F1所示方向的反向移动至四个阻挡部211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相抵而保持于释锁位置。此时由于滑动件210在释锁位置相较于锁定位置要更靠近安装座101的后端(即图26的右侧),顶推凸213仍然不与检测件410的凸块413相抵,因此检测肋411仍然不插设于发射端431和接收端432之间。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将传感器430发送的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到位的信息,或者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未卡合的信息发送至例如手机等移动移动终端,以提醒用户安全座椅本体2的卡合状态。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也可以在安装座101上设置显示屏101a,控制器将传感器430发送的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到位的信息,或者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未卡合的信息于显示屏101a上显示出来,以提醒用户安全座椅本体2的卡合状态。
虽然连动结构200与连动结构200’在结构上存在差异,但连动结构200与连动结构200’可实现相同的功能,因此,在此仅以安全座椅应用了连动结构200为例,描述上述安全座椅的使用过程,并且该使用过程可被用来参考以理解应用了连动结构200’的安全座椅的使用过程。
在该使用过程中,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后向设置时),如图2所示,如要将安全座椅本体2从安全座椅底座1上拆卸下来,则操作操作件310,使得操作件310通过牵引件320拉动驱动件230沿F2方向移动,则驱动件230抵推滑动件210也向F1方向移动至释锁位置,锁定钩110失去滑动件210的作用力,第四复位件150恢复形变而驱动挡块140旋转,第三复位件130恢复形变而驱动锁定钩110沿图8中F3所示方向自动枢转至打开位置,从而使得锁定钩110脱离对卡杆的锁合,允许卡杆移出锁定钩110的卡合槽103,允许安全座椅本体2从转盘102处移走,此时锁定钩110在第三复位件130的作用下,并且在挡块140与固定件120相抵的作用下而保持在打开位置。用户放开操作件310,滑动件210会在第二复位件220的作用力下向F1所示方向的反向移动至四个阻挡部211分别与四个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相抵而保持于释锁位置。
而当需要将安全座椅本体2重新安装至安全座椅底座1上时,通过卡杆抵推挡块140,使得挡块140旋转而不再抵推固定件120,继而卡杆抵推第一抵推部115,使得锁定钩110旋转至卡杆的上方,锁定钩110处于闭合位置,如图9至图12所示。在此过程中,第三复位件130和第四复位件150均发生形变。锁定钩110处于闭合位置时,滑动件210在第二复位件220的作用下对锁定钩110的第二抵推部116的卡合使其保持在闭合位置,如图8所示。同时,滑动件210通过顶推凸213顶推检测件410,使得检测件410向F5方向移动至检测肋411为传感器430所感应,如图20所示。传感器430于是将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到位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将转盘102和安全座椅本体2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至用户的手机等移动终端或于安装座101的显示屏101a上显示,以提醒用户。
而当转盘102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即前向设置时),如图3所示,由于滑动件210的传动肋212随转盘102旋转至远离安装座101的前端,即远离驱动件230的位置,因此此时即使通过操作组件300驱动驱动件230沿F2所示的方向移动,由于驱动件230与传动肋212间隔设置而无法接触,驱动件230也无法抵推传动肋212移动而将卡合机构100释锁。如此,安全座椅本体2仅在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即后向设置状态)下才能被拆除,可以避免当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处于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下被拆除后,使用者将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卡合于安全座椅底座1上而使得婴儿安全座椅本体处于前向状态所导致的误用,提高安全系数。
当然,上述卡合机构100和连动机构200(或连动机构200’)的相关零部件的具体设置位置及方向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所做的适应性调整方案仍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传动肋212也可以位于下盖109的靠近后端的位置,驱动件230对应地可移动地设于安装座101靠近前端的位置,而滑动件210和卡合机构100对应调整为滑动件210沿F1的反方向移动能够释锁卡合机构100。总之,只要能实现转盘102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时,卡合机构100能够被释锁,而转盘10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卡合机构100不能被释锁的功能即可。
在此仍仅以安全座椅应用了连动结构200为例,描述上述安全座椅的技术效果,并且该技术效果可被用来参考以理解应用了连动结构200’的安全座椅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上述安全座椅底座1中,当转盘102相对安装座101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例如后向设置状态)时,连动机构200中的驱动件230可被操作,由于滑动件210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座101中以与驱动件230驱动连接,或者驱动件230至少部分凸出于转盘102中以与滑动件210驱动连接,因此驱动件230移动的同时能直接驱动滑动件210移动,从而驱动卡合机构100释锁,此时安全座椅底座1与安全座椅本体2解除卡合,安全座椅本体2可以从安全座椅底座1上拆除下来。而当转盘102相对安装座101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时,即使驱动件230被操作而移动,由于驱动件230不与滑动件210相抵,因此卡合机构100仍然保持锁定状态,安全座椅底座1和安全座椅本体2之间保持卡合,安全座椅本体2无法从安全座椅底座1上拆卸下来。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当儿童安全座椅处于第二旋转位置(例如前向设置状态)下被拆除后,使用者将婴儿安全座椅卡合于安全座椅底座1上而使得婴儿安全座椅处于前向状态所导致的误用,提高安全系数。
根据本申请的安全座椅底座1上还可连接有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通常地,ISOFIX连接器适于附接至车辆中与其互补的连接部件。以下将参照图41至图49来详细描述该调整机构。
图41和图4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座椅的局部结构。根据本申请的安全座椅包括调整机构S10和安全座椅底座1,如图41所示。安全座椅底座1包括底座下盖S201。底座下盖S201定义出安装腔S2011。
调整机构S10位于安装腔S2011内,且包括支架S100。支架S100连接于底座下盖S201。另外,调整机构S10还包括滑杆组件S200。滑杆组件S200包括两个滑杆S210,两个滑杆S210都沿着安全座椅(或者安全座椅底座1)的长度方向L延伸,并可以沿安全座椅的宽度方向(如图41所示的W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滑杆S210的一端滑动连接至支架S100并且相对于支架S100可释放地锁定,每个滑杆S210的另一端连接至诸如ISOFIX连接杆的ISOFIX连接器S2,而ISOFIX连接器S2适于附接至车辆中与其互补的连接部件。
由于ISOFIX连接器S2通过滑杆S210滑动连接至安全座椅的支架S100,通过将滑杆S210锁定至支架S100能够限定ISOFIX连接器S2的末端与支架S100之间的距离(即,ISOFIX连接器S2延伸出支架S100的长度),并且通过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S210,能够调整ISOFIX连接器S2的末端与支架S100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中与ISOFIX连接器S2互补的连接部件,例如ISOFIX扣环,可以设置于车辆座椅内,如此,ISOFIX连接器S2可以附接至车辆座椅内,使得安全座椅可以安装至车辆座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3,滑杆组件S200还包括连接件S220,两个滑杆S210均连接于连接件S22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00设置在两个滑杆S210之间,连接件200是由其中一个滑杆S210延伸到另一个滑杆S210而形成。通过连接件S220将两个滑杆S210连接在一起,可实现两个滑杆S210的同步滑动。连接件S220为连接片或者连接杆,例如连接铁片或者连接铁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1和图42,支架S100还包括与两个滑杆S210相对应的两个滑套S120,两个滑套S120位于支架S100的相对两侧。两个滑套S120中的每一者均设有通孔(未图示),相应的滑杆S210的一端穿过通孔滑动连接至支架S100,如此,可以实现滑杆S210相对于支架S100的滑动连接。具体地,滑套S120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于支架S100。
请参照图41和图42,调整机构S10还包括调整组件S300和操作部S400,调整组件S300和操作部S400用于控制滑杆组件S200与支架S100的锁定或者释锁。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组件S300包括联动件S320和两个卡合件S310,两个卡合件S310可以沿安全座椅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卡合件S310用于将滑杆组件S200可释放地锁定至支架S100,并且两个卡合件S310活动连接于联动件S320,联动件S320适于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一者的驱动下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另一者,使得两个卡合件S310同步移动以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或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
详细而言,联动件S320的联动作用使得两个卡合件S310同步移动以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或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1,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每一者在联动件S320的作用下在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上移动时,都能够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另一者在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每一者在联动件S320的作用下在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方向上移动时,都能够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另一者在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
请参照图41和图42,操作部S400包括分别连接至两个卡合件S310的两个操作件S410。请参照图44,为了便于说明,两个操作件S410可以是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且两个卡合件S310可以是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卡合件S310b。第一操作件S410a与第二操作件S410b可以间隔设置于安全座椅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另外,第一操作件S410a与第二操作件S410b配置在联动件S320的相对侧。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操作件S410b都配置在联动件S320的相同侧,且第二卡合件S310b与第一操作件S410a配置在联动件S320的相同侧。
操作部S400配置为操作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任一者,都将致使两个卡合件S310(即,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卡合件S310b)同步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如此,通过操作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任一者,借助联动件S320的传动,即可驱使两个卡合件S310(即,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卡合件S310b)同步移动以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从而实现安全座椅与ISOFIX连接器S2的释锁。该释锁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使用,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然而,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操作部S40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操作件S410。既然两个卡合件S310可相互连动,即使只有一个操作件S410,也可同步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同步移动,以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或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操作件S410可位于安全座椅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任一侧,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在其他位置,本申请并不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4,调整组件S300还包括与两个卡合件S310分别对应的两个弹性件S500,两个弹性件S500中的每一者均适于偏压相应的卡合件S310使得卡合件S310恒具有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如此,当用户没有操作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时,弹性件S500的弹性作用驱使卡合件S310恒具有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可以保证在没有外力作用于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时,恒使得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进而维持ISOFIX连接器S2凸出于底座下盖S201的外侧表面的长度。
容易理解地,当操作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任一者时,需要克服弹性件S500的弹性力以使两个卡合件S310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当撤销作用于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的外力时,弹性件S500的弹性回复力驱使卡合件S310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在可选实施例中,弹性件S500为弹簧。优选地,弹性件S500为螺旋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座椅底座1,特别地,底座下盖S201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至少一个安装口,该至少一个安装口位于安全座椅的至少一侧并且与操作部S400对应,操作部S400经由该至少一个安装口延伸出以供用户操作。请参照图41和图44,在操作部S400包括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的情况下,底座下盖S201开设与安装腔S2011连通的两个安装口S2012,两个安装口S2012位于安全座椅的相对两侧并且分别与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对应。详细而言,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分别经由两个安装口S2012延伸出以供用户操作。如此,用户在安全座椅的外部操作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任一者即可实现ISOFIX连接器S2与安全座椅的释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地,请参照图44和图45,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每一者可枢转地布置。进一步地,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每一者配置为:在回复位置和按压位置之间可枢转;当从回复位置枢转至按压位置时,致使相应的卡合件S310在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方向上移动;当从按压位置枢转至回复位置时,致使相应的卡合件S310在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上移动。如此,当用户按压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其中一者以使其从回复位置枢转至按压位置时,能够驱使相应的卡合件S310在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在联动件S320的作用下另一个卡合件S310同步地在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使得ISOFIX连接器S2凸出于安全座椅底座1的长度可调整;当用户撤销按压力以允许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上述其中一者从按压位置枢转至回复位置时,相应的卡合件S310在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在联动件S320的作用下另一个卡合件S310同步地在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以固定ISOFIX连接器S2凸出于安全座椅底座1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2,调整组件S300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操作件S410对应的两个弹性复位件S600,两个弹性复位件S600中的每一者均适于偏压相应的操作件S410使得操作件S410恒具有从按压位置向回复位置枢转的趋势。如此,当用户没有施力于两个操作件S410中的任一者时,弹性复位件S600的弹性作用驱使操作件S410恒具有从按压位置向回复位置枢转的趋势,能够保证在没有外力作用于操作件S410时,恒使得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使得ISOFIX连接器S2凸出于安全座椅底座1的长度恒定。
此外,容易理解地,当用户按压两个操作件S410中的其中一者以使其从回复位置枢转至按压位置时,需要克服弹性复位件S600的弹性力;当用户撤消按压力时,弹性复位件S600的弹性回复力驱使两个操作件S410中的其中一者从按压位置枢转至回复位置。在可选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为弹簧。优选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在此可理解的是,操作部S400与操作组件300均间隔设置于安全座椅(或安装座椅底座)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如图32和图41所示。操作部S400与操作组件300可分别具有两个操作件,此时,操作组件300的一个操作件可与例如第一操作件S410a设置于安全座椅(或安装座椅底座)的一侧,而操作组件300的另一个操作件与例如第二操作件S410b设置于安全座椅(或安装座椅底座)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S400和操作组件300可分别具有一个操作件,此时,操作部S400的操作件和操作组件300的操作件可设置于安全座椅(或安装座椅底座)的一侧,也设置于安全座椅(或安装座椅底座)的两侧。操作部S400和操作组件300的具体布置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只要操作部S400和操作组件300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各自的功能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1和图44,调整组件S300还包括两个牵引件S700,牵引件S700包括钢索、铁索、塑料牵引绳索、聚合材料牵引绳索、有机纤维绳索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分别经由两个牵引件S700连接至两个卡合件S310。借助牵引件S700的牵引作用,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在回复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枢转时能够驱使相应的卡合件S310在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的方向上或者在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的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5,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中的每一者均包括操作端S411和与相应的牵引件S700连接的牵引端S412。操作端S411和牵引端S412关于枢转轴线S413设置于操作件S410的相对两端。操作端S411用于为用户提供施力点,以方便用户按压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操作端S411和牵引端S412关于枢转轴线S413设置于操作件S410的相对两端,以使用户按压操作端S411时能够带动牵引端S412枢转,牵引端S412带动连接在牵引端S412的牵引件S700移动,借助牵引件S700的牵引作用来驱使卡合件S31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牵引件S700所连接的操作件S410与卡合件S310是分别位于联动件S320的两相反侧。如图44所示,举例而言,其中一个牵引件S700连接于第一操作件S410a与第一卡合件S310a,另一个牵引件S700连接于第二操作件S410b与第二卡合件S310b。据此,当按压第一操作件S410a的操作端S411时,牵引件S700带动第一卡合件S310a朝向联动件S320移动。第一卡合件S310a的移动可驱动联动件S320同步带动第二卡合件S310b朝向联动件S320移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当按压第一操作件S410a时,通过牵引件S700与联动件S320,可以驱使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卡合件S310b朝向彼此靠近,而解除支架S100与滑杆组件S200的锁定。同理,按压第二操作件S410b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操作端S411和牵引端S412也可以关于枢转轴线S413设置于操作件S410的同一端,只要在用户按压操作端S411时能够带动牵引端S412枢转,进而带动连接在牵引端S412的牵引件S700移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6,调整组件S300还包括两个转向柱S800,两个转向柱S800与两个牵引件S700一一对应,两个牵引件S700中的每一者绕设于相应的转向柱S800以改变牵引件S700的牵引方向。在不同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6和图47,第一操作件S410a或者第二操作件S410b与相应的卡合件S310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可能不相同,通过设置转向柱S800来改变牵引件S700的牵引方向,使得在不同设置情况下第一操作件S410a或者第二操作件S410b均能驱使相应的卡合件S310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而言,在图46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件S410a与第一卡合件S310a都位于联动件S320的一侧,即第一卡合件S310a较靠近于第一操作件S410a。另外,第二操作件S410b与第二卡合件S310b都位于联动件S320的另一侧,即第二卡合件S310b较靠近于第二操作件S410b。
具体地,请参照图46和图4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两个卡合件S310均沿安全座椅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操作件S410a和第二操作件S410b设置于两个安装口S2012内,两个卡合件S310(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卡合件S310b)设置于安装腔S2011内。支架S100包括第一安装架S110a、第二安装架S110b。第一安装架S110a与第一滑杆S210a可释放地锁定,第二安装架S110b与第二滑杆S210b可释放地锁定。第一操作件S410a与第一卡合件S310a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第二操作件S410b与第二卡合件S310b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
在某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6,第一操作件S410a通过牵引件S700与靠近第一操作件S410a一侧的第一卡合件S310a相连接,第二操作件S410b通过牵引件S700与靠近第二操作件S410b一侧的第二卡合件S310b相连接。此时调整组件S300设有转向柱S800。如此,当第一操作件S410a从回复位置枢转至按压位置时,第一操作件S410a的牵引端S412向远离第二操作件S410b的方向移动,第一操作件S410a的牵引端S412带动牵引件S700向远离第二操作件S410b的方向移动。通过转向柱S800改变牵引件S700的牵引方向,使得牵引件S700能够带动第一卡合件S310a向靠近第二操作件S410b、远离第一操作件S410a的方向移动,从而驱使第一卡合件S310a向远离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的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卡合件S310a能够脱离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以从第一安装架S110a上释放第一滑杆S210a。与此同时,联动件S320可使得第二卡合件S310b同步向远离第二操作件S410b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卡合件S310b能够脱离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以从第二安装架S110b上释放第二滑杆S210b,由此实现支架S100与滑杆组件S200释锁。由此可见,通过设置转向柱S800来控制牵引件S700的牵引方向,使得在不同设置情况下第一操作件S410a或者第二操作件S410b均能驱使相应的卡合件S310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7,第一操作件S410a通过牵引件S700与靠近第二操作件S410b一侧的第二卡合件S310b相连接,第二操作件S410b通过牵引件S700与靠近第一操作件S410a一侧的第一卡合件S310a相连接。此时调整组件S300未设有转向柱S800。如此,当第一操作件S410a从回复位置枢转至按压位置时,第一操作件S410a的牵引端S412向远离第二操作件S410b的方向移动,使得牵引件S700带动第二卡合件S310b向远离第二操作件S410b的方向移动。即第二卡合件S310b向远离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的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二卡合件S310b能够脱离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以从第二安装架S110b上释放第二滑杆S210b。与此同时,联动件S320可使得第一卡合件S310a同步向远离第一操作件S410a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合件S310a能够脱离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以从第一安装架S110a上释放第一滑杆S210a,由此实现支架S100与滑杆组件S200释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2和图44,调整组件S300还包括两个滚动件S900,两个牵引件S700分别架设于两个滚动件S900。如此,当牵引件S700移动时,牵引件S700通过摩擦力带动滚动件S900滚动。滚动件S900与牵引件S700的同步滚动作用可以使得牵引件S700的移动更加顺畅。滚动件S900包括滚轮。滚动件S90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下盖S2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4、图46和图47,联动件S320可旋转设置,且联动件S320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滑杆S210的移动方向,也不同于两个卡合件S310的移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滑杆S210的移动方向与安全座椅(或者安全座椅底座1)的长度方向L大致平行,而两个卡合件S310的移动方向大致与安全座椅(或者安全座椅底座1)的宽度方向W大致平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卡合件S310与联动件S320主要是通过啮合传动,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卡合件S310与联动件S32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传动方式来相互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每一者均设有第一啮合部S311,联动件S320的外周设有与第一啮合部S311互补的第二啮合部S321。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每一者均通过各自的第一啮合部S311与第二啮合部S321互相啮合以活动连接于联动件S320。如此,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一者受到操作部S400的驱动而移动时,该卡合件S310的第一啮合部S311移动并且通过第一啮合部S311与第二啮合部S321互相啮合来带动联动件S320旋转,联动件S320旋转的同时可通过第二啮合部S321与另一个第一啮合部S311互相啮合,来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另一者的第一啮合部S311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另一者移动,由此实现两个卡合件S310的同步运动。具体地,第一啮合部S311为齿条,联动件S320为齿轮,而第二啮合部S321为齿轮的轮齿。在可选实施例中,联动件S320可旋转地连接于底座下盖S201。
具体地,请参照图46和图47,两个卡合件S310的两个第一啮合部S311分别位于联动件S320相对的两侧而与第二啮合部S321啮合。两个卡合件S310的第一啮合部S311和联动件S320均位于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与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之间。第一卡合件S310a位于靠近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的一侧,第一卡合件S310a用于将第一滑杆S210a可释放地锁定至第一安装架S110a。第二卡合件S310b位于靠近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的一侧,第二卡合件S310b用于将第二滑杆S210b可释放地锁定至第二安装架S110b。
如此,当第一卡合件S310a向靠近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滑杆S210a锁定至第一安装架S110a时,通过第一卡合件S310a的第一啮合部S311与联动件S320的其中一部第二啮合部S321互相啮合、联动件S320旋转、第二啮合部S321与第二卡合件S310b的第一啮合部S311互相啮合,能够驱使第二卡合件S310b向靠近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二滑杆S210b锁定至第二安装架S110b。当第一卡合件S310a向远离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的方向移动以从第一安装架S110a上释放第一滑杆S210a时,通过第一卡合件S310a的第一啮合部S311与第二啮合部S321互相啮合、联动件S320旋转、第二啮合部S321与第二卡合件S310b的第一啮合部S311互相啮合,能够驱使第二卡合件S310b向远离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的方向移动以从第二安装架S110b上释放第二滑杆S210b。
同理,当第二卡合件S310b向靠近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二滑杆S210b锁定至第二安装架S110b时,通过第二卡合件S310b的第一啮合部S311与第二啮合部S321互相啮合、联动件S320旋转、第二啮合部S321与第一卡合件S310a的第一啮合部S311互相啮合,能够驱使第一卡合件S310a向靠近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滑杆S210a锁定至第一安装架S110a。当第二卡合件S310b向远离第二滑杆S210b和第二安装架S110b的方向移动以从第二安装架S110b上释放第二滑杆S210b时,通过第二卡合件S310b的第一啮合部S311与第二啮合部S321互相啮合、联动件S320旋转、第二啮合部S321与第一卡合件S310a的第一啮合部S311互相啮合,能够驱使第一卡合件S310a向远离第一滑杆S210a和第一安装架S110a的方向移动以从第一安装架S110a上释放第一滑杆S210a。由此,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一者的驱动下,通过联动件S320能够带动两个卡合件S310中的另一者运动,使得两个卡合件S310同步移动以将滑杆组件S200锁定至支架S100或从支架S100上释放滑杆组件S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4,两个卡合件S310分别对应两个滑杆S210,两个卡合件S310(即,第一卡合件S310a与第二卡合件S310b)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卡合部S312,卡合部S312配置为可释放地卡合于相应的滑杆S210与支架S100。如此,卡合件S310通过卡合部S312可释放地卡合于相应的滑杆S210与支架S100,从而将滑杆组件S200可释放地锁定至支架S100。卡合部S312与卡合件S31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相互连接的两个零件。
具体地,请参照图44,卡合部S312包括卡合销,支架S100与两个卡合件S310相对应地设有第一卡合孔S111,可选地,两个第一卡合孔S111分别开设于两个安装架S110上。参照图43与图44,两个滑杆S210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多个第二卡合孔S211,每个滑杆S210设有的所有第二卡合孔S211可以沿安全座椅的长度方向(例如图43的L方向)互相间隔设置,卡合销适于穿过相应的第一卡合孔S111并插入相应的滑杆S210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卡合孔S211,以将相应的滑杆S210可释放地锁定至支架S100。此外,通过在两个滑杆S210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多个第二卡合孔S211,使得卡合销可以选择性地插入其中一个第二卡合孔S211,从而使得支架S100连接于滑杆组件S200的不同位置,进而使得安全座椅底座1与ISOFIX连接器S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变,以调整ISOFIX连接器S2凸出于安全座椅底座1的长度。ISOFIX连接器S2与安全座椅底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可参见图48和图49所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机构S10,可以同步地调整在安全座椅底座1的宽度方向W上设置的两个ISOFIX连接器S2与安全座椅底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ISOFIX连接器S2凸出于安全座椅底座1的外侧表面的长度。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调整组件S30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8)

1.一种安全座椅底座,用于安装安全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
卡合机构,用于卡合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及
连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及
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转盘;
其中,所述滑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座中以与所述驱动件相抵,或者所述驱动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转盘中以与所述滑动件相抵;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可被操作而移动,并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从而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驱动件不能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从而不能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凸出于所述安装座中的传动肋,所述驱动件设有抵推槽,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传动肋能与所述抵推槽的槽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传动肋与所述驱动件间隔设置而无法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加强销,所述加强销固定插设于所述传动肋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枢接于所述转盘,其中,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驱动件能被操作而驱动所述连动件旋转,所述连动件旋转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而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一端能与所述滑动件相抵,且所述第二端能与所述驱动件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一抵推槽,所述驱动件设有第二抵推槽,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抵推槽内,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抵推槽内,所述第一端能与所述第一抵推槽的槽壁相抵,且所述第二端能与所述第二抵推槽的槽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盘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间隔设置而无法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第五复位件,所述第五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五复位件恒使所述驱动件向驱动所述滑动件释锁所述卡合机构的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检测件和传感器,所述检测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动件滑动时可抵推所述检测件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检测件被所述传感器所感应而输出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或使得所述检测件不被传感器所感应而输出所述转盘与所述安全座椅本体未卡合到位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于所述显示屏上显示;
或者,所述指示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转盘和安全座椅本体卡合到位的信息传递至移动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于所述检测件和所述转盘之间,所述第一复位件恒使所述检测件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沿交错于其滑动方向凸伸的顶推凸,所述检测件上设有能与所述顶推凸相抵的顶推块,所述滑动件滑动时通过所述顶推凸顶推所述顶推块而驱动所述检测件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设有检测肋,所述检测件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检测肋能凸伸于所述安装座内而被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枢接于所述转盘并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的锁定钩,所述锁定钩用于与安全座椅本体可分离地卡接,所述滑动件可将所述锁定钩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分别连接所述滑动件和所述转盘,所述第二复位件恒使所述滑动件向将所述锁定钩保持在闭合位置的方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转盘和所述锁定钩,所述第三复位件恒使所述锁定钩向所述打开位置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挡块和第四复位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定钩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转盘上,所述挡块的另一端可抵顶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锁定钩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四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挡块和所述转盘,所述第四复位件恒使所述挡块向与所述固定件抵顶的方向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操作组件被操作可作用于所述驱动件以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件和牵引件,所述操作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牵引件连接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驱动件之间,所述操作件可被操作以通过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驱动件移动,从而驱动所述卡合机构释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枢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操作件可被操作以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驱动件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枢接轴,所述操作件具有操作部、枢接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枢接部枢接于所述枢接轴,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枢接轴的两侧,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操作部可被操作以使所述操作件绕所述枢接轴枢转。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第六复位件,所述第六复位件设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第六复位件恒使所述操作件向未被操作时所处的位置转动。
25.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座椅本体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座椅底座,所述安全座椅本体可以为婴儿安全座椅本体或儿童安全座椅本体。
26.一种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所述ISOFIX连接器适于附接至车辆中与其互补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安全座椅的底座;
滑杆组件,所述滑杆组件包括两个滑杆,每个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至所述支架并且相对于所述支架可释放地锁定,每个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ISOFIX连接器;
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联动件和两个卡合件,所述两个卡合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联动件,所述联动件适于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一者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另一者,使得所述两个卡合件同步移动以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或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配置为驱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任一者,致使所述两个卡合件同步地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或者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在所述联动件的作用下在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上或在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的方向上移动时都能够带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另一者在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上或在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的方向上移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卡合件的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所述操作部通过对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任一者的操作来驱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相应一者,且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每一者可枢转地布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每一者配置为:在回复位置和按压位置之间可枢转;当从所述回复位置枢转至所述按压位置时,致使相应的卡合件在从所述支架上释放所述滑杆组件的方向上移动;当从所述按压位置枢转至所述回复位置时,致使相应的卡合件在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上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两个牵引件,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分别经由所述两个牵引件连接至所述两个卡合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钢索。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操作端和与相应的牵引件连接的牵引端,所述操作端和所述牵引端关于枢转轴线设置于所述操作件的相对两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两个转向柱,所述两个转向柱与所述两个牵引件一一对应,所述两个牵引件中的每一者绕设于相应的转向柱以改变所述牵引件的牵引方向。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两个滚动件,所述两个牵引件分别架设于所述两个滚动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包括滚轮。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对应的两个弹性复位件,所述两个弹性复位件中的每一者均适于偏压相应的操作件使得所述操作件恒具有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回复位置枢转的趋势。
3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合件与所述联动件是通过啮合传动。
3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可旋转设置,且所述联动件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所述滑杆的移动方向,也不同于所述两个卡合件的移动方向。
3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均设有第一啮合部,所述联动件可旋转设置,所述联动件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互补的第二啮合部,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均通过各自的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互相啮合以活动连接于所述联动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合件分别对应所述两个滑杆,所述两个卡合件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配置为可释放地卡合于相应的滑杆与所述支架。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销,所述支架与所述两个卡合件相对应地设有两个第一卡合孔,所述两个滑杆中的每一者均设有多个第二卡合孔,所述卡合销适于穿过相应的第一卡合孔并插入相应的滑杆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卡合孔,以将所述相应的滑杆可释放地锁定至所述支架。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为齿条,所述联动件为齿轮,且所述第二啮合部为所述齿轮的轮齿。
4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两个滑杆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片或者连接杆。
4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两个卡合件分别对应的两个弹性件,所述两个弹性件中的每一者均适于偏压相应的卡合件使得所述卡合件恒具有将所述滑杆组件锁定至所述支架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46.根据权利要求26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两个滑杆相对应的两个滑套,所述两个滑套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滑套中的每一者均设有通孔,相应的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滑动连接至所述支架。
47.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及根据权利要求26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底座连接至所述支架。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至少一个安装口,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口位于所述安全座椅的至少一侧并且与所述操作部对应,所述操作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口延伸出以供用户操作。
CN202310546739.1A 2022-05-13 2023-05-15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Pending CN1170484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2228 2022-05-13
CN202210524222 2022-05-13
CN202310020439 2023-01-06
CN2023100204582 2023-01-06
CN202310020439X 2023-01-06
CN202310020458 2023-0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8459A true CN117048459A (zh) 2023-11-14

Family

ID=8664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7041.0U Active CN220180635U (zh) 2022-05-13 2023-05-15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CN202310546739.1A Pending CN117048459A (zh) 2022-05-13 2023-05-15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7041.0U Active CN220180635U (zh) 2022-05-13 2023-05-15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20180635U (zh)
WO (1) WO2023218091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36453C2 (en) * 2009-01-23 2010-07-26 Maxi Miliaan Bv Child vehicle seat.
US9751433B2 (en) * 2011-10-06 2017-09-05 Thorley Industries Llc Child restraint system with user interface
CN104290622B (zh) * 2013-07-19 2016-12-28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座椅固定装置调整机构
CN203472600U (zh) * 2013-09-09 2014-03-12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婴童汽车座椅与基座扣合机构
CN107585065B (zh) * 2016-07-08 2019-08-30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椅及其卡合机构
CN110497826B (zh) * 2019-09-27 2022-05-24 创是实业(香港)有限公司 安全座椅底座操控组件、安全座椅底座、套件和操控方法
CN113910992A (zh) * 2020-07-07 2022-01-11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座椅安全机构
CN213920753U (zh) * 2020-08-04 2021-08-10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底座及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114368327A (zh) * 2020-10-14 2022-04-19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调整结构
KR20230113397A (ko) * 2020-12-11 2023-07-28 밤비노 프레치오조 스위처란트 아게 어린이용 안전 시트 및 시트 베이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18091A2 (en) 2023-11-16
WO2023218091A3 (en) 2024-01-18
CN220180635U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7471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moveable head restraint
KR101770249B1 (ko)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KR101808547B1 (ko)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JP2000355251A (ja) 車輛用物品キャリヤ
EP1849649B1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a child seat to a fixed striker in a motor vehicle
KR101808548B1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US8714650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moveab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US8104834B2 (en) Automatic seat cushion locking mechanism with automatic tip-up
US7490897B2 (en) Child car seat pivoting between a utilisation position and at least on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possessing a twin locking mode
KR101826513B1 (ko) 차량용 전동식 시트 회전장치
JPS6343933Y2 (zh)
CN220180635U (zh) 用于isofix连接器的调整机构、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KR101936818B1 (ko) 차량 도어 핸들 어셈블리
EP4328083A1 (en) Supporting leg structure and child safety seat
TW202408837A (zh) 用於isofix連接器的調整機構、安全座椅底座及安全座椅
JP2008530400A (ja) 座席、特に自動車座席の、特に背もたれを係止および係止解除する装置
CN109050357B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KR101995346B1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EP1160121B1 (en) Device for securing a seat back to a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JP4669975B2 (ja) 座席位置復帰メモリー機構付き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シート
KR102122714B1 (ko) 비상 해제 가능한 차량용 전동식 도어래치
CN216184658U (zh) 二挡锁装置以及汽车座椅
KR20180105047A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CN219857313U (zh) 儿童推车
KR101826520B1 (ko) 차량용 수동식 시트 회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