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7699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7699A
CN117037699A CN202311083047.4A CN202311083047A CN117037699A CN 117037699 A CN117037699 A CN 117037699A CN 202311083047 A CN202311083047 A CN 202311083047A CN 117037699 A CN117037699 A CN 117037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module
stage
tran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30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建
周星耀
高娅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30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7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7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7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模块和第二复位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一复位电压、输出端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二复位电压、输出端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与第二复位电压的电位相同。像素电路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第一复位阶段和第二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模块在第一复位阶段开启,第二复位模块在第二复位阶段开启。本申请可避免第一复位电压与第二复位电压复位发光器件时负载不同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避免显示面板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亮度分屏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低耗能、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等良好的光电特性,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用于控制发光器件发光的像素电路是OLED显示面板的核心技术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显示面板中,为了增加显示频率的调整范围,通常会增加像素电路复位发光器件的频率,但在现有的像素电路中,增加发光器件的复位频率会导致显示面板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亮度分屏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尤其是在显示面板的低灰阶低频显示状态下,影响非常明显。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第一复位模块和第二复位模块,驱动晶体管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发光驱动电流;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一复位电压、输出端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二复位电压、输出端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像素电路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子阶段和第二子阶段,第一子阶段包括数据写入阶段、第一复位阶段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第二子阶段包括第二复位阶段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传输数据电压;在第一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模块向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传输第一复位电压;在第二复位阶段,第二复位模块向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传输第二复位电压;其中,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与第二复位电压的电位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复位阶段与数据写入阶段的时段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控制端均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第一扫描线传输的信号控制数据写入模块和第一复位模块的开关状态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电连接、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第一复位电压、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其中,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三复位模块,第三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三复位电压、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第一子阶段还包括栅极复位阶段,栅极复位阶段在数据写入阶段之前进行;
在栅极复位阶段,第三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传输第三复位电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复位电压与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复位电压与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不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像素电路还包括阈值电压抓取模块,阈值电压抓取模块的输入端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在数据写入阶段,阈值电压抓取模块开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像素电路包括调节模块,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一子阶段包括在数据写入阶段之后进行的第一调节阶段,在第一调节阶段,调节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传输调节电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子阶段还包括在栅极复位阶段之前进行的第二调节阶段,在第二调节阶段,调节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传输调节电压,且阈值抓取模块开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调节模块的控制端和第二复位模块的控制端均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第二扫描线传输的信号控制调节模块和第二复位模块的开关状态相同;
第一子阶段还包括在第二调节阶段之前进行的第一复位阶段。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调节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第二复位电压、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其中,第三晶体管的沟道类型和第四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像素电路包括调节模块,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像素电路的一个工作周期还包括在第一阶段之后进行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三子阶段和第四子阶段,第三子阶段包括第三调节阶段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第四子阶段包括第四调节阶段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在第三调节阶段,第一扫描线传输使能信号,且第一信号线传输调节电压;在第四调节阶段,第二复位模块和调节模块开启,且第二信号线传输调节电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的一帧画面中,设置第一复位模块在第一复位阶段向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传输第一复位电压,完成对发光器件的一次复位;设置第二复位模块在第二复位阶段向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传输第二复位电压,完成对发光器件的一次复位。由于第一复位电压与第二复位电压相同,则相当于在显示面板的一帧画面中对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复位了两次。本申请在增加发光器件复位频率的同时,避免了第一复位电压与第二复位电压复位发光器件时负载不同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避免显示面板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亮度分屏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像素电路的一种原理图;
图3为图2所示像素电路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时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像素电路的又一种原理图;
图7为图6所示像素电路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时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时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实施例所描述的“基本上”、“近似”、“大约”、“约”、“大致”“大体上”等词语,是指在合理的工艺操作范围内或者公差范围内,可以大体上认同的,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信号线、阶段、扫描线、晶体管等,但这些信号线、阶段、扫描线、晶体管等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信号线、阶段、扫描线、晶体管等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线,类似地,第二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线。
本案申请人通过细致深入研究,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像素电路的一种原理图,图3为图2所示像素电路的一种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时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结合图1-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200和发光器件300,像素电路200可驱动显示面板100中的发光器件300发光。
像素电路200包括驱动晶体管Md、数据写入模块10、第一复位模块20和第二复位模块30,驱动晶体管Md用于向发光器件300提供发光驱动电流。
数据写入模块10的输入端101与第一信号线DL1电连接、输出端102与驱动晶体管Md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10用于将第一信号线DL1传输的信号写入到驱动晶体管Md。
第一复位模块20的输入端201用于接收第一复位电压Vref1、输出端202与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20用于将第一复位电压Vref1写入到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
第二复位模块30的输入端301用于接收第二复位电压Vref2、输出端302与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电连接,第二复位模块30用于将第二复位电压Vref2写入到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
发光器件3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可以为其阳极。
结合图4所示,像素电路200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第一阶段T1,第一阶段T1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子阶段t1和第二子阶段t2,即第二子阶段t2在第一子阶段t1之后进行。第一子阶段t1包括数据写入阶段E0、第一复位阶段E1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E2,第二子阶段t2包括第二复位阶段E3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E2。
可以理解的是,像素电路200的一个工作周期可以为显示面板100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
在数据写入阶段E0,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Md传输数据电压Vdata。
具体地,在数据写入阶段E0,数据写入模块10开启,此时,第一信号线DL1传输数据电压Vdata,数据电压Vdata通过开启的数据写入模块1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
在第一复位阶段E1,第一复位模块20向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传输第一复位电压Vref1。
具体地,在第一复位阶段E1,第一复位模块20开启,第一复位电压Vref1通过开启的第一复位模块20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
在第二复位阶段E3,第二复位模块30向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传输第二复位电压Vref2。
具体地,在第二复位阶段E3,第二复位模块30开启,第二复位电压Vref2通过开启的第二复位模块30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
其中,第一复位电压Vref1的电位与第二复位电压Vref2的电位相同。
为了满足显示面板多种显示频率的要求,通常设置像素电路对发光器件在一帧内进行多次复位,但在现有技术中,像素电路只包括一个对发光器件复位的复位模块,在显示面板中,该复位模块对发光器件逐行进行复位。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显示面板的一帧画面中,如使用一个复位模块对发光器件进行多次复位,会存在该复位模块逐行复位发光器件时出现负载不同的问题。
比如在一帧画面中,使用一个复位模块对发光器件进行两次复位时,该复位模块会在部分时段同时对两行的发光器件复位,并且在部分时段只对一行的发光器件复位。这就导致显示面板中不同行的发光器件存在复位程度不一致的情况,容易出现亮度分屏现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在显示面板的一帧画面中,利用不同的复位模块分别对发光器件进行一次复位,从而达到对发光器件进行多次复位的效果,便成了一种解决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设置第一复位模块20在第一复位阶段E1向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传输第一复位电压Vref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设置第二复位模块30在第二复位阶段E3向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传输第二复位电压Vref2,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由于第一复位电压Vref1与第二复位电压Vref2相同,则相当于在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对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复位了两次。本申请在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利用第一复位模块20和第二复位模块30分别对发光器件300进行了一次复位,在增加发光器件300复位频率的同时,避免了第一复位电压Vref1与第二复位电压Vref2复位发光器件300时负载不同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避免显示面板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亮度分屏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4,第一复位阶段E1与数据写入阶段E0的时段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复位阶段E1与数据写入阶段E0均在发光阶段E2之前进行,在第一复位阶段E1与数据写入阶段E0,第一复位模块20与数据写入模块10开启,第一复位电压Vref1通过开启的第一复位模块20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同时,数据电压Vdata通过开启的数据写入模块1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
第一复位阶段E1与数据写入阶段E0在同一时段进行,可以减小像素电路200工作的冗杂程度,有效缩短像素电路200工作周期的时长,满足显示面板100更高的显示频率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技术方案中,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数据写入模块10的控制端103和第一复位模块20的控制端203均与第一扫描线SP电连接,第一扫描线SP传输的信号控制数据写入模块10和第一复位模块20的开关状态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数据写入模块10的控制端103与第一复位模块20的控制端203也可以分别与不同的扫描线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第一扫描线SP传输的信号同时控制数据写入模块10和第一复位模块20开启或关闭,既保证了数据写入模块10和第一复位模块20在同一时段的开关状态相同,也减少了扫描线的数量,降低了像素电路200的制备难度。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3,数据写入模块1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101与第一信号线DL1电连接、第二极102与驱动晶体管Md电连接、栅极103与第一扫描线SP电连接。
第一复位模块20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201接收第一复位电压Vref1、第二极202与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电连接、栅极203与第一扫描线SP电连接。
其中,第一晶体管M1与第二晶体管M2的沟道类型相同。
由于第一晶体管M1与第二晶体管M2的沟道类型相同,则二者所需的控制信号相同,第一扫描线SP传输的信号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晶体管M1与第二晶体管M2导通或关闭,即第一扫描线SP可以同时控制数据写入模块10和第一复位模块20的开关状态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图2-图4,像素电路200还包括第三复位模块40,第三复位模块40的输入端401接收第三复位电压Vref3、输出端402与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电连接,第三复位模块40用于对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进行复位。
第一子阶段t1还包括栅极复位阶段E4,栅极复位阶段E4在数据写入阶段E0之前进行。
在栅极复位阶段E4,第三复位模块40向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传输第三复位电压Vref3。
具体地,在栅极复位阶段E4,第三复位模块40导通,第三复位电压Vref3通过开启的第三复位模块4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完成对驱动晶体管Md栅极的复位,保证了后续数据电压Vdata写入驱动晶体管Md栅极的准确性。
可选地,第三复位电压Vref3与第一复位电压Vref1电位相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三复位电压Vref3与第一复位电压Vref1可以由同一信号线传输,即第一复位模块20的输入端201和第三复位模块40的输入端401可以连接同一信号线,如此,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信号线的数量,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制备难度。
可选地,第三复位电压Vref3和第一复位电压Vref1的电位不同。如此,可以根据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和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不同的复位需求,灵活设置第三复位电压Vref3和第一复位电压Vref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数据写入模块10的输出端102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连接,像素电路200还包括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的输入端501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二极电连接,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的输出端502与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电连接,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用于将驱动晶体管Md的阈值电压补偿至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
可选地,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为其源极,驱动晶体管Md的第二极为其漏极。
结合图4所示,在数据写入阶段E0,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开启。
具体地,在数据写入阶段E0,数据写入模块10导通工作,数据电压Vdata通过数据写入模块10的输出端102写入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使得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位大于其栅极电位,从而使得驱动晶体管Md开启,数据电压Vdata通过开启的驱动晶体管Md和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
图6为图1中像素电路的又一种原理图,图7为图6所示像素电路的一种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时序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像素电路200还包括调节模块60,调节模块60可用于修正驱动晶体管Md的偏置状态,调节模块60的输入端601与第二信号线DL2电连接、输出端602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连接。
结合图8所示,第一子阶段t1包括在数据写入阶段E0之后进行的第一调节阶段E5,当然,第一调节阶段E5在第一子阶段t1的发光阶段E2之前进行,在第一调节阶段E5,调节模块60向驱动晶体管Md传输调节电压Vdvh。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数据写入阶段E0之后,发光阶段E2之前,像素电路200进入第一调节阶段E5,此时,调节模块60开启,第二信号线DL2传输调节电压Vdvh,调节电压Vdvh通过开启的调节模块6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有利于改善驱动晶体管Md的迟滞效应,减少残像问题的产生,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图6-图8,第一子阶段t1还包括在栅极复位阶段E4之前进行的第二调节阶段E6,在第二调节阶段E6,调节模块60向驱动晶体管Md传输调节电压Vdvh,且阈值抓取模块50开启。
具体地,像素电路200在对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第二扫描线SP*传输有效信号至调节模块60的控制端603,调节电压Vdvh通过开启的调节模块6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使得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位大于其栅极电位,从而驱动晶体管Md开启,同时,阈值抓取模块50开启,调节电压Vdvh通过开启的驱动晶体管Md和阈值抓取模块5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图6-图8,调节模块60的控制端603和第二复位模块30的控制端301均与第二扫描线SP*电连接,第二扫描线SP*传输的信号控制调节模块60和第二复位模块30的开关状态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模块60的控制端603和第二复位模块30的控制端301也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扫描信号线。
第一子阶段t1还包括在第二调节阶段E6之前进行的第一复位阶段E1。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第一复位阶段E1,第一扫描线SP传输有效信号至第一复位模块20的控制端203,第一复位电压Vref1通过开启的第一复位模块20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
由于调节模块60的控制端603和第二复位模块30的控制端301均与第二扫描线SP*电连接,则在第二调节阶段E6,第二复位模块30也会对发光器件300进行一次复位。又由于在第二子阶段t2的第二复位阶段E3,第二复位模块30会对发光器件300进行一次复位,为避免在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第二复位模块30对发光器件300进行多次复位,因此,在第二调节阶段E6之前设置第一复位阶段E1,利用第一复位模块20在第一子阶段t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复位,此时,在第一子阶段t1中,即便多次开启第一复位模块20或第二复位模块30,也不会再对发光器件300进行复位,从而避免了在一帧画面中,利用第一复位模块20或第二复位模块30多次复位发光器件300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调节模块60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与第二信号线DL2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P*电连接。
第二复位模块30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接收第二复位电压Vref2、第二极与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电连接、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P*电连接;
其中,第三晶体管M3的沟道类型和第四晶体管M4的沟道类型相同。由于第三晶体管M3与第四晶体管M4的沟道类型相同,则二者所需的控制信号相同,第二扫描线SP*传输的信号可以同时控制第三晶体管M3与第四晶体管M4导通或关闭,即第二扫描线SP*可以同时控制调节模块60和第二复位模块30的开关状态相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时序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6、图7和图9所示,像素电路200包括调节模块60,调节模块60的输入端601与第二信号线DL2电连接、输出端602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连接。
像素电路200的一个工作周期还包括在第一阶段T1之后进行的第二阶段T2,第二阶段T2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三子阶段t3和第四子阶段t4,第三子阶段t3包括第三调节阶段E7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E2,第四子阶段t4包括第四调节阶段E8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E2。在第二阶段T2,像素电路200不再执行数据写入阶段E0。
在第三调节阶段E7,第一扫描线SP传输使能信号,且第一信号线DL1传输调节电压Vdvh。
具体地,在第三调节阶段E7,第一扫描线SP传输使能信号(如低电平信号),数据写入模块10开启,此时第一信号线DL1传输调节电压Vdvh,调节电压Vdvh通过开启的数据写入模块1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可以用于修正驱动晶体管Md的偏置状态,降低驱动晶体管Md在第三子阶段t3与第一子阶段t1的偏置状态差异,减小驱动晶体管Md产生发光驱动电流的速度差异。
同时,第一扫描线SP传输使能信号还可以控制第一复位模块20开启,第一复位电压Vref1通过开启的第一复位模块20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
在第四调节阶段E8,第二复位模块30和调节模块60开启,且第二信号线DL2传输调节电压Vdvh。
具体地,在第四调节阶段E8,第二扫描线SP*传输使能信号(如低电平信号),调节模块60开启,此时第二信号线DL2传输调节电压Vdvh,调节电压Vdvh通过开启的调节模块6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可以用于修正驱动晶体管Md的偏置状态,降低驱动晶体管在第四子阶段t4与第一子阶段t1的偏置状态差异,减小驱动晶体管Md产生发光驱动电流的速度差异。
同时,第二扫描线SP*传输的使能信号还可以控制第二复位模块30开启,第二复位电压Vref2通过开启的第二复位模块30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又一次复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段T2,对驱动晶体管Md进行偏置调节的同时,利用第一复位模块20对发光器件300完成一次复位,并利用第二复位模块30对发光器件300完成一次复位,则在增加发光器件300复位频率的同时,避免了第一复位电压Vref1与第二复位电压Vref2复位发光器件300时负载不同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一信号线DL1、第二信号线DL2在第二阶段T2所传输的调节电压Vdvh可以与驱动晶体管Md在第一阶段T1接收的调节电压Vdvh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将本申请技术方案阐述的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图8和图9对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阈值电压抓取模块50包括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三扫描线S2N电连接;第三复位模块40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极用于接收第三复位电压Vref3、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第四扫描线S1N电连接。
此外,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第七晶体管M7的第一极用于接收电源电压PVDD、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发光信号线Emit电连接;第八晶体管M8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d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极与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电连接、栅极与发光信号线Emit电连接。
其中,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可以为包括金属氧化物有源层的N型晶体管。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可以为P型晶体管。
结合图9所示,像素电路200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阶段T1和第二阶段T2,第一阶段T1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子阶段t1和第二子阶段t2,第二阶段T2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三子阶段t3和第四子阶段t4。
第一子阶段t1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复位阶段E1、第二调节阶段E6、栅极复位阶段E4、数据写入阶段E0、第一调节阶段E5、发光阶段E2。
第二子阶段t2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二复位阶段E3、发光阶段E2。
第三子阶段t3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三调节阶段E7、发光阶段E2。
第四子阶段t4包括依次进行的第四调节阶段E8、发光阶段E2。
在第一复位阶段E1,第一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复位电压Vref1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M2传输至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
在第二调节阶段E6,第二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与第四晶体管M4导通,调节电压Vdvh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M3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同时第三扫描线S2N传输导通信号(如高电平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M5导通,调节电压Vdvh通过导通的驱动晶体管Md与第五晶体管M5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用于改善驱动晶体管Md的迟滞效应。
此时,虽然第四晶体管M4导通,即第二复位模块30开启,但由于发光器件300已在第一复位阶段E1进行复位,其第一极3001的电压为第一复位电压Vref1,第二复位模块30不再对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产生复位作用。
在栅极复位阶段E4,第四扫描线S1N传输导通信号,如高电平信号,第六晶体管M6导通,第三复位电压Vref3通过导通的第六晶体管M6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完成对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E0,第一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一晶体管M1与第二晶体管M2导通,此时,第一信号线DL1传输数据电压Vdata,数据电压Vdata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M1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使得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电位大于其栅极电位,从而使得驱动晶体管Md导通;同时第三扫描线S2N传输导通信号(如高电平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电压Vdata通过导通的驱动晶体管Md与第五晶体管M5写入驱动晶体管Md的栅极。
此时,虽然第二晶体管M2导通,即第一复位模块20开启,但由于发光器件300已在第一复位阶段E1进行复位,其第一极3001的电压为第一复位电压Vref1,第一复位模块20不再对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产生复位作用。
在第一调节阶段E5,第二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与第四晶体管M4导通,调节电压Vdvh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M3写入到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用于改善驱动晶体管Md的迟滞效应。
此时,虽然第四晶体管M4导通,即第二复位模块30开启,但由于发光器件300已在第一复位阶段E1进行复位,其第一极3001的电压为第一复位电压Vref1,第二复位模块30不再对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产生复位作用。
在第一子阶段t1的发光阶段E2,发光信号线Emit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导通,电源电压PVDD通过导通的第七晶体管M7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由于电源电压PVDD的电位大于数据电压Vdata的电位,则驱动晶体管Md产生发光驱动电流并通过导通的第八晶体管M8传输至发光器件300,驱动发光器件300发光。
在第二复位阶段E3,第二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二信号线DL2传输调节电压Vdvh,调节电压Vdvh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M3写入到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降低驱动晶体管Md在第二子阶段t2与第一子阶段t1的偏置状态差异。
同时,第二复位电压Vref2通过导通的第四晶体管M4写入到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又一次复位。
第二子阶段t2的发光阶段E2与第一子阶段t1的发光阶段E2工作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二阶段T2的第三调节阶段E8,第一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此时,第一信号线DL1传输调节电压Vdvh,调节电压Vdvh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M1写入到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降低驱动晶体管Md在第三子阶段t3与第一子阶段t1的偏置状态差异,同时,第一复位电压Vref1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M2写入到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
第三子阶段t2的发光阶段E2与第一子阶段t1的发光阶段E2工作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四调节阶段E9,第二扫描线SP*传输导通信号,如低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二信号线DL2传输调节电压Vdvh,调节电压Vdvh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M3写入到驱动晶体管Md的第一极,降低驱动晶体管Md在第四子阶段t4与第一子阶段t1的偏置状态差异,同时,第二复位电压Vref2通过导通的第四晶体管M4写入到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又一次复位。
第四子阶段t4的发光阶段E2与第一子阶段t1的发光阶段E2工作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400,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40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400可以是手机,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400还可以是电脑、电视等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400中,在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设置第一复位模块20在第一复位阶段E1向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传输第一复位电压Vref1,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设置第二复位模块30在第二复位阶段E3向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传输第二复位电压Vref2,完成对发光器件300的一次复位。由于第一复位电压Vref1与第二复位电压Vref2相同,则相当于在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对发光器件300的第一极3001复位了两次。本申请在增加发光器件300复位频率的同时,避免了第一复位电压Vref1与第二复位电压Vref2复位发光器件300时负载不同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避免显示面板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亮度分屏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驱动晶体管,用于向所述发光器件提供发光驱动电流;
数据写入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电连接;
第一复位模块和第二复位模块,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一复位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二复位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像素电路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第一阶段,所述第一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子阶段和第二子阶段,所述第一子阶段包括数据写入阶段、第一复位阶段和之后进行的发光阶段,所述第二子阶段包括第二复位阶段和之后进行的所述发光阶段;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传输数据电压;
在所述第一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传输所述第一复位电压;
在所述第二复位阶段,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向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传输所述第二复位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与所述第二复位电压的电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阶段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时段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控制端均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和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开关状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电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三复位模块,所述第三复位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三复位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阶段还包括栅极复位阶段,所述栅极复位阶段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之前进行;
在所述栅极复位阶段,所述第三复位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传输所述第三复位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位电压与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位电压与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的电位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阈值电压抓取模块,所述阈值电压抓取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阈值电压抓取模块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阶段包括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之后进行的第一调节阶段,在所述第一调节阶段,所述调节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传输调节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阶段还包括在所述栅极复位阶段之前进行的第二调节阶段,在所述第二调节阶段,所述调节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传输所述调节电压,且所述阈值抓取模块开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控制端均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开关状态相同;
所述第一子阶段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调节阶段之前进行的所述第一复位阶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所述第二复位电压、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类型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像素电路的一个工作周期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后进行的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三子阶段和第四子阶段,所述第三子阶段包括第三调节阶段和之后进行的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四子阶段包括第四调节阶段和之后进行的所述发光阶段;
在所述第三调节阶段,所述第一扫描线传输使能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线传输调节电压;
在所述第四调节阶段,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和所述调节模块开启,且所述第二信号线传输所述调节电压。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1083047.4A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037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3047.4A CN117037699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3047.4A CN117037699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7699A true CN117037699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3047.4A Pending CN117037699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76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0136B2 (en)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71398B (zh)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13180A (zh) Am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9754757B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10782838A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77131B (zh) 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10164375B (zh) 像素补偿电路、驱动方法、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50392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599313B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3077751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2837649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885304A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13593481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930944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568819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820236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4420034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93321A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97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064126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179833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40182B (zh)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像素驱动方法
CN11703769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38406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6013205B (zh)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