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1507A -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1507A
CN117021507A CN202310996369.1A CN202310996369A CN117021507A CN 117021507 A CN117021507 A CN 117021507A CN 202310996369 A CN202310996369 A CN 202310996369A CN 117021507 A CN117021507 A CN 117021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rotating plate
molding machine
frame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963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俊
郝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lian Hong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onglian Hong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onglian Hong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onglian Hong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963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1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15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003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5/76083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177Location of measurement
    • B29C2945/7629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344Phase or stage of measurement
    • B29C2945/76421Removing or handling eject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使用步骤如下:(1)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动模、定模相分离时,若是红外线接收器若是接收到来自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动模上,反之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定模上;(2)根据塑料制品所在处,通过电动角度调节组件调节转动板的角度,使得真空吸盘朝向塑料制品的所在侧;(3)先通过第二气缸控制升降座向下运动,使得真空吸附机构向下运动后在高度上靠近塑料制品;再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滑动架移动,使得真空吸盘抵触到塑料制品上实现真空吸附;然后通过第一气缸复位使得塑料制品脱离动模或定模;最后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滑动架移动以带动真空吸附机构脱离注塑机。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制品在模具中冷却成型,脱模装置用于将冷却成型后的塑料制品从模具的型腔中取出。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6277801A,申请公布日为2023年6月2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及其注塑工艺》,在动模座上开设有多个圆形凹槽,每个圆形凹槽内均开设有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气管,每个气管上均开设有多个排气槽,每个气管一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挡片,每个气管与动模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定模座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定模座上开设有进料孔,每两个所述气管上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均与气泵连接,以实现对制品进行自动脱模。
虽然在模具设计时应尽可能使得塑料制品留在动模,但在模具的动模、定模相分离时,有时候塑料制品也会出现留在定模上的情况;虽然在定模也可加装顶出机构,但是因为留在定模上的情况比较少,顶出机构的加装也会增加模具制造成本等因素,定模通常不会设置顶出机构;最终导出塑料制品留在定模上时,需要人工辅助脱模,从而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具有方便辅助脱模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顶部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顶部的滑轨、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动架、设置在支撑架和滑动架之间且带动滑动架移动的动力机构、横向滑动设置在滑动架上的调节架、设置在滑动架和调节架之间且实现调节调节架位置的第一气缸、伸缩设置在调节架上的升降座、设置在调节架和升降座之间且实现调节升降座位置的第二气缸、设置在升降座下端且实现对模具动模或者定模上的模具进行真空吸附的真空吸附机构、用于安装注塑机的机体上且靠近定模下方的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上且靠近定模上方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检测塑料制品是否留在定模上;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座下端的吊臂、设置在吊臂下端的安装架、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转动板、多个设置在转动板上的真空吸盘、设置在安装架和转动板之间且实现带动转动板转动后使得真空吸盘对准动模或定模上的塑料制品的电动角度调节组件、多个一端连接在真空吸盘上且另一端用于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的软管、设置在多个软管和安装架之间且使得软管在转动板转动过程中使用不受影响的弹性连接组件,所述转动板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该辅助脱模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1)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动模、定模相分离时,若是红外线接收器若是接收到来自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动模上,反之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定模上;(2)根据塑料制品所在处,通过电动角度调节组件调节转动板的角度,使得真空吸盘朝向塑料制品的所在侧;(3)先通过第二气缸控制升降座向下运动,使得真空吸附机构向下运动后在高度上靠近塑料制品;再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滑动架移动,使得真空吸盘抵触到塑料制品上实现真空吸附;然后通过第一气缸复位使得塑料制品脱离动模或定模;最后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滑动架移动以带动真空吸附机构脱离注塑机,配合第二气缸带动升降座下降,使得塑料制品运输出料设备上并松开真空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辅助脱模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1)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动模、定模相分离时,若是红外线接收器若是接收到来自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动模上,反之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定模上;(2)根据塑料制品所在处,通过电动角度调节组件调节转动板的角度,使得真空吸盘朝向塑料制品的所在侧;(3)先通过第二气缸控制升降座向下运动,使得真空吸附机构向下运动后在高度上靠近塑料制品;再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滑动架移动,使得真空吸盘抵触到塑料制品上实现真空吸附;然后通过第一气缸复位使得塑料制品脱离动模或定模;最后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滑动架移动以带动真空吸附机构脱离注塑机,配合第二气缸带动升降座下降,使得塑料制品运输出料设备上并松开真空吸盘。因此具有自动判断塑料制品留在动模或定模上以进行真空吸附,方便辅助脱模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两侧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转轴,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穿出安装架,所述电动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穿出安装架的转轴上的驱动齿轮、设置在安装架侧面的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三气缸的推杆上且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气缸的推杆伸缩过程中可带动驱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时带动转动板的角度进行转动,以实现转动板可转动180度,从而实现改变真空吸盘的朝向。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顶部设置有周侧具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的升降套,所述升降套上升降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螺纹连接有处于腰型孔内的限位销,所述转动板顶部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升降过程中下端嵌入的第一定位孔,所述转动板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升降过程中下端嵌入的第二定位孔,所述调节架、吊臂、安装架和定位轴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在所述转动板向上运动完全脱离注塑机的机体的设定高度后,在所述转动板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所述联动组件可完成先使得定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再使得定位轴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的运动;当所述定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的状态时,所述电动角度调节组件带动转动板转动以调节真空吸盘的朝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轴用于嵌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对转动板进行加固,提高转动板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在转动板向上运动完全脱离注塑机的机体的设定高度后,在转动板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联动组件可完成先使得定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再使得定位轴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的运动,此时当所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的状态时,电动角度调节组件带动转动板转动以调节真空吸盘的朝向。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臂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升降设置在吊臂上且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会与调节架底部相干涉的缓冲板、套设在吊臂上且两端抵紧在安装架和缓冲板之间的压缩弹簧、设置在定位轴上端的铁块、设置在缓冲板下表面且位于铁块上表面的磁块;当所述限位销处于腰型孔的最上端时,所述定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当所述铁块和磁块相吸附且限位销处于腰型孔的最上端时,所述压缩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且在所述压缩弹簧继续复位过程中,所述磁块和铁块相分离;当所述转动板达到设定高度后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运动分为如下阶段:(1)首先缓冲板与调节架底部相干涉以驱使压缩弹簧受力压缩,从而使得缓冲板上的磁块和定位轴上端的铁块的逐渐接触后进行吸附,此时限位销处于腰型孔的最下端、转动板向上运动到极限状态,且定位轴未达到腰型孔的最上端;(2)转动板向下运动,压缩弹簧逐渐复位,当限位销处于腰型孔的上端时,定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此时可进行电动角度调节组件调节转动板的角度以改变真空吸盘朝向的操作;(3)转动板继续向下运动,压缩弹簧继续复位,使得磁块和铁块相分离,定位轴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板达到设定高度后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运动分为如下阶段:(1)首先缓冲板与调节架底部相干涉以驱使压缩弹簧受力压缩,从而使得缓冲板上的磁块和定位轴上端的铁块的逐渐接触后进行吸附,此时限位销处于腰型孔的最下端、转动板向上运动到极限状态,且定位轴未达到腰型孔的最上端;(2)转动板向下运动,压缩弹簧逐渐复位,当限位销处于腰型孔的上端时,定位轴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此时可进行电动角度调节组件调节转动板的角度以改变真空吸盘朝向的操作;(3)转动板继续向下运动,压缩弹簧继续复位,使得磁块和铁块相分离,定位轴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以实现在转动板随着安装架升降过程中自动实现脱离、重新嵌入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的作用;同时缓冲板、压缩弹簧的设置在与调节架底部相干涉时还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吸盘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板在初始状态时真空吸盘朝向注塑机的动模的一侧,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在初始状态时位于顶部的缺口,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靠近注塑机的动模一侧的安装板、两个设置在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且分别供两个软管穿过并固定的卡箍、两个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的中间且分别供两个软管穿过的限位套、两个沿着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分别供两个软管穿过的调节套、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板两端和相靠近的调节套之间的拉簧,两个所述软管在初始状态时穿过缺口后连接在真空吸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板转动180度以调节真空吸盘朝向的过程中,因真空吸盘初始状态下朝向注塑机的动模,且软管在初始状态时穿过缺口后连接在真空吸盘上,配合调节套的设置,使得穿出调节套的软管可处于缺口处,从而可避免或减少软管随着转动板转动过程中受到挤压的概率;同时软管穿过调节套,调节套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拉簧,当转动板转动过程中穿过限位套的软管部分需要变长时,可通过克服拉簧的弹力以使得调节套朝向安装板中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穿出限位套的软管部分可变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多个排列设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真空吸盘安装在任意两个安装槽的任意位置,所述真空吸盘包括负压吸盘、连接在负压吸盘上的中间管、设置在中间管上的接头、设置在中间管中部的限位片、螺纹连接在中间管上的锁紧旋钮,当所述真空吸盘安装时,所述中间管安装穿过安装槽且转动板被夹紧在限位片和锁紧旋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塑料制品留在动模、定模上时,塑料制品可被真空吸附的表面不同,因两个真空吸盘安装在任意两个安装槽的任意位置,此时可选择在转动板转动180度前后状态时,均可实现真空吸附塑料制品的位置进行安装。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靠近每一个安装槽两侧均设置有呈排列设置的限位孔,所述中间管上套设有中部呈弧形且两端朝向靠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的弹片,所述弹片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穿过对应的两个限位孔的定位轴,所述中间管穿过弹片的中部,所述弹片被压紧在限位片和转动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在真空吸盘与塑料制品相触碰时,通过弹片的设置可进行缓冲,从而减少真空吸盘与塑料制品的撞击力,同时弹片的中部呈弧形以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弹片两端抵触在转动板上,弹片两端设置有穿过调节板的限位孔的限位轴,可使得在弹性缓冲过程中,真空吸盘的安装位置不发生改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且供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安装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上且具有长条孔的支座、滑动设置在支座上的调节块、设置在调节块上且穿过支座的螺栓、螺纹连接在螺栓穿过长条孔一端的螺母,两个所述调节支架安装后对称设置且使得调节块相互靠近,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支架的调节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不同塑料制品残留在定模上时,塑料制品突出定模部分的结构不同,此时通过调节支座的安装位置以及调节调节块相对支座的位置,可实现调节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的安装位置,以使得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可实现检测塑料制品是否残留在定模上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安装在注塑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真空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红外线反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和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滑轨;3、滑动架;4、动力机构;5、调节架;6、第一气缸;7、升降座;8、第二气缸;9、真空吸附机构;9.1、吊臂;9.2、安装架;9.21、升降套;9.211、腰型孔;9.22、定位轴;9.23、限位销;9.3、转动板;9.31、转轴;9.32、第一定位孔;9.33、第二定位孔;9.34、缺口;9.35、安装槽;9.36、限位孔;9.4、真空吸盘;9.41、负压吸盘;9.42、中间管;9.43、接头;9.44、限位片;9.45、锁紧旋钮;9.46、弹片;9.47、限位轴;9.5、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1、驱动齿轮;9.52、第三气缸;9.53、驱动齿条;9.6、软管;9.7、弹性连接组件;9.71、安装板;9.72、卡箍;9.73、限位套;9.74、调节套;9.75、拉簧;10、红外线发射器;11、红外线接收器;12、联动组件;12.1、缓冲板;12.2、压缩弹簧;12.3、铁块;12.4、磁块;13、调节支架;13.1、支座;13.2、调节块;13.3、螺栓;13.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顶部的支撑架1、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的滑轨2、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2上的滑动架3、设置在支撑架1和滑动架3之间且带动滑动架3移动的动力机构4、横向滑动设置在滑动架3上的调节架5、设置在滑动架3和调节架5之间且实现调节调节架5位置的第一气缸6、伸缩设置在调节架5上的升降座7、设置在调节架5和升降座7之间且实现调节升降座7位置的第二气缸8、设置在升降座7下端且实现对模具动模或者定模上的模具进行真空吸附的真空吸附机构9、用于安装注塑机的机体上且靠近定模下方的红外线发射器10、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上且靠近定模上方的红外线接收器11,红外线发射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用于检测塑料制品是否留在定模上。其中动力机构4可采用电机、齿条和齿轮组合的结构。红外线发射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的安装位置不与真空吸附机构9的运行相干涉。
如图2和图3所示,真空吸附机构9包括设置在升降座7下端的吊臂9.1、设置在吊臂9.1下端的安装架9.2、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2上的转动板9.3、多个设置在转动板9.3上的真空吸盘9.4、设置在安装架9.2和转动板9.3之间且实现带动转动板9.3转动后使得真空吸盘9.4对准动模或定模上的塑料制品的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多个一端连接在真空吸盘9.4上且另一端用于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的软管9.6、设置在多个软管9.6和安装架9.2之间且使得软管9.6在转动板9.3转动过程中使用不受影响的弹性连接组件9.7,转动板9.3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2上。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板9.3两侧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2上的转轴9.31,其中一个转轴9.31穿出安装架9.2,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包括设置在穿出安装架9.2的转轴9.31上的驱动齿轮9.51、设置在安装架9.2侧面的第三气缸9.52、设置在第三气缸9.52的推杆上且与驱动齿轮9.51相啮合的驱动齿条9.53。
如图3到图5所示,真空吸盘9.4设置有两个,转动板9.3在初始状态时真空吸盘9.4朝向注塑机的动模的一侧,转动板9.3上设置有在初始状态时位于顶部的缺口9.34,弹性连接组件9.7包括设置在安装架9.2靠近注塑机的动模一侧的安装板9.71、两个设置在安装板9.71顶部的中间且分别供两个软管9.6穿过并固定的卡箍9.72、两个设置在安装板9.71底部的中间且分别供两个软管9.6穿过的限位套9.73、两个沿着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板9.71上且分别供两个软管9.6穿过的调节套9.74、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板9.71两端和相靠近的调节套9.74之间的拉簧9.75,两个软管9.6在初始状态时穿过缺口9.34后连接在真空吸盘9.4上。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同时转动板9.3上设置有多个排列设置的安装槽9.35,两个真空吸盘9.4安装在任意两个安装槽9.35的任意位置,真空吸盘9.4包括负压吸盘9.41、连接在负压吸盘9.41上的中间管9.42、设置在中间管9.42上的接头9.43、设置在中间管9.42中部的限位片9.44、螺纹连接在中间管9.42上的锁紧旋钮9.45,当真空吸盘9.4安装时,中间管9.42安装穿过安装槽9.35且转动板9.3被夹紧在限位片9.44和锁紧旋钮9.45之间。另外转动板9.3靠近每一个安装槽9.35两侧均设置有呈排列设置的限位孔9.36,中间管9.42上套设有中部呈弧形且两端朝向靠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的弹片9.46,弹片9.46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穿过对应的两个限位孔9.36的限位轴9.47,中间管9.42穿过弹片9.46的中部,弹片9.46被压紧在限位片9.44和转动板9.3之间。
如图3和图5所示,安装架9.2顶部设置有周侧具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9.211的升降套9.21,升降套9.21上升降设置有定位轴9.22,定位轴9.22上螺纹连接有处于腰型孔9.211内的限位销9.23,转动板9.3顶部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9.22升降过程中下端嵌入的第一定位孔9.32,转动板9.3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9.22升降过程中下端嵌入的第二定位孔9.33,调节架5、吊臂9.1、安装架9.2和定位轴9.22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12。在转动板9.3向上运动完全脱离注塑机的机体的设定高度后,在转动板9.3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联动组件12可完成先使得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再使得定位轴9.22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内的运动;当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的状态时,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带动转动板9.3转动以调节真空吸盘9.4的朝向。
如图3和图5所示,吊臂9.1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联动组件12包括升降设置在吊臂9.1上且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会与调节架5底部相干涉的缓冲板12.1、套设在吊臂9.1上且两端抵紧在安装架9.2和缓冲板12.1之间的压缩弹簧12.2、设置在定位轴9.22上端的铁块12.3、设置在缓冲板12.1下表面且位于铁块12.3上表面的磁块12.4。当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最上端时,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当铁块12.3和磁块12.4相吸附且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最上端时,压缩弹簧12.2处于被压缩状态,且在压缩弹簧12.2继续复位过程中,磁块12.4和铁块12.3相分离;
如图2到图6所示,当转动板9.3达到设定高度后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运动分为如下阶段:(1)首先缓冲板12.1与调节架5底部相干涉以驱使压缩弹簧12.2受力压缩,从而使得缓冲板12.1上的磁块12.4和定位轴9.22上端的铁块12.3的逐渐接触后进行吸附,此时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最下端、转动板9.3向上运动到极限状态,且定位轴9.22未达到腰型孔9.211的最上端;(2)转动板9.3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2.2逐渐复位,当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上端时,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此时可进行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调节转动板9.3的角度以改变真空吸盘9.4朝向的操作;(3)转动板9.3继续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2.2继续复位,使得磁块12.4和铁块12.3相分离,定位轴9.22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内。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还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且供红外线发射器10、红外线接收器11安装的调节支架13,调节支架13包括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上且具有长条孔的支座13.1、滑动设置在支座13.1上的调节块13.2、设置在调节块13.2上且穿过支座13.1的螺栓13.3、螺纹连接在螺栓13.3穿过长条孔一端的螺母13.4,两个调节支架13安装后对称设置且使得调节块13.2相互靠近,红外线发射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支架13的调节块13.2上。
该辅助脱模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1)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动模、定模相分离时,若是红外线接收器11若是接收到来自红外线发射器10的信号,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动模上,反之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定模上;(2)根据塑料制品所在处,通过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调节转动板9.3的角度,使得真空吸盘9.4朝向塑料制品的所在侧;(3)先通过第二气缸8控制升降座7向下运动,使得真空吸附机构9向下运动后在高度上靠近塑料制品;再通过第一气缸6带动滑动架3移动,使得真空吸盘9.4抵触到塑料制品上实现真空吸附;然后通过第一气缸6复位使得塑料制品脱离动模或定模;最后通过动力机构4带动滑动架3移动以带动真空吸附机构9脱离注塑机,配合第二气缸8带动升降座7下降,使得塑料制品运输出料设备上并松开真空吸盘9.4。

Claims (8)

1.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顶部的支撑架(1)、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的滑轨(2)、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2)上的滑动架(3)、设置在支撑架(1)和滑动架(3)之间且带动滑动架(3)移动的动力机构(4)、横向滑动设置在滑动架(3)上的调节架(5)、设置在滑动架(3)和调节架(5)之间且实现调节调节架(5)位置的第一气缸(6)、伸缩设置在调节架(5)上的升降座(7)、设置在调节架(5)和升降座(7)之间且实现调节升降座(7)位置的第二气缸(8)、设置在升降座(7)下端且实现对模具动模或者定模上的模具进行真空吸附的真空吸附机构(9)、用于安装注塑机的机体上且靠近定模下方的红外线发射器(10)、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上且靠近定模上方的红外线接收器(11),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用于检测塑料制品是否留在定模上;
所述真空吸附机构(9)包括设置在升降座(7)下端的吊臂(9.1)、设置在吊臂(9.1)下端的安装架(9.2)、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2)上的转动板(9.3)、多个设置在转动板(9.3)上的真空吸盘(9.4)、设置在安装架(9.2)和转动板(9.3)之间且实现带动转动板(9.3)转动后使得真空吸盘(9.4)对准动模或定模上的塑料制品的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多个一端连接在真空吸盘(9.4)上且另一端用于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的软管(9.6)、设置在多个软管(9.6)和安装架(9.2)之间且使得软管(9.6)在转动板(9.3)转动过程中使用不受影响的弹性连接组件(9.7),所述转动板(9.3)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2)上;
该辅助脱模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1)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动模、定模相分离时,若是红外线接收器(11)若是接收到来自红外线发射器(10)的信号,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动模上,反之则判断塑料制品处于定模上;(2)根据塑料制品所在处,通过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调节转动板(9.3)的角度,使得真空吸盘(9.4)朝向塑料制品的所在侧;(3)先通过第二气缸(8)控制升降座(7)向下运动,使得真空吸附机构(9)向下运动后在高度上靠近塑料制品;再通过第一气缸(6)带动滑动架(3)移动,使得真空吸盘(9.4)抵触到塑料制品上实现真空吸附;然后通过第一气缸(6)复位使得塑料制品脱离动模或定模;最后通过动力机构(4)带动滑动架(3)移动以带动真空吸附机构(9)脱离注塑机,配合第二气缸(8)带动升降座(7)下降,使得塑料制品运输出料设备上并松开真空吸盘(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9.3)两侧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架(9.2)上的转轴(9.31),其中一个所述转轴(9.31)穿出安装架(9.2),所述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包括设置在穿出安装架(9.2)的转轴(9.31)上的驱动齿轮(9.51)、设置在安装架(9.2)侧面的第三气缸(9.52)、设置在第三气缸(9.52)的推杆上且与驱动齿轮(9.51)相啮合的驱动齿条(9.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9.2)顶部设置有周侧具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9.211)的升降套(9.21),所述升降套(9.21)上升降设置有定位轴(9.22),所述定位轴(9.22)上螺纹连接有处于腰型孔(9.211)内的限位销(9.23),所述转动板(9.3)顶部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9.22)升降过程中下端嵌入的第一定位孔(9.32),所述转动板(9.3)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定位轴(9.22)升降过程中下端嵌入的第二定位孔(9.33),所述调节架(5)、吊臂(9.1)、安装架(9.2)和定位轴(9.22)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12);
在所述转动板(9.3)向上运动完全脱离注塑机的机体的设定高度后,在所述转动板(9.3)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所述联动组件(12)可完成先使得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再使得定位轴(9.22)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内的运动;当所述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的状态时,所述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带动转动板(9.3)转动以调节真空吸盘(9.4)的朝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9.1)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所述联动组件(12)包括升降设置在吊臂(9.1)上且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会与调节架(5)底部相干涉的缓冲板(12.1)、套设在吊臂(9.1)上且两端抵紧在安装架(9.2)和缓冲板(12.1)之间的压缩弹簧(12.2)、设置在定位轴(9.22)上端的铁块(12.3)、设置在缓冲板(12.1)下表面且位于铁块(12.3)上表面的磁块(12.4);
当所述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最上端时,所述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当所述铁块(12.3)和磁块(12.4)相吸附且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最上端时,所述压缩弹簧(12.2)处于被压缩状态,且在所述压缩弹簧(12.2)继续复位过程中,所述磁块(12.4)和铁块(12.3)相分离;
当所述转动板(9.3)达到设定高度后继续向上运动并复位的过程中,运动分为如下阶段:(1)首先缓冲板(12.1)与调节架(5)底部相干涉以驱使压缩弹簧(12.2)受力压缩,从而使得缓冲板(12.1)上的磁块(12.4)和定位轴(9.22)上端的铁块(12.3)的逐渐接触后进行吸附,此时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最下端、转动板(9.3)向上运动到极限状态,且定位轴(9.22)未达到腰型孔(9.211)的最上端;(2)转动板(9.3)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2.2)逐渐复位,当限位销(9.23)处于腰型孔(9.211)的上端时,定位轴(9.22)脱离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此时可进行电动角度调节组件(9.5)调节转动板(9.3)的角度以改变真空吸盘(9.4)朝向的操作;(3)转动板(9.3)继续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2.2)继续复位,使得磁块(12.4)和铁块(12.3)相分离,定位轴(9.22)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重新嵌入在第一定位孔(9.32)或第二定位孔(9.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9.4)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板(9.3)在初始状态时真空吸盘(9.4)朝向注塑机的动模的一侧,所述转动板(9.3)上设置有在初始状态时位于顶部的缺口(9.34),所述弹性连接组件(9.7)包括设置在安装架(9.2)靠近注塑机的动模一侧的安装板(9.71)、两个设置在安装板(9.71)顶部的中间且分别供两个软管(9.6)穿过并固定的卡箍(9.72)、两个设置在安装板(9.71)底部的中间且分别供两个软管(9.6)穿过的限位套(9.73)、两个沿着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板(9.71)上且分别供两个软管(9.6)穿过的调节套(9.74)、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板(9.71)两端和相靠近的调节套(9.74)之间的拉簧(9.75),两个所述软管(9.6)在初始状态时穿过缺口(9.34)后连接在真空吸盘(9.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9.3)上设置有多个排列设置的安装槽(9.35),两个所述真空吸盘(9.4)安装在任意两个安装槽(9.35)的任意位置,所述真空吸盘(9.4)包括负压吸盘(9.41)、连接在负压吸盘(9.41)上的中间管(9.42)、设置在中间管(9.42)上的接头(9.43)、设置在中间管(9.42)中部的限位片(9.44)、螺纹连接在中间管(9.42)上的锁紧旋钮(9.45),当所述真空吸盘(9.4)安装时,所述中间管(9.42)安装穿过安装槽(9.35)且转动板(9.3)被夹紧在限位片(9.44)和锁紧旋钮(9.4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9.3)靠近每一个安装槽(9.35)两侧均设置有呈排列设置的限位孔(9.36),所述中间管(9.42)上套设有中部呈弧形且两端朝向靠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的弹片(9.46),所述弹片(9.46)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穿过对应的两个限位孔(9.36)的限位轴(9.47),所述中间管(9.42)穿过弹片(9.46)的中部,所述弹片(9.46)被压紧在限位片(9.44)和转动板(9.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且供红外线发射器(10)、红外线接收器(11)安装的调节支架(13),所述调节支架(13)包括用于安装在注塑机的机体上且具有长条孔的支座(13.1)、滑动设置在支座(13.1)上的调节块(13.2)、设置在调节块(13.2)上且穿过支座(13.1)的螺栓(13.3)、螺纹连接在螺栓(13.3)穿过长条孔一端的螺母(13.4),两个所述调节支架(13)安装后对称设置且使得调节块(13.2)相互靠近,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支架(13)的调节块(13.2)上。
CN202310996369.1A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Withdrawn CN117021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6369.1A CN117021507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6369.1A CN117021507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1507A true CN117021507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3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96369.1A Withdrawn CN117021507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15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6393A (zh) * 2024-01-31 2024-03-08 沈阳东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一体注塑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6393A (zh) * 2024-01-31 2024-03-08 沈阳东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一体注塑设备及方法
CN117656393B (zh) * 2024-01-31 2024-05-07 沈阳东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一体注塑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21507A (zh) 一种注塑机辅助脱模装置
KR20110044469A (ko) 무인 자동화 성형기 이송장치
CN212684618U (zh) 一种注塑机取料机械手
CN111872651B (zh) 一种汽车空调上水室装配专机
CN113617959B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冲床加工金属材料下料装置
CN210312482U (zh) 一种模具取料装置
CN113020980A (zh) 一种管排卡加工一体化装置
CN219256440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吸塑装置
KR101688890B1 (ko) 차량용 범퍼커버 취출용 공용그리퍼
CN115847506A (zh) 薄壁异形管材拉挤间歇式牵引设备
CN215095401U (zh) 自动取料装置
CN213107955U (zh) 汽车保险杠注射模
CN212446168U (zh) 一种注塑机脱模用的机械臂
CN209987270U (zh) 一种模具的自动化放料设备
CN103567316A (zh) 一种冲压专用穿梭板料输送机
CN220261778U (zh) 一种产品取出埋入装置
CN219360206U (zh) 一种塑料叉子吸盘工装
CN218053817U (zh) 一种注塑工件的翻转式吸附机械手
CN211221899U (zh) 一种塑料注塑用夹具
CN218139434U (zh) 一种板材的微发泡层挤压成型装置
CN218965893U (zh) 一种人造石材板脱模装置
CN219618350U (zh) 一种注塑机下料装置
CN220720084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夹持机构
KR102446120B1 (ko) 프레스 성형 시스템용 소재 공급장치
CN219903298U (zh) 一种汽车塑料内饰件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1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