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4181A -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4181A
CN117004181A CN202310902858.6A CN202310902858A CN117004181A CN 117004181 A CN117004181 A CN 117004181A CN 202310902858 A CN202310902858 A CN 202310902858A CN 117004181 A CN117004181 A CN 117004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parts
wear
resistant
watch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28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张�杰
王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pu Electronic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pu Electronic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pu Electronic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pu Electronic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28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4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4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4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44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环氧树脂50~90份,聚碳酸酯100~30份,氧化锆5~20份,偶联剂1~8份,稀释剂3~15份以及固化剂20~50份。上述耐磨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预热搅拌;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加热条件下搅拌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S4、将固化剂加热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表带。本申请所制得的表带具有极好的耐磨耐刮性、韧性以及耐候性。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越来越流行。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表和石英表显示时间的基本功能,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还有着记录人体的运动情况、健康监测、睡眠监测等许多丰富强大的功能。随着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更新迭代,其表带的材质也多种多样,如橡胶表带、树脂表带。树脂表带具有佩戴轻便、舒适度好、好打理等优点。但树脂表带目前仍存在耐磨性能较差、易老化、韧性低等缺点,不能长期受强烈阳光照射,使用一段时间后比较容易老化出现开裂的情况,这大大减少了树脂表带的使用期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开发一种耐磨性好、抗老化、韧性高的表带,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环氧树脂50~90份,聚碳酸酯10~30份,氧化锆5~20份,偶联剂1~8份,稀释剂3~15份以及固化剂20~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特定的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氧化锆、偶联剂、稀释剂以及固化剂并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所制得的一种耐磨表带具有优异的硬度、耐刮耐磨性。本申请以环氧树脂作为基料,加入聚碳酸酯和氧化锆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密度,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冲击性,两者与偶联剂反应结合,进一步增强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及其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既具有环氧树脂化学稳定性强、机械性能优异、收缩率低和易加工成型等优势,又具有聚碳酸酯和氧化锆的耐磨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等优势。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环氧树脂60~80份,聚碳酸酯10~20份,氧化锆8~15份,偶联剂2~5份,稀释剂5~10份以及固化剂30~40份。
可选的,所述环氧树脂包括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海因环氧树脂,所述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海因环氧树脂重量比为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以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海因环氧树脂作为基材,在具有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优良性能的同时,又具有海因环氧树脂良好的耐候性。
可选的,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还包括15~25份的改性碳纤维。
可选的,所述改性碳纤维为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所述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长度为8~10mm。
可选的,所述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12~22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0.5~1份石墨烯纳米片、2~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以及100~120份二甲基甲酰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添加了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通过用石墨烯纳米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界面作用和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晒性能和极佳的耐候性,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抗拉伸性、韧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
可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Z-6269。
可选的,所述稀释剂为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
可选的,所述固化剂为咪唑类固化剂或改性胺类固化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耐磨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70~12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0~14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0~8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制得的耐磨表带具有优异的硬度、耐刮耐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采用特定的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氧化锆、偶联剂、稀释剂以及固化剂并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所制得的一种耐磨表带具有优异的硬度、耐刮耐磨性。
2.本申请以环氧树脂作为基料,加入聚碳酸酯和氧化锆以增加环氧树脂的密度,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冲击性,两者与偶联剂反应结合,进一步增强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及其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既具有环氧树脂化学稳定性强、机械性能优异、收缩率低和易加工成型等优势,又具有聚碳酸酯和氧化锆的刚性、耐磨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等优势。所制得的所述耐磨表带具有极好的耐刮耐磨性、耐腐蚀性、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
3.本申请添加了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通过用石墨烯纳米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界面作用和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晒性能和极佳的耐候性,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韧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进而使所制得的所述耐磨表带避免老化开裂,具有更长久的使用期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环氧树脂50~90份,聚碳酸酯5~30份,氧化锆5~20份,偶联剂1~8份,稀释剂3~15份以及固化剂20~50份。
本申请中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还包括15~25份的改性碳纤维,所述改性碳纤维为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本申请的一种耐磨表带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70~12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0~14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0~8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得最终产品。
本申请的一种耐磨表带可以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应用。
本申请采用特定的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氧化锆、偶联剂、稀释剂以及固化剂并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所制得的一种耐磨表带具有优异的硬度、耐刮耐磨性。本申请以环氧树脂作为基料,加入聚碳酸酯和氧化锆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密度,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冲击性,两者与偶联剂反应结合,进一步增强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及其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既具有环氧树脂化学稳定性强、机械性能优异、收缩率低和易加工成型等优势,又具有聚碳酸酯和氧化锆的耐磨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等优势。本申请还添加了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通过用石墨烯纳米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界面作用和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晒性能和极佳的耐候性,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韧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进而使所制得的所述耐磨表带避免老化开裂,具有更长久的使用期限。
具体实施例
本申请制备例、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皆来自于市售产品,具体厂家见表1。
表1原料来源厂家
产品 厂家
E-03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 湖北实兴化工有限公司 纯度:99%
海因环氧树脂 无锡振泰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牌号:MHRC-068
聚碳酸酯 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牌号:Z1-151R
氧化锆 上海比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货号:O06-N50-0Y
硅烷偶联剂Z-6269 上海九樱新材料有限公司 \
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 安徽新远科技有限公司 XY748
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剂 江苏振日化工有限公司 \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盐城市翔盛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石墨烯纳米片 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编号:XF02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武汉欣扬瑞和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纯度:98%
二甲基甲酰胺 重庆四顺化工有限公司 \
制备例1~5为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
制备例1
将0.5g石墨烯纳米片和2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加入100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13g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浸渍在混合物中,浸泡1分钟后,取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制备例2
将0.6g石墨烯纳米片和2.7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加入105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12g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浸渍在混合物中,浸泡2分钟后,取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制备例3
将0.7g石墨烯纳米片和2.4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加入110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16g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浸渍在混合物中,浸泡2分钟后,取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制备例4
将0.8g石墨烯纳米片和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加入115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20g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浸渍在混合物中,浸泡3分钟后,取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制备例5
将1g石墨烯纳米片和2.9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加入120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22g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浸渍在混合物中,浸泡3分钟后,取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具体配比参数见下表2。
表2制备例1~5配比表
实施例1~9
实施例1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50g,聚碳酸酯5g,氧化锆6g,偶联剂1g,稀释剂3g以及固化剂21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70℃~85℃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0℃~125℃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0℃~65℃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2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55g,聚碳酸酯8g,氧化锆5g,偶联剂2g,稀释剂4g以及固化剂26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85℃~95℃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5℃~13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5℃~7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3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60g,聚碳酸酯10g,氧化锆8g,偶联剂3g,稀释剂5g以及固化剂30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95~10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35℃~14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70℃~75℃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4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65g,聚碳酸酯13g,氧化锆13g,偶联剂2g,稀释剂8g以及固化剂38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100℃~105℃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30℃~135℃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75℃~8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5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70g,聚碳酸酯20g,氧化锆10g,偶联剂3g,稀释剂7g以及固化剂35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105℃~11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5℃~13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75℃~8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6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75g,聚碳酸酯18g,氧化锆11g,偶联剂4g,稀释剂10g以及固化剂40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90℃~95℃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0℃~125℃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0℃~75℃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7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80g,聚碳酸酯16g,氧化锆15g,偶联剂5g,稀释剂9g以及固化剂33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85℃~9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0℃~125℃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5℃~7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8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85g,聚碳酸酯25g,氧化锆20g,偶联剂7g,稀释剂12g以及固化剂45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75℃~8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35℃~14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75℃~8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实施例9
所述耐磨表带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90g,聚碳酸酯30g,氧化锆17g,偶联剂8g,稀释剂15g以及固化剂49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75℃~85℃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5℃~13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0℃~75℃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具体配比参数见下表3。
表3实施例1~9配比表
实施例10~14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入了15g制备例1提供的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入了23g制备例2提供的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入了20g制备例3提供的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入了18g制备例4提供的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入了25g制备例5提供的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具体配比参数见下表4。
表4实施例10~14配比表
对比例1~4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用10g 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代替海因环氧树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用18g 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代替海因环氧树脂。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不含聚碳酸酯和氧化锆。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不含聚碳酸酯和氧化锆。
具体配比参数见下表5。
表5对比例1~4配比表
实验检测硬度测试:采用邵氏A型硬度计测试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4所制得的样品的硬度;拉伸强度测试:采用拉伸强度测试仪测试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4所制得的样品的拉伸强度;
紫外线暴露实验:将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4所制得的样品放置于氙灯老化试验箱,于温度85℃、85%RH、照度1W/cm2(光源:波长范围:295nm~450nm,峰波长:365nm)的条件下照射100h。
实验检测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实验检测数据
通过表5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与对比例1数据对比、实施例9与对比例2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本申请加入海因环氧树脂能够增强表带的耐候性。
通过表5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与对比例3数据对比、实施例9与对比例4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本申请加入聚碳酸酯和氧化锆可以明显的增强表带硬度,表带具有优异的耐磨耐刮性。
通过表5的数据可知,对实施例1~9数据分析,本申请优化后的配比:环氧树脂60~80份、聚碳酸酯10~20份、氧化锆8~15份、偶联剂2~5份、稀释剂5~10份以及固化剂30~40份。所制得的表带硬度相对更佳,耐磨耐刮性相对更好。
通过表5的数据可知,实施例3~7与实施例10~14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本申请加入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所制得的表带拉伸强度更大,更耐紫外线长期照射。表带具有优异的抗拉伸性、韧性、抗老化性和耐候性,使用期限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环氧树脂50~90份,聚碳酸酯10~30份,氧化锆5~20份,偶联剂1~8份,稀释剂3~15份以及固化剂2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环氧树脂60~80份,聚碳酸酯10~20份,氧化锆8~15份,偶联剂2~5份,稀释剂5~10份以及固化剂30~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海因环氧树脂,所述E-03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海因环氧树脂重量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还包括15~25份的改性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为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所述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长度为8~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12~22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0.5~1份石墨烯纳米片,2~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以及100~120份二甲基甲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Z-626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咪唑类固化剂或改性胺类固化剂。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表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在70~120℃温度下预热搅拌;
S2、将聚碳酸酯、氧化锆加入反应釜中,在120~140℃温度下,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得初始样品;
S3、常温下,将偶联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
S4、将固化剂升温至60~80℃后倒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稀释剂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倒入模具制得所述耐磨表带。
CN202310902858.6A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004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858.6A CN117004181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858.6A CN117004181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4181A true CN117004181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2858.6A Pending CN117004181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418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40485A1 (en) * 2014-02-25 2016-11-24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cured produc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reg
CN109608949A (zh) * 2018-11-29 2019-04-12 广州市领格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汽车零配件用防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6698A (zh) * 2020-07-27 2020-09-18 四川大学 一种具有复合机械互锁结构界面的改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CN111690233A (zh) * 2020-07-22 2020-09-22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低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496A (zh) * 2020-03-23 2020-10-23 南通鑫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磁屏蔽耐盐碱腐蚀的变压器
CN112662274A (zh) * 2020-12-14 2021-04-16 泉州市新协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的船用漆制备方法
CN113214601A (zh) * 2021-04-13 2021-08-06 句容市久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的环氧树脂合成的类smc材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40485A1 (en) * 2014-02-25 2016-11-24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cured produc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reg
CN109608949A (zh) * 2018-11-29 2019-04-12 广州市领格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汽车零配件用防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496A (zh) * 2020-03-23 2020-10-23 南通鑫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磁屏蔽耐盐碱腐蚀的变压器
CN111690233A (zh) * 2020-07-22 2020-09-22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低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6698A (zh) * 2020-07-27 2020-09-18 四川大学 一种具有复合机械互锁结构界面的改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CN112662274A (zh) * 2020-12-14 2021-04-16 泉州市新协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的船用漆制备方法
CN113214601A (zh) * 2021-04-13 2021-08-06 句容市久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的环氧树脂合成的类smc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399C (zh) 包含侧链上有聚硅氧烷结构的大分子单体的隐形眼镜材料
CN101284918B (zh) 一种含杜仲树胶的形状记忆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1419B (zh) 一种水凝胶角膜接触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11978690B (zh) 一种抗紫外pbt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1666503A4 (en) POLYSACCHARIDE-PSEUDO SPONGE
CN117004181A (zh) 一种耐磨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590B (zh) 一种尼龙6纳米纤维增强增韧聚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14773569B (zh) 一种三维网络结构的自愈合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32356B (zh) 一种热可逆交联杜仲胶双重形状记忆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034B (zh) 一种苯基嵌段硅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13831886B (zh) 一种粘接低表面能材料的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351A (zh) 一种高强度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984A (zh) 一种bopp预涂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3109894A (zh) 一种可染色1.74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8721A (zh) 光缆加强芯及其生产方法
CN110511454B (zh) 一种耐老化天然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耐老化天然橡胶硫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778B (zh) 一种高性能加成型有机硅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75221A (zh) 多胺化合物交联的热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4915A (zh) 一种接插件灌封方法
CN1142233C (zh) 浅色防静电橡塑板
CN112048064A (zh) 一种高折光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171A (zh) 耐温耐腐蚀电子电柜屏蔽专用硅橡胶及其填料、制备方法
CN111139640A (zh) 一种碳纤维用防老化改性环氧树脂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44955B1 (ko) 비닐기로 치환된 포스파진을 포함한 고기능 하이드로젤 콘택트렌즈
CN117327351B (zh) 一种车用密封圈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