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1426A -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1426A
CN116951426A CN202211678819.4A CN202211678819A CN116951426A CN 116951426 A CN116951426 A CN 116951426A CN 202211678819 A CN202211678819 A CN 202211678819A CN 116951426 A CN116951426 A CN 116951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sludge
hearth
air
ai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88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建国
程龙
史秋
高峻峰
田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D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D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D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D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88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1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1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14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01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for sludges or waste products from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8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 F23G5/1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including secondary combustion
    • F23G5/16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including secondary combustion in a separat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3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a fluidised b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42Waste feed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包括采用一次风机向第一炉膛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采用二次风机向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内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通过干污泥上料绞龙将干基污泥输送至第一炉膛;通过返料绞龙输送机将未完全燃烧的污泥剩余物输送至第一炉膛内重新进行燃烧;通过旋风分离器将第二炉膛燃烧后的气固混合物进行分离。本发明通过设置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增大空气流动速度即空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返料绞龙输送机将经过燃烧后仍然未完全燃烧的污泥重新输送至第一炉膛中再次进行燃烧,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的焚烧系统中的污泥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有效的减少市政污泥中的有机物、含氮和含磷化合物、有毒物质及病毒微生物。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而污水是由居民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污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和雨水混合而成,污水中包含有机物、无机物、毒性有机质及病毒微生物,废水中的有机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废油。
污水未经处理不能排放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有机物的分解需要消耗氧,这样会减少水中生物新陈代谢所需氧量,而且有机物分解时会散发出大量有臭味的气体。其次,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第三,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物质,会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破坏,而废水中的磷酸盐和含氮化合物则会导致植物的疯长。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的减少市政污泥中的有机物、含氮和含磷化合物、有毒物质及病毒微生物的系统,将污泥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包括第一炉膛、第二炉膛、流化床;还包括一次风机、燃烧器、除渣绞龙、干污泥上料绞龙、二次风机、返料绞龙输送机、旋风分离器、除灰系统、烟气输出管道;
所述一次风机用于向第一炉膛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
所述燃烧器用于对第一炉膛、第二炉膛进行升温;
所述干污泥上料绞龙用于将待燃烧的干基污泥输送至第一炉膛内进行燃烧;
所述二次风机用于向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内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
所述除渣绞龙用于排出燃烧过程中在流化床上产生的渣块;
所述返料绞龙输送机用于将第二炉膛内未完全燃烧的污泥剩余物输送至第一炉膛内,使其重新进行燃烧;
所述旋风分离器用于将第二炉膛燃烧后的气固混合物进行分离;
所述烟气输出管道用于排出通过旋风分离器将气固混合物分离后的气体;
所述除灰系统用于排出通过旋风分离器将气固混合物分离后的固体。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设置于流化床上的布风板阻力;
S2:根据布风板阻力,获取流化床上的布风板上设置的床料厚度,并进行床料的铺设,以通过流化风对床料进行流化;当流化后布风板上的床料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执行S3,否则对布风板进行检修;
S3:开启一次风机,使得布风装置的压力到达第一压力值且持续第一时间阈值;
S4:开启燃烧器;当床料温度升高至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干污泥上料绞龙,向气化燃烧炉锅炉内输送干基污泥,同时启动二次风机;
S5:当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间持续第二时间阈值时,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二次风机保持启动状态,关闭燃烧器。
进一步的,所述布风板阻力计算如下:
式中:Δp为布风板阻力;ξ为布风板阻力系数;ρ为气体密度;w为经过布风板的气流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布风装置的压力值计算如下:
式中:Δpp为布风装置的压力;ξ1为风帽入口阻力系数;ξ2为风帽内管小孔阻力系数;ξ3为风帽出口阻力系数;r为气体密度;w1为风帽入口风速;w2为风帽内管小孔风速;w3为风帽出口风速。
进一步的,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燃烧热值计算如下:
式中:Q为干基污泥燃烧的干基热值,kJ/kg;Pv为挥发性固体含量,%,G为在污泥脱水时投加的无机混凝剂占污泥固体的质量分数;a,b均为与污泥性质有关的经验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的两相浓度计算如下:
式中:Cv为以总容积来表示的两相容积浓度;Vp为固体颗粒体积;Vg为流体的体积;
得到:
式中:CW为以总容积来表示的两相重量浓度;Wp为固体颗粒重量;Wg为流体的重量;为以流体容积表示的重量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率计算如下:
式中:ε为固体颗粒的孔隙率;Vm为两相混合物的总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两相流体密度为:
式中:ρm为两相混合物密度;ρP为固体颗粒的密度;ρg为流体的密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焚烧系统的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中设置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增大空气流动速度即空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返料绞龙输送机将经过燃烧后仍然未完全燃烧的污泥重新输送至第一炉膛中再次进行燃烧,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的焚烧系统中的污泥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有效的减少市政污泥中的有机物、含氮和含磷化合物、有毒物质及病毒微生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市政污泥焚烧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市政污泥焚烧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泥焚烧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炉膛100、第二炉膛200、流化床11;还包括一次风机1、燃烧器2、除渣绞龙3、干污泥上料绞龙4、二次风机5、返料绞龙输送机6、旋风分离器7、除灰系统8、烟气输出管道9;
所述一次风机1用于向第一炉膛100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
所述燃烧器用于对第一炉膛100、第二炉膛200进行升温使干基污泥进行燃烧;
所述干污泥上料仓41用于预装待燃烧的干基污泥;
所述干污泥上料绞龙4用于将待燃烧的干基污泥输送至第一炉膛100内进行燃烧;
所述二次风机5用于向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
所述除渣绞龙3用于排出燃烧过程中在流化床11上产生的渣块;
所述返料绞龙输送机6用于将第二炉膛200内未完全燃烧的污泥剩余物输送至第一炉膛100内,使其重新进行燃烧;
所述旋风分离器7用于将第二炉膛200燃烧后的气固混合物进行分离;
所述烟气输出管道9用于排出通过旋风分离器7将气固混合物分离后的气体;
所述除灰系统8用于排出通过旋风分离器7将气固混合物分离后的固体。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泥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气化燃烧锅炉进行冷态试验,以获取设置于流化床上的布风板阻力;
具体的,气化燃烧炉锅炉的冷态试验可以在点火烘炉、煮炉前进行,也可以在之后进行。其中冷态试验内容包括:
风量标定包括一次风的风量标定、二次风的风量标定、返料风的风量标定;在风量标定前,检查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出力及系统漏风。要求系统漏风要小,特别是一次风漏风不得大于点火控制风量,即要在冷态临界流化风量80%以下,否则将严重影响点火启动;
最小给料量标定,通过测量给料机转速与给料量之间关系,确定最小给料量;给料量标定;各燃烧器油枪出力标定,油枪雾化情况检查;风机出力检查,检查风机风压、风量能否满足燃烧需求,可否达到设计要求;流化床布风均匀性试验;布风阻力试验;料层阻力与临界流化风量测试;返料器试验;飞灰再循环系统检查与循环灰量标定;给料、灰筛分试验以及物料堆积密度测试。
其中,布风板阻力是指布风板上不铺料层时的阻力。要使空气按设计要求通过布风板形成稳定的流化床层,要求布风板具有一定的阻力。布风板阻力过大,会增大锅炉送风损耗。布风板阻力由空气进口端的局部阻力、风帽通道阻力及风帽喷口局部阻力组成。三者之中以喷口局部阻力为最大,而其他两项阻力之和仅占布风板阻力的几十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布风阻力试验获取布风板阻力如下:其中布风阻力试验是领域里的常规技术,这里不进行详细描述。
式中:Δp为布风板阻力;ξ为布风板阻力系数;ρ为气体密度,kg/㎡;w为经过布风板的气流速度,m/s;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污泥气化炉/气化燃烧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炉底布风装置吹出的风将中间媒体即载体(砂子)进行流化悬浮起呈沸腾(流化)状进行燃烧。将污泥加人到流化床中与高温的砂子接触、传热进行燃烧。
冷态下风帽(布风装置)喷口风速一般取25~35m/s,在热态运行时,由于气体体积膨胀,风帽喷口速度增大,但气体密度减少,两者影响总的结果使布风板阻力Δp的热态值比冷态值增大。因此,在热态运行时要考虑热风温度对风帽喷口速度及气体密度影响引起的布风板阻力修正。具体的为,首先将所有炉门关闭,排渣管关闭严密。启动鼓风机后,逐渐开大风门,缓慢地、平滑地增大风量,并且记录风量和风室静压的数据,调整引风机开度,使炉膛内压力平衡点处保持零压。一般每次增加50~100风量记录一次,一直加大到最大风量。然后再从最大风量逐渐减少,并记录相对应的风量和风压,用上行和下行的数据平均值,作为燃烧床内布风板阻力的最后数据,并给出空板风量与压力关系的阻力特性曲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布风板阻力后,测试料层阻力之前,应进行布风均匀性试验。布风均匀是流化床点火、低负荷时稳定燃烧、防止颗粒分层和床层结焦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流化床冷态试验的主要内容之一。
S2:根据布风板阻力获取流化床上的布风板上设置的床料厚度,并进行床料的铺设,以通过流化风对床料进行流化;当流化后布风板上的床料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执行S3,否则对布风板进行检修;
本实施例的床料为350mm厚的石英砂,对其进行空床流化试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厚度阈值为根据经验进行判断选取。本实施例中的对床料进行流化,进行布风均匀性试验方法如下:在床的布风板上布放床料,(一般厚度以300~450mm为宜,也可以布到设计的料层厚度,本实施例为350mm厚的石英砂),物料粒度与运行时的料层粒度相同,一般用0~3mm的灰渣;开启引风机,启动一次风机使床料达到临界流化状态,稳定几分钟,然后,迅速停一次风。这时观察床面,床层薄的地方说明风大;床层厚的地方则说明风小;床层均匀,则说明布风均匀。具体实验时,要缓缓开启一次风机调节门,料层表面最先开始鼓起小汽泡,要注意观察床面上小气泡均匀性。逐渐开大风门,床表面开始波动,看哪些地方炉料先开始波动及松动。继续加大风量,当大多数炉料都波动起来时,要检查布风板上有没有不动的死区,凡是后冒气泡、松动较差、甚至大多数炉料已流化时还不松动的地方,都是风量较小、启动时易结渣的地方。当所有的炉料流化起来后,保持1~2min,然后迅速关闭一次风机和引风机,若床内料层表面平整,说明布风基本均匀,若不平整,料层厚的地方表明风量偏小,低凹的地方表明风量大。这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一般料层不平整的现象,只有在布风不均匀较严重时才会出现。
S3:开启一次风机和鼓风机,当布风装置的压力到达第一压力值且持续第一时间阈值时,执行S4;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布风装置12为一个风帽结构,所述布风装置的压力值获取如下:
在床压控制系统中,床压(即布风装置的压力)是燃烧室内密相区床料厚度的具体表现,料层过厚时,床料的流化状态就会变差或不能流化,影响炉内的燃烧工况,严重时会造成燃烧室内局部结焦。为保证床料的正常流化,在床料高时需加大流化风量,从而增大了辅机的电耗。料层薄时,会对布风板上的设备如风帽、床温测点等磨损加大或使其过热损坏。并且,料层薄时,炉内的传热会恶化不能维持正常的负荷需求。因此床料厚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及经济运行,料层厚度与床压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因此,料层厚度调节可以通过调节床压来实现。床压在炉膛密相区通过差压进行测量,该测量平均值作为床压的测量值,此信号与由运行人员设置的床压给定值相比较后,通过调节器控制投用的冷渣器进渣调节门的开度或排渣风量,改变燃烧室炉底排渣量,从而维持床压在给定范围内。
布风装置是污泥焚烧炉燃烧的主要部件,布风装置的类型采用风帽式布风板。风帽是流化床锅炉实现均匀布风以及维持炉内合理的气固两相流动和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部件。为了使这些渣块能够被有控制地排出床外,污泥焚烧炉采用了定向风帽,通过除渣绞龙将渣块排出。
式中:Δpp为布风装置的压力;ξ1为风帽入口阻力系数;ξ2为风帽内管小孔阻力系数;ξ3为风帽出口阻力系数;r为气体密度;w1为风帽入口风速;w2为风帽内管小孔风速;w3为风帽出口风速;
本实施例中:ξ1=0.5ξ2=4.5ξ3=1.95r=1.293kg/m3
w1=30m/s;w2=5.5m/s;w3=45m/s;计算结果:Δpp=2931.8Pa;
具体的开启一次风机、鼓风机,一次风机提供流化风使气化燃烧炉锅炉内床料进行流化,其中布风装置压力达到5000pa(第一压力值),持续第一时间阈值时,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的床料流化均匀稳定执行S4开启燃烧器;
具体的,由于污泥燃烧的特殊性,当一次风量和二次风量发生变化时,需经过一段时间炉膛出口压力才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把总风量(一次风机出口风量和二次风出口风量之和)的微分量作为前馈信号送入微积分计算逻辑器(PID)控制输出中,以提高一、二次风量变化时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S4:开启燃烧器,加热燃料为0号轻质柴油;当床料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350℃)时,启动干污泥上料绞龙,向气化燃烧炉锅炉内输送干基污泥,干污泥上料绞龙输送机开始进料,使得干基污泥进入气化燃烧炉锅炉开始燃烧;同时启动二次风机;
具体的,焚烧可使污泥等废弃物经600~850℃的高温热解燃烧,有效地减容、解毒和资源化。对污泥燃烧机理的认识是重要的。在焚烧过程中,污泥显示出煤燃烧所不能表现的性质。污泥的干燥、挥发分的释放和燃烧、含碳高灰分的燃烧将明显影响污泥燃烧的整个过程。
由污泥的工业分析可以知道,污泥中可燃物的绝大部分都是挥发分,因而挥发分的燃烧过程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污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挥发分,污泥中80%以上的碳随着挥发分析出。污泥在原始直径降低到较小时,颗粒物主要漂浮在流化床表面,当干燥时有时会沉降至较低位置挥发和燃烧。挥发分以短的明焰燃烧,但是火焰不连续,时有时无,这意味着挥发分以某种脉动的方式析出。干污泥的燃烧火焰是长而黑的火焰,火焰的高度取决千析出挥发分的强度。与水分的蒸发过程不同,挥发分的析出在燃烧初期比较缓慢,曲线较为平坦。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挥发分的析出速度逐渐增大,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这时曲线的斜率为定值),也就是炉内的燃烧达到稳定,最后随着燃烧的接近尾声,挥发分的析出速度又降低为零。温度、初始粒径、流化风速对挥发分析出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水分蒸发过程十分相似。
由于污泥中的可燃物在燃烧中大部分以气态挥发分出现,因而必须组织好炉内的动力场以有效地对这些气体成分进行燃烧破坏。适当地在床内加一部分二次风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增加炉内的湍流度,而且还可以延长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污泥焚烧或燃烧可以完全认为是污泥中有机物的氧化过程,在产生稳定化飞灰的同时排放出一定量烟气。污泥中的C、H、S成分或可能包含的N比等可以进行燃烧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在完全燃烧的情况,应该排放出CO2、N2、NOx及S02等气体,但污泥焚烧不可能完全焚烧彻底,因此同样会排放出CO。燃烧(焚烧)的反应条件是很重要的。固体废物的燃烧比液体或气体废物要困难得多。由于固体分子是紧密靠在一起的,要使它的有机分子和氧气接触进行氧化反应是较困难的。有机物能在焚烧炉中充分燃烧的条件是:碳和氢所需要的氧气(空气)能充分供给,反应系统有良好搅动(即空气或氧气能与废物中的碳和氢良好地接触),系统的操作温度必须足够高。有三个因素支配焚烧过程:@废物在焚烧炉里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即滞留时间;@废物和空气(氧化剂)之间的混合量;@反应进行时的温度。这三个因素对于焚烧的操作都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干化污泥的热值相当于低品位的煤,但污泥通常含有很高比例的挥发分和低比例的固定碳,因此在焚烧时会产生更多的挥发分火焰。
优选地,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燃烧热值为:
对于干基污泥的热值可以采用DuLong公式计算:
Q=33715C+141886(H-0/8)+13421S
式中:Q为干基污泥燃烧的干基热值,kJ/kg;Pv为挥发性固体含量,%,G为在污泥脱水时投加的无机混凝剂占污泥干固体的质量分数,当用有机聚合物时,G=0;a,b均为与污泥性质有关的经验系数;
S5:当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间持续第二时间阈值时,为了使得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二次风机保持启动状态,关闭燃烧器。此时气化燃烧炉锅炉内达到稳定燃烧,关闭燃烧器后,由于待燃烧污泥具有燃烧热值,干基污泥在燃烧时本身也能够作为燃料使得气化燃烧炉锅炉内持续进行燃烧。
优选地,为了保持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确定下述参数,并基于当前气化燃烧炉锅炉内各参数实际情况对各个部件进行动态调整,如调整二次风机运行状态,具体的参数包括: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燃烧热值、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的两相浓度、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率和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两相流体密度等。
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的两相浓度为:
式中:Cv为以总容积来表示的两相容积浓度;Vp为固体颗粒体积;Vg为流体的体积;
得到:
式中:CW为以总容积来表示的两相重量浓度;Wp为固体颗粒重量;Wg为流体的重量;为以流体容积表示的重量浓度;
优选地,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率为:
颗粒浓度很高的两相流系统常用到空隙率ε的概念,其定义为流体的体积Vg与两相混合物的总体积Vm之比:
式中:ε为固体颗粒的孔隙率;Vm为两相混合物的总体积Vm;
优选地,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两相流体密度为:
式中:ρm为两相混合物密度;ρP为固体颗粒的密度;ρg为流体的密度。
本发明的气化燃烧炉锅炉中的燃烧控制系统包括燃烧器点火装置的控制、一次风的控制和二次风的控制、床压控制系统、污泥气化稳定燃烧温度和压力控制、干污泥进料装置,
本发明的污泥焚烧方法原理为:一次风机启动,频率40HZ,燃烧器风机启动,频率40HZ,观察炉内流化情况,流化正常后,燃烧器进行吹扫30s,进行点火操作(自动),中控机记录炉内温度和压力(炉内压力点和温度点监控),待炉内温度(炉温1/2/3)达到350℃后,自动给料机(30%含水率干污泥)启动,开始低负荷给料,使炉温正常稳步升高,当炉温升至850℃时,给料机稳定供料干污泥,维持炉温燃烧,调整二次风风量,使炉内燃烧和压力稳定即保持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包括第一炉膛(100)、第二炉膛(200)、流化床(11);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机(1)、燃烧器(2)、除渣绞龙(3)、干污泥上料绞龙(4)、二次风机(5)、返料绞龙输送机(6)、旋风分离器(7)、除灰系统(8)、烟气输出管道(9);
所述一次风机(1)用于向第一炉膛(100)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
所述燃烧器用于对第一炉膛(100)、第二炉膛(200)进行升温;
所述干污泥上料绞龙(4)用于将待燃烧的干基污泥输送至第一炉膛(100)内进行燃烧;
所述二次风机(5)用于向第一炉膛(100)和第二炉膛(200)内提供燃烧所需的助燃物;
所述除渣绞龙(3)用于排出燃烧过程中在流化床(11)上产生的渣块;
所述返料绞龙输送机(6)用于将第二炉膛(200)内未完全燃烧的污泥剩余物输送至第一炉膛(100)内,使其重新进行燃烧;
所述旋风分离器(7)用于将第二炉膛(200)燃烧后的气固混合物进行分离;
所述烟气输出管道(9)用于排出通过旋风分离器(7)将气固混合物分离后的气体;
所述除灰系统(8)用于排出通过旋风分离器(7)将气固混合物分离后的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设置于流化床上的布风板阻力;
S2:根据布风板阻力,获取流化床上的布风板上设置的床料厚度,并进行床料的铺设,以通过流化风对床料进行流化;当流化后布风板上的床料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执行S3,否则对布风板进行检修;
S3:开启一次风机,使得布风装置的压力到达第一压力值且持续第一时间阈值;
S4:开启燃烧器;当床料温度升高至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干污泥上料绞龙,向气化燃烧炉锅炉内输送干基污泥,同时启动二次风机;
S5:当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间持续第二时间阈值时,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二次风机保持启动状态,关闭燃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阻力计算如下:
式中:Δp为布风板阻力;ξ为布风板阻力系数;ρ为气体密度;w为经过布风板的气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装置的压力值计算如下:
式中:Δpp为布风装置的压力;ξ1为风帽入口阻力系数;ξ2为风帽内管小孔阻力系数;ξ3为风帽出口阻力系数;r为气体密度;w1为风帽入口风速;w2为风帽内管小孔风速;w3为风帽出口风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燃烧热值计算如下:
式中:Q为干基污泥燃烧的干基热值,kJ/kg;Pv为挥发性固体含量,%,G为在污泥脱水时投加的无机混凝剂占污泥固体的质量分数;a,b均为与污泥性质有关的经验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的两相浓度计算如下:
式中:Cv为以总容积来表示的两相容积浓度;Vp为固体颗粒体积;Vg为流体的体积;
得到:
式中:CW为以总容积来表示的两相重量浓度;Wp为固体颗粒重量;Wg为流体的重量;为以流体容积表示的重量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率计算如下:
式中:ε为固体颗粒的孔隙率;Vm为两相混合物的总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的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基污泥保持稳定燃烧需要的气化燃烧炉锅炉内燃烧时的两相流体密度为:
式中:ρm为两相混合物密度;ρP为固体颗粒的密度;ρg为流体的密度。
CN202211678819.4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951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8819.4A CN11695142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8819.4A CN11695142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1426A true CN116951426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0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8819.4A Pending CN116951426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14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81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rning solid or sludge-like fuels in a fluidized bed
Suksankraisorn et al. Co-firing of Thai lignite and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n a fluidised bed: Effect of MSW moisture content
CN107255285B (zh) 一种三驱动炉排炉混合焚烧生活垃圾和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JP2002081624A (ja) 廃棄物ガス化溶融炉と同溶融炉の操業方法
FI93673B (fi) Menetelmä aineksen palamisen säätämiseksi leijukerrospolttouunissa
Vodička et al. External bed materials for the oxy-fuel combustion of biomass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JP6779255B2 (ja) 廃棄物焼却炉
KR100910427B1 (ko) 가스화 용융 시스템의 연소 제어방법 및 해당 시스템
CN116951426A (zh) 一种市政污泥的焚烧系统及方法
GB2046415A (en) 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method
JP4256378B2 (ja) ガス化炉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2011149658A (ja) 循環流動層ボイラの運転制御方法
Lee et al. Co-firing of paper sludge with high-calorific industrial wastes in a pilot-scale nozzle-grate incinerator
CN112484034A (zh) 一种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离线焚烧装置及方法
JP3902454B2 (ja) 燃焼制御方法及び廃棄物処理装置
Kantorek et al. Pilot installation for thermal utilization of meat-and-bone meal using the rotary kiln pyrolyzer and the fluidised bed boiler
JP3831567B2 (ja) 循環流動層炉
CN109945210A (zh) 一种带热能回收利用的污泥物相分离热处理设备以及方法
JP2002195534A (ja) 廃棄物焼却炉の燃焼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JP3789872B2 (ja) 乾燥汚泥を利用する廃棄物焼却炉の運転方法
JP3598882B2 (ja) 二回流式廃棄物焼却炉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260928B2 (zh)
JP2000297917A (ja) 都市ごみ焼却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0121025A (ja) 流動床焼却炉の燃焼制御方法
KR100818911B1 (ko) 탄화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탄화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Room 813-814, 8th floor, 131 Guangxian Road, Dali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116000

Applicant after: Dalian De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13-814, 8th floor, 131 Guangxian Road, Dali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116000

Applicant before: Dalian Di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